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专题复习七 关于溶解度的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283.00 KB
- 文档页数:11
[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spacer.gif]专题07 化学计算公式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1、相对分子量: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之和如:CaCO3的相对分子量=钙的相对原子质量×钙原子个数+碳的相对原子质量×碳原子个数+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个数=40+12+16×3=1002、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比如:H2O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氢的相对原子质量×氢原子个数: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个数=1×2:16×1=1:83、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如:NaOH中O的质量分数=4、某元素质量:化合物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如:100g氢氧化钠中氧元素的质量=100g×40%(上面已经算出氧的质量分数)=40g 二、溶液里的相关计算(一)溶液、溶质、溶剂间的关系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质量=(二)溶解度的相关计算1、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溶液溶质的溶解度(S):2、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间的关系(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由溶解度的定义推导的比列关系:(饱和溶液中)(三)溶液稀释的计算m(浓溶液)×ω(浓溶液)=m(稀溶液)×ω(稀溶液)m(溶液)=ρ(溶液)×V(溶液)m(加水)=m(稀溶液)-m(浓溶液)三、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①设未知量②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④列出比例式,求解⑤答。
比如:要制取4克氢气,需要多少克锌?解:设需要锌的质量为x。
化学的相关计算:溶解度和质量百分数------讲义课前热身:1. 饱和溶液:在 下,在 里, 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 下,在 里, 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溶解度的定义:在 下,某物质在 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该物质的 。
代表符号:S知识点一:关于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溶液的质量= +即:=溶液M +=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例题一:把50克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
求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例题二:已知15℃时碘化钾的溶解度为140g ,计算在该温度下250g 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碘化钾?练习一:某温度下,a 克溶质溶解在2a 克水中恰好饱和,此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 )A. 100克B. a 克C. 2a 克D. 50克练习二:t ℃将12克某物质溶于30克水中,恰好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t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例题三:一定温度下,将200g 硝酸钠溶液蒸发掉10g 水后,析出晶体6g ,再蒸发掉5g 后,又析出晶体4g ,则该温度下,硝酸钠的溶解度是( )A. 40gB. 80gC. 60gD. 20g提示:一定要是饱和溶液才能运用溶解度的公式练习三:现有500g20℃的A 物质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20g 水后,有5gA 析出,若再蒸发掉20g 水后,又有7gA 析出,则在20℃时A 物质的溶解度?练习四: 20℃时,100 g A 物质的溶液,温度不变,蒸发掉10 g 水后有2 g A析出,又蒸发掉10 g水有4 g A析出,则: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A. 20gB. 40 gC. 30 gD. 无法计算例题四: 20℃时,将一定质量的NH4NO3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将所得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蒸发18g水,可使溶液饱和,另一份加入36g NH4NO3也达饱和,求⑴20℃时NH4NO3的溶解度。
初中化学中溶解度的计算溶解度的计算在初中化学中,我们需要计算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所溶解物质的质量是一定的。
反之,任意量的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或溶质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是一定的。
如果我们把一定温度下溶剂的量规定为100g,此时所溶解溶质形成饱和溶液时的质量称为溶解度。
由此可得以下关系:溶解度————100g溶剂————100+溶解度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饱和溶液质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正比例关系:W溶质/W溶液 = S/100-SW溶剂/W溶液 = 100-S/100在以上的比例式中,100是常量,其它3个量中只要知道其中2个量就可求出另外一个量。
由此,不仅明确了溶解度的解题的基本思路就是比例关系,从而避免质量混淆的现象,而且也使学生明确溶解度计算的一题多种解法,并从中找出最佳解法。
一、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解度例如,在一定温度下,ng某物质恰好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形成mg饱和溶液,我们需要求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
解题的方法如下:由题意可知,W溶液=W溶质+W溶剂,因此mg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量为:(m-n)g,此题可代入分式(1):设某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为Sg也可代入分式(2)二、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例如,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
