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文明礼仪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5
教师课堂礼仪规范1.仪表规范(1)着装要合适。
着装朴素、整洁、大方,不得穿短裤、背心、超短裙、拖鞋、超高跟鞋进入课堂(田径、游泳、健美操等特殊课程必需时除外)。
严禁穿不适宜教师身份的休闲服和奇装异服。
(2)不得佩戴饰物。
禁止教师佩戴饰物,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损害课堂教学效果。
(3)禁止化浓妆。
禁止教师为赶时髦而进行过分化妆、妖艳化妆。
严禁染手指甲和脚趾甲。
2.行为规范做到自然、大方、得体、不虚假、不扭捏、不造作。
(1)目光要亲和。
在上课时,老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给人以平和、易近、有主见之感。
当讲话被学生突然打断或学生中出现突发事情打断你的讲课时,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更不能出现过激行为,否则会损害学生,也会损害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2)站姿要自然。
老师站着讲课,既是对学生的尊重,更有利于用体态语言强化教学效果。
站着讲课时,应站稳站直,挺胸抬头,不要耸肩或过于昂头,手自然垂下或自然活动,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小、过大或过急。
(3)手势要得体。
老师在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文明、礼节、适度的手势来强化效果。
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
讲课时严禁敲击讲桌或做其他过分动作。
3.书写要规范板书要正确、认真、工整、清秀、美观、大方、规范。
4.讲课要文明(1)严禁酒后上班、上课;严禁在课堂上吸烟;严禁在课堂上做有损于教师形象、师德的事情;严禁教师做不符合教师身份的出格的事情;严禁教师随地吐痰、擤鼻涕等。
(2)在任何时候、任何处所、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训斥、打骂学生,不得变相体罚、语罚、心罚学生。
(3)不得在课堂上发牢骚、发脾气、使性子、闹笑话、出洋相、搞乱子、挑事端、发泄个人怨气等。
(4)不得过早或过晚上下课,更不得擅离课堂或空堂。
(5)不得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如打手机等。
(6)不得坐着上课,更不得坐着讲课和板书。
(7)不得丢开教学而去批评、训斥学生,以免伤害学生自尊和损害教学。
教师的礼仪规范教师的礼仪规范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礼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的礼仪规范,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仪态。
站、坐端正,身体不东歪西倒,不前倾后仰。
要有良好的坐姿,尤其是家访的时候。
这是对家长的尊重,便于和家长沟通。
教师走路要把腰挺直,不要左右晃。
行走自然,挺胸收腹,充满活力、信心。
上课举止文明,面带微笑,讲台上注意站姿,无特殊情况,不坐着上课。
二、仪表。
1、身体、面部、手部、口腔必须清洁。
上班不抽烟,不吃零食。
2、头发梳理整齐,不留头屑,男教师不留长发,女教师不披头散发。
3、不浓妆艳抹,不戴耳环、手镯、手链等。
4、上班配戴工作卡,端正挂在右胸处,不能歪歪斜斜。
三、表情。
1、保持微笑,热情、亲切、友好、真挚、情绪饱满、不卑不亢。
2、不抓头、抓痒、挖耳、抠鼻孔。
3、不能用手指和笔杆指点客人或为客人指方向。
4、接待客人时不能流露出厌烦、冷淡、愤怒、紧张和恐惧的表情,不能扭捏作态、挤眉弄眼、吐舌等。
四、着装。
1、衣着整洁、端庄大方,白天穿校服上班,晚上值班不穿太透明、太短、太低胸及无袖、无领衣服,不穿拖鞋。
2、纽扣要全部扣好,男教师领带必须戴好,衣袋不能装太多物品,显得鼓囊。
3、女教师袜子不能有破洞,鞋子不能太高跟。
4、上课时不能带手提电话、BB机进入教室。
五、言行。
1、说话声调保持自然、清晰、柔和、亲切,不尖声高叫,不吹口哨。
2、说话要用敬语、礼貌用语,“请”、“谢”字不离口。
当学生敬礼或问好时,教师应热情还礼或示意。
3、批评学生要选择好有利于学生接受意见的地点和场合,并注意方法,不训斥、辱骂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教师做了错事,应主动向学生表示歉意。
4、不故意模仿他人的语言、语调和姿态,不对领导、同事、客人的衣着、言行说三道四。
5、接听电话时,必须先说:“您好!这里是……。
” 保持办公室整洁、安静,在办公室内不高声谈话、说笑、不吃喝,不吸烟,不随地吐痰。
6、对外接待,男士称“先生”,女性称“女士”或“小姐”;上级领导,以职务相称;校内一律以岗位职务相称。
