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及自主学习单用算盘表示数_冀教版(2018秋)
- 格式:doc
- 大小:29.55 KB
- 文档页数:3
第四课时认识算盘教科书:30、31页。
教学提示本节课的内容,一方面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创新精神。
另一方面,作为“用不同方法表示数”的方法之一,丰富学习内容,了解用算盘知识,本节课的重点是在算盘上确定个位并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课外收集各种算盘及有关算盘的知识。
教学目标:1.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了解算盘的悠久历史,激发民族自豪感。
2.认识算盘各部分的组成,体会古人以一当五的创举。
3.初步会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一些数,会读写算盘上拨的数。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用算盘表示多位数。
难点:能用算盘计算三位数加减法。
教学准备:教师:大算盘一面。
学生:每人一面小算盘。
教学过程:1.介绍算盘的历史和构造。
出示大算盘。
(1)教师:算盘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计算工具,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它可以用来记数和计算,在历史上曾发挥过很大的作用。
上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计算器和计算机的逐步普及,算盘才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2)介绍算盘的构造。
算盘形状为长方形,周围是木框,内贯直柱,称为“档”(板书),一般有九档、十一档到十五档。
档中横的一条叫“梁”,梁上两珠,称“上珠”(板书),后简化为一珠,表示“5”。
梁下五珠称“下珠”(板书),后简化为四珠,每一珠当作“一”。
运算时要先定数位,再拨珠记数或计算。
2.初步认识算盘的记数法。
(1)教师:在算盘上,算珠都靠框,表示没有数。
拨珠靠梁,表示记数。
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0用空档表示。
教师示范在大算盘中拨人1—9。
(2)教师介绍拨珠法:通常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三个手指拨珠,各有分工,协同工作(边讲边拨)。
拇指:把下珠向上拨,叫拨人下珠。
(学生试拨)食指:把下珠向下拨,叫拨去下珠。
(学生试拨)中指:把上珠向下拨和向上拨,叫拨人、拨去上珠。
(学生试拨)(3)学生练习拨珠动作,在小算盘上拨入拨去1—9各数。
(4)练习拨数。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用算盘表示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0-31页。
教学目标:1、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用算盘表示数、能读出、写出算盘上的数。
3、了解算盘的发展史,体会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会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千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算盘上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理解一个上珠表示5。
课前准备:课件、教具算盘;学生准备小算盘。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谜底是什么?课件展示谜面。
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
若用小手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
请一名同学读出谜面,然后大家猜谜底。
揭晓谜底:(算盘)。
出示教具算盘,引出课题。
让学生看看自己带来的是七珠算盘还是五珠算盘,介绍区别。
原来每档七个珠,后来出现了每档五个珠的算盘,使用方法是一样的。
2、介绍算盘的历史。
师:算盘是我国最古老的计算机,我们祖先早在1000多年前就发明了算盘,并且用算盘进行计算,一直流传到现在。
算盘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优秀的文化遗产,还传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听了老师的介绍,请同学们说说感想。
(生:祖先很伟大,很了不起!)让我们好好来学习算盘,把这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
二、授新知。
1、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谈话:一把小小的算盘竟然蕴含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既然它这么有魅力,我们来认识它吧。
(1)出示算盘,仔细观察,提问算盘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课件动态展示算盘各部分名称,框、梁、档、上珠、下珠。
介绍完毕请同学们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刚学到的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齐读算盘记忆儿歌:算盘四周叫做框,根根小棒叫做档,一根横梁分上下;梁的上面是上珠,梁的下面是下珠。
(2)通过游戏巩固出示教具算盘:看来大家都认识了算盘,下面我们玩一个看谁说得快的游戏,我指算盘上的某个部分,请你快速说出它的名称。
第4课时 用算盘表示数1.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2.知道算盘上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会用算盘表示数。
3.了解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重点】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会用算盘表示数。
【难点】会用算盘表示数。
交流你们收集的有关算盘的资料。
算盘是我国人民发明创造的。
在计算器普遍使用之前,算盘作为一种既简单又方便的计算工具,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并被广泛使用。
常用的算盘有以下两种:七珠算盘五珠算盘框算盘上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
梁档顶珠上珠下珠底珠算盘上每一档(或叫做杆)代表一个数位。
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拨上数。
