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司法考试:《经济法》著作权法(4)
- 格式:doc
- 大小:1.80 KB
- 文档页数:1
2009年司法考试试卷二(附答案解析)2009年司法考试卷二(附答案)试卷二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
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刑法解释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将盗窃罪对象的“公私财物”解释为“他人的财物”,属于缩小解释B.将《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出售假币罪中的“出售”解释为“购买和销售”,属于当然解释C.对随身携带枪支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解释为以抢劫罪定罪,属于扩张解释D.将信用卡诈骗罪中的“信用卡”解释为“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属于类推解释2.关于犯罪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女,43岁)吸毒后强制猥亵、侮辱孙某(智障女,19岁),因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体只能是男性,故甲无罪B.乙(15岁)携带自制火药枪夺取妇女张某的挎包,因乙未使用该火药枪,故应当构成抢夺罪C.丙(15岁)在帮助李某扣押被害人王某索取债务时致王某死亡,丙不应当负刑事责任D.丁是司法工作人员,也可构成放纵走私罪3.关于正当防卫,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制服不法侵害人后,又对其实施加害行为,成立故意犯罪B.抢劫犯使用暴力取得财物后,对抢劫犯立即进行追击的,由于不法侵害尚未结束,属于合法行为C.动物被饲主唆使侵害他人的,其侵害属于不法侵害;但动物对人的自发侵害,不是不法侵害D.基于过失而实施的侵害行为,不是不法侵害4.甲遭乙追杀,情急之下夺过丙的摩托车骑上就跑,丙被摔骨折。
乙开车继续追杀,甲为逃命飞身跳下疾驶的摩托车奔入树林,丙一万元的摩托车被毁。
关于甲行为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属于正当防卫B.属于紧急避险C.构成抢夺罪D.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5.甲因父仇欲重伤乙,将乙推倒在地举刀便砍,乙慌忙抵挡喊着说:“是丙逼我把你家老汉推下粪池的,不信去问丁。
第一章著作权法一、著作权的客体(一)作品(F3,《条例》F4);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的表达,不保护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和主题。
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4)美术、建筑作品;(5)摄影作品;(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8)计算机软件;(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二)不予保护的对象(F5);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2.时事新闻: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例题·多选题】我国《著作权法》不适用于下列哪些选项?()(2011-3-61)A.法院判决书B.《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官方中文译文C.《伯尔尼公约》成员国国民的未发表且未经我国有关部门审批的境外影视作品D.奥运会开幕式火炬点燃仪式的创意[答疑编号2787010101]『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法院判决书属于国家机关司法性质的文件,著作权法不予保护。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官方中文译文属于官方正式译文,著作权法不予保护。
奥运会开幕式火炬点燃仪式的创意属于思想范畴,不是一种有形的表达方式。
著作权法不保护思想和主题,而保护对思想和主题进行表达而形成的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作品。
我国加入了《伯尔尼公约》,《伯尔尼公约》成员国国民适用国民待遇,即在作品创作完成时自动获得著作权。
所以《伯尔尼公约》成员国国民的未发表且未经我国有关部门审批的境外影视作品适用我国《著作权法》。
二、著作权的主体(一)著作权的一般主体—作者(F11):1.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著作权司法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包括以下哪项?A. 音乐作品B. 电影作品C. 计算机软件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2. 下列哪项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A. 诗歌B. 小说C. 建筑设计图D. 体育比赛答案:D3.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通常是多少年?A. 作者生前加50年B. 作者生前加70年C. 作品发表后50年D. 作品发表后70年答案:B4. 著作权法中,对作品的合理使用包括以下哪项?A. 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B. 新闻报道、评论C. 教学和科研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5. 著作权侵权行为包括以下哪项?A.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其作品B.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行其作品C.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其作品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B. 表演艺术作品C.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D. 计算机软件答案:ABCD7. 著作权法不保护以下哪些内容?A. 思想、过程、操作方法B. 事实和数据C. 官方文件D. 公共领域的作品答案:ABCD8. 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包括以下哪些?A. 复制权B. 发行权C. 出租权D. 信息网络传播权答案:ABCD9. 下列哪些行为可能构成著作权侵权?A. 未经许可,将他人作品用于商业广告B. 未经许可,将他人作品上传至互联网供公众下载C. 未经许可,将他人作品改编成电影D. 未经许可,将他人作品用于教学答案:ABC10. 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情形包括以下哪些?A. 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B. 新闻报道、评论C. 教学和科研D. 国家机关执行公务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时自动产生,无需登记。
