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市第七十中学14-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10.00 KB
- 文档页数:8
2013-2014学年陕西省西安七十中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2013秋•陕西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所示的是一个放热反应B.加入催化剂v(正)增大、v(逆)减小C.燃烧热是生成1mol H2O放出的热量D.人们把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活化分子2.(2分)(2013秋•陕西校级期末)在医院中,为酸中毒病人输液不应采用()A.0.9%氯化钠溶液B.0.9%氯化铵溶液C.1.25%碳酸氢钠溶液D.5%葡萄糖溶液3.(2分)(2013秋•陕西校级期末)下列各溶液中的p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Ba(OH)2B.NaOH C.NH3•H2O D.KOH4.(2分)(2012秋•岐山县期末)如图为一原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Cu电极为正电极B.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Zn电极流出C.原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Zn+Cu2+=Zn2++CuD.盐桥(琼脂﹣饱和KCl溶液)中的K+移向ZnSO4溶液5.(2分)(2013秋•陕西校级期末)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CH3COOH+H2O⇌CH3COO﹣+H3O+B.SO2+H2O⇌HSO3﹣+H+C.HCO3﹣+OH﹣⇌CO32﹣+H2O D.NH4++H2O⇌NH3•H2O+H+6.(2分)(2012•安图县校级模拟)2007年2月,中国首条“生态马路”在上海复兴路隧道建成,它运用了“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 和CO转化成N2和CO2.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使用光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B.使用光催化剂能增大NO的转化率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7.(2分)(2009•重庆)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kJ/mol(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中和热)C.S(s)+O2(g)═SO2(g);△H=﹣269kJ/mol(反应热)D.2NO2═O2+NO;△H=+116.2kJ/mol(反应热)8.(2分)(2011•海南)用0.1026mol•L﹣1的盐酸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A.22.30mL B.22.35mL C.23.65mL D.23.70mL9.(2分)(2013秋•洛阳期末)MOH强碱溶液和等体积、等浓度的HA弱酸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A.c(M+)>c(OH﹣)>c(A﹣)>c(H+)B.c(M+)>c(A﹣)>c(H+)>c(OH﹣)C.c(M+)>c(A﹣)>c(OH﹣)>c(H+)D.c(M+)>c(H+)>c(A﹣)>c(OH﹣)10.(2分)(2013秋•陕西校级期末)在已达到电离平衡的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欲使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同时使溶液的pH 降低,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少量水B.加热C.加少量盐酸D.加少量醋酸钠晶体11.(2分)(2013秋•陕西校级期末)将0.23mol SO2和0.11mol O2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2SO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mol SO3,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多少()A.2.38L•mol﹣1B.0.24L•mol﹣1C.23.80L•mol﹣1D.238.02L•mol﹣112.(2分)(2013秋•陕西校级期末)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K+、H+、Cl﹣、ClO﹣B.Fe3+、K+、Cl﹣、OH﹣C.Al3+、CO32﹣、Cl﹣、K+D.K+、Cl﹣、SO42﹣、Cu2+13.(2分)(2013秋•陕西校级期末)己知:HF(aq)与NaOH(aq)反应的△H=﹣67.7KJ•mol ﹣1;HCl(aq)与NaOH(aq)反应的△H=﹣57.3KJ•mol﹣1.则HF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A.﹣10.4KJ•mol﹣1B.﹣125KJ•mol﹣1C.+10.4KJ•mol﹣1D.+125KJ•mol﹣114.(2分)(2009•肥西县模拟)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2Ag+Zn(OH)2Ag2O+Zn+H2O,在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A.Ag B.Zn(OH)2C.Ag2O D.Zn15.(2分)(2014秋•湛江期末)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pH=7的溶液B.c(H+)=c(OH﹣)=10﹣6mol/L溶液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16.(2分)(2012•海南)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在惰性电极条件下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A.HCl、CuCl2、Ba(OH)2B.NaOH、CuSO4、H2SO4C.NaOH、H2SO4、Ba(OH)2D.NaBr、H2SO4、Ba(OH)217.(2分)(2013秋•陕西校级期末)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0mol/L,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A.4 B.7 C.8 D.1218.(2分)(2013秋•陕西校级期末)利用如图装置,能完成很多电化学实验.下列有关此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若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B.若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N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C.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M处,铜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铜电极移动D.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N处,铁棒质量将增加,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将减小19.(2分)(2013秋•陕西校级期末)为了除去CuCl2酸性溶性中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渡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A.NH3•H2O B.CuO C.Na2CO3D.NaOH20.(2分)(2012•惠州模拟)已知:4NH3(g)+5O2(g)═4NO(g)+6H2O(g),△H=﹣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A.B.C.21.(2分)(2014春•雨花区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B.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C.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D.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22.(2分)(2014•泾阳县校级模拟)将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2:3 B.3:2:1 C.6:3:1 D.6:3:2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4分)23.(2分)(2013秋•陕西校级期末)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已知:2Cu(s)+O2(g)═Cu2O(s)△H=﹣169kJ•mol﹣1,C(s)+O2(g)═CO(g)△H=﹣110.5kJ•mol﹣1,2Cu(s)+O2(g)═2CuO(s)△H=﹣314kJ•mol﹣1则工业上在高温条件下C+2CuO=Cu2O+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4.(11分)(2013秋•陕西校级期末)(1)未用食用油炒咸菜的铁锅如果没有洗净,不久会出现红褐色锈斑.则铁锅的锈蚀属于腐蚀(填“析氢”或“吸氧”);该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氯化铁水溶液呈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把Fe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实验室在配制FeCl3的溶液时,常将FeCl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3)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b.硫酸c.醋酸三种酸(以下填空分别用a、b、c表示)①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5.(11分)(2013秋•陕西校级期末)按照题目的要求,回答下列有关题:一定条件下,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CO(g)+2H2(g)⇌CH3OH(g)△H<0达到化学平衡状态.(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升高温度,K值将,增大压强K值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500℃时,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化学平衡,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含n B、t B代数式表示).(3)判断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填字母).a.v生成(CH3OH)=v消耗(C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CO、H2、CH3OH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4)用Pt做电极把甲醇设计成酸性燃料电池,则甲醇通入的一极是极(填写“负极”或“正极”),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CH4O+3O2=2CO2+4H2O,通入O2一极的电极方程式为3O2+12e﹣+12H+=6H2O,则其通入甲醇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26.(10分)(2013秋•陕西校级期末)准确移取25.00mL某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于一洁净锥形瓶中,然后用0.20mol/L NaOH溶液滴定(指示剂为酚酞).滴定结果如下:NaOH溶液起始读数NaOH溶液终点读数第一次0.10mL 18.60mL第二次0.20mL 18.50mL(1)根据以上数据可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精确到0.01).(2)锥形瓶用蒸留水洗涤后,水朱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顺“偏大”、“偏小”或“无偏”).