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学经典试题小学高年级国学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7
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小学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一、古诗词类题一:古诗词填空醉里挑灯看,________半醒半__乘__来天阶___处时,_____。
梦远____江眠.答案:病树前蛇__灭鲛日___未__---客孤帆__点__烟笼____.题二:古诗词连线A. 春晓 1. 春眠不觉晓,B. 静夜思 2.明月照__林,C. 凉州词 3.床前明___月__是__天D. 登鹳雀楼 4.大漠__沙如浪,E. 月下独酌 5.白日依_山尽__如____答案:A-3, B-1, C-4, D-5, E-2.二、经典故事类题一:填空题孟母三______,为子擇______游学___显,一名把___藏答案:孟母三迁,为子选择邻。
游学有方,一名把盏藏。
题二:判断题据说古时候,有三英战______的故事。
对()错()答案:对三、古代典籍类题一:论述题请简要阐述《三字经》中的教育观。
答案:《三字经》是一本古代启蒙读物,以清晰简练的文字,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历史、地理等知识传递给孩子们。
《三字经》强调忠孝节义等传统价值观念,并通过诗歌的形式将这些价值观念深入人心。
它强调了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对师长的尊重和敬重,以及对他人的友善和善良。
这些教育观念对于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题二:选择题下面哪部古代典籍的作者是司马迁?A.《诗经》B.《论语》C.《左传》D.《史记》答案:D.《史记》结语:以上是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的小学部分,通过这些题目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培养。
希望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入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论语》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书》之一?A. 《大学》B. 《中庸》C. 《孟子》D. 《左传》答案:D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道德经》B. 《庄子》C. 《论语》D. 《孟子》答案:D#### 二、填空题4.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____三个部分。
答案:颂5.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出自《____》。
答案:汉书·董仲舒传6.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论语》中孔子的教诲,其中“说”字的意思是____。
答案:高兴#### 三、简答题7. 请简述《易经》中的“变易”思想。
答案:《易经》中的“变易”思想认为宇宙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它强调顺应自然规律,通过观察变化来预测未来,指导人们的行为。
8. 请解释“中庸之道”的含义。
答案: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主张在处理事物时不偏不倚,保持适度,避免走极端。
它强调内心的平和与外在行为的和谐,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平衡发展。
#### 四、论述题9. 论述《春秋》的史学价值。
答案:《春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
它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还蕴含了丰富的政治、哲学思想。
《春秋》的笔法简练,通过“褒贬”手法,体现了作者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对后世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0. 请结合《道德经》中的思想,谈谈“无为而治”的治理理念。
答案:《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它主张统治者应顺应自然,不强加个人意志于人民和事物之上,通过“无为”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这种治理理念强调减少干预,让万物按照其自然规律发展,从而达到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目的。
#### 五、案例分析题11. 阅读以下《孟子》中的一段对话,分析孟子的“性善论”观点。
小学国学试题一、题目:小学国学试题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优秀品质和传统美德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小学生国学试题,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国学知识,增强文化自信。
1. 问:《诗经》是我国古代哪个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答:《诗经》是我国古代先秦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
2. 问:《论语》是我国古代哪个思想流派的代表作?答:《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流派的代表作。
3. 问:下列哪位是唐代著名的诗人?A. 杜牧B. 白居易C. 杜甫D. 李清照答:选项 A、B、C、D 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4. 问:《红楼梦》是我国哪个朝代的长篇小说?答:《红楼梦》是我国清代的长篇小说。
5. 问:以下哪本书是《四书五经》中的一部?A. 《大学》B. 《论语》C. 《中庸》D. 《诗经》答:选项 A、B、C 都是《四书五经》中的一部。
6. 问:下列哪位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历史学家?A. 司马迁B. 杜甫C. 曹操D. 卓文君答:选项 A 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历史学家。
