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新闻语言》论文选题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1
2022届新闻学论文选题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一)1、新闻必须真实2、论毛泽东的新闻思想3、论邓小平的新闻论述4、论江泽民的新闻论述5、论新闻职业精神6、必须遵守新闻职业道德7、必须反对"有偿新闻"8、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新闻的党性原那么9、论"客观报道"10、论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自由观11、批判资产阶级标榜的"新闻自由"12、论"新闻手段"13、必须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14、论"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15、新闻必须及时16、新闻与政治17、论新闻规律18、新闻宣传与"三贴近"19、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20、评析近代外报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影响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二)1.评中国报业的政论传统2.近代维新派办报思想3.梁启超的报学启迪民智论4.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人"先知先觉论"再评5.中国共产党人早期办报思想的转型过程6.《解放日报》改版与中国的报业开展7.从"文化大革命"看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8.党报传统的形成问题9.评78年真理标准讨论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影响10.评析西方新闻自由的实质(结合历史与现实实例)11.分析《纽约时报》等严肃报纸造假现象的实质12.评析路透社经久不衰之原因13.评析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传播(相关内容)14.分析媒介集团化的特点与开展趋势15.新闻集团运营的特点与启示16.维亚康姆集团成功运作经验探析17.分析当今跨国传媒的特点18.分析贝塔斯曼集团的经营策略19.分析网络泡沫经济对时代------华纳迪斯民等跨国传媒公司的影响20.威望迪公司衰落的原因探析21.分析工业革命对全球新闻事业的影响22.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三)2.网络新闻采写的原那么及方法的宏观研究3.名记者的采访技巧之研究4.采访心理学研究的现实意义5.新闻采访中的思维断想6.记者采访要入乡随俗7.谈新闻采访中的"折墙"艺术8.新闻采访遭拒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9.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中发现新闻10.如何确立新闻报道的平民视角11.在采访中应强化对主题的思考12.从与传统新闻的比较看网络新闻的优势13.专业采访报道的特征研究14.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和经济利益的关系15.在采访中应强化对主题的思考16.科技新闻采访的特殊性17.改进会议新闻报道18.巧选角度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19.隐性采访的度的把握20.深入调查与深度报道21.新闻标题的制作艺术22.新闻时评热现象透视23.用社会化视角报道经济新闻24.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25.新闻筹划得失谈26.实践"三贴近",深化新闻改革27.社会新闻报道中的正负效应28.新闻背景运用。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相关推荐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毕业论文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欢迎大家分享。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1、新闻英语的特点及其翻译2、网络英语及其翻译3、浅谈国际商务合同的翻译4、计算机英语的特点及翻译5、论中国古诗词的英文翻译6、广告英语的词汇特征与翻译7、浅谈汉诗英译的几个难点8、英文歌词翻译浅析9、文化差异与翻译10、文体学和翻译11、论商务英语翻译原则12、初涉外事口译的特点及翻译技巧13、外交会议中的口译错误现象及应对14、广播电视中的翻译艺术15、英汉称谓语的比较及翻译16、英汉成语跨文化研究与翻译策略17、指环王及欧洲奇幻文学专有名词翻译浅析18、从颜色词看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忠实与文化转化19、浅析颜色词的语义特征20、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21、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成因及表现形式22、从习语看中西文化差异23、中西言语禁忌对比24、中西方禁忌习俗比较25、从李阳的“疯狂英语”探讨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26、浅谈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27、焦虑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28、小学英语课堂的互动教学29、如何处理精读和泛读的关系30、如何对付英语阅读材料中的生词31、如何通过阅读扩大词汇量32、提高阅读能力和提高英语听力的关系33、英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关系34、通过英语阅读提高英语写作能力35、英语快速阅读能力的构成成分36、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37、英语教学中的语言焦虑及解决策略38、简笔画 -英语教学中简单高效的教学手段39、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策略和技巧40、电子辞典与英语教学41、文学批评方法之我见42、解读布莱克诗篇《老虎》的象征意义43、弥尔顿创作目的和结果的矛盾之我见44、华滋华斯诗歌的自然观45、简析《秋颂》的美学价值46、由《云雀颂》看雪莱的诗歌创作观47、论叶芝诗歌中的象征主义48、狄金森诗歌的现实意义49、论现代诗歌与后现代诗歌的异同50、解读《麦克白》的创作意义51、由海明威的《杀人者》理解客观叙述法52、解读福克纳的《干燥七月》53、中外文学作品比较54、不同英语文作品比较55、英文作品中的人物分析56、英文作品的社会意义57、英文作品的文体风格58、 Life with Struggle59、 A Character Analysis of the Heroine of Emma60、Thought of Marriage in Jane Austen ' s “ Pride and Prejudice ”61、An Analysis of Edgar Allan Poe ' s “ The Raven ” and “ Annabel Lee ”62、 An Analysis of the Source of Tess ' Tragedy63、 Heroism in Hemingway ' s Works64、“ Beauty is Truth, Truth Beauty ”65、 The Light of the Dark : the Greatest Works of Conan and Agatha66、 The Ambiguity in The Scarlet Letter67、 About the Symbol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68、 On Wuthering Heights69、 Money and Marriage70、 The Literature Characteristics in A Tale of Two Cities71、 Jane Eyre, a Symbol of Feminism72、 Desalination and Optimization73、 To Champ with the Changes74、 Hawthorne ' s Theory of Romance and The Scarlet Letter75、The Cuban Culture Contest of “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76、Comment the Themes of “ The Merchant of Venice ”77、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s in Jane Eyre78、 The Real Theme of the Adventure of Huckleberry Finn79、 On the Bronte Sisters and theirs Writings80、 To Love or To Be Loved? Analysis of Major Characters in Wuthering Heights81、 Gothic Features in Wuthering Heights82、 The Beauty in Sense, in Sound and in Form83、 Return and Transcendence - Comment on the Bear an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84、Comment on the Biblical Images in Paradise Lost, Paradise Regained, Samson Agonistes85、 Reexamination of Santiago - Hero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86、 Comparison of Gone with the Wind and The Collector - An Analysis of Women ' s Problem87、 Satire in Catch - 2288、 On Pair Work and Group Work and Their Use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89、 Cultural Difference and English Teaching90、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ollege Culture and Education91、 Initiation and Situation in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92、 Cognitive Approach in Oral English Teaching93、 Self- access Learning s E'ffect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alanced Activities Approach94、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into