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
- 格式:pptx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103
第二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加点词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箜篌..(kōnɡhóu)否.泰(pǐ)嗟.叹(jiē)伶俜..(línɡpīnɡ)B.公姥.(lǎo)槌.床(chuí)磐.石(pán)拊.掌(fú)C.青骢.马(cōnɡ)白鹄.舫(hú)流纨.素(wán)明月珰.(dānɡ)D.玳瑁..(dài mào)摧藏.(zànɡ)遗.施(wèi)蹑履.(lǚ)【答案】B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香囊严霜哽咽磐石B.薄禄嘻戏涕落纷纭C.晻晻络绎鸳鸯赉钱D.蒲纬嗟叹槌床婀娜【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常用字字形。
B项“嘻”应为“嬉”;C项“赉”应为“赍”;D项“纬”应为“苇”。
3.选出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新妇起严妆..(盛妆)事事四五通.(遍)B.足下蹑.丝履(穿着)耳著.明月珰(戴)C.指如削葱根..(葱白)本自无教训..(教养)D.却.与小姑别(回头)好自相扶将..(服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将句子带入原文中翻译,D项“却与小姑别”意思是“退出来与小姑道别”,所以“却”,动词,退出来。
4.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孔雀东南..飞A.手巾..掩口啼B.槌.床便大怒C.足以荣.汝身D.自名.秦罗敷【答案】A【解析】例句中“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A 项,“手巾”也是名词作状语,用手巾。
B 项,“槌”,名词用作动词,敲击;C 项,“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D 项,“名”,名词用作动词,取名。
5.下列各项中,两句话都含有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 .便可白公姥否泰如天地B .我有亲父母昼夜勤作息C .女行无偏斜逼迫兼弟兄D .及时相遣归生人作死别【答案】B【解析】A 项,公姥:偏指姥,婆婆/无;B 项,父母:偏指母,母亲/作息:偏指作,劳作。
第6课 孔雀东南飞 并序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遗.施( ) 拊.掌( ) 萦.绕( ) 鲑.珍( ) 缢.死( ) 否.泰( ) 公姥.( ) 纨.素( ) 答案:wèi fǔ yín ɡ xié yì pǐ mǔ wán2.辨形组词。
⎩⎨⎧ 萃粹悴⎩⎨⎧ 娉 聘 骋 ⎩⎨⎧ 纫韧轫⎩⎨⎧ 孺 糯 濡 答案:⎩⎪⎨⎪⎧ 荟萃精粹憔悴 ⎩⎨⎧ 娉婷聘请驰骋 ⎩⎨⎧ 缝纫坚韧发轫 ⎩⎨⎧ 孺子糯米耳濡目染3.指出下列偏义复词在文中的意思。
(1)便可白公姥 “公姥”原指公公和婆婆,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昼夜勤作息 “作息”原指工作和休息,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有亲父兄 “父兄”原指父亲和兄长,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逼迫兼弟兄 “弟兄”原指弟弟和兄长,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有亲父母 “父母”原指父亲和母亲,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婆婆(2)工作(3)兄长(4)兄长(5)母亲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孔雀东南飞》是____________诗,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首____________诗。
选自____________朝____________编的____________。
它与北朝民歌____________在文学史上因其文学价值而被称为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第 2 页第 3 页二、基础积累《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写成于汉末建安年间(196--219)。
后来宋朝郭茂倩收进《乐府诗集》,题作《焦仲卿妻》。
后人又取诗歌的首句,题为《孔雀东南飞》。
这首诗属于乐府歌辞。
乐府,原是西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专管音乐的官署,兼及创作、收集民间歌谣,以供朝廷制礼作乐之用。
这些采集得来的歌辞,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为“乐府”,属于古体诗中的一种。
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把前两者并称为“乐府双璧”。
)这是一首杰出的长篇叙事诗。
它长达353句,1785字,被清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称为“长诗之圣”,对后代的诗文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结合注释,给课文标注,疏通文意。
四、集体齐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在老师引导下理解文章大意。
一、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
起兴:(第1节)托物起兴开端:(第2节)兰芝请归——铺陈发展(第3—13节)仲卿求情、兰芝自遣、兰芝辞别、夫妇盟誓、兰芝回家。
再发展:(第14—26节)兰芝拒婚、刘兄逼婚、生离死别。
高潮:(第27—31节)仲卿辞母、双双殉情。
结局:(第32节)化鸟双飞,琴瑟和鸣。
第 4 页二、阅读理解全文,掌握重点词语。
(1).偏义复词: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词作陪衬。
如:“昼夜勤作息”(偏在“作”)“勤心养公姥”(偏在“姥”)“我有亲父兄”(偏在“兄”)“我有亲父母”(偏在“母”)“逼迫有弟兄”(偏在“兄”)“其日牛马嘶”(偏在“马”)“否泰如天地”(偏在“否”)(2).古今异义:新妇、守节、自由、可怜、教训、来信、处分、交通床:古,诗句中指“坐具”。
供人坐在上面。
今,睡具。
信:古,使者,诗句中指媒人。
今,书信。
