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相关知识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8.54 MB
- 文档页数:38
台湾问题复习要点一、台湾的历史1、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1三国时,吴国的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2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3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第一次分离与回归。
○41683年,清军入台,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
○5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第二次分离与回归。
)○6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美国派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造成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第三次分离。
)2、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分离与两次回归(1)1624——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2)1895———1945(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归。
)(3)1949年———今(国民党败逃台湾,美国派第七舰队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3、台湾的前两次分离与第三次分离有什么本质区别?○1前两次分离是由于外国侵略、民族矛盾造成的,是涉及主权的外交问题。
○2第三次分离是由于国内阶级矛盾造成的,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4、台湾是中国领土的法律依据○11943年,中、美、英三国签署《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把台湾归还给中国。
○2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3当今世界上有160多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基本原则和立场: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什么情况下可以动武?○1如果台独分子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件。
○2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
4、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因:(和则两利,战则两伤)○1实践依据:港澳的成功回归“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可行的、科学的。
○2现实意义: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统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复兴与进步。
台湾历史简介引言概述:台湾历史悠久且多元,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
从早期原住民社会到中国大陆与外国势力的接触和殖民化时代,再到二战后成为的一部分,台湾的历史充满着变革与挑战。
本文将以台湾的历史为线索,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台湾历史的重要节点和相关事件。
正文内容:一、早期台湾历史1.原住民社会:介绍台湾早期的原住民社会,包括族群分布、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2.十六世纪的荷兰统治:探讨荷兰人在台湾建立据点并进行贸易活动的历史。
3.清朝统治与移民潮:讨论清朝对台湾的统治和大规模移民的历史背景。
4.日治时期:详述殖民政府对台湾的统治和改革,以及台湾人民的反抗运动。
5.台湾回归中国:描述二战时期,中国政府宣告对台湾的主权,并阐述相关历史事件。
二、二战后台湾的发展1.国共内战与蒋介石时期:介绍中国内战结束后,中华民国政府迁至台湾的历史背景和蒋介石时期的政治措施。
2.反共战争与经济发展:分析蒋介石政府对共产党和台湾社会的镇压政策,并探讨经济发展成就和政治改革的领域。
3.台湾的国际地位和台海关系:讨论台湾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及与的关系发展。
4.改革开放与经济转型:探究台湾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转型和政治变革,并分析其对台湾社会的影响。
5.台湾现代民主化:详述台湾走向现代民主化的历程,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社会运动和人权保障等方面。
三、台湾的社会文化1.宗教多样性与民俗文化:介绍台湾丰富多元的宗教信仰和传统民俗文化。
2.教育体制与学术研究:探讨台湾的教育制度和学术研究的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3.文学艺术与传媒发展:详述台湾文学艺术的繁荣和传媒发展的历史,以及对文化产业的贡献。
4.台湾电影与流行文化传播:分析台湾电影和流行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位。
5.社会福利与社会问题:描述台湾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和面临的社会问题,如老龄化、就业和社会不平等等。
四、台湾与关系1.双方政治争议:介绍台湾与之间的政治争议,如“一国两制”、“九二共识”等问题。
台湾的知识点【一】台湾的历史渊源台湾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据史书记载,台湾原是中国唐朝的一部分,后来先后被荷兰、西班牙、清朝等多国殖民统治。
1841年,台湾成为清朝的正式行省,直到1895年被日本侵占。
