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采血管的分类及应用及采血顺序
- 格式:ppt
- 大小:3.80 MB
- 文档页数:16
真空采血管是近几年应用于临床的检验采血新产品,其操作简便、干净安全、抗凝剂比例准确可靠,正为各医院普遍应用。
关于采血管的采血顺序大到全国重点医院,小到城镇民营体检中心,甚至在省级医院的某病房,都存在采血顺序不正确,那些小的医疗机构就更难以规范了,有的医疗单位就因为这“小事情”而引发了不少争议。
采血管采血顺序不规范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有人做了统计:第一管采集血常规管(紫色)出现了血小板增高者占%,改为第二管采集,血小板增高者降至%,而且增高者与临床相符,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是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的前提,也体现医疗机构的规范性,所以有必要“小题大做”,把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搬出来规范各医疗机构。
各种真空采血管头盖的颜色均为国际通用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卫生行业WS/T225-2002标准、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NCCLS)H3-A5标准、推荐多管采血采集顺序:凝血管(蓝色)→血常规管(紫色)→血沉(褐色)→生化管(红、黄),需要强调的是:血常规管无论如何都要在第二管采集,是与凝血机制有关,有血液培养时血常规为第三管,因为血培养标本的采集要求严格无菌,所以血培养管采血为第一管,所有采血管采完血后都要轻微颠倒1-7次,不能振摇。
只有真正重视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真空采血管正确的抽血顺序
检验科冯衍红
现在我院基本上普及了方便安全的真空采血管,取代了以前的注射器采血,但却并非每个人都清楚正确的采血顺序。
根据卫生行业标准WS/T225-2002《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收集与处理》中规定
如果一次采血要采取几个标本时,应推荐以下顺序采血:
a、血培养管;
b、无添加剂管;
c、凝血试验管;
d、有添加剂的管(不同添加剂管按以下顺序采血:1、枸橼酸盐管;2、肝素管;3、EDTA管;4、草酸盐/氟化物管)。
2003 美国(CLSI)标准
第一:血培养管
第二:血凝管
第三:血清管
第四:肝素管
第五:EDTA
第六:糖酵解抑制剂
这里有几个原则要注意:
1应该是无菌要求优先考虑,所以血培养采血应该最先采。
因为血培养标本的采集要求严格无菌,并且注意避免外界因素的污染,而各种真空采血管并不是严格无菌的,如果先将血液采集到真空采血管中,针头存在被污染的风险,再采集血培养的标本时就可能将标本污染,从而影响血培养结果。
2有添加剂的不能污染无添加剂的,所以无添加剂的红头管排在其他含添加剂的管子前面。
3含添加剂的也要区分,添加剂成分对其他试验影响大的排在后面,其顺序为不能影响后面的实验,凝血功能检测要求较高,故蓝头管排在前面。
特别强调一点:目前我院未使用红头管(无任何添加剂),各个临床科室领到的橘红色管子,里面添加了促凝剂。
一定要等所有项目采集完毕以后才能使用。
真空采血管分类、抽血顺序及颜色含义!来源:医护笔记;真空采血装置具有采血量准确、安全性能好、分离血清/血浆效果好、操作使用方便及可一针采多管血样等特点,是临床上替代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采集血标本的最佳选择。
真空采血器由真空采血管、采血针组成。
真空采血管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血液的采集和保存,在生产过程上预置了一定量的负压,当采血针穿刺进入血管后,由于采血管内的负压作用,血液自动流入采血管内。
同时采血管内预置了各种添加剂,完全能够满足临床的多项综合的血液检测,安全、封闭、转运方便,现在厂家生产的各种采血管利用不同颜色的头盖加以区分。
真空采血管包含哪几种?(采血顺序先了解一下)我们都知道,采血管的“色标管理”是为了区分用途,但你知道是根据添加剂的不同来划分的吗?了解一下:(图片来源:丁香园)真空采血管的抽血顺序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到底是红帽管先抽还是蓝帽管先抽?笔者整理出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如有不同之处,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讨论。
真空采血管抽血顺序,到底哪个先哪个后?笔者查阅人卫版护理教科书《基础护理学》、人卫版《临床检验基础》、北京协和医院参考CLSI(H3-A6)制定静脉血推荐采集顺序、美国CLSI(美国临床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H3-A6均有不同的标准。
