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微故事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3
家训家规家风小故事好家规造就好家风,好家风造就好家庭。
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是教育规范后代的准则,也叫家法。
家训家规家风小故事,欢迎阅读。
家训家规家风小故事一:从我懂事起,妈妈就告诉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学,意思就是要好学,奋发学习;其次是上进,要不断地上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我能行;然后是诚实,不诚实的人,哪会让别人信任你,依赖你呢;最后是善良,没有一颗善良的心,只有一颗狭隘的心,怎么为别人着想?怎么会在别人有困难时去帮助他呢?五岁时,我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了。
但是吃饭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还常常剩饭。
并且我洗手时,每次洗一次,就要浪费半盆水,洗完后水龙头也不关,白白浪费了很多水。
妈妈知道了我这两个不好的习惯以后,对我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以后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饭了,并且要节约水资源。
”从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俭节约”。
过年时,我到爷爷家去拜年。
向爷爷说了声“新年快乐”。
爷爷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红包,放在我手上,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孙女啊!你已经六岁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级了。
我要告诉你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尊敬长辈,无论你将来走到了哪儿,你看到长辈都要有礼貌,尊敬长辈;第二句话是孝顺父母,父母将你带到了世上,并养育了你。
长大你一定要报答他们,孝顺他们;第三句话是自强自立,将来你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不要依赖别人,靠着自己的实力工作,还要安于现状,勤奋进取。
这就是我对你的期望,希望你时时刻刻地记住。
”又过了一年,我要上小学了。
我们坐下来打算开个家庭会议。
爸爸说:“今天的内容就是讨论家风、家规、家训。
目的就是想让你上学后能约束自己管好自己。
”我们讨论了很久,才确定下来。
家风就是勤学、上进、诚实、善良。
家规是勤俭节约家训则是尊敬长辈、孝顺父母、自强自立。
上学以后,我感觉自从有了家风、家规、家训,无时无刻不在谨记着,约束自己。
家训家规家风小故事二:每次爸爸妈妈带我去亲戚家玩,亲戚见了我都会说我瘦。
关于家风家训家教的小故事〔精选25篇〕关于家风家训家教的小故事〔精选25篇〕家风家训家教的小故事篇1大概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吧,作为高级工程师的老爸会把“学习第一”作为口头禅,作为教师的老娘会时常念叨“应该文质彬彬”。
这两句把我耳朵都磨出厚茧的“圣诏”也可以说成是我的家风。
从记事起,每逢来客,都会看到父母满脸堆笑,落落大方接待客人。
于是,不是一顿香甜可口的饭菜,便是一场“之乎者也”类的高谈阔论。
我和哥哥那么不问不开口,有问必答,大人说话不插言,大人吃饭不上桌,于是博得了客人的夸奖:“你家的孩子真懂事。
”“不愧是知识分子,就是与众不同。
”但是平时,淘气的我和哥哥会时不时“犯上”的。
例如给睡觉的老爸别上一只发卡,再梳两个标致的小辫,于是老娘手执笤帚将我们统统赶到厕所或阳台上,还能听到老爸的怒斥:“竟敢在皇上头上动土。
”虽说是90年代了,但由于封建意识的影响,父亲总是用些封建教育方法来管制我们。
但正是这些教育方法,使天生贱皮子的我和哥哥在学习上总是名列前茅。
每当夜晚;家中从无哗啦啦的搓麻将声,也无地动山摇的音响声,只有我和哥哥写作业的沙沙声和父母翻书报的声音。
有时,全家人也会为了一道数学题而争得面红耳赤。
但毕竟是封建的教育,于是出现了一切的封闭政策!收音机不让听,假日不许出去玩耍,似乎想让我和哥哥成为书呆子。
不,连课外书也只能在厕所或被窝里偷看。
我真想对父亲说:“都90年代了,老掉牙的教育方法也该改改了。
”但怯于父亲的威严,话到嘴边总是又咽了回去。
这就是我的家风,有利有弊。
但我坚信,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时代的家风会落脚于我家。
我的家庭将变得更充实,更美妙!家风家训家教的小故事篇2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妙幸福的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
在家中父母难免会因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们从不会互相指责、斥骂,更多展如今我面前的是他们理性的一面。
