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袜子皮皮》导读课
- 格式:docx
- 大小:21.28 KB
- 文档页数:3
《长袜子皮皮》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李承花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并对作者林格伦有所了解。
2.通过猜读等形式,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3.在阅读过程中,了解长袜子皮皮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小姑娘。
4.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你读过的书籍中,哪些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指名学生回答。
2.老师通过阅读认识了一个来自瑞典国家的小女孩,她的样子,她做过的事,她说的一句话,都深深地吸引着我。
你们想认识她吗?3.她是今天这节课我要向大家推荐阅读的一本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名著里面的主人公,(板书《长袜子皮皮》)学生齐读书名。
二、读封面,了解主要角色名字和外貌的不同寻常。
1.这个小姑娘她的全名是皮皮露达?维多利亚?鲁尔加迪娅?克鲁斯蒙达?埃弗拉伊姆?长袜子,觉得这个名字如何?我们也可以简称她为“长袜子皮皮”,还亲切地称她为“皮皮”。
我们和她打个招呼吧!(皮皮你好!)4.让我们仔细观察,觉得这个小姑娘外貌上有何特别之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她的样子)猜猜看,她会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作者会写她哪些有趣的故事?三、看目录,激发阅读兴趣。
1.过渡:这本书里讲了皮皮哪些故事呢?我们可以通过看目录来做个简单了解。
(出示目录)2.《长袜子皮皮》这本书一共有25个章节,这25个章节相对独立,分别讲了皮皮的故事。
学生浏览目录。
你对哪个章节的故事最感兴趣?学生回答,教师设疑。
四、读片断,感知故事内容,了解长袜子皮皮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小姑娘。
过渡:大家对皮皮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就让我们乘上故事列车,开始“长袜子皮皮”故事之旅吧。
(一)了解《皮皮住进维拉·维洛古拉》章节,感知皮皮身世、独立生活能力的不同寻常。
1.教师讲述:这本书的第一个章节是《皮皮住进维拉?维洛古拉》,为我们做了这样的介绍:皮皮的妈妈在很久以前就去世了,爸爸原来是船长,皮皮常常坐着爸爸的船和他一起到大海上航行。
《长袜子皮皮》导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导读课初步认识长袜子皮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2、通过活动,理解小说长袜子皮皮的内容,了解作者林格伦女士。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积累信息、运用信息、创造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4、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阅读准备1、小说《长袜子皮皮》2、小说梗概及精彩片段3、动画片小飞人卡尔送的片段(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今天又到我们课外阅读的时间了,老师想了解一下,最近您们都在读哪些书?2、班内互相交流读书情况。
(二)好书大家瞧1、只要您就是一位热爱进行课外阅读的同学,就总会有一本自己最喜爱的书。
好的东西要与别人一起分享才有意义,您想拿出您喜爱的书与别人一起分享不?如果想,那么就请您向别人推介您喜爱的一本书。
2、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好书及好的发言做好记录,及时点出不太合适的书籍。
3、班内交流,激发求知欲望。
4、老师刚才在您们中间巡视了一周,听了部分同学的推介发言。
发现了两种情况:第一,您们的口才越来越棒了,这就是因为得益于课外阅读,第二,您们手上都有一本很好的书。
我瞧了,听了,都很想借您们的书来立即“饱餐一顿”,来满足我的阅读胃口。
那么,您愿意到讲台上来向别人推介一下么?(指生讲)5、小结。
她们刚才介绍得多好啊。
听了她们的介绍,我发现她们手上的确就是一本好书。
您愿意借给别人不?如果我们全班同学互相把书交换一次,那么在班中就会形成一个小小的图书馆了。
但要注意,记得爱护别人的书籍啊!(三)初识皮皮1、同学们,最近我认识了一个小姑娘,这个小姑娘可了不起了!她能将世界上力气最大的勇士摔倒在底上;她从不害怕小偷与强盗;她经常说,她的妈妈就是天使,她的爸爸就是黑人国王……总之一句话,她就是我所见过的孩子中最特别的一个。
