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留换删补调并 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11.50 KB
- 文档页数:10
留删调补换变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留、删、调、补、换、变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用于修饰文章的语言表达。
1.
留:指保留原文中的某些词语或句子,不做改动。
例如:“吾闻之也久矣,而未尝见之也。
”(出自《论语》)
2.
删:指删除原文中的某些词语或句子,以达到简洁明了的效果。
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文天祥的《正气歌》)
3.
调:指调整原文中的词语顺序或语序,以使语言更加通顺自然。
例如:“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出自孔子)
4.
补:指在原文中补充一些词语或句子,以使意思更加完整明确。
例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出自《庄子》)
5.
换:指将原文中的某个词语或句子替换成另一个词语或句子,以使语言更加生动有力。
例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出自李白的《将进酒》)
6.
变:指改变原文中的某种语言形式,如将古文改成现代汉语,或
将诗歌改成散文等。
例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翻译的基本方法有五种,即:留、补、换、改、删。
1、留。
文言句子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名、器物名等在翻译时予以保留,照抄不译。
例①:赵惠文王五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划线的分别是帝王记年、古地名和古官职名,翻译时都可保留不译.2、补.即补出句中省略成分或某些必要的词句,使意思更准确完整,句子更顺畅。
补充部分要加小括号.例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句中“与”前省略主语“邹忌”,“与”后省略宾语“客”,翻译时都应补出。
例③: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游褒禅山记》)这句话应译成:距离华山洞百余步(的地方),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3、换。
一是用现代的双音词去换古代的单音词;二是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古人和今人有不同的指称,翻译时应用现代的指称去替换古代的指称.例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带点部分应译成: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惑(问题)。
例⑤:邹忌修八尺有余……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句中的“修”现在讲“长",这里指身高;“服”现代讲“穿戴”。
这方面例子很多。
比如,古人讲“书”,现在讲“信”;古人讲“目"”,现在讲“眼睛”;古人讲“首”,现在讲“头”;古人讲“食",现在讲“吃”等等。
都要译为现代的指称。
4、改。
改变一些特殊文言句式的语序,把它改成现代汉语的常规语序。
主要有下列几种:(1)宾语前置句。
例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诗经·硕鼠)“莫我肯顾”就是“莫肯顾我”,属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翻译时都要改为现代常规语序。
(2)定语后置。
例⑦: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划线部分要按“求可使报秦之人”来译。
(3)状语后置。
例⑧: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句中划线部分译成时要放在“短屈原”前面作状语。
吾友子云,性豁达,好读书,尤喜《易经》。
每读一卷,必三复其言,深思其义。
虽居陋巷,不以为病,安贫乐道,乐亦在其中矣。
时与二三子游,谈笑风生,乐此不疲。
一日,子云独坐斋中,若有所思,俄而叹曰:“人生如梦,世事如电,吾辈何忍虚度此生?”
译文(现代文):
我的朋友子云,性格豁达,喜欢读书,尤其喜欢《易经》。
每次读一卷,都会反复思考其中的言语,深入探究其含义。
即使住在简陋的巷子里,也不觉得有什么不便,他安于贫穷,乐于追求道德,乐趣也就在其中。
他时常和两三个朋友一起游玩,谈笑风生,乐此不疲。
有一天,子云独自坐在书房里,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叹息道:“人生如梦,世事如电,我们这些人怎能忍心虚度此生呢?”
留删换调补(文言文):
余友子云,性宽厚,嗜读书,特好《易经》。
读一卷,必三复其言,深味其义。
居贫巷,不以为疾,安贫乐道,其乐亦自足。
与二三子嬉游,笑语喧哗,乐此不疲。
一日,子云独坐书斋,若有所思,忽而长叹曰:“人生若梦,世事若电,吾辈岂忍虚度此生乎?”
留删换调补(现代文):
我的朋友子云,性格宽厚,热爱读书,特别喜好《易经》。
每读一卷,必定反复品味其中的言语,深入体会其意义。
即便住在简陋的巷子里,也不觉得有什么痛苦,他安于贫穷,享受道德的乐趣,那份乐趣也就足够了。
他与两三个朋友嬉戏游玩,谈笑风生,乐在其中而不觉得疲倦。
有一天,子云独自坐在书房里,似乎在沉思,突然长叹道:“人生犹如梦境,世事如闪电般短暂,我们这些人怎能忍心白白浪费此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