(3).“相”字的用法及区别。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这个单元的话题是爱的生命乐章,本单元这几篇文章,都是纯洁爱情的美丽赞歌。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人物性格。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爱情美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二、教法和学法教法分析这首诗歌的教法通常是:从词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题的提炼,再到艺术手段的分析。
同时扩展阅读空间进行比较阅读,在不同的形式转换中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艺术特征。
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1)互动教学(2)启发探究式教学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其中讨论探究,作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
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
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
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
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
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
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为本篇的学习奠下感情基调。
(二)课前检查字词(三)整体感知快速浏览全文,结合刚才的《孔雀东南飞》歌曲,谈谈你对整个故事的感受?并用一两个字概括你的读后感。
(四)重点突破1、大家读了文章,都认为刘兰芝是本故事的主角,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仔细阅读文章,看看哪些地方写到了刘兰芝?她有何特点?点拨:文章第二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当兰芝离开刘家时: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组细步,精妙世无双.”:一连串夸张性动作的铺张,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突出“精妙世无双”这一点,既体现兰芝之美,坚强,也是对她命运不公谴责。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想】一、教学目标1.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
2.分析鉴赏人物形象。
3.理解铺陈、排比、起兴手法及其艺术性。
4.通过诗作体察汉代贵族家庭生活,以及封建礼教毁灭恩爱夫妻的婚姻乃至生命的现实,感受焦、刘二人忠贞不渝的爱情。
二、教学重点1.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三、教学难点1.体味人物性格及诗句的民族气息和抒情意味。
2.背诵课文。
四、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大家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吗?(找学生叙述)这是封建社会中一个典型的爱情悲剧。
像这样的故事,在封建社会不足为奇,早在此故事前就有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
二、知识积累(幻灯片)1.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2.《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
它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中,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3.检查预习。
(一)字音辨识自缢(yì) 箜篌(kōnɡ)(hóu) 槌床(chuí)伶俜(línɡ)(pīnɡ) 葳蕤(wēi)(ruí) 明月珰(dānɡ)玳瑁(dài)(mào) 纨素(wán) 拊掌(fǔ)窈窕(yǎo)(tiǎo) 龙子幡(fān) 蹑履(niè)赍钱(jī) 踯躅(zhí)(zhú) 鲑珍(xié)晻晻(yǎn) 鹄舫(hú)(fǎnɡ)(二)通假举要(1)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2)蒲苇纫如丝(“纫”通“韧”)(三)词类活用(1)孔雀东南飞(名词作状语,向东南)(2)昼夜勤作息(名词作状语,从白天到黑夜)(3)卿当日胜贵(名词作状语,一天比一天)(4)黄泉共为友(名词作状语,在黄泉下)(5)手巾掩口啼(名词作状语,用手巾)(6)槌床便大怒(名词用作动词,拍,敲击)(7)何敢助妇语(名词用作动词,说话)(8)自名秦罗敷(名词用作动词,取名)(9)谢家事夫婿(名词用作动词,侍奉,服侍)(10)交广市鲑珍(名词用作动词,购买)(11)逆以煎我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像受煎熬一样)(12)千万不复全(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13)足以荣汝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 (四)古今异义(1)大人故嫌迟古义:老人家,指婆婆。
《孔雀东南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悉汉乐府的文学常识与《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背诵默写诗歌中的名句。
从诗歌的写作时代和作品反映的时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过程与方法:掌握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文言词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这首诗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1.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
2.识记有关文学常识,背诵有关名句。