(3)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4)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5)若操作有误,则导致待测盐酸溶液浓度偏低的错误操作是(填序号).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碱液润洗,直接装入标准碱液B.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C.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D.待测液中指示剂酚酞(为有机弱酸)加得太多(6)如果准确移取25.00mL 0.20mol/L NaOH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甲基橙指示剂,然后用未知浓度的盐酸(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滴定,是否也可测定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填“是”或“否”)27.(14分)(2011•甘州区校级学业考试)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2)如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①X电极的材料是,电极反应式为.②Y电极的材料是,电极反应式为.(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四.计算题(8分)28.(8分)(2013秋•陕西校级期末)为了研究土壤的酸碱性,某学生做了如下实验:将一定体积的蒸馏水加入一定质量的土壤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并留取滤液,测滤液的pH后向滤液中滴加氨水,每加入2mL氨水就搅拌均匀并测量溶液的pH,所得实验记录如下:加氨水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16溶液的pH 4 4 4 4 6 8 10 10 10利用上述记录的数据,以加入的氨水体积为横坐标、pH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图,并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所测土壤的酸碱性如何?(2)所用氨水的pH和c(OH﹣)分别为多少?(3)为使该滤液呈中性,所加入氨水的恰当体积是多少?2013-2014学年陕西省西安七十中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2013秋•陕西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所示的是一个放热反应B.加入催化剂v(正)增大、v(逆)减小C.燃烧热是生成1mol H2O放出的热量D.人们把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活化分子考点:反应热和焓变;燃烧热.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图象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反应是吸热反应;B、加入催化剂同等程度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平衡;C、依据燃烧热概念分析,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D、反应物获取能量发生有效碰撞发生反应的分子为活化分子.解答:解:A、图象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依据能量守恒分析,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B、加入催化剂同等程度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平衡,故B错误;C、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故C错误;D、在相同温度下,分子的能量并不完全相同,有些分子的能量高于分子的平均能量,称为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是活化分子不一定发生有效碰撞,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焓变分析,燃烧热概念的理解应用,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和活化分子分析判断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2.(2分)(2013秋•陕西校级期末)在医院中,为酸中毒病人输液不应采用()A.0.9%氯化钠溶液B.0.9%氯化铵溶液C.1.25%碳酸氢钠溶液D.5%葡萄糖溶液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为酸中毒病人输液的目的是降低血液中的酸的浓度,应用碱性物质.解答:解:为酸中毒病人输液的目的是降低血液中的酸的浓度,题中氯化铵溶液呈酸性,不能用于酸中毒病人输液,而碳酸氢钠溶液可与酸反应而降低酸的浓度,另外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溶液是医院常用输液物质,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盐类水解的应用,侧重于考查学生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盐类水解的原理和应用.3.(2分)(2013秋•陕西校级期末)下列各溶液中的p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Ba(OH)2B.NaOH C.NH3•H2O D.KOH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pH的简单计算.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根据KOH、Ba(OH)2、NaOH均为强电解质,NH3•H2O是弱电解质且是一元碱,则PH相同时NH3•H2O中还有未电离的溶质来解答.解答:解:KOH、Ba(OH)2、NaOH均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NH3•H2O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而且是一元碱,则PH相同时NH3•H2O中还有未电离的溶质,所以当其p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NH3•H2O,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质的电离,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弱电解质部分电离.4.(2分)(2012秋•岐山县期末)如图为一原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Cu电极为正电极B.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Zn电极流出C.原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Zn+Cu2+=Zn2++CuD.盐桥(琼脂﹣饱和KCl溶液)中的K+移向ZnSO4溶液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该原电池中,易失电子的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电子从锌沿导线流向铜,盐桥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解答:解:A.该原电池中,易失电子的锌作负极,铜作正极,故A正确;B.该原电池中,易失电子的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电子从锌沿导线流向铜,故B正确;C.该原电池中,负极上锌失电子生成锌离子,正极上铜离子得到生成铜,所以电池反应式为:Zn+Cu2+=Zn2++Cu,故C正确;D.原电池放电时,盐桥中钾离子向正极电解质溶液硫酸铜溶液移动,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电极的判断、电极上发生的反应、盐桥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即可解答,难度不大.5.(2分)(2013秋•陕西校级期末)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CH3COOH+H2O⇌CH3COO﹣+H3O+B.SO2+H2O⇌HSO3﹣+H+C.HCO3﹣+OH﹣⇌CO32﹣+H2O D.NH4++H2O⇌NH3•H2O+H+考点:盐类水解的原理.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水解反应为弱酸或弱碱离子结合生成水电离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属于醋酸的电离反应,故A错误;B.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化学平衡,不属于水解反应,故B错误;C.为复分解反应,不是水解反应,故C错误;D.为铵根离子水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水解与电离的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选项B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6.(2分)(2012•安图县校级模拟)2007年2月,中国首条“生态马路”在上海复兴路隧道建成,它运用了“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 和CO转化成N2和CO2.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使用光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B.使用光催化剂能增大NO的转化率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据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固体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和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判断,反应方程式为:2NO+2CO=N2+2CO2;反应特征是气体体积减少的反应.解答:解:A、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故A错误;B、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变,故B错误;C、升高温度增大反应速率,故C正确;D、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改变压强,平衡发生移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催化剂的作用分析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7.(2分)(2009•重庆)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kJ/mol(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中和热)C.S(s)+O2(g)═SO2(g);△H=﹣269kJ/mol(反应热)D.2NO2═O2+NO;△H=+116.2kJ/mol(反应热)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注意事项可知,需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H的正负号、数值、单位,燃烧热抓住1mol可燃物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中和热抓住生成1mol水,且利用燃烧与中和反应放热来解答.解答:解:A、燃烧热要求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必须为1mol,得到的氧化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H2O的状态必须为液态,故A错;B、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H应小于0,故B错;C、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明了物质的聚集状态、△H的正负号、数值、单位,故C正确;D、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注明物质在反应时的状态,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热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重在搞清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8.