1945年,二战结束后,台湾又回归中国的怀抱,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二】台湾的地理特点台湾地处北纬23°26'~25°56',东经119°18'~124°34'之间,总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
其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中央山脉横贯全岛,形成了独特的峰峦奇特景观。
台湾还拥有众多海湾和沿海平原,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森林、河流和湖泊等。
【三】台湾的自然奇观台湾是一个自然奇观频出的地方。
例如,台湾东部海岸的瑞穗牧草地是一片绵延的绿色草原,夏天时可以看到数不尽的金色稻浪;而在台湾西部的阳明山国家公园,每年春天都会迎来一片绚丽的樱花海。
此外,太鲁阁峡谷、阿里山、日月潭等地也是台湾著名的自然景点。
【四】台湾的文化传承台湾的文化兼容并蓄,汇集了中原文化、南洋文化、日本文化等多种元素。
台湾的历史受到了不同文明的影响,导致了独特的文化传承。
台湾曾经是莆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莆仙文化是闽南地区的重要文化之一,至今在台湾的庙宇、建筑等文化遗产中仍有体现。
而台湾的本土文化也十分丰富多元,包括闽南话、布袋戏、台湾菜等等。
此外,台湾还保留了传统的中国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不仅是人们欢庆的日子,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例如,中秋节是人们团圆的日子,家人们会共同品尝月饼、赏月、猜灯谜等,弘扬传统文化。
【五】台湾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重要的指标之一。
台湾的经济起步较早,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快速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工商业先进的地区。
台湾的经济实力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电子产业、信息技术业等领域。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台湾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份,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主要由台湾岛、澎湖列岛、金门列岛、马祖列岛等组成。
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东临太平洋,西邻福建,南隔台湾海峡与福建隔海相望,是东亚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一、地理位置和地貌台湾岛位于中国大陆东海岸海域,西南侧与菲律宾和印尼相隔,北侧濒临东海。
台湾岛大致呈南北延伸的长条形,北宽约144公里,南约32公里,总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岛内地势复杂,以山地居多,由中央山脉、雪山山脉、南横山脉、坪林山等多个山脉和丘陵组成,东西两岸海拔低,东边平原狭窄,西边平原狭长,面对太平洋,近岸海底深度深,组成典型的高山-平原-海洋地形格局。
二、气候特点台湾岛东西狭长,纵向延伸,南北相对短缩,依地势高低及纬度不同,气候则呈现出多样性。
整个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共同影响,因此气温变化不大,湿度较大,年平均降雨量约为2,500~3,000毫米。
三、资源概况台湾岛是世界上比较少见、原产于亚洲、品质上乘的茶叶优良产区之一,主要有包括红茶、绿茶、乌龙茶等多个种类。
此外,台湾淡水捕鱼业、海洋渔业发展非常成熟,海鲜品种丰富,香酥多汁。
四、交通运输台湾是西太平洋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拥有通往世界各地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
其主要的运输工具是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
五、文化历史台湾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在台湾有各式各样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古蹟,例如:台湾庙宇、近代建筑、台湾民族文化。
台湾省属于多民族文化背景的地区,因此文化的多样性也对台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总之,台湾是一个自然环境和经济文化发展十分重要的地区,而它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更是让它独一无二,也是议论纷纷的热门话题之一。
关于台湾的介绍
台湾是一个位于东亚的岛屿,面积大约为36,000平方公里。
它坐落在中国大陆的东南沿海,并且与中国大陆隔海相望。
台湾以其丰富的文化、美景和友好的人民而闻名世界,成为亚洲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台湾文化多元,既包括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也具有少数民族、外国文化影响等特色。
因此,台湾被称为“文化岛屿”。
岛上的古老寺庙、传统市场和美食广受游客欢迎。
同时,岛上还有许多当代文化组织、博物馆和艺术展览,展示了当代台湾独特的文化气息。
除了文化,台湾还拥有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
岛上的陆地面积仅占全台湾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但仍有着令人惊叹的森林、山脉、海湾和海岛。
在受欢迎的景点包括台北的101大楼,高雄的露天夜市,台中的日月潭以及花莲的峡谷。
此外,台湾的交通便利。
全岛有完善的公路网和铁路系统,许多城市和景点可通过轻轨系统和公共汽车到达。
此外,台湾高速铁路连接了全岛多个城市。
最重要的是,台湾人热情好客,对待游客友善。
他们很自豪他们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并十分乐意与游客分享这些宝藏。
总之,台湾是一个值得游客探索的神秘岛屿。
它有很多不同的特色和景点,让人印象深刻而又难忘。