现要在20℃时配制20gKNO3饱和溶液,我们需要求KNO3和H2O各几克?解题的方法如下:设配制20℃时20g硝酸钾饱和溶液需硝酸钾的质量为xg。
此题若代入公式(1),列式为:W溶质 = S/100-S × W溶液W溶剂 = 100-S/100 × W溶液若代入公式(2),列式为:W溶质 = S/100 × W溶液W溶剂 = (100-S)/100 × W溶液需水的质量为20-4.8=15.2g答:配制20℃时20gKNO3的饱和溶液需KNO34.8g和水15.2g。
关于<<溶解度的计算>>读后感通过研读<<溶解度的计算>>一文,现将有关溶解度计算的常见类型归纳如下:溶解度的计算,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溶解度的概念。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所溶解物质的质量是一定的,反之,任意量的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或溶质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是一定的,如果把一定温度下溶剂的量规定为100g,此时所溶解溶质形成饱和溶液时的质量称为溶解度。
由此可得以下关系:溶解度——100g溶剂——100+溶解度(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饱和溶液质量)可得出以下正比例关系:式中W溶质、W溶剂、W饱和溶液分别表示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S表示某温度时该溶质的溶解度。
在以上的比例式中,100是常量,其它3个量中只要知道其中2个量就可求出另外一个量。
由此,不仅明确了溶解度的解题的基本思路就是比例关系,从而避免质量混淆的现象,而且也使学生明确溶解度计算的一题多种解法,并从中找出最佳解法。
现将有关溶解度计算的常见类型归纳如下:一、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解度例1 在一定温度下,ng某物质恰好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形成mg饱和溶液,求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
解;由题意可知,W溶液=W溶质+W溶剂,因此mg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量为:(m-n)g,此题可代入分式(1):设某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为Sg也可代入分式(2)二、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例2 已知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
现要在20℃时配制20gKNO3饱和溶液,需KNO3和H2O各几克?解:设配制20℃20g硝酸钾饱和溶液需硝酸钾的质量为xg。
此题若代入公式(1),列式为:若代入公式(2),列式为:需水的质量为20-4.8=15.2g答:配制20℃时20gKNO3的饱和溶液需KNO34.8g和水15.2g。
溶解度\克t /℃ ·P 溶解度及计算A 组1.20℃时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发生如下不同变化,其中不会出现白色浑浊的是A 降低温度B 升高温度C 温度不变,蒸发溶剂D 通入CO 22.要使wg 10%的NaCl 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增至20%,可采用的方法是A 再加入w 10g 固体NaClB 蒸发浓缩成w 2g NaCl 溶液 C 蒸发掉一半溶剂 D 再加入2wg 25%的NaCl 溶液3.右图是某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判断该溶液在A 、B 、C 、D 四种状态时,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 AB BC CD D4.在下列四图中纵、横轴的单位分别相同时,有关氯化钠溶解度曲线(a )和氢氧化钙溶解度曲线(b )的关系示意图基本合理的是A B C D5.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百分比浓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现分别在50g A 和80g B 中各加水150g ,加热溶解后并都蒸发水50g ,冷却到t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t 1℃时溶液中A 、B 的质量百分比浓度相等B t 1℃时溶液中A 的浓度小于B 的浓度C t 1℃时两者均无固体析出D t 1℃时析出固体B6.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无结晶水)。
下列关于甲、乙的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A 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B 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C 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D 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7.右图是物质M 的溶解度曲线图,则P 点表示 A 饱和溶液 B 不饱和溶液 C M 未完全溶解 D 无法配制8.向某一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含18O 的带标记的无水硫酸铜粉末ag ,如果保持温度不变,其结果是A 无水硫酸铜不再溶解,ag 粉末不变B 溶液中可找到带标记的SO 42-,而且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晶体,其质量大于agC 溶液中可找到带标记的SO42-,而且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晶体,其质量小于agD 溶液中找不到带标记的SO42-,但白色粉末逐渐变为蓝色晶体,其质量大于ag9.向一定量的饱和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Na2O固体,恢复到原来温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溶液中的Na+总数不变B 单位体积内的OH-数目不变C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 溶液的质量不变10.将40℃的饱和石灰水冷却至10℃或温度仍为40℃而加入少量CaO,这两种情况下都不改变的是A Ca(OH)2的溶解度B 溶液的质量分数(百分比浓度)C 溶液的质量D 溶液中Ca2+的数目11.将5g纯净物A投入95g水中,使之完全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 一定等于5%B 一定大于5%C 一定小于5%D 可能等于也可能大于或小于5%12.向100g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1.6g白色硫酸铜粉末,此时析出的晶体质量是A 2.5gB 1.6gC 大于2.5gD 1.6~2.5g13.有一杯t℃时的硝酸铵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x g硝酸铵晶体,充分搅拌后有y g 未溶;若将原溶液加热蒸发掉2g水再冷却至原温度,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t℃时硝酸铵的溶解度A 1002xg Bx y-+2200g C1002()x y-g D()x y-200g14.有ag KCl不饱和溶液,其质量分数为c%,采取措施后使其变为饱和溶液bg,溶质质量分数为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B ac%一定等于bd%C 原条件下溶解度大于cD c%一定小于d%15.为完全中和某一强酸溶液,需用1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