您们信不?她就就是这本书里的主人公——长袜子皮皮,您们想认识她不?2、出示长袜子皮皮一书,简单介绍一下故事内容及作者情况。
《长袜子皮皮》新书导读课一、谈话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出示图片)猜猜看,她可能是个什么样的姑娘?(生猜)师:这个小姑娘可了不起了!她能将世界上力气最大的勇士摔倒在地上;她从不害怕小偷和强盗;她常说,她的妈妈是天使,她的爸爸是黑人国王……总之一句话,她是我所见过的孩子中最特别的一个。
你们想和她交朋友吗?告诉你,她的名字叫皮皮。
来,让我们一起来和她打个招呼吧(生打招呼)二、了解作者及创作动因(板书:作者)这么奇特的小姑娘,她来自哪里呢?告诉你们,她生活在瑞典的一个叫威勒库拉庄的小镇上。
创造出这个小姑娘的人就是瑞典的林格伦,这本书的名字就是《长袜子皮皮》。
(板书:《长袜子皮皮》林格伦)我读一本书,我们要读封面,记住作者的名字。
比如这本书,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本书的封面(出示封面)而它的作者就是——(学生齐说作者林格伦),感谢她给我们带来了这份快乐,记住作家的名字也是对她劳动成果的尊重。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作家的情况要怎么办?——对,书的前言或是后记有介绍。
有时候为了了解作者,可以通过阅读作者简介或前言后记,当然通过课外查找资料也能增加对作者的了解。
(投影出示文字资料)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这段文字:这本书是由瑞典的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写的。
她的女儿因肺炎住进了医院,她就天天陪在女儿身边。
一天,女儿在一瞬间想到了一个名字,这就是长袜子皮皮。
女儿让林格伦给她讲这个故事。
于是,林格伦就先讲后写,最后这本名为《长袜子皮皮》的书就出版问世了。
林格伦是瑞典的民族英雄,人称“童话外婆”,如果把她所写的书堆起来有一百七十五个埃菲尔铁塔那么高,把那些书排成行都可以绕地球三周。
《长袜子皮皮》是林格伦的第一部童话作品,也是她的代表作。
她创作了三十多部作品集,获得了许多国内、国际大奖。
师:读了介绍后,你觉得作者会写的皮皮会是个长得怎样的女孩呢?(生猜想)让我们来看一看:(出示片段)这是汤米和安妮卡有生以来看到的最古怪的小姑娘。
《长袜子皮皮》导读课走近一个不同寻常的女孩《长袜子皮皮》阅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并对作者林格伦有所了解。
2. 2.通过猜读等形式,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3. 在阅读过程中,了解长袜子皮皮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小姑娘。
4. 一、谈话导入,激趣1.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女孩应该是什么样子的?2.最近我认识了一个小姑娘,这个小姑娘可了不起了!她能战胜马戏团的大力士,比世界上最强壮的警察还有力量,愤怒的公牛和咬人的鲨鱼都不在话下。
总之一句话,她是我所见过的孩子中最特别的一个。
她的名字叫长袜子皮皮。
(板书:长袜子皮皮)这是她的全名吗?长袜子皮皮的故事说来话长,她的名字也很长很长,咱们一起读一读,叫皮皮露达·维多利亚·鲁尔加迪娅·克鲁斯蒙达·埃弗拉伊姆·长袜子。
怎么样,你一口气念完了吗?不过接下来,我们还是叫她皮皮。
二.聊作者这么奇特的小姑娘,她来自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这本书。
你们认识林格伦吗?我读一本书,首先要读封面,记住作者的名字——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师领读),感谢她给我们带来了这份快乐,记住作家的名字也是对她劳动成果的尊重。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作家的情况要怎么办?有时候为了了解作者,可以通过阅读作者简介或前言后记,请默读书籍飘口、环衬、扉页、序里的内容,画出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
(交流)当然通过课外查找资料也能增加对作者的了解。
(投影出示文字资料)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这段文字:林格伦是瑞典的民族英雄,人称“童话外婆”,她的作品已出版90多种版本,发行量达到1亿3千万册。
如果把她的书堆起来有175个埃菲尔铁塔那么高,把那些书排成行都可以绕地球三周。
她成功地用自己的作品,为全世界的孩子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永远长不大的童年伙伴。