无论您是想了解台湾人的文化方式,还是想探索它的美景,台湾都能让人满意。
台湾,又称中国台湾,是一个位于东海的岛屿,也是中国的宝岛,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
自然风光。
一、台湾的地理位置
台湾是东亚的一个岛屿,位于中国大陆东北部,北濒台湾海峡,南接福建省,东临太平洋,西濒台湾海峡,与中国大陆隔海相望,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与日本的长崎群岛、北海
道邻接。
二、台湾的历史文化
台湾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台湾就有原住民居住,他们建立了多元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台湾文化。
公元1624年,荷兰人登陆台湾,开始了
台湾的殖民统治,之后台湾受到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形成了西洋文化与台湾本土文化的
融合。
三、台湾的自然风光
台湾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景色秀美,有着“东方小夏威夷”之称。
台湾山岳环绕,全岛
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景观多样,有苍山湖泊、温泉、沙滩、瀑布、森林等等,是一
个自然风光优美的宝岛。
四、台湾的旅游
台湾是一个旅游胜地,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如台北故宫博物馆、九份老街、台南古城、
台中热气球节、阿里山等。
台湾还有许多美食,如烧鹅、滷肉饭、蚵仔煎、阿宗面线、芋
圆等。
台湾的美景和美食都是旅游者的最爱,每年都有许多游客来台湾旅游。
总之,台湾是一个历史悠久、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的宝岛,是中国的宝藏,也是
世界的宝藏,值得我们去发掘和探索。
有关台湾的历史知识点
1.台湾最早的居民为原住民族,主要分布在山区和海岸地区。
17世纪初,荷兰人占领台湾,成为台湾的第一批欧洲殖民者。
2.1661年,明朝名将郑成功攻占台湾,建立了台湾民族政权,开创了台湾的清朝归属。
3.清朝时期,台湾被划为福建省下辖的台湾直隶州,它成为清朝的边疆,经历了海盗活动,世纪末还发生了抽头事件和白虎团起义。
4.鸦片战争后,清朝割让台湾给日本,台湾成为日本帝国的殖民地。
5.1945年,二战胜利后,日本被迫放弃对台湾的统治,台湾成为中华民国的领土。
7.1987年,台湾实行戒严状态结束,随后政治改革和经济开放浪潮涌现,显著提升了台湾的国际地位。
8.台湾的社会结构呈现出特殊的现象,民粹崇拜和特权阶级的存在导致政治动乱和社会不稳定。
台军知识100问1、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答案要点:(1)中国人开发台湾的历史已有1800年之久(2)17世纪到19世纪中国人开拓台湾达到高潮(3)中国政府自宋朝就在澎湖、台湾驻军设衙2、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什么?答案要点: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内战的延续。
台湾海峡的隔绝状态是国民党挑起内战,败退台湾造成的。
3、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什么?答案要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如何理解“一国两制”?**答案要点:“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一个中国。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两制并存。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和平谈判。
在一个中国原则下,通过两岸平等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
高度自治。
统一后,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拥有在台湾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党、政、军、经、财等事宜都自行管理,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可以同外国签订商务、文化等协定,享有一定的外事权;中央政府不派军队也不派行政人员驻台。
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台湾各界的代表人士还可以出任国家政权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全国事务的管理。
5、胡锦涛同志解决台湾问题的十六字方针是什么?答案要点:“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
6、什么是太平洋岛链?答案要点:西太平洋沿岸有一条由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的呈弧线型分布的海岛链。
它们从美国的阿拉斯加开始,经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冲绳、台湾,一直到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紧紧地包围着亚洲大陆。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太平洋岛链”。
7、台湾岛在太平洋岛链中的突出位置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要点:(1)台湾岛是岛链中位置最突出的一环。
台湾处在“第一岛链”正中央的凸角,是进入亚洲大陆的最佳位置。
同时,台湾又隔着一个海峡,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来自亚洲大陆军事力量的直接威胁。
(完整版)台湾知识点总结台湾—祖国的神圣领土知识点问答1、台湾的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纬线穿过台湾的中南部地区,跨热带、亚热带两个温度带。
2、海陆位置:全国位置的东南方、西隔台湾海峡海峡与福建相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洋、南邻南海海,台湾海峡属于东海。
