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THAT小学英语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38 KB
- 文档页数:3
Module 7 Unit 2 What’s that?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听懂,会说,会用词汇that, say, again, schoolbag, ball, book.(2)学生能理解对话,并学会运用句型: --What’s this/ that? --It’s a...区别this和that.(3)学生能够听懂、会说、会表演课文内容并能正确使用this/that来表达远近事物。
2.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玩。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参与各种课堂学习活动并激发学生积极说英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用句型--What’s this/ that? --It’s a...正确表达远近事物。
【教学难点】this和that的区别。
【课前准备】单词卡片,多媒体PPT。
【教学过程】一、Warming up and Revision1. Greetings. (师生间简单地打招呼。
)2. Let’s read.老师出示单词,学生认读。
复习以前学过的名词: desk, chair, blackboard…3. What’s missing? Then ask and answer.做游戏,看谁记得准,复习上节课的重点单词和句型。
4. Listen and chant. 听录音学唱。
5. Let’s chant together.观看Flash, 一起唱一唱。
二、Presentation1. Say and learn.(1)打开幻灯片6-8页,读句子学习本课新单词。
注意that和this的区别。
(2)按照单词出现的顺序标号并读一读。
考查对本课新单词的掌握。
2. Listen and say.(1) Let’s watch and guess. 观察图片: What’s that? 引出本课话题。
(2)带着问题来听课文并跟读,注意this和that的用法。
(3)全班分成两组来练习对话。
外研社(三起)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M7U2 What’s that一、教学目标1.掌握生词:elephant, bird, monkey, zebra, giraffe, lion, tiger。
2.能够听懂、理解并会说句型“What’s that?”和答语“It’s a …”。
3.能够通过讨论判断动物的形态、颜色等特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生词和句型“What’s that?”和答语“It’s a …”。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讨论判断动物的形态、颜色等特征。
三、教学准备PPT幻灯片,动物模型或图片,教学小黑板和白板笔,教材。
四、教学过程1. Warming-up首先,老师可以在课前进行一些启蒙活动,如播放一些有趣的动物卡通片、唱英语歌曲等,让学生了解动物及其名称,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New words learning1.让学生自由提问,引导其用英语发音和说出自己所熟悉的动物名称。
2.将新课生词放入PPT中,让学生跟读词汇,并做发音练习。
3.给出动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用英文复述动物特点,如大小、颜色、长相等。
3. Listening and speaking practice1.老师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通过听力理解“What’s that?”和答语“It’sa …”句型的用法并复述。
2.给出动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轮流进行问题和回答练习。
4. Discussion and practice1.让学生通过对动物的讨论、描述、比较等方式学习动物的外貌特征,并做出相应的判断。
2.老师出示图片或模型,让学生依据已学知识进行配对操作。
“What’s that?”“It’s a …”。
5. Summary and homework1.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句型和生词。
2.布置家庭作业。
让学生以。
外研社(三起)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M7U2 What’s that (2)教材背景本教案针对《外研社三年级上册英语》第七单元第二课“What’s that (2)”进行课堂设计。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词汇“umbrella、watch、radio、desk、chair和TV set”等家庭用品的名称,并能够用“What’s this/that?”与“What’s in/on/under?”句式进行简单的提问和回答。
教学目标1.通过图示识记6个家庭用品的名称;2.学习掌握“What’s this/that?”句式,并能够用其进行简单的提问和回答;3.学习掌握“What’s in/on/under?”句式,并能够用其描述家具摆放位置;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Review of vocabulary:umbrella、watch、radio、desk、chair和TV set;2.Presentation:What’s that? It’s a/an…;3.Grammar:介绍“What’s in/on/under”句式以及应用;4.Practice:听音乐动手进行绘画及口头询问和回答作业。
教学步骤Step 1 Revision1.打开PPT,呈现6个家庭用品的图片,让学生快速回忆6个物品的名称;2.进行讨论和提问,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新单词。
Step 2 Presentation1.给学生展示一张图片,如“The picture is on the screen.”;2.询问学生“Can you see the picture? What’s that?”,引导学生回答“It’s a picture.”;3.继续展示一项家庭用品,引导学生以“What’s that?”句式进行回答。
Step 3 Grammar1.引导学生进行语法简介,介绍“What’s in/on/under”句式;2.给学生展示一个图示,询问“What’s in/on/under the…?”,帮助学生用新型句子进行练习。
三年级上册英语-Module 7 Unit 2What’s that外研版(三起)知识点概述Module 7 Unit 2是外研版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材的第七单元第二课时,主要介绍了关于物体名称的英语词汇。
本单元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朗读、理解物体名称等基本词汇。
2.能够进行简单的物品的描述和询问。
3.能够学会用英文表达一些简单的询问。
4.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语言技能。
教学内容1. 教材原文What’s that?It’s a pencil.What’s that?It’s a book.What’s that?It’s a ruler.What’s that?It’s a pen.2. 词汇表•pencil 铅笔•book 书•ruler 尺子•pen 钢笔教学过程1. Class opening老师可以带着学生通过不同的图片和道具进行识物和学习新单词,并从学生中挑选一些同学来描述这些物品。
2. 阅读原文老师可以大声读出原文,学生跟着朗读,并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问答练习。
3. 学生练习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语音练习,朗读的时候注重发音,语感,注意单句语调的上升下降,练习语音的连贯性和自然度,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单词的发音以及语音练习。
4. 角色扮演老师可以安排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简单的英语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中学生可以通过马上语言打破自己的抑制,勇于开口,勤于思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品的名称。