7. 问:下列哪位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A. 鲁迅B. 李白C. 唐伯虎D. 范仲淹答:选项 A 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
8. 问:以下哪本书是我国古代的医学经典?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本草纲目》D. 《孙子兵法》答:选项 A、B、C 都是我国古代的医学经典。
9. 问:下列哪部古代戏曲是我国的国粹?A. 京剧B. 西洋音乐剧C. 欧洲歌剧D. 中国古代曲艺答:选项 A 是我国的国粹古代戏曲。
10. 问:我国的国歌是什么曲子?答:我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以上是小学国学试题,希望同学们通过认真学习国学知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国学不仅是学术知识,更是培养品德和提升人格的重要工具。
让我们一起努力,爱国爱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1.“天子呼来不上船”“高歌大笑出关去”是哪位诗人的性格写照?(B )A、屈原B、李白C、王维2. 杜甫在《八阵图》诗中写到一个人,这个人是( A)。
A、诸葛亮 B、刘备 C、曹操3. 岳飞《满江红》中,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其中“匈奴”是指(A )。
A、女真统治者B、西夏统治者C、契丹统治者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哪部作品中的名句?(B )A、《归园田居》B、《饮酒》C、《桃花源记》5.下列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风又绿江南岸”与诗词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C )。
A、李白,王安石B、王维,杜甫C、杜甫,王安石6.《水浒传》的梁山众首领中,军师是(C ) A、晁盖 B、宋江 C、吴用7.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出现时间最迟的是(B )。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8.晚唐诗坛上,与温庭筠并称为“温李”、又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的诗人是(C)。
A、李白B、李贺C、李商隐9.诗句“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出自(C )的《天净沙秋》。
A、韦应物B、张九龄C、白朴10.诗句“却看妻子愁何在”中的“妻子”的意思是(C)老婆 B、妻子和儿子 C、妻子和孩子11.“漫卷诗书喜欲狂”中的“漫”的意思是(B)A、淹没B、随意,胡乱C、满,遍,到处都是12.“但悲不见九州同”中的“九州”指的是(A)A、中国 B、九大洲 C、九个省13.“王师北定中原日”中的“王师”指的是(B)A、国王的老师B、南宋军队C、国王的师军14.读诗句“红树青山日欲斜”的朗读节奏是(A)。
A、红树/青山/日/欲/斜B、红树/青/山/日/欲斜C、红树/青山/日/欲斜15.诗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讽刺的是( A)。
A、皇帝老儿和达官贵人。
B、来杭州游玩的人。
C、在西湖游玩的公子小姐16.《咏鹅》的作者是( C )。
A、孟郊 B、高适 C、骆宾王17.“姑苏城外寒山寺”中“姑苏”是指( B )。
小学生国学知识大比拼: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三字经》的作者?A. 孔子B. 王安石C. 孟子D. 欧阳修答案:B2. 下列哪个字是“四声”之一?A. 诗B. 书C. 礼D. 易答案:A3. 《百家姓》中,“赵”排在第几位?A. 第一B. 第二C. 第三D. 第四答案:A4. 以下哪个是《弟子规》中的“五常”?A. 仁、义、礼、智、信B. 仁、义、礼、智、严C. 仁、义、礼、智、让D. 仁、义、礼、智、勇答案:A5. 下列哪个是《千字文》的开头?A. 天监三年,房玄龄奉唐太宗之命B.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C. 人之初,性本善D. 有利于山川之胜,有渐于移风易俗答案:B二、填空题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_____篇诗歌。
答案:3052. “四大名著”包括《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和_____。
答案:《水浒传》3. 唐代诗人杜甫有“诗圣”之称,他的代表作有《春望》、《登高》等,其中“_____”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登高》4. 宋代诗人苏轼有“诗仙”之称,他的代表作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其中“_____”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念奴娇·赤壁怀古》5. “江南四大才子”指的是唐伯虎、文徵明、祝允明和_____。
答案:徐祯卿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论语》的主要内容和价值。
答案:《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观点。
它提倡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请简要介绍一下《道德经》的主要内容和价值。
答案:《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主要阐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
它强调“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规律,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
3. 请简要介绍一下《弟子规》的主要内容和价值。
