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2.杞人忧天
- 格式:ppt
- 大小:3.59 MB
- 文档页数:31
部编版语文七上《杞人忧天》注释译文赏析杞人忧天《列子》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作者《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
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作品。
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
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下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个人又说:“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开导他的人说:“大地是土块堆积成的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注释节选自《列子·天瑞》,题目是编者加的。
杞:周朝诸侯国。
崩坠:崩塌,坠落。
身亡(wú)所寄:没有地方存身。
亡,无,没有,同“无”。
寄,依附,依托。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
之,的。
忧,忧愁、担心。
晓:告知,开导。
积气:累积的气体。
若:你。
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
行止,行动,活动。
奈何:为什么。
最新人教部编教材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杞人忧天》是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的课文,选编在第六单元。
本单元课文有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等,都富于想象力,引人遐思。
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感受文学的奇思妙想,体验虚构与想象的力量,扩大自身的视野;学习快速阅读,通过寻找关键词语等方法提高阅读速度;调动自己的体验,发挥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课文。
《杞人忧天》是《列子·天瑞》中的一则寓言。
寓言是带有讽喻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篇幅短小却意味深长,集中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对今人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选文采用对话的形式,详细描写杞人“忧天”、晓之者“解忧”的过程。
阅读课文,可以联系以往的阅读经验,体会寓言这种文体的特点。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积累“忧”“亡”“若”“舍然”等文言词汇,把握“奈何忧崩坠乎”“奈何忧其坏”等文言句式。
2.理清文章围绕“忧”字展开的故事情节,揣摩人物的对话,了解人物的心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了解古人对自然的看法,从不同角度体会寓意,培养思辨意识。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积累“忧”“亡”“若”“舍然”等文言词汇,把握“奈何忧崩坠乎”“奈何忧其坏”文言句式。
揣摩人物的对话,了解人物的心理。
2.教学难点:从多个角度体会寓意。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说文解字,导入课题由字形演变猜字,引出杞人忧天的“忧”字,导出课题。
→→→→【媒体应用说明:导入自制flash,通过“忧”字的汉字演变,让学生了解造字的一些方法,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渗透了“文化的传承”这一理念。
】二、最美朗读,初步感知1.自读课文后,分享需注意的读音、节奏,全班齐读。
需注意的读音、节奏杞(qǐ)人身亡(wú)所寄日月星宿(xiù)中(zhòng)伤躇(chú)步跐(cǐ)蹈舍(shì)然2.寻找最美朗读者利用转盘动画挑选三组同学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朗读形式可以是小组齐读、分角色朗读、个人朗读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 寻杞人之忧,杞人所忧何事、忧成何状、何人解忧、如何解忧、解忧结果来梳理文章,反复品读二人对话,揣摩语气情感。
2. 品杞人之忧,展开想象翅膀,补白二人的动作、神态和心理,品析人物。
3. 悟趣人,感悟寓言的深刻寓意,拓展阅读了解杞人忧天背后的深意,培养学生全方位阅读作品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想象杞人和晓之者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析人物。
【教学难点】1. 拓展阅读寻觅杞人忧天背后的“秘密”,悟寓意。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说文解字,互动导入1. 说文解字,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学生猜字:欢迎大家大家来到“神奇的汉字”,有没有哪位同学能猜出来屏幕上的这一个汉字。
汉字的造字艺术真的是博大精深,看似一个小小的方块字竟然包含了如此多的的深意,古人造字的智慧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也依然有着智慧光芒,而今天我们将一起去探寻古人的另一束光芒,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去对话列子,听听他究竟想要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道理。
【设计说明】本环节说文解字,解“忧”字激趣导入,设下一个寻杞人之忧的任务,创设文学意趣,明确本课中心。
二、寻杞人之忧1. 教师围绕“忧”字出示相关问题,请学生在原文中找到答案。