瑞典首相约朗.佩尔松这样评价:“长袜子皮皮这个人物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把儿童和儿童文学从传统、迷信权威和道德主义中解放出来,皮皮变成了自由人类的象征。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长袜子皮皮阅读指导课教案课时安排:每课时40分钟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对《长袜子皮皮》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3.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 了解《长袜子皮皮》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掌握阅读策略,提高阅读兴趣和效果。
3.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寓意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长袜子皮皮》原著或简化版书籍。
2. 相关作者资料及作品背景介绍。
3. 阅读策略指导资料。
学生准备:1. 预习《长袜子皮皮》前两章。
2. 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阅读感悟和阅读策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长袜子皮皮》的作者阿斯特里德·林格伦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分享(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对《长袜子皮皮》的阅读感悟,分享自己感兴趣的片段。
3. 阅读策略指导(10分钟)教师介绍阅读策略,如猜读、速读、精读等,并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4. 分角色朗读(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长袜子皮皮》第三章,感受作品中的语言魅力和人物形象。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阅读内容,强调阅读策略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长袜子皮皮》。
四、作业布置1. 完成《长袜子皮皮》第三章的阅读。
2. 记录阅读感悟和运用到的阅读策略。
3. 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内容。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对阅读策略的掌握情况,以及对《长袜子皮皮》的阅读兴趣。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后续课堂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与目标第六课时课时安排:每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长袜子皮皮》中的人物关系和性格特点。
2. 通过讨论,分析作品中体现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长袜子皮皮》导读课一、内容简介:这是关于一个奇怪小姑娘和她奇怪生活的故事。
皮皮说,自己的妈妈是天使,而爸爸是黑人国王。
可是,当然没人相信她的话。
在大人们看来,她应该去上学,去“儿童之家”,可皮皮坚持一个人独立地生活,并且,还过得很快活。
她有两个好朋友,有一只猴子和一匹马,还有一大箱的金币,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她有无人可敌的力气。
这些东西就足够让这个小女孩自由自在的,继续做她那个“永远也不长大”的梦了。
其实皮皮的梦,也就是林格伦本人的梦想。
她虽然没有找到那可以留住岁月的“魔法豌豆”,却成功地用自己的作品,为全世界的孩子,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永远不会长大的童年伙伴二、教学目标:1. 能对阅读本书有兴趣,能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2. 了解本书的内容,了解作者林格伦女士。
3. 拓宽思维,发展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一)初识皮皮。
1. 今天这堂阅读课,老师带来了一位小女孩,看图片。
2. 仔细看图,说说这个女孩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3. 这位穿着奇怪的女孩有个奇怪的名字——皮皮。
(二)走近皮皮。
1. 皮皮不光有着奇怪的穿着,有着奇怪的名字,还有很多奇怪的故事哩。
2. 隆重秀出《长袜子皮皮》。
3. 观察封面。
了解作者、出版社等。
4. 出示目录。
5.观察目录,说说你对哪个故事感兴趣。
(三)走进皮皮。
1. 发放书本。
2. 轻声朗读或者默读自己感兴趣的故事。
3. 把自己捕捉到的有意思的事或片段,说(或者读)给大家听。
4. 说说自己对皮皮的印象。
(四)把皮皮带回家。
1. 其它的故事也一样有趣,想不想继续了解皮皮?与她交朋友呢?2. 把他介绍给自己的家人,或伙伴,与人分享阅读的快乐。
