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腺胃炎及其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09.58 KB
- 文档页数:4
腺肌胃炎是由幽门螺杆菌协同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腺胃肿大、鸡内金坏死、消化平衡紊乱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
一、病原幽门螺杆菌(HP),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
具有以下特性:含粘附素,可与上皮细胞牢牢地连接在一起,避免随食物一起被胃排空。
可分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以保护其不受中性粒细胞的杀伤。
富含尿素酶,通过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以抵抗胃酸。
二、流行特点各种年龄的鸡均易感,雏鸡和青年鸡最易感,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也最严重。
以免疫抑制性疾病如传染性贫血、网状内皮增殖病为诱因发病。
三、临床症状1、消化不良,细条样便2、精神不振、羽毛松乱3、生长不达标且严重大小不均。
4、无继发下,多不直接引起死亡四、大体变化1、腺、肌胃的比例增大、腺胃肿大2、腺胃乳头扁平至消失,呈水晶状3、鸡内金变性或坏死、严重者溃疡4、肠壁菲薄,肠粘膜不同程度出血根据鸡内金病变确定病情:一度:一条线,鸡内金靠近腺胃端有一条白线。
二度:两条线,鸡内金里侧有两三条白色突起。
三度:是个圆,鸡内金上有不明显黄豆大圆点。
四度:像火山,鸡内金的溃疡灶像火山口一样。
五、防控措施自配药:西咪替丁+阿莫西林+痢特灵+甲硝唑+庆大霉素+维生素U中药:大青叶25g穿心莲30g栀子30g白头翁15g,每250g兑100斤料专用于腺胃炎的前期市面上也有成药。
是由幽门螺杆菌协同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腺胃肿大、鸡内金坏死、消化平衡紊乱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
一、病原幽门螺杆菌(HP),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
具有以下特性:含粘附素,可与上皮细胞牢牢地连接在一起,避免随食物一起被胃排空。
可分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以保护其不受中性粒细胞的杀伤。
富含尿素酶,通过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以抵抗胃酸。
二、流行特点各种年龄的鸡均易感,雏鸡和青年鸡最易感,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也最严重。
鸡腺胃炎腺胃炎是由幽门螺杆菌协同传染性血病毒一起的腺胃肿大、鸡内金坏死、消化平衡乱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现已成为养鸡行业的一个大问题。
一、病原幽门螺杆菌,革兰氏染色体呈阴性,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
具体特征1.含粘附素,可与上皮细胞牢牢连在一起,避免随食物一起被胃排空。
2.可分泌过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以保护不受中性粒细胞的杀伤。
3.富含尿素酶,通过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以抵抗胃酸。
二、流行特点1. 我国的传染性腺胃炎可发生于不同品种的蛋鸡和肉鸡,其次以蛋雏鸡和青年鸡多发,然后为肉用公鸡和杂交肉鸡。
该病流行较广,发病地区发病率一般为7%~28%,死亡率一般为30%~50%。
最早发病日龄见于21日龄,25~50日龄为多发期,有报道称产蛋鸡也可发病。
病程10~15天,长者可达35天,发病后5~8天为死亡高峰。
2. 该病的发生有比较大的局限性(即发病多集中在一个地理区域),发病的鸡群大多来源同一个种鸡场或同一品系的鸡种。
