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金陵怀古》资料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25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意思及赏析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意思及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①,正故国②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一江一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③残一陽一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④,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⑤,悲恨相续⑥。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⑦。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一庭》遗曲。
①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②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③去棹(zhao):停船。
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④星河鹭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
星河,指长一江一。
⑤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之事。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一宠一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一欢作乐。
⑥悲恨相续:指亡国悲剧连续发生。
⑦漫嗟荣辱:空叹什么荣耀耻辱。
登高极目,金陵正是一派晚秋,天气有了肃杀之意了。
奔流千里的长一江一澄沏如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如箭镞挺一立。
小船在夕一陽一里疾驶,岸旁酒家的酒旗迎着西风飘拂。
少船出没,云烟稀淡,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画尽这景色。
回想往昔,金陵竞相攀比奢华,亡国的悲恨接连相续。
千古以来人们到此地,都忍不住感慨历史的得失荣辱。
六朝风云全都随着流水而去,只有郊外的寒烟和野草还如以往那般苍绿。
眼下的歌女不知什么是亡国恨,时时放声歌唱南唐后主的《后一庭花》。
【壮丽之美】金陵怀古的作品很多,光以《桂枝香》为调的词就有三十几首,但王安石的这首,被人尊称为金陵绝唱,苏东坡看后惊叹:“王安石写词都成狐一精一了!”金陵的美,既有自然风光的秀丽,千里澄一江一似练,翠峰如簇;更有人文景观和历史景观的厚重。
要体现这样一个历史名城的美丽,王安石用了“澄一江一”、“翠峰”、“征帆”、“酒旗”、“彩舟”、“鹭起”,有自然有社会,构成一幅雄伟壮丽的金陵晚秋图。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的翻译如下:
登上高楼凭栏远眺,金陵城正在风雨中,秋天渐渐过去。
六朝兴废,感动伤怀,可惜如今已不再。
江上的烟波与草上的露珠仿佛是古今不变的景象,只有石头城上的秋风是岁岁常新。
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境遇进行赏析:
这首词是王安石在出知江宁府时所作,时间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王安石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和散文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征。
这首词所表达的怀古之情和对历史的思考,也是当时人们普遍的心理感受之一。
在时代背景方面,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繁荣。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等问题逐渐凸显。
王安石作为一位改革派领袖,他的诗歌和散文都反映了这种社会背景。
在这首词中,王安石通过对金陵城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他通过对六朝兴废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同时,他也通过对石头城上秋风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这种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也是当时人们普遍的心理感受之一。
总的来说,《桂枝香·金陵怀古》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词作。
通过对金陵城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同时,这首词也展现了王安石作为一位文学巨匠的才华和艺术魅力。
桂枝香·金陵怀古【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内容:【原文】【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原文】: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翻译】我登山临水驰骋目力,正是建康晚秋的时候,天气刚刚变得肃杀萧索。
千里长江澄澈得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像箭头般尖利。
来往的船只在残阳中穿梭于江面上,酒旗背对着西风斜斜地插着。
五彩的画船仿佛出没在天边淡淡的云层里,白鹭在银河似的长江江面上飞起,就算是画图,也难以描绘得这般的清丽。
感念往昔,人们竞逐繁华。
可叹隋兵已经到了城门外面,然而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还在城楼头上寻欢作乐,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地继续着。
千百年来凭高的人面对着这历史遗迹,徒然叹息荣辱兴废。
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不还,只有寒冷的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
直到如今,歌女还时时唱着《玉树后庭花》的曲子。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背景】此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在金陵胜地,登高望远,便兴起了满怀愁绪:日月之迁流,仕途之坎坷,家国之忧患,人生之苦辛,涌凝笔端,写成了名篇佳作。
词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颐情自然风光的情怀,同时也寄寓讽喻之意。
【主题思想】本词上阕写登高远望之景,虽为深秋,但“天气初肃”,色彩绚丽,风光秀美,画面开阔,气势恢宏;下阕追古思今,叙议结合,运用典故,写出了六朝的衰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1:谩嗟:空叹。
2: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星河鹭起,画图难足”:长江白鹭飞起,再美的画也画不出。
【翻译】:我登山临水驰骋目力,正是建康晚秋的时候,天气刚刚变得肃杀萧索。
千里长江澄澈得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像箭头般尖利。
来往的船只在残阳中穿梭于江面上,酒旗背对着西风斜斜地插着。
五彩的画船仿佛出没在天边淡淡的云层里,白鹭在银河似的长江江面上飞起,就算是画图,也难以描绘得这般的清丽。
感念往昔,人们竞逐繁华。
可叹隋兵已经到了城门外面,然而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还在城楼头上寻欢作乐,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地继续着。
千百年来凭高的人面对着这历史遗迹,徒然叹息荣辱兴废。
