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 格式:ppt
- 大小:3.42 MB
- 文档页数:20
五种运输方式概括及综合运输浅谈在我国,运输的方式大概分为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以及管道运输。
这五种运输方式各有优弊端,能够互相增补,构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一、五种运输方式优弊端及合用性1.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是用机车牵引车辆,行驶于铺设着钢轨的线路上的一种运输方式。
1.1 铁路运输的长处1.1.1 运输能力大一般每列客车能够运输上千游客,一列货车可装几千吨货物,重载列车甚至可装上万吨货物。
据《2015 年铁道统计公报》所显示的数据,游客运输方面, 2015 年全国铁路游客发送量达成 25.35 亿人,全国铁路游客周转量达成11960.60 亿人公里;货物运输方面,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达成 33.58 亿吨,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达成 23754.31 亿吨公里;换算周转量方面,全国铁路总换算周转量达成 35714.91 亿吨公里。
由此能够看出铁路巨大的运输能力。
1.1.2 行驶拥有自动控制性铁路运输拥有专用的路线,并且列车在轨道上行驶,拥有高度导向性,所以能够采纳列车自动控制方式控制列车运转,以达到车辆自动驾驶的目的。
1.1.3 节俭土地铁路运输能够在有限的土地长进行大批的运输,能够节俭好多的土地,有效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1.1.4 污染小、能耗低、运价低与其余的运输方式对比较,铁路运输特别是电气化铁路的污染特别的小。
能耗远低于汽车,但运价却也远低于汽车。
1.1.5 受天气影响小只需不是特别恶劣的天气,铁路运输都能够规律、正确、按时的进行运输。
只假如能够修筑铁路的地方,都能够进行运输。
1.1.6xx 好2004 至 2013 年铁路运输中,每 1 亿人公里客运周转量中死亡人数为0.0022 人。
可见安全性仍是很好的。
1.2 铁路运输的弊端1.2.1 资本密集、固定财产宏大和需要大批的资本铁路投入建设的多数是固定的财产,不行移做它用,固定财产比率较大。
据统计我国当前每修筑 1km 铁路,需要投资 400 万元以上。
朔城区一中高一年级地理导学案班级 480 姓名学生使用时间2013年月日第周课题主备人审核人编号编写时间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①景华府25 2013/5/19一、本节目标1.理解聚落沿交通干线分布。
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二、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主要交通线的影响:①新的交通运输方式发展会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1)表现②交通方式的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嘉兴市:随和运输的发展而变化(2)典例大运河沿岸城市:因清末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发展缓慢2.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①聚落空间形态沿扩展,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1)表现②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分布的大城市带。
株洲:沿发展。
(2)典例武汉:沿分布。
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由主要和等运输干线相连。
三、重难点解析1、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有怎样的影响?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例如:湖南的株洲城市沿铁路线发展的“火车拉来的城市”;日本筑波沿交通干线形成南北狭长带状形态。
2、浙江嘉兴城市形态的演变和京杭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分别说明了什么?浙江嘉兴城市沿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说明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京杭运河沿河城市(因运河淤塞、海运、铁路运输的发展而发展缓慢),说明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四、典例剖析练习册P112例1、例2。
五、实战演练练习册P113-114的第1-10题。
六、学习反思1。
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及影响
诊断测试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区商业网点大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1~2题
1.该地区商业网点的形成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A.政治B.山地C.河谷D.交通
2.若该地区商业网点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A.甲乙B.乙丙C.乙丁D.甲乙丙
读位于平原地区的我国南方某城市示意图,完成3~4题
3.2008年与1980年比较,该城市()A.交通发展促使城区面积向东大规模扩展
B.城区发展和交通建设不受河流影响
C.多层次的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形成
D.老商业中心服务范围变小
4.2008年该城市新建商业中心()A.沿河流两岸分布B.沿环线高架路分布
C.位于城市交通干线交汇处D.围绕老商业中心均有分布
5.有关商业中心及其布局叙述不正确的是()A.商业中心一定与交通枢纽结合在一起
B.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会吸引商业中心向新的地点迁移
C.地理位置适中的边境线附近地区也容易形成商业中心
D.郑州商业中心的形成得益于铁路交通枢纽位置
二.综合题
读某城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商店A的布局符合最优原则。
这里发展商业的两大优势是:①②
2.图中商业街B的布局符合最优原则。
这里发展商业的优势有。
3.C商业点分布是否合理,为什么?。
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二)姓名:班级:一、选择题读“湖南某城市略图”,完成 1~2 题。
