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春天(第二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2
找春天第二课时优秀教案找春天第二课时优秀教案(通用7篇)找春天第二课时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教学重难点]1、学生自主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2、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呢?(板书“春天”)今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
(板书课题:找春天,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标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出示生字卡片。
(开火车读,重点指导“遮、触、嫩”的读音)3、分组出示词语,指名读,小老师带读。
杜鹃棉袄嫩芽音符解冻触到探出遮遮掩掩躲躲藏藏重点指导:第一组词语表示事物名称,可采用图片,联系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组是动词,可通过动作演示来理解。
4、师范读,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学生说出自己从文中找到的相关语句即可,不予评价)三、研读课文,感悟快乐1、轻声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孩子们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去找春天的?2、出示第1自然段: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思考:春天来了,我们可以做什么呢?你们喜欢春天吗?(学生讨论)指名读。
(读出春天到来时孩子们喜悦的心情)3、指名读第2自然段。
(1)孩子们在找春天时,做了哪些准备?(出示第2自然段,动词标红)(2)谁能来表演一下这几个动作?谁能将激动、等不及的语气读出来呢?(指导重读表示动作的词)四、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生字“荡”“寻”“杏”。
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占位,找关键笔画。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如“荡”是上下结构,上扁下宽,加一加方法识记。
)3、学生口头组词造句。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检查。
五、小结春天就躲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留心观察,就能找到春天。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找春天第二课时9篇找春天第二课时 1新学期的第一周,我们便进入了紧张的教学工作中,二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是《找春天》,我觉得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来自于多彩的生活,因而在上语文课时,我们应充分利用生活这一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此,在课前,我便布置孩子们去野外观察,寻找春天。
以下便是第二天的教学情景:【案例一】师:小朋友,昨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就是到野外去找春。
你们去找过了吗?生:找过了。
师:你们从哪些地方找到了春天?生1:从早开的野花上找到了春天?(一个平时学习很认真的孩子说)生2:我从嫩绿的小草上找到了春天。
生3:我从粉红色的桃花中找到了春天。
孩子们的回答很合我意,我觉得这课堂我肯定能上得很圆满,忽然一个平时很顽皮的孩子站起来说:生4:老师,他们说得都不对,昨天我和妈妈去城市广场找春天,却发现现在好象还不到春天。
因为我们看到的小草还是黄黄的,也看不到野花,广场上的大部份树还是光秃秃的,并没有像我们课文里写得那么美。
这不是与我唱对台戏吗?听到这孩子的回答,我先是一愣,而后,又平静地问其它孩子。
师(问生1与生2):你们是怎么找到春天的?生2与生3(吞吞吐吐):我们从书上看到的。
师:你们其他同学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生:我们看到的跟生4看到的一样。
(胆大一点的孩子)这堂课我发现孩子的回答很苍白,举手的人也不是很多。
这时我感到有点矛盾,是避开这一问题的焦点,就事论事,上完课文呢?还是暂时放着这篇课文,让孩子重新体验后再上。
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采取了第二种方案。
过段时间,让孩子重新体验后再上。
大约三星期后,我先去体验了一下,去公园走了走,我又让孩子重新体验,而后又开始了《找春天》的教学。
【案例二】师:昨天,老师让大家去找春天,你们都去找了吗?生:去找了。
师:这次你们看到的与上次有什么不同?这下,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都都纷纷举起了手。
我让上次与我“唱对台戏”的那孩子说。
师:请钱杭杰回答。
找春天优秀第二课时教案找春天优秀第二课时教案(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找春天优秀第二课时教案(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找春天优秀第二课时教案1一、复习导入,回顾展示1.回顾课文内容说说小朋友们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2.展示上节课学习的收获。
(1)词:读读说说,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用得好?(2)句:出示句子,让学生边读边记。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3)填空:春天来了,我们__________了她,我们__________了她,我们__________了她,我们__________了她,她在__________上荡秋千,在__________上摇啊摇,她在__________、__________嘴里叫,在__________、__________枝头笑……二、巩固识字,指导书写1.出示要求会认的字,指名读字组词或造句。
2.出示要求会写的范字“脱、冻、溪、棉、探、摇、躲”。
(1)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结构上的特点(都是左窄右宽的字)(2)仔细观察,学生互相提醒写字时值得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探、躲”,“探”的右半部分要一笔一画细致分析、指导,秃宝盖不宜太宽,“小八”的右边是点,“木”字横要短,撇捺要舒展;“躲”字的第七笔撇不出头,“朵”字写得瘦长一些。
(4)学生练写和范字比较。
三、自主积累,练习背诵1.读一读。
寻找柳枝嫩芽、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丁丁咚咚2.找找说说,看谁组词多。
(1)做课后“找找说说”的练习。
(2)照样子,填一填:遮掩遮遮掩掩躲藏__________认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读课文,自主积累。
2.找春天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4~8自然段,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激发学生热爱春天以及观察、发现大自然美好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教学难点:1.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2.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激发学生热爱春天以及观察、发现大自然美好的愿望。
三、教具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四、课时安排:一共两个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学习1.师:课件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指名学生朗读生字,教师适时进行朗读纠正、指导,学生齐读生字。
2.指名说说,孩子们寻找春天时的心情如何(急切、向往……)那么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走进春天,去领悟春天那充满生机的美。
(二)探究交流,寻找春天1.师: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让我们跟随孩子们一起去找春天吧!⑴学生自由读课文第4~8自然段,找找春天都藏在哪里?⑵学生交流学习成果,随机出示句子: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这几句话中选一句最喜欢的句子进行合作学习,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或你还想说些什么?并把你的体会用朗读告诉大家。