3、组成:台湾岛(我国第一大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共80多个岛屿,面积 3.6 万平方千米。
4、民族:主要是汉族占97%祖籍主要来自广东、福建、少数民族是高山族、阿里山的姑娘高山族5、台湾是中国的依据:台湾大陆岛证明陆缘关系、主要民族汉族证明血缘关系、台湾过去叫夷州郑成功收复台湾历史关系、共同信仰妈祖文化关系。
6、气候:面积最大的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特点温暖湿润7、地形:西部平原东部山地(占2/3、)地势东高西低台湾山脉东北-西南走向,最高峰玉山8、台湾主要的两种灾害是火山地震、台风(形成于热带洋面)。
9、河流:流程短、流速快、水能能丰富;最大河流浊水溪、最大湖泊日月潭。
10、美称:盛产稻米有稻米、盛产甘蔗有东方甜岛、热带和亚热带水果(香蕉、菠萝)有水果之乡、森林覆盖率1/2 森林之海、植被类型复杂亚洲天然植物园、台湾最出名的树种樟树、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盛产食盐布袋盐场在台湾西南,有东南盐库美称、资源十分丰富祖国东南海上明珠美称11、植被类型复杂的原因:地处亚热带、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分布12、矿产:丰富煤、铁、石油、天然气、铜。
13、经济:出口导向型20世纪60年代出口农业及农产品、60年代后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出口工业产品为主。
14、转变的优越条件: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多优良康口、吸收国外资金、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政策扶持)15、城市:最大的城市台北、最大的港口高雄、台湾的硅谷新竹中国雨极火烧寮成因:迎风坡降水多。
中国干极:托克逊16、新竹科技园区成功的原因:1、高素质的从业人员、2、低生产成本、3、政策强力支持、4、交通便利17、台湾的城市、工业、农业、人口都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原因:西部地形平坦,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交通便利,丰富的矿产资源。
台湾省知识点总结台湾省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300万人。
台湾省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中心,拥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理知识点1. 台湾省的位置和地理特征台湾省位处于中国东南沿海,日本海和东海分别位于台湾省的东部和北部,台湾海峡位于台湾省的西部,南海位于台湾省的南部。
台湾省的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海拔高度变化大,其中最高峰为玉山,海拔3952米。
2. 台湾省的气候和自然灾害台湾省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潮湿。
由于地处台湾海峡和太平洋交界处,常常受到台风侵袭,台风过境时会带来大风、暴雨、洪水、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二、历史知识点1. 台湾省的历史沿革台湾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台湾原住民时期。
17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进入台湾,并在此定居。
1885年,清朝政府将台湾划归为福建省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域。
1945年,随着二战的结束,台湾省由国民政府统治。
1987年,台湾省实行了“党外选举制度”和“新闻自由化”,这标志着台湾省开始走向民主化。
2. 台湾省的重要历史事件台湾省的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其中最著名的是“二二八事件”。
1947年2月28日,台湾省发生了一次政治事件,由于人民要求政治改革,政府对此进行了镇压,导致了大规模的流血事件。
这次事件成为了台湾省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成为了台湾省走向民主化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三、文化知识点1. 台湾省的文化遗产台湾省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拥有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
例如,日月潭、阿里山、故宫博物院、中正纪念堂等等。
这些文化遗产反映了台湾省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成为了台湾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台湾省的文化传统台湾省的文化传统不仅包括了汉文化,还包括了原住民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等等。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台湾省的夜市文化。
台湾省的夜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广受居民和游客们的喜爱,成为了台湾省文化的一大特色。
台湾地理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台湾的一些地理知识点:
1.地理位置:台湾位于东亚,东海与太平洋之间,东北靠近日本,南临菲律宾,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
2.地形地貌:台湾地势南低北高,东部山区与西部平原地形落差巨大,北部丘陵山地、中部山脉,南部乡间稻田、森林与潟湖沼泽等多样地貌景观分布。
3.气候:台湾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温较为稳定,但不同季节雨季分布不一,台风与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
4.自然资源:台湾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森林、水力资源,而台湾地处地震带,也有不少矿藏。