《家风小故事》家风小故事(一):古往今来,家风乃是一个家庭或宗族重要的精力内核,是一切家庭成员都务必遵从的行为原则和品德规范。
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品德,家风时刻净化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灵,它是最无痕的教育。
但什么是家风恐怕不一样的人会有不一样的答案: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表示:晚清名臣曾国藩在家训中反复强调,最败人的两个字------傲、惰。
惰是惰性,就是明白就应做有好处的事,却总找理由,不是不做事,就是做无聊的事。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一个勤字。
曾国藩在家训中说,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能够做得到的。
曾国藩一生成就建立在勤字上。
晚年身体不好,休息三四个月,自悔到什么地步他在日记中说:人而不勤,则万事俱废,一家俱有衰象,余于三四月内,不治一事,于居家之道,大有所悖,愧悻无已。
病一好,立刻给自己写了工作时间表,上午会客,听工作汇报,写日记,写奏折下午处理公文晚上,温诗,写古文等。
由此可见,坚持勤奋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品质之一。
作为一名家长,我深知勤奋、坚持的重要性。
所以在生活中个性严格要求。
一次孩子犯懒,不想去舞蹈班了。
她摆出各种理由,什么作业多呀;觉得累呀;腿疼,不舒服呀等。
当时我想,孩子所说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孩子也很辛苦。
但转念一想,如果我让孩子放纵一次,就会有下一次。
长此以往,就会助长孩子懒惰、散漫的不良习惯。
勤奋坚持的态度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于是,我拒绝了孩子可怜巴巴央求,当了一次狠心的妈妈。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需要家长的监督,需要家长的鼓劲儿。
在孩子出现懒惰的苗头时,家长要及时提醒;在孩子失去勤奋动力时,家长要加油鼓劲儿,甚至严厉督促。
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古往今来,家风乃是一个家庭或宗族重要的精力内核,是一切家庭成员都务必遵从的行为原则和品德规范。
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透过日常生活影响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一种无形的力量。
古代良好家风家训的故事古代良好家风家训的故事古代良好家风家训的故事(精选20个)家风家教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正所谓孩子是父母的缩影,我们若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应从我们自身做起,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家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下面是我能网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古代良好家风家训的故事(精选20个),希望大家喜欢!古代良好家风家训的故事1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古代良好家风家训的故事2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古代良好家风家训的故事3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有关家训家规家风的名篇小故事有关家训家规家风的名篇小故事有关家训家规家风的名篇小故事(精选13篇)文学体裁的一种,属于口头文学,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训家规家风的名篇小故事(精选13篇)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家训家规家风的名篇小故事1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钱基博乃是一代国学大师,是学者、作家钱钟书的父亲。
钱基博对儿子的管教极严,钱钟书十六岁时,还痛打一顿。
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博悲伤清华任教,寒假没回无锡。
此时的钱钟书正在读中学,没有温习课本,而是一头扎进了小说的世界。
等到父亲回来考问功课,钱钟书过不了关,于是挨了打。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写信给他。
一封信中说:“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
”随后一封信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文学过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