College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95、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Approach to English Teaching96、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mpliments: Cross-culture Perspectives97、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English Teaching98、Increasing Cultural Awareness of English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99、How to Improve Listening Skills of the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English Teaching100、 An Exploration of Body Language101、 The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tising English102、On the Merit and Application of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103、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 and Language Teaching-Considering Student-Countered104、 Body Language 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105、Analysis of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in Advertising English106、 Proverbs and Culture107、 Body Language Functions in Cultures108、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ies of the Word: Black109、 Culture,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110、 Euphemism ---Their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111、 Culture Difference and Translation112、 Exotic Cultures Influence on English Vocabulary113、 The Future Emergence of Chinese English114、 Euphemism in English115、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English Education116、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n and English on Lexis117、 On Translation Methods of Numerals in Chinese and English118、 On the Du Fu ' s Poems Translation119、The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English Idioms120、 Loyalty in Translation121、 Equivalenc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122、 Cultural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123、 Onomatopoeia and its Translation124、On the Cross-Culture Pragmatic Fail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125、 Remark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Set-Phrase126、A study of English Transitional Words and Expressions 英语过渡词及表达法的研究127、Sex Differentiation and Sexism in English Language 英语中的性别及性别歧视128、Pragmatic Failures in Communication 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探析129、Euphemistic Expressions in English Language 英语中的委婉语表达130、On the Functions of Ambiguity in English 论英语歧义的功能131、Cultural Factors and Limitations of Translation 翻译的文化因素局限性132、On Translation of Trademarks in Ads and Names of Export Commodities论广告商标、出口商品名称的翻译133、On Translation of Tourist Guide 论旅游指南的翻译134、On Translation of Computer Terms论计算机的术语翻译135、On the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of Foreign Trade contracts论涉外经济合同写作及翻译136、On Equivalent Transl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C Translation论等效翻译及其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137、Lexical Gaps in Translation 英汉互译的词义差异138、Translation of Rhetoric Devices in EST科技英语修辞手法的翻译139、On “Negation”论正说反译、反说正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21、航海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2、医学检验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3、“微时代”下的军事医学英语微课教学研究4、浅析中医五行学说一些术语的英译5、传统美学视角下的散文翻译中情感美的传递6、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策略研究——以《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为例7、英汉句法的差异与翻译8、《长恨歌》中认知隐喻的翻译9、高罗佩《武则天四大奇案》英译之诗学探析10、诗歌翻译中的“意、音、形”之美——唐诗《江雪》四种英译的对比分析11、《红楼梦》角色姓名“归化”译法探究12、论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原则13、《越人歌》的审美再现——从语内翻译到语际翻译14、早期西方汉学家英译《聊斋志异》中的跨文化操纵15、“西语哲”视域下的英汉句子形态的差异及启示16、中英文日常交际用语的差异探析17、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18、基于图式理论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听力作业设计研究19、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研究20、高校英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的渗透和本族语文化的回归研究21、新课改下高校教育硕士(英语)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反思22、中小学英语衔接工作的探索与实践23、信息技术与高校英语教学整合研究24、探究基于计算机辅助模式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感因素25、开元数字化平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26、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互动特征分析——以实习教师课堂为例27、西部农村中学英语写作在线同伴反馈和教师反馈的对比研究28、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生态化研究'))));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生态化研究29、小学英语课堂激励方法的应用策略研究30、高中英语以读促写的“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31、研究生英语学术论文语体特征多维度对比分析32、MOOC下的中国职业英语教育改革探索与应对33、初中英语教学策略初探34、西北地区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浅见35、浅议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36、试析模块教学法在中职酒店英语教学中的应用37、英语词汇增长路线图理论研究38、语法及语法教学: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变——D.