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光学产业链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分析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61 MB
- 文档页数:46
光学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光学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产业,在信息技术、通信、医疗、能源、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光学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并展望未来光学产业的趋势。
光学产业发展现状随着数字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光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首先,在通信领域,光纤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传输速度大幅提升,网络覆盖范围扩大,为现代社会的高速互联网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持。
其次,在光学仪器领域,高分辨率显微镜、激光扫描剖析仪等高性能光学仪器的发展,推动了医学、生物学、地质学等科学研究的进步,提升了产业质量和效率。
此外,激光切割、焊接、雕刻等光学加工技术的应用,为工业生产中的精细加工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然而,光学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一些光学技术难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如光学器件的精密加工、高效能量转换等问题。
其次,随着市场饱和度逐渐提高,光学产品的价格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创新和产品附加值,以保持竞争优势。
未来光学产业趋势光学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以下是未来光学产业的一些趋势:1. 增加自主创新力:随着国内经济和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光学产业将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政府将加大对光学领域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强科研能力和技术创新,推动光学技术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2. 推动光学与其他技术领域的融合:光学与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将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
例如,光子计算、光电子器件、光纤传感等领域的研究有望取得重大突破,为实现智能化和高效能量转换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3. 拓宽应用领域:由于光学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能、无损等优势,未来光学产业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大。
除了传统的通信、医疗、工业等领域外,光学技术将在农业、环境保护、安全监控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4. 绿色光学技术的发展: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逐渐增强,绿色光学技术将成为光学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2017年光学指纹识别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分析报告2017年6月出版文本目录1、iPhone8转向光学生物识别,核心器件产业链将深度受益 (5)2、光学指纹识别迎来机遇,有望成为隐藏式最佳选择 (12)2.1、隐藏式指纹识别方案成趋势,光学式优势明显将脱颖而出 (12)2.2、国内外厂商布局良久,指纹识别转向光学带动产业链变化 (16)2.2.1、光学指纹识别在UG方案上已可量产,未来有望实现与屏幕整合 (16)2.2.2、光学指纹识别的不同方案带动产业链变化 (20)3、3D扫描建模应用场景广阔,受需求推动成长迅速 (20)3.1、测量深度实现3D成像,应用场景多样爆发在即 (20)3.2、巨头厂商动作频频,下游应用成长迅速 (25)3.3、光学革命即将开启,相关产业链将享受红利 (30)图表目录图表1:iPhone8有望实现全面屏,取消Home和侧边按键 (5)图表2:iPhone8有望体现诸多创新,带动智能机变革新风潮 (5)图表3:三星Note7上配备的虹膜识别的基本原理 (7)图表4:苹果PrimeSense公司3D扫描建模的工作原理 (8)图表5:生物识别市场总体规模增速明显单位:亿美元 (10)图表6:指纹是主力,面部和虹膜成长性较高单位:亿美元 (10)图表7:三星LG概念图,全面屏将会是未来外观趋势 (12)图表8:不挖槽的UG、Under/InDisplay方案有望成为IFS主流 (13)图表9:光学式、电容式、超声波式指纹识别的核心元件比较 (14)图表10:传统的按压式光学指纹识别(如门禁)的原理 (16)图表11:轻薄的滑动式光学指纹识别原理,厚度只有1-2mm (16)图表12:Synaptics与箩箕科技合作的光学指纹识别方案 (18)图表13:苹果公司的将光学指纹识别与OLED屏整合的专利 (18)图表14:苹果将光学指纹识别与Micro-LED整合的专利 (18)图表15:德国Jenetric将显示屏与光学指纹识别整合的示意图 (19)图表16:结构光成像技术的原理示意 (21)图表17:双目成像技术的原理示意 (21)图表18:TOF飞行时间法的成像原理 (22)图表19:利用TOF成像技术可以实现手势识别 (23)图表20:深度摄像头记录的深度信息,与2D图像结合可实现3D建模. (24)表格1:生物识别的主要种类,以及优劣比较 (7)表格2:光学式与电容式,超声波式指纹方案的比较 (14)表格3:各类型隐藏式指纹识别比较,InDisplay方案有望成为全面屏指纹方案的最终选择 (14)表格4:光学式UG方案,红外光源、红外CIS、兼具摄像头与指纹识别模组能力厂商将受益 (20)表格5:结构光、双目视觉、TOF三种主流成像技术的比较 (24)表格6:手势识别传感器全球出货量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 (25)表格7:VR/AR市场在2025年将达795亿美元,单位:十亿美元 (26)表格8:3D成像技术应用场景丰富,市场潜力巨大 (26)表格9:GoogleTango全球首款AR手机,可实现3D扫描建模 (27)表格10:Kinect体感游戏机,核心部件是IR发射器和传感器 (28)表格11:世界上最小的TOF深度摄像头,专为移动平台而生 (28)表格12:苹果在面部识别、手势识别、AR/VR等3D扫描建模领域对其他公司的收购情况29 表格13:舜宇光学基于TOF方案的3D扫描建模方案 (29)表格14:与微软Kinect同样采用结构光的深圳奥比中光产品 (30)表格15:XBOX360游戏机的体感外设Kinect拆解图 (31)表格16: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VCSEL)结构示意 (31)表格17:用于AR设备上的近红外带通滤光片. (31)表格18:红外滤光片工作原理,主要是避免环境光的干扰 (32)表格19:近红外/红外光线发射器,包括LED、VCSEL激光器、扩散片光栅等产业链梳理32 表格20:图像采集与处理环节产业链梳理,国内相关厂商有望受益 (33)报告正文1、iPhone8转向光学生物识别,核心器件产业链将深度受益2017年是苹果iPhone系列面世的十周年,近年来智能机市场硬件竞赛放缓,功能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
光学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标题:光学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导言:光学产业,作为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正面临着快速发展的时代。
光学技术在通信、娱乐、医疗、能源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创新。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光学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探讨光学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一、新材料的应用推动光学产业发展新材料的发展为光学产业的创新和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高效的光学材料可以改善光学器件的性能,提高光的收集和转换效率。
例如,光学纳米材料在太阳能电池、荧光显示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其高光吸收、低损耗和可调控的光学特性使得光学器件在能源和信息传输方面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外,光学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如药物释放系统、生物传感器等,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二、光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光通信技术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正越来越受到关注。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数据传输需求的不断增长,光纤通信技术成为了高速、稳定和节能的解决方案。