人卫版护理教科书《基础护理学》采血顺序先抽血培养→抗凝管→干燥试管。
人卫版《临床检验基础》分玻璃采血管和塑料采血管用玻璃采血管、多管采集血液标本时的顺序:血培养管→无抗凝剂血清管→枸椽酸钠抗凝管→其他抗凝剂管用塑料采血管:血培养(黄色)→枸椽酸钠抗凝管(蓝色) →加或未加促凝剂或分离胶的血清管→加或未加分离胶的肝素管(绿色) →EDTA抗凝管(紫色) →加葡萄糖分解抑制剂管(灰色)•从人卫版这本最新教材中可以看到多管采血时要分清真空采血管的材料是玻璃(医用的硼硅玻璃)或者塑料(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由于玻璃管在安全性能上存有很大隐患,使用特种塑料PET 试管替代玻璃管成为一种趋势,而且塑料拥有运输便捷,防摔的特点也是比玻璃管更胜一筹,由于PET 试管有着良好的疏水性,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真空管的生产难度。
真空采血管的分类、添加剂原理及作用真空采血装置具有采血量准确、安全性能好、分离血清/血浆效果好、操作使用方便及可一针采多管血样等特点,是临床上替代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采集血标本的最佳选择。
真空采血器由真空采血管、采血针组成。
真空采血管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血液的采集和保存,在生产过程上预置了一定量的负压,当采血针穿刺进入血管后,由于采血管内的负压作用,血液自动流入采血管内;同时采血管内预置了各种添加剂,完全能够满足临床的多项综合的血液检测,安全、封闭、转运方便,现在厂家生产的各种采血管利用不同颜色的头盖加以区分。
真空采血管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红色头盖管(无添加剂的干燥真空管):采血管内壁均匀涂有防止挂壁的药剂(硅油)。
它利用血液自然凝固的原理使血液凝固,等血清自然析出后,离心使用。
主要用于血清生化(肝功、肾功、心肌酶、淀粉酶等)、电解质(血清钾、钠、氯、钙、磷等)、甲状腺功能、药物检测、艾滋病检测、肿瘤标志物、血清免疫学。
2.橘红色头盖管(促凝管):采血管内壁均匀涂有防止挂壁的硅油,同时添加了促凝剂。
促凝剂能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成不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多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如果想快点出结果时,可采用促凝管,一般5分钟内可使采集的血液凝固。
一般用于急诊生化。
3.金黄色头盖管(含有惰性分离胶及促凝剂的采血管):管壁经过硅化处理,并涂有促凝剂可加速血液的凝固,缩短检验时间。
管内加有分离胶,分离胶管具有很好的亲和性,起到隔离作用,一般即使在普通离心机上,分离胶能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和固体成分(血细胞)彻底分开并积聚在试管中形成屏障。
离心后血清中不产生油滴,因此不会堵塞机器。
主要用于血清生化(肝功、肾功、心肌酶、淀粉酶等)、电解质(血清钾、钠、氯、钙、磷等)、甲状腺功能、药物检测、艾滋病检测、肿瘤标志物、PCR、TORCH、血清免疫学检测等。
4.绿色头盖管(肝素抗凝管)含有肝素钠或肝素锂的采血管,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带有强大的负电荷,具有加强抗凝血酶III灭活丝氨酸蛋白酶的作用,从而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并有阻止血小板聚集等多种抗凝作用。
再谈真空采血管抽血顺序的问题在检验工作中,对于一次采血多管血液分配的顺序一直有一些争议,针对这个问题,在丁香园网站,还有一篇专门针性的文章《7家争言:真空采血管的抽血顺序到底哪个先哪个后》,作者是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的钟泽填。
文章很全面的搜集了不同教材中的不同标准。
以这篇文章为基础,我想再做一下补充和说明。
我们先分别来看一下不同的教材在这个问题上的说法。
圈里的字可能比较模糊,说明一下。
按照箭头顺序分别是:血培养瓶/管→红头管→浅蓝头管→黑头管→緑头管→紫头管→灰头管→金黄头管。
人卫版教材比较详细,特意区分了真空采血管的材料是玻璃(医用的硼硅玻璃)还是塑料(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由于玻璃管在安全性能上存有隐患,使用特种塑料PET试管替代玻璃管成为一种趋势,而且塑料拥有运输便捷,防摔的特点也是比玻璃管更胜一筹,由于 PET 试管有着良好的疏水性,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真空管的生产难度。
