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认识方向第二课时认识平面上的东、西、南、北
- 格式:ppt
- 大小:2.11 MB
- 文档页数:11
第三单元认识方向单元教材简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并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学会用上下左右来描述物体的的位置。
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学关于东南西北认识方向的问题,体会东南西北在日常生活中是判断方位的主要标志。
教材首先安排了一个有关方位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得知面对太阳站立,前面是东方,后面是西方,左面是北方,右面是南方。
然后通过试一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初步掌握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三个方向的方法,从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之后又通过对东南西北的了解要求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四个方向,并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七个方向,并能用他们描述物体所在位置。
低年级学生对于这八个方位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具体对应位置不是很了解,容易造成思维混乱,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整理掌握确定方位的常识,这些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方向,并有意识的注重这八个方位排列规律的教学。
单元教学目标1、在经历现实情境中,确定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过程,能正确辨别这四个方向,并能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四个方向。
2、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七个方向,并能用他们描述物体所在位置。
3、在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的数学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用到方向的知识,发展学生思维空间。
课时安排共三课时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一)第二课时认识东南西北(二)第三课时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一)教学内容教材19~20页主备教师施莉娜协备教师教学目标1、在经历现实情境中,确定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过程,能正确辨别这四个方向。
2、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三个方向,并能用他们描述物体所在位置。
3、在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的数学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用到方向的知识,发展学生思维空间。
教学重点能在现实情境中正确辨认东南西北。
教学难点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三个方向。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让学生按照四个方位站好。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方向(东、南、西、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方向(东、南、西、北)》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并学会辨别方向,包括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方向的概念,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感知方向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方向有一定的认知,他们能够粗略地辨别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但对方向的系统学习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也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学会辨别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并学会辨别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辨别方向。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方向卡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方向。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迷路小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方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1)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辨别方向的方法。
(3)教师进行示范,讲解如何正确辨别方向。
3.实践操作:(1)学生进行方向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尝试在环境中辨别方向。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方向知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课时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 - 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理解平面图上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概念。
- 学会使用平面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能够准确地指出和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空间方位感知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 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平面图的方向,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方位识别的兴趣,激发探索地理知识的欲望。
- 增强学生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面图上的方向概念,掌握方向的辨别方法。
- 难点: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方向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平面图教具、教室模型、方向指示板。
- 学具:学生用平面图、指南针、画有方向的小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平面图,如学校平面图、公园平面图等,让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
-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平面图上的方向吗?”引导学生思考。
2. 探究新知(10分钟)-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
-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的教室模型中体验方向,并记录下来。
- 引导学生总结出平面图上方向的辨别方法。
3. 实践操作(10分钟)- 每个学生分发一张平面图,要求他们在图上标出东、南、西、北。
- 学生分组进行方向游戏,用指南针验证方向是否正确。
4. 巩固练习(15分钟)- 出示一些平面图,让学生指出图上的方向。
- 学生互相提问,检验对方的方向知识掌握情况。
5. 拓展应用(5分钟)- 利用教室内的物品,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平面图,并标注方向。
- 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方向知识解决问题。
6. 总结评价(5分钟)-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方向知识。
-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第XX页的练习题。