”希望钱钟书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摩”。
钱基博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保持距离,埋首国学,他这样告诫权重书,不过出于一个儒者的文化立场。
家训家规家风的名篇小故事2胡适倡导“独立、合群、重学”胡适和妻子江冬秀育有三个子女,女儿五岁夭折,长子胡祖望、小儿子胡思社围绕在江冬秀身边,胡适忙于共舞,无暇顾及。
江冬秀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仅读了几年私塾,又酷爱打牌,对于孩子的管教,少投入精力,多有责怪,不甚得法。
在家庭教育中,胡适虽然倡导“独立、合群、重学”,但自身也有不懂的如何爱孩子的嫌疑。
1929年,胡适给胡祖望写信,希望锻炼他过独立、合群、用功读书的生活,其中说:“功课及格,那算什么?在一班要赶上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赶上一校最高一排。
功课要考最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
“这时,胡祖望十岁,离开父母,独自在外上学,父亲如此高的期望,恐怕只会感到”压力山大“。
[家风家训小故事]家风小故事6篇家风小故事篇1:家风小故事"一戒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
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这是我家的四戒四宜的家规,每一条都必须铭记心中。
有一次,老师宣布单元考试就在三天后进行,同学们都眉头紧锁地埋头复习当然,我也不例外。
三天后,老师把试卷发下来了。
我打开试卷稍微看了一下,想:哟,大简单了!对我来说真是张飞吃豆芽一一小菜一碟呀!可我也顾不上多想,马上拿起笔,做着试卷。
顿时,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静得连一根针掉下去都能听见。
除此之外就是同学们写字的""沙沙沙""的声音。
同学们有的托着下巴,认真思考着,有的拱着背,有的测着脑袋,同学们都紧皱眉头在努力地想着。
而我不同,我正心不在焉地做着试卷。
不一会儿,我就把试卷全部做好了。
我抬起头,发现同学们都愁眉苦脸的,心想:这么简单的题目需要这样吗哼!"时间到!收卷!""老师大声地说。
我们依次把试卷交给老师。
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同学们有的高兴地走出去,有的慢吞吞地站起来,眼睛还盯着试卷,还有的趁老师还没到就急忙添上几笔。
第二天,试卷发下来了,可上面的分数却让我大吃一惊,我想:这道题目这么简单,我怎么可能做成这样。
我像丢了魂似的,呆呆地坐在那里。
"丁零零""突然下课铃响了,是它救了我,不然我会更尴尬。
回家之后,我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爸爸,爸爸意味深长地说:"胜不骄,败不馁。
你就是忘记了自己的缺点,才会有骄傲,以后不能再骄傲了!"""我知道了。
""我惭愧地低下头说。
家风就是一个家族的面貌,我要好好牢记长辈传给我们的好家风。
家风小故事篇2:家风作文700字家风小故事家风作文700字家风小故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家风家训小故事精选5篇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气,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家风家训小〔故事〕精选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故事相关内容推荐↓↓↓经典的二岁儿童睡前故事有趣的三岁儿童睡前故事七岁儿童睡前故事经典的宝宝睡前故事家风家训小故事1七月的普洱,炎炎夏日中附带着丝丝的细雨,而我却沉浸在历代名人家风家训的故事一书中,看着书中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读书时代早已认识,却仅仅认识其本人及其优秀〔事迹〕,但对各位名人的成长经历及其对后代的〔教育〕也知之甚少,但通过阅读历代名人家风家训的故事一书,我从中看到了司马去的大孝之道在立身,看到了苏洵三兄弟的团结共患难,看到了司马光告诫子孙贪婪多欲身必败,看到了曾老的居官不以钱为本等等,其中包含了为人之道、做官之道、求学之道及处世之道四个大道理,但其中我受到的启发不仅仅于其中,生活中先做人后做事,作为一名基层工程管理员,需要协调各方参建单位工作,对内对外都必须合理安排,提前筹划,为人、为管理员、处事必须学会,必须严于律己,善于学习。
首先,为人之道,作为一名基层工程管理员,在工程的日常管理中,必须学会为人。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这段话出自颜氏家训,大意是古来圣贤书,教人老实孝顺,谨言,经常检讨自己的行为,立足于养成良好的家风,修身齐家。
在日常的工程管理中,细小琐碎的事情繁杂,这就要求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而且工程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在对外交流中要慎言,把握好语言的尺度。