5.人口和文化:台湾人口密度高,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积淀,同时台湾社会由于历史原因,也带有中国、日本等文化的影响。
6.经济:台湾经济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作为世界工厂之一,台湾产业结构充满活力,同时也注重科技创新,现代化程度高。
以上是台湾的一些主要地理知识点,这个地区的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其多样化的地形地貌、独特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值得探究和了解。
关于初二的台湾的知识点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2、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3、台湾岛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平原。
4、地形:多山,山地、丘陵占2/3,台湾山脉纵贯南北,其中,玉山为最高峰。
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
5、气候:台湾岛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6、河流:台湾岛岛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7、台湾岛也是一个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8、台湾岛西部的(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
(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9、(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红桧是特有的树种。
10、此外台湾岛还有(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的美誉。
11、外向型经济(1)20世纪50年代,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和樟脑。
属于初级产品。
(2)20世纪60~90年代,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主要出口纺织服饰,玩具和日用电子消费品,属于普通工业制成品。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薪技术产业,主要出口软件、晶圆、集成电路板,属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业制成品。
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①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②海岛多港口;③吸收外资;④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11、地貌复杂,处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又有喀斯特地貌与海蚀地貌,故多山水胜境、火山群与温泉群。
12、台湾海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200海里,宽约70至221海里,平均宽度约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
它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
台湾的基本资料
行政区域类别:省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6直辖市”,“3市”,“13县”
政府驻地:台北市
电话区号:+886
地理位置: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
面积:36192,8155平方千米
人口:2343,3753万(2014年底)
方言:闽南语(台语),客家语,台湾南岛语群,福州话,莆田话等。
气候条件:北回归线以北属热带季风气候,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台北101,台北故宫,日月潭,阿里山,玉山,爱河,垦丁,太鲁阁
台湾美食:凤梨酥,担子面,珍珠奶茶,肉粽,肉圆
机场:台湾桃园国际机场,高雄国际机场,台北松山机场,台中清泉岗机场
火车站:台北车站,高雄车站,台中车站,台南车站吗,桃园车站,新竹车站等
地理最高点:玉山主峰(海拔3952米)
最长河流:浊水溪(186.6千米)
最大湖泊:曾文水库(17.14平方千米)
主要城市:台北,高雄,新北,台中等
著名大学:台大,清大,交大,成大,政大等
二年四班马宇彤。
台湾岛的介绍
台湾岛,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外,与福建省隔海相望,是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岛屿,也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以下是台湾岛的一些介绍:
1. 地理位置:台湾岛位于北纬20°45'至25°56'、东经118°13'至124°34'之间,总面积约为台湾省总面积的98%。
台湾岛南北
绵延约394公里,东西最宽处为144公里。
2. 自然环境:台湾岛地势较为复杂,山地高地占据了大部分的面积。
岛上有一条主要的山脉——中央山脉,北起南投县,南至屏东县,横贯全岛。
台湾岛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许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3. 气候:台湾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多雨,四季分明。
由于地势复杂,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
4. 文化特色:台湾岛是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也有其他族群如客家人、原住民等。
这样的多元文化背景使得台湾岛成为文化交汇的场所,拥有丰富多样的宗教、语言、艺术和美食等文化元素。