答案:《弟子规》是一部教育儿童的读物,主要阐述了为人子弟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国学经典教育考试试题题库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论语》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易经》B. 《尚书》C. 《诗经》D. 《礼记》3.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 老子B. 孔子C. 墨子D. 庄子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以下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5. “温故而知新”是《论语》中哪一篇的内容?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________”是《孟子》中的名句,意指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7. 《左传》是《________》的注解,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
8. “________”是《诗经》中的一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9. “________”是《尚书》中的一篇,记载了大禹治水的故事。
10. “________”是《易经》中的重要概念,代表变化无常。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涵。
12. 阐述《道德经》中“道”的概念及其对个人修养的启示。
13. 描述《春秋》作为一部编年体史书的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论语》中孔子关于“仁”的教导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指导意义。
15. 分析《易经》的哲学思想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五、附加题(10分)16. 请列举并简述中国古代“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哪四部经典,并说明它们各自的特点。
参考答案:1. A2. A3. D4. D5. A6. 仁者爱人,智者知人7. 春秋8. 关雎9. 禹贡10. 变11. 《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强调个人修养是社会和谐与国家治理的基础。
修身即个人道德修养,齐家指家庭和睦,治国是治理国家,平天下则是实现世界和平。
6国学经典试题1、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2、中唐诗人白居易、元稹等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发起进行了—场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运动)、提倡“惟歌生民病”、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理论、有实践的现实主义诗歌运动。
3、《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305)篇诗歌。
4、“思无邪”是(孔子)对《诗三百》的思想内容的评价、他还把《诗经》的政教功用概括为“兴、观、群、怨”。
5、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中、鲁诗创建最早、影响也最大、它的创始人是鲁人(申培)。
齐诗的创始人是齐人(辕固)、他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以《诗》来解说《易》和律历。
韩诗的创始人是燕人(韩婴)。
毛诗是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所创、特点是以诗论史。
四家诗中、被称为“今文三家”或者“三家诗”的是(齐诗)、(鲁诗)、(韩诗)。
6、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的《毛诗传笺》、集今古文经学研究之大成。
主要为毛氏的《诗故训传》作注。
在《毛传》、《郑笺》之后、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的70卷《毛诗正义》、是唐代科举考试的标准《诗经》教本、在当时具有绝对的权威地位。
朱熹的《诗集传》是宋代《诗经》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7、关于《诗经》分类的·说、出自《周礼·春官·大师》。
六诗就是:(风)、(雅)、(颂)、(赋)、(比)、(兴)。
8、“四始”说是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出的、他以《关雎》为国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青庙》为颂之始。
9、“四诗说”也称“二南独立说”、这里的“二南”指的是《诗经·国风》中的《周南》、《召南》、这种说法认为二南应当从《诗经·国风》中独立出来、从而把《诗经》分为风、雅、颂、南四类。
10、唐代的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提出“六义”中的(风)、(雅)、(颂)三者指的是诗的内容体裁;(赋)、(比)、(兴)三者指的是诗歌的表现方法。
小学生国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主张“______”。
答案:仁爱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______》。
答案:孟子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______”是其开篇之作。
答案:关雎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孔子的名言,体现了他对于______的态度。
答案:学习5. “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这句话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复习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部作品是中国古代的兵书?A.《论语》B.《孙子兵法》C.《诗经》D.《史记》答案:B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出自哪位古代思想家?A. 孟子B. 孔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B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成语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下面自然形成了小路。