答案:正确12. 著作权保护的对象仅限于已经发表的作品。
答案:错误13. 著作权人可以转让其著作权。
答案:正确14.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无限的。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司法考试法知识产权法真题及解析司法考试法知识产权法精选真题及解析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司法考试法知识产权法精选真题及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 甲创作了一首歌曲《红苹果》,乙唱片公司与甲签订了专有许可合同,在聘请歌星丙演唱了这首歌曲后,制作成录音制品(CD)出版发行。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侵权行为?( )A. 某公司未经许可翻录该CD后销售,向甲、乙、丙寄送了报酬B. 某公司未经许可自聘歌手在录音棚中演唱了《红苹果》并制作成DVD销售,向甲寄送了报酬C. 某商场购买CD后在营业时间作为背景音乐播放,经过甲许可并向其支付了报酬D. 某电影公司将CD中的声音作为电影的插曲使用,只经过了甲许可【正确答案】 AD【答案解析】选项A正确。
《著作权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被许可人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录音录像制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表演者许可,并支付报酬。
据此可知,某公司翻录录音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甲、录音制作者乙唱片公司和演唱者丙的许可。
选项B错误。
《著作权法》第四十条第三款规定,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
据此可知,选项B中某公司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选项C错误。
《著作权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被许可人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录音录像制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表演者许可,并支付报酬。
据此可知,某商场将购买的CD作为背景音乐播放,需要经过甲的许可并向其支付报酬,且该商场也依法这样做了,因此不构成侵权。
选项D正确。
《著作权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该法第四十八条第(四)项规定,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构成侵权。
著作权法复习要点著作权法复习要点一、单选二、多选题——————近年司法考试题目三、名称解释1、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2、邻接权:是指与著作权邻接、相关的一种民事权利,即作品的传播者依法在一定时期内对其在传播作品的过程中付出的创造性劳动和投资所形成的成果享有的权利。
3、演绎权:是原作品著作权人对于他人以其作品为基础依法演绎使用而享有的专有权利,是著作权人许可或者禁止他人以自己的作品为基础进行再创作的权利。
4、著作人身权:又称精神权利,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所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的非财产权利,即作者因创作而依法享有的与其人格和身份相互关联的专有权利,是作者就其作品所体现的精神、人格享有的专业权利。
5、权利穷竭:也称发行权一次用尽或首次销售原则。
也就是说,当作品原件或者复制件经著作权人同意进入市场后,著作权人无权控制作品进一步销售。
6、著作财产权:即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本人或通过授权他人以各种方式依法利用其作品的权利,以及因这种使用而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
7、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指在一国的国土上由该国某个民族或某个地区的社会群体经过世代相传、逐渐创作出的反映本民族或本地区社会群体的生活历史、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心理特征的文学和艺术形式。
8、著作权: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一般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9、国民待遇原则:即缔约双方或各方都应根据各自的法律和规章给对方或其他各方国民以著作权保护,此种保护应与给予本国国民的保护相同。
10、最低限度保护原则:即缔约一方对其他各方的著作权保护,不能低于公约规定的最低标准。
四、简答题1、《世界著作权公约》的基本原则及TRIPs基本原则?(1)国民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包括国籍原则和首次发行地原则(2)非自动保护原则,即在作品首次出版时,每一份复制品上都有著作权符号、著作权人姓名、首次出版年份。
司法考试知识产权法:著作权的内容司法考试知识产权法:著作权的内容。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迎接2014年司法考试,法律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编辑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家必须重视基础阶段的复习,务必夯实好基础知识点。