在苏洵的:兄弟团结共患难一文中,更是要我们学会团结,工程参建单位众多,配合难度颇高,因此需要我们紧密团结,各方配合才能完成工程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室外施工,土建管道,绿化、智能化及市政配套,并不是单独一个单位就能完成的,如果不能通力合作,每一家单位各做各的,那最后将会造成无休止的返工,费时费力,这就表达了合作团结的重要性,而我们甲方现场管理员,正是作为合作团结的桥梁出现的,链接各单位完成此工程工程,可想而知,我们首先要明白团结的重要性,才能做好工程的管理工作。
古人有关家风家训小故事1、鲁莽的儿子从前,有一个家庭,父母十分严格,非常注重家风家训。
他们的儿子十分鲁莽,脾气火爆,经常因为小事大发脾气。
父母很担心儿子的性格会影响他的未来,于是他们开始制定一些家训来教育儿子。
有一天,儿子因为一点小事就发了很大的脾气,父母知道了,就要其停止,但是儿子仍然不听。
父母便想出了一条计策:他们叫儿子站在中央大街上,手拿一把菜刀,同时又站在一坛水中,要求儿子在水中练习用菜刀,不断地割菜,直到能掌握好指法。
儿子站在水中,用力地割着菜,可是手臂疼痛,手指又麻又痛,到了晚上,儿子的手指还在流血,但他却毫不动摇地坚持着。
父母看着他的努力,深深地为儿子骄傲和感动。
最后,儿子终于掌握了好的指法,他的脾气也变得缓和了许多。
从此,父母的家风家训深入了儿子的心中,他成为了一个懂得尊敬别人,尊重他人意见的人。
2、母亲的小布袋有一位母亲,她十分注重锻炼自己的孩子。
每次孩子做错了事情,她总是会给孩子讲故事,并让孩子自己去反思。
在一个晚上,孩子又犯了一个错误,母亲便开始给孩子讲故事:“孩子,你看我这个小布袋。
”母亲拿出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一些棉花。
“这个小布袋,我每天都会在里面放一些棉花,目的就是为了练习我的针线功夫,同时也是想给你一个教育,告诉你做事要踏实,才能有所成果。
”孩子看着母亲的小布袋,心里十分好奇,便问母亲:“妈妈,你每天在里面放一些棉花,为什么不是直接在布上练习呢?”母亲微笑着回答:“是的,如果我直接在布上练习,很可能会出现错位,不整齐等等问题,那么我的练习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所以我选择了这么做。
”孩子点了点头,恍然大悟。
母亲继续说道:“孩子,这个小布袋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如果我们想做好事情,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脚踏实地。
”孩子静静地听着母亲的话,心里明白了许多,从此他也开始了自己的脚踏实地的生活。
3、借给别人有一个家庭很注重家风家训,家中有一个年幼的女儿,她非常爱借玩具给别人玩。
家风家训以及背后的故事(精选20篇)家风家训以及背后的故事家风家训以及背后的故事(精选20篇)每个家都有属于自己家的家风、家规、家训,以及关于家风家训的故事。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风家训以及背后的故事(精选2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风家训以及背后的故事1“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中华民族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向来重视家教,经过一代一代相传,家训就演变成了“家风”。
家风培养出了一个人的性格,一个人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家风的好坏。
自古以来,先人们就极重视家风家训,诸葛亮的《诫子书》,朱熹写给他儿子的家书,让他好好读书,还有《傅雷家书》等等。
我家的家风家训是:孝敬长辈;勤奋努力;尊师重道;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记得有一次放学回家,妈妈做好了香喷喷的饭菜,我便自己盛好一碗开始吃。
只听妈妈说,“可以这样吗?”我恍然大悟,拍拍脑袋,把大家的饭盛好,等长辈上座了才开始吃。
老爸看见了,便夸我说“对嘛,这才是懂礼貌、孝顺的孩子。
”我笑了笑。
还有一次,家里的水管坏了,我们打电话让人来修,可是等第二天,我们都忘记了这件事,到外婆家去了。
走到半路,我忽然想到今天不是有人来家里修水管吗?我立即告诉了妈妈,妈妈一拍脑袋说道:“呀,我怎么忘记了,快回家吧。
”妈妈立刻往家赶,我追上妈妈说:“都走这么远了,还要回去吗?叫他下次再来吧。
”“当然要回去了,跟人家约好,就不能失信于人,别让人家等着了。
”等我们刚到家,修水管的师傅就来了,热情地把家里的水管修好了。
这些就是我家的家训,孝敬长辈不仅仅是我们的家风家训,更应该是我们一生的责任。
家风家训以及背后的故事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每个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训。
我家的家风和家训可以概括为“孝、俭、勤”三个字,虽然简单普通,但是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孝,在我的眼里,父母都很孝顺,虽然他们平常工作很繁忙,但只要有时间,他们就会回家看看老人,陪着聊天、散步、购物。
有关好家风好家训故事5篇每个家庭都有其独特的家风、家训。