专题复习七关于溶液的计算要点·疑点·考点(1)概念: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 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质量,其单位是克。
(2)解题基本思路:①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找准饱和溶液的组成。
②在溶质、溶剂、溶液质量三个量中,根据方便选取任意两个量列比例式:S/100=m(溶质)/(溶剂)或S/(100+S)=m(溶质)/m(溶液)或100/(100+S)=m(溶剂)/m(溶液)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关于溶液的计算2.关于溶液浓度的计算(1)概念①溶液的质量分数w(溶质)=m(溶质)/m(溶液)×100%②物质的量浓度c(溶质)=n(溶质)(mol)/V(溶液)(L)(2)重要关系①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和溶液的质量分数w(溶质)=S/(S+100)×100% 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c(溶质)=1000 mL/L ·ρ·w/M(溶质)w —溶质的质量分数ρ—溶液的密度,单位g/cm3M(溶质)—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mL/L 是为了进行单位的运算。
关于溶液的计算【例1】(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某温度下向100g 澄清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5.6g 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 沉淀物的质量为5.6g B 沉淀物的质量为7.4g C 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大于98.2g D 饱和石灰水的质量水于98.2g 【解析】5.6g 生石灰反应生成Ca(OH)2需1.8 g 水,但由于石灰水是饱和的,所以必然同时析出一定量的Ca(CH)2溶质,故剩余的饱和石灰水质量小于98.2g.【答案】D关于溶液的计算能力·思维·方法【例2】20℃时,将140g A 盐溶液蒸发掉40g 水,或者向其中加入10g A 盐无水晶体,均可获得A 的饱和溶液。
则原溶液中A 的质量分数是(D )A 28%B 25%C 20%D 14.3%【解析】140g A 盐溶液蒸发掉40g 水后的100g 溶液为饱和溶液,设其中的溶质为质量为x ;40g 水加10g A 晶体也是饱和溶液,根据这两部分饱和溶液可列得比例式x:(140g-40g)=10g:(40g+10g)x=20g∴原溶液w(A)=20g/140g ×100%=14.3%关于溶液的计算【例3】密度为0.91g ·cm -3的氨水,质量分数为25%(即质量分数为0.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C )A 等于12.5%B 大于12.5%C 小于12.5%D 无法确定【解析】该氨水用等体积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溶液的质量应为原氨水质量和加入的水的质量之和。
溶液溶解度计算公式6个溶液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给定溶剂中可以溶解的最大物质量。
溶解度的计算对于化学实验和生产过程中的溶解操作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控制溶解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下面将介绍六个常用的溶解度计算公式,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比溶解度计算公式比溶解度是指溶解度与溶剂的性质有关的相对溶解度。
它可以表示为:比溶解度 = 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 溶剂的密度比溶解度可以用于评估溶剂的溶解性能,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溶剂。
2. 离子溶解度积计算公式某些物质在溶液中溶解时会产生离子,离子溶解度积(solubility product)可以用于计算溶质的溶解度。
离子溶解度积的计算公式为:离子溶解度积 = [A+]^a * [B-]^b其中[A+]和[B-]分别表示溶质分子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浓度,a 和b是相应离子的个数,^表示乘方运算。
3. 稀释溶液的浓度计算公式稀释溶液是指将浓度较高的溶液加入适量的溶剂后得到的溶液。
稀释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C1V1 = C2V2其中C1和V1分别表示初始溶液的浓度和体积,C2和V2表示稀释后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这个公式指导我们在实验中根据需要调整溶液的浓度。
4. 晶体溶解度计算公式晶体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溶解的单位晶体质量。
晶体溶解度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晶体溶解度 = 溶质溶解质量 / 溶剂质量晶体溶解度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晶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情况,从而进行实验的设计和优化。
5.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公式温度是影响溶解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溶解度= α + β * T其中α和β分别是温度对溶解度的常数,T表示温度。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是实验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通过计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控制溶解过程。
6. 饱和溶液的浓度计算公式饱和溶液是指当在一定温度下溶质的溶解度达到最大值时得到的溶液。
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溶解度的计算公式如果一种物质是可溶的,它就可以溶解。
溶解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溶剂的用量通常为100克,温度为25°C。
当离子物质在水中溶解时,它会分解成离子。
溶液中生成的离子数与离子化合物的配方有直接关系。