总结本单元主要学习了一些日常使用物品的英文名称,多练习和加强的是听,说和读的技能。
同学们在课堂上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不断强化对英语语音和文化的接受和理解,渐渐地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教案:Module 7 Unit 2 What’s that?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本节课的生词和句子。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2.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图片和语境理解单词和句子的含义。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单词:cat, dog, bird, fish, elephant, bear, tiger, lion。
2. 句子:What’s this? It’s a/an… What’s that? It’s a/an…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本节课的生词和句子。
2. 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单词卡片、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1)学生自由交谈,询问对方近况。
(2)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天气,复习颜色单词。
2. 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单词。
(2)学生模仿发音,重复单词。
3. 课堂讲解(15分钟)(1)教师讲解单词和句子的含义。
(2)学生跟读,模仿发音。
4. 对话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
5. 课堂游戏(1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单词接龙游戏。
(2)学生积极参与,竞赛谁接龙的多。
(2)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单词:cat, dog, bird, fish, elephant, bear, tiger, lion。
2. 句子:What’s this? It’s a/an… What’s that? It’s a/an…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词,每个单词写5遍。
2. 结合家人或朋友,用所学句子进行日常交流。
八、课后反思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适当调整教学难度,使他们在课堂上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三年级上英语教学设计-Module7 Unit2 What’s that-外研社(三起)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单词及短语:bucket, kite, ball, doll, puzzle, sunglasses, blue, pink, green, yellow, purple, black, white•能够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句型What’s that? It’s a/an…•能够通过问答方式询问并回答物品名称。
2. 能力目标•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能够准确地询问物品名称和回答对应的物品名称。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在小组合作游戏中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与他人的良好互动能力,让学生感受学习英语的快乐和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单词及短语:bucket, kite, ball, doll, puzzle, sunglasses, blue, pink, green, yellow, purple, black, white•能够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句型What’s that? It’s a/an…2.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问答方式询问并回答物品名称。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准备课堂用具(小黑板,木制拼图等)。
•学生准备好所需的学习工具(教材、笔、本子等)。
2.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来引入新学习的单词和短语,同时提问学生这些物品的名称。
•学生观看图示或实物,试图猜测物品的名称,回答教师的问题。
3. 新课讲解•教师通过 PPT 或其他可视化工具,呈现新学习的单词及短语,并分别发音、拼写、让学生跟读。
•教师逐一介绍单词的意思,并通过图片等语境来帮助学生理解。
Module7 Unit2 What’s that (教学设计)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时生词:that,pen,pencil,book,ruler,eraser。
2.听懂、会说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名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
4.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及听力水平。
教学准备1.本课教材《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2。
2.物品制作:书、笔、笔记本、尺子、橡皮等。
3.教学工具:视频、音频、图片、课件。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课 1. 教师播放关于平时物品的图片视频,将学生带入本课教学主题,学生根据图片视频初步猜测物品名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教师将生词 that,pen,pencil,book,ruler,eraser 逐个教给学生,并帮助学生记忆。
3. 教师唱一首名为“What’s this?” 的英文歌引入本课教学主题,歌曲内容是关于物品的名称。
###Step 2 学习本课 1. 教师出示学生所熟悉的物品图片例如:pen,pencil,book,ruler。
2. 教师板书物品名称,并要求学生认读各个物品名称,帮助学生掌握单词的读音。
3. 学生根据所听到的物品名称抓住相应物品,加强学生的听力能力。
4. 练习物品名称的对话,教师将物品名称对话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带着对话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 教师根据视频教授学生使用文具的正确方法,例如对用尺子测量的方法、铅笔正确使用姿势等。
###Step 3 合作交流教师通过讨论、提问等各种方式进行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例如:ST教师用什么写字?o教师可用尺子做什么?###Step 4 完成任务 1. 学生取出自己口袋中的物品,一个学生与另一个学生进行物品名称讲解,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2. 学生选择个人熟悉的物品,利用视频提高或传授其他人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What’s that?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单词:that , schoolbag, bag, ball
2.进一步理解并能准确运用重点句型What’s this? What’s that?及其答
语It’s a …
3.学生能在实际中运用What’s this? What’s that? 进行交际。
重难点:
What’s this? What’s that? 的区别及其答语
教学过程:
Step1.Greeting
师生互相问好,然后唱《How old are you, Sam?》
Step2.Review
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What’s this? It’s a …
Step3. Listen and chant.
