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 5 棘头虫病 旧
- 格式:ppt
- 大小:15.26 MB
- 文档页数:70
常见人体寄生虫的治病及其实验诊断方法类别分类寄生虫种类致病诊断方法医学原虫阿米巴溶组织内阿米巴阿米巴肠炎、阿米巴痢疾、肠外阿米巴病(脏器脓肿)粪便直接涂片查滋养体;碘液染色查包囊;铁苏木素染色;体外培养;浓集法迪斯帕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哈门内阿米巴、微小内蜓阿米巴、布氏嗜碘阿米巴、齿龈内阿米巴均为肠腔共栖型阿米巴、口腔共栖型阿米巴同上;齿龈阿米巴可取齿垢涂片查滋养体耐格里阿米巴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脑脊液或病变组织查滋养体棘阿米巴肉芽肿性阿米巴脑膜脑炎、角膜炎脑脊液或病变组织查滋养体或包囊鞭毛虫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病(发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穿刺涂片;NNN培养;动物接种蓝氏贾第鞭毛虫贾第虫病(腹泻、胆道感染)粪便检查同阿米巴原虫;十二指肠液或胆汁检查滋养体阴道毛滴虫滴虫性阴道炎、前列腺炎、尿道炎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前列腺液检查锥虫非洲锥虫病(睡眠病)、美洲锥虫病(Chaga病)血液(淋巴液、脑脊液)涂片染色;免疫诊断;DNA诊断孢子虫疟原虫疟疾(冷、热、汗、肝脾肿大,凶险型疟疾)血液涂片染色(瑞氏或吉姆萨染色);ELISA; PCR 刚地弓形虫先天感染(流产、胎儿畸形、脑钙化、视网膜脉络膜炎等);获得性感染(发热、淋巴结肿大、脑炎)组织印片或切片查滋养体;动物接种;免疫组化;DT; IFA;ELISA; PCR隐孢子虫隐孢子虫病(腹泻)粪便涂片染色(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免疫诊断肉孢子虫肉孢子虫病(肌肉及全身症状与体征)粪便涂片、肌肉活组织检查、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孢球虫等孢球虫(腹泻)粪便涂片或浓集法查卵囊人芽囊原虫腹泻及全身症状粪便涂片和碘液染色纤毛虫结肠小袋纤毛虫小袋纤毛虫痢疾同上类别分类寄生虫种类致病诊断方法医学蠕虫线虫似蚓蛔线虫(蛔虫)蛔虫病、蛔虫并发症粪便涂片查虫卵;检获成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钩虫)钩虫病(钩蚴皮炎、消化道症状、贫血)粪便涂片法、浮聚法查虫卵、钩蚴培养法查幼虫毛首鞭形线虫(鞭虫)鞭虫病(消化道症状)粪便涂片法、浮聚法查虫卵蠕形住肠线虫(蛲虫)蛲虫病(肛门瘙痒)透明胶纸法、棉签拭子法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丝虫)淋巴丝虫病(超敏反应、慢性阻塞性病变)夜间采血或体液、尿液查找微丝物;免疫学及DNA诊断旋毛形线虫旋毛虫病肌肉活检查囊包、免疫诊断粪类圆线虫粪类圆线虫病(肺炎、肠炎等)粪便浓集查虫卵;痰液查幼虫(碘染);ELISA广州管圆线虫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脑炎脑脊液查幼虫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免疫学诊断等棘头虫猪巨吻棘头虫棘头虫病病史;诊断性驱虫;免疫学诊断吸虫华支睾吸虫(肝吸虫)胆管(囊)炎、胆结石、肝脾肿大、肝硬化等粪便或十二指肠液涂片查虫卵;免疫学诊断布氏姜片虫(姜片虫)姜片虫病(胃肠道炎症、营养不良等)分辨直接生理盐水涂片法查虫卵肝片形吸虫片形吸虫病(肝炎、消化系统症状、全身症状)粪便或十二指肠液涂片查虫卵;免疫学诊断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肺吸虫病痰或粪便查虫卵、免疫诊断日本血吸虫(血吸虫)尾蚴性皮炎、肝硬化、肾病粪便涂片或浓集查虫卵;毛蚴孵化法;环卵沉淀试验、其他免疫检查绦虫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猪带绦虫病、囊尾蚴病(脑、眼、皮下等)粪便查节片或虫卵;皮下结节活检查囊尾蚴;IHA、ELISA 