《长袜子皮皮》课外阅读赏识指导课教课设计执教:李宝萍目标:1、在阅读过程中,认识长袜子皮皮是一个不一样平常的小姑娘。
2、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如何做阅读记录。
准备:1、师生准备《长袜子皮皮》这本书。
2、教课PPT及《长袜子皮皮》电影视频。
3、学生阅读卡。
过程;一、主人翁闪亮登场1、出示“皮皮”图像,同学们,看!谁来了?2、板书:长袜子皮皮3、认识学生阅读此书状况。
4、皮皮第一次出此刻第几章节?给你留下如何的印象?二、关注故事中主要人物性格及其详细描绘1、还想谈谈与皮皮要好的几个人物吗?板书:杜米阿妮卡2、假如要你用上一个重点词来归纳皮皮,你会用什么?板书:找重点词3、相应让学生谈谈书中哪些文字描绘让你对皮皮有这类印象?4、小结:当我们读到一些文字让你有感觉的话,赶牢记录下来,能够是在书上或是笔录本上,还能够是记在念书卡上。
就像这几个同学这样(投影学生的念书卡)。
板书:记录领会5、分小组沟通其余让你印象深刻的片断,可用上边先说人物特色再找相应的片断描绘谈谈。
6、指名再作报告。
三、思辨故事情节,激发阅读思虑1、出示“皮皮”第一次到学校去的章《皮皮上学了》。
2、出示思虑:什么皮皮忽然想上学?上学的情形怎?以后又什么走开学校?3、此,你敬羡皮皮不用上学?生活中,不上学能够?板:疑思4、小:皮皮然没去上学,但她每日都有自己要做事(出示目)她的生活得悠自在,自得其。
四、激趣,走“林格童星空”1、渡:本情上是互不系,独立成体的,但中间又有那么一相。
比方,皮皮的爸爸在航海中被海水卷走,皮皮相信爸爸没有死,到了一个慌受骗了国王,接着她的爸爸果然没事回来,以后把皮皮接去当公主。
想或是想再深入认识皮皮的同学,后吧!期望下次的更出色的沟通。
2、假如完又想看看的,老介绍你看看作者林格其余几本同吸引的(出示“林格童星空” )⋯⋯四、板外分别沟通会——《袜子皮皮》皮皮——(学生板)抓关领会疑思虑。
《长袜子皮皮》阅读指导课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恰当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有益于对孩子进行情感熏陶,品德塑造,更是引导孩子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
中年级的孩子,已经基本掌握了学生字的方法,这个学段,是进行大量课外阅读,实现语言积累的好时机。
因此,在这一学段中,指导孩子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就显得尤为重要。
活动目标1.学会读一本书。
2.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并对作者林格伦有所了解。
3.通过猜读等形式,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4.在阅读过程中,了解长袜子皮皮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小姑娘。
第一课时活动过程一、直接导入这节课呀,我和你们,一起读书,读一本书,当然,是读一本好书。
二、读封面,了解作者、主要角色及大概内容1、瑞典的首相约朗.佩尔松曾这样评价这本书,出示课件:2、看了刚才的提示,你有什么话想说吗?那我们就来看看这本书的书名。
课件出示:《长袜子皮皮》,(师板书:长袜子皮皮)它的作者是(学生接)〔瑞典〕阿斯特丽德。
林格伦3、了解作者林格伦及其创作的作品角色。
(课件出示封面)4、封面上的这个小女孩就是皮皮,让我们仔细观察,从中你能了解到她外貌上有什么奇特之处吗?5、这本书围绕长袜子皮皮可能会讲些什么呢?谁来猜一猜?(学生猜想内容。
)6、同学们,你们看一本书,如果想快点知道书的内容,其实可以先去看看作品前面给我们提供的目录。
(课件出示目录)默读目录,你觉得内容是你们已经猜中了的,哪些又让你感到很意外呢?师小结:是的,从这个目录中我们知道了书中会讲到皮皮去看马戏,去航海,和警察玩拍人游戏等有趣的故事。
三、读片断,感知故事内容过渡:想不想知道这些故事的详细经过?好,那就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听。
1、故事是这样开始的:皮皮的原名叫皮皮露达·维多利亚·鲁尔加迪娅·克鲁斯蒙达·埃弗拉伊姆·长袜子。
《长袜子皮皮》导读交流课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并对作者林格伦有所了解。
2、通过猜读竞答等形式,产生用心仔细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3、在阅读过程中,了解长袜子皮皮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小姑娘。
教学过程:
一、读书名言导入: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二、走进作者
1、出示:《长袜子皮皮》,作者是——〔瑞典〕阿斯特丽德.林格伦
2、了解作者林格伦及其创作的作品角色。
三、走进皮皮
1、出示封面:我们来看这本书的封面,封面上的这个小女孩就是皮皮,原名叫——皮皮的原名叫皮皮露达·维多利亚·鲁尔加迪娅·克鲁斯蒙达·埃弗拉伊姆·长袜子。
让我们仔细观察,她的外貌也有什么奇特之处?