B.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但它们的花朵和果实吸引了人们前来。
C. 比喻品德高尚的人,即使不张扬,也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D. 比喻人的行为和成就,即使不自夸,也会被人们所认可。
答案:C4.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哪首诗?A.《静夜思》B.《将进酒》C.《庐山谣》D.《赠汪伦》答案:A5.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告诉我们:A. 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最好方式。
B. 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
C. 纸上谈兵是无用的。
D. 学习要结合实际。
答案:B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意味着当父母呼唤子女时,子女应立即回应,不得拖延,体现了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2. 请解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有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一个人可以成为我的老师,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谦虚的态度。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哪一条教诲?请解释其含义。
全套小学生国学竞赛试题及答案导语本文档为全套小学生国学竞赛试题及答案,旨在提供一套简单、易懂的国学竞赛试题及对应答案。
请注意,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竞赛题目为准。
一、古诗词篇1. 以下哪首诗的作者是杜甫?A. 《登高》B. 《静夜思》C. 《春晓》D. 《望岳》答案:A2. 下面哪句诗不是白居易的作品?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答案:C二、古文篇1. 下面哪篇文章是《论语》中的经典篇目?A. 《捧读周易》B. 《周公吐茵法》C. 《孔子家语》D. 《学而篇》答案:D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篇文章?A. 《论语·为政篇》B. 《论语·八佾篇》C. 《论语·里仁篇》D. 《论语·述而篇》答案:C三、古代人物篇1.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A. 貂蝉B. 王昭君C. 杨贵妃D. 西施答案:D2. 下面哪位是中国古代文学家?A. 孔子B. 孙中山C. 杜甫D. 朱元璋答案:C四、国学知识篇1. 《千字文》是谁写的?A. 孔子B. 王羲之C. 魏征D. 赵学敏答案:C2. 下面哪个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火药B. 纸张C. 指南针D. 印刷术答案:B结语以上即为全套小学生国学竞赛试题及答案的内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注意,本文中的答案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竞赛为准。
祝您在国学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国学知识测试题(附答案)国学知识测试题(附答案)一、古典名著1.“来龙去脉”的成语产生于( B )。
A、历史研究B、风水勘探2.《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得正果,最后沙僧封为(A)A、金身罗汉B、净坛使者3.“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XXX,他“汗流浃背”的原因是( A)。
A、答不出皇帝的问题B、衣服穿得太多劳动太卖力气4.下列四个成语中与XXX有关的是( B)。
A、隔岸观火B、破釜沉舟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揭示了(B)规律。
A、教育B、研究成败6.“XXX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XXX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7.《三国演义》中的“XXX”是XXX。
(A)A、正确B、错误8."霸王别姬”的故事最早见于(A)A、《史记》B、《三国演义》1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B)A、XXXB、XXX10.“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B)A、天文、地理、文学B、事情的开始、颠末、结果11.“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甚么的?(B)A、文章B、书法12.《红楼梦》的作者XXX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家,“XXX”是他的:(B)A、名B、号13.《韩非子》中有许多寓言直到现在还广为人知,下面哪一个寓言出自《韩非子》?(A)A、滥竽充数B、掩耳盗铃14.“乐府”最早是指:(A)A、音乐机构;B、文学体裁。
15.下列两大民间神话故事中,故事成型时间较早的是:(A)A、XXX奔月B、牛郎织女16.秦朝末年,垓下一役,哪位著名将领乌江自刎?(B)A、XXXB、XXX17.《本草纲目》的作者是XXX。
(A)A、正确B、错误18.《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猛将是谁?(A)A、XXXB、XXX219.成语“请君入瓮”,“请”的是谁?(B)A、来俊臣B、XXX20.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A)A、《山海经》B、《世说新语》21.XXX门生中善于经商的是谁?(B)A、XXXB、XXX22.“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申可吞吴”描写的是谁?(B)A、XXXB、XXX23.“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出自:(A)A、《淮南子》B、《庄子》24.除了“毛遂自荐”,与XXX这个人有关的成语还有:(B)A、刮目相看B、脱颖而出二、唐诗宋词1.0我国现代有良多计量单元,比方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B )。