学校教师文明礼仪规范(试行)一、公共礼仪(一)仪表礼仪1着装端庄大方,搭配协调,不穿奇装异服。
2、重要场合着正装。
3、体育教师从事教学时应着运动服、运动鞋等。
4、男教师不留长发、胡须,保持面容整洁。
5、女教师不化浓妆,不染彩发,不在公共场合化妆。
6、女教师佩戴饰物选择适当,不戴奇形怪状饰物。
(二)握手礼仪1行握手礼时应主动伸手。
2、女性主动伸手时,男性方可伸手行握手礼。
3、握手时用力适度。
4、控制好握手时间,一般3~5秒。
(三)电话礼仪1接打电话时先问好,并先作自我介绍。
2、通话时语言简洁明了。
3、挂断电话前说"再见"或'W O4、通话时间不宜太长,音量适中。
5、不用办公电话办私事。
(四)言谈礼仪1谈话谦虚真诚。
2、语言干净利索。
3、语言富有知识性、哲理性、趣味性。
4、不说脏话、粗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
(五)行为礼仪1、不做危险举动。
2、不做有违公德的行为。
3、不做粗鲁动作。
(六)驾车礼仪1按交通标志行车,不闯红灯,不酒后驾车。
2、速度适中,不强行超车,不接打手机。
3、带好安全带,不与乘车人讲话。
4、确需鸣笛提示对方时,注意鸣笛时间,一般不超过3秒。
晚上和特定场合做到不鸣笛。
5、晚上驾车与对方会车时,注意灯光切换。
6、停车时遵照当地环境,规范停车。
二、教育教学礼仪(-)课堂礼仪1上课信号响起,教师步入讲台,学生认真敬礼,教师鞠躬答谢,礼毕,请学生落座,气氛要庄重,感情要真切。
2、下课信号响后,教师停止讲课,待学生站好后,履行结束礼仪,师生互相道别。
3、使用礼貌用语。
4、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目光专注于学生。
5、辅导耐心细致,亲切热情,循循善诱。
6、尊重学生人格,爰护学生自尊心。
7、站着授课,并站稳站直,不要把手插在口袋内。
8、授课需在讲台走动时,步伐轻盈,步幅适当。
9、运用手势,随教学内容自然呈现,大方得体。
10、板书工整清晰,条理分明。
(二)教学语言礼仪1讲课语言遵循学科要求,表意准确严谨。
2024中学教师文明礼仪规
范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形象,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而制定的一套行为准则。
以下是2024中学教师文明礼仪规范的主要内容:
1. 仪表端庄:
教师要保持整洁、得体的仪表形象,穿戴整齐干净的服装,注意言谈举止,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
2. 语言文明:
教师要用正确、规范、优美的语言进行教学和与学生、家长的交流,避免使用粗俗、侮辱性的言辞,注意措辞礼貌、谦和。
3. 教学规范:
教师要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遵守教学纪律,严禁迟到早退、擅离职守等行为,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 尊重学生: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不歧视、不辱骂学生,做到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
5. 爱岗敬业: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教学任务,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6. 与家长的沟通:
教师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准确地向家长传递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与家长共同关心、教育孩子,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
7. 示范行为:
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注意言行一致,做到言传身教。
8. 互助合作:
教师要与同事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而努力。
这些规范旨在培养教师的良好文明礼仪习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规范的参考,让他们在教育工作中更加自律、严谨、有责任感。
教师礼仪规范
教师礼仪规范礼仪导语,您所欣赏的本篇有409文字共,由许东锋精心整理发表。
假如你对这文章感觉哪里不好,请告诉我们! 1. 穿着整洁:教师应该穿着整洁,不要穿着过于暴露或不合适的服装。
2. 言谈举止得体: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要说粗话或使用不当的语言。
3. 尊重学生: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不要使用侮辱性的语言或行为。