好的家风、家训可以让人立德、修身、齐家、安天下、成就事业,可以说,传承至今的家风、家训,都是饱含着岁月的沧桑、家庭历史的沉淀。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有关好家风好家训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好家风好家训故事1:司马光教子有方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
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
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有关好家风好家训故事2:吉鸿昌不忘父训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
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
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
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
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
"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
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
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
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有关好家风好家训故事3:总统教子自立曾任过美国总统的里根,不仅有名望而且富有。
关于家风家训的小故事关于家风家训的小故事小故事是一种篇幅短小,故事情节简单而又富于哲理的故事,因其每个故事都能给人以启迪,成功做人之道而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在校学生的喜爱。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风家训的小故事(精选10篇),一起来看看吧!家风家训的小故事篇1今天妈妈要我完成一篇日记,可是我就是不知道写什么好,妈妈提示我说,现在都在关注’‘家风“这个问题呀!哦!明白了。
在我还不懂事的时候,一直抱怨妈妈对我太严厉,心里总是有些难受。
现在我长大了懂事了,觉得妈妈这样做并没有错啊,比如妈妈告诉我做人的规矩道理,要尊老爱幼,互相帮助,懂得谦让,不过份计较个人得失,在同学面前物资方面不能有攀比行为,生活习惯非常重要,还说生活习惯于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话我听得最多了,要我在生活方面做一个勤俭朴素的人。
“家风”确实很重要,要以做个好心人的准则牢记在心,做一个对社会有所用的人,我还真得感谢我的爸爸妈妈耐心地教育了我这些优良的美德,让我在成长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优秀,我一定会努力加油!家风家训的小故事篇2记得在我5岁那一年,有一次我和爸爸玩捉迷藏。
我趁爸爸不注意,飞快地往房间里跑,却没有注意到桌子上的杯子,于是,一阵脆响之后,杯子掉在了地上。
这时,声音惊动了爸爸。
他转过身,看见碎了的杯子。
爸爸问我:“这是你干的吗?”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怕承认会挨打。
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想法,说道:“好孩子要诚实,是你做的,就应该承认。
”最后,我鼓起勇气对爸爸说:“是我不小心打碎了。
”本以为爸爸会打我,可爸爸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和蔼地对我说:“一个人犯了错并不可怕,只要勇于承认就是好孩子。
”那一次爸爸对我的教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一直牢记于心。
家风家训的小故事篇3爸爸妈妈从小就教育我:做人首先要善良。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故意向路上扔小石头。
爸爸看见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并问我:“你怎么能这样做呢?”“怎么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气,但又委屈地说。
家风家训小故事家风家训小故事家风家训小故事(一):吉鸿昌不忘父训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
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
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
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
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
