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鹭中华文化课件精简版
- 格式:ppt
- 大小:549.50 KB
- 文档页数:98
1.什么是图书?为什么说图书文化具有双重性?①现代的图书概念图书的四个基本要素:1、知识(信息),以传播和交流为目的2、文字和图画(信息符号),传播信息的媒体3、材料,信息的物质载体4、形式,信息载体的外观图书是以传播知识为目的,而用文字或图画记录于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且具有一定篇幅的著作物和汇编本。
②图书的双重性:文化的载体;本身也是文化现象精神产品+物质产品既相对独立;又不断被复制、加工、传播图书文化的内容不同时期的图书形态(简帛、卷轴、雕版)图书的流传(禁书、藏书、买书、读书)2、文字发明之前,原始记事的方式有哪些?用实物记事:结绳,讯木(信木),实物交流符号记事图画记事口耳相传3、什么是陶符?陶器刻符:汉字的源头陶符就是陶器和陶片上刻画的符号4、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成熟的文字(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之第一人(1899))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简言之就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
甲骨文为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
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
发展阶段:一、雄伟期;二、谨饬期;三、颓靡期;四、劲峭期;五、严整期。
)甲骨可分为龟甲和兽骨两类。
龟甲以龟腹甲为主,兽骨以牛胛骨为主。
5、甲骨卜辞由几部分组成?甲骨占卜的程序:整治龟骨;钻凿;灼兆;读兆;契刻卜辞。
完整的卜辞由四部分组成:叙辞(记叙时间、地点和占卜者);命辞(即陈述要贞问的事情和期限);占辞(通常包括国王对卜兆的解释);验辞(占卜后记录应验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