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焊接工艺设计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17.50 KB
- 文档页数:12
汽车车身焊装工艺技术(DOCX 51页)汽车车身焊装工艺汽车车身装配主要采用焊接方式,在汽车车身结构设计时就必须考虑零部件的装配工艺性。
焊装工艺设计与车身产品设计及冲压工艺设计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必须进行综合考虑,它是影响车身制造质量的重要因素。
第一节焊装工艺分析工艺性好坏的客观评价标准就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和规模下,能否保证以最少的原材料和加工劳动量,最经济地获得高质量的产品。
影响车身焊装工艺性的主要因素有生产批量、车身产品分块、焊接结构、焊点布置等。
一.生产批量车身的焊装工艺主要由生产批量的大小确定的。
一般来说,批量越小,夹具的数量越少,自动化程度越低,每台夹具上所焊的车身产品件数量越多;反之,批量越大,焊装工位越多,夹具数量越多,自动化程度越高,每台夹具上所焊的车身产品件数量越少。
1.生产节拍的计算生产节拍是指设备正常运行过程中,单位产品生产所需要的时间。
假设某车年生产纲领是30000辆份 / 年工作制:双班,250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时间为8小时设备开工率:85%则生产节拍的计算为:2.时序图设计时序图(TIME CHART)是指一个工位从零部件上料到焊好后合件取料的整个过程中所有动作顺序、时间分配以及相互间互锁关系,这些动作包括上下料(手动或自动),夹具夹紧松开,自动焊枪到位、焊接、退回以及传送装置的运动等。
生产线上每个工位的时序图设计总时间以满足生产节拍为依据,同时时序图也是焊装线电气控制设计的技术文件和依据,是机电的交互接口。
如图4-1所示为一张时序图,它的内容包括:(1)设备名称,它是以完成动作的单元来划分。
例如移动装置,夹具单元1,焊接,车身零部件名称等。
其中车身零件名称表示上料动作,组件名称表示取料动作。
2)相应设备的动作名称,它是以动力源的动作来划分的。
例如移动装置是由气缸驱动上下运动和电机驱动工位间前后运动组成,它的动作名称分别为上升,下降,前进,后退;再例如夹具是由夹紧气缸驱动夹紧,它的动作名称分为夹紧,打开等。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铝焊接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2)了解不同铝焊接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3)熟悉汽车铝焊接设备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2. 技能目标:(1)具备独立进行汽车铝焊接操作的能力;(2)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3)能对焊接缺陷进行判断和处理。
3. 素质目标:(1)培养严谨、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汽车铝焊接基本原理;2. 汽车铝焊接工艺流程;3. 汽车铝焊接方法及设备;4. 汽车铝焊接缺陷及处理;5. 汽车铝焊接操作实训。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铝焊接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焊接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3. 实训法:进行汽车铝焊接操作实训,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实际操作技能;4. 观摩法:邀请有经验的焊接工程师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了解焊接过程;5. 互动法:组织课堂讨论,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1. 第一阶段:理论教学(2周)(1)讲解汽车铝焊接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2)分析不同焊接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3)介绍汽车铝焊接设备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2. 第二阶段:案例分析(1周)(1)选取实际案例,分析焊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2)让学生讨论并总结案例中的经验教训。
3. 第三阶段:实训教学(3周)(1)进行汽车铝焊接操作实训,让学生动手实践;(2)焊接工程师现场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对学生的焊接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改进。
4. 第四阶段:总结与考核(1周)(1)总结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2)进行考核,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汽车铝焊接知识的掌握程度;2.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操作技能;3. 学生对焊接缺陷的判断和处理能力;4.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5. 学生对安全意识的重视程度。