离子物质在水中溶解的一般形式如下:AX(s) → A+(aq) + X-(aq)溶解度公式例题:例题1.当1摩尔氯化钙在水中溶解时,溶液中会产生多少摩尔离子?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找到正确的氯化钙配方和溶解方程式。
CaCl2(s) → Ca2+(aq) + 2Cl-(aq)在这个例子中,1摩尔的氯化钙CaCl2会产生1摩尔的钙离子Ca2+和2摩尔的Cl-氯离子,因此总共有3摩尔离子在溶液中生成。
溶解度和什么有关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溶剂种类等有关。
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
通常把某一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
例如,糖易溶于水,而油脂不溶于水,就是它们对水的溶解性不同。
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气体的溶解度还和压强有关。
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反之则越小;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低。
七溶解度曲线: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3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少部分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曲线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解里的溶解度。
高一化学初高中知识衔接之七初高中化学衔接——溶解度计算【本讲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对溶解度的概念和溶解度的计算作一个总结。
由于初中教材只要求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简单换算。
而高中要求结合物质的量教学,进行与溶解度有关分析及计算(包括溶解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溶解度与沉淀溶解平衡的关系,溶解度与Ksp的关系,溶解度与沉淀的转化,温度改变时溶解、结晶等问题的计算)因此有必要在进入高中时对溶解度的计算及相关知识(如溶液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作一个巩固、强化。
【知识点精析】一、溶液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溶液为棕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为气体时还需在一定压强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为气体时,还需在一定压强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不饱和溶液(2)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稀释溶解没有明显热效应:如NaCl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溶解度的计算方法溶解度是化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的溶质。
了解和计算溶解度对于许多化学研究和工业应用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 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1.定义溶解度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溶解度的定义。
通常情况下,溶解度指的是在一定温度(通常是25摄氏度)和压力(1个大气压)下,单位质量的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 2.查阅溶解度数据对于一些常见的化合物,它们的溶解度数据可以在化学手册或相关资料中查到。
这是最直接的方法,适用于已知化合物的溶解度。
#### 3.实验测定当无法直接查阅溶解度数据时,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测定。
实验中,通常会在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质溶液中,通过增加溶质量直到溶液达到饱和状态,然后通过过滤、干燥等方法来测定溶解度。
#### 4.摩尔溶解度与质量溶解度计算溶解度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摩尔溶解度或质量溶解度:- **摩尔溶解度**:表示在饱和状态下,每摩尔溶剂中溶解的溶质的摩尔数。
- **质量溶解度**:表示在饱和状态下,每100克溶剂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 5.溶解度计算公式溶解度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 摩尔溶解度= frac{溶质的摩尔数}{溶剂的体积} ]或[ 质量溶解度= frac{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 6.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温度是影响溶解度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也有例外。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frac{dS}{dT} = frac{Delta H_{溶解}}{T cdot V_{溶剂}} ]其中( frac{dS}{dT} ) 是溶解度对温度的导数,( Delta H_{溶解} ) 是溶解过程中的摩尔溶解热,( T ) 是温度,( V_{溶剂} ) 是溶剂的体积。
#### 7.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对于气体溶质,压力对溶解度有较大影响。
高中化学题型之溶解度曲线的计算溶解度曲线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重要图像,它描述了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溶质的浓度变化的关系。
在化学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溶解度曲线上的各个点的数值,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溶解度曲线。
本文将以具体题目为例,说明溶解度曲线的计算方法和相关考点。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题目:题目:某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所示:温度(℃)溶解度(g/100 mL)20 1030 2040 3050 4060 50请根据上述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并回答以下问题:1. 温度为35℃时,溶解度为多少?2. 溶解度为25g/100 mL时,温度为多少?解析:首先,我们需要将给定的数据绘制成溶解度曲线图。
横轴表示温度(℃),纵轴表示溶解度(g/100 mL)。
根据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溶解度曲线图:(插入溶解度曲线图)接下来,我们来解答第一个问题:温度为35℃时,溶解度为多少?根据溶解度曲线图,我们可以看到35℃对应的溶解度应该在20和30之间。