小学国学经典试题小学高年级国学试题
小学高年级国学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15题,共30分)
1、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
C )
A、大都
B、中都
C 、上都
2、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B )
A、晚春
B、仲夏 C 、初秋
3、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C )
A、扁鹊
B、华佗
C、孙思邈
4、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
B )
A、青铜器
B、药材
C、竹筒
5、“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
c
) A、《周易》、《论语》、《孟子》、《大学》
B、《老子》、《庄子》、《孟子》、《墨子》
c、《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A ) A、酒
B、
庄稼 C、房屋
7、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幺黑色一般表示(
A ) A、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C、奸诈阴险
8、“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B )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9、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下列哪个节日(
A )有关 A、中秋节
B、重阳节
C、清明节
10、古人对“六十岁”年龄的人的称呼是(c ) A、而立
B、不惑
C、花甲
11、“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
A ) A、晴雯
B、袭人
C、黛玉
12、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
A
)。
A、东林书院
B、岳麓书院
C、石鼓书院
13、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C
)。
A、文姬归汉
B、梁山伯与祝英台
C、苏武牧羊
14、下列四个成语中与项羽关于的(c)。
A、隔岸观火
B、暗渡陈仓
c、破釜沉舟
15、《水浒传》中,绰号“玉麒麟”的是(A)A、卢俊义
B、武松 c、林冲
二、多选题(每题3分,10题,共30分)1、被称为“三苏”的北宋文学家有(
ABC )
A、苏轼
B、苏辙
C、苏洵
D、苏迈
2、“初唐四杰”指的是中国唐代初年的(BCDE )
A、王昌龄
B、王勃
C、杨炯
D、卢照邻
E、骆宾王
3、《孝经》中子曰:“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尤为不孝也”。
“三者”是指:(ABD)
A、骄
B、奢
C、战
D、役
4、下列名言,出于《孟子》的有(BCD)
A、.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D、心之官则思
5、下列肖像描写的是《三国演义》哪些人物
(ABC) ①身长八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如涂脂.
②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如巨雷,势如奔马. ③身长九尺,髯长九尺,面如重枣,唇如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A、刘备
B、张飞
C、关羽
D、赵云
6、“岁寒三友”指的是
(ABD)
A松 B竹 C兰 D梅 7、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故事歌是(AB)
A《孔雀东南飞》 B《木兰辞》 C《高山流水》 D《梁山伯与祝英台》 8、京剧“四大名旦”指的是(ACDE)
A、梅兰芳
B、孟小冬
C、尚小云
D、程砚秋
E、荀慧生
9、中国古代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称的四大美女指的是(BCDE)
A、苏妲己
B、王昭君
C、杨玉环
D、西施
E、貂蝉
10、脍炙人口的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作者分别是(C )和( B )
A、李白
B、李商隐
C、李贺
D、李清照三、判断题。
(每题2分,10题,共20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醉翁亭记》。
(
× )
2、梨园用来指代戏曲界,那么“杏林”指代的是教育界。
(× )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这句话出自《孟子》。
(√ )
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是杜甫的作品。
(× )
5、“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的后一句是“子不学”。
(× )
6、“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zhù)。
”
中的“断机杼”指的是打断了织布机。
(
√ )
7、由于家中贫苦,无钱买油点灯读书,于是就抓些萤火虫放在网袋中,利用一闪一闪的微弱萤光来读书的人是车胤。
(√ )
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是颜真卿《劝学》中的名句。
(√ )
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句中的“红”是指“红花”。
(× )
10、《竹石》的作者郑燮就是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
(√ )
四、简答题。
(每题5分,2题,共10分)
1、“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其中谁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2、“四书五经”中的“五经”分别指的是哪些书籍?
五、问答题。
(每题5分,2题,共10分)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请写出诗意,并说说诗句描写的是哪个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