(2分)(2011•海南)用0.1026mol•L﹣1的盐酸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A.22.30mL B.22.35mL C.23.65mL D.23.70mL考点: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分析:根据滴定管的结构和精确度以及测量的原理.解答:解:滴定管的零刻度在上面,滴定管中的液面读数为22.35m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滴定管的示数,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9.(2分)(2013秋•洛阳期末)MOH强碱溶液和等体积、等浓度的HA弱酸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A.c(M+)>c(OH﹣)>c(A﹣)>c(H+)B.c(M+)>c(A﹣)>c(H+)>c(OH﹣)C.c(M+)>c(A﹣)>c(OH﹣)>c(H+)D.c(M+)>c(H+)>c(A﹣)>c(OH﹣)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M OH强碱溶液和等体积、等浓度的HA弱酸溶液混合后,恰好反应为MA,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以此来解答.解答:解:MOH强碱溶液和等体积、等浓度的HA弱酸溶液混合后,恰好反应为MA,为强碱弱酸盐,A﹣水解,则c(M+)>c(A﹣),水解显碱性,则c(OH﹣)>c(H+),溶液中显性离子大于隐性离子,则浓度关系为(M+)>c(A﹣)>c(OH﹣)>c(H+),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明确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及盐类水解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显性离子与隐性离子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10.(2分)(2013秋•陕西校级期末)在已达到电离平衡的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欲使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同时使溶液的pH 降低,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少量水B.加热C.加少量盐酸D.加少量醋酸钠晶体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欲使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可以采用的方法为:加热、加入和氢离子反应的物质,要使溶液的pH降低,则应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可以加入酸或升高温度,二者结合分析解答.解答:解:A.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水,促进醋酸电离,但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PH增大,故A不符合;B.醋酸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醋酸电离,且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故B符合;C.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但抑制醋酸电离,故C不符合;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电离,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降低,pH增大,故D不符合;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加热促进醋酸电离,而同离子效应抑制醋酸电离,据此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11.(2分)(2013秋•陕西校级期末)将0.23mol SO2和0.11mol O2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2SO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mol SO3,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多少()A.2.38L•mol﹣1B.0.24L•m ol﹣1C.23.80L•mol﹣1D.238.02L•mol﹣1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结合平衡常数概念是利用生成物平衡浓度的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平衡浓度的幂次方乘积得到;解答:解:将0.23mol SO2和0.11mol O2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 2SO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mol SO3,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2SO2+O2 2SO3,起始量(mol/L) 0.23 0.11 0变化量(mol/L) 0.12 0.06 0.12平衡量(mol/L) 0.11 0.05 0.12平衡常数K===23.80L/mo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计算方法,平衡常数概念的计算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12.(2分)(2013秋•陕西校级期末)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K+、H+、Cl﹣、ClO﹣B.Fe3+、K+、Cl﹣、OH﹣C.Al3+、CO32﹣、Cl﹣、K+D.K+、Cl﹣、SO42﹣、Cu2+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氢离子与次氯酸根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次氯酸;B.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物氢氧化铁;C.碳酸根离子与铝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D.K+、Cl﹣、SO42﹣、Cu2+离子之间不满足离子反应发生条件.解答:解:A.H+、ClO﹣发生反应生成次氯酸,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Fe3+、OH﹣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Al3+、CO32﹣能够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铝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K+、Cl﹣、SO42﹣、Cu2+之间不发生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难度中等,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如: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等,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3.(2分)(2013秋•陕西校级期末)己知:HF(aq)与NaOH(aq)反应的△H=﹣67.7KJ•mol ﹣1;HCl(aq)与NaOH(aq)反应的△H=﹣57.3KJ•mol﹣1.则HF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A.﹣10.4KJ•mol﹣1B.﹣125KJ•mol﹣1C.+10.4KJ•mol﹣1D.+125KJ•mol﹣1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H F(aq)与NaOH(aq)反应可分为两步:①HF在水溶液中电离HCN⇌H++F﹣;②产生的H+与NaOH(aq)反应;利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可得HF在水溶液中电离的反应热.解答: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HF(aq)+OH﹣(aq)═F﹣(aq)+H2O(l)△H=﹣67.7kJ•mol﹣1…①②H+(aq)+OH﹣(aq)═H2O(l)△H=﹣57.3kJ•mol﹣1…②据盖斯定律,用①﹣②可得HF电离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F(aq)⇌H+(aq)+CN﹣(aq)△H=﹣67.7k J•mol﹣1﹣(﹣57.3kJ•mol﹣1)=﹣10.4kJ•mol﹣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本题难度不大,做题时注意盖斯定律的应用.14.(2分)(2009•肥西县模拟)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2Ag+Zn(OH)2Ag2O+Zn+H2O,在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A.Ag B.Zn(OH)2C.Ag2O D.Zn考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在原电池中,负极反应是原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解答:解:在银锌二次电池中,根据反应:2Ag+Zn(OH)2Ag2O+Zn+H2O,放电时为原电池,活泼金属做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根据电极反应应为锌.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电极反应的书写,要抓住电极反应的特点和规律,才能解决此种问题.15.(2分)(2014秋•湛江期末)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pH=7的溶液B.c(H+)=c(OH﹣)=10﹣6mol/L溶液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考点:溶液pH的定义.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溶液的酸碱性是根据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判断的;当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时,溶液呈酸性;当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时,溶液呈中性;当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时,溶液呈碱性,注意不能根据溶液的pH 值大小判断.解答:解:A、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是10﹣12,pH=6时溶液呈中性,当pH=7时溶液呈碱性,故A错误;B、c(H+)=c(OH﹣)=10﹣6mol/L溶液,溶液的pH=6,溶液一定呈中性,故B正确;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常温下溶液显酸性,故C错误;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若是强酸强碱反应,溶液呈中性,若是强酸弱碱反应,溶液呈酸性,若是弱酸强碱反应溶液呈碱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属于易错题,注意不能根据溶液的PH值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要根据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判断溶液的酸碱性.16.(2分)(2012•海南)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在惰性电极条件下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A.HCl、CuCl2、Ba(OH)2B.NaOH、CuSO4、H2SO4C.NaOH、H2SO4、Ba(OH)2D.NaBr、H2SO4、Ba(OH)2考点:电解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在惰性电极条件下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则溶液中氢离子在阴极放电,氢氧根离子在阳极放电,结合离子的放电顺序来解答.解答:解:A.电解HCl生成氢气和氯气,电解CuCl2生成Cu和氯气,电解Ba(OH)2生成氢气和氧气,故A不选;B.电解NaOH生成氢气和氧气,电解CuSO4生成Cu、氧气、硫酸,电解H2SO4生成氢气和氧气,故B不选;C.电解NaOH、H2SO4、Ba(OH)2,均只生成氢气和氧气,故C选;。