二、人卫版《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全国高等学校医学检验专业第六轮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第一轮规划教材)这个顺序也是BD公司(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和销售医疗设备,医疗系统和试剂的医疗技术公司之一)推荐的采血顺序。
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这里有个“凝血项管”,注意不要和“凝血管(也叫“血清管”,不含抗凝剂)”混淆了。
凝血项管是指凝血项目检查的管,一般情况下指的就是含枸橼酸钠的蓝头管。
护理学对这个问题没有深入细致的说明,只保证了基本的原则。
五、卫生部行业标准你发现卫生部的行业标准其实就是把《临床基础检验技术》中的第2个和第3个“圈儿”换一下顺序。
六、日本标准日本标准推荐的采血管顺序:1.培养血液用采血;2.采集血清用采血;3.柠檬酸采血;4.肝素采血;5.EDTA 采七、美国 CLSI(美国临床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H3-A6 2003 美国(CLSI)标准推荐的采血管顺序:1.血培养管;2.血凝管;3.血清管;4.肝素管;5.EDTA 管;6.糖酵解抑制剂管。
真空采血管的分类、添加剂原理及作用一、红管:1、临床用途:血清生化血库试验2、所制备标本类型:血清3、制备标本步骤: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次---静置30分---离心4、添加剂:促凝剂:纤维蛋白酶5、采血量(ml):3ml5ml二、金黄色管:1、临床用途:快速血清分离生化免疫2、所制备标本类型:血清3、制备标本步骤: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次---静置30分---离心4、添加剂:惰性胶体+促凝剂5、采血量(ml):3ml5ml三、金黄色长管:1、临床用途:血铜,血锌2、所制备标本类型:血清3、制备标本步骤: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次---静置30分---离心4、添加剂:惰性胶体+促凝剂四、紫色管1、临床用途:血液血常规试验、血型鉴定、糖化血红蛋白2、所制备标本类型:全血3、制备标本步骤: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8次--实验前混匀标本4、添加剂抗凝剂:K2-EDTA或K3-EDTA5、采血量(ml):1ml2ml五、浅兰色管1、临床用途:血液凝血试验PT,TT,凝血因子试验2、所制备标本类型:血浆3、制备标本步骤: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8次--离心4、添加剂抗凝剂:枸橼酸钠与血样比为1:95、采血量(ml):1.8ml 2.7ml六、黑管1、临床用途:血细胞沉降率试验2、所制备标本类型:全血3、制备标本步骤: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8次--实验前混匀4、标本添加剂:抗凝剂:枸橼酸钠与血样比为1:45、采血量(ml): 1.6ml 2.4ml七、灰管1、临床用途:血液葡萄糖试验2、所制备标本类型:血清3、制备标本步骤: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8次---离心4、添加剂:抗凝剂:氟化钠+草酸钾5、采血量(ml):2ml八、紫红色1、临床用途:PCR试验2、所制备标本类型:血清3、制备标本步骤: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次--静置30分---离心4、添加剂:抗凝剂:K2-EDTA5、采血量(ml):3ml5ml九、绿色长管1、临床用途:血流变的检测2、所制备标本类型:全血3、添加剂:肝素钠或肝素锂十、绿管1、临床用途:血铅所2、制备标本类型:全血3、添加剂:肝素钠或肝素锂真空采血器由真空采血管、采血针(包括直针和头皮采血针)、持针器三个部分组成。
真空采血管的分类、添加剂原理及作用真空采血装置具有采血量准确、安全性能好、分离血清/血浆效果好、操作使用方便及可一针采多管血样等特点,是临床上替代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采集血标本的最佳选择。
真空采血器由真空采血管、采血针组成。
真空采血管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血液的采集和保存,在生产过程上预置了一定量的负压,当采血针穿刺进入血管后,由于采血管内的负压作用,血液自动流入采血管内;同时采血管内预置了各种添加剂,完全能够满足临床的多项综合的血液检测,安全、封闭、转运方便,现在厂家生产的各种采血管利用不同颜色的头盖加以区分。
真空采血管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红色头盖管(无添加剂的干燥真空管):采血管内壁均匀涂有防止挂壁的药剂(硅油)。
它利用血液自然凝固的原理使血液凝固,等血清自然析出后,离心使用。
主要用于血清生化(肝功、肾功、心肌酶、淀粉酶等)、电解质(血清钾、钠、氯、钙、磷等)、甲状腺功能、药物检测、艾滋病检测、肿瘤标志物、血清免疫学。