3. 不能发生水平传播或水平传播很弱(即不能同居感染)。
很多鸡场同一日龄两批不同品种或来源鸡苗,一批发病,一批不发病。
即使放在同一笼内也不能互相感染。
4. 该病是一种综合症,也是一种“开关”式疾病,病因复杂。
该病的病原多是呈垂直传播或污染马立克氏疫苗或鸡痘疫苗而传播的,在良好饲养管理下(无发病诱因时)不表现临床症状或发病很轻。
当有发病诱因时,鸡群则表现出腺胃炎的临床症状,诱因越重越多,腺胃炎的临床症状表现越重,诱因起到了“开关”的作用。
三、发病主要病因或诱因1. 鸡痘尤其是眼型鸡痘(以瞎眼为特征的),是腺胃炎发病很重要的病因。
今年8月底至11月底,是鸡痘发病严重季节,腺胃炎发病也非常严重,很多鸡群都是先发生了鸡痘,后又继发腺胃炎,造成很高的死亡率,并且药物治疗无效。
2. 饲料营养不良。
饲料粗纤纤维含量高或营养缺乏如维生素、蛋白等,鸡群易发生腺胃炎。
专业解读鸡腺胃炎近年来,传染性腺胃炎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今年尤其明显,在江苏、河北、山东、河南、东北等地呈广泛流行。
症状表现:发病鸡只表现为采食严重不达标,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腺胃肿大、腺胃黏膜溃疡、脱落、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发病鸡死亡率低,且病程长,死淘率高。
此病给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而河北万东药业的腺胃炎特效药——腺胃病毒康由于效果良好,在市场上得到了良好的反馈,所以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治疗腺胃炎特效药之一。
现在我们结合具体病例来讲解一下关于腺胃炎的发病与防治。
病例分析:地点:江苏宿迁时间:2015年3月数量:3000只品种:商品蛋鸡日龄:80日龄,许某最近一段时间出现采食下降,消瘦,精神不好,严重者死亡的鸡只.前来宿迁连锁店诊治。
临床症状:病鸡在临床上表现出羽毛蓬乱,无精神,翅膀下垂,采食量和饮水量明显减少。
鸡有流泪和肿眼症状,并伴有呼吸道症状,排白色活绿色稀粪。
病鸡表现为呆立、缩颈,采食下降,精神不振,平均体重仅达标准体重的2/3~1/2.病鸡羽毛松乱,冠髯苍白,萎缩,可视黏膜苍白,嗉囊呈淡褐色.鸡体消瘦,排棕红色至黑色稀便,粪中有时出现血液,生长迟缓,甚至衰竭死亡。
解剖症状:病鸡消瘦,肌肉苍白,腺胃、法氏囊萎缩,嗉囊扩张,内有黑褐色米汤样物。
肌胃内径变粗,长度缩短,外观有明显红白相间的凝固性坏死灶或坏死斑,腺胃、肌胃连接处呈不同程度的糜烂、溃疡,肌肉壁肿胀.切开腺胃可见腺胃壁增厚、水肿,轻轻一按可流出浆液性液体。
乳头肿胀出血,乳头界限融合,没界限可分。
肌胃萎缩,胸腺、脾脏严重萎缩。
肠道表现出黏膜脱离,出血症状病鸡腺胃具有特征性病鸡腺胃肿大如球,呈乳白色,仔细观察可见灰白色格状外观。
腺胃腺体呈不规则突出、变形、肿大,轻轻挤压可挤出乳状液体。
防治措施:(一)管理水平和防疫状况对腺胃炎的发生有重大影响。
严格执行卫生和消毒措施,针对主要病原进行相应的免疫接种,有助于将该病发病率控制在最低。
浅析鸡传染性腺肌胃炎王凤芹一、 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以季节更替时发病率高,尤以秋冬时损失更严重,在我国北方地区表现更为明 显,现在已经普遍到全国各地遥发病日龄不定,最早在3日龄的雏鸡中就可以表现,在16周的种鸡也时有报道遥但发病日龄多集中在10~60日龄。
全国各地都有该病发生的报道,但该病的发生有比较大的局限性(即发病多集中在一个地理区域)遥发病的鸡群大多来源于同一个种鸡场或同一品系的鸡种遥二、 致病因素日粮中所含的生物胺(组胺、尸胺、组氨酸等)日粮原料如受细菌分解的鱼粉、豆粕、维生素预混料、脂肪、禽肉粉 和肉骨粉等含有高水平的生物胺,这些生物胺对机体有毒害作用;饲料营养不平衡,蛋白低、维生素缺乏等都是该病的诱因;霉菌毒素镰砲霉菌产生的T2毒素具有腐蚀性,可造成腺胃、肌胃和羽毛上皮黏膜坏死;桔霉素是一种肾毒素,能使肌胃出现裂痕;卵砲毒素也能使肌胃、腺胃相连接的峡部环状面变大、坏死,黏膜被假膜性渗出物覆盖;圆弧酸可造成腺胃、肌 胃、肝脏和脾脏损伤,腺胃肿大,黏膜增生,溃疡变厚,肌胃黏膜出现遥内文大图详见本刊电子杂志疾病防治B编辑部电话:0311-8 5151289业务微信131****1261编辑微信alili108913三、 中医分析脾虚的中医辨证(脏腑辩证)1. 脾气虚:腹胀纳少,食后胀甚,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贪睡,形体消瘦,肥胖浮肿2. 脾阳虚:腹泻水便,食少腹胀,腹痛喜按,形寒气 怯,四肢无力,面目无华,肿脸肿眼。