2、皮皮瞭望台:竞答
四、走进故事:
(一)读目录,感知故事。
(二)读片断,感知故事内容
1、以故事开始引入。
2、交流皮皮和杜米和阿尼卡之间的故事。
通过鲨鱼事件,说说皮皮是怎样的人
3、欣赏警察抓皮皮的片断,感知皮皮是怎样的人。
4、欣赏皮皮分糖果的片断,体会皮皮是怎样的人。
5、总结皮皮的个性特点。
6、感受皮皮即将跟爸爸离开维拉·维洛古拉的情景。
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写他们离别时的情景。
(全班交流)
五、激发阅读
那皮皮最后有没有离开维拉·维洛古拉?如果没有,他们还会有哪些冒险而又有趣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自己再去细读林格伦的这本《长袜子皮皮》,老师相信,除了故事本身,你们应该还能读出更多!。
《长袜子皮皮》指导阅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瑞典)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童话作品《长袜子皮皮》设计理念:阅读的目的不应只是获取知识,重要的是在过程中获得乐趣,因此,让学生在自由、平等、互动的氛围中自由地学习,把阅读变成“悦读”,使其所得的不仅是知识上的汲取,而更多了精神上的愉悦。
教学目标:1.通过对《长袜子皮皮》一书的推荐,激发学生课外自觉阅读该书,并引发阅读同类作品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作者、观察封面等方法,走进文本,学会推荐好书的方法。
3.分享读书的感受。
教学准备:1.准备课外读物《长袜子皮皮》。
2.了解学生课前阅读情况,安排一个学生扮演皮皮。
教学过程:一、认识作者1.激趣导入。
2.小结,引出作者,简介作者和她的经典作品。
二、观察封面1.课件出示书籍封面,学生仔细观察。
2.学生汇报,师小结。
3.学生扮演主人公皮皮出场,介绍书中皮皮的形象,提示封二。
4.学生和“皮皮”打招呼,生生互动,提示封三。
5.学生猜猜作者会写哪些有趣的事情?6.指导阅读“目录”(课件出示),学生提出最想了解的情节篇章。
三、赏读推荐1.已阅读过此书的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推荐书中一个片段。
2.复印相应片段给学生静心品味。
3.学生交流感受:读了这个片段,你想说些什么?师从语言文字、形象角度相机点拨。
四、阅读期待1.小结。
2.如果你愿意,还可以邀请你的父母和你一起共读这本有趣的书籍,并且在下节课和大家分享:(1)你最想和皮皮一起做哪件事?请将这件事复述下来。
(2)你觉得皮皮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喜欢和皮皮这样的孩子做朋友吗?(3)和你的父母交流:您希望您的孩子像皮皮一样吗?我应该向皮皮学习什么?五、总结推荐好书的方法。
六、课外作业自读《阅读---强健身心 18.19.20.21》。
《长袜子皮皮》导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导读课初步认识长袜子皮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2、通过活动,理解小说长袜子皮皮的内容,了解作者林格伦女士。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积累信息、运用信息、创造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4、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阅读准备1、小说《长袜子皮皮》2、小说梗概及精彩片段3、动画片小飞人卡尔送的片段(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今天又到我们课外阅读的时间了,老师想了解一下,最近你们都在读哪些书?2、班内互相交流读书情况。
(二)好书大家看1、只要你是一位热爱进行课外阅读的同学,就总会有一本自己最喜爱的书。
好的东西要与别人一起分享才有意义,你想拿出你喜爱的书与别人一起分享吗?如果想,那么就请你向别人推介你喜爱的一本书。
2、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好书及好的发言做好记录,及时点出不太合适的书籍。
3、班内交流,激发求知欲望。
4、老师刚才在你们中间巡视了一周,听了部分同学的推介发言。
发现了两种情况:第一,你们的口才越来越棒了,这是因为得益于课外阅读,第二,你们手上都有一本很好的书。
我看了,听了,都很想借你们的书来立即“饱餐一顿”,来满足我的阅读胃口。
那么,你愿意到讲台上来向别人推介一下么?(指生讲)5、小结。
他们刚才介绍得多好啊。
听了他们的介绍,我发现他们手上的确是一本好书。
你愿意借给别人吗?如果我们全班同学互相把书交换一次,那么在班中就会形成一个小小的图书馆了。
但要注意,记得爱护别人的书籍啊!(三)初识皮皮1、同学们,最近我认识了一个小姑娘,这个小姑娘可了不起了!她能将世界上力气最大的勇士摔倒在底上;她从不害怕小偷和强盗;她经常说,她的妈妈是天使,她的爸爸是黑人国王……总之一句话,她是我所见过的孩子中最特别的一个。
你们信吗?她就是这本书里的主人公——长袜子皮皮,你们想认识她吗?2、出示长袜子皮皮一书,简单介绍一下故事内容及作者情况。
《长袜子皮皮》阅读推进课试讲稿上课,同学们好!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朋友,她是谁?没错,她就是长袜子皮皮。