为了更精确地计算出溶解度,我们可以使用线性插值法。
线性插值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已知数据点的坐标,通过直线的斜率来估算未知点的坐标。
首先,我们找到温度为30℃和4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20g/100 mL和30g/100 mL。
然后,我们可以根据这两个点的坐标计算出直线的斜率:斜率 = (30 - 20) / (40 - 30) = 1接下来,我们计算35℃对应的溶解度。
根据线性插值法的公式:溶解度 = 20 + (35 - 30) * 1 = 25g/100 mL因此,温度为35℃时,溶解度为25g/100 mL。
接下来,我们来解答第二个问题:溶解度为25g/100 mL时,温度为多少?根据溶解度曲线图,我们可以看到溶解度为25g/100 mL对应的温度应该在30℃和40℃之间。
同样地,我们可以使用线性插值法来计算温度。
首先,我们找到溶解度为20g/100 mL和30g/100 mL时的温度,分别为30℃和40℃。
溶液的饱和度计算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计算溶液的饱和度计算与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计算是溶液中溶质的重要性质。
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溶质最大量。
而饱和度则表示溶液中已溶解溶质与其溶解度的比值。
下面将介绍饱和度和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一、溶解度的计算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一定量的溶剂能够溶解的溶质的量。
通常以质量单位(克/升)或摩尔浓度(摩尔/升)来表示。
1. 质量浓度计算质量浓度(C)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计算公式为:C = m/V其中,C为溶解度,m为溶质的质量(克),V为溶剂的体积(升)。
2. 摩尔浓度计算摩尔浓度(C)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摩尔数量。
计算公式为:C = n/V其中,C为溶解度,n为溶质的物质的摩尔数量,V为溶剂的体积(升)。
二、饱和度的计算饱和度表示溶液中已溶解溶质与其溶解度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饱和度(S)计算公式为:S = (C实验 / C溶解度) × 100%其中,C实验为实际测得的溶质浓度,C溶解度为溶质的溶解度。
通过实验测得溶质在溶剂中的浓度,可以根据溶解度计算出饱和度。
饱和度的计算结果可以用来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或者用来评估溶质溶解度的大小。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或摩尔浓度的准确测量。
2. 温度和压力对溶质溶解度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大部分溶质的溶解度会增加,但也有一些溶质在温度升高时溶解度会减小。
3. 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共存物质对溶质溶解度的影响。
一些共存物质可能会影响溶质的溶解度,导致实际测得的浓度与理论值之间存在偏差。
综上所述,溶液的饱和度计算和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计算是进行溶液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内容。
通过准确测量溶质的浓度和溶解度,并计算饱和度,可以对溶液的饱和状态进行评估,为溶液的制备和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初中化学中溶解度的计算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所溶解物质的质量是一定的,反之,任意量的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或溶质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是一定的,如果把一定温度下溶剂的量规定为100g,此时所溶解溶质形成饱和溶液时的质量称为溶解度。
由此可得以下关系:溶解度————100g溶剂————100+溶解度(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饱和溶液质量)可得出以下正比例关系:式中W溶质、W溶剂、W饱和溶液分别表示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S表示某温度时该溶质的溶解度。
在以上的比例式中,100是常量,其它3个量中只要知道其中2个量就可求出另外一个量。
由此,不仅明确了溶解度的解题的基本思路就是比例关系,从而避免质量混淆的现象,而且也使学生明确溶解度计算的一题多种解法,并从中找出最佳解法。
一、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解度例1 在一定温度下,ng某物质恰好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形成mg饱和溶液,求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
解;由题意可知,W溶液=W溶质+W溶剂,因此mg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量为:(m-n)g,此题可代入分式(1):设某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为Sg也可代入分式(2)二、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例2 已知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
现要在20℃时配制20gKNO3饱和溶液,需KNO3和H2O各几克?解:设配制20℃20g硝酸钾饱和溶液需硝酸钾的质量为xg。
此题若代入公式(1),列式为:若代入公式(2),列式为:需水的质量为20-4.8=15.2g答:配制20℃时20gKNO3的饱和溶液需KNO34.8g和水15.2g。
三、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求一定量溶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时,所需溶剂的质量例3 已知氯化钠在20℃的溶解度是36g,在20℃时要把40g氯化钠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多少克?解:从题意可知,在20℃时36g氯化钠溶于l00g水中恰好配制成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溶解度怎么算
溶解度(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g)/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g)*100%(g)w=m(溶质)/m(总)*100%。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溶解度计算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固体溶质的量称为该固体物
质在指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通常以一定温度下,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