3. 中气下陷:在脾气虚见症基础上,有气陷临床表现,如久泻、脱肛等。
4. 脾不统血:在脾气虚见症基础上,有慢性出血临 床表现,如血便、心脏出血、肝脏出血、皮下出血等。
除 出血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以上各种症状。
四、 剖检变化及诊断解剖可见腺胃肿胀、充血出血;乳头水肿、基部呈粉红色,周边出血;指压有暗灰色液体流出;后期乳头溃疡、凹陷、消失。
肌胃瘪缩,肌肉驰软。
肠道黏膜脱落并充满未消化的饲料,后期肠道空虚。
Poultry Science余洪涛(淮滨县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河南信阳464400)中图分类号:S858.3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1085(2020)12-0029-02肌腺胃炎病是养鸡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各种日龄、品种和性别的鸡都会发生,主要表现肌胃和腺胃增厚、出血,表面有溃疡灶,鸡采食量下降,生长发育受阻,严重的会导致死亡,经济损失较大。
为了能帮助广大养鸡场更好地防治本病,笔者通过分享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病例诊治过程来帮助大家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1肌腺胃的结构和功能肌腺胃是肌胃和腺胃的统称,是鸟类动物特有的器官,肌胃外层为厚厚的肌肉层,内面有一层角质皮(俗称鸡内金),上与腺胃相连,下与十二指肠连接,肌胃主要功能是通过肌肉蠕动对胃内食糜进行挤压和研磨,使其更碎,从而利于消化。
特别是鸡进入产蛋期后,饲料中还需要加入8%左右的石粉,石粉硬度较大,与饲料混合后在肌胃的作用下可以帮助磨碎食物。
腺胃是一个上连食道、下连肌胃的囊状器官,腺胃壁相对较薄,胃内壁分布着腺体,可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胃酸具有杀菌和提供酸环境作用,胃蛋白酶在酸环境下发挥最佳的酶活力,将饲料中的蛋白质初步分解为多肽类收稿日期:2020-11-16作者简介:余洪涛(1974-),男,河南淮滨人,高级兽医师,本科,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治工作,E-mail:464977965@qq.c om。
物质。
肌胃和腺胃主要起到帮助饲料完成初消化的作用。
2本例鸡场发病概况本次引发肌腺胃炎的鸡场位于信阳地区,一共饲养20000只海兰褐蛋鸡,360日龄,产蛋率85%左右,采食量下降,鸡整体精神不佳,羽毛灰暗无光泽,粪便稍稀,有明显的过料现象,平均蛋重5&6g,料蛋比在2.3~2.4之间,蛋壳质量差,很容易碰破。
鸡群每天死亡10-15只,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可见其腺胃肿大(图1),剪开后外翻,胃壁显著增厚,表面有出血(图2),肌胃有出血性溃疡灶(图3),在鸡的腹膜腔中还见到了一个由霉菌团形成的包囊,剪开后里面有大量霉菌(图4),除此之外,鸡的肝脏表面分布着坏死灶,但不是很严重,部分鸡有卵黄性腹膜炎的病变。
j政丛27一例鸡肌腺胃炎病的诊治韩文格、栗凤臣2(1.石家庄飞龙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1;2.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河北丰宁068350 )在鸡群饲养管理过程中,常常受到肌腺胃炎病的闲扰,不同品种和周龄的鸡群均可感染 本病,鸡群发病后通常表现精神不振、食欲下 降、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剖解病鸡可见肌胃和 腺胃明显增厚、出血,并且有典型的溃疡灶出 现。