4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第I 卷(选择题,共4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现象或变化过程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A .清晨森林中的道道光柱B .夕阳下的晚霞C .海水的淡化D .明矾净水2.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pH 最大的是A .NaClB .CH 3COONaC .Na 2CO 3D .NaHCO 33.下列金属通常采用还原法冶炼的是A .NaB .FeC .AlD .Ag4.在HNO 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HNO 2H ++NO 2—,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下列物质后,能使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且使H + 增多的是A .水B .NaOH 溶液C .NaNO 2溶液D .HNO 3 5.下列储存药品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 .氢氟酸保存在玻璃试剂瓶中B .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C .金属钠保存在无水酒精中D .浓硝酸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 6.A 、B 、C 都是金属,把A 浸入C 的硝酸盐溶液中,A 的表面有C 析出,A 与B 和酸溶液组成原电池时,B 为电池的负极。
A 、B 、C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 .A>B>CB .A>C>BC .B>A>CD .B>C>A7.25℃时,0.1mol/L 的盐酸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 +)为 A .1×10-1 mol/L B .1×10-7 mol/L C .1×10-11 mol/L D .1×10-13 mol/L8.100 mL 3mol/L H 2SO 4跟过量锌粉反应,为了增大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A .水B .锌粒C .Na 2CO 3固体D .CuSO 4溶液9.有关如右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盐桥中装有含琼胶的KCl 饱和溶液)A .铜片上有气泡逸出B .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依然发生偏转C .反应中,盐桥中的K +会移向CuSO 4溶液D .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改变10.已知:HCl(aq)+NH 3·H 2O(aq)=NH 4Cl(aq)+H 2O(l);△H =–a kJ·mol -1 HCl(aq)+NaOH(aq)=NaCl(aq)+H 2O(l);△H =–b kJ·mol -1,则a 、b 二者的大小关系为 A .a>b B . b>a C .a=b D .无法判断11.将pH 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后,去测定某盐酸的pH ,测得的pH 将比实际A .偏高B .偏低C .不变D .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 Fe2++Cu2+B.AlCl3溶液中加过量氨水:Al3++ 4NH3•H2O == AlO2—↓+ 4NH4++2H2OC.小苏打置于盐酸中:CO32—+ 2H+ == CO2↑+ H2OD.过量C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CO2+H2O+ClO-== HCO3—+HClO13.一定温度下,固定体积的容器中充入1molSO2和1molO2,再加入少量的NO,在体系中发生①2NO+O2=2NO2;②SO2+NO2=SO3+N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体系中的总反应是:2SO2+ O22SO3B.在反应过程中NO是催化剂C.NO参与反应历程,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D.NO的引入,可以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14.把三氯化铁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A.无水三氯化铁B.氢氧化铁C.氧化亚铁D.三氧化二铁15.已知在25℃,101kPa下,l 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热量。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数学第三周周考试题命题人:张福元一、选择题(8⨯5=40分) 1. 数列1111,,,,234--⋅⋅⋅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A.(1)n n - B.1(1)n n -- C.(1)1n n -+ D.1(1)1n n +-+2. 已知等差数列{a n }满足a 2+a 4=4,a 3+a 5=10,则它的前10项的和S 10=( ) A .138 B .135 C .95 D .233. 等差数列}{n a 中,9,331==a a ,若243=k a ,则k 等于( )A.79B.80C.81D.824. 首项为24-的等差数列,从第01项开始为正,则公差d 的取值范围是( )A. 833d <≤B.3d <C.833d ≤<D. 83d >5. 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d ≠0,a 1≠d ,若这个数列的前40项和是20m ,则m 等于( )A .a 1+a 20B .a 5+a 17C .a 27+a 35D .a 15+a 266. 在等比数列{a n }中,若a 5+a 6=a (a ≠0),a 15+a 16=b ,则a 25+a 26的值是( )A.baB.b 2a 2C.b 2aD.ba27. 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4a 1,2a 2,a 3成等差数列,若a 1=1,则S 4=( )A .7B .8C .15D .16 8. 设{}n a 为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n S 为其前n 项和. 24a a =1, 37S =,则5S =( )A .152 B.314 C.334D.172 二、填空题(6⨯4=24分)9.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22n n S a =-, 则2a 等于_______________.10. 数列{}n a 中,732,1a a ==,且数列1{}1n a +是等差数列,则11a 等于________.11.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31n S n n =++,则通项n a =___________.12. {a n }是等比数列,S n 是{a n }的前n 项和,对任意正整数n ,有a n +2a n +1+a n +2=0,又a 1=2,则S 101=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数学第三周周考答题卡班级 姓名 总分二、填空题(4⨯6=24分)9. 10. 11. 12. 三、解答题(2⨯18=36分)13. 设{}n a 是等差数列,{}n b 是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111a b ==,5321a b +=,5313a b +=(Ⅰ)求{}n a ,{}n b 的通项公式;(Ⅱ)求数列n n a b ⎧⎫⎨⎬⎩⎭的前n 项和n S .14. 已知递增的等比数列{a n }满足a 2+a 3+a 4=28,且a 3+2是a 2、a 4的等差中项.(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若b n =log 2a n +1,S n 是数列{b n }的前n 项和,求使S n >42+4n 成立的n 的最小值.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数学第三周周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8⨯5=40分)1-8 BCCA DCCB 二、填空题(6⨯4=24分)9. 4 10.1211. ()()51222,Nn n a n n n +⎧=⎪=⎨+≥∈⎪⎩12. 2 三、解答题(2⨯18=36分)13. 解:(Ⅰ)设{}n a 的公差为d ,{}n b 的公比为q ,则依题意有0q >且4212211413d q d q ⎧++=⎪⎨++=⎪⎩,,解得2d =,2q =. 所以1(1)21n a n d n =+-=-,112n n n b q --==. (Ⅱ)1212n n n a n b --=.122135232112222n n n n n S ----=+++++,① 3252321223222n n n n n S ----=+++++,② ②-①得22122221222222n n n n S ---=+++++-,221111212212222n n n ---⎛⎫=+⨯++++- ⎪⎝⎭1111212221212n n n ----=+⨯--12362n n -+=-.14.解:(1)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依题意有2(a 3+2)=a 2+a 4,①又a 2+a 3+a 4=28,将①代入得a 3=8.所以a 2+a 4=20.于是有⎩⎨⎧a 1q +a 1q 3=20,a 1q 2=8,解得⎩⎨⎧a 1=2,q =2,或⎩⎨⎧a 1=32,q =12.又{a n }是递增的,故a 1=2,q =2. 所以a n =2n .(2)b n =log 22n +1=n +1,S n =n 2+3n 2.故由题意可得n 2+3n 2>42+4n ,解得n >12或n <-7.又n ∈N *,所以满足条件的n 的最小值为13.。
西安中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实验班)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i 28一、选择题(共25小题,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②乙醇和水③单质溴和溴化钠的水溶液,分离上述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2.在①丙烯②氯乙烯③苯乙烯( ) 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下列4种烷烃,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①3,3-二甲基戊烷②正庚烷③2-甲基己烷④正丁烷A.②>③>①>④B.③>①>②>④C.②>③>④>①D.②>①>③>④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烃类气体,以甲烷为主B.煤焦油的分馏可获得各种芳香烃C.石油进行常压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D.石油裂解后可得到纯净的乙烯气体5.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右图。
1mol该物质分别与足量的Na、NaOH、NaHCO3反应时,消耗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1∶1 B.3∶2∶1 C.1∶1∶1 D.3∶2∶26.下列实验中,有关仪器的下端必须插入液面以下的是()A.制备乙烯装置中时使用的温度计B.制备乙炔装置中使用的分液漏斗C.分馏石油装置中使用的温度计D.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酸乙酯蒸气通入饱和Na2CO3溶液的导管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
