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之德1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富强好比国之脊梁,挺起国家腰杆,护卫民众福社。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走上一条民族复兴、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
回望来路,“中国奇迹”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审视现实,全面深化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者强,创新者胜。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让亿万中国人在创新创业中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改革只有进行时完成时。
扬起改革创新的风帆,“中国号”巨轮必将达到富强的彼岸。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几多记忆,几多变迁!每个中国人都在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历史,每个中国家庭都在生活的巨变中感受时代的进步。
强国路上,如何抓住发展新机遇,应对发展新挑战,成就腾飞新奇迹?让我们一同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一同感受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带来的喜悦,坚定地迈开全面深化改革的脚步!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促发展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等原因,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温馨提示:1、不拘泥于笔记,要融会贯通,明白活学活用的重要性。
答题要有条理、层次,避免口语化表述。
2、宏观建构、把握知识体系,微观熟透知识点。
知识板块之间要联系,寻求自己的最佳融合答案。
3、学习在于平时的日积月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祝同学取得好成绩。
以下笔记是我们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汇总,错误的地方在所难免,欢迎指正。
————祁门二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笔记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一)课堂部分:1、促成改革开放的历史因素(原因):(P3概括)①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等原因,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③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诀择,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共产党带领人民怎样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P3)(1)站起来: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2)富起来: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3)强起来: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举例说一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哪些成就?①极大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P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P5)②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的发展活力。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1.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强国富民之路的?(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揭开改革开放的序幕是什么?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改革开放促发展的表现是什么?(1)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4.中国腾飞的表现有哪些?(1)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准确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2)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3)改革开放不但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5.中国腾飞说明了什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6.为什么改革只有实行时,没有完成时?(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单元整体说课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单元整体说课教材教法教材分析设计本单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对国家的认同感;感受创新的存在。
体会创新对我国及世界的影响,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本单元通常结合我国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创新意识进行命题,既可以出客观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也可以结合时政材料出主观题,综合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常考热点:1.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原因。
2.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
4.树立创新意识。
本单元教材的重点: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原因。
3.我国现阶段的支出分配制度。
4.实施立异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
5.建设立异型国家。
本单元教材的难点:1.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给世界、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及原因。
2.结合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等方面的情况,体会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
3.增强自我立异的意识和能力。
教法建议本单元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建议采用活动教学法,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自主研究、合作研究、探究研究的良好研究方式,从而达到“在活动中感受、在感悟体验中生成、在体验生成中提高”的目标。
具体教法如下:通过欣赏视频、图片,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感悟相关的知识;通过设疑解惑,帮助学生破除理解的障碍;XXX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就某个题目深切思考,在相互帮助、相互交流中研究并解决;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以图片、汇报等形式进行展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通过探究作业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生活,进一步激发研究、探究的兴趣。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1.改革开放如何促进中国发展?①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②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③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共识。
2.中国腾飞体现在哪些方面?①综合国力增强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③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3.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③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4.如何全面深化改革?①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③弘扬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5.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6.如何共享发展成果?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②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③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1.1 《坚持改革开放》1.促成改革开放的历史因素?P3(1)-(4)(1)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1840年以来】(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1949年】(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1956年底】(4)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1978年】2.改革开放的标志A、历程B、如何促进发展C1C2?P4-5A.标志: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历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C.如何促发展:C1: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C2: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拓展了解——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富民之路3、★改革开放的重要性?(P5阅读感悟)①-④①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②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关键抉择,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4、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中国腾飞的表现?P4-5ABCA.综合国力方面:40多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九年级上册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身边改革的成果,增强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2)关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理性对待中国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2.能力目标(1)知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知识目标(1)知道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知道我国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共享的发展理念。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收集资源,准备课件;学生预习书本内容。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顾名思疑:同学们,请大家从本节课的课题入手,想一想本课将会涉及哪些问题?学生畅所欲言:列举本框涉及的问题。