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牛带绦虫病(消化道症状)粪便查节、头节或肛门拭子法查虫卵微小膜壳绦虫膜壳绦虫病(肠炎等)粪便检查虫卵或孕节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病(肝、肺等)体液检查棘球蚴砂、免疫诊断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病手术取虫鉴定类别分类寄生虫种类致病诊断方法医学节肢动物螨疥螨疥疮皮肤刮拭涂片查疥螨蠕形螨蠕形螨病(毛囊炎、痤疮、酒糟鼻等)透明胶纸或挤压涂片法查螨虫粉螨肺螨症、肠螨症、尿螨症等痰、粪、尿中查粉螨医学昆虫蝇蛆蝇蛆病(消化道、皮肤组织、眼、泌尿生殖道、耳鼻喉等)患处取幼虫鉴定虱皮炎、传播疾病内衣、头发、阴毛查找卵、若虫或成虫潜蚤潜蚤病(皮肤)患处取虫鉴定来源:《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06工作室2010-3-19。
猪大棘头虫病是由少棘科、巨吻 属的蛭形巨吻棘头虫寄生于猪小肠引 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本病在全国多地 都有存在,在辽宁省散养猪多发,规 模化猪场猪少发,本病还可感染人, 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1猪大棘头虫病生活史成虫寄生在猪小肠内,虫卵随粪 便排出体外,卵内含有幼虫—棘头呦,被中间宿主—金龟子或蛴螬畜业技术疫病防治(甲虫的幼虫)吞食后,棘头呦逸出, 穿过其肠壁进人体腔中发育为棘头体, 然后继续发育为具有感染性的棘头囊。
当中间宿主变成蛹和成虫时,棘头囊 仍留在其体内,而且继续保持感染力。
猪吞食了含有棘头囊甲虫成虫、蛹、幼虫时都可感染。
棘头囊进人猪小肠 后,棘头体破囊而出,以吻突固定在 肠壁上发育为成虫。
幼虫在中间宿主 体内的发育时间差异较大,如果甲虫 幼虫在6月份以前感染棘头卵,则棘 头呦可在其体内经3个月可发育成具 有感染性的棘头囊;如果在7月份以 后感染,则需要经过12~13个月才能 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棘头囊。
棘头囊 发育为成虫需2.5耀4个月。
成虫在猪体 的寿命为10~24个月。
2猪大棘头虫病临床症状轻度感染时,症状不明显,有时 只表现消瘦和发育缓慢。
10月龄以上 猪受害严重,严重感染时,病猪食欲 减退,出现刨地、互相对咬或匍匐爬 行,不断哼哼等腹痛症状,下痢,粪便带血。
经1~2个月后,日益消瘦和 贫血,生长育迟缓,有的成为僵猪。
有的因肠穿孔后体温升髙、呼吸浅表、 剧烈腹痛、后期继发腹膜炎,腹壁紧 张、呻吟、肌肉震颤,迅速死亡。
3猪大棘头虫病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粪便检查 (沉淀法)发现虫卵确诊。
死后剖检, 在小肠浆膜面可见大量浅黄或黄褐色 的豆粒大结节,切开肠管可发现大量虫体。
沉淀法检查操作步骤:(1)取粪便2g 置于烧杯中,并加人少量清水,用玻璃棒将粪便充分捣碎 并混匀,再加人清水至烧杯的2/3处。
(2)将混匀的粪水用40~60目的铜筛过滤到另一烧杯中静置。
(3)滤液静置30耀40m in 后,慢慢倾去上层液,保留沉渣,重新加水混 匀并静置。
寄生虫一、多种动物共患。
1、华枝睾吸虫病(肝吸虫病)吸虫P422、棘球蚴病(包虫病)绦虫P3、细颈囊尾蚴(水铃铛)绦虫P4、裂头蚴P5、旋毛虫P6、肾膨结线虫病P二、反刍动物1、片形吸虫病(肝蛭)(水嗉子)P44(吸)<肝片形吸虫、大片形吸虫>。
2、双腔吸虫病P49<矛形双腔吸虫、中华双腔吸虫>3、阔盘吸虫病P51<胰阔盘吸虫、腔阔盘吸虫、枝睾阔盘吸虫.>4、前后盘吸虫病(同盘吸虫病)P54<鹿前后盘吸虫>5、日本分体吸虫病(血吸虫病)P556、东毕吸虫病(尾蚴性皮炎、稻田皮炎)P7、牛羊绦虫病(扩展莫尼茨绦虫、盖氏曲子宫绦虫、中间无卵黄腺绦虫)P8、牛囊尾蚴病(牛囊虫病)P9、脑多头蚴病(脑包虫病、回旋病)P10、犊新蛔虫病P11、牛羊消化道线虫病P12612、网尾线虫病(肺线虫病)P13413、牛吸吮线虫病(牛眼虫病)P13714、牛羊丝状线虫病(腹腔丝虫病)P138三、猪虫病。
