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推荐书目绘本《爱心树》导读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2
《爱心树》的简介及读后感推荐_爱心树内容30字英文绘本《爱心树》是一本适合儿童阅读的绘本,孩子们可以从《爱心树》中明白许多知识,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爱心树》的简介及读后感吧。
《爱心树》简介《爱心树》是美国谢尔希尔弗斯坦编写的绘本。
讲述了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大树给予了一个男孩成长中所需要的一切,把无私、博大的爱给予了小男孩,而自己却不图一丝一毫的回报。
《爱心树》内容概况一个男孩儿幸运地遇到了一棵因爱而给予,因给予而快乐的大树。
大树用他全部的生命陪伴男孩儿一生,为他创造了一生。
男孩儿曾因成长而离开,但他在生命的开始与结尾都和大树为伴,为此,大树幸福不已。
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和一个男孩儿是好朋友。
每天男孩儿都跑来和它一起玩,他们很快乐。
可是随着时光流逝,男孩儿长大了。
大树感到了孤寂。
一天,孩子来看大树,我需要一些钱。
于是大树把自己的苹果给了孩子。
后来又一天,长大了的孩子来了,我需要一幢房子。
于是大树把所有的树枝都给了孩子。
又过了很长时间,孩子又回来了,我需要一条船,驾着它到远方去。
于是大树又把自己的树干给了孩子。
又过了很久,已经变老了的孩子回来了。
非常抱歉,孩子,大树说,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
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孩子说,我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我太累了。
于是孩子坐下了。
大树很快乐。
《爱心树》作品欣赏绘本《爱心树》用简洁的文字和黑白的线条讲述了一棵树和一个男孩儿的故事,作品主题思想的丰富意蕴和图文合奏的巨大张力令人感动,引人深思。
人们习惯于将《爱心树》看成是一则有关索取与付出的寓言。
大树以其丰硕的苹果、茂密的枝叶和粗壮的树干满足了男孩童年游戏的快乐,之后又将所有这一切给予男孩来满足他成年生活的欲求,最后还以一个老树墩的身躯承载着男孩老年的疲惫。
大树因给予而快乐。
因此,大树被广泛认为是母爱的化身:在儿女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付出了最无私最博大的爱,不求回报,以满足我们的快乐当做自己最大的快乐。
一年级绘本《爱心树》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共5篇)第一篇:一年级绘本《爱心树》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年级绘本《爱心树》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教材介绍:这是一个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这是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
教学目的:根据低年级学生阅读的经历,采用绘本来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想象表达能力,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同时提醒学生学会爱,也学会感恩。
教具准备:绘本〈爱心树〉实物投影仪课件教学过程:赏读封面猜想故事出示封面,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封面上画的是什么?而后猜想故事主要说了什么呢?读文赏图激发想象第一面:“从前有一课大树。
”瞧,画家还没有画完整呢!靠我们班上的小画家来说说你如果画这棵大树,你会画什么样的大树呢?(生想象说)第二面:“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
”找找在这一页我们能找到男孩的吗?(小脚丫)看着这个顽皮的小脚丫,猜猜它是个什么样的男孩儿呢?(生说)第三面:瞧,男孩儿来了,教师读故事,这棵树给男孩儿带来了什么呢?它会和男孩儿玩什么游戏呢?(生想象说)第四——十面:和学生一起读大树给孩子带来的快乐。
第十一面:悄悄地,小男孩儿爱上这棵大树了,因为这棵树给男孩儿什么乐趣呢?回顾前面的情节。
第十二面:回顾完后教师过度总结,小男孩儿非常非常爱它。
所以大树很快乐。
学生跟着读。
第十三——十五:但是时光流逝,就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孩子渐渐长大了,瞧,也不来大树下玩耍了,没有来吃苹果了,没有来捉迷藏了,没有来荡秋千里,大树常常感到孤寂,第十六面:但是有一天孩子来看大树了。
教师读。
第十七——二十面:于是孩子爬上大树。
教师读。
突出读“大树很快乐。
”瞧现在这是棵怎么样的大树呢?但是大树还是很快乐。
第二十一——二十二面:师读故事,只留下了孤零零的树墩了。
第二十三面:但是大树还是很快乐,因为。
学生说。
但是大树墩的心坎里却有些。
《爱心树》绘本导读教学目标:1、认识绘本的封面及绘本的题目,能对绘本中出现的“爱心树”“树叶”“树枝”“树墩”“树干”字型有初步的感知,对识字保持兴趣。