听录音跟读,自己练习,要有节奏感
Step4. Lean the text.
1.先学习新单词,that say again schoolbag ball book
2.讲What’s this? What’s that?的区别。
前者是文距离比较近的,后者
是问距离比较远的,他们的答语都是It’s a …
3.老师教读课文,学生跟读。
4.学生听录音,跟读课文。
5.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请学生上台表演。
Step5. Practise.
1.练习What’s this? What’s that? 及其答语
2.用学过的单词仿照例子,两个人编对话。
板书设计
What’s that?
that say again schoolbag ball book。
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Module 7 Unit 2 What’s that - 外研版(三起)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说、认读并初步理解单词desk, lamp, bookcase, computer, 和chair等,能够通过观察确定物品名称并准确表达。
2.学生能够通过使用 where引导的简单句子表达学习环境中物品的位置。
3.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和老师的演示提高对英语学科知识的认知。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五个单词的听、说、认读以及初步理解。
2.难点:where引导的简单句子对学生来说可能难以理解和使用,并且能否正确表达五个单词在教室中的位置也是一个挑战。
三、教学过程3.1 感兴趣1.通过课前准备,布置环境,让学生在可视区域内能够观察到五个单词所描述的物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老师向学生展示五个单词的图片和发音,并向学生解释单词的意思和发音。
3.在小组讨论中,让学生说出自己在教室中看到的物品,并用英语表达。
3.2 观察和理解1.老师借助PPT或其他视听教材,向学生展示富有吸引力的图片,并向学生提问“what’s that?”2.帮助学生辨认和发音新单词,并理解它所代表的物品。
3.让学生观察并告诉老师类比教案图片中五个单词的位置与其他物品的位置相对位置。
3.3 扩展知识1.通过老师的演示,学生能够对五个单词在实际环境中的位置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老师引领学生讲述教室中其他物品的位置,鼓励学生使用where引导的简单句子表达物品的位置。
3.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讲述能力,组织蒙格再现教学了解的知识。
3.4 吸收并检验1.让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所学知识和where引导的简单句子来描述教室中其他物品的位置,通过布置小组活动来检验所学的知识。
2.通过个人测试检查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表达物品的位置。
四、教学总结1.这节课准备了场景和视觉资料,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到学习的舒适度较高。
2.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合作,课堂气氛活泼有趣,也促进了英语培训中口语表达的锻炼。
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Module 7 Unit 2 What’s that 外研社(三起)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会读、会说本单元的词汇:–pen–pencil–ruler–book–desk–chair2.能够运用What’s that?/That’s a…进行简单的交流。
3.了解学校物品的名称,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学生熟悉新词汇及简单运用。
2.学生开始了解和熟悉学校里常见的物品。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本单元的词汇。
•难点:能够辨别学校里常见物品的名称。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
2.教材:外研社(三起)三年级英语上册。
3.学生准备学习笔记和听力材料。
五、教学过程1.教学活动1:新词汇学习–教师出示单词图片或真实的物品,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正确念出名称。
–教师通过PPT演示单词的读音和拼写。
–学生跟读单词并模仿教师的发音。
2.教学活动2:句型练习–教师通过PPT展示句型What’s that?/That’s a…并引导学生模仿发音和对话。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练习,让学生用熟悉的单词进行简单的对话。
3.教学活动3:学校里常见物品介绍–教师展示学校里常见的物品,并说明其名称。
–学生跟着教师的发音模仿念出单词。
4.教学活动4:小组对话–学生进行小组交流,选择一件物品,以What’s that?/That’s a…的句型进行对话。
–教师随机点名几组学生进行展示并检查学生的发音和对话准确性。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不难,学生们基本能够跟着教师练习和朗读单词,将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展示物品名称的时候要清晰准确地发音,以便学生更轻松地理解并学习单词。
在小组交流的环节中,要充分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并纠正语言错误。
另外,督促学生课后要进行单词的复习,温故而知新,加强语言学习的效果。
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Module 7 Unit 2 What's that 外研版(三起)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外研版(三起)三年级上册英语第七模块第二单元,主题为"What's that?",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识别和描述物品进行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物品识别句型,如"What's that?"和"It's",并能用简单的英语描述物品的名称和特征。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并准确使用句型"What's that?"和"It's"进行物品识别。