"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
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
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
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家风家训小故事(二):司马光教子有方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
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
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家风家训小故事(三):总统教子自立曾任过美国总统的里根,不仅仅有名望而且富有。
但他严格要求自我子女自立,绝不让他们依靠父母。
儿子失业后,一边寻找工作,一边靠领取救济金度日。
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
儿子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
《家风小故事》家风小故事(一):古往今来,家风乃是一个家庭或宗族重要的精力内核,是一切家庭成员都务必遵从的行为原则和品德规范。
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品德,家风时刻净化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灵,它是最无痕的教育。
但什么是家风恐怕不一样的人会有不一样的答案: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表示:晚清名臣曾国藩在家训中反复强调,最败人的两个字------傲、惰。
惰是惰性,就是明白就应做有好处的事,却总找理由,不是不做事,就是做无聊的事。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一个勤字。
曾国藩在家训中说,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能够做得到的。
曾国藩一生成就建立在勤字上。
晚年身体不好,休息三四个月,自悔到什么地步他在日记中说:人而不勤,则万事俱废,一家俱有衰象,余于三四月内,不治一事,于居家之道,大有所悖,愧悻无已。
病一好,立刻给自己写了工作时间表,上午会客,听工作汇报,写日记,写奏折下午处理公文晚上,温诗,写古文等。
由此可见,坚持勤奋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品质之一。
作为一名家长,我深知勤奋、坚持的重要性。
所以在生活中个性严格要求。
一次孩子犯懒,不想去舞蹈班了。
她摆出各种理由,什么作业多呀;觉得累呀;腿疼,不舒服呀等。
当时我想,孩子所说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孩子也很辛苦。
但转念一想,如果我让孩子放纵一次,就会有下一次。
长此以往,就会助长孩子懒惰、散漫的不良习惯。
勤奋坚持的态度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于是,我拒绝了孩子可怜巴巴央求,当了一次狠心的妈妈。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需要家长的监督,需要家长的鼓劲儿。
在孩子出现懒惰的苗头时,家长要及时提醒;在孩子失去勤奋动力时,家长要加油鼓劲儿,甚至严厉督促。
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古往今来,家风乃是一个家庭或宗族重要的精力内核,是一切家庭成员都务必遵从的行为原则和品德规范。
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透过日常生活影响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一种无形的力量。
《家风小故事》家风小故事(一):古往今来,家风乃是一个家庭或宗族重要的精力内核,是一切家庭成员都务必遵从的行为原则和品德规范。
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品德,家风时刻净化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灵,它是最无痕的教育。
但什么是家风恐怕不一样的人会有不一样的答案: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表示:晚清名臣曾国藩在家训中反复强调,最败人的两个字------傲、惰。
惰是惰性,就是明白就应做有好处的事,却总找理由,不是不做事,就是做无聊的事。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一个勤字。
曾国藩在家训中说,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能够做得到的。
曾国藩一生成就建立在勤字上。
晚年身体不好,休息三四个月,自悔到什么地步他在日记中说:人而不勤,则万事俱废,一家俱有衰象,余于三四月内,不治一事,于居家之道,大有所悖,愧悻无已。
病一好,立刻给自己写了工作时间表,上午会客,听工作汇报,写日记,写奏折下午处理公文晚上,温诗,写古文等。