汽车焊接技术电子教案教案标题:汽车焊接技术电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汽车焊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常见的汽车焊接方法和工具的使用。
3. 培养学生的焊接技能和安全意识。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汽车焊接技术概述a. 焊接的定义和分类b. 汽车焊接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 汽车焊接方法a. 电弧焊b. 气体保护焊c. 点焊d. 搅拌摩擦焊e. 激光焊接3. 汽车焊接工具和设备a. 焊接机b. 焊枪和焊丝c. 焊接面具和手套d. 焊接夹具和辅助工具4. 汽车焊接实践操作a. 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b. 焊接准备工作c. 焊接实操演练d. 检测和评估焊接质量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a. 引入焊接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b. 引发学生对汽车焊接技术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分别介绍汽车焊接技术的概念、分类和常见方法。
b. 介绍汽车焊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3. 案例分析(15分钟)a. 提供汽车焊接案例,让学生分析并确定适用的焊接方法。
b. 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4. 实践操作(30分钟)a. 分组进行焊接实操演练,确保学生掌握焊接技能。
b. 强调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5. 检测与评估(10分钟)a. 学生互评,评估焊接质量和团队合作能力。
b.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6. 总结与展望(5分钟)a.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b. 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教学辅助工具:1. 电子白板或投影仪:用于展示焊接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案例。
2. 视频资料:展示汽车焊接实操演练的过程和技巧。
3. 焊接设备和工具:供学生实践操作使用。
评估方式:1. 学生实践操作的焊接质量评估。
2. 学生对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的参与和表现评估。
3. 学生对焊接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书面测试。
教案特色和创新点:1.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汽车焊装工艺教学大纲模板汽车焊装工艺教学大纲模板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焊装工艺在汽车制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汽车焊装工艺教学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焊接技术、焊接工艺、安全操作等方面探讨汽车焊装工艺教学大纲的模板。
一、焊接技术1. 焊接基础知识:介绍焊接的定义、分类、原理等基本概念,使学生对焊接技术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 焊接材料:介绍常用的焊接材料,如焊条、焊丝、气体等,并讲解其特点、用途和选择原则。
3. 焊接设备:介绍常见的焊接设备,如电弧焊机、气体保护焊机等,并讲解其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焊接工艺1. 焊接准备:包括工件的准备、焊接接头的设计和准备焊接材料等,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焊接前的准备工作。
2. 焊接操作: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焊接操作方法,如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以及不同焊接材料的操作要点。
3. 焊接质量控制:讲解焊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如焊缝气孔、热裂纹等,并介绍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三、安全操作1. 焊接安全知识:介绍焊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防护用具的使用、电气安全等,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2. 焊接环境安全:讲解焊接工作场所的安全要求,如通风设施、防火措施等,保障学生的工作环境安全。