精彩链接:司法考试知识产权法:著作权的主体司法考试知识产权法:作者司法考试知识产权法:著作权的取得司考知识产权法辅导:网络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一)著作人身权1、发表权,即作者依法决定是否将其作者公之于众的权利。
“公之于众”是指将作品像不特定的人公开,但不以公众知晓为要件。
发表权是一次性的权利,一经行使即归消灭。
2、署名权,即标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具体包括作者决定是否署名及如何署名等。
3、修改权,即作者本人或授权他人修改其作品的权利。
4、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二)著作财产权著作财产权是指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控制其作品的使用并获取财产收益的权利,主要内容包括:1、复制权,即通过印刷、拓印等方式将作品复制一份或多份的权利。
2、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赠与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原件或复制件的权利。
3、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或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式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但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除外。
【例题】下列哪些出租行为构成对知识产权的侵犯?(2009年卷三第64题,多选)A.甲购买正版畅销图书用于出租B.乙购买正版杀毒软件用于出租C.丙购买正版唱片用于出租D.丁购买正宗专利产品用于出租【答案】BC【解析】本题考核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
《著作权法》第10条第(七)项规定,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据此可知,并非所有的著作权人都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出租权,享有出租权的主体是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及其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是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法律。
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该法的公布实施,为保护知识财产权、增强社会创造力、维护公平竞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该法一共有共计十章56条,下面我们重点来看其中的一些条款。
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定了“本法调整作品的版权和与作品有关的邻接权等”方面的问题,明确了作品的范围和著作权的保护对象。
著作权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对其所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专有权益。
作品的种类包括文字、口头作品、音乐、戏剧、美术、摄影、电影、电视、录音、录像、软件等。
第2条规定了著作权作为知识产权的地位,并重申了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强调了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社会责任,同时也是维护企业的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二章著作权信息管理第6条规定了著作权人可以通过申请向著作权局登记作品的相关信息,使其更容易被公众所知和认可。
著作权登记是著作权保护的基础,也是维护著作权人权益的重要手段。
第三章作品的著作权第10条规定了著作权人对其作品的权利,包括:署名权、修改权、公开发表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等等。
这些权利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体现。
第四章作品的保护期限第21条规定了著作权的保护期限,包括了不同类型的作品和不同形式上的发表/创作。
总体情况是,在作品创作完成之后,依照不同情况分别给予保护。
第五章邻接权第40条规定了邻接权与著作权的不同,邻接权主要是对那些和表演相似且为公众所知的表演活动,如音乐、诗歌、舞蹈等等。
邻接权由表演者或制作人拥有。
第六章转让和许可使用著作权第45条规定了对著作权的转让,著作权人可以将部分或全部著作权转让给他人。
在合同书面签订时,应当明确相关权益的转让、许可等细节问题。
以上是该法草案的主要条款,该法通过明确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护著作人的著作权、规范作品的保护期限,并通过转让和许可使用著作权的相关手段,有力地保护了创作者和知识产权所有者的权益和利益,这对于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催化社会的创新极其重要。
著作权法司考题卷⼀、单选题(1*20=20)1.按照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下列不适⽤于著作权法保护的是()A.央视的《新闻调查》节⽬B.北京⼤学出版社出版的《新闻学》⼀书C.光明⽇报的评论员所作的有关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新闻评论D.2006年1⽉14⽇新闻联播中播报的有关“春运”的时事新闻2. 下列哪⼀项受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A.法院判决书B.《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官⽅中⽂译⽂C.《伯尔尼公约》成员国国民的未发表且未经我国有关部门审批的境外影视作品D.奥运会开幕式⽕炬点燃仪式的创意3.独⽴制⽚⼈甲⾃筹资⾦于1993年11⽉15⽇⾸次出版《敖江威龙》电视剧录像带。
甲于1996年10⽉21⽇去世。