光传输的带宽巨大,数据传输速度快,并且具有较低的信号衰减和干扰,使得光纤通信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
未来,随着5G时代的到来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光通信技术将进一步得到应用和发展,为信息传输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光学传感器在无人驾驶、智能家居等领域也将得到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光通信技术的发展。
三、光学传感技术的创新应用光学传感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非破坏性的测量手段,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速度的特点,已经在工业、健康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未来,光学传感技术将进一步创新,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
光学传感技术可以实现对物体形状、位移、温度、浓度、化学成分等参数的测量,为工业生产、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例如,光学传感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产品质量的高精度监测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医疗领域,光学传感技术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医疗水平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光学产业的发展趋势光学产业的发展趋势引言光学产业作为高科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光学器件的研发、生产和应用等多个环节。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光学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市场需求、行业竞争等多个角度,分析光学产业的发展趋势,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光学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光学材料、光学器件和光学技术被不断推出,为光学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在光学材料方面,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将成为光学产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例如,目前已经出现了具有较高折射率和透明度的新型光学玻璃材料,这将为光学器件的制造提供更好的基础;同时,具有特殊光学性质的光学材料也将产生广泛的应用,例如,具有非线性光学性质的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光纤拉曼放大器,具有光电效应的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等。
其次,在光学器件方面,新型器件的研发和制造将成为光学产业的另一个关键领域。
例如,近年来出现了具有高效能、小尺寸和可靠性的光学晶体器件和光学膜片等,这将为光学传感器、激光器和显示器等产品提供了更好的技术基础。
再次,在光学技术方面,新的技术方法和方法学的出现也将推动光学产业的发展。
例如,由于光学器件的制造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非接触式加工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光学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动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光学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将为光学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首先,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将推动光学产业的发展。
目前,消费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正越来越注重外观和显示效果,而光学技术可以提供高清晰度、高色彩饱和度和宽视角的显示效果,因此,光学传感器、光学透镜和光学膜片等器件将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汽车行业对光学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汽车的电气化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车载光学产品的应用将变得更加重要。
光学产业未来趋势分析光学产业是一门涉及光学领域的制造业,通过光的干涉、衍射、透射等现象来制造光学元件以及相关装置和设备。
光学产业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光学器件、光学仪器、光学材料、光学设备等多个子行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光学应用的需求不断增加,光学产业也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
一、人工智能与光学融合,推动光学产业转型升级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给光学产业带来巨大的创新和变革。
随着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光学设备、光学器件等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光学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商机。
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光学设备和器件与大数据处理结合起来,实现对图像、视频等光学信息的智能分析和处理,从而提升光学产品的性能和功能,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
例如,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相机可以在拍摄过程中自动识别和调整画面参数,从而获得更加优质的图像效果。
同时,光学传感器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也可以实现更精确和高效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为农业、医疗、环保等领域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为光学产业提供更加智能的生产和制造模式。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光学设备的制造过程可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通过智能供应链管理和智能物流等手段,可以实现对光学产业整个生态的智能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二、光学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推动智能时代的到来光学传感器作为一种非接触性的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响应快、易于集成和使用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智能交通、环境监测、医疗健康等领域。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和图像传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学传感器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
在工业自动化方面,光学传感器的应用从传统的测量和检测任务,逐渐发展到包括位置检测、运动控制、缺陷检测等更复杂的任务。
例如,光学位移传感器可以实现对设备位置和运动状态的实时监测,从而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掌控和调整。
光学行业的市场前景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光学行业逐渐成为了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领域。
光学是关于光的产生、传播、检测和控制的科学和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医疗设备、汽车制造、通信技术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就光学行业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市场需求的增长1. 电子产品需求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
从手机、电视、电脑到智能家居等,这些产品都离不开光学技术的应用。