2. 学生能够识别并说出本节课所学的物品名称,如"pen"、"pencil"、"ruler"等。
3.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英语描述物品的颜色、大小等特征。
4.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和表达。
教学难点1. 正确发音和记忆新词汇,如"pen"、"pencil"、"ruler"等。
2. 理解并运用句型"What's that?"和"It's"进行物品识别和描述。
3. 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和表达。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教学内容。
2. 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和练习物品识别和描述。
3. 录音机或音响,用于播放英语听力材料。
4. 学生练习册或纸张,用于学生进行练习和记录。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物品名称和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新课导入:通过教学课件或黑板,展示本节课的新词汇和句型,并进行讲解和示范。
3. 练习:通过听力练习、口语练习和小组活动,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和交流能力。
What’s that?一、教学目标1 、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What is that? It is a …2、能表演已学过的对话。
3、归纳并掌握缩略形式, that's = that is, it's = it is .二学情分析:低年级的小学生求知欲强,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模仿力,对新鲜的事物具有好奇心。
动手,动口动脑的全身协调能力较强。
对本科所学的知识学生不陌生。
个别的单词会说,会读难度并不大。
但他们的自制力差,集中注意力时间短。
学得快,忘得快.这些都是对焦的挑战。
三教学重难点1学习新的单词:schoolbag book ball that2标准问答what is that ? It is………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 Sing some songs.2. Free talk.3. Everyday English talk.二、复习导入1、复习单词在黑板上贴好一张动物园图稿,教师手持动物图片,师生操练:T: What's this ?S1: It's a dog.T: Can you spell it?S1: D-O-G,dog.2、复习句型T: Let's go to the zoo.Ss: All right.T: What's this?Ss: It's a bird.3、出示课题。
板书unit2领读三、新授(一)1. Introduce:T: (Turn on the computer. This is a picture of Amy ’s classroom.) Boys and girls , what′s that?Ss: This is a classroom.T: Yes. Today we will visit Amy′s classroom and learn some new words with Amy: What′s in my classroom? 边说边板书。
三年级上英语教案-Module 7 Unit 2 What’s that-外研社(三起)教学目标1.能够听、说、认读并正确使用单词: bowl, plate, knife, fork, spoon, cup。
2.能够听懂并理解句型: What’s that? That’s abowl/plate/knife/fork/spoon/cup。
3.能够通过绘画讲述英语课。
教学重难点1.辨别和书写新学单词。
2.熟练掌握句型: What’s that? That’s abowl/plate/knife/fork/spoon/cup.教学准备1.课件及音频。
2.白纸和颜料。
教学过程Warm-up1.教师引入词汇: bowl, plate, knife, fork, spoon, cup。
2.师生互相问答训练新词汇。
Presentation1.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新物品的形象,学生们通过视觉形象认识新单词。
2.教师发音展示新单词,培养学生的听力和语感。
Practice1.教师播放音频,要求学生听写新单词以检验听力是否理解。
2.教师用说英文,学中英文的方法要求学生跟读新单词,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Production1.为学生准备颜料和纸板,以使他们使用各种颜色热情地描绘出自己的bowl、plate、knife、fork、spoon、cup。
2.学生每次完成后,孩子们可以互相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概述他们绘画中使用了什么样的单词和句型,鼓励学生积极表达。
Application1.在操场或教室内的学校角落里摆放各种杯碟餐具,并让学生尝试按照所学内容讲述和描述这些物品。
2.学生可以完成课堂任务和书后练习,考验自己的语言掌握能力,切实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能够利用生活中的实物来认知与学习词汇,拓宽了英语学习积累词汇表的范围,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了对英语学习的掌握信心。
同时,通过绘画作品和描述讲述,整个教学过程也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提高了他们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译林版一年级英语教案下Unit7《What’s that》教学过程3
教学目标
1.能听懂、说出飞机、车、火车和轮船这几个交通工具的英文单词。
2.能用“ What’s that?”“It’s a ……”的问答方式来询问和回答形状、颜色、大小等问题。
3.能理解本课对话内容,并表演出对话。
教学重点
1.能听懂、说出飞机、车、火车和轮船这几个交通工具的英文单词。
2.能用“ What’s that?”“It’s a ……”的问答方式来询问和回答形状、颜色、大小等问题。
教学难点
1.能理解本课对话内容,并表演出对话。
教学过程
Step 1:Warm-up
1.开始进行课堂互动,用中文让学生想象一下不同的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轮船等。
2.随机让两名学生出来,并做出相应的动作,让其他学生猜测是什么交通工具。
Step 2:Presentation
1.将交通工具的图片呈现在屏幕上,让学生看到后,老师朗读并模仿语音,使学生产生兴趣。