拉森-弗里曼的语法观及语法教学刍议39、周作人的直译观及其嬗变40、新教学环境下的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建设分析41、论翻转课堂模式下英语课堂提问策略的转变42、支架式教学模式对中职英语教学的启示43、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警务英语教学策略研究44、跨文化交际意识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45、从目的论视角浅谈英文电影片名中译46、浅析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47、论《论语》英译中的语用充实48、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汉语典籍英译——以《论语》英译为例49、英美影视作品中“神翻译”的定义及方法探析50、电影片名翻译的跨文化解读51、“讨论”与“演讲”相结合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52、单词配对法对双语词汇翻译的影响53、素质教育视野下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开发与学生英语学习的关系54、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的元认知策略55、语境中语块的加工及其影响因素——以中级汉语学习者为例56、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之管见57、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58、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59、平行文本视域下的企业简介汉英翻译策略研究60、文化差异的导入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31、“Over”的意象图式、隐喻意义及跨语言映射规律研究2、英语学习词典中形容词源强化词的处理研究3、英语学术论文摘要中被动句的语篇功能分析4、语调对揭示英语听力材料中隐含信息的作用5、美国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中的言语幽默的产生及其汉译6、从功能对等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2》的字幕翻译7、评价理论态度视角下中国高校网站英文简介的态度意义研究8、基于会话原则对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言语幽默的修辞分析9、毕业典礼演讲语篇的系统功能分析10、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服饰广告语篇分析11、语域理论视角下的幽默研究12、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13、从汉译英看汉语对中式英语产生的影响14、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语政治新闻语篇中的名物化现象研究15、商务英语口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16、 2012年**竞选视频“前进”中人际意义的多模态分析17、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说书套语英译研究18、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19、英语话语中责任型情态表达度的研究20、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情景喜剧的字幕翻译研究21、英文广告中的情态人际功能分析22、 **就职演说与上海科技馆演讲系统功能语法对比分析23、中外学者学术论文引言部分中综述性动词使用特征的对比研究24、内向型汉英词典中成语条目的译义策略25、英语介词短语功能识别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26、 TED文化交流类演讲的概念功能分析27、赛珍珠《水浒传》翻译研究28、海事新闻中的词汇衔接研究29、国际商务期租合同中指示语的语法化研究30、基于语料库的商务信函中谢意词的修饰语研究31、《功夫熊猫》字幕翻译中的跨文化传播因素32、新闻语篇中转述话语的批评性分析33、罗格2008和2012奥运开幕致辞的预设触发语研究34、对《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就2012年中日**争端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35、搭配词典中复合名词处理的改进36、从认知的角度解读英文新闻标题中的动词名化现象37、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的多模态释义研究38、英语学习词典中同词反义现象的处理策略研究39、英文产品说明书中情态动词的认知研究40、图形-背景理论下英文广告仿拟语的认知研究41、美国2012年总统竞选辩论中情态附加语的人际意义分析42、 NBA即席解说的人际意义研究43、 **总统医疗改革演讲的批评话语分析44、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者和英语母语学者英文经济管理类论文模糊限制语使用对比研究45、模糊修辞的语用功能46、英语身体词汇一词多义的概念隐喻分析47、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范畴现象对比研究48、英汉借词范畴化认知研究49、解构视角下翻译中的二元对立分析50、汉英广告语篇中的预设研究51、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研究52、《推销员之死》中话语标记语之语用研究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41 从《远离尘嚣》看偶然与巧合2 从亨伯特看纳博科夫的流亡观3 透过餐具看中西方饮食文化4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女主角——勃莱特5 从文化视角探讨隐喻的翻译6 从生态批评角度看威廉·福克纳的《熊》中人与自然的关系7 从功能对等角度分析常用英语修辞格汉译8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优势9 自我身份的探寻—评拉尔夫·埃里森《看不见的人》10 浅析英文报纸中体育新闻用语的模糊修辞11 从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和《当幸福来敲门》中探究美国人的个人主义12 中美恭维言语行为跨文化比较研究13 表现主义技巧在《推销员之死》中的'运用14 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情况调研15 浅析英语中六种基本颜色词的英美文化内涵16 浅析广告翻译中的文化顺应处理17 从文化角度分析中美房地产广告的差异18 浅析动画《加菲猫》和《加菲猫之双猫记》中的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19 圣经原型解读《弗洛斯河上的磨坊》20 论《卡斯特桥市长》中哈代的进化向善论思想21 顺从的女人——分析《荒凉山庄》中埃斯特的形象22 从中美传统节日对比看节日的文化内涵23 成人的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象征主义的体现24 简析网络时代英语全球化25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26 从社会文化价值方面比较中美情景喜剧差异27 论《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宿命28 《蝇王》的启示:理性的呼唤29 中文旅游文本英译中的歧义现象分析30 从中美婚宴差异看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31 影响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口语输出的因素32 《走出非洲》:走出迪内森的矛盾态度33 旅游宣传资料中的误译与解决方法34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华顿《纯真年代》中的埃伦35 电子词典与英语学习36 英语习语与基督教37 《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爱米利亚性别身份分析38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欣赏幽默翻译39 英语缩略语及其语用功能40 英专和非英专学生英语作文中错误的对比研究41 武汉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及其对教学的启示42 中西行星命名的文化探源43 英语新闻中的新词44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对“三美”理论的探索45 从电影《七宗罪》浅析原罪46 浅论体态语的社会功能47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中英语篇的影响48 中国和西方国家婚俗的比较49 浅析合作原则的违背在广告语言中的运用50 浅析电影《推手》中中美家庭的文化冲突51 从广告语言看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52 用言语行为理论浅析英语广告中的双关语53 论新闻英语汉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54 以Of Study(《论读书》)的两个中译本为例浅析译者主体性55 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反战文化研究56 中国英语热的真相——文化帝国主义57 中美恭维语对比研究58 论民族中心主义与美国媒体近年来涉华报道59 从文化的角度看中美商务谈判风格的差异60 《推销员之死》中威利与比夫的父子关系61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杨克的悲剧根源62 从正负值面子理论简析中美面子差异63 中国菜名翻译中的文化翻译策略64 从旧南方到新南方——斯佳丽·奥哈拉在内战前后的成长历程65 探究家乐福公司的企业文化:基于其网站内容的文本分析66 汉语对英语写作词汇的负迁移作用67 《美国悲剧》的消费文化分析68 从二语习得角度对比分析英语习语学习中的翻译导向模式与文化导向模式69 礼貌原则在英文商务信函中的应用70 南方哥特式小说特征在《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体现71 城市公示语的汉译英探索72 归化与异化理论在汉语歇后语翻译中的应用73 《婚礼的成员》中弗兰淇·亚当斯双性同体现象的研究74 论《喜福会》中的文化冲突与共存75 广告语言模糊性的语用研究76 利用美剧进行英语听力自主学习77 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研究78 从文化视角看中国白酒广告79 从功能翻译看《围城》英译本中文化信息的传递80 对《达罗卫夫人》中克莱丽莎和塞普提默斯形象的研究81 公示语汉译英错误及对策探析82 探究美国安利公司的企业文化:基于其网站内容的文本分析83 运用写长法促进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84 中美“面子文化”对比分析85 英汉恭维语和告别语的对比分析86 英汉爱情隐喻的对比研究87 新闻英语汉译的翻译技巧浅析88 中美家庭文化比较89 从文化的角度浅析中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90 华中农业大学英语专业学生高级英语学习状况调查91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馈赠礼仪刍议92 解读《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93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消费主义94 从戴姆勒克莱斯勒事件看文化因素对跨国企业合并的影响95 对中美离岸外包过程中跨文化交际案例的分析96 从"老友记"中看合作原则在英语称赞语及其回应语中的应用97 浅论美国文化与美语词汇98 英汉植物词语联想意义的跨文化对比99 一个被忽视的“准则英雄”——论《永别了,武器》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
西方新闻写作题型:填空(10)、名词解释(30)、简答(10)、论述(10)、应用题(30)。
名词解释:1、倒金字塔结构这种结构形式源于西方,并已经在西方风行了一百多年。
其特点是:把最新鲜、最重要的材料放在报道的开头交代,把较次要的材料放在稍后的位置交代。
2、积累兴趣结构这种结构形式的特点是,开头从生动的故事情节或现场感强的事实写起,引起受众关注,调起受众继续阅读新闻报道的兴趣。
报道的重点或结论在最后点明,使人读完全篇后才知所云。
3、新闻背景新闻报道中介绍新闻事件的历史情况以及与新闻事件有关的社会环境、政治局势、自然概括、人物简历、知识资料等内容的材料。
4、纯新闻纯新闻也被称为直写新闻,是采用客观报道手法迅速而简洁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文体。