2、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并能在游戏中表达自己对故事的了解和感知。
3、引导孩子体察父母不计代价、无怨无悔、永无止尽的付出。
籍由情境故事带入品格教育(听话、体贴、順服父母),以增进亲子关系。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爱心树上的爱心树叶、树精灵面具、字卡、PPT。
教学过程:一、师生见面(和几个小朋友握手,互相问好。
)大家好,猜猜我是谁?“我是从森林里偷偷溜出来的树精灵,我们森林里有许多大树,每棵树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你们想听我给你们讲故事吗?我讲故事的时候你们要怎么听呀?”提出听故事的要求:小耳朵竖起来,小眼睛看上面。
二、学习封面1、出示绘本封面:“瞧,(PPT音乐)这是一本书的封面。
睁大小眼睛,你看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说出“大树、苹果、男孩子、英文、书的题目、作家”3、根据学生回答,板帖:在黑板上画上一棵数(课前),板帖“爱心树”三个字,教学“爱心树”三个字的读音:和老师一起念,请有爱心的小朋友念。
说话训练:(鼓励小朋友是爱心小朋友,老师也是爱心老师,还有谁是爱心?)。
4、看了这个封面,聪明的小朋友肯定能提出很多问题。
5、学生提问,三、教师讲故事根据PPT出示,教师讲故事。
片面设计一:1、小男孩采集树叶可以干什么?生“做王冠”。
2、如果你去采树叶,你愿意干什么?3、板帖“树叶”,教学树叶的读音,想和老师一起去采集树叶的同学一起念一遍。
片段设计二:1、男孩非常爱这棵树,非常非常爱这棵数。
你就是小男孩,你想怎样告诉大树你的爱?2、师生模拟大树和男孩的情境对话。
如:“抱一抱”、“亲一亲”、“说一说”引导学生说爱的语言:“大树,我爱你。
”“大树,我喜欢你。
”“大树。
我们是好朋友。
”教师扮演大树表示很快乐。
片段设计三:教师深情并茂地大声读绘本的第二部分,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绘本名称:绘本阅读《爱心树》
适合年龄:大班
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并用有序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达。
2、通过活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准备:ppt 两人一本绘本
活动过程:一、引入环节:出示封面引入主题。
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一本关于什么的书?
作者是:谢尔,他是美国一位伟大的绘本作家。
二、探索环节
环节一:集体阅读从开始页至跑到树下,引出主题学习阅读的方法,激
发阅读兴趣。
提问:这是一颗怎样的大树?你看到了什么?
环节二:运用以上方法自主阅读,从采集树叶至大树很快乐,理解大树和孩
子之间所发生的故事。
提问:大树和男孩子每天还会做什么事情呢?
自主阅读要求:请把每一页的内容看清楚,仔细观察大树,两个人
一起看一本书,合作用故事的语言讲一讲大树和男孩子做的事情。
请个别幼儿上来讲一讲。
环节三:集体阅读,时光流逝至大树孤寂,猜测故事后续内容,建立孩子长
大的印象。
时光流逝你看到了什么?
你猜猜孩子长大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环节四:自主阅读至结尾页,边看边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孩子为什么回来?做了什么?大树变成了什么样?
三、整体阅读全文,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这是一颗怎样的树呢?
你要是孩子会怎么做?。
绘本《爱心树》阅读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个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这是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
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讲述耐人寻味的故事,讲述一段深沉的爱,一种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的爱的哲理,禁不住流下热泪。
这是一本经典的图画书,它以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形象,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而文字的布局也富有动感“采集树叶”几个字,就像是树上的叶子正在悠悠飘落。
图文的配合非常融洽,简单的线条,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故事,却掳获了无数读者的心。
1、通过阅读,了解《爱心树》内容,走近经典图画书。
2、通过讨论,探究《爱心树》内涵,了解经典图画书。
1、赏读封面,了解作者,观察环衬。
(1)赏读封面。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封面上画的是什么?而后猜想故事主要说了什么呢?
