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植物细胞》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3
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细胞的构造和功能。
2.掌握观察和描述植物细胞的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植物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植物细胞。
教学难点:1.理解植物细胞的复杂结构。
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细胞。
教学准备:1.显微镜和载玻片。
2.新鲜的植物组织样品,如葱、韭菜或鲜花等。
3.刀片和镊子。
4.沙拉油和柠檬汁。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细胞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回答“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等问题。
二、探究植物细胞的结构(3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新鲜的植物组织样品,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讨论观察到的结构。
2.指导学生用刀片切取薄片,利用镊子将薄片放在载玻片上。
加一滴水,然后盖上盖片。
3.让学生逐个观察载玻片下的细胞结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细胞膜、质壁、细胞核等结构,并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4.引导学生发现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之处,并总结出植物细胞的特点。
三、观察细胞质和细胞壁的实验(30分钟)1.组织学生开始实验前,教师向学生解释实验的目的和方法,告诉学生在实验时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用刀片切取植物的另一部分样品,放在玻片上,并加入一滴柠檬汁,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
3.学生将另一部分样品放入一个小杯子中,加入一些沙拉油,并进行搅拌,然后用滤纸吸去多余的沙拉油,再将沙拉油样品放在载玻片上,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
4.引导学生总结细胞质和细胞壁的特点,并与前面观察到的细胞结构进行对比。
四、拓展活动(20分钟)1.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新鲜的植物组织样品进行观察,并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2.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显微镜倍数观察细胞,比较不同倍数下的观察结果。
3.学生可以自学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显微镜观察其他样品。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让学生回顾整个实验过程,总结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鼓励学生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评价和肯定。
七年级生物观察植物细胞》教案教案标题:七年级生物观察植物细胞教案目标:1. 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形态;3. 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
教学准备:1. 显微镜和载玻片;2. 鲜植物材料,如洋葱或鲜花;3. 刀具和盐水;4. 图片或模型展示植物细胞的结构。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 (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细胞的基本概念,并与植物细胞进行对比,引起学生对植物细胞的兴趣。
步骤二:讲解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0分钟)展示图片或模型,讲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如细胞壁、细胞膜、质膜、细胞质、叶绿体、核糖体等。
步骤三:观察植物细胞 (15分钟)1. 将切片的洋葱或鲜花放在盐水中浸泡片刻,使其变软;2. 将一小块洋葱或鲜花组织切片放在载玻片上,加入一滴盐水,在上面盖上另一个载玻片;3.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上,用低倍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整体形态,然后切换到高倍镜进行更详细的观察。
步骤四:整理和总结观察结果 (10分钟)让学生将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形态进行整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和讨论。
教师提问学生,植物细胞的哪些结构是与动物细胞不同的?为什么植物细胞需要这些结构?步骤五:拓展应用 (10分钟)将观察到的植物细胞与其他细胞的结构进行比较,让学生思考不同种类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步骤六:课堂小结 (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可以提问学生一些关于植物细胞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解释自己的答案。
拓展活动:1. 请学生自行观察其他植物细胞的切片,并记录下观察结果;2. 让学生制作植物细胞的模型,可以使用纸板、彩泥等材料进行手工制作;评估方法:1. 学生观察植物细胞的能力;2. 学生对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 继续学习其他类型的细胞,如动物细胞、真菌细胞等;2. 学习细胞的分裂和增殖过程。
观察植物细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细胞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 植物细胞的观察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教学难点:植物细胞结构的观察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切片,了解其结构。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植物细胞结构的特征。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制作植物细胞切片,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植物细胞切片标本。
2. 显微镜。
3. 载玻片、盖玻片。
4. 染色剂(如碘液)。
5. 纸、笔、记录表格。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提问:“你们知道植物细胞是什么样子的吗?”2. 教师展示植物细胞切片,简要介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 学生分组观察植物细胞切片,记录观察到的结构。
4.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细胞结构的特征及功能。
5. 学生动手制作植物细胞切片,体会观察植物细胞的乐趣。
七、课堂练习:1. 学生完成植物细胞结构观察记录表。
2. 学生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八、拓展活动:1. 学生收集不同植物的细胞切片,比较它们的结构特点。
2. 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了解植物细胞结构与人类细胞结构的异同。
九、课后作业:1. 观察家中或校园里的植物,描述其细胞结构。
十、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植物细胞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观察植物细胞切片的准确性和描述能力。
2. 学生讨论植物细胞结构特征的深度和广度。
3. 学生制作植物细胞切片的操作技能和创造力。
4.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和拓展活动的质量。
七、安全与卫生:1. 教师确保学生在使用显微镜和植物细胞切片时注意安全,避免划伤或摔落显微镜。