3. 焊接事故处理:介绍常见的焊接事故类型和处理方法,如电击事故、火灾事故等,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四、实践教学1. 实验内容:制定一系列与焊接工艺相关的实验内容,如焊接接头的制作、焊接质量的检验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实验要求:明确实验的目的、方法和要求,引导学生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并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能力。
3. 实验安全: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佩戴防护用具、注意电气安全等,确保学生的实验安全。
总结: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汽车焊装工艺教学大纲,可以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汽车车身修复教案第一篇:汽车车身修复教案模块一车身构造课题一车身构造及分类主要内容1、车身的结构形式2、车身各部件安装位置及安装方法3、轿车车身壳体各部件名称4、车身要素对汽车性能的影响教学目标1、掌握汽车车身结构形式2、记住轿车车身各钣金构件的名称及位置3、了解各汽车钣金件的维修工艺4、掌握不同车身要素对汽车性能的影响教学重点1、掌握汽车车身结构形式2、汽车车身结构形式及各钣金件的名称教学难点1、车身的结构形式2、车身要素对汽车性能的影响教学安排课堂讲授实车讲解讨论作业练习计划课时课时实授课时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部分(10分钟)1、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模式2、全盘了解本书的内容及重难点3、介绍汽车钣金所涉及到的维修内容、并引入本节课的课题二、新授课 1.板书标题模块一车身构造课题一车身构造及分类2.指出学习的目标及要求3.了解学生构造课上是否学习过什么是承载式、非承载式、半承载式。
板书:承载形式分类进一步讲解各种承载形式的区别。
4.结合板进修理讲解分析其各自的特点并板书5.结合所学知识由同学们分析日常所见的车型属于哪种承载形式6.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并了解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
使学生能按承载形式分类7.通过分析车身承载形式引出车身的结构8.简单讲解货车的车身结构9.由学生实地观察东风车与普桑轿车、初步了解学生对车身各钣金件名称的认识情况10.讲解三厢式轿车与两厢式轿车的区别11.由学生看着课本P2图1—2教师带领学生由前至后逐一认识车身各构件的名称 12.讲解车梁的结构、分类、作用板书:分类列举几种典型的汽车由同学们讨论分析其车身结构及车梁类型。
13.分别讲解各构件的结构、作用、材料、安装方式。
并板书14.板书讲解梁式车身及无梁式车身的车架特点进一步阐述承载式车身与非承载式车身的区别15.带领学生到车辆旁边由教师提问由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该车按承载形式分属于哪类(2)该车各部件的名称(从前至后,教师指学生回答)三、作业布置及要求1、用自己的话归纳总结承载式车身及非承载式车身的优缺点。
《焊接生产管理》课程教学设计课程名称:焊接生产管理适用专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焊接生产管理》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拓展课程。
它是《毕业设计》的先修课程,《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焊接质量检测技术》等的后修课程,为《顶岗实习》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基准学时为108学时。
1.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2.工作与学习内容(1)工作对象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学生(2)工具材料海尔空调生产线,焊机、气源、焊丝、母材、尖嘴钳、钢刷、焊工工作服、劳保鞋、护目镜、3M口罩、耳塞、手套、帽子等。
(3)工作方法任务式、案例式、引导文式、项目式(4)劳动组织打破学校自然班建制,适应企业组织架构,将学生分配到车间,开展班组式教学活动,校企共同实施班组化管理和过程化考核。
学生也具有“双身份”,班级即班组、班长即组长、学生即员工。
(5)工作要求①师资条件本专业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 25 :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一般不低于80%,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具有焊接技术与自动化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②教室基本条件专业教室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 