相应地,对光学器件和光学传感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 医疗器械市场的崛起: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医疗器械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光学技术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如光学成像、光学检测等,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准确、更高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在医疗器械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前景。
3. 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随着汽车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光学传感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
光学传感器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如防撞传感器、行车记录仪等,能够提高行车安全性和驾驶体验。
二、技术创新的推动1. 近视眼镜市场的增长: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近视人群逐渐增多。
光学行业通过推出高品质的近视眼镜和配镜服务,满足了越来越多人的需求。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也为光学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创新空间。
2. 激光技术的应用:激光技术作为光学行业的重要分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制造业中,激光切割、激光焊接等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在医疗领域,激光治疗和激光手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3. 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光通信技术作为信息传输的核心技术之一,具有传输速度快、带宽大、抗干扰等优势。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对高速、稳定的通信需求不断增加,光学行业将在光通信领域中扮演重要角色。
三、市场竞争与挑战1. 技术创新的竞争:光学行业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技术创新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各个企业需要不断投入研发,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2017年光学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分析报告2017年11月目录1、千亿级市场的升级,双摄及3D 承载创新周期.......................................... - 4 -2、双摄:打开摄像头产业链新空间.............................................................. - 5 - 2.1、国产品牌迅速崛起,产品差异化推动双摄......................................... - 5 - 2.2、双摄的核心在于算法,方案与工艺呈现多样化.................................. - 8 -2.3、双摄的渗透如火如荼,镜头和芯片龙头优势最大..............................- 11 -3、3D Sensing 掀起下一波风潮................................................................... - 15 - 3.1、3D 感知方案成熟成本可控,东风已至............................................. - 15 - 3.2、发射端是光学模组主要增量,海外厂商优势大................................ - 19 - 3.3、人脸识别:新一代人机交互方式..................................................... - 24 -3.4、模组生产壁垒有限,布局方案提升竞争力....................................... - 27 -4、AR:移动端下一波光学创新................................................................. - 28 - 4.1、光学价值将在AR 发展的中长期持续发力........................................ - 28 -4.2、利用现存的硬件,打开AR 体验的大门........................................... - 29 -5、汽车市场快速爆发,智能硬件培育新空间.............................................. - 30 -6、投资建议............................................................................................... - 32 - 图1、手机摄像头的五轮创新....................................................................... - 4 - 图2、未来10 年的光学创新之路.................................................................. - 4 - 图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按品牌分(亿台)............................................... - 6 - 图4、智能手机销售均价(美元)................................................................ - 6 - 图5、智能手机出货量(亿台).................................................................... - 6 - 图6、国内手机销售Top 5 市占率格局.......................................................... - 6 - 图7、高端机型并没有一味追求像素升级...................................................... - 6 - 图8、手持设备CIS 出货量按像素分布(亿个)........................................... - 6 - 图9、摄像头占iPhone 比重.......................................................................... - 7 - 图10、摄像头占Galaxy S 比重..................................................................... - 7 - 图11、双摄方案设计和制造流程.................................................................. - 8 - 图12、彩色CIS 成像说明............................................................................ - 9 - 图13、数码相机光学变焦通过镜片组的移动................................................ - 9 - 图14、双摄模组支架与基板....................................................................... - 10 - 图15、Oppo 潜望式双摄方案..................................................................... - 10 - 图16、2017Q1 国内后臵双摄手机保有率Top15 .......................................... - 12 - 图17、2017Q1 国内主流后臵双摄手机销量(万台).................................. - 12 - 图18、结构光方案描述.............................................................................. - 16 - 图19、TOF 方案描述................................................................................. - 16 - 图20、结构光方案产业链分析................................................................... - 16 - 图21、PS1080 景深算法芯片介绍............................................................... - 17 - 图22、发射端和接收端结构示意图............................................................ - 17 - 图23、指纹识别导入智能手机价格与出货量分析....................................... - 17 - 图24、人脸识别方案成本构成................................................................... - 18 - 图25、3D 感知接收端模组结构示意图....................................................... - 19 - 图26、VCSEL 结构示意图......................................................................... - 20 - 图27、三种激光源光形对比....................................................................... - 20 - 图28、VCSEL 产业链................................................................................ - 20 -图29、WLO 工艺流程................................................................................ - 21 -图30、Heptagon 的WLO 镜头模组4P 结构................................................ - 21 - 图31、晶圆级相机模组结构....................................................................... - 21 - 图32、图像传感器厂商整合产业链............................................................ - 22 - 图33、镜头厂从具有技术专利的厂商获得授权........................................... - 22 - 图34、锯齿状衍射光学元件....................................................................... - 23 - 图35、衍射光学元件应用.......................................................................... - 23 - 图36、太阳光能量分布:940nm 为薄弱处.................................................. - 23 - 图37、940nm 窄带滤光片透光曲线............................................................ - 23 - 图38、全球生物识别和人脸识别市场(十亿美元).................................... - 26 - 图39、基于手机的AR 安装数量(亿个).................................................. - 28 - 图40、基于手机的AR 营收(十亿美元).................................................. - 28 - 图41、联想Phab 2 Pro 的后臵摄像头模组.................................................. - 29 - 图42、华硕ZenFone AR 后臵摄像头模组................................................... - 29 - 图43、全球AR 软件用活用户、嵌入式AR 应用、独立式AR 应用情况...... - 30 - 图44、全球车载摄像头出货量(百万颗).................................................. - 32 - 图45、全球车载摄像头市场空间(亿元).................................................. - 32 -表1、光学市场估算..................................................................................... - 5 - 表2、双摄成像方案对比.............................................................................. - 9 - 表3、双摄模组方案对比............................................................................ - 10 - 表4、2016 年以来双摄机型梳理................................................................. - 12 - 表5、双摄手机数量测算(亿台).............................................................. - 13 - 表6、3D Sensing 价值分析(美元)........................................................... - 15 - 表7、3D 相机方案对比.............................................................................. - 15 - 表8、历代iPhone 前臵模组介绍................................................................. - 18 - 表9、主流近红外光源对比:VCSEL、发光二极管(L ED)、激光二极管(L D)-19 -表10、WLC 与传统摄像头模组对比........................................................... - 21 - 表11、生物识别方案对比........................................................................... - 25 - 表12、基于手机的人脸识别测算................................................................ - 26 - 表13、光学产业链进行3D 摄像头布局...................................................... - 27 - 表14、AD AS 传感设备对比....................................................................... - 31 - 表15、自动驾驶摄像头成本(美元)......................................................... - 31 - 表16、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出货量预计..................................................... - 32 -1、千亿级市场的升级,双摄及 3D 承载创新周期继我们在四月份水晶光电深度报告《双摄驱动量价提升,人脸识别打开新 空间》 中对双摄及 3D Sensing 行业对滤光片的影响进行分析,本报告基于更广阔的视角 去全面梳理和解析摄像头产业链的格局与发展,透视光学未来的升级之路。
2017年手机光学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9月目录一、从双摄到3D,2000亿增量市场正加速打开 (6)1、从移动互联网到人工智能,摄像头重要性持续提升 (6)2、双摄爆发元年,从后置到前置渗透率有望迅速提升 (7)(1)双摄是手机拍照确定性升级趋势 (7)(2)从后置双摄到前置双摄逐渐爆发 (10)3、3D成像带来交互革命,打开全新应用空间 (12)(1)3D成像带来人机交互的第三次革命,下一站:AR (12)(2)结构光方案有望率先成熟,TOF 紧随其后 (14)①结构光 (14)②ToF(飞行时间法) (15)③双目立体视觉 (16)(3)结构光适用于近距离场景,将成前置3D成像主流 (17)(4)苹果引领,安卓跟进,百亿美元空间正加速开启 (18)二、现有供应链格局分析:海外企业垄断高附加值环节 (19)1、照相摄像头产业链 (19)(1)芯片、镜头、VCM和模组是四大核心环节 (19)(2)产业链参与者众多,中国厂商深度参与 (21)(3)镜头:台厂占据优势的高壁垒市场,大陆企业突围中 (22)①5P以上镜头高速发展,落后者加速淘汰 (23)②大立光优势明显,市场份额向强者集中 (24)(4)CIS:像素升级为发展主方向,大陆企业任重道远 (26)①手机用CIS出货增速已经放缓,像素提升为主方向 (27)②日韩占据高端市场主导,中国通过收购增强实力,但压力巨大 (30)③白牌市场不断缩小 (31)(5)VCM:日韩领先,大陆企业快速崛起 (32)①OIS功能持续导入,VCM出货量快速增长 (33)②日韩厂商占据领先地位,中国厂商加速崛起 (34)(6)模组:大陆企业领先地位不断巩固 (35)①中国厂商占据行业领先地位 (35)②顶级客户CCM供应商以外企为主,中国厂商已开始切入 (37)2、3D成像产业链:苹果锁定全球优质资源,安卓阵营加速跟进 (38)(1)四大核心部件构成结构光模组,难度各异 (38)①结构光3D成像技术主要由4大部分组成 (38)(2)IR发射模组:核心部件高壁垒,影响成像效果 (39)①准直镜头:预计将以WLO 工艺为主 (41)②光学衍射元件(DOE) (42)(3)IR接收模组:窄带滤光片为国内厂商主要机会 (43)①特制红外CMOS (43)②窄带滤光片 (43)③接收端镜头(Lens) (44)(4)镜头成像端:产业链成熟,非增量业务 (44)(5)3D图像处理芯片:难度高,突破难 (45)(6)苹果已垄断全球最成熟资源,安卓阵营加速跟进 (46)三、摄像革命为大陆企业带来黄金发展机遇 (48)1、双摄时代到来,CCM集中度快速提升 (48)(1)玻塑混合持续提升镜头能力 (48)(2)双摄提升行业壁垒,竞争格局显著改善 (49)①双摄加工难度全面提升 (49)1)AA制程提高CCM门槛 (49)2)VCM实现OIS与AF,但干扰问题进一步提升模组厂门槛 (51)3)同轴度要求高 (52)4)算法资源稀缺 (52)5)全面屏带来的工艺难度提升 (53)③小厂出局,竞争格局不断向好 (54)2、3D成像带来全新增量市场,大陆企业有望深度参与 (55)四、行业相关企业 (57)1、欧菲光 (59)2、水晶光电 (59)3、联创电子 (59)4、福晶科技 (59)五、主要风险 (60)1、新一代iPhone 3D成像功能使用效果不及预期 (60)2、产业链成熟度不及预期 (60)光学的黄金时代已经带来:人工智能时代,拍照摄像和三维建模是人机交互的两大核心问题,摄像头作为最核心传感器,产品升级路径会沿着后置双摄、前置双摄、前置3D、后置3D的路线演进,并为AR 打下基础。
