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 格式:ppt
- 大小:149.00 KB
- 文档页数:12
第2节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基础知识自测】1、填写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中主要电解质2、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主要电解质是,维持细胞内液pH稳定的主要电解质是3、正常情况下,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______________,且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因而体液呈______________。
4、由于毛细血管管壁上有细小的空隙,因此血浆和组织液间的水和无机盐离子主要是通过运输的形式进行交换。
但血浆中蛋白质不能通过毛细血管管壁的空隙进入组织液,因此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远远组织液。
5、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之间通过(填细胞结构)进行物质交换。
水、氧气和脂溶性物质以的方式进出细胞,而钾离子、钠离子等必须与结合,绝大部分以的方式进出细胞6、一个人在不摄入水分的情况下,水分通过呼吸道、皮肤等散失的现象称为,这种失水的意义在于保持不致升高。
7、水的摄入需求主要由控制,水的排出主要取决于血浆中的浓度,而与两者相关的细胞都位于。
当机体失水时,血浆的渗透压,血量,刺激,促使其分泌,尿量;同时,兴奋,引起,主动,增加机体含水量。
除血细胞和等大分子外,血液中的各种物质,【练习题】1、血浆与组织液电解质的主要差异是何种物质浓度有很大不同?()A.Na+B.K+C.蛋白质D.HCO3-2、在组织液中,维持渗透压的主要电解质分别是()①Na+ ②K+③Cl-④HCO3-A.①和②B.①③和④C.②和③D.②③和④3、当人体内水的排出量小于摄入量,就可能引起水潴留,其生理机制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大于细胞内液,水由细胞外液流向细胞B.细胞外液渗透压大于细胞内液,水由细胞流向细胞外液C.细胞外液渗透压小于细胞内液,水由细胞外液流向细胞D.细胞外液渗透压小于细胞内液,水由细胞流向细胞外液4、一般来说,当人们感到口渴时,其体内的()A.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增强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增强5、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C. 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D. 人体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依赖于激素调节6、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7、下列人体不同种类的体液之间,电解质浓度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 )A. 血浆与组织液的HCO3-B. 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的蛋白质C. 血浆与组织液的Cl-D. 组织液与淋巴液的Na+8、对保持体内水和电解质平衡有特别重要作用的器官是()A.心脏B.脾脏C.膀胱D.肾脏9、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A.血浆二氧化碳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C.血浆渗透压升高D.血糖浓度升高10、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有关机体水分调节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②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③摄水量增加④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⑤减少尿的排出11、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
第二节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调节1、细胞外液中的电解质:主要阳离子是_______,其含量占阳离子90%以上;主要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________对维持细胞外液的PH 稳定起重要作用。
2、细胞内液中的电解质:阳离子主要是________,其含量占阳离子90%以上,还有少量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等;阴离子以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维持细胞内液的PH稳定起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外液渗透压________,呈电________性。
3、无论是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这些电解质离子的存在对于维持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4、不同部位体液间水和电解质的交换:血浆与组织液间的水和无机离子主要通过____________形式进行交换。
而血浆中的_____________远高于组织液。
组织液与细胞内液之间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阳离子和阴离子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的方式进出细胞,由于膜上___________的作用,细胞内外主要的阳离子分别为_______、_______。
5、水和电解质的平衡:正常人每天进出水量为_________毫升,体内水分来自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排出途径为_________、_________蒸发、_________蒸发和___________。
水的摄入和排出保持_________6、人体在两种情况下会发生脱水,一是_________或_________,使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细胞中的水向细胞外转移,二是因___________、腹泻丢失水和电解质后只补充水,或大汗后只补充水而不补充___________,造成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细胞外液中的水向细胞内移动,从而使细胞外液________,血浆中的水分也随之减少。
第二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第一节体液的正常代谢一、水平衡(一)体液的含量与分布1.体液在男性占体重的60%,女性占50%,新生儿和婴儿占70-80%,14岁后与成人相仿。
2.细胞内液占体重的40 %,细胞外液占体重的20 %,其中细胞外液中5 %血浆,15 %组织间液(分功能性细胞外液和非功能性细胞外液)3.体液量受多因素影响:年龄、性别、肥瘦等。
(二)出入水量的平衡正常成人24小时出入水量保持着动态平衡(表2-1)。
表2-1 正常成人24小时出入水量入水量(mL)出水量(mL)饮水1000~1500 尿1000~1500食物含水700 皮肤蒸发450代谢生水300 呼吸蒸发400粪便150总量2000~2500 总量2000~2500 (三)体液平衡的调节主要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肾进行。
体液正常渗透压通过下丘脑-垂体-抗利尿激素系统维持血容量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维持二、电解质平衡表2-2 血液中的主要离子的正常值阳离子(mmol/L)阴离子(mmol/L)Na+135~145 Cl-98~106K+ 3.5~5.5 HCO3-23~31Ca2+ 2.25~2.75Mg2+0.7~1.2钠和钾均由肾排泄,成人每天需氯化钠6-10g,需钾3-4g钠的平衡特点: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不排钾的平衡特点: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也排第二节水、钠代谢紊乱病人的护理一、等渗性缺水病人的护理等渗性缺水(isotonic dehydration)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
等渗性脱水是外科最常见的的脱水特征:水和钠按比例丢失,血清钠在正常范(135~145mmol/L),细胞外液渗透压也正常(280~310mmol /L)主要是细胞外脱水。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任何等渗性体液大量丢失所造成的缺水,在短时间内均为等渗性缺水,主要原因有三种:1. 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高热、肠外瘘、剧烈呕吐等2. 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肠梗阻、烧伤等。
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水和钠代谢紊乱一、等渗性缺水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是水和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浓度和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但细胞外液量(包括循环血量)迅速减少,是外科病人最常见的缺水类型。
【病因】常因急性体液丧失引起,丧失的体液成分与细胞外液基本相同。
常见的病因有: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大量呕吐、腹泻、肠痿等;②体液丧失于第三腔隙,如肠梗阻、烧伤、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等。
【病理生理】等渗性缺水时细胞外液量减少,刺激肾入球小动脉壁压力感受器及远曲小管致密斑的钠感受器,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醛固酮分泌增加,促进肾远曲小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量得以恢复。
由于丧失的液体为等渗性,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并无明显变化,故细胞内液量一般不发生改变。
但若体液失衡持续时间长且未及时补充适当液体,细胞内液也将逐渐外移而出现细胞内缺水。
【临床表现】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厌食、少尿等症状,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弹性降低,但不口渴。
若短时间内体液丧失达到体重的5%,可出现心率加快、脉搏细速、血压不稳或降低、肢端湿冷等血容量不足的表现。
当体液继续丧失达体重的6%~7%时,休克表现明显,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大量胃液丧失所致的等渗性缺水,因有H+的大量丧失,可并发代谢性碱中毒。
【辅助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均明显增高;血清Na+、Cl-,一般无明显改变;尿比重增高。
【处理原则】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2.静脉补液可选用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如乳酸钠溶液或复方氯化钠溶液),平衡盐溶液内电解质的含量与血浆相似,而等渗盐水的Cl-含量高于血清Cl-含量,大量补充有导致高氯性酸中毒的危险,因此大量输液时选用平衡盐溶液更为合理和安全。
补充水分的同时注意补钠和补钾,以免发生低钠和低钾血症。
【护理措施】维持充足的体液量(1)去除病因:采取有效预防或治疗措施,积极处理原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