严重降低鸡群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给养 鸡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提高广大养鸡 场防治本病的技术和水平,在此将一例蛋鸡肌 腺胃炎的诊治过程分享如下,希望大家增加对 本病的认识程度和防治意识。
1肌胃和腺胃的功能肌胃内部有一层角质层,外面有厚厚的肌 肉层,前后与腺胃和十二指肠相连接。
进人肌胃 的食物可以通过肌肉蠕动进行挤压和研磨,促 使食物更加细碎,有利于整个肠道的消化和吸 收。
鸡群进入产蛋期后饲料中含有大量的粗粒 石粉,它们与全价饲料在肌胃内混合后更加容 易磨碎饲料。
腺胃属于连接食道和肌胃的囊状器官,虽 然胃壁较薄,但是分布大量的腺体,能够分泌蛋 内酶和胃酸,不仅能够提高酸性环境,还可以起 到杀菌功能,并且蛋白酶在酸性环境下,会增强 酶的活性,将词料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多肽类,有 利于整个消化系统对食物的分解和消化。
由此 可见肌胃和腺胃是禽类特有的消化器官,具有 初步消化食物的重要作用。
2鸡群基本情况河北省某蛋鸡场于2019年11月引进20000只海兰褐蛋鸡,在2020年10月底,鸡群 产蛋率85%左右,刚开始鸡群精神状态变差、采 食量逐渐下降,随着病情发展羽毛松乱且失去 光泽、发生腹泻、粪便发软,粪便中有明显的未 消化词料,粪便颜色呈浅黄色,鸡群平均蛋重为 58~59克,蛋壳质量变差,蛋壳变薄、软皮蛋和沙 皮蛋明显增加,很容易发生破碎。
整个鸡群死亡 鸡只数量增加,每天大约死亡13~丨5只,兽医人 员对病死鸡进行剖检,看到腺胃明显肿大、胃壁 增厚、腺胃乳头出血,肌胃内部呈出血性溃疡 灶。
浅谈当前鸡腺胃炎病因学研究概况鸡腺胃炎是由于病原体侵害、环境压力和饲养管理不当等因素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病因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在当前研究中,鸡腺胃炎的病因学研究主要分为病原体因素、环境因素以及饲养管理因素。
一、病原体因素1.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鸡腺胃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已经发现,霍乱弧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等细菌的感染与鸡腺胃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霍乱弧菌是引起鸡腺胃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它侵入小肠黏膜细胞并产生毒素,引起肠道炎症反应,导致鸡腺胃炎的发生。
2.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也是引起鸡腺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重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等病毒的感染都会引起鸡腺胃炎的发生。
这些病毒通过感染鸡的消化道黏膜细胞,引起消化道炎症,导致鸡腺胃炎的发生。
3. 寄生虫感染鸡腺胃炎还可能由寄生虫感染引起,如鸡蛔虫、鸡弓形虫、鸡原虫等的感染都会导致鸡腺胃炎的发生。
这些寄生虫在鸡的消化道内寄生并繁殖,导致鸡腺胃炎的严重症状。
二、环境因素1. 温度温度是影响鸡腺胃炎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高温和湿度都会使鸡难以排出体内的热量,导致鸡身体内的温度升高,从而引发鸡腺胃炎。
过低的温度也容易导致鸡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引起鸡腺胃炎。
2. 空气质量空气中的气味、灰尘、氨气等对鸡的呼吸道和消化道都会造成刺激,影响鸡的消化吸收功能,从而增加鸡腺胃炎的发生风险。
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也容易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侵入鸡体内,引起鸡腺胃炎。
3. 饮水质量鸡的饮水质量也是影响鸡腺胃炎的重要因素之一。