5、调查性报告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专门的揭露性报道,有时也称为揭丑性报道。
它是一种以较为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旨的新闻报道形式。
由于这种报道重在揭露社会问题,鞭挞社会黑暗,它不同于一般的调查报告,也有别于我国新闻界所通用的批评性报道。
6、人物特写指具有一定深度、抓住人物性格实质的文章,是一种用白纸黑字描绘人物的新闻艺术形式。
7、事件特写是以报道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为内容的特写。
事件特写属于新闻性特写的范畴,旨在把事件用带有人情味的故事情节和语言加以报道,激起受众对事件的关注,并产生感情上的联系。
8、新闻来源新闻来源主要指为记者(通讯员)提供新闻报道所需要的情况和资料的人或单位,有时也含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地方。
除报道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之外,新闻撰稿人在报道新闻事实时,不可能不用新闻来源提供的材料,很难离开来源的帮助。
9、延缓性导语延续导语,也被称为间接导语。
它不是像直接导语那样直接在导语部分展示新闻报道的最重要、最新鲜的新闻事实,而是通过首先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或介绍某一有趣的事实,或描绘某一有特点现场景物,或运用某一有趣的引语和对话,迂回舒展地引出新闻的核心事实或新闻要旨。
语言学方向论文选题1.浅谈英汉句子结构差异2.诗意的美和喜剧性幽默3.英汉禁忌语、委婉语的对比研究4.英汉数字习语的对比研究5.词义演变的原因与方式6.名词化的语篇功能7.诺曼时期法语对英语词汇的影响8.浅谈英语虚拟语气及其语用功能9.隐喻与一词多义的关系10.英汉被动句对比研究11.英汉宾语类型差异的认知原因12.英汉动词非谓语用法比较研究13.英汉否定问句的答句对比研究14.英汉合成词构词对比研究15.英汉名词短语修饰模式比较16.英汉拟声词异同探讨17.英汉人称代词运用对比研究18.英语复合词的语义分析及其类型19.英语委婉语的使用原则与策略20.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21.汉英色彩词汇的对比研究及其象征意义22.中英恭维语对比研究23.委婉语的礼貌原则研究及策略24.汉英“山丘”对比研究25.英汉颜色词跨域对比分析—以RED和红为例26.英语道歉方式的策略及研究27.英语拒绝言语行为研究28.英语委婉语的寒暄功能29.英语请求言语的策略研究30.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的策略研究31.会话得体:会话者的立场语境运用研究32.英语课堂学生提问的策略研究33.英语课堂的焦虑现象及策略研究34.广告口号语的语言特点35.从礼貌原则看短信语言36.从合作原则看课堂师生互动37.浅析中英言语行为中的礼貌原则38.中英政治新闻报道中的模糊语言研究39.言语错误分析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40.英汉颜色词的引申义的文化差别41.外语学习中应该重视中介语的作用42.浅谈英汉句子结构差异43.副词EVER的句法环境和语义特征44.论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45.学习者的动机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46.浅谈词汇搭配错误分析及其应对策略47.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48.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写作中的应用49.中英文性别歧视习语的对比研究50.称谓语使用中的性别差异51.从认知角度看隐喻在经济语篇中的应用52.浅析广告语言的特点53.浅谈英语新词的产生、构成及翻译54.浅谈网络英语中的缩略语。
中西方新闻语篇的及物性和名词化的相关性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西方新闻语篇在传播信息和观点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中西方新闻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愈发频繁。
而其中的及物性和名词化现象在新闻语篇中的运用更是备受瞩目。
中西方新闻语篇的特点和传播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语言表达和表达方式上展现出各自独特的风格和特征。
在这种背景下,对于中西方新闻语篇中的及物性和名词化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新闻内容,并对中西方新闻传播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方新闻语篇中及物性和名词化的相关性,并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新闻语篇的特点和应用,揭示其中存在的异同点。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研究,有望为新闻语篇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推动中西方新闻传播之间的深度交流和理解。
1.2 研究意义中西方新闻语篇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研究中西方新闻语篇的及物性和名词化现象,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新闻报道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这有助于增进中西方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促进信息传播的理解和互通。
及物性和名词化作为语言现象在新闻语篇中的运用,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效果。
深入分析这些现象在中西方新闻语篇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吸引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探讨中西方新闻语篇中及物性和名词化的相关性,可以揭示两种语言文化间的共通之处和差异,有利于丰富跨文化研究的内容,促进语言学领域的发展和交流。
研究中西方新闻语篇中的及物性和名词化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促进跨文化交流、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推动语言学研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中西方新闻语篇的特点分析中西方新闻语篇在结构上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在西方新闻语篇中,常常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即在新闻文章开头即可阐明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然后再逐渐展开细节。
而在中国传统新闻语篇中,则更注重于层层深入,逐渐为读者呈现全貌。
中西方新闻语篇的及物性和名词化的相关性分析在新闻报道中,语言是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语言的表达方式不仅决定了信息的传达效果,也反映了社会文化和思维方式。
中西方新闻语篇的及物性和名词化是新闻语言中的两种重要现象,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本文将从中西方新闻语言的特点和及物性、名词化的定义、特点入手,对中西方新闻语言中的及物性和名词化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讨其在新闻语篇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中西方新闻语言的特点中西方新闻语言在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上存在明显差异。
西方新闻语言以简洁、清晰、准确著称,注重客观、中立的报道风格,通常使用主动语态,动宾结构和被动语态较多,语句结构简练明了。
而中文新闻语言则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偏重于文字的华丽、辞藻的丰富,通常使用主谓结构为主,动名结构较多,语句结构比较复杂。
中西方新闻语言在表达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二、及物性和名词化的定义和特点及物性指的是一种语法现象,即动词带宾语。
及物性的存在使得一个动词可以“作用于”一个名词或代词,使句子更加生动具体,可以更好地传达信息。
名词化是指把动词、形容词、副词等非名词成分转化为名词的过程,使之成为一个名词短语,名词化的存在使句子更加丰富多样,更具有表达力。
及物性和名词化是新闻语言中常见的表达手法,它们的存在为新闻报道提供了更多的灵活表达方式,使得新闻语言更加生动、具体。
三、中西方新闻语言中的及物性和名词化在西方新闻语言中,及物性和名词化现象比较常见。
在英语新闻语言中,例如“attack on”、“express concern”、“call for”等常用的动词短语都是及物性和名词化的体现,这些短语的存在使得新闻报道更加生动、具体。
在西方新闻语言中,名词化也十分常见,如“development”、“debate”、“consideration”等名词常常被用于新闻报道中,这些名词的使用使得句子更加丰富多样,更有表达力。
中西方新闻语言中的及物性和名词化都是为了更好地传达信息,丰富表达方式而存在的现象。
英语作文新闻类题目模板Title: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Digital Media on Traditional Journalism。