[教学难点]了解和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指代性副词〞。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南宋时期,曾有一对令人羡慕的才子佳人,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耳鬓厮磨,情意相投。
常常在月夜花下,吟诗作对,琴瑟和鸣,起舞弄影,互诉衷肠。
这对幸福的恋人就是陆游和唐婉。
本来他们能够幸福地长相厮守,白头偕老。
可是因为婆媳不睦,陆母从中作梗,这对情深意切的鸳鸯刚刚结合不久就被活生生地分开了。
比较阅读陆游、唐婉夫妇的应和词《钗头凤》:《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钗头凤》——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传心事,独倚斜栏。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从词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心如刀绞搬的悲痛与无奈。
今天,我们一同翻开课本,来读一读与其如出一辙的另一个悲剧故事——《孔雀东南飞》二、文学常识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全诗357句,1785字,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格萨尔王》,英雄史诗,一千万字。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纪实性叙事诗的代表作,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二单元第六课孔雀东南飞并序(含答案)[知目标][知作者]编者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省郯城县)人,徐摛之子。
南朝梁陈间的诗人,文学家。
早年即以诗文闻名。
八岁能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
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
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
至德元年去世,时年七十七。
《玉台新咏》是继《昭明文选》之后,于公元六世纪编成的一部上继《诗经》《楚辞》,下至南朝梁代的诗歌总集,历来认为是南朝徐陵在梁中叶时所编。
收诗769篇,计有五言诗8卷,歌行1卷,五言四句诗1卷,共为10卷。
除第9卷中的《越人歌》相传作于春秋战国之间外,其余都是自汉迄梁的作品。
内容中多收录男女感情的记述表达,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刻画出古代女子丰富的感情世界,也展示出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汉族文化内涵。
[知背景]故事取材于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庐江郡的一桩婚姻悲剧。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
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
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封建家长的淫威下,正是由于“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致使恩爱夫妻分离,男女主人公殉情。
[知常识]1.初七及下九初七,即七夕,又称女儿节、乞巧节,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用针做各种游戏)。
下九,古人以每月的二十九日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2.时辰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鸡鸣是丑时(相当于现在的1时到3时),黄昏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到21时),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到23时)。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孔雀东南飞(并序)》是新课程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六课,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它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和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那完整的结构、曲折跌宕的情节、丰满的人物性格及个性化的语言等具有很强的震撼力,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走进那二千多年前的社会生活,情不自禁地融入到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婚姻悲剧氛围之中,由衷产生对焦、刘二人的同情与哀怜,迸发出对封建礼教家长制罪恶的憎恨。
要让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能够理解文章思想内容,逐步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别欣赏能力。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反复吟咏,读出诗歌的节奏;在诵读的基础上,以诗歌作品的具体内容为依据,对古诗的文字予以疏通,把握全诗的基本内容、情节发展、人物对话、中心主题、思想感情;利用与音乐的对比阅读,教育学生深入感受文学艺术美,进一步理解本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是非感,努力去理解作品中蕴含的社会和历史的意义。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高一的学生普遍喜欢古诗词,但对古代长篇叙事诗和文言文阅读有畏难心理,学习较被动,一般等待老师的讲析。
《孔雀东南飞》成诗年代较久远,学生对那一时期的历史尤其是社会生活了解不多,这会影响对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但学生已学习过一些古典诗歌和文言文,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老师引导下借助注释等疏通文本,筛选出文中主要的信息,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与人物性格。