2.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模仿,并进行反复练习。
Step 3:Practice
1.老师会佩戴一个有一架小飞机的头饰,然后与学生进行问答练习。
老师说:。
译林版一年级英语教案下Unit7《What’s that》教学过程2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认读并正确使用单词flowers,tree,butterfly和bee。
2.学生能够用英文描述图片中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听懂、认读并正确使用单词flowers,tree,butterfly和bee。
难点:学生能够用英文描述图片中的事物。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与学生问好,确认上节课所学内容。
2.引出本课的学习目标:今天我们要学习四个新单词,它们分别是flowers, tree, butterfly和bee,学会后可以用英语来描述它们。
3.引出图片,分别向学生展示flowers, tree, butterfly和bee这四种物品的图片,引导学生一起说出这四个新单词。
Step 2 学习新知1.向学生播放配有文字材料的单词动画,反复播放让学生跟读,并帮助学生正确发音。
2.将图片再次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分别观察图片中的物品,并说出对应的单词。
Step 3 听力练习1.播放听力材料(录音机或手动录制),读出本节课单词与图片配对的英汉句子,要求学生听后选出正确的图片。
例如:This is a tree.让学生指出对应的图片。
2.对于并不熟悉单词的学生,教师可以用图片辅助学生识别。
对于已经熟悉单词的学生,老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在不看图片的情况下直接听懂、选出正确的单词或图片。
Step 4 口语练习1.使用图片呈现本节课的新单词,并帮助学生记忆和发音。
2.要求学生使用英语描述图片中的事物,例如:“这是一只蝴蝶。
”、“那是一棵大树。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给予辅助,并及时纠正学生的语法和发音错误。
Step 5 书写练习1.在黑板、白板或工作本上写出本节课的四个新单词,供学生模仿、练习。
2.要求学生复述上一课新单词,并将其在纸上书写。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听懂、认读并正确使用单词flowers,tree,butterfly和bee,并且能够用英文描述图片中的事物。
教案:Module 7 Unit 2 What’s That?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本课的生词和句子。
2. 能够通过图片和句子猜出动物的名字。
3. 能够用英语询问和描述动物的特征。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本课的生词和句子,包括动物的名字和描述动物特征的句子。
2. 学习如何通过图片和句子猜出动物的名字。
3. 学习如何用英语询问和描述动物的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习本课的生词和句子,能够用英语询问和描述动物的特征。
2. 难点:能够通过图片和句子猜出动物的名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卡片、动物玩具。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Step 1: 热身(5分钟)1. 教师与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知识。
2. 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口语练习,如问候语、介绍自己等。
Step 2: 引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动物的名字。
2. 学生尝试用英语说出动物的名字,教师给予反馈和纠正。
Step 3: 生词学习(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本课的生词和句子,引导学生跟读和模仿。
2. 学生通过卡片和动物玩具,进行生词的认读和练习。
Step 4: 句子练习(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动物的特征。
2. 学生进行句子练习,用英语描述动物的特征,教师给予反馈和纠正。
Step 5: 小组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动物的图片,用英语描述动物的特征。
2. 其他组的学生听描述,猜测动物的名字,猜对的学生获得奖励。
2.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本课的生词和句子。
2. 动物的名字和描述动物特征的句子。
作业设计:1. 抄写本课的生词和句子。
2. 用英语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写下来。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图片和句子的引导,让学生学习了动物的名字和描述动物特征的句子。
Module7 Unit2 What’s that?(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单元希望通过学习“认识水果”的话题来使学生能够:•能听懂关于“水果”的对话和简单说明;•能用英语简单地对“水果”进行描述;•能运用所学会话表达自己认识的“水果”;•能学会并正确使用询问水果的句型“What’s that?”;•能了解一些基本的水果的英语单词。
2. 教学重点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主要是:•熟练掌握词汇:apple, banana, pear, orange等;•能听懂并理解关于“水果”的简单对话;•掌握基本的英语句型“What’s that?”。
3. 教学准备为了使本单元的教学更加流畅,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一份本单元的教材;•认识水果的图片卡片;•认识水果的PPT。