- 设计一张自己房间的平面图,标注方向,并写一段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方向(东、南、西、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方向(东、南、西、北)》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方位概念,能够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方向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方向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大多局限于口头表达,对方向的概念还不够系统和深刻。
本节课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方向,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概念,能正确辨别和表述方向。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概念,能正确辨别和表述方向。
2.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方向。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方向知识。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地球仪、方向板、卡片、实物等。
2.学具:每人一个方向板,一张卡片。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方向标记,激发学生对方向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图片中包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方向。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指指向相应的方向,加深对方向的认识。
3. 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个方向板。
学生轮流站在方向板前,闭上眼睛,按照教师给出的指令,转动方向板,找出指定的方向。
认识东、南、西、北數學教案設計
主题:认识东、南、西、北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方向概念,包括东、南、西、北。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方向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介绍和讲解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概念。
2. 教授如何使用指南针识别方向。
3. 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如在地图上标出某个地点的方位。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新课
通过讲述一些关于方向的故事或者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方向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讲解新知
(1)介绍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并让学生理解和记忆。
可以借助实物模型或动画来帮助学生理解。
(2)教授使用指南针识别方向的方法,包括如何看指南针上的指针,以及如何根据指针确定方向。
第三步: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例如在教室里放置一些标记物,让学生用指南针找出它们的方位;或者在地图上标注出一些地方的方位。
第四步: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解答学生的问题,巩固学习成果。
四、课后作业:
1. 完成一份关于方向的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东、南、西、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在家里找一个地方,使用指南针找出它的方位,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评估:
通过课后的测验和作业,了解学生对方向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观察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教案|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平面图上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概念。
2. 学生能够使用指南针或基本方向知识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
3. 学生能够在平面图上识别和标出东、南、西、北方向。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能够学会使用实际情境中的物体和方向来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方向辨识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方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周围环境的热情。
2.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平面图上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理解和应用。
2. 利用指南针和实际物体确定方向的方法。
难点:1. 方向的相对性理解和应用。
2. 在复杂平面图中的方向辨识。
教学方法导入: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如早晨太阳升起的方向,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东、南、西、北的概念。
探究:利用校园平面图或社区地图,指导学生识别和标出方向。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方向辨识游戏,如"藏宝图",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第一环节: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大家每天早晨起来,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2. 学生回答:东。
3. 教师进一步提问:那你们知道东面是什么方向吗?其他方向又在哪里呢?4.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东、南、西、北的方向。
第二环节: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展示校园平面图,指出图上的东、南、西、北。
2.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在平面图上标出四个方向。
3. 教师讲解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如何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第三环节:实践探究(10分钟)1. 教师分发社区地图,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找出特定的地点,并标出其相对于自己家的方向。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方向辨识任务。
第四环节:巩固提升(5分钟)1. 教师设计一些关于方向的问题,如“如果你面朝北,左边是什么方向?”2. 学生回答问题,加深对方向的理解。
第2课时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教材第4页例2及相关内容。
1.使学生知道地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并能看懂平面图或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正确辨认平面图上的不同方向,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3.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掌握平面图或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
难点:学会在平面图上或地图上辨认方向。
多媒体课件。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哪位同学来说说我们教室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同学们先观察,再指名学生汇报,全班评价。
师:如果将你们观察到的教室四个方向上的物体画在纸上,应该怎样画呢?如何确定东、南、西、北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1.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1)师出示例1情境图。
如果要将例1情境图中的操场、图书馆、大门、体育馆和教学楼用示意图表示出来,该怎么绘制?同学们独立绘制示意图,小组内互相交流,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指名学生汇报展示。
