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植物细胞》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3
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细胞的构造和功能。
2.掌握观察和描述植物细胞的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植物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植物细胞。
教学难点:1.理解植物细胞的复杂结构。
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细胞。
教学准备:1.显微镜和载玻片。
2.新鲜的植物组织样品,如葱、韭菜或鲜花等。
3.刀片和镊子。
4.沙拉油和柠檬汁。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细胞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回答“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等问题。
二、探究植物细胞的结构(3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新鲜的植物组织样品,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讨论观察到的结构。
2.指导学生用刀片切取薄片,利用镊子将薄片放在载玻片上。
加一滴水,然后盖上盖片。
3.让学生逐个观察载玻片下的细胞结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细胞膜、质壁、细胞核等结构,并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4.引导学生发现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之处,并总结出植物细胞的特点。
三、观察细胞质和细胞壁的实验(30分钟)1.组织学生开始实验前,教师向学生解释实验的目的和方法,告诉学生在实验时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用刀片切取植物的另一部分样品,放在玻片上,并加入一滴柠檬汁,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
3.学生将另一部分样品放入一个小杯子中,加入一些沙拉油,并进行搅拌,然后用滤纸吸去多余的沙拉油,再将沙拉油样品放在载玻片上,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
4.引导学生总结细胞质和细胞壁的特点,并与前面观察到的细胞结构进行对比。
四、拓展活动(20分钟)1.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新鲜的植物组织样品进行观察,并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2.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显微镜倍数观察细胞,比较不同倍数下的观察结果。
3.学生可以自学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显微镜观察其他样品。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让学生回顾整个实验过程,总结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鼓励学生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评价和肯定。
七年级生物观察植物细胞》教案教案标题:七年级生物观察植物细胞教案目标:1. 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形态;3. 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
教学准备:1. 显微镜和载玻片;2. 鲜植物材料,如洋葱或鲜花;3. 刀具和盐水;4. 图片或模型展示植物细胞的结构。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 (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细胞的基本概念,并与植物细胞进行对比,引起学生对植物细胞的兴趣。
步骤二:讲解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0分钟)展示图片或模型,讲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如细胞壁、细胞膜、质膜、细胞质、叶绿体、核糖体等。
步骤三:观察植物细胞 (15分钟)1. 将切片的洋葱或鲜花放在盐水中浸泡片刻,使其变软;2. 将一小块洋葱或鲜花组织切片放在载玻片上,加入一滴盐水,在上面盖上另一个载玻片;3.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上,用低倍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整体形态,然后切换到高倍镜进行更详细的观察。
步骤四:整理和总结观察结果 (10分钟)让学生将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形态进行整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和讨论。
教师提问学生,植物细胞的哪些结构是与动物细胞不同的?为什么植物细胞需要这些结构?步骤五:拓展应用 (10分钟)将观察到的植物细胞与其他细胞的结构进行比较,让学生思考不同种类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步骤六:课堂小结 (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可以提问学生一些关于植物细胞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解释自己的答案。
拓展活动:1. 请学生自行观察其他植物细胞的切片,并记录下观察结果;2. 让学生制作植物细胞的模型,可以使用纸板、彩泥等材料进行手工制作;评估方法:1. 学生观察植物细胞的能力;2. 学生对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 继续学习其他类型的细胞,如动物细胞、真菌细胞等;2. 学习细胞的分裂和增殖过程。
观察植物细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细胞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 植物细胞的观察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教学难点:植物细胞结构的观察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切片,了解其结构。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植物细胞结构的特征。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制作植物细胞切片,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植物细胞切片标本。
2. 显微镜。
3. 载玻片、盖玻片。
4. 染色剂(如碘液)。
5. 纸、笔、记录表格。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提问:“你们知道植物细胞是什么样子的吗?”2. 教师展示植物细胞切片,简要介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 学生分组观察植物细胞切片,记录观察到的结构。
4.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细胞结构的特征及功能。
5. 学生动手制作植物细胞切片,体会观察植物细胞的乐趣。
七、课堂练习:1. 学生完成植物细胞结构观察记录表。
2. 学生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八、拓展活动:1. 学生收集不同植物的细胞切片,比较它们的结构特点。
2. 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了解植物细胞结构与人类细胞结构的异同。
九、课后作业:1. 观察家中或校园里的植物,描述其细胞结构。
十、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植物细胞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观察植物细胞切片的准确性和描述能力。
2. 学生讨论植物细胞结构特征的深度和广度。
3. 学生制作植物细胞切片的操作技能和创造力。
4.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和拓展活动的质量。
七、安全与卫生:1. 教师确保学生在使用显微镜和植物细胞切片时注意安全,避免划伤或摔落显微镜。
教案:观察植物细胞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并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并尝试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养成细致观察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
2. 难点: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洋葱表皮的永久装片。
2. 学生准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剂、解剖针、镊子等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概念,强调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提问:我们如何观察细胞呢?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观察植物细胞。