Introduction:In today's digital age, the landscape of journalism has undergone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due to the advent of digital media platforms. This essay aims to explore the implications of digital media on traditional journalism and analyze how it has reshaped the way news is produced, distributed, and consumed.Body:1. Evolution of Journalism:Traditional journalism, characterized by newspapers, magazines, and broadcast media, has long been the primary source of news. However, with the rise of digital media,including online news portals, social media, and streaming services, the dynamics of journalism have shifted dramatically.2. Speed and Accessibility:One of the most notable impacts of digital media on journalism is the speed and accessibility of news dissemination. Unlike traditional print newspapers, which operate on a daily or weekly cycle, digital platforms offer real-time updates, enabling audiences to access news instantly from anywhere in the world.3. Citizen Journalism:Digital media has democratized the process of news production through the phenomenon of citizen journalism. With the proliferation of smartphones and social media, ordinary individuals can now report news events as they happen, bypassing traditional media gatekeepers. While this has increased the diversity of perspectives in the news landscape, it has also raised concerns about thereliability and accuracy of citizen-generated content.4. Monetization Challenges:The transition to digital media has posedsignificant challenges to the traditional business model of journalism. Print newspapers, once reliant on advertising revenue, have struggled to adapt to the online advertising ecosystem dominated by tech giants like Google and Facebook. As a result, many news organizations have been forced to downsize or seek alternative revenue streams, such as subscription-based models.5. Decline of Print Media:The rise of digital media has precipitated a decline in the circulation and influence of print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With more readers turning to online sources for their news consumption, print publications have faced declining readership and advertising revenue, leading tothe closure of many venerable institutions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media ownership.6. Fake News and Misinformation:The proliferation of digital media has also exacerbated the spread of fake news and misinformati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in particular, have been criticized for their role in disseminating false or misleading information, often without adequate fact-checking or editorial oversight. This has eroded trust in traditional journalistic institutions and highlighted the need for critical media literacy skills among news consumers.7. Adaptation and Innovation:Despite these challenges, traditional journalism has shown resilience in adapting to the digital landscape. Many news organizations have embraced multimedia storytelling techniques, interactive graphics, and data journalism to engage audiences in new ways. Additionally, collaborations between traditional media outlets and digital-native platforms have opened up new opportunities for content distribution and audience engagement.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he advent of digital media has brought about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field of journalism,impacting the way news is produced, distributed, and consumed. While traditional media outlets have faced challenges in adapting to this new paradigm, they have also demonstrated resilience and innovation in the face of change. Moving forward, the convergence of traditional and digital media will continue to shape the future of journalism,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ethical standards, accuracy, and transparency in an increasinglyinterconnected world.。
西方文化英语毕业论文题目选择范例西方文化英语题目选择范例(一)文化与外语学习(如: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语言体现)(二)中西方文化比较(如:“从美国偶像到超级女生:浅析美国大众文化的影响”)(三)地域文化研究(如:“美国60年代的摇滚学---社会的晴雨表”)参考选题:1、《阿甘正传》中的美国精神2、梭罗的人生哲学研究3、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与美国梦4、cultural impacts on non-government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usa5、the difference between us higher education and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6、the significance of body language in diplomatic activities7、《格林童话》中的女性主义解读8、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房间”意象9、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oems on “death”西方文化英语毕业论文题目收集整理论文五、其它(一)教学法(二)商务英语(三)国际关系参考选题:1、试谈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2、论大学英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3、商务英语信函的格式特点4、中美外事交往中的文化差异5、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研究6、英语影视作品在听说训练中的应用价值分析7、从语言习得理论角度看中国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learner autonomy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hypothesis)8、元认知策略与英语学习(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english learning)。
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700字
1. 新闻媒体对于国际友好关系的影响与作用
这个选题可以探讨新闻媒体在国际友好关系中的作用,以及新闻报道对于国际友好关系的影响。
论文可以分析不同国家的新闻报道对于国际关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一步探讨新闻媒体如何通过宣传和报道推动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2. 新闻报道中的偏见与公正
这个选题可以研究新闻报道中存在的偏见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公正的新闻报道。
论文可以分析不同类型的偏见,如种族偏见、阶级偏见、性别偏见等,进一步探讨新闻媒体如何消除和避免偏见,实现真实、公正的新闻报道。
3. 假新闻与新闻可信度
这个选题可以研究近年来假新闻泛滥的原因、后果以及应对措施。
论文可以探讨假新闻的定义、特点,分析假新闻对社会和新闻媒体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提高新闻可信度,确保公众接收到真实可信的新闻信息。
4. 社交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变革
这个选题可以研究社交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探讨社交媒体对新闻报道方式、新闻传播途径的改变。
论文可以分析社交媒体传播新闻的优势和弊端,研究社交媒体对新闻报道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应对策略。
5. 新闻媒体对于公共舆论的引导和影响
这个选题可以探讨新闻媒体如何通过报道来引导和影响公共舆论。
论文可以研究新闻媒体对于舆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以及新闻报道在引导和塑造公众舆论方面的作用和责任。
以上是针对新闻学毕业论文的选题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确定最适合的选题。