4. 保持专业形象:教师应该保持专业形象,不要在学生面前吃东西、喝酒或吸烟。
5. 保持良好的沟通: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不要使用威胁或恐吓的语言。
6. 保持礼貌:教师应该保持礼貌,不要对学生发脾气或使用___。
7. 保持耐心:教师应该保持耐心,不要对学生失去耐心或急躁。
8. 保持诚信:教师应该保持诚信,不要作弊或骗取学生的信任。
9. 保持教育公正:教师应该保持教育公正,不要对学生有
偏见或歧视。
10. 保持教育热情:教师应该保持教育热情,不要对教育失去热情或动力。
2024教师文明礼仪细则旨在规范教师的行为举止,提升教师的形象和职业素养。
以下是细则的要点:1. 仪容仪表:- 教师应穿着整洁,着装得体,符合职业形象。
- 教师不得穿着过于暴露或不得体的服装。
- 教师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清洁和整齐的发型。
2. 专业沟通:- 教师应使用正确的措辞和文明的语言与学生、家长和同事进行沟通。
- 教师应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和得体,避免使用粗俗或侮辱性语言。
- 教师应尊重学生、家长和同事的意见,倾听并积极回应他们的需求和关切。
3. 课堂礼仪:- 教师应准时到达课堂,做好课堂准备工作。
- 教师应注意言行举止,不得恶意批评、讽刺或羞辱学生。
-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
4. 尊重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价值观,不偏袒或歧视任何一个学生。
- 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 教师应公平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
5. 社交礼仪:- 教师在社交场合应保持得体的行为和礼仪,代表学校的形象。
- 教师应注意言谈举止,避免涉及敏感话题或传播不实信息。
- 教师应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互相尊重和支持。
6. 纪律要求:- 教师应严格遵守学校和教育部门的纪律要求。
- 教师应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违规行为。
- 教师应恪守职业道德,保护学生的权益和安全。
这些细则旨在建立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促进师生和睦关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所有教师都应遵守并践行这些规定。
如有违反,学校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教师礼仪的内容引言概述:教师礼仪是指教师在教学、管理和与学生、家长的交往过程中应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行为准则。
良好的教师礼仪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还能够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校园文化的建设。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教师礼仪的内容。
正文内容:一、言行举止1.1 穿着得体:教师应该穿着整洁、得体,遵循学校的着装规范。
衣着不应过于暴露或过于庸俗,以保持教师的职业形象。
1.2 语言文明:教师在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中应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避免使用粗俗、侮辱性的言辞,以树立良好的榜样。
1.3 姿态端庄:教师应保持自己的姿态端庄、自信,不应有过于随意或懒散的姿势,以展现教师的专业形象。
二、教学态度2.1 尊重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应有歧视、偏见的言行,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关注和机会。
2.2 耐心倾听:教师应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和困惑,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解答,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
2.3 激发学生潜能: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三、课堂管理3.1 严明纪律:教师应制定明确的纪律规范,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进行及时的处理,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