教案:观察植物细胞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并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并尝试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养成细致观察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
2. 难点: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洋葱表皮的永久装片。
2. 学生准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剂、解剖针、镊子等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概念,强调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提问:我们如何观察细胞呢?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观察植物细胞。
二、自主学习(5分钟)1. 学生自学教材,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注意事项。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教师演示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擦拭载玻片、滴水、取材、展平、盖片、染色等。
2. 学生按照教师演示的步骤,独立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3. 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自己制作的装片,注意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四、交流与分享(10分钟)1. 学生之间相互展示制作的装片,交流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结构。
2. 学生尝试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分享自己的作品。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操作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2. 学生可以尝试观察动物细胞,了解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差异。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验操作、交流分享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了解细胞的结构及特点,掌握显微镜操作技能,提高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实验器材:显微镜、白菜叶片、盐水、载玻片、覆盖玻片、手动切片刀、荧光染剂(罗丹明B)、移液器、贴标签。
三、实验步骤:1.取白菜叶片,将其泡入盐水中30分钟,使其保持新鲜并膨胀。
2.取出叶片,清晰地观察其表面,并用手动切片刀将其切成透明薄片,宽约1-2厘米,长约3-4厘米,避免损伤组织结构。
3.将片切好后,用载玻片轻轻将其压平,用移液器滴一滴荧光染剂罗丹明B在片上。
4.将覆盖玻片放在载玻片上,从侧面滑入,使覆盖玻片覆盖全片并使荧光染剂充分渗透。
5.将片放在显微镜镜头下面,调整焦距,找到合适的位置,调整好目镜焦距和放大倍数。
6.观察整个切片,观察透过显微镜镜头下的荧光染剂对细胞内部核、细胞壁、叶绿体等结构的染色,结合教师的指导或课本知识,认真备注每个结构的位置和特点。
7.实验结束后,用清水将荧光染剂擦拭干净,把细胞片放回相应的容器,洗干净载玻片和覆盖玻片,用干净布将显微镜镜身擦拭干净,并放回原位,做好清洁工作。
8.将制片进行标签,标明制片日期、标本名称、学生基本信息等。
四、实验注意事项:1.观察位置、手段和方式要准确严谨,避免对切片和显微镜镜头的损伤。
2.观察精度和谨慎要求高,确保观察到的结构精确清晰,不得遗漏或出现“视幻觉”。
3.实验器材和切片要清洁干净,避免污染结果。
4.自觉遵守实验守则,安全较真,避免发生意外危险或伤害事件。
五、实验测评标准:1.操作规范性:包括制片技能、显微观察技能、试剂使用技能、清洁卫生技能等。
2.观察能力:包括对切片结构的识别、分析及标注能力。
3.文献归纳:能够用正确的专业语言概括细胞学理论知识和时间背景,并分析、归纳实验过程及结果与其相关性。
4.实验整体评价:包括实验精度、参考书资料及科学素养等方面的评价。
六、实验拓展:1.与华丽感染细菌吞噬作对比,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
观察植物细胞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程实施的设想、方案,是教师将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的连接点,是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界面。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观察植物细胞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观察植物细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说明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步骤。
2.能力目标:(1)尝试自己制作临时装片。
(2)运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3)尝试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3.情感目标:(1)观察世界的乐趣,交流观察的体会与感想。
(2)确立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巩固使用显微镜的要点,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2.难点: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教学方法:实验法、发现法、演示、讨论交流相结合。
教师准备:洋葱表皮的永久装片引题篇:技能检测——观察洋葱表皮的永久装片(目的:温故而知新)要求:1、用低倍物镜观察2、操作熟练3、同桌互查过关后举手示意老师请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同学们想不想观察到自己制作的洋葱表皮装片? 深入篇:一、自主学习任务和要求:1.自学教材56-57页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目的、材料用具、方法步骤。
(注意提炼出步骤中的关键词语)2.能简要描述学案中图示的步骤并正确排序。
(先独立思考,有困难再小组交流)二、制作与观察要求:1、每人做一个临时装片。
2、有困难求助同桌或老师,看谁完成得既快又好。
3、观察到了物象以后,边观察边在学案上画出来。
(参考58页画图要求,注意要真实)4、将实验中的问题或好的做法记录在学案上。
提示:先用刀片在内侧划一个“#” 字,取中央的方块,约0.5-1厘米见方(即不超过盖玻片),用镊子揪住一个角撕下来。
三、交流展示我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是……….我的疑问是………..我认为好的做法是…….四、归纳总结(一)画图要求真实科学是第一,大小位置掌握好,点有疏密明暗显,名称标注要齐全。
七年级生物开学第一课教案5篇七年级生物开学第一课教案1观察植物细胞说课内容:七年级生物(上)《观察植物细胞》各位老师、各位领导、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观察植物细胞》,观察植物细胞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特别是对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归纳细胞结构要求很高,历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新课标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对该课的学习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归纳整和能力,这对以后的自主学习有较大的帮助,这就对教师明确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选择了它作为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
对于观察植物细胞,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4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身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能力目标】了解出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情感目标】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2.难点: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
