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亚乙基三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3
二乙烯三胺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二亚乙基三胺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二乙烯三胺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二亚乙基三胺纯品浓度 99% CAS No. 111-40-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 8.2 类碱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鼻、喉和粘膜有腐蚀性,可引起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蒸气、雾或液体对眼有强烈腐蚀性,重者可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造成灼伤;对皮肤有致敏性,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 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和虚脱。
慢性影响:有明显的致敏作用。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若有灼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 15 分,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并休息,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能与硝酸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2-乙基己胺化学品英文名:2-ethylhexylamine;3-(aminomethyl)heptane化学品别名:3-(氨基甲基)庚烷CASNo.:104-75-6ECNo.:203-233-8分子式:C8H19N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跟皮肤接触有毒。
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吸入有毒。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3;急毒性-皮肤,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急毒性-吸入,类别3。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易燃液体和蒸气,皮肤接触会中毒,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造成严重眼损伤,吸入会中毒。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感觉不适,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低温。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生成的蒸气或气溶胶(雾、烟),可对身体产生毒害作用。
1.物质的理化常数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鼻、喉和粘膜有腐蚀性,可引起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
蒸气、雾或液体对眼有强烈腐蚀性,重者可导致失明。
皮肤接触可造成灼伤;对皮肤有致敏性。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和虚脱。
慢性影响:本品有明显的致敏作用。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低毒类。
1080mg/kg (大鼠经口);1090mg/kg(兔经皮) 急性毒性:LD50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4.实验室监测方法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14378-93,水质)纳氏试剂比色法《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5.环境标准美国(1982)车间卫生标准 4mg/m3(皮)前苏联地面水中最高容许浓度 0.2mg/L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可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存容器内。
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
废料同易燃溶剂掺和后焚烧,焚烧系统要装置后燃烧室。
焚烧炉排出的气体要通过洗涤器除去有害成分。
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后,淋浴更衣。
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三、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亚乙基三胺化学品英文名:diethylenetriamine;2,2'-iminodiethylamine化学品别名:二乙撑三胺CAS No.:111-40-0EC No.:203-865-4分子式:C4H13N3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跟皮肤接触可能会引起敏化作用。
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2015)危险性类别判定,该产品分类如下: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皮肤敏化作用,类别1;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
|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造成严重眼损伤。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发生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就诊。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 危害描述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腐蚀物能引起呼吸道刺激,伴有咳嗽、呼吸道阻塞和粘膜损伤。
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皮肤直接接触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皮肤直接接触造成严重皮肤灼伤。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能造成严重化学灼伤。
如果未得到及时、适当的治疗,可能造成永久性失明。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乙胺;二乙基胺化学品英文名:diethylamine;N-ethylethanamine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二乙胺109-89-7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
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可引起喉头水肿、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肺水肿;高浓度吸入可致死。
蒸气对眼有刺激性,可致角膜水肿。
液体或雾引起眼刺激或灼伤。
长时间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口服灼伤消化道。
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燃爆危险: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如有不适感,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腐蚀性,能腐蚀玻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二乙烯三胺(D E T A)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二亚乙基三胺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二乙烯三胺化学品英文名称:Diethylenetriamine企业名称:爱敬海洋(江西)化工有限公司地址:江西省宜春市工业园邮编:336000电子邮件地址:传真号码:0086-795-3653666企业应急电话: 0086-795-3666260技术说明书编码:生效日期:2010年3 月5 日国家应急电话:(0532)3889090;(0532)388919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化学品名称:二亚乙基三胺纯品有害物成分浓度 CAS No.二亚乙基三胺 99% 111-40-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鼻、喉和粘膜有腐蚀性,可引起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蒸气、雾或液体对眼有强烈腐蚀性,重者可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造成灼伤;对皮肤有致敏性,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 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和虚脱。