WiFi环境,并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③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提供焊装、打磨、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等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相关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④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具有可利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信息化条件;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条件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汽车焊装工艺教学大纲模板汽车焊装工艺教学大纲模板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焊装工艺作为汽车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培养合格的汽车焊装工艺人才,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模板是非常必要的。
一、引言汽车焊装工艺是指将汽车零部件通过焊接技术进行连接和组装的过程。
它不仅关系到汽车的质量和安全,还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外观和性能。
因此,汽车焊装工艺的教学大纲模板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二、理论知识1.焊接基础知识介绍焊接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原理和方法,以及焊接的优点和缺点。
2.焊接材料讲解焊接材料的种类、特点、性能要求和选择原则,包括焊接电极、焊接材料和辅助材料。
3.焊接工艺详细介绍焊接工艺的组成和要素,包括焊接设备、焊接电源、焊接参数和焊接工艺规程等。
4.焊接缺陷与质量控制分析焊接缺陷的种类、原因和危害,并介绍焊接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要点。
三、实践技能1.焊接设备的使用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焊接设备的能力,包括焊接机、焊接枪、气体保护设备等。
2.焊接操作技巧教授学生正确的焊接操作技巧,包括焊接姿势、焊接速度、焊接角度等。
3.焊接缺陷检测与修复指导学生掌握焊接缺陷的检测方法和修复技巧,包括目视检测、无损检测和焊接修复等。
四、实验项目1.焊接材料的选择与试验安排学生进行焊接材料的选择和试验,测试不同焊接材料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2.焊接工艺参数的优化与试验让学生进行焊接工艺参数的优化试验,通过实验结果来确定最佳的焊接工艺参数。
3.焊接缺陷的检测与修复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焊接缺陷的检测与修复实验,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1.理论考试通过理论考试测试学生对焊接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实践操作评估通过实践操作评估学生的焊接技能和操作水平。
3.实验报告评估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估,考察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适合教学大纲的教材,包括焊接基础知识、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和焊接质量控制等。
模块一、汽车车身焊接工艺教学任务一、焊条电弧焊4课时 2013年8月27日汽装1101、1102班 3-4节一、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操作的焊接方法2、掌握手工电弧焊的概念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讲解形成焊接的过程2、难点:掌握焊接最基本概念手工电弧焊简称手弧焊,是利用电弧产生热量来熔化被焊金属的一种手工操作的焊接方法,其采用手工操作进行引弧到形成焊接的过程,是焊接最基本的操作工艺。
一、焊条电弧焊操作1、焊接引弧方法(1)擦划引弧法这种引弧方法与擦火柴有些相似,将焊条在焊件上划动一下,即可引燃电弧。
当电弧发生后,趁金属还没有开始大量熔化的一瞬间,迅速将焊条轻轻提起和工件保持1~3毫米距离,使弧长维持到所需长度。
(2)焊条在焊件表面敲击接触后,便迅速缩回并保持一定的距离(1~3mm),电弧即产生。
此法方便,在用于各种位置特别是窄小位置焊接时更具适用性。
(3)焊条三个基本方向的运动当电弧引燃后,在焊接过程中为了得到良好的焊缝,焊条必须要有三个基本方向的运动:焊条朝着熔池方向逐渐下降;焊条沿焊接方向前移;作横向摆动。
1)锯齿形运条法操作容易,在实际中应用较广,多用于较厚钢板的焊接、平焊及仰焊的对接接头、立焊的对接和填角焊接头。
2)月牙形运条法要求焊条末端焊接方向作月牙形的左右摆动。
此方法适用于坡口立焊和填角立焊。
它的特点是一次能焊出较厚的焊缝断面,焊缝不易产生夹渣,有利于提高生产率。
3)圆圈形运条法,如图所示,要求焊条末端连续作圆圈运动,并不断前进。
此方法的特点是使两个被焊件边缘充分加热,使之熔化均匀,保证焊透,适用于厚板有坡口的对接焊缝。
2、焊缝的起头和收尾1)焊缝的起头。
焊缝的起头就是指开始焊接的部分,由于引弧后不可能迅速使这部分金属温度升高。
所以起点部分的熔深较浅,焊缝余高较高。
为了减少这种现象,可以采用较长的电弧对焊缝的起头处进行必要的预热,然后适当地缩短电弧的长度再转入正常焊接。
2)焊缝的收弧。