1、猪姜片吸虫病2、猪囊尾蚴病(猪囊虫病)P913伪裸头绦虫病4、蛔虫病(线虫病)P1405、食道口线虫病(结节虫病)P1446、毛尾线虫病(鞭虫病)P1457、类圆线虫病(杆虫病)P1477、后圆线虫病(肺线虫病)P1488、胃线虫病1519、冠尾线虫病(肾虫病)15310、猪棘头虫病177四、禽1、前殖吸虫病2、卷棘口吸虫病3、后睾吸虫病4、鸡绦虫病5、水禽吸虫病6、鸡蛔虫病7、鸡异刺线虫病(盲肠虫病)8、禽胃线虫病9、禽毛细线虫病10、鸭鸟蛇线虫病(鸭丝虫病)11、鸭棘头虫病五、犬猫寄生虫。
1、犬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P702、犬猫绦虫病103泡状带绦虫、羊带绦虫、豆状带绦虫、带状带绦虫、多头带绦虫、连续多头绦虫、斯氏多头蚴、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犬副孔绦虫、线中绦虫、宽节双叶槽绦虫、曼氏迭宫绦虫3、蛔虫病172犬弓首蛔虫、猫弓首蛔虫、狮弓首蛔虫4、钩虫病174犬钩口线虫、巴西钩口线虫、狭首弯口线虫六、马属动物。
黄鳝几种常见病的防治在养殖黄鳝过程中应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其常见病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腐皮病病鳝行动无力,整天将头伸出水面,体表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形红斑,以腹部两侧为多,有的还会腹部出现蚕豆大小紫斑,严重的表皮腐烂成漏斗状的小洞,若剥去腐皮肉,往往可见腐皮和内脏。
防治方法:(1) 经常更换池水,保持良好水质,是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
(2) 在加换新水的同时,全池泼洒漂白粉1ppm,连续3天,有较好疗效。
(3) 每立方米水体,用红霉素2.5万单位噻唑拌饵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续3-6天2.肤霉病此病是由于放养密度过大或饵料不足而引起黄鳝互相咬伤,伤口感染霉菌而致,伤口处长出棉絮状"白毛",病鳝食欲不振,最后消瘦死亡。
防治办法:(1) 用5%食盐水浸洗鳝种后放养。
(2) 已发病的可用0.04%的食盐和0.04%的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
3.烂尾病此病在高密度养殖的黄鳝池或运输途中容易发生,病鳝尾部发炎充血,继而肌肉腐烂坏死,以致尾柄或尾部肌肉烂掉,尾椎骨外露,病鳝的头伸出水面,反映迟钝,行动无力。
防治方法:(1)注意鳝池水面的环境卫生,可减少此病的发生和危害。
(2)用0.2ppm呋嘀唑酮全池泼洒。
(3)用每毫升0.25单位的金霉素液浸洗消毒鱼体,效果很好。
4.毛细线虫病此病系毛细线虫侵入黄鳝肠道所致,造成黄鳝消瘦,而后死亡。
防治方法:(1)放养前黄鳝池用生石灰消毒,可预防此病。
(2)每50公斤黄鳝用9%晶体敌百虫5-7.5克拌入河蚌肉中投喂,连喂6天。
(3)用贯众、荆、苏梗、苦楝树根皮等中草药合剂,按每50公斤黄鳝用药总量290克(比例按顺序为16:5:3:5),加入相当于总药量3倍水,煎至原水量的1/2,倒出药汁,再按上述方法加水煎第二次,并两次药汁拌入饲料投喂,连喂6天。
5.棘头虫病由棘头虫寄生肠道引起,肠道发炎充血,阻塞肠管,严重时造成肠穿孔,引起黄鳝死亡。
防治方法:(1)养鳝池放养前用生石灰消毒可预防此病。
第三单元兽医寄生虫病学(分值比例25%)第一小节《大纲》新增和强调的内容单元细目新增要点一、寄生虫学基础知识2.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与危害性(1)寄生虫的发育(2)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3)寄生虫的免疫逃避(4)寄生虫病的危害三、人畜共患寄生虫病1.弓形虫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2.利什曼原虫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3.日本分体吸虫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4.猪囊尾蚴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5.棘球蚴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6.