由此可见,坚持勤奋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品质之一。
作为一名家长,我深知勤奋、坚持的重要性。
所以在生活中个性严格要求。
一次孩子犯懒,不想去舞蹈班了。
她摆出各种理由,什么作业多呀;觉得累呀;腿疼,不舒服呀等。
当时我想,孩子所说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孩子也很辛苦。
但转念一想,如果我让孩子放纵一次,就会有下一次。
长此以往,就会助长孩子懒惰、散漫的不良习惯。
勤奋坚持的态度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于是,我拒绝了孩子可怜巴巴央求,当了一次狠心的妈妈。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需要家长的监督,需要家长的鼓劲儿。
在孩子出现懒惰的苗头时,家长要及时提醒;在孩子失去勤奋动力时,家长要加油鼓劲儿,甚至严厉督促。
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古往今来,家风乃是一个家庭或宗族重要的精力内核,是一切家庭成员都务必遵从的行为原则和品德规范。
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透过日常生活影响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一种无形的力量。
关于家训家风的小故事关于家训家风的小故事故事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或是陈述一件往事。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家训家风的小故事(精选20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家训家风的小故事1记忆深处的“家风”好像是爷爷辈开始的。
我的家风是爱护环境,热爱锻炼,独立自主。
一、爱护环境当年,爷爷在外地工作,所以,照顾孩子的事情便落到了奶奶一个人的身上。
奶奶最讨厌的便是子女们把家弄得一团糟,每每这时,奶奶便会让爸爸打扫卫生。
直到现在,我一乱扔垃圾,爸爸便会对我说他乱扔垃圾而受罚的事情,并告诉我要爱护环境。
每当这时,我的脸便由自主地红起来,并在心里告诫自己要爱护环境,不再乱扔垃圾了。
二、热爱锻炼因为一些原因,爷爷辈从外地掉了回来,但由于工作地点离家比较远,所以买了一辆自行车。
虽然家里有辆自行车,但是爷爷从来都不让爸爸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宁愿让他迟到,也不愿让他骑自行车上学。
在当时,一个村子恐怕只有几辆自行车吧!爸爸以为爷爷“小气”才不让他骑自行车上学,后来才知道,原来爷爷并不是怕爸爸骑坏自行车,而只是想锻炼他的体魄,让他和自己一样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有一个爱锻炼的习惯,终身受益。
因此,爸爸只能在月亮的陪伴下上学、回家,有时没有月亮,爸爸只能拿着火把去上学。
爸爸也因此身强体壮,并影响我们热爱锻炼,以前想骑自行车上学,可爸妈不让,现在倒好,还没上学,就“扔”给我一辆自行车,让我以后骑自行车上学。
三、独立自主小时候,年幼无知的我“最讨厌”的人就是爷爷。
一次,我不小心摔倒在地,身边有许多大人,我就爬在地上,等着别人将我抱起来。
爸爸正准备抱我起来,却被站在一旁的爷爷拦住了,他只是冷冷的说:“跌倒了就要自己爬起来!”我感到很委屈,就:“哇哇……”的哭了起来,可就是没有人理会我,最后还是我自己爬了起来,此后,我变刻意躲着爷爷,可偏偏不凑巧,爸妈“有事”让我暂住在爷爷家,爷爷是个健谈的老人,他总是拉着我,跟我讲他当兵的故事,我喜欢听,便总是你缠着爷爷,求他给我讲故事,渐渐地,我明白了爷爷的意思,做人要独立自主,不能什么事情都总因爱别人,我不再“讨厌”爷爷了,相反,我为有这样的爷爷而庆幸自喜,在往后的生活中,我试着不要什么事情都总是寻求别人的帮助。
家风的故事(集合24篇)家风的故事第1篇我们生长在中国,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孝、俭、勤这些都是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无规矩不成方圆,每个家庭肯定都有自己的家规、家风、家训,我们家也是!在我家,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妈妈挂在嘴边的话: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水是有限的资源!我每次都在听,但我每次都把它当成耳边风。
但是今年我的感触很深:在我们新密,今年尤其缺水,几乎十天半月城区就要停一次水,停水的最长时间可达到一这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一身臭汗,洗个澡都不行;上个卫生间,没水冲厕所;做饭、洗碗、洗衣没有水;我不禁埋怨道为什么老是停水,真烦人!这时妈妈对我说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要你节约用水了吧?水是多么的宝贵呀!回想起我平时喝水,明明喝不了那么多,但总要把水杯接满,喝不完直接倒掉;洗脸时把水龙头打开总是先玩一会在洗脸;洗澡时从头到尾淋浴头都是打开的,流的遍地都是想起这些,我的心里惭愧极了!我深深的知道了水的宝贵!我要呼吁大家不难浪费水,要保护好水资源,并且从自己做起:节约用水!我要把这个传统美德名副其实的变成我们家的家风、家规、家训!家风的故事第2篇“嘿呀、嘿呀…。