3.2 灵活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3 组织有序: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和内容,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避免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四、与学生互动4.1 尊重学生意见: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
4.2 细心关怀:教师应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难,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怀和帮助。
4.3 激励鼓励: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五、与家长交流5.1 及时沟通: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及时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教师文明礼仪规范教师文明礼仪规范一、教师仪态规范1. 衣着整洁合体,衣冠不严重,不穿涉及性暗示的装束。
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保持体味清新。
3. 保持面容和善,和蔼可亲的表情,不凶狠、严厉的样子。
4. 注意细节,如修剪整齐的指甲、协调的妆容等。
二、教师言行规范1. 以诚实为根本,言行一致,不虚伪做作。
2. 说话声音宜过大或过小,语速适中,清晰明了。
3. 语言文明,不使用粗俗词汇,不说带有歧视性和侮辱他人的话。
4. 禁止刻薄讽刺同事和学生。
5. 禁止说话讲气话,点评学生时不采用过分严厉的措辞。
三、教师课堂规范1. 上课前提前准备好教材和资料。
2. 严禁玩手机、聊天等与课堂无关的行为。
3. 严禁打断学生发言,尊重学生的发言权。
4. 协调学生关系,避免出现学生之间的冲突。
5. 严禁对学生进行体罚或任何形式的精神虐待。
四、教师与家长、同事交往规范1. 与家长、同事交往时,要尊重对方,不傲慢自大。
2. 交流时言辞要得体,不使用不恰当的称谓。
3. 严禁公开讨论家长或同事的私人事务。
4. 在与同事交流时保持和谐,不挑拨离间。
五、教师工作作风规范1. 记录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做到有据可查。
2. 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承担义务。
3. 严守保密工作,不泄露学生和同事的个人信息。
4. 不谋取不正当的私利,如索贿受贿等。
5. 不利用职权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六、教师学术道德规范1. 尊重学术规范,不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
2. 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引用、参考他人的研究时应注明出处。
3. 坚持学习和自我提升,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七、教师社会公德规范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从事任何违法活动。
2. 不参与或散布谣言和不实信息。
3. 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不偏颇待遇。
4.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
以上是教师文明礼仪规范的一些基本要求,教师应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和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教师礼仪仪容仪表的规范要求教师礼仪仪容仪表规范要求教师是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作为教师,理应注重维护教师的形象,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教师礼仪仪容仪表规范是教师职业生涯中必须遵守的准则,下面将详细介绍教师礼仪仪容仪表规范要求。
一、仪容仪表要求1.穿着整洁:教师的着装应当整洁、得体、端庄,不应过于暴露或过于浮夸。
对于男教师,应穿着干净整齐的正装,搭配得体的领带和鞋子;女教师应穿着得体的套装或连衣裙,不宜佩戴过多的饰品,妆容轻淡。