二.教材处理:1.学生状况分析: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使用显微镜的技能,这时要满足他们观察微小细胞的愿望,引导他们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同时由于学生没有看到过细胞,因此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制作较好的临时装片。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1)、复习上节课内容,创设情境导入。
(2)、讲授新课:如何制作临时装片。
(3)、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4)、练习。
(5)、小结。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多媒体、实验探究。
2.教学手段:本节课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并采用复习、展示导入、教师演示与辅导为辅的教学手段。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与情境导入:1.显微镜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2.显微镜的使用分哪几个步骤?(二)、制作临时装片。
植物细胞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植物细胞的奥秘教案目标:1. 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之间的差异。
3. 进一步认识植物细胞的重要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案材料:1. 白板、马克笔和擦子。
2. 图片或模型展示植物细胞的结构。
3. 植物细胞的剖面图或电子显微镜照片。
4. 透明塑料袋、湿纸巾和豆芽种子(用于实验)。
教学活动:1. 导入(5分钟):- 引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使用一个有关植物细胞的趣味小视频或图片展示。
-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植物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2. 植物细胞结构的介绍(15分钟):- 使用图片或模型展示植物细胞的结构,并解释每个部分的功能,如细胞膜、细胞壁、叶绿体、细胞质等。
- 强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差异,例如细胞壁和叶绿体的存在。
3. 实验:观察植物细胞(20分钟):- 分发透明塑料袋、湿纸巾和豆芽种子给每位学生。
- 学生将湿纸巾放入塑料袋中,然后将豆芽种子放在湿纸巾上。
- 学生密封袋子并将其放置在温暖、日光充足的地方观察几天。
-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回答问题,例如种子发芽的原理、植物细胞中的哪些部分起到了关键作用等。
4. 讨论与总结(10分钟):- 和学生讨论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他们的观察。
-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细胞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 结合生态系统的概念,讨论植物细胞的作用,例如在空气中释放氧气、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等。
5. 课堂作业(5分钟):- 要求学生用笔写出他们对植物细胞的认识和作用的总结。
- 可以分发绘图纸,让学生绘制他们对植物细胞结构的理解。
教案评估:1. 对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进行评估。
2. 对学生撰写的对植物细胞的总结进行评估,看其对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是否准确。
教学延伸:1. 继续探索不同类型的植物细胞和其特殊结构和功能。
2. 对细胞的分裂和植物细胞的特殊分裂过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3. 扩展至植物细胞的细胞器如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组成成分。
初中植物细胞的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并了解这些结构的功能。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植物细胞样本,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并能够绘制出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图。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增强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 植物细胞各结构的功能。
教学难点:1. 植物细胞结构的观察和识别。
2. 植物细胞结构图的绘制。
教学准备:1. 植物细胞样本或图片。
2. 显微镜。
3. 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
2. 提问:你们对植物细胞有什么了解?植物细胞有哪些结构?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和液泡等。
2. 讲解每个结构的功能和特点。
三、观察植物细胞(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样本。
2.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并记录下来。
四、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10分钟)1.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结构,绘制出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图。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与复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学生复习植物细胞的知识,准备进行植物细胞实验。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绘制出完整的植物细胞结构图。
2.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植物细胞的小论文,内容包括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特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植物细胞样本,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并能够绘制出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图。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识别植物细胞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同时,通过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加深学生对植物细胞结构的理解和记忆。
《观察植物细胞》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这是学生第一次动手制作临时装片,为了便于组织教学,应先播放视频,让学生明确每一步骤的规范性和正确性,并应该腾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操作和观察,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小结,从而为学生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对于刚接触生物的学生来说,尤其是要观察植物细胞这个微观世界,更是充满好奇、渴望。
由于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使用显微镜技能,一定要满足他们观察微小细胞的愿望,为其主动探究学习做准备,而观察细胞的前提是必需制作好临时装片。
因此引导每一位学生按要求制作临时装片是十分必要的。
本节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今后学习生物的兴趣及积极性。