⑷汇报学习成果:学生交流学习成果,教师随机点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如: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学生读句子,说说感受到的,想到的,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再抓住问号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又如;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请学生说说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或还想说些什么?并把你的体会用朗读告诉大家。
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运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培养学生关注大自然、热爱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春天相关的图片、实物等。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1)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春天有什么印象?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2)教师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学习并巩固。
3. 互动环节:(1)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与春天相关的图片、实物等。
(2)分组讨论:你们在春天里找到了哪些变化?(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总结。
4.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5.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大自然,记录春天的变化。
6. 板书设计:找春天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第二课时教案就编写到这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请随时提问。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等方面,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课后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观察身边的大自然,记录春天的变化,并与同学分享。
找春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6篇找春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1一、谈话导入轻轻地,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咱们的身边,让咱们用漂亮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同学们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者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个羞涩的小姑娘,遮遮掩掩,她藏在哪呢?让咱们一起去找春天吧!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学习生字。
2.以小组为单位沟通生字的学习状况。
3.出示文中部分句子,检查学习状况。
①春天像个羞涩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隐藏藏。
②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③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4.再读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觉?同学们畅谈收获。
三、指导写字指导写“脱、冻、溪、棉、探、摇”六个字。
1.让同学们先观测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觉了什么?2.同学们相互提示需要留意的地方:“冻”不要把竖钩写成横折钩。
3.同学们练习,师巡察,鼓舞写得好的同学们,奖给小红花。
四、课外巩固向父母介绍今日学会了哪些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知识1.学习自愿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把自己认为读得好地方读给伙伴听。
二、朗读课文、感悟积累1.同学们读课文,结合图,找一找春天在哪里?全班沟通,读通课文。
2.把你喜爱的句子多读几遍,再读给同桌听。
3.指名读喜爱的句子,相机指导朗读,感悟积累。
4.采纳多种方式感悟课文:领读、竞赛读、表演等。
三、自主积累、练习背诵播放春天五彩斑斓、百鸟争鸣的美景,同学们背诵有关段落找春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2【设计特色】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引导同学通过看、听、说、读、做、写等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育同学的自主、探究精神,丰富同学的语言积累。
【学习目标】1、认识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春天的特点。
【课前预备】1、音乐曲目《春天畅想曲》,各类春景的CAI课件。
2、画一画春天中的各种花儿、草儿、树芽儿……并剪下来。
1找春天(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我能正确背诵课文。
2、我能感受春天的美并产生喜爱春天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我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我能正确背诵课文。
我能感受春天的美并产生喜爱春天的感情。
学法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
让学生通过自由读、默读、合作读、赏读等多种形式来理解感悟课文是本课主要的学习方法。
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学会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段,从中理解内容。
课前预习
1、猜一猜,看谁最聪明。
①用刀割牛角。
()②树上挂着白毛巾。
()
2.火眼金星辨字组词。
说()摇()深()脱()遥()
3、我能在课文中找出3个aabb式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可以在课文中找出比喻句、拟人句、感叹句、排比句。
导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同桌检查,组长检查,指名汇报
二、教师作自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1、2自然段。
①课文中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
②表示我们去寻找春天的动词有哪些?
三、小组合作研讨学习
1.学习第3自然段。
你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2.学习4——7自然段。
①“我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是怎样的呢?在课文中用“”找出相关的段落,并美美地读一读。
②我会说A、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③我也会写:,那是春天的吧?
3.学习第8自然段。
①我们找到春天后是的心情,请你用这样的心情读一读此段。
②春天还在哪里呢?
四.课堂小结
五、达标检测
1、在下面的句子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1)、我们几个孩子,()掉棉袄,()
出家门,()向田野,去()春天。
2)、她在柳枝上()秋千,在风筝尾巴上()啊();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在桃花、杏花枝头()……
2、春天在哪里,请用彩笔连一连。
小草探出头春天的眼睛
早开的野花春天的音符
是
树木的嫩芽春天的琴声
解冻的小溪春天的眉毛
六、布置课后作业:
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
读春天: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出春天的美。
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七、总结评价:
①自我评价:发言踊跃(好、中、差),表达清晰(好、中、差),举止大方(好、中、差),思维敏捷(好、中、差)。
②学生评价:我认为这节课_____________表现最好,因为他_________
学习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