污染的饮用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寄生虫卵等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直接影响鸡的健康,导致鸡腺胃炎的发生。
三、饲养管理因素1. 饲养密度鸡的饲养密度过高会使得鸡之间的空间狭小、通风不畅,易造成氨气等有害气体积聚,引起鸡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刺激,从而增加鸡腺胃炎的发生风险。
2. 饲料质量鸡腺胃炎与饲料质量也密切相关。
饲料过于粗糙、过于疏松或者有霉变、变质的饲料都会引起鸡腺胃炎。
鸡腺胃炎非传染性致病因素研究进展李培培,冯永胜*,郝小静,衣服德,王建华(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100)中图分类号:S855.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0769(2019)04-0058-03鸡腺胃炎(Chicken Proventriculitis)是鸡的一种以消化不良、消瘦、发育不全、料肉比低为主要临床症状[1]的慢性消化道疾病。
近年来,鸡腺胃炎发病率较高,且在同一只鸡群内快速传播;本病的病因多样化阻碍了疾病的防治,发病鸡群死亡率可达30%~50%[2],已成为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
本文将概述鸡腺胃炎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详细分析导致该病的硫酸铜过量、霉菌毒素和生物胺等非传染性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思路。
1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1.1 临床症状鸡腺胃炎主要表现为患病鸡精神不振、呆滞、缩颈垂危、羽毛蓬乱不整齐,采食及饮水量下降,挑食、甩料;鸡群整齐度差,鸡冠呈白色,生长缓慢、消瘦、饲料转化率严重降低;粪便过料或含有黏液,肛门周围的羽毛沾有粪便;部分病鸡伴有咳嗽、啰音等呼吸道症状;有的鸡因嗉囊内积液而颈部膨大。
病程长短与鸡群管理水平相关,病鸡渐进性消瘦,最终衰竭死亡。
1.2 病理变化剖检发现病鸡腺胃颜色苍白、肿大,严重的甚至大于肌胃;从切面看,腺胃壁增厚、水肿;腺胃黏膜增厚或出血、糜烂,上皮细胞脱落、坏死,乳头堵塞,腺体增生、水肿、出血,腺体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增生[3];部分病鸡黏膜层完全坏死,坏死组织和炎性渗出物形成厚层假膜[4]。
肌胃和腺胃交接处出现黑色溃疡,肌胃萎缩,角质膜溃疡,内容物呈绿色、黑色,有酸败气味;脾脏、胸腺和法氏囊严重萎缩[5];十二指肠及空肠胀气、黏膜出血、肠壁变薄;胰腺肿大有出血点,色泽变淡;有的病鸡肝脏呈古铜色[2]。
2 非传染性致病因素日粮含有过量的硫酸铜以及霉菌毒素、生物胺含量超标等非传染性因素均可能诱发鸡腺胃炎。
探讨传染性腺肌胃炎近年发病特点与综合防治文/袁向红近几年传染性腺胃炎的发病对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对肉鸡的危害。
发病重者无奈之下淘汰,发病轻者治疗有效果但容易复发。
也给广大兽医工作人员与药物研发部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前几年发病主要集中在天气较为暖和炎热的季节,去年除了在这些季节比较明显,一直持续到冬天还在发病。
此病主要几种在东北地区与华北与华中地区,我国西南地区发病不明只有零星散发。
虽然对这个病谈了又谈,今天我还想与广大业内朋友分享一下我个人对本病的了解。
本病是以雏鸡腺胃肿胀,拉稀,生长发育不良,鸡冠和胫部苍白,羽毛生长不良,腿软、运动障碍等多种临床症状的疫病。
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该病发病早,易反复,前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后期因内脏多个器官衰竭而死亡。
(2)耐过鸡呈现严重的生长抑制,出现大量…僵鸡‟,采食量低下,鸡群大小不均匀,饲料便等。
腺胃炎是由多种因素(诱因+病因)共同作用导致的腺胃功能及结构发生改变的一种症状,2007年世界禽病大会专家就该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病原一直没有确切的认定,但在所有发生腺胃炎的鸡群中都能分离出病毒,所以暂定名为“病毒性腺胃炎”。
