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灵魂的老师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3
师德——教师的灵魂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坚定信念,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
“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二,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
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
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
三、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
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
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
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到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
一个有灵魂的好教师——《情感与技巧》读后自古至今,教师是最受尊敬的职业,因为教师,人之师也。
是传授知识、承袭文明、启迪品行之师。
一切指谪教师之言,皆为陋见;一切鄙夷教师之行,皆源偏颇之心;少有自轻、自毁、不合格之师者,只是玉中瑕疵、太阳之黑子,他们无法隐没、也不可能隐没教师之名,教师之名乃卓越名师之名;教师之名源于教师之贤,贤者贤能,贤者贤明,贤者贤品,贤者受人尊敬也。
教师之贤者,不论历史更迭、不论世事变迁,皆无法改变世人对其景仰之心、景仰之情。
孔子,身处战国之乱,却博学而好“仁”、“礼”,有弟子三千,有《论语》传世,始创“儒学”,影响世界,被誉为“千古圣人”、“万世师表”。
苏格拉底,“希腊三贤”之首,作为师者,集智慧、美德、勇气于一身,为真理不惜一死,其师道被后人乐道并广为效仿。
苏霍姆林斯基,17岁投身教育,虽穷其一生于偏僻的农村学校,但其言行在世界享有盛誉,被尊称为世界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
陶行知,作为师者,虽先死于新中国建立之前,但其“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品格,以及“知行合一”的中国式乡村教育的创举闪耀古今,赢得永远的景仰和尊敬,不愧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因此,可见维扶教师之名,赢得世人尊敬,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自己。
“君子治其内,不治其外”。
我们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我,修炼教师之贤,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教师。
修炼什么教师之贤?绝对不能像时下那些头戴耀目光环,胸无半点真墨的杏狐校鼠之为;修炼教师之贤主要在于修炼师之贤能、贤明和贤品,其价值和意义不在于教师之名,更在于教育,在于国家和社会。
师之贤能,在于教师之才能。
是指教师从事其职业应具备的卓越才能,它包含教师教育、教师教学、教师科研能力以及教师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能力。
它是教育质量的保证,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学生的关键,是赢得人们广泛赞誉的核心。
为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既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又要善于发掘教育教学中的智慧源泉;既要善于自我反馈、自我批评、自我完善,更要创造性地修养自己,全面提高整体综合能力,做成功的教育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每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有所不同,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方法。
即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把自己的爱和情感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
一、必须加强学习。
全面、正确掌控科学发展观,建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教书育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努力进步自己的业务水平,增强创新意识,在工作实践中与时俱进,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二、要认真做人。
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做不好。
要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为人师表。
三、要有扎实学识。
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恳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
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但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广的胸怀视野。
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研究、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进步自己,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四,要有仁爱之心。
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发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
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间隔,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
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建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师德体会: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育事业中最为重要的品质。
作为教师,师德对于我来说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师德是榜样的力量。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举止,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榜样。
只有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其次,师德是责任的担当。
教师是肩负着教学责任的人,我们需要对学生的学业成绩
和综合素质培养负责。
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引导他们掌握自主学习
的方法和习惯,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师德是关怀的体现。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
我们要倾听学生的困惑和烦恼,给予他们关心和鼓励,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做到真正
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学校得到安全感和归属感。
最后,师德是专业的追求。
教师要持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只有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拓宽教学方法,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为他们的成长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综上所述,师德是教师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
的师德,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关心者和榜样,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做一位灵魂有香气的语文老师一位灵魂有香气的语文老师应该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师德。
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老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心理发展。