2.橘红色头盖管(促凝管):采血管内壁均匀涂有防止挂壁的硅油,同时添加了促凝剂。
促凝剂能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成不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多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如果想快点出结果时,可采用促凝管,一般5分钟内可使采集的血液凝固。
一般用于急诊生化。
3.金黄色头盖管(含有惰性分离胶及促凝剂的采血管):管壁经过硅化处理,并涂有促凝剂可加速血液的凝固,缩短检验时间。
管内加有分离胶,分离胶管具有很好的亲和性,起到隔离作用,一般即使在普通离心机上,分离胶能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和固体成分(血细胞)彻底分开并积聚在试管中形成屏障。
离心后血清中不产生油滴,因此不会堵塞机器。
主要用于血清生化(肝功、肾功、心肌酶、淀粉酶等)、电解质(血清钾、钠、氯、钙、磷等)、甲状腺功能、药物检测、艾滋病检测、肿瘤标志物、PCR、TORCH、血清免疫学检测等。
4.绿色头盖管(肝素抗凝管)含有肝素钠或肝素锂的采血管,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带有强大的负电荷,具有加强抗凝血酶III灭活丝氨酸蛋白酶的作用,从而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并有阻止血小板聚集等多种抗凝作用。
8种颜色采血管用途标准真空采头盖和标签的不同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添加剂种类和试验用途,这样可根据要求选择相应的试管。
真空采血管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红色头盖管(无添加剂的干燥真空管)采血管内壁均匀涂有防止挂壁的药剂(硅油)。
它利用血液自然凝固的原理使血液凝固,等血清自然析出后,离心使用。
主要用于血清生化(肝功、肾功、心肌酶、淀粉酶等)、电解质(血清钾、钠、氯、钙、磷等)、甲状腺功能、药物检测、艾滋病检测、肿瘤标志物、血清免疫学。
2橘红色头盖管(促凝管)(这个确实是橘红色,但是和上面红色很像啊)采血管内壁均匀涂有防止挂壁的硅油,同时添加了促凝剂。
促凝剂能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成不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多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如果想快点出结果时,可采用促凝管,一般5分钟内可使采集的血液凝固。
一般用于急诊生化。
3金黄色头盖管(含有惰性分离胶及促凝剂的采血管)管壁经过硅化处理,并涂有促凝剂可加速血液的凝固,缩短检验时间。
管内加有分离胶,分离胶管具有很好的亲和性,起到隔离作用,一般即使在普通离心机上,分离胶能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和固体成分(血细胞)彻底分开并积聚在试管中形成屏障。
离心后血清中不产生油滴,因此不会堵塞机器。
主要用于血清生化(肝功、肾功、心肌酶、淀粉酶等)、电解质(血清钾、钠、氯、钙、磷等)、甲状腺功能、药物检测、艾滋病检测、肿瘤标志物、PCR、TORCH、血清免疫学检测等。
4绿色头盖管(肝素抗凝管)含有肝素钠或肝素锂的采血管,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带有强大的负电荷,具有加强抗凝血酶III灭活丝氨酸蛋白酶的作用,从而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并有阻止血小板聚集等多种抗凝作用。
肝素管一般用于急诊生化、TORCH、血流变的检测,检验血标本中的钠离子时,不能使用肝素钠管,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也不能用于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因肝素会引起白细胞聚集。
5紫色头盖管(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以及其盐的采血管)乙二胺四乙酸是一种氨基多羧基酸,可以有效地鳌合血液中的钙离子,鳌合钙会将钙从反应点移走将阻止和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过程,从而防止血液凝固,与其他抗凝剂比较而言,其对血球的凝集及血细胞的形态影响较小,故通常使用EDTA盐(2K、3K、2Na)作为抗凝剂。
采血管的正确采血顺序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真空采血管是近几年应用于临床的检验采血新产品,其操作简便、干净安全、抗凝剂比例准确可靠,正为各医院普遍应用。
关于采血管的采血顺序大到全国重点医院,小到城镇民营体检中心,甚至在省级医院的某病房,都存在采血顺序不正确,那些小的医疗机构就更难以规范了,有的医疗单位就因为这“小事情”而引发了不少争议。