旋毛虫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四、多种动物共患寄生虫病2.新孢子虫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4.肉孢子虫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6.类圆线虫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7.毛尾线虫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五、猪的寄生虫病1.猪球虫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2.(突出)猪姜片吸虫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5.猪棘头虫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六、牛、羊的寄生虫病3.(突出)牛、羊球虫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5.吸虫病(歧腔吸虫病和东毕吸虫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7.羊脑多头蚴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8.牛、羊消化道线虫病(牛蛔虫病、毛圆科线虫病、仰口线虫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11.羊狂蝇蛆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七、马的寄生虫病3.马绦虫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4.马消化道线虫病(副蛔虫病、圆线虫病和胃线虫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6.马胃蝇蛆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八、禽的寄生虫病1.组织滴虫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5.鹅球虫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6.前殖吸虫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7.后睾吸虫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11.消化道线虫病(禽蛔虫病和胃线虫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12.禽皮刺螨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九、犬、猫的寄生虫病2.犬复孔绦虫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3.猫蛔虫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4.猫钩虫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十一、家蚕的寄生虫1.微粒子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2.蝇蛆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3.蒲螨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十二、蜂的寄生虫病1.孢子虫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2.蜜蜂马氏管变形虫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3.蜂螨病(狄斯蜂螨病和小蜂螨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防治第二小节《大纲》新增和强调的内容新编试题A1型题答题说明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近期鱼塘严防棘头虫病鱼棘头虫病是鱼塘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虫体寄生于患鱼的肠道,鲤鱼、黄鳝、鳗鱼、鲢鱼和草鱼的发病率较高。