一位有着高尚品德和正直为人的语文老师可以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言传身教中,语文老师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和品德修为,做到双重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香气的灵魂。
一位灵魂有香气的语文老师应该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自身的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
一位灵魂有香气的语文老师还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师生关系的建立。
学生处于成长阶段,需要老师的引领和关怀。
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支持。
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老师的言传身教,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一位灵魂有香气的语文老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语文教育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变化的领域,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走上正道。
语文教师应该保持学习的热情,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更新,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和引领者。
在教育的大道上,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努力成为一位有着高尚品德和热情教学的“香气之人”。
只有拥有了这种“香气”,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和引领者。
让我们共同努力,成为灵魂有香气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做灵魂飘着师爱的老师颍泉区闻集中学----孙浩2008年----是我人生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我完成了由座位到讲台,由听课到讲课,由学生到老师的身份的转换。
然而,当我穿过它的光环,如此真实的走进她的内核,才真正明白“老师”一句称呼背后的责任和内涵,才真正明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体现的是最为无私的爱和奉献。
做一件事,不难,做好一件事,却很难。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做一个好老师,做好一个老师,一直是我的目标。
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最深的体会是----师爱无可替代。
师爱的最高境界是“爱满天下”。
教育战线广大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
然而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汹涌澎湃的今天,有些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麻木、浮躁、虚华、势利弥漫在一些教师和学生之间,于是少了耐心,少了爱。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孩子真不像话,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现在的孩子怎么还不如我们小时候能干呢?……老师对学生不满、责怪、苛求,“想说爱很不容易”。
而学生则感叹:“谁知我心啊!”师生间缺少理解沟通,缺少“心心相印”的和谐与默契。
于是,逃学厌学者有之,离家出走者有之,殴打教师者有之,“师爱”陷入了一种窘迫的境地。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师爱”也遇到了新的冲击与挑战,我们应以新的视角来思考师德的要求,更应赋“师爱”以新的要义。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师爱的理解:首先,师爱应是一种真正的大爱--只讲付出不计回报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把微笑、爱心、温馨、愉快带进课堂,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基于亲缘关系的爱,也不是出于个人需求的功利的爱,而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持久而深厚的爱。
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的师德师风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和体会。
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是教育事业中最重要的一环。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学生心灵上播种种子,引导他们成长。
教师的责任重大,师德更是至关重要。
师德,是教师最根本的修养和素养,是教育事
业永不停息的灯塔。
教师应当以高尚的品德标准要求自己,做到诚实守信,正直廉洁,恪尽职守,言行一致。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领学生走正道,培养他们
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独立人格。
师风,是教育事业的灵魂,是传统文化的传承。
师风端正,教风纯正,学风肃穆,学
校才能成为知识的殿堂,学生才能在和谐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教师要以真心对待每一
个学生,用爱心感化每一颗心灵,用智慧开启每一扇心门,让学生在关爱与尊重中茁
壮成长,在感恩与奉献中追求卓越。
教师,是行走在教育事业一线的智者,是引领青年一代走向未来的明灯。
让我们心怀
感恩,燃烈激情,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真挚的情怀,更加辛勤的付出,去点亮每
一个学生心中的火炬,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梦想,成就精彩人生。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并进,共同为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为祖国的未来建设
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师德师风演讲稿:灵魂的歌者生命的舞者尊敬的校领导、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关于师德师风的话题。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更应该成为灵魂的歌者,生命的舞者。
首先,我们要成为灵魂的歌者。
灵魂是人的核心,是我们的精神世界。
我们作为老师,要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心世界。
我们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他们坚定的道德信念。
我们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用真挚的态度去和他们交流,用耐心和关心去倾听他们的心声。
作为灵魂的歌者,我们要引领学生从内心发出一支支崇高的歌谣,让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其次,我们要成为生命的舞者。
生命是最宝贵的礼物,也是最美好的艺术品。
我们作为老师,要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引导他们用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
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可以展示自己。
我们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才能,并鼓励他们勇敢地展示出来。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帮助他们战胜困难和挫折。
作为生命的舞者,我们要和学生一起跳动生命的节奏,创造出美丽的舞姿。
最后,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时时刻刻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是教师的底线。
我们要具备高尚的情操和优秀的职业素质。
我们要端正自己的行为举止,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
我们要准时上课,认真备课,尽心尽力地教学。
我们要尊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给予他们教育与指导。
我们要坚守专业道德,不以权谋私,不违背职业操守。
