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河南概况(序)
一、河南的来历
河南省简称“豫”,省会在郑州。
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在黄河以南,故称“河南”。
远古时期把中华大地分为九州,河南属于豫州,居九州之中,向来有“中原”“中州”之称。
春秋战国时期为:宋、卫、郑、魏、韩、宋等国家的属地。
元朝时属于河南江北行省,请置河南省。
二、河南省称的别称
“豫”:河南古时产象,《殷墟书契考释》中,古者中原象,至殷世尚盛也。
豫在《说文解字》的解释为:豫之大者,从象声豫。
“中州”:汉武帝时设“州”
传说天下分九州,冀、青、徐、充、扬、荆、豫、梁、雍。
而豫州在中间。
北有冀州和充州
南有荆州和梁州
东有徐州,青州和扬州
西有雍州
故称“中州”。
东晋后,中州为河南的主要代称。
“中土”:古代五行学说中,东方为“木”,西方为“金”,南方为“火”,北方为“水”。
而土在中间,又叫“中土”。
三、河南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
1、地理位置
2、地貌特征
3、气候特征
4、资源情况
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5、和旅游相关的自然保护区
四、总结
河南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增多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这些条件好资源的巨大潜力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开发和利用。
为了使我们
更加深入的了解河南旅游资源的形成开发和利用,对喝的资源环境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介绍河南概况的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美丽的河南!河南位于中国中部,人口超过1亿,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在河南,您可以体验到历史文化的熏陶,欣赏到美丽自然的风景,品尝到地道的美食,感受到河南人的淳朴和热情。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河南的历史文化。
河南是中国的中原之地,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河南,您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明的魅力。
洛阳是中国古代四大古都之一,建于东周,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和发源地之一。
洛阳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如白马寺、龙门石窟、洛阳博物馆等,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河南还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景色。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流经河南境内,给这片土地带来了肥沃的土地和美丽的风景。
在河南,您可以观赏到壮阔的黄河大峡谷、美丽的云台山、神秘的少林寺等景点,让您感受到自然的壮美和神奇。
此外,河南还有着丰富的美食文化。
河南菜以鲁菜、川菜、豫菜为主,其中以豫菜最为有名。
豫菜因产自豫南而得名,是中原地区传统的饮食文化。
豫菜注重原汁原味,注重入味,讲究卤、焖、翻炒等传统手法,即使是相同的食材,不同的烹饪手法也会产生不同的味道。
在河南,您可以品尝到地道的豫菜,如油焖大虾、沸腾鱼、牛肉面等,让您的味蕾享受到无尽的美食盛宴。
最后,让我向各位介绍一下河南的风俗习惯。
河南是中国的中部地区,属于华夏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
河南人民淳朴而热情,喜欢与人交流,喜欢宴请客人。
河南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生活节奏舒缓,注重家庭和谐、邻里和睦,这使河南成为了一个充满温情和人情味的地方。
各位游客朋友们,以上就是对河南概况的介绍。
希望大家在来到河南后,能够深切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在欣赏美景、品尝美食的同时,更多地感受到河南人民的淳朴和热情,让我们一起留下难忘的回忆吧!感谢大家!。
河南概况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其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自北向南分别与河北、山东、安徽、湖北、陕西、山西6省接壤,东与江苏相邻,呈承东启西、望北向南之势。
河南简称“豫”,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现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河南全省分17个省辖市,下辖88个县和21个县级城市,省会郑州。
全省土地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74%,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位居第18位,整个河南省域的轮廓犹如一片叶柄朝东的树叶。
如今的河南已是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
河南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连续数年GDP总量列全国第五位,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为中国第四大经济区。
河南也是一个人口大省,全省总人口已近一亿人,位居全国第三,排在广东、山东之后。
由于河南位居黄淮海冲积平原,水资源丰富,而且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的特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因此河南还是一个农业大省。
河南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9,河南利用自身的农业优势,大力发展食品产业,在全国每10个饺子里有4个产自河南,每10个汤圆中有6个产自河南,每10根火腿肠就有5根产自河南,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主要半成品原料90%河南生产采购。
古河拳根花,红绿玉瓷茶古:就是指河南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
河南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就有了得中原者得天下。
若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算起,直到今天,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在这5000年中,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宋朝以前的40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心都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长安—洛阳—开封这条中轴线上摆动。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汇总第五
集河南
河南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下面是一些河南省的地理知识要点。
位置和边界
- 河南地理位置:河南省位于中国的中部,东临山东、安徽,南接湖北,西靠陕西,北界河北。
- 面积和人口:河南省的总面积约为16.7万平方千米,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
自然地理
- 地势地貌:河南省地势相对平坦,主要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和太行山区组成。
- 气候特点:河南省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 主要河流:黄河是河南省的主要河流,流经省境并形成了豫
北平原。
行政区划
- 地级市:河南省下辖17个地级市,包括郑州、洛阳、开封等。
- 县级行政区:河南省下辖160个县级行政区。
经济发展
- 主要产业:河南省的主要产业有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其中,农业以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为主,工业以煤炭、冶金、电力
等为支柱,服务业快速发展。
- 经济特色:河南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煤炭资源,是中国
重要的粮食产区和煤炭生产基地。
以上是对河南省的一些地理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河南省作为中
国的中部省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
河南概况的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河南省!我将为大家带来一段关于河南概况的导游词。
河南,简称“豫”,位于中国中部,东临山东,南接江苏,西临陕西,北邻河北,东北毗邻天津,是我国地理位置重要的省份之一。
河南素有“中原”之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风光也十分优美。
首先,让我们来说说河南的历史。
河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
河南是我国文明起源的地方之一,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河南就有了较高的文明水平。
周文王东迁洛邑,建立了东周的统一政权,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河南发展的重要时期,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和传说故事。