4. 教学步骤本单元的教学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自我介绍这个部分主要是为了认识新的同学和了解大家对“水果”的基本了解。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进行引导:•What’s your name?•Do you like fruit?•What’s your favorite fruit?4.2 引入新词汇为了更好地引入“水果”的学习,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卡片来帮助学生认识新的水果词汇。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展示一些海报或图片,让学生认识新的水果词汇,例如:英语单词中文翻译apple苹果banana香蕉pear梨orange橙子4.3 学习对话为了让学生掌握关于“水果”的对话,教师可以选择一段与“水果”相关的对话,让学生跟随教师模仿对话,并同时运用到所学的水果单词。
例如:A: What’s that? (指着一个水果模型)B: It’s an apple.4.4 学习句型“What’s that?”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句型“What’s that?”并可以正确地使用它,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自己示范:教师将课文中出现的水果图片卡片派发给学生,然后教师模仿课文中的对话,让学生对所见的水果进行询问“What’s that?”;•学生回答:教师再次呈现一些水果图片卡片并让学生回答“What’s that?”。
教案:Module 7 Unit 2 What’s that?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本课的生词和句子。
2. 能够用英语询问和描述物品。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教学内容:1. 生词:cow, cat, dog, panda, bird, elephant, tiger。
2. 句子:What’s this? It’s a/an What’s that? It’sa/an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生词和句型,能够用英语询问和描述物品。
2. 难点:正确发音和运用生词和句型。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卡片、动物园图片、动物玩具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Step 1: 热身(5分钟)1. 教师与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问候和交流。
2. 带领学生复习 Module 6 的生词和句子。
Step 2: 引入(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动物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动物园里的动物。
2. 教师拿出动物玩具,让学生用英语描述玩具。
Step 3: 生词学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跟读并记忆生词。
2. 学生分组进行生词接龙游戏,巩固记忆。
Step 4: 句型学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跟读并理解句型。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用句型询问和描述物品。
Step 5: 小组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用英语描述动物。
2. 其他小组的学生猜动物是什么。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生词和句型。
2. 学生进行课堂小测验,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What’s this?It’s a/anWhat’s that?It’s a/an作业设计:1. 抄写生词,每个词写5遍。
2. 用所学生词和句型写一篇小作文,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动物园的主题,引导学生用英语询问和描述物品。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What's that英语教案及反思为了帮助各位小学英语老师做好英语教案备课,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What's that英语教案及反思,供你参考!What's that英语教案教学目标:1.能听、说、认、读本节课单词:schoolbag, ball, book…2. 能听、说、读句型:What’s that? / It’s a schoolbag .重点难点:1.Listen and point2.Ask and answer .教学准备:Card .Pictures .tapes . radio板书设计:What’s that ?It’s a ball.教学过程:Step 1 Warm up1. Greetings.2. Free talk.3. Sing the song----If you are happy.Step 2 Presentation1. T:Wow,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 Do you like English?Ss: Yes.T: I like English ,too.And I like to listen to English songs. Do you want to enjoy an English song?Ss: Yes.CAIT: Do you like the song? Ss: Yes.T: Shapes are everywhere in our life. If you observe carefully,you may discover we live in a beautiful shape world.Today a Japanese friend wants to learn the shapes with us. Who is he? Please look at the screen, he’s coming.(CAI ) (设计意图:课件以孩子们熟悉和喜爱卡通人物卡布达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气氛,为新知的出现进行铺垫。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先锋英语第三册unit 3who’s
that?本课是第二课时,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句型:who’s that? that is….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看图说话,俩俩对话复习和巩固句型who’s that? that is…,并以此句型为基础,自主听、读、演来学习故事,通过俩俩说、小组说的形式来学习句型:this
(that)is…,he/she is from….扩展学习句型:i’m from( ),china.