而且本诗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故事性强,容易诱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可以抓住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较高,也很有音乐和文艺表演才能及欲望的实际,借助音乐的功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他们主动去学习鉴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设计思想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制定教学目标,注重学生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正确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用教材教”,并达到三维目标。
“师者,所以引路、开窍、促进也;学者,所以体验、探究、创新也。
”课堂是我们的,更是学生的。
6 孔雀东南飞 并序[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自缢.( ) 箜篌..( ) 公姥.( )伶俜.( ) 葳蕤..( ) 绣腰襦.( )玳瑁..( ) 蹑.丝履( ) 纨.素( )明月珰.( ) 磐.石( ) 拊.掌( )窈窕..( ) 便.( )言 否.泰( )踯躅..( ) 青骢.马( ) 赍.钱( ) 鲑.珍( )【答案】 yì kōnɡ hóu mǔ pīng wēi ruí rú dài mào niè wán dāng pán fǔ yǎo tiǎo pián pǐ zhí zhú cōng jī xié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箱帘六七十( )(2)蒲苇纫如丝( )【答案】 (1)“帘”通“奁”,好梳妆用的镜匣 (2)“纫”通“韧”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谢⎩⎨⎧谢.家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 )多谢.后世人( )(2)适⎩⎨⎧始适.还家门( )处分适.兄意()适.得府君书( )(3)遣⎩⎨⎧为仲卿母所遣.( )县令遣.媒来( )十七遣.汝嫁( )(4)取⎩⎨⎧终老不复取.( )还必相迎取.( )自取.灭亡( ) (5)会⎩⎨⎧会.不相从许( )于今无会.因( )会.天大雨( )(6)相⎩⎪⎪⎪⎨⎪⎪⎪⎧相.见常日稀( )儿已薄禄相.( )誓不相.隔卿( )及时相.遣归( )好自相.扶将( )还必相.迎取( )会不相.从许( )蹑履相.逢迎( )登即相.许和( )不得便相.许( ) (7)为⎩⎪⎨⎪⎧十七为.君妇( )为.仲卿母所遣( )阿母为.汝求( )始尔未为.久( )慎勿为.妇死( ) (8)见⎩⎨⎧府吏见.丁宁( )黄泉下相见.( )远见.卓识(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答案】 (1)辞别/谢绝/告诉 (2)出嫁/依照/刚才 (3)被夫家休掉,返回娘家/派/送 (4)娶妻/与“迎”同义/得到,招致 (5)当,决/相会,聚会/适逢,正赶上 (6)互相,表示双方互相对待的关系/相貌,命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是偏指一方,不译/“我”,偏指一方,指兰芝/“老人家”,偏指一方,指焦母/“你”,偏指一方,指兰芝/“你”,偏指一方,指仲卿/“他”,偏指一方,指仲卿/“她”,偏指一方,指媒人/“你”,偏指一方,指媒人(7)作为,成为/与“所”构成“为……所……”结构,表示,被动,可译为“被”/替,给/算,算作/为了;(8)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见面/见解/表示被动,相当于“被”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孔雀东南..飞()________(2)手巾..掩口啼()________(3)晚.成单罗衫()________(4)卿当日.胜贵()________(5)槌.床便大怒()________(6)交广市.鲑珍()________(7)自名.秦罗敷()________(8)仕.宦于台阁()________(9)头上玳瑁光.()________(10)逆以煎.我怀()________(11)足以荣.汝身()________(12)千万不复全.()________【答案】(1)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南(2)名词作状语用手巾(3)名词作状语在晚上(4)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5)名词用作动词拍,敲击(6)名词用作动词买、购进(7)名词用作动词命名(8)名词用作动词任官(9)名词用作动词发光(10)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像受煎熬一样(1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享受荣华(12)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共事..二三年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2)可怜..体无比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3)汝岂得自由..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4)槌床.便大怒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5)再拜..还入户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6)本自无教训..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7)自可断来信..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8)处分..适兄意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9)便可作婚姻..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10)便利..此月内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11)叶叶相交通..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12)郁郁..登郡门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13)蹑履相逢迎..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答案】(1)古义: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