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不还,只有寒冷的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
直到如今,歌女还时时唱着《玉树后庭花》的曲子。
【赏析】: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退居金陵时所写。
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
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这首词作于词人第二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的时候,通过对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桂枝香·金陵怀古宋·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1)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2)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金陵是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朝古都(3)天气初肃:天气刚转为清肃、萧索。
(4)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
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澄江,清澈的长江。
练,白色的绢。
(5)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
簇,丛聚。
(6)去棹(zhào):停船。
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7)星河鹭(lù)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
星河,指长江。
(8)画图难足: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9)繁华竞逐:(六朝的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
(10)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11)悲恨相续:指亡国悲剧连续发生。
(12)凭高:登高。
这是说作者登上高处远望。
(13)谩嗟荣辱:空叹什么荣耀耻辱。
这是作者的感叹。
(14)商女:歌女。
(15)《后庭》遗曲:指歌曲《玉树后庭花》,传为陈后主所作。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翻译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
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
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原文与赏析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 *** 》遗曲。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这是一首怀古词。
一说写于作者第一次出任江宁知府时,或说写于作者罢相退居金陵之时。
“登临送目”,即登高临远、纵目远眺之意。
一开始词人就立足于一个能够俯瞰江山胜景、纵观古今变化的制高点上,使人感受到一种奋发踔厉的精神。
领字“正”以下二句,点出时间地点。
“故国”,即故都,指六朝旧都金陵,与词题紧密衔接。
“肃”有肃杀、萧条之意。
这里用“天气初肃”,使“晚秋”具体化。
“天气初肃”,还意味着天高气爽,空气澄澈,这正是“登临送目”的最好季节。
“千里澄江似练”,语出谢脁诗“澄江静如练”。
“千里”二字更充分表现出长江之雄伟和境界之辽阔。
“翠峰如簇”,指青翠的山峰连绵不断,簇拥在一起。
前句写江,是鸟瞰;这句写山,是遥望。
这两句极写江山之美,以表现金陵地势的雄奇险峻,同时也写出词人开阔的胸襟。
它既可为下面江天景色具体描绘提供一个全景,也为后片的怀古奠定了基础。
接下“归帆”二句,写出在一望无际的大江上,无数来往的帆船,正行驶在斜阳掩映的烟波江上。
两岸卖酒人家,幡招儿迎着西风飘荡。
这两句是在眺望“澄江”时所见到的具体景色。
归帆映日,酒旗迎风,隐现生活的和平宁静,又补充了“千里澄江似练”这一全景,使之更为层次鲜明,丰富多彩。
“彩舟”二句,则是江中远景。
千里长江,宛如一条天河;那些彩色楼船,行驶在烟波迷濛之中,仿佛航行在云端;远处粼粼闪光的江面,一群白鹭在飞舞:这该是多么美好的景色!南京西南长江中有白鹭洲,词人把这个地名活用,写成“星河鹭起”的动景,把金陵景色点缀得更加婀娜多姿,气象万千;任凭你有巧夺天工的画笔,恐怕也画不出这样一幅壮丽的金陵晚秋景色图。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宋词注释翻译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桂枝香·金陵怀古》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词作。
此词通过对金陵(今江苏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
“澄江”“翠峰”“征帆”“斜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
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
“蓬”字作转折,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对历史和现实,表达出深沉的抑郁和沉重的叹息。
全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堪称名篇。
作品原文桂枝香·金陵怀古⑴登临送目⑵,正故国晚秋⑶,天气初肃⑷。
千里澄江似练⑸,翠峰如簇⑹。
归帆去棹残阳里⑺,背西风,酒旗斜矗⑻。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⑼,画图难足⑽。
念往昔,繁华竞逐⑾,叹门外楼头⑿,悲恨相续⒀。
千古凭高对此⒁,谩嗟荣辱⒂。
六朝旧事随流水⒃,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⒄,时时犹唱,后庭遗曲⒅。
作品注释⑴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首见于王安石此作。
金陵:今江苏南京。
⑵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送目:远目,望远。
⑶故国:即故都,旧时的都城。
金陵为六朝故都,故称故国。
⑷初肃:天气刚开始萧肃。
肃,萎缩,肃杀,形容草木枯落,天气寒而高爽。
⑸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
语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澄江,清澈的长江。
练,白色的绢。
⑹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
簇,丛聚。
⑺归帆去棹(zhào):往来的船只。
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⑻斜矗:斜插。
矗,直立。
⑼“彩舟”两句:意谓结彩的画船行于薄雾迷离之中,犹在云内;华灯映水,繁星交辉,白鹭翩飞。
这两句转写秦淮河,“彩舟”系代人玩乐的河上之船,与江上“征帆去棹”的大船不同。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原文翻译及赏析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原文翻译及赏析1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作者:宋,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原文: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宋代〕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①登临:登山临水。
②故国:故都,指金陵,南朝的都城,在今江苏省南京市。
③天气初肃:天气刚刚转为清肃的气象,指初秋时节。
④澄江似练:清澄的长江像一条白色的绸带子。
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澄江、清澈的长江。
练。
白色的绸带子。