本课以句型训练为主线,通过看、听、说、演练、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英语听说能力,并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在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人格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
同时,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创造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并且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接下来我分析一下本课的教学目标:
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现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句型:who is that? that is…he/she is from
(canada/china…)
2、三会单词: britain canada china
3. 扩展句型:i’m from ( ), china.
技能目标:
(1)用ppt方式提供一定主题内容的图片和关键词句,培养学生在key
points辅助下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2)
通过师生问答、俩俩对话、小组对话角色扮演等多种言语交际活动培养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在日常生活中迁移运用英语的能力;
(3)通过自主听故事,使学生在语篇的听读中增强语感,提高听力.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有兴趣听、说英语,通过句型的学习,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来自中国,香港、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通过表演活动逐步培养孩子们的相互协作意识。
学习策略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并通过创设大量的生活情景,使学生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与交流,对所学内容能主动练习与实践,从而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我把本课的重、难点设置为:
heshe is from (britain)
2、三会单词: britain canada china
我通过围绕教材<设置语境&—抛开教材<启发引导&—回到教材<领悟感知&—不要教材<灵活运用&这四个环节来突破教材重难点。
也就是说,在设计教学活动的伊始,要紧紧围绕教材,充分利用实物、图片、录音、投影等多种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各种语言情景,使英语单词、句子与它们所表达的意义直接挂钩。
呈现新内容时,抛开教材,让学生在设置的真实语境中,建立所学知识的概念框架,启动学生积极地体验、实践、参与学习活动。
在初步掌握教材内容后,把学生带回教材进行整体感知,并做适当的知识巩固和记忆性的练习活动,客观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理性认识。
最后指导学
生不要教材,联系实际加以应用,进行逼真的思想情感和信息交流,实现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目的。
以上是我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下面我将对本课教法做具体阐述。
依据《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的自信心。
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所以本课采用“情意、情景、结构、规则、功能”的十字教学法。
就是说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克服困难的意志,在语言情景中对话、操练,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首先说在情意教学方面,注重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变教师权威为教学民主。
强调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和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态参与外语学习活动。
其次说,在情景教学方面,,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
我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都使学生在一种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
使学生明白who
is that? that is…he/she is from
(canada/china…)这两个句子的意义和使用场合。
使学生能把语言和情境直接联系起来。
能做到听到句子,就想到情景,看到情景,句子就能脱中而出。
然后,我说一说在结构教学方面的应用。
通过师生问答、俩俩对话、小组对话角色扮演等多种言语交际活动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最后,我说一说十字教学法中的语言功能教学法。
语觉论认为,语言的根本目的是交际,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交际。
本课正是在语觉论的这一思想指导下,以“言语交际为中心”,借助多媒体网络提供的多种资源,以看图对话,自主学习、自主听、读、演故事为突破口,使学生在有丰富语境和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培养听说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以上是我对教法的分析。
下面,我结合教法的指导思想,具体阐述对本课学法的安排。
本课采用的是温故知新、循序渐进、观察分析的学法指导。
让学生在创设的真实的语境中进行模仿、操练、交流。
在学习过程中,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接下来,我说一下对教具、学具的安排使用。
依据英语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原则,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各种情境,充分利用了实物、图片、录音、投影、vcd这些媒体来辅助教学。
下面我说一说对教学程序的设计安排。
因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
所以,整个教学程序,我遵循“广视听、创情景、、勤练习、重交流”的原则,采用revision<复习&,knowledge
evaluation<评价&这五个步骤来组织教学。
step i warm up: who’s that?
演唱英文儿歌who’s that? 让学生唱这首英文儿歌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复习句型,呈上启下。
step ii revision
t: who’s this? this is (ann). (put the character masks
along the blackboard.)
t: who’that? that is (mocky). (put the character away
the teacher.)
who’s this? this is …
who is that? that is ….
t: 用两个相对的同学引导。
who is ( )? ( ) is ( ). who is ( )? ( ) is ( ).
write the sentences on the blackboard. read 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