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音器官构造示意图
- 格式:docx
- 大小:157.55 KB
- 文档页数:2
为了便于指认发音器官,首先将右图中各发音器官及其部位的名称说明如下:1 上唇;2 上齿;3 上齿背;4 上齿龈;5 硬腭;6 软腭;7 悬雍垂;8 鼻腔;9 咽部;10 声带;11 下唇;12 舌尖;13 舌前;14口腔;15 舌中;16 舌后。
(此图参照了David Crystal,Thecambridge Encyclopediaof Language,p157,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2002)还有一个器官图中未能画下,这就是肺,它位于声带(10)的下方。
发音器官的分布大致可以分为里外两部分,我们从最里面的肺说起。
肺是人的呼吸器官,主要功能是通过气体交换维持血液中的氧气供应,次要功能是发声时产生气流引起声带振动。
声带(10)位于喉结(男人的喉结比女人明显)部位气管内。
声带分为二爿,不发声时分开,气流畅通,不引起声带振动。
发声时二爿声带相互靠拢,气流便能引起它振动,从而成为一个产生声音的振动源,就好似中国乐器唢呐(又名喇叭)的双簧苇哨、芦笙中的铜制簧片。
悬雍垂(7)俗称小舌头,通常人们因感觉不到它的动作而不注意它的作用。
当软腭带着它上升时,气流流向鼻腔的通道就被堵死,气流只能经口腔流出。
如果软腭带着下降,气流就会流经鼻腔。
(悬雍垂的实际功能现在并不是完全清楚,在最近一些耳鼻咽喉科专业杂志上被称为“神秘的悬雍垂”。
某些语言(如法语)需要它发出某种特别的声音,英语、汉语都不是这种语言)在大脑控制下,悬雍垂、声带和肺这三个器官会根据人的意念产生相应的发音动作。
这些动作虽然看不见也不太容易感觉到,但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小实验来检验它们的动作效果。
例如,为了检测声带是否振动,可先把手掌紧紧地贴在耳朵上,然后大声说“啊…”,就会感到这种声音像是一种振动,一种附带的嗡嗡的声音(此试验引自袁家骅等译,龙布菲尔德,语言论,111页,商务印书馆,1985)。
为了检验软腭及悬雍垂的升降效果,可先将手掌放在口鼻前面,然后让脑子下命令说“哈…”,手掌就会感到有股气流从口里出来直冲手掌;如果把嘴闭住,脑子下命令说“哼…”,手掌就感到气流从鼻孔出来。
学习伪声,需要知道的一些腔体以及人体结构图。
首先是整体图,介绍了从腹式呼吸的上方横膈膜到颅腔的下方鼻腔:
然后是喉腔,喉腔下接胸腔(胸腔不发声,其共鸣个人感觉类似颅腔),也被称作嗓子,我们定义的咽嗓底部大概是喉腔内声带的位置,处于喉腔的差不多顶部(差不多会厌那块):
某些伪声理论中喉软骨一说,本来就不科学,在解剖上并无此物。
然后喉腔内的会厌和声带:
会厌小科普,参照上面那张图的话,会厌平常竖着,吃饭时会盖住气管管(会厌可作挺起和后倾运动),会厌顶部为舌根,会厌下方就是声带了(下图为声带):
然后是咽喉的一个整体图:
气管与食道在咽嗓的底部交汇,其实咽嗓与口腔交界,与鼻腔交界,所以是很重要的练习部位。
然后这张图也可以看出,气入口腔是从舌头的后方。
然后我跟小紫苑、小慕岚说老是气顶不上去的地方,会不会是扁桃体呢?因为咽嗓用力多了,那一块会有热热的紧张感,于是瞬间想到了扁桃体发炎。
然后是口腔、唇齿与鼻子的示意图:
这就不多做说明了。
最后发一各共鸣腔体的示意图,
嘛。
结束~图片收集可是花费了偶不少的时间积累呢,大家可要好好学习哦。
最后感谢粉妮学长的资料。
嗓音图解1.声带拉紧(左)和松开(右)2.声带位置图3.发音的生理基础发音器官Speech Organs这是人的从头部到肺部的纵切面图,包括了发音器官的三大部分:肺部、喉部、口部。
发音器官又可以分为喉上器官和喉两大部分,喉上器官由口腔、鼻腔和咽腔几个部分组成。
的发音器官又可细分为:1.上下唇、2.上下齿、3.齿龈、4.硬颚、5.软颚、6.小舌、7.舌尖、8.舌面、9.舌根、10.咽头、11.会厌软骨、12.声带、13.喉头、14.气管、15.食道、16.口腔、17.鼻腔。
喉 Larynx :喉部是语音的主要声源,这是喉纵切面图,包括侧面和正面。