汽车车身的焊接工艺设计目录第1章绪论21.1 国汽车的发展21.2 焊接在汽车制造中的重要性31.3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4第2章焊接基本知识42.1 焊接的基本原理与分类42.1.1熔化焊接52.1.2压力焊接62.1.3钎焊62.2 常见的焊接接头与坡口形式72.2.1对接接头72.2.2角接接头72.2.3T形接头82.2.4搭接接头9第3章汽车车身制造发展趋势93.1 虚拟数字化93.2 气动最优化113.3 轻量化123.4 个性化133.5人性化143.6 绿色化153.6.1材料选用163.6.2车身结构设计163.6.3环境与能耗173.7 安全化17第4章汽车车身材料18 4.1 冷轧汽车钢板194.1.1冷轧汽车板主要品种类型194.1.2冷轧汽车板标准介绍204.1.3冷轧汽车板未来发展方向214.2 汽车用镀锌板214.2.1电镀锌板224.3 拼焊板24第5章汽车车身的焊接检验24 5.1、定义255.1.1职责255.2检验控制方法255.2.1、电阻焊检验控制方法255.2.2、产品破坏检验程序255.3、日常检验方法265.3.1.、直观检查275.3.2有效焊点数量按下列要求执行。
275.3.3、无损检查(无损凿试)315.3.4、有缺陷焊缝识别检查图335.5.、检验频次要求34总结35致37参考文献387汽车车身的焊接工艺设计摘要:汽车车身的焊接质量直接影响后面工序的,车身的装配质量,不良不仅影响整车的外观,还会导致漏风、路燥、风澡和车门关闭障碍的发生,所以,焊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汽车工业中,焊接是汽车零部件和车身结构拼接的一个关键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汽车车型众多、成型结构复杂、零部件生产专业化、标准化以与汽车制造在质量、成本和效率等方面的综合要求都决定了汽车焊接加工时一个多学科、跨领域和技术集成性强的生产过程。
在目前的车身制造中,主要的焊接方法有CO2气体保护焊、电阻焊和激光焊。
汽车车身焊接工艺设计教案 浅析汽车车身的焊接工艺设计
在 汽车厂中,焊接生产线相对于涂装线和总装线来说,刚性强,多品种车型的通用性差,每更新换代一种车型,均需要更新车间大量专用设备和生产工艺。焊接工艺设 计可以称得上是焊接生产线的“灵魂”,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如机械化、电控、非标设备、建筑、结构、水道、暖通、动力、电气、计算机、环保和通讯等,从宏 观上决定车间的工艺水平、物流、投资和预留发展,具体决定着生产线的工艺设备种类和数量、夹具形式、物流工位器具形式、机械化输送方式及控制模式等。因 此,焊接工艺设计在焊接生产线的开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产生高性价比焊接生产线的关键。
1、车身焊接工艺设计的前提条件 1.1产品资料 a.产品的数学模型(简 称数模)。在汽车制造行业中,一般情况下用UG,Catia,ProE等三维软件均能打开数模(如图1),并在其中获取数据或进行深人的工作。在工艺设计 过程中,将所有数模装配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整车数模,从数模中可以获得零部件的结构尺寸、位置关系。由数模还可以生成整车、分总成、冲压件的各种视图(包 括轴测图),以及可以输出剖面图。
b.全套产品图纸。 c.样车、样件(包括整车车身总成、各大总成、分总成和冲压件)。 汽车车身焊接工艺设计教案 d.产品零部件明细表(包括各部件的名称、编号,冲压件的名称、编号、数量,标准件的规格、数量)。
工艺设计时,业主必须提供上述a、b、c中至少1项,d项可以从前3项中分析出来,正常状态下d项(如图2)早在汽车设计结束时就已经确定了。如果仅提供b项,那么需要增加大量的车身拆解、分析工作。 汽车车身焊接工艺设计教案 1.2工厂设计的参数 工厂设计的参数包括以下几方面: a.生产纲领即年产量; b.年时基数即生产班次、生产线的利用率等; c.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机器人+自动焊钳焊点数/全车身焊点数x 100%=自动化率);
d.生产线的工艺水平要求(如主要设备选用原则、生产线的输送方式,电气控制水平等);
e.各种材料、外购件的选用原则(如型材、控制元件、气动元件、电机、减速器); f.各种公用动力介质的供应方式、能力、品质等参数,建厂所在地的环境状况如温度、湿度等;
g.当生产线布置在原有厂房内时,应收集原有房的土建、公用有关资料,如厂房柱顶标高、屋架承载能力、电力和动力介质的余富程度等。
2、工艺分析 2.1工艺线路分析 根据业主提供的产品资料进行产品工艺线路分析(如业主仅提供样车及样件则需经过样车分析→样车拆解→样车测量→样车再装配过程),完成装焊工艺线路图或爆炸图设计。
2.1.1产品分块 同类型车身的分块基本相 同(一般车身均由地板、侧围、前/后围、门、顶盖等大总成组成),但各总成之间的连接方式及顺序往往有较大区别,合理的分块才能保汽车车身焊接工艺设计教案 证车身的装配和焊接。例 如,解放平头驾驶室的装配顺序就比较特殊,先形成侧后围焊接总成(左/右侧围与后围形成焊接总成),而后形成驾驶室总成。
2.1.2确定基准 整个车身的设计、制造、 检验均建立在同一坐标系上,在车身设计时一般已经考虑到装配、焊接、总装配和搬运过程中所需的基准(孔、面),车身装焊的整个过程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基准上 才能保证整车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同时这些基准也是夹具设计、制造、调整、检测和维修的基准。确定基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基准的统一性,在焊接过程中基准是逐步传递的; b.基准应便于测量; c.基准应保证零件的准确定位; d.基准应考虑便于焊接操作。 2.1.3确定车身装配的几何精度及检测的基准面 几何基准是零件或部件的某个明显部位,用来确定该零部件在X,Y,Z坐标系统内的理论位置;准确的部件基准位置用以保证装配的几何形状的准确性,因此基准位置对装配工作非常重要,在研究焊接过程之前需要仔细分析部件的基准,必须与用户一起完成几何形状的分析,由用户确定其基准位置、或由设计人员确定后再取得用户同意。