新闻系毕业论文选题新闻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产生了相互间传递信息的需要,通过交流信息了解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新闻系毕业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新闻系毕业论文选题(一)1. 试论体验式报道2. 试论经济类报道的服务功能3. 试论经济类报道的服务功能4. 新闻文体创新与发展研究5. 试论新闻中的数字运用6. 突发性事件报道研究7. 报纸专副刊报道研究8. 解释性报道初深9. 党报新闻标题研究10. 晚报新闻标题研究11. 晚报与都市报竞争的“双赢”之策12. 我国转型时期的都市报研究13. 郑州报业市场现状调查与思考14. 新闻采访中的“拆墙”艺术15. 新闻从业人员的伦理困境和理性思考16. 新闻娱乐化成因刍议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中发现新闻17. 都市报民生新闻发展走向探析18. 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写作变革19. 试论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倾向20. 党报新闻写作改革研究21. 主流媒体的品牌建设探析22. 教育类新闻报道的问题与改进23. 试论大学报的内容创新新闻系毕业论文选题(二)1. 新闻报道“三贴近”的基本路向研究2. 改进和加强农村报道研究3. “新闻民工”的成因和对策研究4. 《环球时报》的报道特色研究5. 浅析时政类新闻周刊的内容竞争策略6. “政治家办报”的现代启示7. 当前我国舆论引导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8. 当前弱势群体传播的渠道分析9. 党报引导舆论现状及方法10. 寻找新闻背后的新闻11. 古诗词意境与新闻美感12. 古典文学修养与新闻语言13. 灵丹一粒,点铁成金14. 论社会新闻的“软”与“硬”15. 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16. 穆青新闻主张研究17. 穆青新闻实践18. 试论散文笔法在新闻文体中的运用19. 手机媒体的组织传播功能20.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21. 手机短息与社会公共安全22. 探究现代政治广告23. 电视节目的构成要素分析新闻系毕业论文选题(三)1. 试论都市报言论特色2. 人民网BBS言论选题特征分析3. 人民日报“论坛评论”特征分析4. CBS新闻时事栏目《六十分钟》研究5. 真实的力量——论调查性新闻的功能6. 节目主持人的的文化素质问题研究7. 节目主持人的现状及未来趋势8. 我国主持人的优势及劣势9. 节目主持人与主持人节目的问题研究10. 发展主持人节目的优越性和必要性11. 我国节目主持人素质的现状及发展的方向12. 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13. 网络广播与传统广播的比较问题研究14. 当代广播传媒中发展新闻广播的重要意义15. 广播传播中的文化问题研究16. 我国广播节目和传播特色及未来趋势17. 广播节目编辑艺术的探讨18. 试论当代广播媒介中广播节目现代及发展变化19. 试论广播宣传的“符号”特色20. 中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现状和问题21. 论主持人在名牌栏目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22. 《百家讲坛》与《世纪大讲堂》比较研究23. 电视民生新闻现象探析24. 电视新闻隐性采访方法的运用25. 访谈节目在我国的发展及走向26. “假日报纸”新闻误区浅探27. 论科技新闻报道的贴近性28. 论广电从业者的角色错位29. 中外言论写作风格比较30. 社会阶层与广告、产品定位。
1. 《别了,不列颠尼亚》报道了什么事件?香港回归。
2. 《京郊出现科学热》中出现的人的职业?大学教授廉平湖。
3. 《水域威尼斯》的开头: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域,它的美是水和桥构成的,今天,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
4. 《从邮局看变化》写的是哪个地方的事?时间是?1980年的乌鲁木齐5. 《日本签字投降》的采访方式是?现场观察6. 《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由四篇短小通讯组成,其中的第一句话都是对其内容的概括,其内容分别是:①记者王建国、侯业扬、钱钢自某发射场报道我国第一枚动载火箭发射情景称;②我国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在高空顺利地完成了级间分离、关机等一系列程序,精确地沿着预定轨道飞完了全程。
③从我国本土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飞越了万里长空,今天在这里准备地落入了预定海域。
④当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在这里重返大气层距离海面三千米至四千米高度时,装有火箭飞行重要参数的仪器仓,自动从弹体弹射出来,打开降落伞,发出无线电定向信号,穿过去层,向洋面飘落。
7. 《“飞天”凌空》中描写的人物的职业是?跳水运动员。
8. 《大平夫人看望“欢欢”,“长得多可爱啊!”》运用的表现手法是:拟人。
9. 《写在绢帕上的诗》的作者是:其主题是?作者:柏生。
主题:表现了邓拓与丁一岚之间的文字缘,革命情。
10. 《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是由外国哪家著名通讯社发布的?法新社。
11.求异思维是什么?是一种朝着不同方向、沿着不同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常常冲破思考的习惯范围,激发非习惯的联想,从而引出更多更深刻的信息,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最大的功能是求异。
12.毛泽东的作品有:《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沙》。
13.穆青的作品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水城威尼斯》。
14.《欧洲金融界进入大竞争时代》是什么类型的报道?解释性报道。
15.《巴西获得美洲杯赛冠军》的结构是?倒金字塔结构:以重要程度或受众观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较重要的往前放,次要的往后放。
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01、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及实践02、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研究03、移动互联时代新闻内容生产及传播研究04、移动互联时代新闻报道方式研究05、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研究06、港台电影电视剧传播学解读07、欧美电视剧传播学解读08、社交媒体研究:可以QQ、微信等为例09、安徽省红色传播研究:可以皖西、皖南和皖北为例10、中外新闻摄影研究11、中国新闻史上名记者研究:可以你所熟悉的报人和记者为例12、西方新闻史上名记者研究:可以你所熟悉的报人和记者为例13、广告品牌研究:可以你所熟悉的广告品牌为中心来分析14、中国近现代新闻传播观念研究15、网络热词研究:可以年度热词为中心来分析16、网络媒体研究:可以具体的网络媒体为中心17、徽文化研究:可以徽派建筑、徽雕、饮食等为例18、广告标语研究:可以热门广告的广告标语为中心19、中外公益广告研究分析20、电视节目(访谈类、调查类等)研究分析21、反转新闻研究22、网络自拍现象研究23、微信朋友圈现象研究24、中外著名报刊、杂志等研究:可以(申报)等为例25、广告营销策略研究:可以一则广告的营销策略为中心26、互联网+阅读调查研究27、新闻客户端的内容生产及传播特色研究——以**为例28、移动互联时代纸媒的转型之路:以**为例29、弹幕视频研究30、腾讯视频传播特色研究31、B站视频传播特色研究32、微信自媒体(公众号)传播特征研究:以**为个案33、电视台视频网站发展现状研究——以芒果TV为例34、关于**电视真人秀节目研究分析35、粉丝电影现象研究36、朗读类电视综艺节目特色研究——以《见字如面》和《朗读者》为例37、日本动漫(电影)传播学解读38、韩国电影(电视剧)传播学解读39、中国新闻评论研究:可以某新闻评论专栏为例40、安徽地市级新闻媒体研究:可以具体的媒体为例41、新闻标题研究42、中国通讯研究43、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保存研究:可以各地博物馆等例44、大众传播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研究:可以从大众传播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改变角度入手45、大众文化研究46、小说改编成网络电视剧现象研究47、网络微表情研究48、中国健康传播研究49、中国房地产企业文化传播研究50、社区文化建构与传播研究:可以具体的社区为例51、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闻传播发展研究52、有关建国70周年新闻报道研究53、“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新合肥媒体建构研究54、安徽省各地市特色旅游文化传播及提升研究55、汽车文化建构及传播研究56、中国音乐文化研究:可以具体的音乐样态为例57、外国音乐文化研究:可以具体的音乐样态为例58、图书馆文化传播研究:可以具体的图书馆为例说明:1、以上诸题仅供参考,学生在具体选择时,可根据个人对该选题的认知程度和熟悉程度,做进一步的窄化和细化。
最新英美文学论文选题英美文学的各位同学可以怎么样选题?看看下面的最新英美文学论文选题吧!A Comparative Study of Body Language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and China 中国与英语国家的肢体语言的对比研究On the Ideals of Modern Women from the Scarlet Letter 从《红字》中看现代女性意识On Strategies of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浅谈大学生英语词汇的学习策略The Study of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Robinson Crusoe 《鲁滨逊漂流记》的现实意义研究021021016 杜娟Translation of Culture and Facsimile of Culture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The Revelation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ory to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二语学得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The Change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 after September 11th 9.11 之后中美关系的变化Culture Difference in Pragmatics从语用看中西语言文化差异Analysis on Football and the Competitive Spirits Embodied in the Games 解析足球及比赛中体现的竞技精神On 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 Situation on English Teaching 试论语言环境对英语教学中的影响The Translation of Automobile Trademarks and Advertising Slogans汽车商标及其广告主题句的翻译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Animal Idioms浅谈英语动物习语的特征The Building of Poe’s Horror爱.