声带 Vocal Cords : 从喉部纵切面图可以看到声带。
声带是两条有弹性筋肉的带,事实上是气管内壁延伸的末端。
前端固定在甲状软骨上,后端固定在杓状软骨的的声带突上。
两条声带之间隔以声门裂,声门裂前方是音声门,后方是气声门。
当呼吸时,声门大开。
当发声时声门关闭,呼出的气流必须冲开声门而出,由于伯努利效应,声门复归关闭,当声门下气压足够大时,又冲开声门。
如此反复开闭,就形成声带周期性的颤动,发出乐音性质的声音。
喉腔、咽腔、口腔、唇腔和鼻腔组成人类发音器官的声腔,是非常灵活富于变化的共振腔。
声带音通过声腔时,由于声腔形状的种种不同变化,产生不同的公正共振,形成种种不同的声音。
注解:“只要经常把头部共鸣用到声音的其他声区上去,歌唱者就可以使他的嗓音永保青春,永远甜润。
只有依赖头部共鸣的细致运用,我们的嗓音才能具有抵抗疲劳和紧张的能力,只有借助于头部共鸣才能使所有声区获得完美的匀称和统一,才能扩大音域。
有的歌唱家直到晚年还能保持美妙的嗓音,其奥秘也就在于此。
”呼吸系统咽侧位(颈侧高位)主要检查鼻咽及口咽部软组织阴影。
鼻咽侧位于鼻咽顶,后壁及其毗邻的蝶窦,蝶鞍和颈椎显示较好,对诊断咽后脓肿有重要意义。
正常咽后壁厚度,10岁以下约4~5毫米左右,5岁以下稍厚,一般不超过8毫米。
英语音标_发音器官人体发音器官示意图附:发音器官名称中英文对照:Alveolar Ridge 牙龈Soft Palate 软腭Teeth 牙齿Lips 嘴唇Oral Cavity 口腔Epiglottis 会厌软骨Vocal Folds 声带Pharynx 咽喉Nasal Cavity 鼻腔Mandible 下颚Hard Palate 硬腭Tongue Blade 舌端Tongue Back 舌后Tongue Tip 〔apex〕舌尖注意两块骨头:舌骨:在颈前部正中,甲状软骨的上方甲状软骨:位于舌骨下方,是喉部的支架。
它是颈部前方最突出的部位。
就是喉结对应的那块骨头。
网上说:唱高音的关键是舌骨向上向后,使其和咽壁构成一个发音管,利用咽腔共鸣发声。
自然发声时,舌骨和甲状软骨挤压发声,舌骨是向下向前的。
由于一般人咽部肌肉是比较弱的,所以必须进行专门的练习。
另外,抬软腭、会厌软骨向后都有利于形成发音管,使声音更洪亮。
下面的英文网站也可以做参考,告诉我们每个器官的区域:(网址上这个图特别好,可以指哪儿就动态显示)/~acadtech/phonetics/anatomy.htmAlveolar Ridge牙龈The alveolar ridge is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alveolar process.This inferiorly directed ridge of the maxilla houses the upper teeth.牙槽嵴也被称为肺泡的过程。
这下有脊的上颌骨上的牙齿的房子。
alveolar [æl'viəlɚ]adj.蜂窝的,小窝的;有小泡的;像窝的,像泡的【解剖学、动物学】牙槽的,齿龈的,牙床的,肺泡的【语音学】齿龈(音)的,齿槽(音)的【语音学】n.齿龈音,齿槽音(如英语中的/t/,/d/,/s/)Alveolar consonant 齿龈音alveolar line 牙槽线alveolar process牙槽突ridge [rɪdʒ]n. 背脊,峰,隆起线;山脊,山脉,海脊;高压脊;皱摺,田埂vt.使成脊状,使隆起vi. 使成脊状refer to涉及;指的是;适用于;参考Soft PalateThe Soft palate is also referred to asthe velum. This musculotendinous structure extends posteriorly from the hard palate and acts to modify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oral cavity below and nasal cavity above.软腭还称为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