一旦有鱼感染棘头虫病,鱼的生长就会受阻,直接影响到鱼塘的经济利润。
从多年来鱼塘疾病防控了解,鱼棘头虫病也有明显的流行季节,通常在春夏季较容易感染,所以近期鱼塘养殖人员注意做好防控。
一、鱼棘头虫病的症状表现感染有棘头虫的病鱼,会有精神不振、离群独游、食欲减退乃至不食现象,腹部会明显膨大。
如果没得到及时医治,随着病情发展,还会显现生长缓慢、逐渐消瘦情形。
当然,一些病情严重的,不及时医治,时间长有的会显现死亡病例。
由于一旦鱼感染了棘头虫,那么棘头虫就会寄生在病鱼的肠内,破坏肠壁,所以对病鱼剖检可见肠部有明显病变,且有虫体寄生。
二、鱼棘头虫病防控措施1、平时养鱼进程中注意预防,特别是流行季节、易发鱼塘,更要切实加强预防,着落发病几率。
注意保持鱼塘坚持良好水质,有病鱼及时找到病因进行控制,避免继发感染或病害分散。
必要时可用纤虫清20-25ml/1米水体,进行泼洒,来进行预防。
2、一旦发觉有鱼感染棘头虫病,要及时对症医治,可用吡喹酮预混剂0.05~0.1g/1kg体重,拌饵投喂,每3~4日1次,连续3次。
注意用药前,停食一天。
可驱杀鱼体内棘头虫。
3、也可用肠虫净3.0g-5.0g/1kg饲料,拌饵投喂,一日一次,连用2-3次病情严重时可适当加量使用。
在用药后,注意包装用后要集中烧毁。
4、医治本病也可用复方阿苯达唑粉0.2g/1kg体重,拌饵投喂。
一日1次,连用3日。
专门驱除鱼类肠道寄生虫,医治棘头虫病。
三、春夏季养鱼注意想要让鱼塘健康良性发展,减少鱼病产生,春夏季养鱼,要注意安排人员每天早晚对鱼塘进行巡查。
发觉鱼塘内残留的饵料或污染物品时,及时打捞出来,保持好的水质。
另外,每天喂鱼要确保饲料新鲜清洁,不用变质饲料。
发觉疑似病鱼或病鱼要及时控制,在气温、天气多变时要及时调剂管理,避免应激产生。
寄生虫病:棘球蚴病:细粒棘球蚴病(包虫病)(肺)棘球蚴病(包虫病)人类感染棘球蚴绦虫的幼虫(棘球蚴或称包虫)所致的疾病寄生于人体的棘球蚴主要有细粒棘球绦虫及多房或泡状棘球绦虫两种人摄入棘球绦虫感染。
棘球蚴主要侵犯肝脏,其次为肺;其他脏器少见人畜共患病细粒棘球蚴病由细粒棘球蚴寄生人体引起的疾病病因:成虫主要寄居于终宿主犬、狼等肉食动物的小肠内,由一个头节和三个体节(幼节、成片和孕节)组成。
孕节内含有感染性虫卵感染途径:终宿主小肠内孕节成熟后,从虫体上脱落下来,随粪便排出,污染牧草、蔬菜、土壤和水源;中间宿主如牛、羊、猪、家兔、骆驼等食用后,在胃或十二指肠内孵化,六钩蚴破壳而出,先附着在小肠黏膜,再钻入肠血管,随血流经门静脉至肝(以肝包虫病多见)少数通过肝经右心至肺极少数通过肺循环至全身其他器官六钩蚴也可从肠壁侵入淋巴管,经胸导管直接入血至全身各处幼虫经数月发育成为棘球蚴。
棘球蚴为囊状,大小不等。
被犬、狼等终末宿主吞食,其每个原头蚴可发育为一条成虫发病机制机械性损害为主:包虫囊占位性生长,压迫和破坏邻近组织;囊肿破裂后,囊液内的异种蛋白使机体发生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致死;包虫囊生长发育中摄入宿主的营养,影响健康六钩蚴侵入组织,大部分被喙吞噬破坏,少数发育为棘球蚴。
棘球蚴由囊壁和囊内含物组成。
囊壁外有宿主的纤维组织包膜。
囊壁分内外两层。
外层为角皮层,呈白色半透明状,如粉皮,具有吸收营养和保护生发层的作用。
镜下这红染平行的板层状结构。
内层为生发层,也称胚层,由单层或多层生发细胞组成,具有显著增殖能力。
生发层向囊内长出内含物。
囊内含物包括囊液(棘球蚴液)、原头蚴、生发囊、子囊和孙囊等。
生发层向内芽生,在囊内形成无数小突起,逐渐发育成生发囊。
生发囊是仅有一层生发层的小囊,内含多个原头蚴。
生发囊脱落成子囊,囊内可生长出原头蚴、生发囊和孙囊(与子囊相似)。
生发囊也可向外花花公子生形成外生囊棘球蚴可生存达40年之久,也可因损伤、感染而退化死亡,母囊和子囊鲶,囊内液化被吸收浓缩为胶泥样物,其中可见原头蚴。