2.仪态端庄:教师应保持仪态端庄,举止得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站立或坐立端正,保持双脚平行,不宜乱动或趴在课桌上;坐姿应端庄,不宜趴在讲台上;走路时应保持直立,不应缓慢或匆忙。
教师的动作应轻柔流畅,不应过于夸张或嘈杂。
3.用语文明:教师言语应文明得体,不应使用低俗或粗鄙的语言。
在与学生交流时,应用亲切的语气传授知识,尽量避免批评或贬低学生。
在与同事交流时,应尊重对方的意见和思想,不应冲动或咄咄逼人。
4.面带微笑:教师应面带微笑,给学生和同事以和善、亲切的印象。
微笑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表达,能够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仪表礼仪要求1.尊重他人:教师应尊重学生和同事,不应随意挖苦、嘲笑或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对于学生,教师应平等对待,不应歧视或偏袒学生;对于同事,教师应相互尊重,多一些谅解和包容。
尊重他人是维护教育环境和谐、稳定的前提。
2.注重卫生:教师应注重个人卫生,保持清洁整洁的状态。
教师在教学时要洗净双手,指甲要修剪干净,不应带有异味或过多的化妆品。
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及时刷牙漱口,注意口气清新。
3.维持距离:教师应跟学生和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过于亲密的关系会导致教师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受到质疑。
教师要善于保持适当的距离,既能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又能确保个人尊严和职业形象。
4.遵守公共秩序:作为一名教师,应当遵守公共秩序,不得违法乱纪,从事无关的活动。
教师文明礼仪规范教师文明礼仪规范是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体现,是教师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
下面是教师文明礼仪规范的一些要点:一、仪表端庄、穿戴整洁作为教师,仪表端庄、穿戴整洁是重要的形象展示方式之一。
教师应当注重自己的仪表形象,注意穿着整洁大方,避免过分浮夸或随意的服饰,做到举止庄重、言谈文雅,给人以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言行得体、有礼有节教师在言行举止上应当注意礼节,要有良好的言行举止习惯。
在师生之间的交往中,教师不应有轻佻、粗鲁、冷漠等不当的行为,要以平易近人、亲切友好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三、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教师应当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论学生的能力水平、家庭背景、性别等方面的不同,都应当给予平等和公正的对待。
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服务。
四、言传身教、严守教师道德教师要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示范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
同时,教师应该自觉遵守教师道德规范,恪守职业道德和职业守则,不得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得在教育教学中存在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五、言语文明、和蔼可亲教师在言语交流中应该文明用语,不使用粗俗或侮辱性的言辞。
同时,教师应该用和蔼可亲的语气与学生交流,给学生以温暖和亲切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六、尊重家长、与家长进行良好沟通教师与家长的良好沟通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教师应当尊重家长,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和家庭背景,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和问题,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努力。
七、遵守校纪校规、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应当严格遵守学校的纪律和规章制度,不得违反校纪校规。
同时,教师要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向学生灌输错误思想和观念,不以强势手段对待学生,不滥用职权,不侵犯学生的人身权益。
