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新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玩具交响曲》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5.90 KB
- 文档页数:3
义务教与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音乐二年级第四册小学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玩具交响曲》精品教案1、知识技能目标:能够运用玩具模仿音乐中各种玩具发出的声音。
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进行创作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聆听音乐《玩具交响曲》,并且参与打击乐器表演,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
一、完整聆听《玩具交响曲》第一乐章,引导学生体会乐曲活泼有趣快乐的音乐情绪。
二、复听乐曲,让学生说出音乐中特殊的声音,并且能结合玩具和打击乐器的声音来进行模仿。
三、听到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或者模仿敲击某种乐器。
老莫扎特的《玩具交响曲》,是不同作曲家创作的同名交响曲中最早、也是最有名的一首。
其短小、精炼,通俗易懂,除弦乐器外,使用了一些玩具作为乐器,从而增添了不少诱人的童趣。
在这首作品中,各种鸟鸣声、玩具发条声和铃声等的运用,创造出一种稚意盎然的氛围。
该曲为3个乐章:⒈快板,简单的奏鸣曲式;⒉小步舞曲;⒊终曲-快板;一共演奏约10分钟。
这部交响曲虽然篇幅很小,但格调质朴、欢快,意境淡美、绵长。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一起聆听一首乐曲,听听这首乐曲中有没有你熟悉的声音,请你用动作模仿一下1、完整聆听《玩具交响曲第一乐章》问:你们听到了哪些熟悉的声音?(学生交流)问:你能用动作模仿一下吗?(学生模仿)教师:这段音乐中有许多用乐器和玩具模仿的声音,所以这首乐曲叫《玩具交响曲》(出示课题)师:这节课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乐器,大家闭上眼睛,听一听他是谁?(敲击三角铁)三角铁在演奏时,左手提着吊绳,用右手敲击,大家一起跟着模仿一下,师:还有一些小乐器放在大家的板凳下面,赶快拿起来和小伙伴交流一下听听他们的声音学生们演奏乐器三角铁串铃挂木鱼教师:请你说说你的乐器是什么?你怎样来演奏?(学生分别展示)教师及时纠正:串铃在演奏的时候,身体要坐直,右手拿起乐器摇奏,大家一起跟着模仿一下三角铁在演奏时,左手提着吊绳,用右手敲击,大家一起跟着模仿一下,教师:你们还有别的演奏方法吗?想一想?老师告诉大家还有一种演奏方法叫滚奏,左手提着吊绳,右手拿着小棒在里面滚动着演奏,大家一起模仿一下。
二年级音乐玩具交响曲教案教学内容:聆听《天鹅》、表演《小小摇篮曲》。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道别二、聆听《天鹅》1、回答引入师:天上飞的存有哪些动物?既可以在天上飞又能够在水里游的动物又存有哪些?谁愿说道说道自己心中天鹅的形象?这文言老师将和同学们一道回去一个很美的地方观赏天鹅、体会天鹅2、初听: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乘着音乐的翅膀进行想像并思考三个问题:乐曲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大提琴独奏,钢琴伴奏)各种乐器表现的是什么形象?透过音乐你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3、根据学生的提问,教师予以鼓励,引导孩子们大胆讲出自己的观后感。
4、讲小故事:被埋没了25年的圣-桑作品《动物狂欢节》这部如今广为人知的音乐作品曾经披打入冷宫25年。
当然,这样的事情在音乐史上绝不少见。
但是,最让人不解的是,使这部杰作人为地遭受这种不幸命运的不是别人,而是作曲家本人。
年,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完成了标题为《动物狂欢节》的管弦乐组曲。
同年3月,作者亲自指挥了这部作品的演出,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但是,就在这次演出后不久,圣-桑突然宣布禁止这部作品在他生前继续演出,并且也不准出版这部作品的总谱。
一直到作曲家逝世前夕,他才在遗嘱中解除了自己的禁令,使得这部25年内无人问津的作品重见光明,其中很多旋律,尤其是第13曲《天鹅》,成为了脍炙人口的著名乐曲。
人们感到奇怪:既然这部作品具有如此杰出的艺术价值,那么作曲家本人为什么要禁止它在自己生前继续演奏和为人所知呢?原来,圣-桑在这部作品里讽刺了当时的很多著名的音乐家,他用夸张、变形、戏谑的手法借用了柏辽兹、门德尔松、奥芬巴赫、罗西尼等音乐大师的一些著名的旋律,虽然圣-桑本人并无恶意,但为了慎重,他还是做出了上述的决定。
5、复听乐曲,进一步体会、认知作品。
摆课件观看绘画音乐《天鹅》。
(我们去看一看美术大师就是怎样认知刚才这首乐曲的)观赏回去后恳请同学们各抒己见(你存有要说的吗?谁能够谈谈自己的体会?)。
玩具交响曲(片段)【教材分析】管弦乐《玩具交响曲》是一首实际演奏时间只有七分钟的小型名曲,一直为儿童们所喜爱。
但是关于它的作者确有两说:一说是海顿的作品,并且还听到过一个关于海顿创作《玩具交响曲》的故事。
但是,海顿是否真的写过这首《玩具交响曲》,在最具权威的《大格罗夫音乐辞典》里也查不到海顿这首作品。
另一说:根据国外及台湾出版的一些书上,也较肯定地说:“根据专家最新考据,现在已确认这首曲子根本不是海顿的作品,应该是英扎特的父亲莱奥波特·莫扎特所写的。
”(见邵义强著《名曲欣赏指引》第一集;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年编辑的《外国音乐辞典》虽然把《玩具交响曲》编辑到海顿作品条目里,但放在最后,并有文字说明:“相传是海顿的作品,但近世学者一说系莫扎特的父亲莱奥波特·莫扎特(1719-1787)所作。
”这是关于作者的情况。
作者在这部C大调交响曲的乐队编制除弦乐器外,还加上许多独具特色的玩具乐器,如“杜鹃”、“夜莺”、“鹌鹑”等拟声笛以及鼓、三角铁、摇环、小号等,组成了小交响乐队,用来表现天真可爱的儿童情趣,产生了独特的音乐效果。
作品共分三个乐章,篇幅虽不大,却具有一般交响乐曲的结构。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