⑤如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
簇,聚集,簇拥。
⑥去棹(zhào):往来的船只。
棹,一种划船的工具,形似桨,引申为船。
⑦斜矗(chù):斜斜地竖着。
⑧星河鹭(lù)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
长江中有白鹭洲(在今南京水西门外),作者把这个地名活用,写成“星河鹭起”的动景。
星河,天河,这里指长江。
⑨繁华竟逐:争着过豪华的生活。
竞逐,竞相追逐。
四门外楼头:这里用陈后主宠张丽华而致亡国的典故,指南朝陈亡国的悲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从金陵朱雀门(南门)入城,俘获陈后主与他的宠妃张丽华,陈朝灭亡。
当时,陈后主与他的宠妃张丽华正在结绮楼上寻欢作乐。
《桂枝香·金陵怀古》译文|注释|大意|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译文|解释|大意|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译文|解释|大意|赏析登临送目,正故国①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②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③。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④,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⑤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⑥。
【解释】此词通过对金陵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表达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北宋王安石作。
送目:远目,望远。
①故国:即故都。
②棹(zhào):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此处引申为船。
③难足:难以完美地表现出来。
④门外楼头:指南朝陈的亡国惨剧。
语出自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⑤六朝:指建都金陵的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⑥后庭遗曲:指歌曲《玉树后庭花》,传陈后主作,被视为亡国之音。
【大意】登上城楼放眼远望,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气已变得飒爽清凉。
千里澄江宛如一条白练,青翠山峰像箭簇耸立前方。
帆船在夕阳下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
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白鹭好像在银河里飞舞,丹青妙笔也难描画这壮美风光。
遥想当年,故都金陵繁盛堂皇。
可惜朱雀门外结绮阁楼仍在,六朝却已相继败亡。
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
六朝旧事已随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
时至今日,商女们时时地还把《玉树后庭花》遗曲吟唱。
【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来到南朝古都金陵胜地的时候,正是一个深秋的傍晚,天气已经开始转凉,有种飒爽的感觉。
当此之时,临江揽胜,凭高吊古,自有一番兴致。
看那长江,水清波平,宛如一条千里长的白练横在大地上。
白练的两侧是成簇的青山,葱翠欲滴。
这是一幅极美的静景,现在,这景致有了一点变化。
纵目望去,只见斜阳映照之下,目力所及之处,有数不清的帆风樯影,交错于闪闪江波之上。
金陵怀古之绝唱——王安石《桂枝香》赏析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采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桂枝香》王安石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与改革家,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他在文学上不仅善诗工文,而且在词的创作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他所作的词虽然不多,但能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卷四),不受前人绮靡风气的影响,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王安石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青年时代的他目睹时弊,慨然而有矫时匡世之志。
曾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
由于他有这样的政治抱负,加之才华横溢,而曾两度为相,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富国强民的博大情怀。
在政治上主张改革,在文学上他则主张要重视文章的社会意义,坚持为文应有补于世的观点。
《桂枝香》词调,首次见于王安石。
据《历代诗余》引杨湜《古今词话》云: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唯王介甫为绝唱。
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
可见此词作之成就。
据有关史料记载,因作者于治平四年(一0六七年)出知江宁府(治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旧称金陵),故推断作者此词作大概写于一0六七年的秋季。
浏览全词,我们可以得知该词上片描绘的是古金陵壮丽的景色,而下片则通过怀古以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竞逐的腐朽生活,寓有伤时之感。
首先我们看前面三句: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此处送目一词,意为远目、远望的意思,可它却比远目、远望更加新鲜,不落俗套,给人一种由近及远的感觉。
故国即指金陵。
因金陵曾乃东吴、东晋以及南朝宋、齐、梁、陈六朝旧都,故有此说。
肃含有肃杀、萧索之意。
在天气开始变得萧索的晚秋时节,故国金陵的高台上站着一位举止气度不凡的人,这便是作者自己,此时他正举首遥望。
那么他看到了什么呢?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高中语文最新2020部编版必修下册】
《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下注释
①选自《临川先生文集》卷三十七(《王安石全集》第5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桂枝香,词牌名。
②【登临送目】登山临水,放眼远眺。
③【故国】故都,指金陵。
④【肃】肃爽,天高气爽。
⑤【簇】箭头,形容山峰林立。
一说是丛聚的意思。
⑥【棹】船桨,代指船。
⑦【酒旗】酒家招徕顾客的布帘子。
⑧【星河】天河。
这里指长江。
⑨【画图难足】图画难以完备(地展现)。
⑩【繁华竞逐】即竞逐繁华,争相追逐奢侈豪华生活。
⑪【门外楼头】语出唐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指隋军已经兵临城下,陈后主却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
隋文帝开皇十年(590),隋军大将韩擒虎率兵从朱雀门攻入金陵,俘获了陈后主及其宠妃张丽华等人。
门外,即朱雀门外。
楼,指结绮阁,是陈后主特意为张丽华建造的。
⑫【悲恨相续】指各个王朝接连覆亡。
⑬【凭高】登临高处。
⑭【谩嗟荣辱】枉自感叹兴亡的荣耀和耻辱。
谩,同“漫”,徒然。
⑮【六朝】三国吴、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建都于金陵,史称六朝。
⑯【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语出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遗曲,即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被视为亡国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