饱和时所溶解的克数来表示某物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如20℃时,
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5.8g氯化钠,即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5.8g/100g水。
溶解度公式
溶解度公式为:m(溶质)/m(溶剂)=s(溶解度)/100g(溶剂)。
物
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溶解度通常用s表示。
我们可根据物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作出溶解度曲线,利用溶解度曲
线可找出在任何温度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也可利用溶解度曲线提纯、分
离某些物质。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压力影响较小。
因此,溶解度公式为:
m(溶质)/m(溶剂)=s(溶解度/100g(溶剂)。
溶解度计算题1. 已知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
求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1)把20℃时克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克氯化钾。
求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溶解度为34克(2)20℃时,把4克氯化钠固体放入11克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溶解度为克2. 已知某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或溶剂的质量。
例如:把100克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4克硝酸钾。
则:(1)若配制350克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各多少克(2)若将78克硝酸钾配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水多少克x=84g y=266g z=247g【典型例题】{[例1] 已知氯化铵在30℃时的溶解度为克。
30℃时将克氯化铵配制成400克的溶液,通过计算:(1)溶液是否饱和(2)若不饱和,为了使其饱和,可用下面的方法:①蒸发溶剂法:需蒸发多少克水才能成为饱和溶液②加溶质法:需再加入多少克氯化铵,溶液才能成为饱和溶液(1)是不饱和溶液。
(2)①②[例2] t℃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25g,现向盛有200g 10%硝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加入30g 硝酸钠固体,则此时烧杯中( D )A. 溶液质量是230gB. 溶质质量是50gC. 溶剂质量是170gD. 溶质质量是45g [例3] 将两杯20℃时的食盐饱和溶液,甲为500g,乙为1000g,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分别蒸发掉15g水,析出的食盐晶体的质量( A )/A. 甲=乙B. 甲<乙C. 甲>乙D. 无法判断[例4] 现有500g20℃的A物质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20g水后,有5gA 析出,若再蒸发掉20g水后,又有7gA 析出,则在2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35g_。
[例5] t℃,将一定量A(不含结晶水)的不饱和溶液分成三等份,分别加热蒸发水,然后冷却至t℃,已知三份溶液分别蒸发水10g、20g、30g,析出A依次为ag、bg、cg,则a、b、c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B )A. c=a+bB. c=2b-aC. c=2a+bD. c=2a-b[例6] 20℃时,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铵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将所得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蒸发水,可使溶液饱和,另一份加入36g 硝酸铵也达饱和,求⑴20℃时,硝酸铵的溶解度。
溶解度解题思路汇编溶解度解题是化学中的一种重要题型,通常涉及溶解度的计算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下面是溶解度解题的思路汇编和相关参考内容。
一、溶解度的计算:1. 含量计算:根据给定物质的摩尔质量和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或浓度,可以计算出溶质在溶剂中的摩尔数或摩尔浓度。
例如:已知一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20 g,溶液的密度为1g/mL,则可以计算出其摩尔质量并进一步计算出摩尔浓度。
2. 饱和度计算:饱和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液中溶质已经溶解到最大限度的程度。
饱和度可以通过溶解度计算得到。
例如:已知在特定温度下,硫酸钠的溶解度为0.2 mol/L,则在这个温度下,硫酸钠溶液的饱和度为0.2 mol/L。
3. 溶解度的单位转换:溶解度可以以不同的单位表示,如溶质的质量、摩尔数、摩尔浓度等。
在计算中需要注意单位的转换。
例如:若已知溶质的溶解度为100 g/100 mL,需要将其转换为摩尔浓度,可以先计算出溶质的摩尔质量,然后根据摩尔质量和溶质质量的关系进行转换。
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 温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这是因为在较高温度下,溶质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使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变弱,更容易通过扩散克服相互作用,达到溶解的状态。
2. 压力的影响:对大多数溶质来说,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较小。
只有在气体溶质溶解的情况下,压力会显著影响溶解度。
根据亨利定律,溶解度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3. 溶剂的种类和性质:溶剂的种类和性质对溶解度有重要影响。
一般情况下,极性溶剂溶解极性物质的能力更强。
而非极性溶剂溶解非极性物质的能力更强。
参考内容:1. 张小科, 焦洪庆. 化学[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2. 杨华丽, 吴鉴时. 高中化学必修3[教材]. 河南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3. 钟树根. 化学题解指南[教材]. 译林出版社, 2016.4. 黄静, 韩黎明. 高中化学解题指南[教材]. 河南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总结:溶解度解题主要涉及溶解度的计算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