小学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同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能性的问题,不大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
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
同时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者的目的。
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玩具交响曲》,感受音乐的风趣幽默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模仿、体验、探究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单元童年的游戏《欣赏玩具交响曲(片段)》教学设计《玩具交响曲(片段)》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课标简谱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童年的游戏。
乐曲短小、精炼、通俗易懂。
莱奥波德.莫扎特创作的《玩具交响曲》是不同作家创作的同名交响曲中最早、也是最有名的一首。
在这首作品中,各种鸟鸣声、玩具发条的声音和铃声的运用,营造了一种儿童的氛围。
【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但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
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
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者的目的。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乐曲,感受音乐情境丰富音乐想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唱主题、打击乐器伴奏、律动、画图谱等活动感受音乐形象。
3.知识与技能:能够利用打击乐器为乐曲进行伴奏。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形象,激发丰富的音乐想象力。
教学难点:为乐曲伴奏。
【教学准备】多媒体、玩具、三角铁、数码钢琴。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好,请你把从家中带来的小玩具拿出来跟老师分享一下!生:出示玩具。
师:同学们的玩具可真多呀,你们的童年太幸福啦~师:让我们用这些玩具做个节奏游戏吧。
节奏游戏1、XXX2、X———3、XX.XX师:你觉得你的乐器更适合演奏哪个节奏生:体会回答师:玩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回答【设计意图】感受玩具音响效果,在思考后聆听音乐会使学生对音乐与生活的关系有更多的感悟。
(二)初步聆听,律动感受师:你能想象,玩具的声音与交响乐队演奏的音乐融合在一起,那是一种怎样的效果吗?师:今天老师把这样的有趣的音乐带给你们,让我们一起听听这段旋律,说说音乐带给你了怎样的感受?生:聆听回答。
师:它为什么会让你觉得开心呢?(进一步提问)【设计意图】体验玩具的声音与交响乐队配合时发出的奇妙的音响感受。
新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玩
具交响曲》教案
《玩具交响曲》教案
教学内容:
聆听管弦乐《玩具交响曲》第一乐章。
教学目标:
1、初步欣赏《玩具交响曲》,感受音乐并用动作或线条
表现音乐。指导学生用
明亮、轻巧的声音,不同的音色和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
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
蜗牛形象。
2、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歌曲音调,创编葡萄
成熟后的《玩具交响曲》,
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与创造力。
3、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剧的创编与
表演的实践活动中,培养
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和敢于当众歌唱表演的信心。
教学重点:
1、聆听音乐,感受音乐。
2、指导学生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3、组织学生较好地参与歌词的创编和合作表演活动。
教学难点:
1、注意听辨音乐中打击乐器声,感受杜鹃欢鸣的情景
并用线条表示。
2、歌曲教学中切分节奏和附点音符的掌握。
3、编创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与指导。
教学过程:
一:欣赏《玩具交响曲》。
1、激趣引入:今天我们的教室可热闹了,我们的好朋
友——玩具要演奏一首交响曲送给爱音乐的小朋友,请小朋
友仔细听,你在音乐中听到了那些玩具发出的声音?还听到
了哪些打击乐器的声音?(初听呈示部音乐)
2、小结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受(活泼、欢快)。
3、正是由于这么多玩具和打击乐器的加入,才使这段
音乐更有趣,现在请小朋友把你的小手拿起来,当你听到玩
具发出的声音时,用你的手指的点画来表示,当你听到打击
乐器发出的声音时,用动作来表现。(复听呈示部音乐)
4、聆听结束部,感受杜鹃欢鸣的情景。
师:你从音乐中听到哪些声音?你能想象杜鹃是怎样在
歌唱的吗?选择书上的哪种图形来表示?为什么?
5、整体聆听完整聆听,让学生听着音乐在白纸上用线
条或图形来表现这段音乐。
6、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手上现有的乐器来试着是这首
音乐听起来更动听好吗?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加入到音
乐中。
二:总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