”是哪家在漆黑深夜还点着通明的大亮灯,在辛勤地为家操劳,使家而明亮?是我们的家!这盏黑夜中的明灯,在社区,不,在温州,是一束最闪耀的光芒。
告诉你,我们可是这社区里少有名气的勤劳之家。
四代祖传,代代勤勉!要说,就从奶奶说起。
我奶奶这把年纪,也是忙个不停。
在我们各自外出学习、工作之时,她就利用时间,在家里左洗右刷,从没闲着。
早晨,奶奶都起得很早的,她帮我们准备好早餐,就开始干其他活儿。
我起床目视奶奶的一举一动,她拖地时声音十分轻,似乎生怕打扰我的睡眠。
我知道,奶奶的身体不是特别的硬朗。
干体力活过久,对身体有些许的影响。
她为我们,累垮了身体。
瞧,奶奶的动作缓慢,但她拖地拖得很干净,如果一些地方她还认为脏的,要重复着拖来拖去,不拖干净决不罢休。
我的家风家训
家庭是园,孩子是苗,家庭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茁壮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家的家风,家训。
并且中华名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向来重视家教,而家风家训更是重要。
而要说起我的家风家训那可要谈谈我小时候的几件事。
记得那是一个夏天,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炉一样的烘烤着大地,周围的树木却意气风发,在微风中炫耀着自己那绿油油的叶子,做出“沙沙"的响声。
丝毫不向那逼人的太阳低下头去。
而此刻我却在小欢家的后院的一个阴凉处和小欢玩着泥巴,好不惬意。
我们用泥巴捏着一个又一个新奇可爱的小动物,一块小小的泥巴在我们手中焕发出生机。
其中有一个小马驹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它高昂着头,两个眼睛炯炯有神看向前方,小马蹄用力的奔跑着。
让人有一种朝气蓬勃,奋起直追的感觉!我们越玩越入迷,天都快黑了我们都不知道。
这可急坏了家里的妈妈,妈妈在到处找我,我却浑然不知。
等夜完全笼罩下来的时候,我这才想起了回家,这才匆匆的和小欢告别,立刻奔回了家。
到了家门口,我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心里不断的犹豫着:我回去该怎么和爸爸妈妈解释呢?他们会不会责怪我呢?终于,我鼓起勇气推开了家门,蹑手蹑脚的走了进去。
进了客厅,只看见了爸爸一个人坐在沙发上,脸色阴沉的看着我,我吓得立马低下头去,站在那里不敢动,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下,心里想着:完了完了,这次爸爸妈妈
该收拾我了。
爸爸给妈妈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妈妈就从外面回来了。
我抬起头看向妈妈,妈妈的头发有些凌乱,眼里满是担心和着急,看见我回来了才放下了心来。
妈妈将我拉到沙发前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宝贝,以后出去玩一定要按时回家,不然爸爸妈妈会担心的。
你可以玩,但是要有时间观念的玩知道吗,不可以一玩就忘记了回家。
一个人做事没有明确的时间来规定自己,是完不成下一件事的,并且这样的人是做不完一件完整的事情的,答应爸爸妈妈以后出去玩或是干什么事的时候,要给自己规定一个可以完成的时间好吗?”说完,和爸爸一齐看向我,我郑重的向他们点点头,并保证以后一定会说到做到的!从那以后,我的家训里多了一条“守时”这条家训时时的提醒着我,不管是去好朋友家玩还是上下学的时候我总会准时的回家或是准时到校,不再让爸爸妈妈担心。
渐渐地我长大了,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了,只是我很爱挑食,不是挑菜就是挑肉、而且还常常剩饭,吃不完就倒掉,每次洗手洗脸的时候都要用大半盆水,妈妈发现了我这两个不好的习惯对我进行了批评教育,还给我讲了他们小时候的故事。
他们小的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吃的都是用玉米珍做的饭,做的馍馍都是用大米磨完的米麸子做的,黑黑的。
可要吃肉还要等到过年的时候每人才能吃上一点。
而水就更珍贵了,他们都是很珍惜的用水,不浪费一点一滴。
每天回家还要帮父母们做农活,晚上还要学习。
回想我现在几乎天天都可以吃上肉,而水就更不用说了,每天将水龙头一开就可以用水了,我也不用帮爸爸妈妈做农活,回家吃过饭就可以写作业了。
相比之下,我真是
比爸爸妈妈小时候过得幸福多了。
可我还大手大脚的浪费着,而勤俭节约还是中华名族传统美德,我国又是一个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我如此大肆的浪费食物和水真是不对。
这件事情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什么事情都不在浪费了,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等。
此后,我真的做什么事都不在浪费了,一块橡皮用了还剩一点我也要将它用完。
作业本没有用完我用它来打草稿。
这便是我的另一条家规“勤俭节约”
家风家训从儿使跟着我共同走进了青春,他无时无刻的提醒着我,鼓励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