慢性影响:有明显的致敏作用。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若有灼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并休息,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能与硝酸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2-乙基己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2-乙基己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2-ethylhexylam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906CAS No.:104-75-6 分子式:C 8H 19N 分子量:129.24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烈的刺激性。
高浓度接触严重损害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
接触后出现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水、干粉、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2-乙基己胺 104-75-6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1.物质的理化常数国标编号————CAS号111-40-0中文名称二亚乙基三胺英文名称Diethylenetriamine别名二乙撑三胺;二乙烯三胺分子式C4H13N3;H2NCH2CH2NH2CH2CH2NH2外观与性状无色或黄色透明液体,略有氨的气味分子量103.17蒸汽压0.03kPa/20℃闪点:94℃熔点-39℃沸点:207℃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不溶于乙醚密度相对密度(水=1)0.96;相对密度(空气=1)3.48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主要用途用凭据这羧络合指示剂、气体净化剂、环氧树脂固化剂,也用于合成橡胶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鼻、喉和粘膜有腐蚀性,可引起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
蒸气、雾或液体对眼有强烈腐蚀性,重者可导致失明。
皮肤接触可造成灼伤;对皮肤有致敏性。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和虚脱。
慢性影响:本品有明显的致敏作用。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1080mg/kg (大鼠经口);1090mg/kg(兔经皮)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4.实验室监测方法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14378-93,水质)纳氏试剂比色法《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5.环境标准美国(1982)车间卫生标准 4mg/m3(皮)前苏联地面水中最高容许浓度 0.2mg/L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可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存容器内。
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二亚乙基三胺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二乙烯三胺化学品英文名称:Diethylenetriamine 企业名称:爱敬海洋(江西)化工有限公司地址:江西省宜春市工业园邮编:336000电子邮件地址:传真号码:0086-795-3653666企业应急电话: 0086-795-3666260技术说明书编码:生效日期:2010年3 月5 日国家应急电话:(0532)3889090;(0532)388919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化学品名称:二亚乙基三胺纯品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二亚乙基三胺 99% 111-40-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鼻、喉和粘膜有腐蚀性,可引起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蒸气、雾或液体对眼有强烈腐蚀性,重者可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造成灼伤;对皮肤有致敏性,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 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和虚脱。
慢性影响:有明显的致敏作用。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若有灼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并休息,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能与硝酸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英文名:N,N,N',N'',N''-Pentamethyldiethylenetriamine分子式(Formula):C9H23N3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173.30CAS编号:3030-47-5物化性质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为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能溶于水、醚及醇类溶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
相对密度(20℃): 0.8302~0.8306凝固点:< -20℃闪点(PM-CC):83.3℃沸程:196~201℃或70~80℃(1100Pa)黏度(25℃):2mPa.s产品应用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是聚氨酯反应的高活性催化剂,它以催化发泡反应为主,也用于平衡整体发泡及凝胶反应。
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广泛用于各种聚氨酯硬泡,包括聚异氰尿酸酯板材硬泡。
由于它的强烈发泡效果,能够改善泡沫流动性,因此改善产品生产工艺和提高制量,它常与DMCHA等共用。
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除了单独用作聚氨酯泡沫塑料配方的催化剂,也可与其他催化剂共用。
单独作为硬泡催化剂时,用量范围为每100份多元醇1.0-2.0份。
包装170kg/桶供应商新典化学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本公司还供应下列聚氨酯催化剂:二甲基环己胺(DMCHA):聚氨酯硬泡催化剂N,N-二甲基苄胺(BDMA):在聚氨酯行业是聚酯型聚氨酯块状软泡、聚氨酯硬泡及胶黏剂涂料的催化剂,主要用于硬泡三乙烯二胺(TEDA):聚氨酯高效催化剂,用于软泡双(二甲氨基乙基)醚:高催化活性的聚氨酯催化剂,多用于聚氨酯软泡N,N-二甲基乙醇胺:聚氨酯反应型催化剂五甲基二乙烯三胺(PMDETA):聚氨酯凝胶发泡催化剂,广泛用于聚氨酯硬泡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DMP-30):聚氨酯三聚催化剂,也可作环氧促进剂双吗啉二乙基醚(DMDEE):聚氨酯强发泡催化剂二甲氨基乙氧基乙醇(DMAEE):用于硬质包装泡沫的低气味反应性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T-12):聚氨酯强凝胶性催化剂三(二甲氨基丙基)六氢三嗪(PC-41):具有优异发泡能力的高活性三聚共催化剂四甲基乙二胺(TEMED):中等活性发泡催化剂,发泡/凝胶平衡性催化剂四甲基丙二胺(TMPDA):可用于泡沫塑料微孔弹性体的催化剂,也可作环氧促进剂四甲基己二胺(TMHDA):特别用于聚氨酯硬泡,是发泡/凝胶平衡性催化剂三甲基羟乙基丙二胺(Polycat 17):反应性低烟雾平衡性叔胺催化剂三甲基羟乙基乙二胺(Dabco T):反应性发泡催化剂,具有低雾化性新典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