伦坡的恐怖营造手法Radical Henry in The Picture of Dorain Gray《道林?格雷的肖像画》中极端的亨利Exploration of the Theme in Sons and Lovers《儿子与情人》的主题探讨The Translation of Expression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有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On the Theme of King Lear论《李尔王》的主题思想On the Changes of Marner’s Characters论织工马南的性格变化The Comparison of Several Negative Forms in English 英语中若干否定形式的比较Culture Difference and Dfferent Business Etiquett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商务礼仪的不同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American Legal Culture论美国法律文化的特点Isolationism Tradition in American Diplomatic History美国外交史上的孤立主义传统The Study of Culture of Flowers in Western Countries 浅谈西方国家花的文化On the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of UCP500浅议《UCP500》的语言特点Differences of American Dream in Benjamin Franklin’s Autobiography and in Reality 论”美国梦”在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中和现实中的差异性On Feminists in Uncle T om’s Cabin《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女性人物研究On Women Characters in Sons and Lovers 论《儿子与情人》中的女性形象On Language Features and Translation of Bussiness Contract 论商务合同的语言特点和翻译The Arts of Body Langueg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际中身势语的艺术The English Classroom Interaction Under the New Curreculum新课标背景下的英语课堂互动On the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of Foreign Trade Contracts论涉外经济合同写作与翻译On Eternal Life of Helen Burns in Jane Eyre论《简?爱》中海伦?彭斯生命的永恒性The Effect of Chinese Action Film to the Film Indurstry of Hollywood 中国动作片对好莱坞电影业的影响On the Comparison of Classroom Question Raising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Teachers中美教师课堂提问方法比较The Connection Between Rock Music and American Culture 摇滚乐与美国文化的联系On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浅谈素质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On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in English T eaching浅谈多媒体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On the Symbolic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Le Petit Prince 浅析《小王子》中的象征意义与现实意义On the Translation of Comparative Sentence Patterns浅谈比较句式翻译中的几个问题On the Culture Differences from the Realistic Films of China and the Western从中西现实主义电影看文化差异The Common Features of American Favorite Chinese Movies 美国人喜爱的中国电影的共性Skopostheory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T ourist Materials翻译目的论与旅游资料的汉英翻译An Analysis of Three Women’s Tragedies on Sons and Loves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三个女人的悲剧On Pound and the Contingency of Language 浅谈庞德与语言的偶然性The Comparision of Pearl in The Scarlet Letter and Eva in Uncle Tom’s Cabin《红字》中珠儿与《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伊娃的对比The Comparision of Character Between Beeky Sharp and Scarleet O’Hara in Vanity Fair and Gone With the Wind《名利场》中蓓基?夏泼与《飘》中思嘉?奥哈拉的人物性格On the Gothic Features in Short Stories by Edgar Allan Poe浅谈爱伦?坡小说中的哥特式特点On Dreiser’s Realism in Jennie Gerhardt德莱塞《珍妮姑娘》的现实主义研究The Comparison of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Jane Eyre and Qing Wen简爱和晴雯人物性格比较The Love Concept of William Butler Yeats from His Early Poetry从叶芝的早期诗歌看他的爱情观On Transfer of English Learning 英语学习迁移问题研究Knowing About the American Culture from Jazz Music从爵士乐看美国文化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eremonial Speech in English and Chinese 礼仪用语的英汉对比Potia and Ophelia-Two Kinds of Women Character in Shakespeare’s Work鲍西娅与奥菲利娅——莎士比亚笔下两类不同性格的女性角色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Taiwan and America in 1949—1979 浅析1949年至1979年台美外交关系的发展Mother Tongue Influences on Learning English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Effect on Advertisement Originality from Different Chinese-Western Modes of Culture中西文化差异对广告创意的影响On the English Abbreviations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浅谈国际组织名的英语缩略方式The Use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创新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On the Politeness Strategies of Business Letter商务信函的礼貌策略The Development of Country Music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merican Culture 美国乡村音乐在其文化影响下的发展The Reflection of Realism in Dickens’A Tale of Two Cities现实主义在《双城记》中的体现The Psychological Variation of Mr. Dimmesdale in The Scarlet Letter论《红字》中狄梅斯迪尔的心理变化历程On the Religion Belief of Silas in The DA VINCI Code浅谈《达芬奇密码》中塞拉斯的宗教信仰The Impact of Slavery on American Black People in 》看奴隶制对美国黑人的影响021021076 夏静 The Application of Dynamic Equivalence to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Scenic Spot Introduction Materials 动态等值论在旅游景点材料翻译中的应用A Study of Emerson’s Views on Nature爱默生的自然观研究Comments on Hemingway’s The Snow of K ilimanjaro海明威《乞力马扎罗山的雪》中的评述Pragematic Strategie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用策略On Female Struggle in Marriage from Jane Austen’s Pride and Prejudice论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在婚姻中的挣扎On the Origins of Pecola’s Tragedy佩科拉悲剧的起源The Stylistic Study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老人与海》的风格研究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phor and Style浅谈隐喻与文体的关系[最新英美文学论文选题]。