1.流行病学大量调查表明,该病已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生是一种传染性疫病,主要发生于商品肉用仔鸡,蛋鸡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病,疫病的发生与鸡群的生长速度密切相关,生长迅速的重型肉鸡发病较多。
日龄和发病的严重程度也密切相关,日龄愈小,感染率愈高。
1日龄时受感染的鸡,发病率较高,3日龄时即可见生长受抑制,时间持续1月以上。
1~3周龄内可见典型的黄色至橙咖啡色伴有粘液的粪便,3周后可见胫骨和肋骨畸形。
7日龄时受感染的鸡,发病率则相对下降,虽然也出现全身症状和腹泻,但不发生骨骼异常。
14日龄以上的鸡感染则很少发病。
典型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主要从肠道排出,通过污染的鸡舍、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
本病在一个地区或鸡场一旦发生则很难彻底消灭,水平传播迅速。
DOI:10.3969/j.issn.1003-1650.2024.03.034最近几年,随着鸡养殖业的不断向前推进规模化养殖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腺胃炎在养殖场中的流行率逐年上升,报道的病例日益增多,而对于引起该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和致病机理一直没有定论。
为了使广大养殖户能够充分了解该类疾病的具体致病原因和流行特点,掌握腺胃炎的综合防治措施就需要明确鸡腺胃炎的发病规律,并不断加强防治工作经验的有效总结,确保早发现早处理,在短时间内控制该种疾病的传播流行保障鸡养殖安全。
本次研究探讨了鸡腺胃炎的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希望对更好地控制该类疾病在养殖场中的传播蔓延有一定帮助。
鸡腺胃炎是20世纪80年代在荷兰养殖场首次发现了一类传染性疾病,随后在世界各地的家禽养殖领域广泛发烧流行。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首次分离的鸡腺胃炎相关的病原,随后该类疾病在我国的南北方地区也呈现出大范围流行的趋势,并且发病流行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威胁基亚职业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到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尽管世界各国的研究工作人员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发病原因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目前仍没有盖棺定论。
一般情况下认为鸡腺胃炎的发病原因众多,表现出了临床症状也比较复杂,这给疾病的诊断和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阻碍。
为使养殖户能够更加清晰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该种疾病的致病因素和流行趋势,明确腺胃炎的综合防治措施,就需要加强病原学研究,明确疾病的临床症状,典型的病理变化,然后构建综合性的防控措施,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更好的参考,降低鸡腺胃炎的发生流行率。
一、发病规律1、病原特征概述鸡腺胃炎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一种鸡胃肠道疾病,主要影响鸡的生长发育。
引起该种疾病的病原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的病原,其病描述的特征会存在较大差异性。
常见的病原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种:首先,鸡新城疫病毒。