采血管采血顺序不规范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有人做了统计:第一管采集血常规管(紫色)出现了血小板增高者占%,改为第二管采集,血小板增高者降至%,而且增高者与临床相符,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是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的前提,也体现医疗机构的规范性,所以有必要“小题大做”,把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搬出来规范各医疗机构。
各种真空采血管头盖的颜色均为国际通用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卫生行业WS/T225-2002标准、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NCCLS)H3-A5标准、推荐多管采血采集顺序:凝血管(蓝色)→血常规管(紫色)→血沉(褐色)→生化管(红、黄),需要强调的是:血常规管无论如何都要在第二管采集,是与凝血机制有关,有血液培养时血常规为第三管,因为血培养标本的采集要求严格无菌,所以血培养管采血为第一管,所有采血管采完血后都要轻微颠倒1-7次,不能振摇。
只有真正重视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真空采血管的分类及不同颜色试管代表的含义1. (普通血清管)- 红色头盖,采血管中不含添加剂,用于常规血清生化,血库和血清学相关检验。
2. (快速血清管)-橘红色头盖,采血管内有促凝剂,可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为不可溶的纤维蛋白多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
快速血清管可在5分钟内使采集的血液凝固,适用于急诊血清系列化试验。
3. (惰性分离胶促凝管)-金黄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惰性分离胶和促凝剂。
标本离心后,惰性分离胶能够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或血浆)和固体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彻底分开并完全积聚在试管中央而形成屏障,标本在48小时内保持稳定。
促凝剂可快速激活凝血机制,加速凝血过程,适用于急诊血清生化试验。
4. (肝素抗凝管)-绿色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肝素。
肝素直接具有抗凝血酶的作用,可延长标本凝血时间。
适用于红细胞脆性试验,血气分析,红细胞压积试验,血沉及普能生化测定,不适于做血凝试验。
过量的肝素会引起白细胞的聚集,不能用于白细胞计数。
因其可使血片染色后背景呈淡蓝色,故也不适于白细胞分类。
5. (血浆分离管)-浅绿色头盖,在惰性分离胶管内加入肝素锂抗凝剂,可达到快速分离血浆的目的,是电解质检测的最佳选择,也可用于常规血浆生化测定和ICU等急诊血浆生化检测。
血浆标本可直接上机并在冷藏状态下保持48小时稳定。
6. (EDTA抗凝管)-紫色头盖,乙二胺四乙酸(EDTA,分子量292)及其盐是一种氨基多羧基酸,可以有效地螯合血液标本中钙离子,螯合钙或将钙反应位点移去将阻滞和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过程,从而防止血液标本凝固。
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验,不适用于凝血试验及血小板功能检查,亦不适用于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铁离子,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测定及PCR试验。
7. (枸橼酸钠凝血试验管)-浅蓝头盖,枸橼酸钠主要通过与血样中钙离子螯合而起抗凝作用。
适用于凝血实验,国家临订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 al laboratory standards,NCCLS)推荐的抗凝剂浓度是3.2%或3.8%(相当于0.109mol/L或0.129mol/L),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9。
各种颜色真空采血管的用途简介双向针的一端在持针器的帮助下刺入静脉,另一端插入真空试管内,血液在负压作用下自动流入试管内。
由于在完全封闭状态下采血,避免了血液外溢引起的污染,并有利于标本的转运和保存。
标准真空采血管采用国际通用的头盖和标签颜色显示采血管内添加剂种类和试验用途。
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盛血试管。
1.普通血清管(病毒学):红色头盖,采血管内不含添加剂,用于常规血清生化、血库和血清学相关检验。