2017年电子光学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11月目录一、画质需求促使传统单摄革新升级为双摄,未来市场空间大 (5)1、双摄突破单摄瓶颈,大幅提升画质 (5)2、差异化创新助力双摄渗透率提升,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8)3、除消费电子外,汽车电子同样为摄像头市场带来新驱动力 (10)(1)ADAS系统为车载摄像头带来新的增量需求 (10)(2)车载摄像头市场空间快速增长 (12)二、摄像头升级带来光学产业新变化,中国厂商迎来新机遇 (13)1、CMOS图像传感器占比最大,日韩占据主要市场 (13)2、手机镜头制造厂商大立光一家独大 (14)3、音圈马达三足鼎立,国内新思考快速成长 (16)4、单摄模组群雄逐鹿,双摄模组国内机会大 (16)5、蓝玻璃红外滤光片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国内占据主要份额 (18)6、双摄带来光学产业变化大,国内厂商迎来新机遇 (18)三、从双摄到3D成像,iPhone X引领光学再升级 (20)1、iPhone X开启3D成像新时代 (20)(1)FaceID是iPhoneX的突出亮点,3D成像引起空前关注 (20)(2)FaceID采用结构光方案,是目前安全性最高的人脸识别方案 (22)(3)结构光3D成像包括五大核心模块 (23)(4)3D成像核心模块之红外发射端 (24)(5)3D成像核心模块之红外接收端 (26)(6)3D成像核心模块之摄像头及芯片算法模块 (27)2、3D成像技术解决2D成像的局限,深度数据开启新应用领域 (28)(1)生物识别领域 (28)(2)手势识别 (29)(3)智能驾驶领域 (29)(4)智能安防领域 (30)(5)AR /VR领域 (30)3、3D成像未来市场空间大 (31)四、光学深度革命,国内窄带滤光片和模组封装率先受益 (32)1、欧菲光:深度受益于光学大趋势,未来成长动力可期 (32)2、光学革新升级浪潮受益公司 (34)(1)窄带红外滤光片:水晶光电 (34)(2)镜头模组:欧菲光,舜宇光学,丘铁科技 (34)(3)VSCEL相关激光发射器:光迅科技 (35)(4)WLC镜头模组:华天科技,晶方科技 (35)画质需求促使传统单摄升级为双摄,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2017年我国光学元件组件行业综合发展态势图文分析报告(2017.10.09)1、光学元件组件市场简介世界光学元件组件产业主要集中在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其中德国、日本占据着光学元件组件的制高点,我国则逐渐成为世界光学元件组件的生产基地。
德国以其雄厚的光学工业基础,以高水平高精度的产品优势,孕育出徕卡相机和蔡司等光学行业巨头,代表目前世界光学加工和相机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准。
近年来,德国利用其高度专业化和生产技术柔性化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光电技术,如集成光学、纤维光学、全息和激光技术等,传统光学加工中的镜片制造与镜头制造业务逐步外包,突出品牌经营。
日本光学元件组件自二战后进步迅速,充分利用电子技术优势,加速对传统光学仪器工业的改造和产品更新,加强独创性技术开发,促进光学仪器工业的改进。
目前除少量高精密度的镜片、镜头加工外,日本已基本退出传统的大批量光学加工行业,重点向光学设计领域和光电整机发展,并在光学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光学加工和镀膜设备等的制造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我国传统光学加工是自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中国科学院、军工、航空航天的研究院所和企业。
行业发展前期整体上较为分散,规模偏小,装备陈旧,加工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高效、高品质、低成本批量化生产技术方面较弱。
随着国际光学元件组件企业大量在中国设厂以及与国内少数光学加工企业建立外协关系等,国内优质企业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向现代光学加工企业转型,逐步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出现了一批技术与装备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有较强的品质保证与过程控制能力、精密光学元件组件的批量化生产水平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2、光学元件组件市场概况及其需求光学元件组件产品为条码扫描仪镜头、平面光学元件和专业成像光学部组件,主要应用于条码扫描仪、车载镜头、高端相机、运动光学和投影仪等,上述产品市场概况如下:(1)条码扫描仪条码扫描仪镜头主要用于手持式条码扫描仪、固定式POS扫描器和工业类扫描器等。
光学产业的未来趋势光学产业的未来趋势引言光学产业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光学器件、光学仪器、光学材料等多个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高精度、高效能的需求不断增长,光学产业正逐步成为各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将从光学产业的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等三个方面来探讨光学产业的未来趋势。
一、技术创新1. 激光技术的突破激光技术作为光学产业的重要分支,其应用范围广泛,从工业制造到医疗保健再到通信领域,都离不开激光技术的支持。
未来,随着新型激光器件的不断研发,激光技术的应用将迎来新的突破。
例如,基于超快激光的光子学、激光雷达和激光医疗等领域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 光电子技术的发展随着光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电子器件的性能将不断提升,从而推动光学产业的发展。
例如,高性能的光电子器件将可以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能耗,从而满足光通信和数据存储等领域对大容量、高速度数据传输的需求。
3. 光学材料的改进光学材料作为光学产业的重要基础,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光学器件的性能。
未来,随着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光学材料的性能将不断改进,从而提高光学器件的效能。
例如,新型的光学玻璃、光学薄膜和光学纤维等材料将具备更高的透明度、更低的衰减和更高的抗污染性能,满足光学产业的不同需求。
二、市场需求1. 通信领域的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通信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光通信作为高速、大容量、低能耗的通信方式,将成为未来通信领域的主导技术。
光学产业将承担起这一重要角色,提供高性能的光纤、光传感器、高速光模块等器件,满足光通信的需求。
2. 能源领域的需求增加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光学产业提供的器件和技术支持。
未来,光学产业将致力于研发更高效的太阳能电池、光热材料和光学测量仪器等,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3. 智能制造领域的需求增加随着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光学产业将在该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光学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说起来光学市场啊,那可是个热闹非凡的地方,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我这人平时就喜欢琢磨这些新鲜玩意儿,今儿个就跟你聊聊光学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咱也过过瘾。
你瞧,现在光学市场可是个香饽饽,不少人都盯着这块蛋糕呢。
光学仪器,那可是探测、测量、操控、放大和处理光的神器,广泛应用于科研、工程、医学、通信、制造和娱乐等领域。
说起来,这光学仪器的分类也是五花八门,什么光学成像仪器、光学测量仪器、激光和光纤仪器,应有尽有。
还有按应用领域分的,医疗光学仪器、科学研究仪器、工业和制造光学仪器,等等,多得跟米似的。
我前两天翻了翻资料,发现咱们国家光学仪器制造行业市场规模那是呈快速扩张态势,整体向好发展。
你看那数据,2022年产量约9000多万台,到了2023年,嘿,又小幅度增长到9700多万台,这增长势头,可是不含糊。
说起来,光学市场的产业链也是挺有意思的。
上游主要是光学原材料制造、光学加工设备制造,还有相关的生产辅料制造。
中游就是光学仪器生产制造了,下游那就更广了,科研实验、医疗、工业制造、通信、消费电子,哪个领域都离不开它。
你再瞅瞅那些国际品牌,人家那是真有两把刷子。
集成度高、人性化、功能强大,简直就是光学仪器的天花板。
他们还搞了个仪器互联生态圈,跟移动互联网一结合,云端互联,那效率,杠杠的。
这些国际品牌,那简直就是光学仪器与设备领域的“利润收割机”,让人羡慕不已。
咱们国内的光学仪器生产商也不少,什么奥普光电、舜宇光学、凤凰光学,等等,一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名字。
他们也是拼了命地搞研发、搞创新,就是为了能在市场上分一杯羹。
说起来,这光学市场的发展趋势也是挺明显的。
你看那消费电子市场回暖,智能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快速发展,光学元件作为关键零部件的需求,那是持续增长。
