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关系.pptx
- 格式:pptx
- 大小:735.44 KB
- 文档页数:59
88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三节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一、中国“复关”与入世进程(一)中国与关贸总协定的关系1947年10月,关贸总协定成立时,中国国民党政府代表中国签署了关贸总协定,中国是关贸总协定创始缔约方之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台湾当局在1950年3月决定“退出”关贸总协定。
后于1965年1月,又申请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获得观察员资格。
由于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中国无法有效地参加关贸总协定的活动,加之对关贸总协定缺乏了解,中断了与关贸总协定的联系。
1971年10月,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后,根据关贸总协定在政治上服从联合国决议的原则,1971年11月,关贸总协定终止了台湾当局的“观察员”身份。
1972年5月,中国成为联合国贸发会议和关贸总协定下属机构国际贸易中心的成员,逐步恢复了与关贸总协定的联系。
改革开放后,中国于1982年1月以观察员的身份列席关贸总协定第38届缔约方大会。
此后,中国政府代表列席了历届缔约国大会及特别会议。
1986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恢复中国关贸总协定席位的申请。
(二)中国“复关”的进程中国自1986年至1995年“复关”谈判的9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86年7月中国提出“复关”到1989年5月中美第五轮双边磋商达成谅解。
这期间,中国与主要缔约方进行了十多次双边磋商,中国工作组连续召开7次会议,基本上结束了对中国外贸制度的答疑和综合评估,中国“复关”议定书基本成形,中国“复关”在望。
第二个阶段从1989年6月对华经济制裁到1992年2月第10次中国工作组会议召开。
这个阶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实行经济制裁,把暂时不让中国“复关”作为经济制裁的内容之一,加上国内经济处于治理整顿阶段,“复关”谈判的双边磋商和工作组的多边谈判陷入停顿,甚至还危及中国“复关”谈判第一阶段取得的成果。
第三个阶段从1992年2月到1995年底。
这一阶段重启“复关”谈判并进入最后攻坚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