甲对该录像带享有的许可他⼈复制权和报酬请求权的保护期应于何时截⽌?()A、2043年11⽉15⽇B、2043年12⽉31⽇C、2046年10⽉21⽇D、2046年12⽉31⽇4.下列哪⼀情况适⽤于合理使⽤制度()A.对于具有中国国籍的朝鲜族⼈以汉语⾔⽂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朝鲜族语⾔⽂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B.对于具有我国国籍的⼈以蒙古语⾔⽂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朝鲜族语⾔⽂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C.根据具有我国国籍的⼈以汉语⾔⽂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的蒙古语⾔⽂字作品再翻译成朝鲜族语⾔⽂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D.根据具有我国国籍的⼈以蒙古语⾔⽂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的汉语⾔⽂字作品再翻译成朝鲜族语⾔⽂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5.李某于2006年8⽉4⽇创作完成⼩说《别来烦我》,2007年3⽉5⽇发表于某⽂学刊物后被张某改编成剧本,甲公司根据该剧本拍成同名电视剧,⼄电视台将该电视剧进⾏播放。
对此,下列哪⼀选项是错误的?A.李某从2007年3⽉5⽇起对⼩说享有著作权B.张某对剧本享有著作权C.甲公司将该剧本拍成电视剧应当取得李某和张某的许可并⽀付报酬D.⼄电视台播放该电视剧应当取得甲公司许可并⽀付报酬6.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组织A、⾮营利性B、营利性C、半营利性D、经营性7.下列哪⼀⾏为侵犯了著作权⼈的著作⼈⾝权:A、未经赵某同意,刘某购买赵某开发的计算机软件⽤于出租盈利B、软件著作权⼈甲同意⼄公开演⽰⾃⼰开发的软件,但事实上⼄将其刊登在杂志上C、甲擅⾃将⼄开发的软件计算机语⾔译成另⼀种计算机语⾔D、张三专门从事盗版软件的销售8.王某创作出⼀部长篇⼩说《爱情海》,依据我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
著作权法第一节著作权的客体与主体一、著作权、著作权法的概念1、著作权亦称版权(Copyright),是指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
2、著作权法则是指调整著作权法律关系以及相关权益的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
二、著作权的客体——作品(一)作品一般应具备的以下条件:1、作品是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智力创造成果。
2、作品必须可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加以表现。
3、作品必须是作者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作者独立构思、独立创作完成的。
4、作品应具有可复制性。
(二)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1)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2)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3)时事新闻,即指通过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4)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三)作品的种类1、根据作品的内容领域的不同可把作品分为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2、根据作品表现形式的不同可把作品为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3、根据作品是一人还是多人创造完成可把作品分为独立作品和合作作品。
4、根据作品的完成是否为作者的职务行为可把作品分为职务作品和非职务作品。
5、根据作品的创造是否是基于他人委托可分为独立人作品和委托作品。
6、根据作品创造上是否存在先后关联的基础性关系可把作品分为原作品和演绎作品。
7、依据作者的国籍可以将作品分为国内作品与外国作品。
三、著作权的主体(一)作者1、自然人作者,包括公民作者和外国人作者。
2、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作者。
根据《著作权法》第11条的规定,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
国家司法考试著作权法命题规律及复习技巧2009-2-10 15:23【大中小】【我要纠错】一、命题规律著作权法在整个民法学中居于龙身的地位置,年均考查大约在4分左右。
主要考查以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为主。
著作权法的命题一般都是直接针对法条而设计的,熟悉法条之后,难度并不大。
二、复习技巧1.把握著作权法的重点内容。
主要有:(1)总则;(2)著作权人及其权利;(3)著作权的归属;(4)著作权的保护期;(5)著作权的限制;(6)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者权;(7)著作权侵权的法律责任。
2.注意著作权法修改后的一些变化。
3.认真学习法条,并注意对比区分相似的规定。
4.认真研习历年真题。
国家司法考试专利法命题规律与复习技巧2009-2-10 14:59【大中小】【我要纠错】一、命题规律《专利法》在历年司法考试中年均分值为6分,从题型上看,专利法的试题大多分布在选择题中,其内容主要是对法条的直接考查。
二、复习技巧1.切实掌握《专利法》的重点内容。
《专利法》的重点内容主要有:(1)总则;(2)授予专利权的条件;(3)专利申请;(4)专利权的期限、终止与无效;(5)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6)侵犯专利权的责任等。
2.认真分析和学习重要法条。
3.认真研习历年真题。
国家司法考试著作权法命题规律及复习技巧2009-2-10 15:23【大中小】【我要纠错】一、命题规律著作权法在整个民法学中居于龙身的地位置,年均考查大约在4分左右。
主要考查以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为主。
著作权法的命题一般都是直接针对法条而设计的,熟悉法条之后,难度并不大。
二、复习技巧1.把握著作权法的重点内容。
主要有:(1)总则;(2)著作权人及其权利;(3)著作权的归属;(4)著作权的保护期;(5)著作权的限制;(6)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者权;(7)著作权侵权的法律责任。