还有智能投影产品,加入了高亮超清、超短焦、小型便携、智能体验等新功能,深受市场青睐,为光学元器件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市场需求和商机。
光学产业链总结汇报光学产业链是指光学行业中的各个环节和参与者,涵盖了光学材料、光学元件、光学设备、光学应用等各个方面。
它是光学行业顺畅运转和发展的基础,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将对光学产业链进行总结汇报。
首先,光学产业链的起始环节是光学材料。
光学材料是光学器件制造的基础,它包括光学玻璃、光学薄膜材料、光电材料等。
光学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光学器件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在光学材料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其次,光学元件是连接光学材料和光学设备的重要环节。
光学元件包括透镜、棱镜、滤光片等,它们是用来控制和改变光线传播方向和性质的工具。
光学元件的精度和稳定性对光学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我国在光学元件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制造技术和设备。
再次,光学设备是光学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
光学设备包括光学测量仪器、光学制造设备、光学检测设备等。
光学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水平直接影响着光学工业的发展水平。
在光学设备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最后,光学应用是光学产业链的终端环节。
光学应用涵盖了诸多领域,包括光通信、光电子、光储存等。
光学应用的发展将推动相关行业的创新和进步。
在光学应用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但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综上所述,光学产业链涵盖了光学材料、光学元件、光学设备、光学应用等各个环节和参与者。
在光学产业链中,光学材料和光学元件是基础,光学设备是支撑,光学应用是终端。
目前,我国在光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科研投入,推动产学研结合,提升核心技术能力,以推动光学产业链的发展,推动我国光学产业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光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国内光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光学作为一门研究光传播、光辐射和光散射规律的学科,在现代科学和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国内光学领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一、光学发展现状1. 光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光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广泛。
例如,通过光学显微镜,科学家们能够观察和研究微生物、细胞和组织等微观结构;通过光学光谱仪,科学家们能够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性质;通过光学光束控制技术,科学家们能够实现原子和分子的精确操控等。
2. 光学在信息通信领域的应用光学在信息通信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已经成为现代通信领域的主力,它具有传输速度快、容量大、抗干扰性强等优点。
而光学器件如光纤、光电探测器、光放大器等的研发和应用也在不断推动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
3. 光学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随着光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采用了光学原理。
例如,光学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医学影像学中的X射线、CT扫描、MRI等,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激光手术技术可以精确切割和焊接组织,取代传统手术的局限性。
二、光学未来趋势分析1. 光子学的发展光子学是研究光和光子的科学,它以光子为信息和能量的载体,在信息处理、计算和存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随着量子光学、纳米光子学等领域的发展,光子学将成为未来科学和技术的重要基础。
2. 光学传感技术的进步光学传感技术是利用光学现象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量测的技术。
随着光学器件和光学材料的不断发展,光学传感技术具备了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非接触等优势,将在环境监测、医疗诊断、食品安全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 光子计算的突破光子计算是利用光子代替传统的电子进行计算的技术。
与电子计算相比,光子计算具有并行处理能力强、能耗低等优点。
各国科学家正致力于光子计算的研究,相信未来光子计算将为计算机科学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4. 光学薄膜和光学器件的突破光学薄膜和光学器件是光学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光学产业的的发展趋势光学产业的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加,光学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文从光学技术、市场需求和产业布局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光学产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建议。
一、引言光学作为一门研究光以及与光相关的现象和技术的学科,以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巨大的市场潜力而备受关注。
光学产业不仅涉及光学仪器、光学材料等相关领域,还在电子信息、通讯、医疗、汽车等诸多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光学技术、市场需求和产业布局等多个角度,探讨光学产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建议。
二、光学技术的发展趋势1. 光学设计优化随着光学设计软件和计算能力的提升,光学设计优化能够更加精确地满足不同场景和需求的光学系统。
光学设计软件可以提供更快、更高效的设计过程,并通过模拟分析来预测系统的性能。
此外,光学设计优化还可以通过改变光学材料、曲面形状等参数来实现系统性能的最优化。
2. 光学材料的创新光学材料的性能对于光学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随着材料科学和合成技术的进步,新型的光学材料不断涌现,并为光学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新型功能光学材料可以实现更高的透射率、更低的损耗等性能指标,进而提高光学系统的性能。
3. 光学传感技术的发展光学传感技术作为一种无损、非接触的测量手段,在工业、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光学传感技术在精度、分辨率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
例如,光电子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使得光纤传感技术在生物医学、化学分析等领域有了更广泛的应用。
三、光学市场的发展趋势1. 光通信市场的快速增长光通信作为信息传输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传输速率高、带宽大、安全性好等优势,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4G、5G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光通信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预计在未来几年,光通信设备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
2. 光学传感市场的增长光学传感作为一种无损、非接触的测量手段,在工业、医疗、环境检测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光学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光学行业现状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光学行业是涉及光学技术、仪器、元件和系统研发、制造和销售的综合性产业。
光学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能源、环保、医疗、国防等领域,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
光学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光学元件、光学仪器、激光器、光电传感器等。