尤其学生从来没看到过细胞,因此在观察临时装片时,教师有必要利用课件展示制作较好的临时装片真是细胞的图像。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2)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以提高自己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4)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及教师的讲解和指导完成本课的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学生体会到“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在活动中提高学习生物学科的内在动力。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制作临时装片。
2、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3、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简图。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2、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五)教学策略:在学生初步掌握显微镜的操作、使用的基础上,抓住学生想要观察微小细胞的欲望,引入新课,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为其主动探究创设学习情境; 通过课前对小组组长、记录员的培训,让学生以小组发言的形式谈谈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的体会,激发全班学生的探究欲望,树立做好实验的信心;教师以讲解、演示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并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技巧,注意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几个主要操作环节的教学,在实验过程中加以指导,并让各小组的课前培训着充当小老师,形成组内的互助互促,使绝大部分的学生制作临时装片和实验观察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并认真做好小结;对学习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
观察植物细胞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方法;
3.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的示意图。
二、教学重点
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区别;
2.观察和绘制植物细胞的示意图。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在黑板上绘制出植物细胞的基本示意图,并让学生一一指出图中所表示的部分。
随着学生的回答,逐步介绍植物细胞的组成结构和特点。
2. 展示植物细胞标本
教师带领全班学生前往实验室或生物实景教室观察植物细胞标本,并向学生讲解不同的植物细胞在形态和结构方面的差异。
让学生试着找到细胞壁和细胞膜等部分,同时让学生一起回忆前期所学的有关细胞的知识。
3. 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教师向学生展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自行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观察步骤:
1.将标本放在显微镜上,用低倍率目镜观察;
2.将视野移到标本中央,并调节光圈和焦距;
3.用高倍率目镜观察,重复前两个步骤,直到能够清晰地看到细胞结构。
4. 绘制植物细胞示意图
让学生对观察到的植物细胞进行绘制示意图,并在绘画的过程中,不断让学生回忆前阶段的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互相交流和探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细胞的组成和功能。
五、教学后记
在学生对植物细胞进行观察和绘画之后,教师可以总结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并让学生进行回顾和总结。
同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总结,让教学过程更加完善和高效。
植物细胞教案植物细胞教案1知识目标:1、尝试制作洋葱表皮临时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
3、识别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科学素养目标:1、通过让学生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提高学生自己动手探究问题的能力。
2、重点:说出植物的细胞各部分基本结构的主要功能。
课前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及用具:洋葱鳞片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刀片、镊子、滴管、碘液、干净的纱布等。
2、植物细胞结构挂图。
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是由众多的生物体组成如动物、植物等等,这些生物体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呢?1665年英国学者胡克用他自己设计的显微镜观察了软木(栎树皮)的薄片,发现有许多类似蜂巢的封闭状小室,就把它称作细胞。
后来,人们就逐渐认识到,所有的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那么,今年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植物细胞的结构。
板书:植物细胞的结构。
二、实验制作四人一组,指导制作临时装片1、制作玻片标本用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在载玻片滴一滴清水,将洋葱叶向外折断,用刀划成长宽各0。
5cm左右小格,用镊子从小格的一角撕起,尽量不带叶肉,放在载玻片清水中,用解剖针使其展平,盖上盖玻片(由清水一边开始慢慢压下,尽量减少气泡的产生)。
2、染色从一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重复2—3次。
3、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目标后,再用高倍镜观察)。
三、新授1、请学生自己讲述所观察到的细胞形态和结构。
2、置疑。
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你们观察到的细胞有无共同之处?出示挂图讲述植物细胞具有的一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板书)。
3、置疑细胞的这些结构有什么样的功能?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外层,质地坚韧,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
(板书)细胞膜: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板书)细胞质: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板书)如叶绿体与光合作用有关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除此以外,成熟的植物细胞还具有大的液泡,液泡内充满细胞液,其主要成分是水,人们切西瓜或其他水果时流出的汁液就是液泡中的细胞液。
植物细胞教案植物细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2. 能力与技能:能够观察和描述植物细胞的特征,并能够准确地使用植物细胞相关的术语和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细胞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以及对植物世界的敬畏之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和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2. 教学难点:植物细胞的结构描述和与动物细胞的区别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图片或样本,引发学生对植物细胞的好奇心和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2. 呈现:通过ppt或黑板展示植物细胞的结构图,介绍植物细胞的主要部分,如细胞壁、细胞膜、质壁、液泡、叶绿体等,并解释其功能。