此有机物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①取代②加成③消去④酯化⑤水解⑥氧化⑦中和A.①②③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②③④⑤⑥⑦8.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A.CH2=CH-CH=CH2 1,3—丁二烯B.C.甲基苯酚D.2—乙基丙烷9.物质的鉴别有很多种方法,下列能达到鉴别目的的是()①用水鉴别苯、乙醇、溴苯;②用饱和的Na2CO3溶液鉴别乙酸、乙酸乙酯和四氯化碳;③用酸性高锰酸钾鉴别环己烷、苯和乙醇;④用点燃的方法鉴别甲烷、乙烯和乙炔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0.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 二溴丙烷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11.分子式为C6H12O2且可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CO2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5种B.6种C.7种D.8种12.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4应为()A.716 714 2 818 81813.己知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可写为,式中以线示键,线的交点与端点处代表碳原子,并用氢原子数补足四价,但C、H原子未标记出来,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维生素A的分子式为C20H32OB.以维生素A为原料制得的一种产物可以发生银镜反应C.维生素A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1mol维生素A 在催化剂作用下最多可与7mol H2发生加成反应14.第N能层所含能级数、原子轨道数和最多可容纳电子数分别为()A.3、9、18 B.4、12、24 C.5、16、32 D.4、16、32 15.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层序数越大,s原子轨道的形状不相同,但半径增大B.在同一能层上运动的电子,其自旋方向肯定不同C.镁原子由1s22s22p63s2→ls22s22p63p2时,原子吸收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D.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是5s1的元素,其氢氧化物不能使氢氧化铝溶解16.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A.K+1s22s22p63s23p6 B.Cu+1s22s22p63s23p63d104s1C.N3-1s22s22p6 D.As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17.根据对角线规则,下列物质的性质具有相似性的是()A.硼和砷 B. 铝和铁 C. 铍和铝 D. 铜和金18.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 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3;④1s22s22p5。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4-2015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 64 O 16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题2分)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 的绝对值均正确) : A .C(s)+ 12 O 2(g)=CO(g) ΔH =-110.5kJ·mol -1 (燃烧热)B .2H 2O(g)=2H 2(g)+O 2(g) ΔH =+483.6 kJ·mol -1(反应热)C .C 2H 5OH +3O 2=2CO 2+3H 2O ΔH =-1368.8 kJ·mol -1(反应热)D .2NaOH(aq)+H 2SO 4(aq)=Na 2SO 4 (aq)+2H 2O(l) ΔH =-114.6 kJ·mol -1(中和热) 2.根据右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烧杯a 中的溶液pH 升高B .烧杯a 中发生的反应为2H 2O +2e -=H 2↑+2OH -C .烧杯b 中发生还原反应D .烧杯b 中发生的反应为2Cl --2e -=Cl 2↑ 3.25℃时,下列溶液中微粒存在情况合理的是 A .Fe 2+、Mg 2+、ClO -、Cl -能大量共存B .含Br -、K +、Na +、HSO 3-的溶液,通入SO 2后这些离子仍能大量共存C .含K +、Na +、NO3-、CH 3COO -的溶液中c(H +)D .硝酸钠和碘化钡混合溶液中,溶质离子浓度为c(Ba 2+)=0.2mol·L -1,c (Na +)=0.2mol·L -1,c (NO 3-)=0.3mol·L -1,c (I -)=0.1mol·L -14.准确量取25.00mLKMnO 4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A .50mL 量筒 B. 10mL 量筒 C .50mL 酸式滴定管 D. 50mL 碱式滴定管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K sp 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B .由于K sp (ZnS )>K sp (CuS ),所以ZnS 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 沉淀 C .其他条件不变,离子浓度改变时, K sp 不变D .两种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 K sp 小的,溶解度一定小 6.图中a 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Y(g)2Z(g)+W(s),△H <0的反应过程。
西安市第89中学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韩树团可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Ba:137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难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B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强C 、易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强电解质D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是不可逆的 2.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 .纯碱溶液去油污B .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C .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D .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由H 2、I 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B .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 3的反应C .红棕色的NO 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D .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4.在25 ℃、101 kPa 下,0.1 mol 甲醇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水时放热72.58 kJ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H 3OH(l)+3/2O 2(g)===CO 2(g)+2H 2O(l) ΔH =-725.8 kJ/molB .2CH 3OH(l)+3O 2(g)===2CO 2(g)+4H 2O(g) ΔH =-1451.6 kJ/molC .CH 3OH(l)+3/2O 2(g)===CO 2(g)+2H 2O(l) ΔH =+725.8 kJ/molD .2CH 3OH(g)+3O 2(g)===2CO 2(g)+4H 2O(l) ΔH =-1451.6 kJ/mol5.含20.0克NaOH 的稀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放出28.7kJ 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2NaOH(aq)+H 2SO 4(aq)==Na 2SO 4(aq)+2H 2O(l) ΔH= +28.7kJ/mol B .2NaOH(aq)+H 2SO 4(aq)==Na 2SO 4(aq)+2H 2O(l) ΔH=-28.7kJ/molC .NaOH(aq)+21H 2SO 4(aq)==21Na 2SO 4(aq)+H 2O(l) ΔH= +57.4kJ/molD .NaOH(aq)+21H 2SO 4(aq)==21Na 2SO 4(aq)+H 2O(l) ΔH=-57.4kJ/mol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钠溶于水中 CO 32- + 2H2O H2CO3 + 2OH-B.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Fe2+ + Cl2= Fe3+ + 2Cl-C.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稀溶液反应 NH4+ + OH-= NH3·H2OD.少量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反应 Ba2++ 2OH-+ 2H++ SO42-= BaSO4↓+2H2O7.250C时,0.1mol·L-1稀醋酸加水稀释,如图中的纵坐标y可以是()A.溶液的pH B.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C.溶液的导电能力 D.醋酸的电离程度8.可逆反应A(?)+a B(g) C(g)+2D(g)(a为正整数)。
陕西省西安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今有四种有机物:①丙三醇;②丙烷;③乙二醇;④乙醇。
它们的沸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 . ①②③④B . ④③②①C . ①③④②D . ①③②④2. (2分)常温下,0.05 mol/L的Ba(OH)2溶液,pH为A . 13B . 12C . 1lD . 103. (2分) (2019高二上·东辽期中) 下列生产生活中需要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 . 铁桥生锈B . 牛奶变质C . 塑料老化D . 高炉炼铁4. (2分) 500 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0 mol·L-1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原混合溶液中c(K+)为4 mol·L-1B . 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4 mol电子C . 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 molD . 电解后溶液中c(H+)为2 mol·L-15. (2分) (2016高二下·曲周月考) 下列物质中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A . CH3CH=CH2和B . 乙炔和苯C . 和D . 葡萄糖与麦芽糖6. (2分) (2016高三上·黑龙江期中) 我省盛产矿盐(主要成分是NaCl,还含有SO42﹣等其他可溶性杂质的离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由矿盐生产食盐,除去SO42﹣最合适的试剂是Ba(NO3)2B . 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金属钠和氯气C . 室温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盐水中的溶解度D . 用酚酞试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7. (2分) (2019高二上·辽源期末)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 . HCOOH+H2O HCOO- + H3O+B . CO2 + H2O HCO3- + H+C . CO32— + H2O HCO3- + OH-D . HS— + H2O S2— + H3O+8. (2分)如图所示原电池(盐桥为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②正极反应为:Ag++e-=Ag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④将铜片直接浸入AgNO3 ,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的总反应相同⑤反应中,盐桥中的K+会移向AgNO3溶液A . ②③⑤B . ②③④C . ①②④D . ②④⑤9. (2分) (2019高二上·南宁期中) 已知 (x)、 (y)、 (z) 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x的同分异构体只有y和z两种B . z的二氯代物只有三种C . x、y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因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D . x、y、z中只有x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10. (2分) (2018高二上·嘉兴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而煤的气化、液化是物理变化B . 石油裂解是为了获得更多汽油,以满足迅速增长的汽车需要C . 氢能、电能、风能都是绿色新能源,可以安全使用D . 玻璃是将石灰石、纯碱、石英在玻璃熔炉中高温熔融制得的11. (2分) (2018高三上·海淀期末) 乙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水合法生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2H4(g) + H2O(g) C2H5OH(g) ,下图为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起始n(C2H4) : n(H2O) =1:1]。