这种嫩嫩的绿色,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呢?
(2)了解作者。
谢尔.希尔弗斯坦(1930-1999),享誉世界的诗人、卡通画家、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
有史以来最成功,最受孩子们喜爱的作家,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无数,其儿童诗集和图画书风靡整个世界,绘本作品更是幽默温馨,简单朴实,其中含有着淡淡的人生讽刺与生活哲学,不只吸引儿童,更掳获了大人们的心,让他的作品跨越年龄层,成为值得咀嚼回味,一读再读的不朽经典。
他的绘本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仅美国本土的销量就超过1800万册。
谢尔以正是以《爱心树》(the giving tree)一书轰动文坛,奠定了自己在当代美国文学界的地位。
其他脍炙人口的作品还有:《失落的一角》(图画书历史上最为简单的一本书) 、《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阁楼上的光》、《人行道的尽头》、《往上跌了一跤》等。
(3)观察环衬。
大片的白色让你想到了什么?看后你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谈。
其实大片的白色空白环衬是为了让我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而留下充分的空间。
就让我们带着种种想象走进爱心树。
2、读文赏图以问题激发想象
第一面:“从前有一棵大树……”瞧,画家还没有画完整呢!靠我们班上的小画家来说说你如果画这棵大树,你会画什么样的大树呢?(生想象说)
第二面:“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
”找找在这一页我们能找到男孩的吗?(小脚丫)看着这个顽皮的小脚丫,猜猜它是个什么样的男孩儿呢?(生说)
第三面:瞧,男孩儿来了,教师读故事,这棵树给男孩儿带来了什么呢?它会和男孩儿玩什么游戏呢?(生想象说)
第四——十面:和学生一起读大树给孩子带来的快乐。
第十一面:悄悄地,小男孩儿爱上这棵大树了,因为这棵树给男孩儿什么乐趣呢?回顾前面的情节。
第十二面:回顾后,小结小男孩儿非常非常爱它。
小男孩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他对大树的爱?在树上刻下他和大树的名字。
所以大树很快乐。
学生跟着读。
板书“小男孩”、“做游戏、吃苹果、躺在大树的怀里……”
第十三——十五:但是时光流逝,就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孩子渐渐长大了,瞧,也不来大树下玩耍了,没有来吃苹果了,没有来捉迷藏了,没有来荡秋千里,大树常常感到孤寂,第十六面:但是有一天孩子来看大树了……教师读。
第十七——二十面:于是孩子爬上大树。
教师读。
突出读“大树很快乐。
”瞧现在这是棵怎么样的大树呢?但是大树还是很快乐。
为什么只剩树干了还是很快乐呢?学生说。
板书“少年、青年”“摘苹果、砍树枝”
第二十一——二十二面:师读故事,只留下了孤零零的树墩了。
第二十三面:但是大树还是很快乐,为什么只剩树墩了大树还是很快乐呢?学生说。
但是大树墩的心坎里却有些……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呢?大树墩心坎里却怎么样?学生说。
板书“中年”“砍树”
第二十四——二十六面:师读故事。
大树很快乐,为什么还是很快乐?因为它能让孩子坐在它的上面休息呢!板书“老年”“坐在大树墩上休息”
3、联系生活激发情感
(1)孩子们,在生活中,有谁也像这棵爱心树一样给你快乐,给你幸福,给你爱心呢?
(2)假如你走进故事,来到爱心树下,爱心树给你带来这么多的快乐,你会给爱心树什么快乐呢?
(3)如果你是大树,你愿意成为这样一棵不断付出,不断给予的大树吗?
4、课外延伸,集体创作爱心树
师生集体创作爱心树,每个人都写一张“感恩卡”来当做树页,贴在墙报上的爱心树上,在“感恩卡”上写下感谢一直为你付出的人的心里话。
5、小结故事,提升情感认识
这个故事虽然不长,但却道出了“施”与“受”之间的真谛,充满了温馨,也略带一点忧伤,让我们深深地感动。
爱心树就像我们的父母以及不断为我们付出的人们一样,因为对孩子的爱而不断地给予,也因为给予而感到真正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