以上是教师文明礼仪规范的一些要点,教师应当将这些规范融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时时刻刻以良好的师德师风示范学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
教师文明礼仪规范一、校园礼仪(一)形象礼仪1.着装得体整洁。
服装符合职业特点,校园不穿拖鞋,男教师不穿背心,女教师不穿吊带衫和超短裙。
2.仪表端庄大方。
男教师不留过长头发,女教师可化淡妆。
3.卫生习惯良好。
保持口腔清洁,不随地吐痰,不当众抠鼻、挖耳、剔牙、搔痒、摇腿、脱鞋、伸懒腰、哼小调,若打哈欠、喷嚏应用纸巾捂住口鼻,面向一旁。
4.与人交往真诚。
面带微笑,保持亲切、友好、真挚、积极的情绪状态,不流露厌烦、冷漠、蔑视、愤怒等表情。
5.说话态度亲切。
与人交流语言自然、清晰、亲切,多用敬语、礼貌用语,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二)行进礼仪6.进出校门时,应主动与门卫及值班教师点头问候示意。
自行车推行、汽车慢行至指定地点,整齐摆放车辆。
不得鸣笛或大声吼叫。
7.离开校园时,自行车推行、汽车慢行至校门口,不在校门口拥堵。
8.在校园内遇到同事、来宾(含家长)、同学时,应主动微笑点头示意或问候,如有学生或他人问候,要点头微笑回礼。
9.上下楼梯靠右行进,轻声慢步,遇到来宾主动让路。
10.工作区域里停步讲(谈)话要轻声(以两人谈话听见为好),不影响他人行进和工作。
(三)课堂礼仪11.进教室前检查上课用品,整理好自己的仪表,不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课堂。
12.上课预备铃响,亲切走进教室,摆放好上课用具,了解学生上课准备情况。
上课铃响后,从容走上讲台,肃立(规范地立正),师生相互问候。
13.用普通话教学,多用敬语“请”字和尊敬手势,禁止在学生面前指指点点。
关注每一个学生,认真、耐心地倾听学生发言,与学生交流时语气、语调友好、诚恳。
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
14.下课铃响,不拖堂也不匆忙离开教室,师生相互道别。
(四)办公室礼仪15.同事之间团结互助、和睦相处。
早晨相遇,主动打招呼;课间相见,微笑示意;下班道别,说声“再见”;得到他人帮助,及时表达谢意。
16.不打探别人隐私,不散布谣言,不拨弄是非,不争吵或者打架,不拉帮结派。
不高声讲话,不玩电脑游戏,不高声播放录音,打电话时注意不影响他人工作。
男女同事健康交往,有礼有节。
认真工作,不做任何妨碍他人工作的事。
17.不在办公室抽烟喝酒,物品摆放整齐,保持办公室的清洁卫生,节约水电,保护好学校和个人财产。
18.客人来访时热情迎接,微笑起立让座,主动与个人交流,礼貌回答客人的提问。
(五)与学生交往礼仪19.对学生一视同仁,尊重学生人格,不辱骂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0.师生相遇,面带微笑,礼貌回应学生的问候。
21.与学生沟通时,态度亲切,平等交流;教育学生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鼓励,少批评。
22.教师自己有错误,应坦诚向学生致歉。
对学生的过失,要耐心开导,不吼叫或训斥,也不要动辄向家长告状。
(六)集会礼仪23.升旗礼仪服装整洁,精神饱满,神情庄重,脱帽、摘墨镜,规范立正。
向国旗行注目礼,高声唱国歌。
国旗正在升起时,不东张西望、窃窃私语。
若迟到应原地站好,凝视国旗,等国旗升上后再入队伍。
24.集会礼仪提前到场,遵守会议纪律,按指定地点入座,没有特殊原因不中途退席。
将通讯工具关闭或调至振动,认真聆听,认真记录,不看报刊杂志,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
集会开始后,不随便走动和发出声响,若因故迟到,应悄悄入场,坐在后排位置。
尊重报告人的劳动,适时适度鼓掌。
若在集会上发言,要先举手,得到主持人同意;发表意见要观点明确,以理服人,包容不同见解,切忌出言不逊、恶语伤人。
在室外集会时,不交头接耳,注意坐姿和站姿,以身作则感染和教育学生。
25.听课评课礼仪提前进入听课地点,做好听课准备。
听课时与学生一样和讲课教师互致问候。
专注静听,观察学生学习状态,认真记录。
不交头接耳,不中途离场,不做任何与听课无关的事。
听课时将手机关闭或调到震动状态。
不要在听课教室接打电话。
评课时做到客观公正,理性分析他人课堂优点。
对他人教学的不足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评课时观点鲜明,真诚交流,乐于分享,表现出教师良好的学术素养。
二、社会礼仪(一)与学生家长交往礼仪26.家长会礼仪(包括会见家长时礼仪)做好会议或交流准备,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有很强的针对性。
服饰庄重,举止文雅,给家长以亲切和信任感。
尊重家长,语言礼貌,实事求是地介绍学生情况。
对家长的建议应用商量的口吻传递,多给家长一些发言机会,不训斥家长。