猪 病 1、猪瘟2、猪肺疫3、猪丹毒4、仔猪副伤寒5、猪口蹄疫6、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症7、猪细小病毒病 8、猪伪狂犬病9、猪布鲁氏杆菌病 10、猪钩端螺旋体病11、猪传染性胃肠炎 12、猪痢疾13、猪流行性腹泻 14、猪轮状病毒病15、仔猪大肠杆菌病 16、猪水肿病17、仔猪红痢 18、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19、猪气喘病 20、猪链球菌病21、猪炭疽病 22、猪虱23、猪疥癣 24、猪蛔虫病25、猪食道口线虫病 26、猪球道线虫病27、猪肺丝虫病 28、猪鞭虫病29、猪胃线虫病 30、猪胃圆线虫病31、猪棘头虫病 32、猪囊虫病33、猪旋毛虫病 34、猪附红细胞体病35、猪弓形虫病 36、猪湿疹37、猪感冒 38、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39、猪风湿病 40、猪生产瘫痪41、猪产褥热 42、猪应激综合症制作:通辽市经济信息中心信箱:zmjjxxzx@电话:0475--8238051建议使用IE5.0以上浏览器、分辨率800*600浏览猪 病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其特征为急性经过,高热稽留,死亡率很高和小血管壁变性引起的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
一、流行病学本病仅发生于猪,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由分泌物、排泄物排出病毒,造成本病流行,自然传染主要通过污染的饲料、污水等。
不分年龄、季节,仔猪一周龄后易感性逐渐增加。
发病率、死亡率高,病猪主要是急性经过,以后流行趋向低潮。
猪群有一定免疫性,发病率、死亡率则较低。
二、临床症状潜伏期7—10天,短的16小时—2天,长的21天。
1、最急性型:发病急,很快死亡。
体温41℃以上,最高可达42℃,稽留不退,皮肤和粘膜发绀和出血,1至数天死亡。
2、急性型:持续高热,结膜潮红,有多量粘性或脓性眼分泌物,甚至将两眼粘封。
口腔粘膜苍白或发绀,齿龈、口角、会厌、阴道有出血点。
皮肤上有出血点或斑,常见的部位为耳、颈下、四肢、腹下及会阴等毛少的部位。
粪便干燥呈小球状,以后排液状便,常带有粘液或血液。
观赏鱼内部寄生虫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肠道寄生虫、头洞病等观赏鱼的种类那么多,却都有可能感染寄生虫病,这个问题挺让人糟心的。
常见的寄生虫病就那么几种,但是一旦没有及时发现就不容易治好。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观赏鱼常见的寄生虫病,分内部寄生虫和外部寄生虫。
受篇幅所限,这篇先写内部寄生虫的防治,外部寄生虫下一篇写。
观赏鱼内部寄生虫的防治内部寄生虫相对外部寄生虫来说会比较少,主要有肠道寄生虫、体腔寄生虫、血内寄生虫以及寄生虫性头洞病和霓虹灯鱼病。
(1)肠道寄生虫病——绦虫、线虫、棘头虫主要是由各种各样的蠕虫性寄生虫,比如绦虫、线虫和棘头虫导致的。
症状:不严重时,受感染的鱼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但是被严重侵染的情况下,鱼可能呈现出消瘦或极度肿胀的症状,并且可能伴有寄生虫肛门处外凸的现象。
a. 绦虫通常显现扁平、白色丝带状(有点像宽面条),有时候也会分解为片片状,以裂头属槽绦虫为例,它最长可达25cm,一般寄生在肠道上。
b. 线虫也叫圆虫,一般呈红棕色,大多只有几毫米到1~2厘米,与小片的棉花和细绳很相似,多为雌雄异体,线虫可能在消化系统、体腔和鱼鳔被发现。
c. 棘头虫会吸附在鱼的肠壁上,通常呈淡黄色、扁平或圆柱状,在头部末梢有可以缩进的针状喙,体长约为2~3cm。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肠道寄生虫病并不容易被发现,而且这些寄生虫的生命周期比较复杂,它们往往不止有一个寄主,会有两到三个寄主。
因此,肠道寄生虫不会轻易传播,它们在缺少中间寄主(如水蚤)时会死亡。
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驼形线虫,这种寄生虫常见于热带胎生鱼类中,它可以直接在鱼之间传播,而且会延续好几代。
有时候要预防观赏鱼感染寄生虫病并不容易,往往是防不胜防,所以尽量在引进新鱼时做好检疫,喂食水蚤等活体饵料时最好也检疫一下。
推荐以下几种可以治疗肠道寄生虫的药物:左旋咪唑、伊维菌素、甲苯达唑、灭绦灵、吡喹酮。
左旋咪唑可以用来治疗鱼体内线虫、蛔虫,用量药物与鱼的重量之间的比例是200mg/kg,可以拌饵料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