2.注意著作权法修改后的一些变化。
3.认真学习法条,并注意对比区分相似的规定。
国家司法考试《民法》模拟试题(四)知识产权法编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一、单选题2.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中,《伯尔尼公约》保护的对象是什么?()A.注册商标B.文学艺术作品C.录音制品D.集成电路的布图设计第二章著作权法一、单选题3.《著作权法》第2条第2款规定:“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下列关于外国人作品的保护的陈述中,哪个是正确的:()A.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其保护期自创作完成之日起计算。
B.外国人作品在中国境外首先出版后,三十天内在中国境内出版的,视为该作品同时在中国境内出版C.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其保护期自发表之日起计算。
D.外国人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此处的“发表”可以用任何一种形式发表,如复制、展览等。
4.根据《著作权法》规定,中国公民的著作权在下列何种情况下产生:()A.随作品的发表而自动产生B.随作品的创作完成而自动产生C.在作品以一定物质形态固定后自动产生D.在作品上加注版权标记后自动产生7.刘某由所在工作单位安排,承接了一个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在工作期间出版了一本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专著并获稿费 15000 元,此稿酬应归谁所有?()A.应全部归刘某所在单位B.归刘某所有,由刘某所在单位缴纳所得税C.归刘某所有,但刘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D.归刘某所在单位,但应拿出一部分奖励刘某9.甲乙两人系同事,甲曾委托乙创作一剧本,乙碍于情面答应为其创作,但双方没有订立任何书面合同,也未作出明确的口头约定。
乙按时完稿交甲审阅,甲看后让乙再作修改。
后甲因工作关系调到他省工作,乙修改完作品即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发表。
甲知悉后,提出著作权属于自己。
依法律规定,此剧本的著作权属于谁?()A.甲、乙均不享有B.甲、乙共同享有C.甲一人享有D.乙一人享有10.画家吴忠经常即兴作画,赠送好友谢某,几年后谢某已收藏吴忠画30多幅。
谢某从中选出25幅,以《吴忠画册》为名出版了署名吴忠的25幅画,吴忠得知后十分气愤,认为谢某及出版社侵犯了自己的权利。
著作权法部分1、甲教授完成一本学术专著,现有以下人员主张自己也是该书的作者。
其中谁的理由符合著作权法的规定?A.乙主任:“我曾经为这个课题申请经费进行了组织协调,并主持过这个课题的研讨会”B.丙研究生:“我曾经为甲教授的这项研究查找资料,还帮他抄写过一部分手稿”C.乙讲师:“我曾经撰写过该书的两章,尽管甲教授后来对这两章作了较大的修改,但基本保持了原稿的结构和内容”D.戊教授:“甲教授在研究这个课题时,曾多次与我讨论有关的学术问题,我提出的一些意见已被他采纳”(1998,单选)2、著名学者甲于1971年被迫害致死,甲于临终前将其回忆录手槁赠送给好友乙。
该手稿扉页上题有“吾将不久于人世,谨以此绝笔赠吾至友,望珍藏密室,令其永不面世”的字样。
乙依遗嘱秘藏之。
1991年乙病故,其继承人丙获得该手稿。
1994年丙将该手稿借于学者丁,供其研究甲的生平时参考。
丙在出借时声明“根据作者遗愿,手稿不得公诸于世”,丁应允。
1996年,丁在征得甲的继承人戊同意后,将手稿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刊印400册,在一定范围内散发。
请根据以上事例回答:(1998,不定项)(1)对有关当事人权利的认定,下列意见中何者为正确?A.甲虽已去世,但其著作仍受法律保护B.丙享有手稿的所有权,但不享有手稿的著作权C.丁享有手稿著作权中的作品使用权D.戊作为甲的继承人,有权决定将手稿发表(2)对有关当事人义务的认定,下列意见中何者为正确?A.丙在行使权利时,应当尊重甲的著作权B.丁在使用手稿时,应当尊重甲的著作权C.丁在使用手稿时,应当尊重丙的所有权D.丁在使用手稿时,应当尊重戊的发表权(3)对有关当事行为的认定,下列意见中何者为正确?A.甲在手稿扉页上的表示,是行使著作权的行为B.丙将手稿出借与丁,侵犯了甲的著作权C.丁刊印手稿得到了戊的同意,属合法行为D.丁以“内部资料”形式刊印手稿,不属于发表行为(4)对有关当事人责任的认定,下列意见中何者为正确?A.丁侵犯了手稿原件所有人乙的发表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B.丁侵犯了手稿作者甲的发表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C.丙侵犯了手稿作者甲的著作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D.丁不构成侵权,不承担民事责任3、某出版社1997年4月9日收到某作家以挂号邮件寄来的一部小说书稿。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司法考试民法考点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指法律规定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不向其支付报酬而使用其作品的行为。
合理使用的情形包括:
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4、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5、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6、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7、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8、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9、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10、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11.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