你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你觉得她力大无比,非常富有;你觉得她乐观坚强,善良大方;你觉得她是一个让人喜爱的小姑娘。
这是我们眼中的皮皮,那么作者眼中的皮皮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来读读这一段(她头发的颜色像胡萝卜一样,两条梳得硬邦邦的小辫子直挺挺地竖着。
她的鼻子长得就像一个小土豆,上边布满了雀斑。
鼻子下边长着一张大嘴巴,牙齿整齐纯净。
她的连衣裙也相当怪,那是她自己缝的。
她穿一双黑色的鞋,正好比她的脚大一倍。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你发现这一段是对皮皮进行外貌描写。
她的外貌?请你来交流。
对呀!十分奇特。
请你来补充。
你发现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这些外貌特点尤为突出。
作者对人物外貌细致生动的刻画,让我们更明显地感受到皮皮是一个外貌奇特的小姑娘。
我们可以将这个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在这个外貌奇特的小姑娘身上,会发生哪些好玩的故事呢?如果想快点知道书的内容,可以先读读作品前面给我们提供的目录。
大家来读读目录,看看发现了什么?请你来。
你发现这本书一共有二十四的小故事。
你们想读这些生动好玩的故事吗?那就快来读读第一章节吧。
阅读第一章《皮皮住进维拉.维洛古拉》,边读边思考: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为什么?画出感受较深的句段反复读一读,想一想,在空白处写写自己的感受。
你们都是会读书的孩子。
坐的端正,边读边画边思考。
通过大家齐刷刷的坐姿,老师看得出,你们的收获不少呢。
请你来交流。
(皮皮的妈妈很早就去世了,皮皮的爸爸原来是船长,他的船航行在大海上,皮皮坐着爸爸的船和他一起航行。
可是有一次,他们在海上遇见了大风暴,皮皮的爸爸被卷进了大海,失踪了。
皮皮只好带着她爸爸送给她的一只名叫尼尔松的猴子和一个装满金币的大手提包回到了爸爸多年前买的一座破旧的房子里。
)听了你朗读者一段,我们知道皮皮失去了父母。
课外阅读整本书导读——《长袜子皮皮》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长袜子皮皮》一书的导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好习惯和阅读礼仪。
2、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作者、观察封面等方法,走进文本,学会与文本对话。
教学过程:一、推荐导入以阅读漂流的形式导入,请其他班级孩子推荐。
生1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后进行推荐。
生2出示《长袜子皮皮》的宣传海报进行推荐。
生3谈其中片段的感受后进行推荐。
生4推荐《长袜子皮皮》其中的一个视频片段后进行推荐。
…………由四(5)班同学把漂流的《长袜子皮皮》分发到学生手中。
二、介绍写作背景、作者。
写作背景:书中的这个名字是林格伦的女儿卡琳起的,1941年女作家七岁的女儿卡琳因肺炎住在医院,她守在床边,女儿每天晚上请妈妈讲故事。
有一天,她实在不知道讲什么好了,就问女儿:“我讲什么呢?”女儿顺口回答:“讲长袜子皮皮。
”是女儿在这一瞬间想出了这个名字。
她没有追问女儿谁是长袜子皮皮,而是接着这个奇怪的名字讲了一个奇怪的小姑娘的故事。
最初是给自己的女儿讲,后来邻居的小孩也来听。
1944年卡琳十岁了,她把这个故事写出来作为赠给女儿的生日礼物。
作者介绍:◎林格伦,94岁高龄的童话外婆。
◎1958年,林格伦获“安徒生金质奖章”。
◎她的作品已出版90多种版本。
发行量达到1亿3千万册。
把她的书摞起来有175个埃菲尔铁塔那么高,把他们排成行可以绕地球三周。
◎她成功地用自己的作品,为全世界的孩子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永远不会长大的童年伙伴。
◎“长袜子皮皮这个人物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把儿童和儿童文学从传统、迷信权威和道德主义中解放出来……皮皮变成了自由人类”——瑞典首相约朗·佩尔松三、回顾阅读好习惯和阅读礼仪。
与学生交流阅读封面、前勒口、封底、后勒口上文字的收获,欣赏蝴蝶页插图,交流。
小结:以后啊,我们拿到一本书,要先仔细地来看看封面、前勒口、封底、后勒口上的文字,猜一猜蝴蝶页上的内容,能从中了解到很多信息呢!这对我们阅读和理解这本书有很大的帮助。
走近一个不同寻常的女孩 《长袜子皮皮》阅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并对作者林格伦有所了解。
2. 2.通过猜读等形式,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3. 在阅读过程中,了解长袜子皮皮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小姑娘。
4. 一、谈话导入,激趣
1.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女孩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2.最近我认识了一个小姑娘,这个小姑娘可了不起了!她能战胜马戏团的大力士,比世界上
最强壮的警察还有力量,愤怒的公牛和咬人的鲨鱼都不在话下。总之一句话,她是我所见过
的孩子中最特别的一个。她的名字叫长袜子皮皮。(板书:长袜子皮皮)这是她的全名吗?