5. 岛上城市:台湾岛上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如台北(台湾省的省会)、高雄、台中、台南等。
这些城市拥有现代化的设施和繁华的商业街区,同时也有许多传统和历史遗迹可以探索。
6. 旅游景点:台湾岛以其自然美景而闻名,有许多著名的旅游
景点,如阿里山、日月潭、太鲁阁国家公园、九份等。
另外,台湾岛还有世界级的夜市和购物区,如士林夜市、师大夜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总的来说,台湾岛是一个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丰富的地方,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元的文化背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
航拍中国第四季台湾知识点一、台湾概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太平洋。
台湾总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十大岛屿。
台湾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约三分之二。
台湾由五个地方行政区组成,包括台北、新北、桃园、台中和高雄。
这里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多元化的社会风貌,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二、台湾历史文化2.1 台湾的历史1.元朝时期:台湾被称为”福建东道”,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
2.明朝时期:冯铉于1624年开始在台湾建立荷兰殖民地,直到1662年被郑成功驱逐。
3.清朝时期:台湾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并在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发展。
4.日据时期:1895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5.中华民国时期:1945年,二战结束后,台湾归还给中华民国政府,成为中华民国的一部分。
2.2 台湾的文化1.宗教信仰:台湾多元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和基督教。
民间信仰也十分盛行,尤以妈祖信仰最为著名。
2.语言:台湾官方语言为汉语普通话,但广泛使用闽南语、客家语和原住民语言。
3.饮食:台湾有悠久的美食文化,著名的包括小吃、夜市、台菜等。
著名的台湾小吃包括肉圆、臭豆腐、珍珠奶茶等。
4.传统艺术:台湾的传统艺术包括戏曲、民间音乐、绘画和雕刻等。
其中,擅长木雕和陶瓷制作的艺术家常常为人称道。
三、台湾的自然环境3.1 地理特点1.山脉: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拥有众多山脉。
其中,雪山山脉是台湾最高的山脉,也是东亚地区重要的水源地。
2.河流:台湾的主要河流有淡水河、观音山溪和铜钱山溪。
这些河流为台湾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3.海岸线:台湾的海岸线长约1676公里,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台湾海岸线景色优美,吸引了许多人进行海岸旅游和水上活动。
3.2 自然保护区1.阿里山国家风景区:位于台湾中部地区,景区内有茂密的森林、瀑布和温泉,以及壮丽的日出和云海景观。
港澳台资料第一节台湾省一、概况(一)位置、面积与气候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的海面上,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其中台湾岛是中国的第一大岛,面积为35873平方千米。
目前所称的台湾地区,除台湾省之外,还包括台湾当局控制的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总面积为36188平方千米。
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的面积占全部面积的2/3以上。
东部多山脉、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
台湾岛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火山带上,是—个多地震的地区。
台湾省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为22。
C,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
独流人海的大小河川多达608条,水势湍急,多瀑布,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其中长度超过10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浊水溪、高屏溪、淡水河、大甲溪、曾文溪等。
其中浊水溪最长,为186千米。
台湾农耕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1/4,盛产稻米,一年二至三熟,米质好、产量高,主要经济作物是蔗糖和茶。
水稻、甘蔗、茶叶被称为“台湾三宝”。
蔬菜栽种面积仅次于稻谷。
台湾素有“水果王国”美称,水果种类繁多。
花卉产值也相当可观。
台湾森林面积约占全境面积的52%,木材储量多达3.26亿立方米,树木种类近4000种,其中以台湾杉、红桧、樟、楠等名贵木材闻名于世,樟脑和樟油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70%。
台湾四面环海,海岸线总长达1600千米。
因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渔业资源丰富。
东部沿海岸峻水深,渔期终年不绝;西部大陆架较为平坦,近海渔业及远洋渔业较发达。
(二)人口、民族、语言与宗教据台湾统计,截止2005年底,台湾地区人111,即台湾省加上金门、马祖,总数约为2277多万人。
台湾居民主要是汉族和高山族,还有少数回、蒙古、满、维吾尔等民族。
汉族占总人的98%,多数是来自福建省和广东省的移民,以福建泉州、漳州居多,广东移民主要是来自梅县、潮州的客家人;台湾高山族为原住民,约占全岛人口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