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12.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七个法律部门民商法、刑法、行政法、宪法、经济法、社会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一、民商法主要有24部法律民法主要有11部法律通则: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财产权:合同法、物权法、担保法;知识产权: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人身权: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商法主要有13部法律企业类:公司法、企业破产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外资类: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金融类:票据法、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保险法;海商类:海商法、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二、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三、行政法主要有12部法律和条例法律类: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务员法;条例类: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四、宪法主要有6类14部法律1、总类(4)宪法、立法法、反分裂国家法、集会游行示威法、2、选举法(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3、组织法(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4、监督法(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5、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6、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五、经济法主要有8类24部法律1、竞争法(2)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2、消费者权益法(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3、银行业法(2)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4、财税法(6)个人说的税法、企业所得税法、车船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审计法、统计法;5、劳动法(3)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6、土地法和房地产法(5)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乡规划法;7、环境保护法(2)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8、社会保险法(1)社会保险法六、其他1、国际法(7)国籍法缔结条约程序法领海及毗连区法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引渡法2、国际私法涉外民事法律关系适用法3、国际经济法对外贸易法4、职业道德法(1)审判制度与法官执业道德:法官法、人民法院组织法、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纪律处分办法;(2)检察制度与检察官职业道德:检察官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检查人员纪律处分条例;(3)律师制度与律师职业道德:律师法、律师事务所管理法、律师法和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管理办法;(4)公证制度与公证员职业道德:公证法、公证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公证员执业管理办法;(5)法律援助条例;*六、社会法七、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主要有5部法律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人民调解法。
《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0年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著作权第一节著作权人及其权利第二节著作权归属第三节权利的保护期第四节权利的限制第三章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第四章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第一节图书、报刊的出版第二节表演第三节录音录像第四节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第五章法律责任和执法措施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
第三条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四)美术、建筑作品;(五)摄影作品;(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计算机软件;(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第四条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四)著作权的内容
著作人身权(独有,不可转让、继承)与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一次用尽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区别于姓名权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现场表演权),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机械表演权);
(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十一)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考试用书
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