1.示意图中最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2.下列有关交通运输与聚落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交通便利的地方,通常形成较大的居民点②聚落密集区,有利于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③“沿河设城”的现象只出现在我国南方河网密集地区④北方聚落多沿陆路干道呈带状分布,南方聚落多沿河流呈块状分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14·佛山质量检测)高铁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的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对城市产业活动有较强的集聚性。
读我国某城市高铁站示意图,回答 3~4 题。
3.在高铁站核心区域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A.工业B.园艺C.物流D.商务4.高铁站将会导致该城市出现( )A.郊区城市化B.城市空心化C.逆城市化D.过度城市化下图为“某地区商业网点大致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 5~6 题。
5.该地区商业网点的形成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交通B.ft地C.河谷D.政治6.若该商业网点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 )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乙读“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完成 7~8 题。
7.最不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A.甲B.乙C.丙D.丁8.对图中路线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内部道路网比较合理B.城市内部道路不宜改造成为“井”字形C.城市内部联系十分便利D.高速公路、铁路应穿越城市中心读三个同等规模商业中心同周围顾客达成交易的概率的等值线分布图,回答9~10 题。
9.上图中四点达到交易的概率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乙、丁、甲、丙C.甲、丙、丁、乙D.乙、甲、丁、丙10.若要在图中新建立一个同等规模的商业中心,则最佳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二、综合题1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首先,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传统交通运输方式主要依靠陆上道路和铁路,受限于地理条件和技术条件,交通运输的效率较低,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然而,随着航空、海运和水路交通的发展,人们的出行范围得到了极大扩大,货物运输的速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迅速地到达远距离目的地,促进了国际旅游和商业贸易的发展。
海洋、河流和湖泊作为水路交通的主要通道,为大量货物运输提供了便利,降低了交通运输成本,促进了贸易和国际物流的发展。
此外,城市地铁的发展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便捷、快速的通勤方式,减少了拥堵和污染问题,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其次,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传统的陆路交通方式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包括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土地占用等。
随着电动汽车和轨道交通等新能源车辆的出现,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
同时,航空和海运等交通方式在燃料效率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此外,交通运输的网络布局变化也可以降低城市交通的拥堵问题,减少车辆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
例如,城市地铁的发展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降低交通堵塞和尾气排放。
除此之外,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还对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传统的陆路交通方式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来建设道路和铁路,占用了大量城市用地,限制了城市的发展空间。
而航空、海洋和水路交通的发展不需要大片土地资源,减少了土地利用压力。
此外,交通运输的网络布局变化也影响了城市规划。
例如,城市地铁的建设需要考虑线路和站点的布局,可以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良好的交通网络布局能够促进城市的功能分担和疏导交通流量,优化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空间,提高城市的整体效益。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都有着重要影响。
新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和布局的优化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交通效率,减少负面环境影响,优化土地利用,促进城市规划和发展。
高一地理学案32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执笔:黄剑洪审核签名使用班别: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掌握交通线的发展、衰落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能用资料分析交通条件的改善对商业网点的影响二.【学法指导】细读课文完成主干知识的梳理三.【课前预习】(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某地区主要交通方式变化衰落会引起聚落的变化衰落。
如嘉兴﹑京杭运河沿线2.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铁路/公路/河道等主轴)扩展。
如株洲﹑武汉﹑筑波市(二).对商业网点(商店)分布的影响:1.商业网点的区位: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需要,尽可能多地吸引购物者,以提高效益2.影响商业网点密度:平原地区:交通便利,商业网点沿交通干线分布,密度山区地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运输方式单一,商业网点密度3.影响商业网点位置:交通最优原则:商业网点多位于市区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两侧市场最优原则:城市中心街角路口有多条交通干线,通达度最,能吸引大量消费者交通要道集镇:在上发展起来,交通线路的改变常引起集镇的繁荣或四.【重难突破】1.读某城镇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