师生归纳合并问题,引入本课内容。
(二)自主先学要求:阅读书本,圈划关键词,找出重要语句,标出困惑点。
思考以下问题:1、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2、如何正确对待改革(态度)?3、如何看待“共享发展”?4、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5、如何让改革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学生自主看书,完成以上问题。
(三)群言互促组内交流自主学习情况,相互启发补充。
找一找本课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或主要线索。
(四)合作探究第一部分改革进行时1.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片段1:新时期,经济面临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挑战,前进路上有问题和困难。
展示图片感悟:改革开放—升级—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等体制改革)结论1: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片段2:思考:从三位同学暑假经历中,你发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新的变化?同学1:我与父母乘坐高铁暑假外出旅游,快捷舒适,感受到服务业越来越发达,出行越来越方便。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I.小岗破沐、深圳兴涔、海南赤湖、浦东逐浪、雄安扬波……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中隼大地在“历史的瞬间”翻天横地、沧海桑出,即便最大服的预言家也不会想到这个古老的中国“史诗般的进步”,这说明改革开放( )A.使我国羟济转向高速发展阶段B.使我国成为影响世界的正要力EC.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D.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眠日成就的唯一原因2,深圳羟济特K成立四十周年的发展变化证明了,改革开放是< >A.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B.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也要标志C.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D.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3.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望定不移地依技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伟大红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这说明()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改革开放能从根本上消除贫亩差距,实现同步富裕③我国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④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①涉革开放,是我们的覆国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伸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②改革开放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③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④改革开放他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5,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 )Λ.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人口过多过快增长D.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6.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要“再上新台阶“君要<①降低发展速度②优化经济结构③转变增长动力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强调:“推动高质肽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要推动湖北商质量:发展,必须()①认识到商侦W的发展就是经济的快速增长②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全方位建设③坚定不移地战冏创新、协调、标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资源消耗型产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一重大判断.科学回答了我国经济发展怎么行和怎么干的问即,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就要<)①转变发展方式②转换增长动力③深化供给恻结构性改革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⑤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让农民都进城Λ.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9.小宇收集了以卜肘小素材.WIM半Hi室产钏Ee累,wιw⅛三wσj∙.>ΦS三w⅛三⅛⅛¢wβ..笑*twr◎e唧i>u,>手虱7*懒推拉尊人,衣,Wfħt*>Λβ1.ffΛ^-∣Hj三a三∙-HWttEβΛB∙.®?ai««RHR»M.下列选项最能概括以上内容的是()A.创新是个人或团队的创造活动B.生活处处有创新,让生活更美好C.科技为社会治理提供技术支持D.制度的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0.5G超高的数据传猫速度将使人工智能设备的更多的用被开发出来.家庭、交通'工厂一切都会为之改变,科技将给人们带来更多新体验.由此可见()A.科技发明带给社会的都是枳极影响B.创新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C.人工智能将完全取代人类所有劳动D.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正心11.近年来,桂林市积极推进智您城市建设,智慈灯杆逐渐出现在桂林街头。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一课时坚持改革开放知识点一:改革开放促发展0. 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1.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起来了。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_ ,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起来到的伟大飞跃。
2.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带来了哪些改变?(1)我国逐步确立了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新格局。
(2)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体制,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创造社会财富的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重劳动、尊重尊重尊重已成为社会共识。
知识点二:中国腾飞谱新篇3.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哪些成就?(1)40多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第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
(3)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
4.改革开放的地位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
部编九年级道法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考点汇总(一)富强与创新篇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在我国党领导一切。
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华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6、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标志。
7、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8、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9、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10、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强大动力。
11、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12、改革开放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主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③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⑤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14、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5、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6、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7、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总体小康。