师: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要怎么办才行?师强调指出:平面图和地图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统一要求绘制的。
小组交流,体会不同的确定方向的方法会给绘图带来不同的结果。
(2)绘制校园示意图师:请同学们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要求,重新绘制校园平面图。
教师指出:在画平面图或地图时,一般要画一个向上的箭头,箭头上写一个“北”字,表示这幅平面图或地图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绘制的。
请同学们给自己画的校园平面图加上方向标。
2.根据平面图描述物体的位置。
师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
师: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出平面图的北方?生: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用箭头指向上面,表示北。
师:请同学们看示意图,怎样描述建筑物的位置?如:大门在操场的什么方向?生:图中大门在操场的下面,就是在操场的南面。
师:体育馆在操场的什么方向?生:图中体育馆在操场的左面,就是在操场的西面。
第三单元认识方向教材分析有关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常被用来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以及确定行走的方向与路线。
这种方法比用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词进行描述更加客观,也更便于交流。
过去,小学数学里很少有关于方向知识的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把方向知识作为“图形与几何”领域里“方向与位置”部分的教学内容,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日常生活的环境,从而发展空间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向包括东、南、西、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
其中,东、南、西、北是四个主要方向,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可随着上述四个主要方向而确定。
数学课程标准对这些内容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在这四个方向中任意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知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
例题教学内容练习编排例1联系现实生活空间认识东、南、西、北例2认识地图和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例3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安排三次“想想做做”没有单元练习从上表能够看到,四个主要方向是教学重点,而四个辅助方向的教学要求,要比四个主要方向的教学要求低一些。
1. 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在实现空间里认识东、南、西、北等主要方向;借助自己的肢体活动,辨认各个方向。
太阳从东边升起,是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的常识。
本单元的教学从这里开始。
例1呈现的情境图里,一个女孩面向太阳走在上学路上。
“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意在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并由此展开对方向知识的教学。
例题利用小明面向太阳站立的情境图,帮助学生了解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之间的关系。
情境图里,已经分别标出了东、南、西、北,让学生根据图画里的标注,填写“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通过这些填写,明白东是相对的,南和北是相对的。
这样,学生知道了东面,就应该能指出西面;知道了南面,就应该能指出北面。
由于小明的朝向与学生的朝向一致,他的双臂平伸着,意味着左右两面的方向相对,前后两面的方向相对,而且情境图的四个角上还标出了东、南、西、北,所以学生完成教材要求的填空,体会方向之间的相对关系,不会有困难。
认识东、南、西、北-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东、南、西、北的概念。
2.能够熟练绘制东南西北的符号。
3.能够使用东南西北的符号描述物品的位置关系。
4.能够在具体场景中使用东南西北的符号指示方向。
二、教学重点1.东南西北符号的绘制。
2.东南西北符号的使用。
三、教学难点1.将东南西北符号应用于具体场景中。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东南西北符号的概念:“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东南西北符号。
它们代表的是方向,东是向着日出的方向,南是向着气温较高的南方方向,西是向着日落的方向,北是向着气温较低的北方方向。
”2. 学习(25分钟)(1)通过图片展示东南西北符号的样式。
(2)老师向学生演示如何画东南西北的符号,学生们跟着老师一起画。
(3)老师讲解一些使用东南西北符号的例子,例如:家门口是南,教室左边是东,窗户对面是西等。
3. 巩固(15分钟)(1)老师向学生出示图片,在图片上标记一些物品的位置关系,要求学生用东南西北的符号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2)老师出示某个场景的图片,要求学生在图片上使用东南西北的符号指出某个方向。
4. 作业(10分钟)老师在黑板上出题,让学生在答题卡上回答,具体内容如下:请你在以下空方格中填上相应的东南西北符号:北()、南()、东()、西()1、上课铃声在教室的 _________()响了。
2、我的书包放在桌子的 _________()边。
3、我的家门口朝向 _________()。
4、我的学校门口朝向 _________()。
五、教学效果评估学生能够熟练绘制东南西北的符号,能够使用东南西北的符号描述物品的位置关系,能够在具体场景中使用东南西北的符号指示方向。
《认识东、南、西、北》是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够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将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教学:一、导入新课在导入环节,我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回顾已经学过的方向知识,如上下、左右等。
然后,我将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有四个主要的方向吗?”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探究新知在这一环节,我将采用直观演示、小组合作和游戏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 直观演示:我将准备一个地球仪,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四个主要方向。
同时,我将邀请学生上台,亲自转动地球仪,感受不同方向的方位。
2. 小组合作:我将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人。
每组学生将分别扮演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角色,然后按照指定方向站立。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四个方向的位置关系。
3. 游戏活动:我将组织学生进行“找方向”的游戏。
游戏规则是:一名学生闭上眼睛,其他学生按照老师给出的方向(如“向前走三步,然后向左转”)进行移动。
最后,睁开眼睛的学生需要判断其他学生所在的方向。
这个游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四个方向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在巩固环节,我将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向知识进行解答。
例如,我会给出一些物体和方向的描述,让学生画出相应的位置关系图。
此外,我还会组织学生进行“你说我猜”的游戏,一名学生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另一名学生猜测物体所在的方向。
通过这些练习,巩固学生对四个方向的认识。
四、课堂小结在课堂小结环节,我将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特点和位置关系。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以及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方向知识的经验。
五、课后作业课后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将所学的方向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