计数时,可以任选一档作个位。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用算盘表示数。
为了方便表示数位,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人们习惯把带标志的这一档作为个位。
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五个下珠表示5计数时要拨珠靠梁。
4怎样表示?4可以用4个下珠表示。
5可以用1个上珠表示。
5怎样表示?也可以用5个下珠表示。
一个上珠可以表示5,五个下珠也可以表示5,用一个珠子表示5更简单,所以通常用1个上珠表示5。
7可以用1个上珠和2个下珠表示。
7怎样表示?28怎样表示?28在十位上拨2个下珠,在个位上拨1个上珠和3个下珠。
28100怎样表示?100在百位上拨1个下珠,十位和个位上不拨珠子。
001531在百位上拨1个上珠,在十位上拨3个下珠,在个位上拨1个下珠。
531兔博士网站在古代,人们用小竹棍摆成下面的形式来表示数并计算,叫做筹算。
纵式横式珠算就是由筹算演变过来的。
你发现算盘和筹算有什么联系吗?都是上面的一个表示5,下面的一个表示1。
1. 写出下面算盘上表示的数。
( ) ( )7053602. 在算盘上表示出下面各数。
173 6042. 在算盘上表示出下面各数。
580 9452. 在算盘上表示出下面各数。
7303*. 试着用算盘计算下面各题。
3用算盘表示数项目内容
温故知新1.判断。
(对的画“ ”,错的画“✕”)
(1)456读作四五六。
( )
(2)三百零九写作390。
()
(3)由3个百和6个十组成的数是306。
( )
(4)610是由6个百和1个一组成的。
()
(5)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 )
新课
先知
2.常见的算盘有( )算盘和( )算盘,算盘上各部分的名称如下:
在拨数前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 )位,然后拨数。
当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 )拨数,计数时要拨珠靠( ),一个下珠表示( ),一个上珠表示( )。
心中有数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常见的算盘有( )算盘和( )算盘,算盘上每一档(或叫杆)代表一个数位。
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拨上数,计算时要拨珠靠梁,一个下珠表示( ),一个上珠表示( )。
预习
检验
4.写出下面算盘上表示的数。
5.在算盘上表示出下面各数。
173604580845508
温馨提示知识准备:数位和数位上的数的意义。
学具准备:算盘。
答案:
1.(1)✕(2)✕(3)✕(4)✕(5)
2.五珠七珠个没有梁15
3.五珠七珠15
4.126602500
5.略。
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一万以内数的认识《你知道吗算盘》(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数的分类和数的位值大小概念。
2.掌握算数乘法口诀,培养数的加减乘除的基本能力。
3.熟练使用算盘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学习内容1.数的认识–数的分类: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数的位值大小概念。
2.算数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
–乘数、被乘数、积、乘法符号、乘法原理。
3.算盘–算盘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练习。
三、学习方法1.观看数学教学视频,掌握数的基本概念。
2.通过算数口诀练习,掌握算数的基本技能。
3.实际操作算盘练习,掌握使用算盘计算的技能。
四、学习重点和难点1.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的掌握是数的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算盘的正确使用和快速计算是使用算盘的重点和难点。
五、学习策略1.学会使用观察、思考和推理的方法来掌握数的概念。
2.学会口诀和公式的记忆和运用方法。
3.学会通过实践和反思来提高算盘使用的效率和准确率。
六、学习评价1.每节课结束时放学前两分钟进行小测验,主要测试课堂学习情况的课后反馈。
2.每周安排专门时间进行小测验,主要测试本周学习的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
3.每月进行一次检测,主要测试本月的学习成果,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
七、学习展望1.在认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2.在掌握算盘使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小学数学的算术加减乘除基本技能。
3.在学习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竞赛的成绩和实际应用水平。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认识算盘冀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为“认识算盘”。
学生将通过本节课了解算盘的起源、结构、使用方法以及其在数学运算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算盘的起源、结构及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算盘进行简单数学运算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计算工具的认识和兴趣。
教学难点:1. 算盘的结构及其在数学运算中的应用。
2. 学生对算盘使用方法的熟练掌握。
教具学具准备:1. 算盘:每人一把。
2. PPT:介绍算盘的起源、结构及使用方法。
3. 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算盘的起源,激发学生对算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算盘的结构及其在数学运算中的应用。
3. 演示与练习:教师演示算盘的使用方法,学生跟随练习。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算盘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5.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算盘进行数学运算的能力。
板书设计:1. 算盘的起源2. 算盘的结构3. 算盘的使用方法4. 算盘在数学运算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家长监督,学生用算盘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学生与家长分享算盘的起源及使用方法,增强家庭学习氛围。