二、自主学习(5分钟)1. 学生自学教材,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注意事项。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教师演示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擦拭载玻片、滴水、取材、展平、盖片、染色等。
2. 学生按照教师演示的步骤,独立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3. 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自己制作的装片,注意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四、交流与分享(10分钟)1. 学生之间相互展示制作的装片,交流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结构。
2. 学生尝试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分享自己的作品。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操作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2. 学生可以尝试观察动物细胞,了解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差异。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验操作、交流分享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了解细胞的结构及特点,掌握显微镜操作技能,提高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实验器材:显微镜、白菜叶片、盐水、载玻片、覆盖玻片、手动切片刀、荧光染剂(罗丹明B)、移液器、贴标签。
三、实验步骤:1.取白菜叶片,将其泡入盐水中30分钟,使其保持新鲜并膨胀。
2.取出叶片,清晰地观察其表面,并用手动切片刀将其切成透明薄片,宽约1-2厘米,长约3-4厘米,避免损伤组织结构。
3.将片切好后,用载玻片轻轻将其压平,用移液器滴一滴荧光染剂罗丹明B在片上。
4.将覆盖玻片放在载玻片上,从侧面滑入,使覆盖玻片覆盖全片并使荧光染剂充分渗透。
5.将片放在显微镜镜头下面,调整焦距,找到合适的位置,调整好目镜焦距和放大倍数。
6.观察整个切片,观察透过显微镜镜头下的荧光染剂对细胞内部核、细胞壁、叶绿体等结构的染色,结合教师的指导或课本知识,认真备注每个结构的位置和特点。
7.实验结束后,用清水将荧光染剂擦拭干净,把细胞片放回相应的容器,洗干净载玻片和覆盖玻片,用干净布将显微镜镜身擦拭干净,并放回原位,做好清洁工作。
8.将制片进行标签,标明制片日期、标本名称、学生基本信息等。
四、实验注意事项:1.观察位置、手段和方式要准确严谨,避免对切片和显微镜镜头的损伤。
2.观察精度和谨慎要求高,确保观察到的结构精确清晰,不得遗漏或出现“视幻觉”。
3.实验器材和切片要清洁干净,避免污染结果。
4.自觉遵守实验守则,安全较真,避免发生意外危险或伤害事件。
五、实验测评标准:1.操作规范性:包括制片技能、显微观察技能、试剂使用技能、清洁卫生技能等。
2.观察能力:包括对切片结构的识别、分析及标注能力。
3.文献归纳:能够用正确的专业语言概括细胞学理论知识和时间背景,并分析、归纳实验过程及结果与其相关性。
4.实验整体评价:包括实验精度、参考书资料及科学素养等方面的评价。
六、实验拓展:1.与华丽感染细菌吞噬作对比,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
观察植物细胞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程实施的设想、方案,是教师将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的连接点,是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界面。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观察植物细胞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观察植物细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说明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步骤。
2.能力目标:(1)尝试自己制作临时装片。
(2)运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3)尝试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3.情感目标:(1)观察世界的乐趣,交流观察的体会与感想。
(2)确立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巩固使用显微镜的要点,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2.难点: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教学方法:实验法、发现法、演示、讨论交流相结合。
教师准备:洋葱表皮的永久装片引题篇:技能检测——观察洋葱表皮的永久装片(目的:温故而知新)要求:1、用低倍物镜观察2、操作熟练3、同桌互查过关后举手示意老师请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同学们想不想观察到自己制作的洋葱表皮装片? 深入篇:一、自主学习任务和要求:1.自学教材56-57页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目的、材料用具、方法步骤。
(注意提炼出步骤中的关键词语)2.能简要描述学案中图示的步骤并正确排序。
(先独立思考,有困难再小组交流)二、制作与观察要求:1、每人做一个临时装片。
2、有困难求助同桌或老师,看谁完成得既快又好。
3、观察到了物象以后,边观察边在学案上画出来。
(参考58页画图要求,注意要真实)4、将实验中的问题或好的做法记录在学案上。
提示:先用刀片在内侧划一个“#” 字,取中央的方块,约0.5-1厘米见方(即不超过盖玻片),用镊子揪住一个角撕下来。
三、交流展示我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是……….我的疑问是………..我认为好的做法是…….四、归纳总结(一)画图要求真实科学是第一,大小位置掌握好,点有疏密明暗显,名称标注要齐全。
七年级生物开学第一课教案5篇七年级生物开学第一课教案1观察植物细胞说课内容:七年级生物(上)《观察植物细胞》各位老师、各位领导、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观察植物细胞》,观察植物细胞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特别是对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归纳细胞结构要求很高,历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新课标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对该课的学习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归纳整和能力,这对以后的自主学习有较大的帮助,这就对教师明确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选择了它作为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
对于观察植物细胞,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4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身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能力目标】了解出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情感目标】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2.难点: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
二.教材处理:1.学生状况分析: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使用显微镜的技能,这时要满足他们观察微小细胞的愿望,引导他们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同时由于学生没有看到过细胞,因此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制作较好的临时装片。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1)、复习上节课内容,创设情境导入。
(2)、讲授新课:如何制作临时装片。
(3)、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4)、练习。
(5)、小结。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多媒体、实验探究。
2.教学手段:本节课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并采用复习、展示导入、教师演示与辅导为辅的教学手段。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与情境导入:1.显微镜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2.显微镜的使用分哪几个步骤?(二)、制作临时装片。