长袜子皮皮的故事说来话长,她的名字也很长很长,咱们一起读一读,叫皮皮露达·维多利
亚·鲁尔加迪娅·克鲁斯蒙达·埃弗拉伊姆·长袜子。怎么样,你一口气念完了吗?不过接下来,
我们还是叫她皮皮。
二.聊作者
这么奇特的小姑娘,她来自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这本书。你们认识林格伦吗?我
读一本书,首先要读封面,记住作者的名字——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师领读),感谢她给我
们带来了这份快乐,记住作家的名字也是对她劳动成果的尊重。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作家的情
况要怎么办?
有时候为了了解作者,可以通过阅读作者简介或前言后记,请默读书籍飘口、环衬、
扉页、序里的内容,画出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交流)
当然通过课外查找资料也能增加对作者的了解。
(投影出示文字资料)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这段文字:
林格伦是瑞典的民族英雄,人称“童话
外婆”,她的作品已出版90多种版本,发行量达到1亿3千万册。如果把她的书堆起来有
175
个埃菲尔铁塔那么高,把那些书排成行都可以绕地球三周。她成功地用自己的作品,为
全世界的孩子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永远长不大的童年伙伴。瑞典首相约朗.佩尔松这样评价:
“长袜子皮皮这个人物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把儿童和儿童文学从传统、迷信权威和道德主义中
解放出来,皮皮变成了自由人类的象征。”
三、聊人物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特别的小姑娘吧。请你们仔细观察书的封面,看看皮
皮她长什么样?穿着打扮有什么特别?请你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她的外貌。
师小结:(课件出示文字资料)我们来看一下,林格伦是怎么写的:她头发的颜色像胡
萝卜一样,两条梳得硬邦邦的小辫子直挺挺地竖着。她的鼻子长得就像一个小土豆,上边布
满了雀斑。鼻子下边长着一张大嘴巴,牙齿整齐洁白。她的连衣裙也相当怪,那是皮皮自己
缝的。原来想做成蓝色的,可是蓝布不够,皮皮不得不这儿缝一块红布,那儿缝一块红布。
她的又细又长的腿上穿着一双长袜子,一只是棕色的,另一只是黑色的。她穿一双黑色的鞋,
正好比她的脚大一倍。这双鞋还是她爸爸在南美洲给她买的,当时考虑到她的脚还要长大,
而皮皮一直穿到现在,别的鞋都不爱穿。
(这段文字特别真实精彩,请学生朗读)
阅读了这些,与皮皮的初次见面,她给你留了什么印象呢?
(皮皮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姑娘,有些古怪,不同寻常。她一定很能干,能自己缝制衣
服。她非常喜欢爸爸给她买的鞋。)(引导学生完整表述)
关于皮皮,会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四、看目录
同学们,我们看一本书,如果想快点知道书的内容,其实可以先看看——目录。这本
书一共有25个章节,这25个章节相对独立,分别讲了皮皮的故事。(出示目录)你对哪个
章节的故事最感兴趣?师质疑
五、读片断,感知故事内容
过渡:大家对皮皮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板书:细品味,知人物)接着让我们读两个
片段,进一步了解皮皮。
出示:片段一:
“皮皮,你能告诉我七加五是多少吗?”
“皮皮看着她,露出惊异和不满的神情。”她说:“噢,你自己不知道,休想让我告诉你!”
“好,我告诉你七加五等于十二”女教师说。
“啊”皮皮说,“你自己已经知道为什么还要问我?”
……
“啊,我的小宝贝儿,这太不像话了,”皮皮说,“
你刚刚说七加五等于十二,怎么又说八加
四也等于十二。学校也得讲理呀。此外,如果你要是喜欢这些蠢事,你为什么不自己坐在一
个角落里去算,让我们安安静静地玩拍人游戏?
”
片段二:
皮皮把两腿往前一伸,把盛甜饼的盘子往两个大脚趾中间一放,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连话都顾不得说。转眼间盘子里的甜饼已经吃得干干净净。于是,她又站起来,像敲打手鼓
似的敲着盘子,走到桌子跟前看看甜饼还有没有
……
她抓起方糖罐把所有的方糖都倒在地板上。“方糖的样子跟砖头一样,应该铺在地上”
说
完,她又抓起砂糖罐,把砂糖都倒在地上,又说道“砂糖的样子像沙子,沙子应该铺在地上,
免得地上潮湿。
”
这是一个怎样的皮皮?(皮皮的幽默总是通过她异于常人的举动和语言来表达,书本中,林
格伦运用了大量的文笔对皮皮的语言和动作进行描写,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就在幽默的语言与
一举一动中诞生。
这样的皮皮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喜爱吗?