河南还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中原文化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诗经、楚辞、楚剧等。
此外,河南还是佛教的发源地之一,郑州的少林寺和洛阳的白马寺等都是世界闻名的佛教圣地。
其次,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河南的自然风光。
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风景。
首先,河南有壮丽的山川景色。
太行山、嵩山、五岳之首的嵩山、伏牛山等山脉将河南环绕,给人以雄伟壮观的视觉享受。
其次,河南有丰富的水域资源,有黄河、汝南断面湿地等,水天一色,景色宜人。
再次,河南还有独特的地貌景观,如郑州的大汉风场、开封的黄河封堤区等,呈现出自然的奇观。
最后,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河南的地理特点。
河南地处华夏民族的发源地,地理位置优越,是东西和南北方向的交通枢纽。
河南的地势东西高,中间低,中部是黄河平原,属于华北平原的一部分;西部是太行山脉;南部是大别山、伏牛山等山脉,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貌景观。
气候方面,河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适合旅游。
在河南旅游,您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领略到壮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品尝到丰富的中原美食。
无论是来广大平原、登嵩山、游洛阳、赏黄河还是寻访古刹,都能让您流连忘返。
河南,是一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也是一个有着瓜果丰盛的家园。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现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
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5.7~12.1℃,年均降水量1380.6~532.5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848.0~2488.7小时,全年无霜期189~240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河南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
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条。
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420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全省现有林业用地7053.03万亩,森林覆盖率17.32%,林木覆盖率23.77%。
全省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35个,总面积1135.4万亩。
湿地面积1663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6.6%。
全省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公园达94处,已知陆生脊椎野生动物520种、占全国总数的23.9%,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0种。
演示文稿2.ppt河南地理位置优越,古时即为驿道、漕运必经之地,商贾云集之所。
今天,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
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部署,更加凸显了河南独特的区位优势。
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
河南省省情常考知识点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它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在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重要的地位。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总面积 167 万平方千米。
全省下辖 17 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县级市,21 个县级市、83 个县、53 个市辖区。
河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
京广、陇海、京九等铁路干线在此交汇,高速公路网络密集,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国内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
二、历史文化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从夏朝到北宋,先后有20 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就有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四个。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了众多历史名人,如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思想家,以及岳飞、张仲景等英雄豪杰和文化巨匠。
同时,河南还留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如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自然资源河南自然资源丰富。
在矿产资源方面,已发现的矿种达 144 种,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储量较为丰富。
在水资源方面,虽然河南总体上属于缺水地区,但通过南水北调等工程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河南是农业大省,耕地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四、经济发展近年来,河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
工业方面,形成了以装备制造、食品、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特别是郑州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
农业方面,河南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改革,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河南概况: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与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商丘建都起,河南又孕育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等闻名海内外的古都,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占其四。
全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
地理位置: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接陕西,南临湖北。
河南国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省区市第17位,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73%。
在全省面积中,山地丘陵面积7.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3%;平原和盆地面积9.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5.7%。
复杂多样的土地类型为农、林、牧、渔业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013年末户籍人口为1.06亿人,常住人口为9413万人
云台山简介: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景区面积240平方公里,含百家岩、红石峡、子房湖、泉瀑峡、潭瀑峡、猕猴谷、叠彩洞、茱萸峰、万善寺、峰林峡、青龙峡等主要景点。
山区地形复杂,气候随海拔与山势山形变化各异、差异明显。
这里泉源丰富、植被茂盛,原始次生林覆盖了整个山峦,各种树木和奇花异草种类达四百多种。
云台山整个景区山峦连绵不断,主峰茱萸峰海拔1304米,登上茱萸峰顶,北望太行深处,群山层峦叠嶂,南望怀川平原,沃野千里、黄河如带。
云台山有落差314米的云台天瀑,坐落在景区泉瀑峡的尽端,是中国发现的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
天门瀑、白龙潭、黄龙瀑、丫字瀑形成了云台山独有的瀑布景观。
多孔泉、珍珠泉、王烈泉、明月泉清冽甘甜。
2004年2月13日,云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2010年3月,“云台山”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0年7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2010年度(首届)河南省省长质量奖。
2011年9月,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为“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
2013年12月1日,《河南省云台山景区保护条例》正式开始实施。
2014年1月,云台山景区被列入资源型城市重点旅游区自然风光旅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