18、我国的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19、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
20、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论中国传统的富强思想作者:杨辉来源:《知与行》2017年第09期[摘要]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目标和要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丰富的富强思想,是我们今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思想资源。
在富强与道德教化的关系上,中国古代思想家非常强调富强的基础作用,仓廪实、衣食足是知礼节、知荣辱的基础,道德教化以经济基础为前提。
孔子明确提出“富”和“教”的关系,主张先富后教,把物质生活的提高作为道德教化的前提。
孟子提出“制民之产”的观点,主张给予民众固定的财产,认为民众“无恒产”则“无恒心”,“恒心”即一定的道德准则。
孔孟的这一思想按照《管子·牧民》中的经典名句就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提出了一些实现民族富强的途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制天命而用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和改造自然;“谨其时禁”,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自然;“薄税敛”,减轻百姓的经济负担等。
富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
中国古代思想家“先富后教”的思想正确处理了经济和道德教化的关系,与历史唯物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精神文明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的理论原则是一致的,也是我们解决当下道德问题的指导原则。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富强实现途径的探讨对我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一方面应该把“治自然”和“爱自然”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也要坚持人是目的的原则。
[关键词]富强;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7)09-0053-04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
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目标和要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国古代思想家有着丰富的富强思想,是我们今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思想资源。
24秋道德与法治九年级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知识归纳——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1、为实现强国富民目标,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做出了哪些努力?(P3)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2、改革开放是如何进行的?(P4)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说明】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对于“改革开放是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目前存在争议。
尽管目前国家重要文件中并没有出现“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这句话,但是包括2022年在内召开的好几次国家重要会议讲话中都有提到“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现在很多教辅书把“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视为错误观点,我认为这一做法欠妥,建议命题老师在出题时要尽量避免上述这一有争议的表述。
3、★改革开放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作用?(改革开放是怎样促进我国发展的?/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有哪些?)(P3-P5)①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激发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②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③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个尊重”)已成为社会共识。
4、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P4相关链接)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隋炀帝恃其富强全文翻译“(隋炀帝)恃其富强不虞后患”,出自《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原文全文《贞观政要•君道第一》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
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
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既作,离叛亦兴。
朕每思此,不敢纵逸。
”谏议大夫魏徵对曰:“古者圣哲之主,皆亦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
昔楚聘詹何,问其治国之要,詹何对以修身之术。
楚王又问治国何如,詹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
’陛下所明,实同古义。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徵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徵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诗》云:‘先人有言,询于刍荛。
’昔唐虞之理;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是以圣无不照,故共、鲧之徒,不能塞也;靖言庸回,不能惑也。
秦二世则隐藏其身,捐隔疏贱而偏信赵高,及天下溃叛,不得闻也。
梁武帝信朱异,而侯景举兵向阙,竟不得知也。
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
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太宗甚善其言。
贞观十年,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对曰:“天地草昧,群雄竞起,攻破乃降,战胜乃克。
由此言之,草创为难。
”魏徵对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破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少不为难。
然就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好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
以斯而言,守成则难。
”太宗曰:“玄龄昔从我定天下,备尝艰苦,出万死而遇一生,所以见草创之难也。
魏徵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
所以见守成之难也。
今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者,当思与公等慎之。
”贞观十一年,特进魏徵上疏曰:“臣观自古受图膺运,继体守文,控御英雄,南面临下,皆欲配厚德于天地,齐高明于日月,本支百世,传祚无穷。
富强之德国-1
第一是马歇尔计划。
如果没有马歇尔计划输血,
德国可能就变质了,
甚至也有可能向极端倾斜。
第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二战结束后建立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重点在于确保市场的自由竞争以及市场的有序发展。
第三,德国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世界闻名。
要点1:
德国民富国强:
2010年德国人均GDP是4万美元,
中国是4283美元。
德国人获得诺贝尔获占全球一半
(包括移民到其他国家的德裔)。
要点2:
德国的成功源于三大因素:
要点3:
德国特色的理论:
德国弗莱堡学派的理论,
第一,强调充分市场机制;
第二,国家发挥警察的作用来维护秩序。
1967年德国颁布了《稳定与增长法》,把国家调控经济作为一个重要的政府职能,明确规定政府的四大职能:
第一,保持物价稳定,
第二,充分就业,
第三,内外贸平衡,
第四,在上述基础之上经济的适度增长。
要点4:
德国的民主体制:
德国最根本的成功是把他们的宪法当回事,
另外还有议会体制。
德国的两大党,
一个是德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党,
原称叫社会民主工党,
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
是马克思、恩格斯曾经领导过的党。
第二大党是联盟党,是德国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的合称。
要点5:
德国的税收:
德国实行率进税率制,
即多收入就多缴税。
德国的个人收入所得税最高税率达到58%。
这意味着亿万富豪交的税相当高。
如果你是一个亿万富翁就很吃亏。
要点6:
德国政府对税收的分配:
德国税收的35%用于对农业、
住房、
租赁业、
住房建筑业、
交通业的补贴,
如果把其它补助比如社会保险等其它补助加起来就将近50%,另外20%用于国防、外交,20%用于教育、科研,只有不到10%是用于公务员开支。
主题:为什么德国民富国强?
杨佩昌:今天我讲的是"德国为什么民富国强",副标题是"德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大家听"特色"这个词可能会非常耳熟,但今天我不是讲中国。
"特色"两个字现在被误读了,不少人一听"特色"就会想到"遮羞布",很反感。
坦率地说我也有点反感,但 "德国特色"是不一样的。
大家注意,副标题还有一个关键词是"社会主义",我个人认为这个世界上国家没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分,只有民主和非民主之分。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作为两种思潮,拿来划分国家形态显然不太科学。
今天之所以要谈社会主义,目的是借用这一大家熟悉的概念来解释德国现象。
今天的讲座不是学术性讲座,而是我在德国的一些观察体验,不见得对。
既然是体验就只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所以在这里不要讲我的理论错,你的理论对,这个不争论。
今天可以探讨个人的感受是什么,但不
讲对错,因为这个世界上很难有对错之分。
德国民富国强是有目共睹的。
今晚我从三大板块讲述:
第一,德国真的民富国强吗?
第二,民富国强有什么奥秘。
第三,社会财富是怎么切分的。
如果有时间我会讲两德统一后,
特别是二十一世纪德国面临的挑战以及思考中国可以向德国学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