西安市第七十中学高二年级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4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A .葡萄糖的实验式: CH 2OB .甲醛的结构式:C .羟基的电子式:D .乙醛的分子式: CH 3CHO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命名中不正确的是A .2,2─二甲基戊烷B .3,4─二甲基辛烷C .2-甲基-3-丁炔D .1,3─丁二烯3.为防止有机物挥发,可加一层水保存,即水封。
下列有机物中,既能用水封法保存,又能发生水 解和消去反应的是A .乙醇B .溴乙烷C .乙酸乙酯D .四氯化碳 4.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一组是A .1,1-二溴乙烷和1,2-二溴乙烷B .苯和甲苯C .乙二醇和丙三醇D .乙烯和环丙烷 5.有关物质的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 .CH C 17H 35COO2CH 2C 17H 35COO C 17H 35COO 属于酯类 B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C .属于脂环化合物D .属于芳香烃6.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 .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B .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C .2-甲基丁烷和戊烷D .乙醇和乙醚 7.下列反应不能引入羟基的是A .还原B .酯化C .加成D .水解 8.分子式为C 5H 11Cl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 .6种B .7种C .8种D .9种9.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A .萃取是常用的有机物提纯方法B .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之一C .核磁共振氢谱图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D .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10.在分子中,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数最多可能是A .17个B .18个C .19个D .20个11.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西安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大地上的不同地域和文化中,就已萌生了文字的雏形。
其中既有与汉字有承续关系的,也有与汉字无关的其他民族的文字雏形,这些文字雏形被称为“文字画”或“图画文字”。
它们还不能逐词地记录语言,因此也不能被视作严格意义上的文字。
成熟的汉字约形成于夏商之际,而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是童年时期的汉字。
虽然甲骨文中还残留着一些早期文字不规范、不严密、不准确的地方,但已经属于可以严格记录语言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字。
甲骨文的形体结构体现了“六书”的造字理据,字形丰富多彩。
其造字方法甚至有超出“六书”的地方,体现出古人的独出机杼和奇思妙想。
甲骨文总字数已有4000多个,可以自由记录语言。
甲骨文中常用字的结构已经基本定型,这些字经过几千年演变,虽然笔势笔意屡有变迁,但其基本结构没有变,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如其所记载的中华文化一样,承传有序,源远流长。
甲骨文中有很多象形字和会意字,其中有不少还保留着早期形态,这是古人采用“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手段,借助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经验积累所得,从中可以体会出古人造字时的立意和取象。
古代“书画同源”,因此甲骨文也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和美化倾向。
很多甲骨文的形体犹如美术作品中的速写,古人在构字时尽量采用简单的线条,抓住描写对象的典型特征,凝练生动,概括传神。
其形体体现出对布局上的穿插避让和形象上的饱满匀称的追求,更凸显出古人朴素的美的感觉和观念。
(摘编自《甲骨文研究的春天来了》)(材料二)1899年,甲骨文沉睡数千年后被发现。
它记载了殷商王朝的信息,为中华文明史铸就了坚实的一环。
与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古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不同,甲骨文一直绵延流传下来,演变成今天通行的汉字。
甲骨文历经三千多年演变而不改其形,以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绵延不断的历史,印证着中华民族前进的足迹,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和伟大创新精神。
西安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70分)1.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A.耀斑和色球B.黑子和日珥C.黑子和耀斑D.日冕和太阳风2.下面四幅图(图中阴影代表夜半球),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3.关于“北京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B.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时C.只适用于北京地区的范围D.北京所在的116°E的地方时4.美国哈佛大学(西五区)举办国际网页制作比赛,收件时间以当地区时2月15日23时截止,要求直接用E-mail传送假如西安的张同学要参赛,请问他最迟应在北京时间下列哪个时段前将作品发出()A.2月15日10时B.2月16日07时C.2月16日12时 D.2月15日23时5.下列节气中,西安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6.岩石圈是指 () A.地壳和上地幔的软流层B.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地壳和上地幔7.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A.大气圈、水圈、地壳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地壳、地幔、地核D.岩石圈、水圈、上地幔8.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A.风化作用B.搬运作用C.地壳运动D.侵蚀作用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9~10题。
9.图示内容反映的是 () A.断层B.地垒C.地堑D.褶皱10.关于图示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地形是谷地,因此应是向斜构造B.乙处地形是山地,因此应是背斜构造C.甲处岩层向上拱起,因此是背斜构造D.乙处岩层向下弯曲,因此是背斜构造1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于A.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B.流水搬运作用形成的C.风力搬运作用形成的D.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12.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关系的是()13.夏天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是因为()A.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弱B.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强C.云层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比较差D.云层对地面辐射吸收能力太差读“冷锋示意图”,分析判断14~15题14.这种锋面的气团活动规律是( )①暖气团推动冷气团前进②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③暖气团主动爬升④暖气团被迫抬升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5.当锋面以3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前移动,20小时后乙城市是A.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雪) B.出现连续性降水C.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D.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暖16.陡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厚的土壤的原因是()。
陕西省西安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观点你不赞成的是()A . 氢气让人欢喜让人忧B . 煤为人类提供能源和化工原料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C . 煤气化能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潜伏着的无形杀手D . 水虽然是取之不尽的,但个别地区存在用水危机2. (2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 C2H2(g) +O2(g) == 2CO2(g)+H2O(l) ΔH1=-1301.0 kJ•mol-1② C(s)+ O2(g) ==CO2(g) △H2=-393.5 kJ•mol-1③ H2(g)+ O2(g) == H2O(1) △H3 = -285.8 kJ·mol-1则反应④ 2C(s)+ H2(g) ==C2H2(g)的△H为()A . +228.2 kJ·mol-1B . -228.2 kJ·mol-1C . +1301.0 kJ·mo l-1D . +621.7 kJ·mol-13. (2分)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A . 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367.0 kJ/mol(燃烧热)B . 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中和热)C . S(s)+O2(g)=2SO2(g) ΔH=-296.8 kJ/mol(反应热)D . 2NO2=O2+2NO ΔH=+116.2 kJ/mol(反应热)4. (2分)下列方程式的书写或描述正确的是()A . 用碳酸钠溶液浸泡锅炉水垢:CaSO4+CO32-=CaCO3↓+SO42-B . 热化学方程式C2H2(g)+O2(g)=2CO2(g)+H2O(g);△H=-1256kJ/mol,表示乙炔的燃烧热为1256kJ /molC . 铂电极电解MgCl2饱和溶液:MgCl2Mg+Cl2↑D . H+(aq)+OH(aq)=H2O(l);△H=-57.3 kJ/mol,表示含1 mol 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 kJ的热量5. (2分)(2017·如皋模拟) 通过乙醇制取氢气通常有如下两条途径:a.CH3CH2OH(g)+H2O(g)=4H2(g)+2CO(g)△H1=+256.6kJ•mol﹣1b.2CH3CH2OH(g)+O2(g)=6H2(g)+4CO(g)△H2=+27.6kJ•mo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升高a的反应温度,乙醇的转化率增大B . 由b可知:乙醇的燃烧热为13.8 kJ•mol﹣1C . 2H2(g)+O2(g)=2H2O(g)△H=+485.6 kJ•mol﹣1D . 制取等量的氢气,途径b消耗的能量更多6. (2分)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 ,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内氨的质量增加了0.1mol,则反应速率为()A . v(H2)=0.03 mol/(L•min)B . v(N2)=0.02 mol/(L•min)C . v(NH3)=0.17 mol/(L•min)D . v(NH3)=0.01 mol/(L•min)7. (2分) (2018高二上·合肥期中) 下列叙述中一定能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 . 平衡常数改变B . 正、逆反应速率改变C .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D . 混合体系的压强发生改变8. (2分)已知:25 C 时,Ksp[Zn(OH)2]= 1.0×10-18 ,Ka(HCOOH)= 1.0×10-4。