历年新闻学毕业论文经典选题参考新闻学经典选题参考如下文001、节目主持人的的文化素质问题研究002、节目主持人的现状及未来趋势003、我国主持人的优势及劣势004、节目主持人与主持人节目的问题研究005、发展主持人节目的优越性和必要性006、我国节目主持人素质的现状及发展的方向007、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008、网络广播与传统广播的比较问题研究009、当代广播传媒中发展新闻广播的重要意义010、广播传播中的文化问题研究011、我国广播节目和传播特色及未来趋势012、发展新闻广播的现实意义013、广播节目编辑艺术探讨014、试论当代广播媒介中广播节目现状及发展变化015、试论广播宣传的“符号”特色016、中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现状及问题017、我国新闻队伍中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缺失和复位018、邹韬奋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探讨019、张季鸾的评论风格及特色020、专栏时评的现状和问题021、中国媒体商业化的隐忧022、《大公报》经营管理023、中西新闻评论风格之比较024、中国报业集团化的问题和对策025、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026、邓小平新闻思想研究027、中国最近十年的新闻改革028、新闻失实的原因和新闻失实的防范029、我国当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表现和症结所在030、略论我国当前的新闻舆论监督031、论都市报新闻与党委机关报新闻的区别032、论新闻媒体的负功能033、论新闻自由与媒体的责任034、论新闻的基本规律和特点035、论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036、新闻真实新论037、新闻价值观新论038、党报改革之我见039、如何纠正都市报的媚俗化倾向040、民生新闻之我见041、论新闻评论的人文精神042、新闻报道与媒介审判043、论新闻娱乐化044、论新闻传播的职能与界限045、论媒介话语权046、论传媒受众的主观能动性047、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现实意义048、手机短信的传播学分析049、新闻宣传与构建和谐社会050、如何做好bbs上的舆论引导051、 bbs版主的角色定位与素质要求052、网络成隐症分析及对策053、新时期受众心理与舆论引导054、博客文化之我见055、传统媒体网站和商业网站的议程设置比较研究056、《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议程设置比较研究057、感动中国人物报道分析058、河南人形象的传播学分析059、某类专业网站的研究060、新时期报纸版面设计流行趋势061、对当代中国报纸化版面革新的观察与思考062、彩色报纸与版面色彩063、新时期图文结合报道研究064、读图时代与新闻图片编辑065、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066、浅论新闻策划067、传媒如何应对企业的新闻策划068、突发性事件报道策划研究069、当代新闻编辑的思维特征070、网络新闻标题特色研究071、浅论报纸的“易读性”原则072、网络广告的现状与发展073、弹出式广告的伦理学批判074、游戏之于网络广告075、网络游戏广告的创意策略076、广告的娱乐化研究077、网络广告的监督与管理研究078、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的比较分析079、网络广告创意研究080、短信广告研究081、网络广告与个性化时代082、广告、传媒与娱乐业083、世界“百年”的品牌的成因与现状084、“奢侈品”广告试析085、广告与政治086、广告与幽默087、美国媒体与美国“新闻自由”088、虐囚事件与美国“人权”089、美国报刊造假与媒体自律090、跨国传媒公司进军中国市场之策略上文是新闻学毕业论文经典选题参考。
语言类毕业论文选题题目69.语篇分析中的语境功能研究the function of context in discourse analysis70.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iscourse analysi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english reading71.英语广告语言特点分析an analysis on the feature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72.非语言交际与身势语研究nov-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gesture language73.英语委婉语研究about english euphemism74.on pun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从关联理论看英语广告双关语75.(my) dialects and its negative effect upon english pronunciation learning(本人)方言及其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面影响76.a comparative study of euphemisms in english and chinese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77.a study of sexism in the english language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研究78.thematic theory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english writing主位理论及其对英语写作的启示79.英语拒绝方式研究research on the ways of rejection in english80.论中美广告中所反映的文化价值观on the cultural values in the advertisements of china and us81.从历史文化的发展看某个英语词或短语的语义演变semantic evolution of a word or phra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82.社会不平等现象在美国英语中的反映the reflection of social inequality in american english83.英语财经报道的语言特点language features of english financial report。
《西方新闻理论》课程考试试卷A适用专业:闭卷试卷所需时间 120 分钟试卷总分100分一、辨析题。
(每小题5分,共40分)1、新旧媒体间的难以磨合是当前媒介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之一。
2、媒介即讯息。
3、所有人都有着追求真理的理性,这是公众应享有新闻自由权利的最有力理由。
4、新闻自由是媒体应享有的专有的自由。
5、媒介与政府之间冲突的焦点集中表现在对媒介的控制权上。
6、绝对的客观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所谓的客观主义,在新闻实践中只是一个伪概念而已。
7、新新闻主义由于抛弃了新闻的最基本特征——真实、及时,决定了它终将被人们抛弃。
8、新闻学和传播学是新闻传播学的两个分支学科。
二、简答题。
(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新闻集权主义的共同特点。
2、简述美国新闻学研究中的四种新闻理论模式。
3、简述社会责任论的产生背景及发展前景。
三、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第1小题22分,第2小题14分,共36分)1、材料:(1)在唐山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的消息标题为:《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
这则消息没有介绍这场灾难造成的破坏程度、伤亡人数、影响范围,只有概括性的陈述:“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并波及到天津市、北京市,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很大损失,尤其是唐山市遭到的破坏和损失极其严重。
”报道的重点放在人与灾难作斗争上。
受灾的状况,直到3年之后的中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上才首次披露。
会议闭幕第二天(1979年11月23日)的《人民日报》,才刊登了来自此次会议的新闻《唐山地震死亡24万多人》。
(2)(1996年)董瀚莲同学的妈妈是解放军从废墟中救出来的,为了清墟,有的战士指甲被掀掉了,晚上下起雨,解放军把受伤的妈妈抬进了部队的帐篷,妈妈常对瀚莲说:“要牢记解放军的恩情。
”(3)(2001年)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我11周岁,父母在地震中震亡,残酷的震灾在心头留下了极深的创伤,面对满目疮痍、残垣断壁,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勇气,但是,党中央、国务院迅速派来了解放军、医疗队,全国人民送来了大批救灾物资,使唐山市很快在震后恢复了生产和基本生活,使我幼小的心灵中对党和政府充满了感激之情,同时深深感受到了共产党的伟大和崇高。
浙江大学2012–2013学年春夏学期
《西方新闻语言》课程期末论文
姓名学号专业成绩
Essay Titles for the Course: Journalistic English:《西方新闻语言》期末论文选题:1.Research on the Lex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News Headlines
《新闻英语标题用词特点辨析》
2.Research on the Gramma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News Headlines
《关于新闻英语标题语法特点的研究》
3.Research on the Rhe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News Headlines
《试论新闻英语标题修辞特点》
4. A Close Study of the Social –Cultural Reflections of New Words and Their
Special Features in Journalistic English
《新闻英语新词对社会文化的折射及其特点》
5.Research on the Use of Metaphorical Words in Journalistic English and the
Cultural Elements
《新闻英语中比喻性词语的使用与文化因素》
6.Research on the Use of Euphemism in Journalistic English and the Cultural
Elements
《新闻英语委婉语的使用与文化因素》
7.Research on the Use of Jargons in Journalistic English
《试论新闻英语中行业词语的使用》
8.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Elements in News Lexicon
《论新闻英语词汇与文化因素》
9.News Discourse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y ---A Case Study
《从意识形态角度分析新闻话语---以---为例》
10.News Text Decoding in Cross- Cultural Context ---A Case Study
《在跨文化语境中解读新闻文本---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