病毒呈球形,直径约为100-300nm,具有囊膜。
鸡肌腺胃炎的现状与防治自2007年以来,鸡肌腺胃炎尤为严重,尤其肉鸡呈爆发和蔓延趋势。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以季节更替时发病率高,尤以秋转冬时损失更严重,在我国北方地区表现更为明显。
发病日龄不定,最早在3日龄的雏鸡中就可以观察到,16周龄的种鸡也时有报道,不过发病日龄更多的是集中在10~60日龄。
全国各地都有该病发生的报道,但该病的发生有比较大的局限性(即发病多集中在一个地理区域),发病的鸡群大多来源于同一个种鸡场或同一品系的鸡。
由于患病鸡群料肉比特别高,投资大回报少,给肉鸡养殖业造成了极大地经济损失。
养殖户们也是谈胃色变,欲哭无泪。
一、流行特点:1、发病品种:不同品种的鸡均可发生,目前以肉食鸡、蛋雏鸡和青年鸡多发,其次为杂交肉鸡和肉用种鸡。
2、发病日龄:目前,该病在白羽肉鸡上的特点为,早发病日龄见于2~7日龄,7~15日龄尤为明显,病程10~15天,长者可达35天,发病后5~8天为死亡高峰。
3、流行季节:一年四季均有,但6~9月份严重。
二.临床症状:鸡群初期精神状态良好,仅采食量变化(采食量少、时间延长),羽毛略显蓬松,鸡群过料甚至刨料。
有的鸡群精神异常(不活泼、喜卧、兴奋),甚至有啄癖,腿病(跛行增多、腿软、关节肿、软骨)、肌肉淤血斑、出血(曲霉菌所致)。
从粪便上看,拉饲料色粪便的是腺胃炎初期,拉灰便的是肌胃炎初期,肌腺胃炎后期则为带有未消化的玉米颗粒的粪便,有的鸡还有腹泻现象,大群粪便细软呈条状,个别为棕红色至黑色稀便,粪中有时出现血液。
具体来看:1、发病的初期鸡兴奋狂奔,采食量下降,在网上找鸡粪吃,鸡群过料甚至刨料;2、紧接着病鸡表现为呆立,缩颈,精神不振,采食量仅达正常食量的1/2~1/3,鸡只生长迟缓或停滞导致大群整齐度严重不均匀,大小差别很大;平均体重仅达标准体重的2/3~1/2,卧地不起;严重的鸡网架的中央部分就没有鸡活动,大群都在鸡舍的两边挤成一堆一堆的呈取暖样;3、羽毛松乱,冠髯苍白、萎缩,可视粘膜苍白,腿部皮肤发干、触摸发凉,甚至出现啄癖、腿病和肌肉淤血斑、出血等;4、发病速度很快,最开始只有个别的打蔫,三天的时间就能发展到大群的80%以上,重症者昏迷,直至衰竭死亡。
商品肉鸡“腺胃炎肌胃炎”指发生于商品肉鸡的以临床采食量降低、消化不良,剖检主要病变为肌胃角质层靡烂、腺胃肿大为特征的疾病。
一.临床表现发病鸡群最早在3天后出现明显的症状,病鸡表现相同,但发病严重程度差异很大,如控制不当,随着日龄的增加,病情会越来越重;鸡群发病与鸡苗来源、饲料来源、摇种疫苗来源没有因果关系;饲养管理不当,特别是高温高湿或低温均会加重病情。
二、剖检病变及谚断典型病变是病鸡消瘦、腺胃肿大,腺胃壁增厚,腺胃乳头出血,肌胃角质层靡烂、溃疡。
临床明显发病时根据临床表现和剖检病变可以做出诊断.三、病因分析腺胃炎、肌胃炎发病原因众说纷芸,常见的有几种说法:1、曲霉菌毒素中毒(大多数人把发病原因归于饲料中曲霉菌毒素,但是有些人把饲料拿去检测,也可能得到曲霉菌毒素超标的结论,但是真正超标的那几毫克,不至于造成短时间之内的毒素中毒。
)2、病毒性的原因:书本上讲的腺胃炎又叫腺胃炎型传支。
(但用再好的病毒药,传支药,标本兼治的药,收效甚微,甚至根本见不到效果。
)3、细菌性的原因(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有力的说法证实)四、治疗方案及用药方案肌腺康”两天明显见效,四天治愈。
建议使用腺胃炎肌胃炎特效药“如果想要看到更加明显的效果,可以配合使用“肠毒清”一起使用,“肌腺康”治疗量每盒兑300斤水,不用加量,集中饮水3-4小时。
1.肌腺康这个产品是个纯中药,治疗量使用可以有效的治疗禽类的腺胃炎肌胃炎疾病,独特的中药成分能够很好的修复腺胃内壁粘膜,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从而达到消除腺胃肌胃肿胀的同时还能很好的起到促进采食恢复采食的作用。
2.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需要告知养殖户,简单添加蒙脱石之类成分可以让粪便成型,但此类产品必须要拌料,饮水肯定是不可以的,问题在于粪便的成行只是表面现象,病核心的东西并未治愈,蒙脱石最大的副作用是吸附霉菌的同时能把饲料维生素吸附走,导致营养缺乏。
实验表明,含蒙脱石类产品在粪便成型方面优于我们的产品,但是需要长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