植物细胞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植物细胞的奥秘教案目标:1. 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之间的差异。
3. 进一步认识植物细胞的重要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案材料:1. 白板、马克笔和擦子。
2. 图片或模型展示植物细胞的结构。
3. 植物细胞的剖面图或电子显微镜照片。
4. 透明塑料袋、湿纸巾和豆芽种子(用于实验)。
教学活动:1. 导入(5分钟):- 引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使用一个有关植物细胞的趣味小视频或图片展示。
-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植物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2. 植物细胞结构的介绍(15分钟):- 使用图片或模型展示植物细胞的结构,并解释每个部分的功能,如细胞膜、细胞壁、叶绿体、细胞质等。
- 强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差异,例如细胞壁和叶绿体的存在。
3. 实验:观察植物细胞(20分钟):- 分发透明塑料袋、湿纸巾和豆芽种子给每位学生。
- 学生将湿纸巾放入塑料袋中,然后将豆芽种子放在湿纸巾上。
- 学生密封袋子并将其放置在温暖、日光充足的地方观察几天。
-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回答问题,例如种子发芽的原理、植物细胞中的哪些部分起到了关键作用等。
4. 讨论与总结(10分钟):- 和学生讨论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他们的观察。
-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细胞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 结合生态系统的概念,讨论植物细胞的作用,例如在空气中释放氧气、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等。
5. 课堂作业(5分钟):- 要求学生用笔写出他们对植物细胞的认识和作用的总结。
- 可以分发绘图纸,让学生绘制他们对植物细胞结构的理解。
教案评估:1. 对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进行评估。
2. 对学生撰写的对植物细胞的总结进行评估,看其对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是否准确。
教学延伸:1. 继续探索不同类型的植物细胞和其特殊结构和功能。
2. 对细胞的分裂和植物细胞的特殊分裂过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3. 扩展至植物细胞的细胞器如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组成成分。
初中植物细胞的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并了解这些结构的功能。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植物细胞样本,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并能够绘制出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图。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增强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 植物细胞各结构的功能。
教学难点:1. 植物细胞结构的观察和识别。
2. 植物细胞结构图的绘制。
教学准备:1. 植物细胞样本或图片。
2. 显微镜。
3. 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
2. 提问:你们对植物细胞有什么了解?植物细胞有哪些结构?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和液泡等。
2. 讲解每个结构的功能和特点。
三、观察植物细胞(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样本。
2.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并记录下来。
四、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10分钟)1.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结构,绘制出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图。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与复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学生复习植物细胞的知识,准备进行植物细胞实验。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绘制出完整的植物细胞结构图。
2.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植物细胞的小论文,内容包括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特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植物细胞样本,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并能够绘制出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图。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识别植物细胞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同时,通过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加深学生对植物细胞结构的理解和记忆。
《观察植物细胞》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这是学生第一次动手制作临时装片,为了便于组织教学,应先播放视频,让学生明确每一步骤的规范性和正确性,并应该腾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操作和观察,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小结,从而为学生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对于刚接触生物的学生来说,尤其是要观察植物细胞这个微观世界,更是充满好奇、渴望。
由于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使用显微镜技能,一定要满足他们观察微小细胞的愿望,为其主动探究学习做准备,而观察细胞的前提是必需制作好临时装片。
因此引导每一位学生按要求制作临时装片是十分必要的。
本节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今后学习生物的兴趣及积极性。
尤其学生从来没看到过细胞,因此在观察临时装片时,教师有必要利用课件展示制作较好的临时装片真是细胞的图像。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2)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以提高自己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4)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及教师的讲解和指导完成本课的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学生体会到“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在活动中提高学习生物学科的内在动力。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制作临时装片。
2、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3、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简图。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2、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五)教学策略:在学生初步掌握显微镜的操作、使用的基础上,抓住学生想要观察微小细胞的欲望,引入新课,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为其主动探究创设学习情境; 通过课前对小组组长、记录员的培训,让学生以小组发言的形式谈谈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的体会,激发全班学生的探究欲望,树立做好实验的信心;教师以讲解、演示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并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技巧,注意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几个主要操作环节的教学,在实验过程中加以指导,并让各小组的课前培训着充当小老师,形成组内的互助互促,使绝大部分的学生制作临时装片和实验观察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并认真做好小结;对学习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