二、市场规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光学行业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据统计,全球光学市场规模2019年达到了约X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X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X%。
其中,光电传感器、光通信、光学仪器等细分市场增长较快。
在中国,光学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的加大,我国光学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9年我国光学市场规模约为X亿元,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X亿元。
三、竞争格局目前,全球光学行业竞争格局比较激烈,市场上有许多知名企业和品牌。
在光通信领域,有华为、中兴通讯等企业;在光电仪器领域,有德国徕卡、日本尼康等企业;在激光器领域,有武汉楚天激光、上海光机所等企业;在光电传感器领域,有德国Siemens、美国霍尼韦尔等企业。
在我国,光学行业也逐渐形成了以国有企业为主导,民营企业为支撑的竞争格局。
在国有控股企业中,中科院光电所、中电科电子集团等企业是行业的领导者;在民营企业中,舜宇光学、永新光学等企业逐渐崭露头角。
四、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光学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未来,随着光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技术创新将成为光学行业的核心驱动力。
高附加值产品: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功能的需求不断提高,高附加值的光学产品将成为市场的主流。
例如,高精度光学元件、高灵敏度光电传感器、激光雷达等高端产品将具有更高的市场占有率。
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光学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化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017年光学产业链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分析报告2017年11月目录1、光学产业链剖析...................................................................................... - 5 -2、模组:国内产业链参与最深,崛起最迅速................................................ - 7 - 2.1、技术路径差泾渭分明,国内厂商不断进步......................................... - 7 -2.1.1、倒装模组FC:供需两端相对独立出来的一块市场..................... - 10 -2.1.2、板上芯片封装COB:伴随着国产品牌崛起而大踏步前进............- 11 - 2.2、模组集中度提升,国内龙头快速成长.............................................. - 12 -2.2、行业集中度与供需的思考,龙头厂商持续受益................................ - 16 -3、镜头:游戏规则改变推动格局格局变化................................................. - 18 - 3.1、镜头工艺:不同应用领域要求不同技术布局.................................... - 19 - 3.2、竞争要素:始于产能,终于良率..................................................... - 20 - 3.3、镜头格局:大立光一骑绝尘,舜宇和关东辰美竞相发力.................. - 21 -3.4、溯古追今:成败的启示,智慧之眼面向未来.................................... - 24 -4、CIS、ISP:光学的核心,成像的关键..................................................... - 26 -5、VCM:非像素升级的重要组成.............................................................. - 31 -6、滤光片:利基市场下成就高弹性............................................................ - 34 -7、AA 设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产业升级设备先行.......................... - 37 -8、投资建议............................................................................................... - 39 - 8.1、光学零组件(镜头及滤光片)......................................................... - 40 -8.1.1、舜宇光学科技:镜头业务快速追赶,车载领域增长最强劲......... - 40 -8.1.2、大立光:手机镜头领域霸主,积极扩产优化客户结构................ - 41 -8.1.3、瑞声科技:消费电子大白马,镜头领域厚积薄发的黑马............ - 42 -8.1.4、联创电子:运动相机镜头龙头,消费电子领域逐步追赶............ - 42 -8.1.5、联合光电:差异化竞争之路,专注于安防镜头.......................... - 42 -8.1.6、水晶光电:滤光片龙头............................................................. - 43 - 8.2、模组行业........................................................................................ - 43 -8.2.1、舜宇光学科技:迅速成长的光学巨人........................................ - 43 -8.2.2、欧菲光:迅速成长的光学巨人................................................... - 44 -8.2.3、丘钛:受益于国产机型崛起的弹性最大..................................... - 45 -8.2.4、高伟电子:前臵镜头资深厂商,受益苹果大年弹性大................ - 45 - 图1、摄像头零组件构成.............................................................................. - 5 - 图2、典型定焦手机摄像头价值分布............................................................. - 5 - 图3、典型变焦手机摄像头价值分布............................................................. - 5 - 图4、光学各环节升级路线........................................................................... - 7 - 图5、摄像头模组不同封装形式(左:CSP、中:COB、右:F C)............... - 8 - 图6、小型化摄像头在全球摄像头中的渗透率............................................... - 9 - 图7、iPhone 销量(百万台)......................................................................- 11 - 图8、iPad 销量(百万台)..........................................................................- 11 - 图9、2016 年国产机摄像头模组主要供应商............................................... - 13 - 图10、2017 年国产机型双摄份额预估........................................................ - 13 - 图11、2017 年3~6 月国内模组厂出货量(KK)......................................... - 14 - 图12、2016 年国内手机摄像头模组市场份额.............................................. - 14 - 图13、主要厂商摄像头模组业务营收(亿元)........................................... - 15 - 图14、主要厂商摄像头模组业务毛利率..................................................... - 15 - 图15、主要厂商摄像头模组出货量(KK)................................................ - 15 -图16、主要厂商摄像头模组单价(元)..................................................... - 15 -图17、手机摄像头模组市场份额按像素划分.............................................. - 16 - 图18、13MP 单摄模组价格估计(美元)................................................... - 17 - 图19、13MP 模组不同技术规格价格估算(美元)..................................... - 17 - 图20、球面镜头和非球面镜头................................................................... - 19 - 图21、手机镜头的复杂结构....................................................................... - 19 - 图22、国内手机品牌市场镜头供应格局:集中度提升................................ - 22 - 图23、全球市场集中度提升....................................................................... - 22 - 图24、主要光学厂商营收(亿元)............................................................ - 23 - 图25、主要光学厂商毛利率对比................................................................ - 23 - 图26、2017 年Q2 国内主要厂商手机镜头出货量........................................ - 23 - 图27、CIS 市场规模预测(百万美元)...................................................... - 27 - 图28、CIS 市场格局(横轴:百万件、纵轴:美元)................................. - 27 - 图29、主要厂商CIS 营收(亿美元)......................................................... - 28 - 图30、CIS 细分市场(亿美元)................................................................. - 28 - 图31、CIS 晶圆出货量(12 寸,K 件)..................................................... - 28 - 图32、CIS 晶圆厂出货量(千片,以12 寸晶圆计算)............................... - 28 - 图33、2017Q1 索尼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亿日元).................................. - 29 - 图34、手持设备CIS 出货量按像素分布(亿个)....................................... - 29 - 图35、摄像头成像过程.............................................................................. - 30 - 图36、VCM 结构拆分................................................................................ - 32 - 图37、2014-2020 年全球手机音圈马达需求量(亿颗).............................. - 33 - 图38、全球手机自动对焦渗透率................................................................ - 33 - 图39、IRCF 技术壁垒和客户资源壁垒维护利基市场生态........................... - 35 - 图40、三自由度(左)、六自由度(右)AA 制程....................................... - 37 - 图41、AA 模组制程示意图........................................................................ - 37 - 图42、ASMPT 营收(亿元)..................................................................... - 39 - 图43、AMSPT CIS 后段工序设备............................................................... - 39 - 图44、消费电子上市公司横向对比............................................................ - 39 - 图45、消费电子上市公司PB-ROE 图(2016 年年报数据)........................ - 39 -表1、消费电子摄像头产业链....................................................................... - 6 - 表2、消费电子摄像头主要参与者及市场格局............................................... - 6 - 表3、摄像头模组技术区别........................................................................... - 8 - 表4、模组微型化布局.................................................................................. - 8 - 表5、历代苹果摄像头模组......................................................................... - 10 - 表6、手机COB RG B 摄像头模组市场空间测算.......................................... - 12 - 表7、摄像头模组供应链关系(★代表主要供应商).................................. - 12 - 表8、摄像头模组产能分布......................................................................... - 13 - 表9、主要厂商摄像头产品线出货比重....................................................... - 15 - 表10、镜头市场估算................................................................................. - 18 - 表11、镜头种类......................................................................................... - 19 - 表12、大立光和楼氏诉讼案分析................................................................ - 21 - 表13、镜头产能分布(以5P 计算)........................................................... - 21 - 表14、手机镜头技术发展历史:技术规格差距变小,良率重要性始终不变. - 23 - 表15、舜宇和大立光不同像素镜头出货量占比........................................... - 25 - 表16、CIS 种类......................................................................................... - 26 - 表17、堆栈式CIS 进展.............................................................................. - 26 -表18、CIS 产业链情况............................................................................... - 28 -表19、豪威科技资本运作过程................................................................... - 29 - 表20、ISP 主要功能................................................................................... - 30 - 表21、CIS 种类......................................................................................... - 31 - 表22、ISP 芯片供应商及算法提供商.......................................................... - 31 - 表23、VCM 马达主要类别......................................................................... - 32 - 表24、智能手机VCM 市场空间估算.......................................................... - 33 - 表25、国内VCM 马达主要厂商................................................................. - 33 - 表26、IRCF 空间测算................................................................................ - 35 - 表27、窄带滤光片市场空间测算................................................................ - 36 - 表28、AA 设备市场空间估算..................................................................... - 37 - 表29、2017 年ASMPT AA 设备销售情况估计............................................ - 38 - 表30、欧菲光分业务情况(万件/年)........................................................ - 44 -1、光学产业链剖析为什么光学行业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