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 项目一 学习任务2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
- 格式:pptx
- 大小:206.59 KB
- 文档页数:16
1. 引言幼儿园汽车文化教学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部分,旨在通过汽车文化教学,引导幼儿了解世界汽车发展史,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和文化品味。
本文将从全面评估的角度出发,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探讨幼儿园汽车文化教学中的世界汽车发展史教案,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主题。
2. 世界汽车发展史教案2.1 早期人类的交通工具在进行世界汽车发展史教案的深入探讨时,首先需了解早期人类的交通工具。
古代人类是如何满足移动和交通需求的?有哪些早期的交通工具对汽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学习早期人类的交通工具,幼儿可以了解到汽车的发展是从何而来的,这对他们形成整体性的认识非常重要。
2.2 工业革命和汽车的诞生工业革命是汽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汽车的诞生也与工业革命息息相关。
在汽车发展史教案中,可以引导幼儿了解工业革命对汽车发展的影响,以及汽车是如何从最初的原始形态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的。
2.3 世界各国的汽车发展历程在世界汽车发展史教案中,可以涵盖世界各国的汽车发展历程,介绍不同国家对汽车的贡献和影响。
幼儿可以通过学习不同国家的汽车发展史,了解到不同地域、文化对汽车发展的影响,从而拓展视野,培养跨文化的认知。
3. 总结和回顾通过深入探讨幼儿园汽车文化教学中的世界汽车发展史教案,我们不仅可以使幼儿了解汽车的发展历程,还能培养其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巧妙设计教学内容,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同时形成对汽车文化的浓厚兴趣。
4.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个人认为,幼儿园汽车文化教学的世界汽车发展史教案应该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
通过深入了解汽车发展史,幼儿可以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是培养对世界文化、科技进步的理解和认知。
汽车文化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幼儿知识,更是培养他们的良好品格和综合素养。
5. 结语通过这篇文章,希望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园汽车文化教学中的世界汽车发展史教案,以及对幼儿的意义和作用。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
当时,汽车被视为一种新颖而奢侈的交通工具,只有富人才能拥有。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影响,汽车逐渐普及,并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早期的汽车通常由蒸汽驱动,像蒸汽机车一样使用锅炉和活塞引擎。
最早的商用汽车是由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的,他在1886年推出了第一辆内燃机汽车。
这辆汽车采用了一台单缸四冲程引擎,最高时速为10英里。
随着内燃机技术的进步,汽车的性能和速度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20世纪初,许多汽车制造商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生产汽车,如福特、奔驰和大众等。
1913年,亨利·福特推出了装配线生产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汽车的生产效率,使得汽车能够以更低的价格销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队需要越来越多的汽车来支持战争努力。
这促使汽车制造商加大了研发力度,并在战后实施了许多创新。
1920年代,许多汽车制造商开始采用封闭式驾驶室、独立悬挂和前轮驱动等新技术,以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到了1960年代和1970年代,汽车成为了主要的交通工具,并迅速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然而,汽车使用带来的环境和能源问题也越来越显著。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汽车制造商开始研发更加节能和环保的汽车技术。
1970年代,日本汽车制造商如丰田和本田推出了更加省油的先锋车型,迅速赢得了更多市场份额。
在21世纪初,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成为了新的热点。
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
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
此外,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也成为了汽车工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许多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开始研发无人驾驶汽车,希望能够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世界汽车工业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充满变革的过程。
从最初的蒸汽驱动到内燃机汽车,再到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汽车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汽车工业将继续迎来更多的突破和改进。
第章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历程汽车工业是20世纪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最繁荣的产业之一。
本章将从历史的角度全面介绍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1. 马车时代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的马车时代。
那个时代运输方式以马车为主,而且许多机械部件都是手工制造的。
这些部件并不能保证质量,更不能便于生产和维修。
2. 洛克汽车1908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创立了福特汽车公司,推出了第一辆量产车型T型汽车,引领了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而在此之前,1896年,在德国,卡尔·本茨研制出了第一辆汽车——洛克汽车。
这辆汽车采用内燃机作为动力源,在当时颇有影响。
3. 汽车工业发展初期20世纪20年代,各个国家的汽车生产逐渐规模化、精细化、标准化。
这一时期,欧洲的法国、德国和美国成为世界汽车生产的主要国家,日本的汽车工业开始发展。
同时,许多汽车运营商如壳牌、BP等也开始崛起。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汽车工业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
战争结束后,欧洲和日本的工厂和基础设施被德国、美国等抢先占领国家进行了重建。
这也为这些国家的汽车工业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例如在意大利的法拉利公司,它在二战后由于拥有一支稳定和技术高超的汽车手段队伍,获得了赛车界的名声。
5. 世界汽车三大中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世界汽车工业已形成了三大中心:欧洲、亚洲、北美。
其中,欧洲成为世界轿车生产的代表,日本则成为了轿车、家用车生产的主要国家,北美则成为了重型、轻型商用车、越野车等的主要生产国。
6. 全球化趋势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汽车工业也越来越走向全球化。
世界各国汽车企业通过并购和联姻等方式,实现了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
例如,丰田汽车公司和斯巴鲁公司联合生产汽车,以此扩大双方的影响力。
7. 现代汽车工业的新特点现代汽车工业具有以下特点:•节能环保:汽车工业正在积极响应“减排、节能、环保”的号召,实现绿色环保生产;•人性化: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汽车企业注重消费者需求,开发出更多满足用户需求的车型;•智能化:车载电子技术的兴起使得汽车变得更加智能化,例如自动泊车、自动驾驶等技术逐渐成熟;•创新发展:各大汽车企业积极通过技术创新来保持其市场竞争力,不断推出新款车型和升级版的汽车。
《项目一汽车的诞生与变迁》学习工作页
学习任务2 汽车工业发展史
一、资讯
1.汽车诞生于,成长于,成熟于,挑战于日本。
2.通用汽车的创始人为。
3.日本人称为“日本大批量生产汽车生产之父”是指。
4.“当他未来到人世时,这个世界还是马车时代。
当他离开人世时,这个世界已成了汽车的世界”这句话使用来形容的。
5.1908年,福特开发了举世闻名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计划与决策
1.准备需要的资料
2.小组成员分工
《汽车文化》工作页
3.讨论
三、实施
1.组织查找资料。
2.组内讨论,讨论汽车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现代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四、评价
知识评价
1.现场问答题:
(1)简述世界汽车工业的产生发展过程。
(2)为什么汽车的发展是从代步工具开始,到目前注重环保、节能和安全 ?