明确:杞人忧“天地崩坏”以至“废寝食”,“晓之者”前来解忧,劝慰“天,积气耳;地,积块耳”,最终“舍然”解忧。
2. 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杞人和晓之者的语气语调。
3. 过渡:杞人话语里充满了忧虑,但是作者用“废寝食”就概括了他的全貌,想象如此忧虑的杞人会想些什么,会有怎样的神情,又会有怎样的动作?【设计说明】本环节请同学们梳理文章内容,分角色朗读揣摩人物的语气语调,训练学生的信息梳理和整合能力,也为下环节奠定学习基础。
三、品杞人之忧1. 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人物在对话过程中的心理、神态、动作。
参考示例,杞人(眉头紧皱,不住地叹气,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杞人忧天的原文如下: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这段文字出自《列子·天瑞》,讲述了杞国有人担忧天地崩坠而废寝忘食,有人前去开导他的故事。
文章通过对话和想象来揭示天地和日月星辰的实质,指出天地和日月星辰都是气的积聚,从而消除了杞人的担忧。
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呈现了杞人忧天的故事,表达了要正确看待天地万物的道理。
《杞人忧天》阅读练习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溉汲..()杞.国()崩坠.()废寝.食()星宿.()耶.()光耀.()充塞.()躇.步()跐蹈..()舍.然()二、解释下列字词宋之丁氏之:家无井而出溉汲溉汲:溉:汲:常一人居外常:居:及其家穿井及:穿:吾穿井得一人得: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得:国人道之道:闻之于宋君闻: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令:于:身亡所寄亡:寄:废寝食者废:寝:食:者:因往晓之因:往:晓:不当坠耶当:坠:耶:天,积气耳积气:耳若屈伸呼吸若:终日在天中行止终日:行止:只使坠只使:积块耳积块:亦不能有所中伤中伤:晓之者亦舍然大喜亦:舍然:三、翻译下列句子1、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2、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3、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4、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5、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6、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7、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8、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9、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四、课文理解1、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2、通过《穿井得一人》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3、文中杞国人人“忧天地崩坠”,因此“晓之者”从“天”“地”两方面加以开导。
【导语】本课的四则故事都是寓⾔。
主要讲述了《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和狮⼦》《穿井得⼀⼈》《杞⼈忧天》四则故事,⾮常有教育意义。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课⽂ 《赫⽿墨斯和雕像者》 赫⽿墨斯想知道他在⼈间受到多⼤的尊重,就化作凡⼈,来到⼀个雕像者的店⾥。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个银元。
”赫⽿墨斯⼜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说:“还要贵⼀点。
”后来,赫⽿墨斯看见⾃⼰的雕像,⼼想他⾝为神使,⼜是商⼈的庇护神,⼈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送。
” 这个故事适⽤于那些爱慕虚荣⽽不被⼈重视的⼈。
《蚊⼦和狮⼦》 蚊⼦飞到狮⼦⾯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量呢?是⽤⽖⼦抓,⽛齿咬吗?⼥⼈同男⼈打架,也会这么⼲。
我⽐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周围没有⽑的地⽅。
狮⼦⽓得⽤⽖⼦把⾃⼰的脸都抓破了。
蚊⼦战胜了狮⼦,⼜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却被蜘蛛粘住了。
蚊⼦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同⼤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于那些打败过⼤⼈物,却被⼩⼈物打败的⼈。
《穿井得⼀⼈》 宋之丁⽒,家⽆井⽽出溉汲,常⼀⼈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吾家穿井得⼀⼈。
” 有闻⽽传之者,⽈:“丁⽒穿井得⼀⼈。
”国⼈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问之于丁⽒。
丁⽒对⽈:“得⼀⼈之使,⾮得⼀⼈于井中也。
” 求闻之若此,不若⽆闻也。
《杞⼈忧天》 杞国有⼈忧天地崩坠,⾝亡所寄,废寝⾷者。
⼜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天,积⽓⽿,亡处亡⽓。
若屈伸呼吸,终⽇在天中⾏⽌,奈何忧崩坠乎?” 其⼈⽈:“天果积⽓,⽇⽉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星宿,亦积⽓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 其⼈⽈:“奈地坏何?” 晓者⽈:“地积块⽿,充塞四虚,亡处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