课后反思:1.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安排。
2. 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反思算盘的使用方法及在数学运算中的应用。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算盘的起源、结构、使用方法以及在数学运算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对我国传统计算工具的认识和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算盘进行数学运算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算盘的使用方法”。
算盘作为我国传统的计算工具,其使用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并演示算盘的使用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用算盘表示数教学内容: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0--31页内容。
教材分析:本节课呈现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借助课件,直观、形象地展示了算盘的结构,给出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说明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让学生体会古人“以一当五”的创举。
第二层次是让学生在算盘上表示数,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新知,同时加深对不同数位上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进而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算盘,因此教学中既要渗透中国传统的数学文化,又要注重让学生经历运用计数单位数数的过程。
学生分析:1、二年级学生比较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尤其是第一次认识算盘更是充满了好奇心。
2、学生对数位的认识比较到位,能准确的说出数位及某个数位上某个数表示的意义,对学生理解在算盘上如何定位会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记数和数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猜一猜、比一比、拨一拨等数学活动中亲自实践体验,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将“数”和“形”紧密结合起来,以“形”感知、理解、表达“数”,深入浅出,进而强化了直观感知的数和抽象的数之间的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课件、算盘。
教学过程:一、介绍算盘的历史1、猜谜语引入师:大家喜欢猜谜语吗?你能猜出下面的谜语吗?(课件出示)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
如用小手拨一拨,劈里啪啦连声响。
(指名猜一猜)出示算盘的图片。
2、介绍算盘的历史课件出示图片,教师介绍算盘的历史: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在计算器普遍使用之前,算盘作为一种既简单又方便的计算工具,一。
《用算盘表示数》导学案
年级二单元三认识1000以内的数上课日期
课题用算盘表示数单元课时顺序第4课时执教人
学习重、难点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一些数,会读、写算盘上拨的数。
教具、学具算盘
学习过程
环节学案导案
知识链接由学生读一读课前搜集的一些有关算盘的知识。
时间:3分钟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学习目标
1、我要认识算盘各部分的组成。
2、我要学会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一些数。
3、我要学会读写算盘上拨的数。
强化学习目标
走进学生
了解学情
时间:7分钟独立观察数学课本28页有关算盘构造的介绍,分清算
盘上各部分的名称。
再拿出算盘同桌相互说一说。
算盘上,时表示没有数,时
表示记数。
一个下珠表示,一个上珠表示,0用空
档表示。
合作探究(一)
小组合作任意选择一档作为个位,向右依次是十位、
百位、千位……(可以贴上标签),然后进行1-9的拨珠
练习。
想一想,10该怎么拨?99、100呢?试一试。
学生试拨: 154,155, 159,160,200,506,1000
(教师介绍拨
珠法,并示范在
算盘上拨1-9)
深入小组
点拨指导
时间:10分钟
展示交流(一)
小组代表台前展示1-10、99-100的拨珠。
全班同学交
流、评价。
学生展示试拨数,全班交流。
(读、写数时,
一定要从高位
开始)
全班交流
互动评价
时间:13分钟
合作探究(二)
小组合作:在算盘上任意拨出几个数,想一想它们各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讨论一下它们该怎么读,怎么写呢?
如果遇到哪位上没有珠子,就表示什么?写数时应该怎么办?
展示交流
(二)
小组台上分工展示,其他同学评价或补充。
当堂训练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合作检测,全班交流。
数学课本第31页“练一练”1、2题。
布置练习
引导完成
时间:4分钟
总结归纳这节课你又学会了哪些新本领?又有哪些新收获?
盘点收获
引导总结
时间:3分钟
布置作业数学课时练第20页
板书设计
用算盘表示数
算盘的构造:框、梁、档,顶珠、上珠、下珠、底珠算珠都靠框表示没有数;拨珠靠梁表示记数。
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0用空档表示。
读、写算盘上的数时,要从高位开始。
教学反思
学习目标
1、我要认识算盘各部分的组成。
2、我要学会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一些数。
3、我要学会读写算盘上拨的数。
自主学习
独立观察数学课本28页有关算盘构造的介绍,分清算盘上各部分的名称。
再拿出算盘同桌相互说一说。
算盘上,时表示没有数,时表示记数。
一个下珠表示,一个上珠表示,0用空档表示。
合作探究(一)
小组合作任意选择一档作为个位,向右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可以贴上标签),然后进行1-9的拨珠练习。
想一想,10该怎么拨?99、100呢?试一试。
学生试拨: 154,155, 159,160,200,506,1000
合作探究(二)
小组合作:在算盘上任意拨出几个数,想一想它们各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讨论一下它们该怎么读,怎么写呢?
如果遇到哪位上没有珠子,就表示什么?写数时应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