2.快速血清管:橘红色头盖,采血管内有促凝剂,可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为不可溶的纤维蛋白多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
快速血清管可在5分钟内使采集的血液凝固,适用于急诊血清生化试验。
3.惰性分离胶促凝管:金黄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惰性分离胶和促凝剂。
标本离心后,惰性分离胶能够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或血浆) 和固体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等) 彻底分开并完全积聚在试管中央而形成屏障,标本在48小时内保持稳定。
促凝剂可快速激活凝血机制,加速凝血过程,适用于急诊血清生化试验。
4.肝素抗凝管 (血生化):绿色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肝素。
肝素直接具有抗凝血酶的作用,可延长标本凝血时间。
适用于红细胞脆性试验、血气分析、红细胞压积试验、血沉及普通生化测定,不适于做血凝试验。
过量的肝素会引起白细胞的聚集,不能用于白细胞计数。
因其可使血片染色后背景呈淡蓝色,故也不适于白细胞分类。
5.血浆分离管:浅绿色头盖,在惰性分离胶管内加入肝素锂抗凝剂,可达到快速分离血浆的目的,是电解质检测的最佳选择,也可用于常规血浆生化测定和 ICU 等急诊血浆生化检测。
血浆标本可直接上机并在冷藏状态下保持48小时稳定。
6.EDTA 抗凝管(血常规):紫色头盖,乙二胺四乙酸(EDTA,分子量292)及其盐是一种氨基多羧基酸,可以有效地螯合血液标本中的钙离子。
螯合钙或将钙从反应位点移去将阻滞和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过程,从而防止血液标本凝固。
头盖颜色临床用途制备标本步骤添加剂
黄色血清生化、
免疫
采血后立即颠
倒混匀5次
分离胶—促凝
管
绿色
血浆生化
(血液粘稠
度、糖化血
红蛋白)
采血后立即颠
倒混匀5--8次
肝素管
蓝色血液凝固试
验
采血后立即颠
倒混匀5次
枸橼酸钠与血
样比为1:9
黑色血细胞沉降
率试验
采血后立即颠
倒混匀5次
枸橼酸钠与血
样比为1:4
紫色血液学常规
试验、
HLA-B27
采血后立即颠
倒混匀5次
EDTA-K2或
EDTA-K3
黄色ACD管血库试验采血后立即颠
倒混匀5次
细胞养分
*各种管的采血量以管上刻度为准,用于血液凝固试验的标本必须严格达到采血刻度,过多或过少均为不合格。
*各种血标本必须在采血后2小时内送达检验科,超出2小时为不合格。
一次性真空采血管的使用常识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使用它进行静脉抽血方便准确而且减少了血液感染,对于患者来说大大减少了反复穿刺的痛苦。
虽然已被广泛使用,但对于很多医护人员来说,关于一次性真空采血管的常识依然陌生,我将在这里做一简要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对这一小小的管子有进一步的认识。
一、一次性真空采血管的种类及各自的特性红色(血清试验管)没有添加剂制备标本类型是血清采血量:3-5mL桔黄(分离粒子管)含有促凝剂制备标本类型是血清与上面的红色管相比,管中多了促凝剂和分离粒子,离心后形成屏障,防止细胞内成分释放到血清中红色和橘红色都是用于血清血清生化试验:肝功、血糖、血脂、无机离子、血清蛋白,各种酶类测定;血清学试验:免疫球蛋白、补体、免疫复合物、C反应蛋白、自身抗体、肿瘤免疫、各种病毒检测及血库血糖试验采血量:3-5Ml蓝色(血凝试验管)抗凝剂是%枸橼酸钠制备标本类型是全血采血量:主要用于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凝血因子纠正试验、凝血四项、D-二聚体测定等血液凝固试验抗凝剂与采血量要准确,采血时应注意采足血量,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采血后应立即颠倒混匀5-8次。
紫色(血常规试验管)含有抗凝剂EDTA- 乙二胺四乙酸及其盐乙二胺四乙酸是一种氨基多羧基酸,可以有效地鳌合血液中的钙离子,鳌合钙会将钙从反应点移走将阻止和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过程,从而防止血液凝固,与其他抗凝剂比较而言,其对血球的凝集及血细胞的形态影响较小,故通常使用EDTA盐(2K、3K、2Na)作为抗凝剂。
制备标本类型是全血用于一般血液学检查,不能用于血凝、微量元素及PCR检查。
全血红/白细胞、血小板、嗜酸性粒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出血时间、凝血时间测定。
抗凝剂与采血量要准确。
采血量:1-2mL黑色(血沉试验管)抗凝剂是%枸橼酸钠制备标本类型是全血一般用于血沉检测,抗凝剂比例过于偏高时,血液被稀释,可使血沉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