2025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铜、锌、稀H2SO4构成的原电池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内电路中H+流向铜电极B.铜为正极,但铜不发生反应C.负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发生氧化反应D.外电路中电子由锌电极流向铜电极2、关于甲烷和乙烯,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能燃烧,乙烯不能B.甲烷和乙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甲烷和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 D.甲烷和乙烯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CO2和H2O3、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CH4分子的球棍模型C.Ca2+的结构示意图 D.乙醇的分子式C2H6O4、某溶液中,已知含有H+、Fe3+、Al3+等阳离子,逐滴加入NaOH溶液,则消耗NaOH溶液体积(x轴)和生成沉淀量(y轴)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其中表示正确的是()A.B.C.D.5、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下列溶液,阴、阳两极均产生气体,其体积比一直为2:1,且电解后溶液的pH增大的是A.CuSO4B.NaOH C.Na2SO4D.H2SO46、下列图像中所发生的现象与电子的跃迁无关的是( )A.燃放烟花B.霓虹灯广告C.燃烧蜡烛D.平面镜成像7、在pH均为9的NaOH和CH3COONa两种溶液中,假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 离子浓度分别为Amol/L与Bmol/L,则A和B关系为:A.A>B B.A=10-4B C.B=10-4 A D.A=B8、下列化学式只代表一种纯净物的是()A.C B.C4H10C.C2H4Cl2D.C2H69、“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
西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焓变的单位kJ·mol-1 ,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 . 当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C . 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D . 一个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键能大于反应物的总键能时,反应吸热,ΔH为“+”2. (2分) (2019高二上·杭锦后旗期末) 如图曲线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2NO+O2 2NO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标有a、b、c、d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A . a点B . b点C . c点D . d点3. (2分) (2017高二上·济南期末) 电解质溶液有许多奇妙之处,你只有深入思考,才能体会到它的乐趣.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 Na2CO3、NaHCO3两种盐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B . 常温下,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与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混合液中:c(Na+)>c(CH3COO﹣)>c(H+)>c(OH﹣)C .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H4Cl和NH4HSO4两种溶液中,c(NH4+)前者小于后者D .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5 mol•L﹣1 ,则此溶液可能是盐酸4. (2分) (2017高二下·南充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泥中含有Zn、Fe、Ag、Au等金属B . 根据Ksp(CaCO3)<Ksp(CaSO4),在生产中可用Na2CO3溶液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使之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CaCO3C . 常温下,将醋酸稀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c(H+)/c(CH3COOH)均减小D . 3H2(g)+WO3 (s)=W(s)+3H2O(g)只有在高温时才能自发进行,则它的△S <05. (2分) (2016高三上·西城期末)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钢铁表面水膜的酸性很弱或呈中性,发生吸氧腐蚀B . 钢铁表面水膜的酸性较强,发生析氢腐蚀C . 将锌板换成铜板对钢闸门保护效果更好D . 钢闸门作为阴极而受到保护6. (2分) (2018高一上·南通期中) 下列溶液与20mL 1 mol·L-1 NaNO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A . 10 mL 1 mol·L-1 Mg(NO3)2溶液B . 5 mL 0.8 mol·L-1 Al(NO3)3溶液C . 10 mL 2 mol·L-1 AgNO3溶液D . 10 mL 0.5 mol·L-1 Cu(NO3)2溶液7. (2分) (2017高一下·湖北期末) 已知:H2(g)+F2(g)═2HF(g)△H=﹣546.6kJ•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44.8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22.4 L的氢气和22.4 L的氟气吸收546.6 kJ热量B . 1 mol 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546.6 kJC . 相同条件下,1 mol 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高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 . 2 mol H﹣F键的键能比 1 mol H﹣H 键和1 mol F﹣F键的键能之和大546.6 kJ8. (2分) NO2存在下列平衡:2NO2(g)⇌N2O4(g)+Q(Q>0)在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下测定结果最接近理论值的是()A . 温度130℃、压强3.03×105PaB . 温度25℃、压强1.01×105PaC . 温度130℃、压强5.05×104PaD . 温度0℃、压强5.05×104Pa9. (2分) (2015高三上·泰兴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B . 钢铁的腐蚀过程中,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可能会同时发生C . N2(g)+3H2(g)═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 (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D . 室温下,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pH>710. (2分)(2018·绵阳模拟) 近年来,尿素电氧化法处理富含尿素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得到了广泛关注,该法具有操作简易、处理量大、运行周期长等优点,且该过程在碱性条件下产生无毒的CO2、N2.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负极发生的反应为:B . 正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C . 隔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D . 处理掉废水中尿素1.0g时消耗O2 0.56L(标准状况)11. (2分) (2016高二上·吉林期中) 某学生为完成2HCl+2Ag═2AgCl+H2↑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实验的是()A .B .C .D .12. (2分)(2016·宜丰模拟)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Cu不能发生如下反应:Cu+2H2O=Cu(OH)2↓+H2↑.但选择恰当电极材料和电解液进行电解,这个反应就能变为现实.下列四种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中,能实现该反应最为恰当的是()A B C D阳极石墨Cu Cu Cu阴极石墨石墨Fe Pt电解液CuSO4溶液Na2SO4溶液H2SO4溶液H2OA . AB . BC . CD . D13. (2分)如图是一原电池的装置,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 . 装置中铜是负极B . 铜表面的反应为:2H++2e-=H2↑C . 电流的方向是从铁经导线流向铜D . 构成原电池后,铁与硫酸铜的反应速率加快14. (2分)(2019·杭州模拟) 类比pH的定义,对于稀溶液可以定义pC=-lgC,pKa=-lgKa。
西安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题(必修1)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e:20 Na:23 Al:27 K:39Fe:56 Zn:65第I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萃取碘水中的碘,可用的萃取剂是:①四氯化碳②汽油③酒精( )A、只有①B、①和②C、①和③D、①②③2、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3、在相同条件下,两个体积相等的容器,一个充满一氧化氮气体,另一个充满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这两个容器内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总数B、质子总数C、电子总数D、质量4、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他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p(O2)B、p(O2)> p(Ne)> p(H2)C、p(H2)> p(O2)> p(Ne)D、p(H2)> p(Ne)> p(O2)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醋酸加入氨水:CH3COOH + NH3•H2O = CH3COO- + NH4+ + H2O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Cu + Ag+ = Cu 2++ AgC、碳酸钙加入醋酸:CO32- + 2 CH3COOH = CO2↑+ 2 CH3COO- + H2OD、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应:H++OH-=H2O6、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I-Cl-Al3+S2-B、Na+K+ NH4+Ba2+C、Br- Cl-S2-CO32-D、SO32-NO3-SO42-HCO3-7、下列各组试剂在溶液中反应,当两种试剂的量发生改变时,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氯化镁、氢氧化钠B、硫酸钠、氢氧化钡C、碳酸氢钠、氢氧化钡D、氯化铝、氨水8、重金属离子有毒性。