4.猜一猜:皮皮有没有朋友?你会和这样的皮皮做朋友吗?
5.来看看我们猜的对不对,出示杜米和阿妮卡的对话
朋友们似乎很喜欢皮皮,那她肯定有我们还不了解的优点。
6.猜一猜:皮皮有什么优点?
三、了解情节
(一)了解《皮皮住进维拉·维洛古拉》章节,感知皮皮身世、独立生活能力的不同寻常。
1.
教师讲述:这本书的第一个章节是《皮皮搬进维拉•维洛古拉》,为我们做了这样的
介绍:皮皮的妈妈在很久以前就去世了,爸爸原来是船长,皮皮常常坐着爸爸的船和他一起
到大海上航行。可是有一次,他们在海上遇见了大风暴,皮皮的爸爸被卷进了大海,失踪了。
皮皮只好带着她爸爸送给她的一只猴子和一个装满金币的大包来到了一个叫维拉的小镇上,
一个人住进了名叫维拉•维洛古拉”的破旧房子里。
失去了父母,你们觉得皮皮会怎样呢?(孤独、恐惧、)
2.此时,同学们都非常同情皮皮,认为她一个人会过着孤独、痛苦的生活。可皮皮却常常说:
(出示皮皮的话)“不要为我担心,我会料理自己的!”
从她简单的话语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皮皮?
3.师述:这是一个独立生活能力很强的孩子,她会做哪些事呢,又是如何料理自己的?你可
以到书中一探究竟。
(二)读《皮皮劝告鲨鱼》章节,感知皮皮的力大无穷和勇敢。
来看这段文字:
“扑通”一声,杜米掉进了水里。阿妮卡高声叫了起来,连霍屯督岛的孩子都害怕了。“鲨鱼,
鲨鱼!”他们指着大海叫着。一条鲨鱼朝杜米的方向游去,鱼鳍从水面露出。
又是“扑通”一声,这是皮皮跳到海里去了。她和鲨鱼差不多同时游到杜米身边,杜米吓得拼
命大叫。他觉得鲨鱼尖利的牙齿已经在咬他的腿。就在这时,皮皮双手抓住嗜血成性的鲨鱼,
把它举出了水面。“如果你保证不再做坏事我就放了你。”皮皮严肃地说。她使出全身力气把
鲨鱼扔到很远很远的海里去。鲨鱼赶紧从那里游走,打定主意尽快游到大西洋去。
她的最大的特点是力气超人,全世界没有一个警察能和她相比。如果她愿意,可以举起
一匹马,实际上她也愿意这样做。觉得不可思议吧,皮皮的力气有这么大吗?课后到这本书
中探个究竟吧。
(三)读《谎话
刚才我们又见识了力大无穷的皮皮,现在我们再看看这个皮皮,又是怎样的呢?
片段四:
杜米和阿妮卡做完作业以后,他们就开始玩了。如果天气好,他们就到院子里玩,骑一骑马
或者爬到熨衣房的房顶上去,坐在那里喝咖啡,或者爬到那棵橡树上,钻到空树干里去。皮
皮说这是一棵非常奇特的树,因为树里能长汽水。树里长汽水确实是真的,因为每次孩子们
爬进树干中的隐蔽室,那里总有三瓶汽水等着他们去喝。杜米和阿妮卡怎么也弄不懂,他们
喝完汽水以后空瓶子怎么就没了,皮皮却说,喝完汽水的瓶子就枯萎消失了。有时候树里也
会长出巧克力饼干,皮皮说只有星期四才长,于是杜米和阿妮卡就每星期四准时到那里去采
巧克力饼干。
小组交流:你在什么情况下说过谎话?为什么说?这里皮皮为什么撒谎?
现在你又对皮皮有了什么印象?
四、同学们,一个个小小的故事就已经把我们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本童话书的内容丰富,每
篇文章都不是很长;如果你去细细的阅读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会感受到快乐。今天我们
知道了以后我们在阅读一本课外读物时可以先看封面,了解作者;再看目录,知大概,最后
细品味,知人物。再接下来一周时间的阅读里,我们还可以留意作者林格伦是怎样塑造人物
的,遇到精彩的片段可以反复读,展开想象写下自己的点滴感受。最后请大家记住:世界上
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苦思的刹那;世界上最舒展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请同学们自己去读一读林格伦的这本《长袜子皮皮》,老师相信,除了故事本身,你
们应该还能读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