已知A、B、C是该地区同等级别的3个城市,D、E、F是比A、B、C级别低的同等级乡镇。
如果该地区修建铁路,从经济效益考虑,最先连接:A.A——EB.C——DC.A——CD.都一样2.读下列两幅图,回答:(1)两幅图中表示山区商业网点是: 图(2)若山区为林果区,平原为粮棉区,则山区向外出售的商品主要有林产品和果产品等,买进的商品主要有_ ﹑(3)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比平原地区甲乙因为山区人口相对;交通环境闭塞(4)商业街、商业小区属于形式网点,适合于_ _图(甲或乙)五、【达标练习】1.下列属于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的是A.北京B.武汉C.株洲D.杭州2.重要的铁路干线布局时力求从城市边缘通过,最主要的目的是A.促进城市建设,适应城市发展B.分流通过枢纽的客、货流C.使中小城市扩展成为大城市D.节约交通线路建设费用人们从事商业活动,都要在一定的地点、一定的场合进行,这些地点和场合称为商业中心或商业网点。
【高三地理学案】—27必修二5.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考纲解读】1、理解交通运输发展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理解交通条件的改变对聚落兴衰及形态的影响。
3、掌握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密度、位置的影响。
【考情分析】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交通运输对聚落和商业布局的影响。
2、从考核形式上看,多以区域图、示意图等形式为命题背景考查交通线对聚落和商业的影响。
3、从能力考查上看,注重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基础回顾】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扩展,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如课本图5.5株洲位于、与铁路线交汇处,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日本科学城筑波市沿发展形成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
2、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1)交通线的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如浙江省嘉兴市的城市形态,是随着和运输的发展而变化的。
(2)交通线的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二、对商业网点的影响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但更多的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或。
三、写出图中各序号代表的铁路线名称和各字母代表的铁路枢纽名称【知识结构】【课堂检查】1、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体现在哪两个方面?2、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密度的差异及原因?3、商业网点的布局原则有哪两种?各布局在什么位置?【课堂探究】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读“某地区城镇示意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
已知A、B、C是该地区同等级别的3个城市,D、E、F是比A、B、C级别低的同等级乡镇。
据此回答问题。
1、如果该地区修建铁路,从经济效益考虑,最先连接哪两个城镇较为合理()A.A——EB.C——DC.A——CD.都一样2、当上述铁路修通后,D、E、F 3个乡镇哪个经济发展最快?为什么?3、石家庄市原是正定县的一个乡村,目前发展成规模远大于正定县的大城市。
2010-2023历年甘肃省秦安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读南昆铁路分布示意图,完成相关问题。
(9分)(1)在现代运输系统中,铁路运输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 。
(2)南昆铁路南起,西北至,通过的地区主要为__________地貌区,构成的岩石是工业的重要原料,构成的风景还是重要的___________ 资源。
(3)南昆铁路选线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①②2.在各种交通运输中,承担其它运输方式之间的周转和联系的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水路运输D.管道运输3.就全球而言,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的迁移B.人口的地域分布特点C.人口的机械增长D.人口的自然增长4.下图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历史发展阶段。
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区位选择与图中所示发展阶段相符合的工业部门是( )A.钢铁工业B.化学工业C.纺织工业D.电子工业【小题2】图中反映出,对该种工业区位的选择( )A.原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C.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5.2010年11月29日到12月10日坎昆气候变化大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上,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6.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l84天。
小亮计划参观世博园中多个国家馆,为设计合理的线路,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7.下列不同地域中,最有利于布局商业网点的是()A.工业原料地B.能源供应地C.商品生产地D.技术密集8.决定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是()A.植被和气候B.气候和地貌C.地貌和水文D.土壤和植物9.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某跨国公司的芯片生产厂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