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12 Cu-64 Ag-108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题2分)1.全球变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推广“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B .推进小火力发电站的兴建,缓解地方用电困难,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C .推广“绿色自由”计划,吸收空气中的CO 2并利用廉价能合成汽油D .利用晶体硅制作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2.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的反应。
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 )A .v (H 2)=0.1 mol·L -1·min -1B .v (N 2)=0.1 mol·L -1·min -1C .v (N 2)=0.2 mol·L -1·min -1D .v (NH 3)=0.3 mol·L -1·min -13.反应3Fe(s)+4H 2O (g)=====高温Fe 3O 4(s)+4H 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 A .增加铁的量B .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C .升高温度D .压强不变,充入N 2使容器体积增大4.S(单斜)和S(正交)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①S(单斜,s)+O 2(g)===SO 2(g) ΔH 1=-297.16 kJ·mol -1②S(正交,s)+O 2(g)===SO 2(g) ΔH 2=-296.83 kJ·mol -1③S(单斜,s)===S(正交,s) ΔH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ΔH 3=+0.33 kJ·mol -1B .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 .S(单斜, s)===S(正交,s) ΔH 3<0,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D .S(单斜,s)===S(正交,s) ΔH 3>0,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5.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 .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 .两烧杯中溶液的pH 均增大D .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6.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 ΔH <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7.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 A.pH=7的溶液B.c(H+)=10-7mol·L-1的溶液C.c(H+)/c(OH-)=10-14的溶液D.氨水和硫酸铵的混合液中c(NH4+)=2c(SO42-)8.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 kJ/mol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则H2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D.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 (s)+O2(g)===2CO(g) ΔH2;则ΔH1<ΔH2 9.已知:HCN( aq)与NaOH(aq)反应的ΔH=-12.1 kJ·mol-1; HCl(aq)与NaOH(aq)反应的ΔH=-55. 6 kJ·mol-1。
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等于( )A.-67.7 kJ·mol-1B.-43.5 kJ·mol-1C.+43.5 kJ·mol-1D.+67.7 kJ·mol-110.有关键能(破坏22H=-989.2 kJ·mol -1,则X的值为(已知1 mol Si中含有2 mol Si—Si键,1 mol SiO2中含有4 mol Si—O键)( ) A.423.3 B.460C.832 D.92011.在25 ℃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B.反应可表示为X+,其平衡常数为1 600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12.以硫酸铜作电解液,对含有杂质Fe、Zn、Ag的粗铜进行电解精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粗铜与直流电负极相连;②阴极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③电路中每通过3.01×1023个电子,得到的精铜质量为16g④杂质Ag以Ag2SO4的形式沉入电解槽形成阳极泥A.①③B.②④ C.③④ D.②③13.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的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种物质(中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A.CuCl2[CuSO4] B.NaOH[H2O]C.NaCl[H2O] D.CuSO4[Cu(OH)2]14.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溶液的K W相同,由水电离的c(H+):①=③>②=④B.向等体积的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100 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C.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②最大D.将②、③两种溶液混合后,若pH=7,消耗溶液的体积为:③>②15.在密闭容器中,给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气体混合物加热,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CO(g)+H 2O(g)H2(g)+CO2(g)。
在500 ℃时,平衡常数K=9。
若反应开始时,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都是0.02 mol/L,则在此条件下CO的转化率为( )A.25% B.50%C.75% D.80%16.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气体放出的热量为Q,完全吸收它生成的CO2气体生成正盐,需5 mol·L-1的NaOH溶液100 mL,则丁烷的燃烧热为( )A.16Q B.8QC.4Q D.2Q17.如图甲池和乙池中的四个电极都是惰性材料,请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装置之间没有盐桥,故不能形成电流B.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C2H5OH+16OH--12e-===2CO32-+11H2OC.一段时间后,乙池d电极周围的溶液呈现棕褐色D.乙池在反应前后溶液的pH不变18.室温时,CaCO3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25 ℃其溶度积为2.8×10-9mol2/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数值为2×10-5B.c点时有碳酸钙沉淀生成C.加入蒸馏水可使溶液由d点变到a点D.b点与d点对应的溶度积相等19.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溶液中:K+、Na+、CO32-、NO3-B.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Na+、NH4+、I-、Br-C.c(H+)=10-1 mol/L的溶液中:Cu2+、Al3+、SO42-、NO3-D.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的溶液中:Na+、Mg2+、Cl-、SO42-20.对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0.1 mol/L的(NH4)2SO4溶液中:c(SO2-4)>c(NH+4)>c(H+)>c(OH-)B.0.1 mol/L的NaHCO3溶液中:c(Na+)=c(HCO-3)+c(H2CO3)+2c(CO2-3)C.将0.2 mol/L NaA溶液和0.1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碱性溶液中:c(Na+)+c(H+)=c(A-)+c(Cl-)D.在25℃100 mL NH4Cl溶液中:c(Cl-)=c(NH+4)+c(NH3·H2O)21.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 - 2e— + 2OH— == Zn(OH)2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 -3e— + 5OH— == FeO42— + 4H2OC. 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 mol K2FeO4被氧化D. 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22.下图甲和乙是双液原电池装置。
由图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d(s)+Co2+(aq)===Co(s)+Cd2+(aq)B.2Ag(s)+Cd2+(aq)===Cd(s)+2Ag+(aq)反应能够发生C.盐桥的作用是形成闭合回路,并使两边溶液保持电中性D.乙图当有1 mol电子通过外电路时,正极有108 g Ag析出二、填空题(共56分)23.(8分)常温下,用0.1000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0 mol/L HCl溶液和 20.00 mL 0.1000 mol/L CH3COOH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1)由A、C点判断,滴定HCl溶液的曲线是______(填“图1”或“图2”);(2)a=________ mL;(3)c(Na+)=c(CH3COO-)的点是________;(4)E点对应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24.(10分)物质在水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和沉淀的溶解平衡,它们都可看作化学平衡。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A为0.1 mol·L-1的(NH4)2SO4溶液,在该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
(2)B为0.1 mol·L-1NaHCO3溶液,实验测得NaHCO3溶液的pH>7,请分析NaH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为FeCl3溶液,实验室中配制FeCl3溶液时通常需要向其中加入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把B和C溶液混合,将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