3. 讲解:详细讲解植物细胞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并与动物细胞进行对比,强调植物细胞的特殊之处,如细胞壁的存在、叶绿体的功能等。
4. 操练:配备显微镜和透明玻璃片,让学生自行制作植物细胞的幻灯片,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并用手绘将观察到的结构图画在透明玻璃片上。
5. 总结: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植物细胞幻灯片,并针对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6. 拓展: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探讨植物细胞在植物生长、代谢和繁殖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植物细胞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ppt或者电子板展示植物细胞的结构图和相关信息,以图像化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植物细胞的印象。
2. 实物展示: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实物样本,让学生真正接触和观察到细胞的微观结构。
3. 操作实践:通过让学生自行制作植物细胞幻灯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加深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操作和绘制的植物细胞幻灯片,评估学生对植物细胞结构的认识。
2. 设计小组讨论问题,评估学生对植物细胞在植物生长、代谢和繁殖中的作用的理解。
2024年七年级生物教案《观察植物细胞》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描述洋葱鳞片表皮细胞的形态,识别植物细胞。
2.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通过制作和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制作临时装片,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制作临时装片,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难点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与我们的课本内容紧密相关,是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的第二课时内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植物体是由细胞和组织构成的,那么植物细胞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制作临时装片并观察植物细胞。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之前学习过哪些细胞?它们是什么样的?学生:人体细胞、动物细胞等。
这些细胞都是扁平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教师:很好,那么植物细胞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通过显微镜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形态。
(二)新课内容学习1. 制作洋葱鳞片表皮临时装片(教师演示)教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如何制作洋葱鳞片表皮的临时装片。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老师的操作步骤。
教师操作并讲解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用镊子从鳞片叶一侧撕取一小片表皮。
尽量选择比较完整、没有破损的表皮。
(2)用干净的毛笔轻轻将所取表皮清理干净。
(3)用清水将所取表皮润湿。
(4)用镊子夹住一块干净的盖玻片,将其倾斜着放在装片上,慢慢放下,使其与表皮之间产生一层薄膜。
(5)在显微镜下观察该薄膜就是洋葱鳞片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尝试自己制作洋葱鳞片表皮的临时装片。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细节,如清理表皮、控制水分、放置盖玻片等方法。
2. 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学生实验)教师:请同学们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的结构和形态,注意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特点,并做好记录。
观察植物细胞一、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感兴趣的、可观察的植物材料(如洋葱、番茄、黄瓜、苦草等),3H铅笔,绘图纸,直尺。
2.教师:洋葱鳞片叶、苦草叶片、新鲜的黄瓜、清水、稀碘液、滴管、纱布、镊子、刀片、牙签、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植物细胞模型、多媒体、数码显微镜、微课、课前培训组长制作临时装片。
二、教学过程观察评价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并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完成自己实验的反思:(1)我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我制片时存在的不足。
(2)我认为好的做法。
展示学生制作的装片,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鼓励更多的学生勇于展示自我。
对比不同的装片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评价,体现了对学生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评价使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观察绘图归纳结构过渡:你能将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画下来吗?猜猜你画出的细胞有哪几部分结构?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绘图要求画出一个洋葱表皮细胞,然后尝试说出部分结构。
学生绘图并尝试描述: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学生通过观察、绘图,在细胞物像的直观感性认识基础上,逐步形成对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的理性认识。
探索发现完善结构过渡:你猜其它植物细胞的结构也是如此吗?动手试试去寻找答案吧!1、不同材料的制片与观察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制作其它植物(如番茄、土豆、黄瓜、苦草等)装片,与洋葱表皮细胞观察比较。
提示:不同材料制作临时装片选择不同的取材方法。
选择展示制作较好的装片学生选择一种感兴趣的植物材料制作临时装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然后与洋葱表皮细胞结构进行比较。
“其他植物细胞的结构也是如此吗?”自然过渡,并激发学生探索其他植物细胞结构的兴趣。
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制片观察,凭借自己的探索欲和能力参与到实验中,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
探索发现完善结构引导学生说出所观察的植物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相同的结构。
2、对比观察,发现未知结构(数码显微镜下展示苦草细胞)看看这些绿色植物的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有什么明显不同的结构呢?猜测这可能是什么结构?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苦草细胞中叶绿体的分布特点,然后转换高倍镜,将视野光线调暗,观察中间透明光亮的部位,猜测分布着什么结构?教师结合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的细胞膜。
观察植物细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3)能够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切片,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巧;(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植物细胞各结构的功能;(3)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植物细胞各结构的功能。
