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总结复习图文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25
高考政治必备知识必修1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考点1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1.价值与价格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的关系注意:掌握与商品价值量计算有关的几个因素①劳动量。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量。
某行业中投入的人类劳动量越多,该行业创造的价值总量就越大。
②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③劳动生产率。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④商品数量。
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此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出来的商品数量越多,其创造的价值总量也就越大。
2.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价格与供求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具体表示为下表:3.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用坐标图理解价格问题轴)轴)轴)轴)方法总结: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
当商品的供求同时发生变化时,商品价格取决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变动方向、变化幅度。
考点2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2.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1)需求法则(同一商品):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需求弹性(不同商品):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需求弹性大)。
(3)需求相关理论(相关商品):价格变动会影响该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对于互为替代品的两种商品来说,商品价格变动与其替代品需求量呈同向变化;对于互补商品来说,商品价格变动与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呈反向变化,即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随之减少。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价值决定价格(决定因素)(1)含义、关系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
二者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其他条件不变,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大。
价值量越小,价格越小。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可以理解为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行业或者部门的平均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某国、行业、部门劳动效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X 商品数量 = 商品价值总量个别劳动生产率(某一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效率)个别劳动时间注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与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
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
(3)商品的价值量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者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价值量出售。
如果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有利的地位。
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的地位。
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2、供求影响价格(直接因素)(1)表现: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例如:口罩期初,供不应求(需求大于供给)——商品短缺——购买者竞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价格上涨,“物以稀为贵”卖方市场。
例如房子现在,供过于求(需求小于供给)——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观望——价格下降。
“货多不值钱”,形成买方市场。
(2)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各种间接因素,比如货币的供应量、国家政策、气候、地狱、消费心理,收入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