为了使这些基准能一直保持准确,在夹具制造与安装调试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以下几方面。a.在制造焊装夹具时进行调整(检测);b.在生产时,对装配好的部件的最后几何尺寸进行校核;C.在维修装焊夹具时进行检测。
2.1.4确定装配顺序 车身的每个冲压件、分总成和总成都是按照严格的顺序进行组装、焊接从而完成整个车身焊接的,每个零件的装配顺序必须保证能完成全部焊接工作且便于焊接。
2.1.5焊点分析 表明焊点的主要参数(焊点的数量、位置、幅度、重要程度)是产品设计时决定的,但目前部分业主仅提供产品数模而没有产品图纸。这时,焊点的主要参数需要工艺设计人员确定。 汽车车身焊接工艺设计教案 2.1.5.1定形焊点的确定 相对复杂的工件之间的焊 接,往往需经过组装、补焊的过程完成。在组装工位,由于生产节拍限制、设备数量布置空间需要和夹具有效空间占用等原因,不可能完成全部焊接工作,但必须完 成部分焊点,这些焊点应能保证工件离开夹具时的形状尺寸,这部分焊点称为定形焊点,一般情况下定形焊点占总焊接点数的1/3左右。
2.1.5.2焊点分组 车身每个总成上都要完成许多焊点,在编制工艺时必须对焊点进行分组,即将1把焊钳在1个工作节拍内完成的焊点分为1个焊点组。
2.1.5.3焊钳初步选型 焊点分组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焊钳选型,确定焊点组的数量即焊钳的最小数量,根据工件的形状及尺寸确定焊钳的形式(X 形,C形)及喉深、开档、行程、电极形状,焊钳的吊挂形式(横吊、纵吊、转环)根据焊点位置和操作位置确定。焊钳型号的确定要在夹具总图设计完成之后,根 据选定的焊钳制造商提供的型谱进行焊钳型号的选择,对于在型谱中找不到合适焊钳焊接的焊点,需要重新设计焊钳与之匹配。2.2编制工艺过程卡
在具备前提条件下,经过工艺分析,就可以开始编制装焊工艺过程卡。工艺过程卡是装焊线设计、制造和调试整个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是装焊线全部工作的基础,装焊工艺过程卡的编制深度和质量对装焊线设计、制造。调试整个过程的质量甚至成败起决定性作用。2.2.1生产节拍
一般生产节拍可按式(1)计算: T节=全年工作日x每日班次x每班工时xK1 x K2/年纲领(1)式中,K1 为工时利用率,一般取 0.9;K2为设备利用率,一般取0.8-0.9。
2.2.2工位设置及工位生产周期 工位是构成生产线的基本 单元,工位生产周期必须小于或等于生产线节拍。工位生产周期是从待焊接零部件上料(装件)开始到完成本工位全部作业并将工件取出的整个过程时间,同时应考 虑工时利用率及设备利用率。工位生产周期与操作工人的熟练程度有很大关系,一般准确的工位生产周期需由实测确定,工艺设计旧寸应使所有工位的工位生产周期 尽可能相等并接近生产节拍。
2.2.3工作密度 汽车车身焊接工艺设计教案 工作密度是指一个工位上设置的焊接设备数量及操作工人数量,主要由工件外形尺寸、焊接工艺方法和焊接工作量决定。
a.按工件外形尺寸决定工作密度。 外形尺寸小于1000 mmxl 500 mm,工作密度取1;外形尺寸小于2 000 mmxl 500 mm,工作密度取1-2;外形尺寸小于3 000 mmx 1500 mm,工作密度取2-3;外形尺寸小于6 000 mmx 1 500 mm,工作密度取3-4.
b.按照焊接工作量和生产节拍确定工作密度。 2.2.4工时定额估算 工时定额=焊接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 每一工位或工序的时间定额一般由装件、夹具动作夹紧、焊接、松开夹具和将工件送至下一工位的时间累计构成,也可用焊接时间放大而得出,即概算定额,工序时间定额(工时)=焊接工作量÷焊接速度xK。
以下是几种焊接方法焊接速度的一般状况估算值,其焊接速度与焊点及焊缝的间距、分布、焊钳及焊枪的接近性、工人操作难易程度等有一定的关系,故仅供工艺编制参考。a.手工焊钳点焊15点/min;b.机械手焊钳点焊20点/min ; c.C02半自动焊300 mm/min ; d.机械手C02自动焊400 mm/min; e.螺柱焊(手工8 个/min; f.凸焊螺母(手工)3个/min; g.铜钎焊100 mm/min 。
2.2:5工艺卡的内容 a.焊件(总成或合件)简图一般为轴测图(立体图),图中:应标出进入装配冲压零件的名称、图号及数量;同时要标出焊点的位置、数量,甚至施焊的顺序;各种标准件如螺母、螺柱、支架等位置、数量及焊接方法。
b二工艺过程描述:从工件(零、合件)的装入、定位夹紧、焊接及焊后将合件送往下工序的整个过程,按先后顺序既简单又全面的描述。
c.工序所采用的夹具、设备、辅具及工具的名称、编号及数量作定性及定量分析。
d.给出工序的时间定额,甚至分每一工步给出,而工时的确定有如下几种方法:凭经验;采用人工模仿,秒表测定;计算机仿真。
2.2.6工艺卡的格式 工艺卡格式见焊接工艺卡附表(如表1)。 汽车车身焊接工艺设计教案 2.2.7工艺卡编制的工作量 以三厢轿车为例估算:简图约100张,工艺卡约200张,需要3个有经验的能够独立工作的技术人员花两个月的时间完成。
3、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是焊接生产线设计的基础,其他专业(机械化、非标设备、土建、公用、电控)设计均以工艺设计文件为指导,工艺设计文件的深度必须满足相关专业的设计需要。工艺设计文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3.1工艺设备安装图 标明工艺设备安装位置、设备外形、编号,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存放地及通道,工人操作位置,预留面积(如果有),起重设备质量、跨度、轨道线,机械化运输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