作为一名师者,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保持学习的状态,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未来的希望,也是社会的栋梁。
而老师则是引领你们的指路明灯。
师德师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乎每一个人的成长和未来。
所以,让我们一起成为灵魂的歌者,生命的舞者,并用我们的行动赋予师德师风更美好的色彩!谢谢大家!。
学习《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小关镇口头小学刘丽君学习《做有灵魂的教育》心得体会学习了李局长《做有灵魂的教育》的讲话,我感触颇深。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教育的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外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动另外一个灵魂,未能引起灵魂深处的变革,那么它就不称其为教育。
”这让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要不断的反思:我们进行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是唤醒孩子灵魂的教育吗?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具有十分强烈的质量意识,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下功夫。
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
热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教师应当把它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
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
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
然而,教师只有“爱的教育”和“奉献的教育”还远远不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才是教师在爱学生这一基础上的发展方向。
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我们教学的内容每天都在变化,我们的学生每天都在成长。
因此,我们要思考该用何种方法去激励、唤醒、鼓舞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和校园都是学生成长的处所,也是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我们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师德演讲稿-灵魂的工程师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XX学校的一名学生,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为大家演讲。
我想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灵魂的工程师”。
师德,是教师这个职业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内涵。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灵魂的工程师。
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首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我们需要有高尚的师德。
我们要做好表率,要言行一致,要以身作则,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我们的言谈举止中,要注重礼貌、尊重和乐观的态度。
我们要积极向上,不断学习进步,做到知识更新、思维开阔,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
其次,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我们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健康。
我们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成为有志向、有担当的人才。
最后,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有爱心和责任心。
我们要用心倾听学生的需求,给予他们关怀和指导。
我们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关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学生。
我们要用心关心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
我们要发现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动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传递希望,温暖他们的心灵。
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是关乎他们整个人生的发展。
让我们以高尚的师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用爱心和责任心去引导他们成长。
让我们成为学生心中的灯塔,点亮他们前行的方向。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美好的社会而奋斗!谢谢大家!。
做一个有灵魂的老师
张文举
当今时代,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文化交互融合、各种观念相互碰撞,浮躁、功利冲击着教育这片圣洁的沃土。
面对浮华聒噪的世界,“树欲静而风不止”,教师应该怎样做?答案只有一个:做有灵魂的教师!
有灵魂的教师始终坚守教育的核心地带。
麦金泰尔说:“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抵抗事实上将会控制它的社会潮流。
”有灵魂的教师,永远守护在教育的核心地带,小心呵护教育的本真,不断追求教育的真谛,坚守教育阵地,努力为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有灵魂的教师具备穿越历史,通达未来的智慧,在功利侵蚀的大潮中,总是能保持一份从容和笃定。
心静则远,他们不把追逐利益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怀持宁静自由的心态,从容地去追求浮躁时代里朴素的教育真谛。
有灵魂的教师始终着眼学生的健康发展。
“对每个孩子的未来负责,让每个孩子获得个性发展的空间,让每个孩子都能幸福成长”是他们不变的追求。
有灵魂的教师坚持“育人至上”,始终把孩子放在心中,把孩子当作发展中的人和能够发展好的人,在他们眼中:孩子有差异,但是没有层次。
他们用宽广的胸怀包容孩子,用崇高的人格陶冶孩子,用丰富的学识涵养孩子,用优秀的作品鼓舞孩子,解放孩子,尊重孩子,关注孩子生命的成长,为孩子夯就坚实的心路历程,让孩子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只有包容,
才能成就“百花齐放”;只有尊重,才能塑造健全人格,只有倾心的爱,才能成就孩子美好人生。
他们总是能在最让人伤心的孩子身上发现闪光点,也能为最令人自豪的孩子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有灵魂的教师始终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
教师的发展意愿是其自主发展的“原动力”,有灵魂的教师总是专注于自身学养的丰厚,不断培育自己的专业情意,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涵养自己的专业精神。
他们专注于学生生命成长的本质,专注于唤醒学生的独特,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有灵魂的老师总是能自觉地为自己设定发展目标,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他们把教育当作一种生活,一种蓬勃向上、锲而不舍的生活,在教育这块丰沃的土壤上种植芳香四溢的花朵,用教育描绘自己的诗意人生,用自己的人生描绘教育理想。
有灵魂的教师始终充满育人的幸福感。
教育的功利与浮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鼓吹或热衷于“奔跑”,且是“百米冲刺”。
这样师生势必累得很,也烦得很。
站在现实的大地上,有灵魂的教师不但具有批判的精神,更有建设的行为。
“教育不能没有梦,但是教育不是梦”,有灵魂的老师总是能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琐事中寻觅到育人的幸福,他们坚持“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一份明智,一份责任和义务。
他们能够把问题转化为课题,品味思考的愉悦;他们能把思考转化为行动,体验探究的快乐。
他们总能从学生渴盼的双眸中,从学生的点滴进步中,体会到为人师者的自豪和愉悦。
做有灵魂的教师,是时代的呼唤,是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