27.家访礼仪选好时机,预约前往。
举止庄重,温文尔雅。
用语合理,避免单纯的“登门告状”。
全面具体地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多从鼓励出发,语气和蔼可亲。
不接受学生家长的礼物、钱财、宴请或外出游玩等。
(二)就餐礼仪28.在食堂就餐,有序拿取餐具,互相谦让,不拥挤,打饭时依次排队等候,不插队。
29.进餐时不边说话边吃饭,不大声喧哗。
30.节约粮食,不剩饭菜。
31.进餐后把餐具放到指定位置,自己吃饭用过的餐桌在离开时应保持洁净。
(三)外出考察(或旅游)礼仪32.去一个国家或地区之前,首先了解这个地方的相关注意事项、民俗风情等。
33.爱护当地的文物和公共设施,不随意涂抹刻画。
34.不允许拍照的地方,不能强行拍照,更不能偷拍。
35.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讲究公共道德。
36.不参加赌博、迷信、宗教等活动。
37.在林区内不得使用明火。
38.爱护环境,讲究卫生,随身携带垃圾袋,不乱丢乱吐。
39.对服务场所的接待员以礼相待,对其提供的服务表示感谢。
若有服务上的失误,应善意提出,妥善解决,避免讥笑怒骂,不激化矛盾纠纷。
40.出入公共场所时,应看身后是否有人随后出入,如有人相随,应把门推(拉)开,等身后的人出入后方可轻声关门。
41.旅途乘车、乘机、乘船等,遵守安全标识。
按要求放置行李,与其他乘客互谅互让,言行文明,切忌大声喧哗。
(四)使用电话礼仪42.打电话礼仪电话接通后,应使用“您好!我是……”等礼貌用语,说话时保持一种得体的语气和声调,防止声音过大。
交谈结束后,应以“再见!”等礼貌话作为结束语。
43.接电话礼仪电话铃响后拿起话筒,用普通话说:“您好!我是……”等礼貌话接听,并做好电话记录以便落实。
接话完毕,应主动向对方说“再见”。
在一般情况下,接电话者应让对方先挂机。
44.移动电话礼仪在集体办公室、开会、会见重要客人或是参加重要集会时,尽量关闭手机或将手机调至振动状态,不要在公共场所大声通话,必须当众使用时,应向周围人致歉。
遵守加油站、飞机客舱、医院等特殊场合不得使用手机的规定。
驾车时应按规定使用耳机接听电话,保证安全行驶。
三、网络礼仪45.认真学习网上知识,不浏览不良网站和信息。
46.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公开个人信息,不轻易约会网友。
47.控制上网时间,不沉溺于虚拟时空。
不浪费别人的时间和资源。
48.不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
49.网上网下行为一致,与网友进行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不进行人身攻击。
50.遵守网络规则,在网上论坛、发表文章、购物等按相关网站规定操作。
51.尊重他人的隐私。
如果不小心看到别人的邮件或不易公开的信息,不要到处传播。
四、涉外礼仪(一)涉外着装礼仪52.衣着整洁,打扮得体,男教师参加正式活动应穿西装打领带。
53.参加各种涉外活动,进入室内场所均应摘去帽子和手套,脱掉大衣、风雨衣等送入存衣处。
一般不要戴墨色眼镜。
有眼疾须戴有色眼镜时,应向客人或主人说明,并在握手、交谈时将眼镜摘下,告别时再戴上。
男士在室内要脱帽。
54.在家中或旅馆房间内接待临时来访的(外国)客人时,如来不及更衣,应请客人稍坐,立即换装,不得赤脚或只穿内衣、睡衣、短裤、拖鞋等接待客人。
55.出席隆重活动时一般穿深色正装,上下身颜色一致。
参加吊唁活动时一般穿黑色服装。
有些热带国家,隆重场合也可穿长、短袖便服。
56.社交场合,无论天气如何炎热,都不能当众解纽扣、脱衣服。
小型便宴,如主人请客人宽衣,男宾可脱下外衣挂在椅背上。
(二)涉外见面礼仪57.遵守时间,不失约。
不过早到达,以免因主人未准备好而难堪;也不晚到,以免耽误别人的时间。
58.在交际场合中,一般在相互介绍和会面时握手,遇见朋友先打招呼,然后相互握手,寒暄致意;男子与妇女握手时,应只轻轻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
握手有先后顺序,应由主人、年长者、妇女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见面先问候,待对方伸出手后再握。
(三)涉外谈话礼仪59.涉外交往中,在与外宾谈话时表情自然,语言和蔼,表达得体。
与外宾谈话时,应面对外宾而不要面对翻译。
对方发言时要注意倾听,不左顾右盼,不频繁看表,谈话时距离适中。
60.参加外宾谈话要先打招呼。
别人在个别谈话时,不要凑前旁听,有事需与某人谈话,可待别人谈完。
有人主动与自己说话,应乐于交谈,发现有人想与自己谈话,可主动询问。
第三者参与谈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
若谈话中有急事需离开,应向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谈话时若超过三人,应不时与在场所有人进行交谈。
如果所谈的内容不便让其他人知道,可另约时间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