2.判断对错
(1)汽车诞生于德国、成长于法国、成熟于美国、兴旺于欧洲、超越于日本。
()(2)世界汽车工业经历的三次变革使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重心发生了从欧洲—日本,日本—美国,美国—欧洲的转变。
()(3)汽车工业通常指发动机、底盘、车身等各种辈部件设计与制造、营销等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活动。
()
《项目一汽车的诞生与变迁》学习工作页
技能及素养评价。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前言(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汽车文化》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对汽车的产生与发展、世界著名汽车公司、商标及名车名人和汽车技术服务、汽车与社会时尚等深入了解,了解汽车对人类社会经济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对汽车相关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水平和综合素质。
《汽车文化》课程是一门专业前导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汽车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面了解汽车、熟悉汽车、爱好汽车,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准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
其后续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维修接待》、《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配件与营销》等是对汽车知识的细化与深化。
(二)课程理念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教思想,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本位传统观念,以了解汽车发展为主线,进行项目课程情景教学,使得学生“乐学、好学”。
改革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和方法,强化实际应用,以学生会做什么和能干好什么作为教学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主要采用正面课堂教学,教学中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教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中,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配备丰富的课件、DVD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认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32学时,各章内容的参考教学时数见学时安排建议表。
(一)知识目标●了解汽车的诞生与发展;●了解世界经典名车;●认识世界著名汽车公司车标;●了解汽车的分类、总体构造和汽车相关知识;●了解汽车运动;●了解中国汽车发展历程;●了解汽车科技与汽车未来。
《汽车文化习题册》答案模块一汽车发展史话课题一汽车的起源一、填空题1. 撬、滑动、滚动2. 畜力车3. 制动装置4. 奚仲5. 记里鼓车二、选择题1.D2.A3. C4.C5.B三、判断题1.√2.×3.√4.×5.×四、简答题1.答:(1)早期车轮的形式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车轮与车轴固定在一起的,车轮中间的孔呈正方形,车轮与车轴一起转动。
第二类是车轮被安装在车轴上转动,车轴本身则是固定在车底下不动的,车轮上的孔呈圆形。
后一类车轮形式成为发展的主流,但轮子的孔眼要承受极大的摩擦力,于是出现了轮毅。
(2)在应用中,人们用木条将轮辋与轮毅连接起来,即用辐式车轮来取代实心车轮。
后来,人们又在轮辋上打上金属(铜或铁)钉,或者包上金属外缘,使轮辋更加坚固耐用。
至此,车轮的雏形基本形成。
2.答:(1)公元7世纪,我国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第一个提出了“激铜轮自传之法,加以火蒸汽运,名曰汽车”的“汽车”设想。
(2)15世纪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从钟表的运转得到了启发,提出了利用发条机构作为车辆原动力的初步设想,并绘制了草图。
(3)1649年,德国的钟表匠汉斯·赫丘在达·芬奇的启示下,制成了一辆用钟表发条作动力的车。
(4)1604年,荷兰数学家西蒙·斯蒂芬依据帆船靠风力推行的原理,把木轮装到船上,制造出双桅风力帆车。
人类在对“代步工具”,尤其是在自走式车辆的探索历程中,以自己坚韧的创造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得汽车梦想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
课题二汽车的产生一、填空题1. 蒸汽提水机、矿工之友2. 纽科门大气式蒸汽机3.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4.火药发动机、燃料、空气5. 四冲程、活塞式四冲程、奥托内燃机6. 本茨、戴姆勒、三轮、四轮二、选择题1.C2.C3.B4.C5.B三、判断题1.×2.√3.√4.√5.×四、简答题1.答:(1)1774年11月,瓦特和博尔顿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动力机械一蒸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