2. 教学难点:(1)植物细胞结构的细节识别;(2)显微镜的调节技巧。
三、教学准备1. 器材:显微镜、植物细胞切片、染色剂、绘图板、彩色笔等。
2. 场地:生物学实验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植物细胞具有这些结构。
2. 探究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一台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切片;(2)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掌握调节光线、放大倍数等技巧;(3)学生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并标注各结构名称。
3. 小组讨论:(1)学生相互展示绘制的水果细胞结构图;(2)小组讨论植物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及作用;(3)教师点评,总结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 总结与反思:(1)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2)学生分享在观察植物细胞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完整的植物细胞结构图,并标注各结构名称;2. 写一篇关于植物细胞功能的小短文;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动物细胞结构与功能。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使用显微镜的技巧,了解他们是否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操作。
2. 评估学生绘制的植物细胞结构图,判断他们是否理解了植物细胞的各结构。
3. 听学生讨论植物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判断他们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植物学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细胞的研究前沿。
观察植物细胞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3)能够识别并描述植物细胞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玻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3)分析植物细胞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植物细胞结构的识别。
(2)显微镜的操作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植物细胞玻片。
(2)显微镜。
(3)教学PPT。
2. 学生准备:(1)预习植物细胞相关知识。
(2)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细胞是什么吗?(2)总结: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它具有许多特点和功能。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观察植物细胞玻片,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学生总结植物细胞的特点。
3. 显微镜操作:(1)讲解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方法。
(2)学生分组进行显微镜操作,观察植物细胞。
4. 观察与分析:(1)让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
(2)分析植物细胞的特点,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细胞的特点及其功能。
(2)鼓励学生热爱大自然,继续探索科学。
五、课后作业:1. 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动物细胞的特点。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6. 植物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细胞如何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
学习植物细胞对光照、水分、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植物细胞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反应。
分析环境因素对植物细胞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
3.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4•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能力目标1 .通过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以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2.学会画细胞结构简图以提高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制作临时装片和观察装片来获取相关的知识。
情感目标1 .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重点和难点重点1.制作临时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2.归纳植物细胞的结构,并明确各部分的作用。
难点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
第1课时:探究临时装片制作的基本方法,初步认识植物细胞。
第2课时:观察多种植物细胞,绘制细胞简图,探究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流程2、实验观察植物细胞3、动手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标本。
4、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标本5、认识植物细胞的一般结构及功能说明本节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鼓励探究和合作。
演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思考:1在做实验时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檫拭干净的目的是什么?2、取材的部位?3、为什么要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他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4、如何染色启发学生观察,要求学生思考每个步骤的作用,并用一个字加以归纳。
老师巡视,引导、帮助,重点发现同学中的创新点,给予鼓励,并提供指导性意见。
指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细胞;组织学生总结,涂片:装片:学生倾听,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
看书P42-P44观察思考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针对老师演示展开讨论,对各个步骤的作用及操作方法提出问题。
小组合作进行制作临时装片标本用一个字归纳每一步骤:擦f滴f取f展f盖f 染T吸根据观察,描述洋葱表皮细胞形态结构结合教材P45;介绍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明确临时玻片标本制作培养归纳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板书设计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一、玻片标本1、切片2、涂片3、装片二观察植物细胞一)、目的:(略)二)、材料用具:(略)三)、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1、擦2、滴3、取4、展6、染7、吸教学反思:反馈练习:1、在制作洋葱鳞片表皮细胞时,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撕取一小块透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