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采油技术在我油田应用现状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国内外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摘要:对世界三次采油技术的前期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了国外采油技术的现状,。
结合中国油田具体油藏情况及原油性质,分析了国内三次采油的主要发展方向,以及国内的技术特点,并总结国内三采现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关键词:三次采油,化学驱,热力驱,CO2混相/非混相驱,中国三次采油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油气需求自然水涨船高,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供应供应却难填欲壑。
依靠技术进步,增加新的储量发现,提高油田采收率,增加可采储量,是石油确保原油稳定增长、实现石油资源接替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
另外,国内多数油田目前处于高含水期开采阶段,综合采收率仅为32%左右,意味着仍有六成以上的石油“留守”地下。
而且,“多井低产”的问题难以回避。
三次采油(EOR)技术是一项能够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新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油田开发技术。
在过去的数十年内,世界石油大国都把如何提高原油才忧虑作为研究工作的重点目标。
依靠技术的发展,分析近几年来原油产量构成,提高采收率技术获得的产量已达到相当比重,其中三次采油技术更是功不可没,这技术对减少充分挖掘中国石油自身潜力,维持原油稳产、增产,对于减少我国对外原油依赖程度,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战略需要。
世界三次采油发展历程世界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经历了3次阶段的飞跃。
第一阶段: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这是蒸汽吞吐项目的高速发展时期。
50年代后期,蒸汽在南美洲委内瑞拉首次用于重油开采,从此在世界范围内打开了重油这个资源宝库。
60年代中期,美国蒸汽项目数和产量激增,实施中的蒸汽项目达到了132个,其中蒸汽吞吐项目达94个,蒸汽驱项目38个。
第二阶段: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化学驱的发展达到高峰期。
据1971年调查,美国EOR项目共有133个,其中蒸汽驱53个,火烧油层38个,化学驱19个,气驱23个。
虽然蒸汽项目仍是主要的,但其他项目的数量加起来已超过蒸汽驱项目数。
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采油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采油新兴技术不断被应用于我国石油行业,促进了我国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
从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到第三次采油技术,石油开采在技术层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对于我国基础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从而更好促进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三次采油技术;石油开采;发展现状及展望背景石油行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石油开采作为石油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为我国直接提供原油的重要工作。
另外开采技术直接决定了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石油采取的效率问题,但是传统的开采技术过于落后,很难满足新时期人们对石油开采的需求了,随着信息技术和开采技术不断发展,三次采油技术获得空前的发展,对于提升采油效率和利用率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也有效降低了石油企业的开采成本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研究三次采油技术对于石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1.三次采油技术的具体概念三次采油技术是在一次采油,二次采油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关于一次采油的概念是是指利用天然油层能量进行石油开采的过程,是人们最早进行采油所使用的技术,但是这种采油由于技术的限制,使得采油的产量不高,只能占到石油蕴藏量的5%-20%。
二次采油技术主要实在地层能量释放之后,通过人工技术来进行持续不断开采原油,常用的技术有人工注水或者人工注气的方法,来不断增补油层的能量,从而使得增大地层压力,在压力的作用下不断进行原油的开采。
使用二次技术在效率比一次开采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升,采收率能够得到15%-20%之间。
三次采油技术是在一次技术和二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的一种技术,主要是通过使用化学物质来调节油、气、水及岩石相互之间的性能,从而在采收率上面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三次采油技术又被成为提高采收率法,在国外这种技术又被成为EOR(EnhancedOilRecovery)技术。
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现状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则为主要的需求能源之一,石油资源的稳定开采与供应,确保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也提升了石油企业的实际收益。
我国对于石油的需求在不断增大,各类产品层出不穷,而且将维持快速增长很长一段时间,必然会成为世界使用时候资源的超级大国之一。
因此,为了实现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石油开采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简述了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情况,并对三次采油技术未来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三次采油技术;发展情况;研究方向前言石油资源的稳定供应对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此同时与人们生产生活质量的保障也有关系。
中国石油有几大重点资源只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地。
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开采的深度越大,开采难度亦会越大,因而开采成本也会相应越高,三次采油方法在深度大的地区经常应用,所以改善三次采油技术,有利于减少生产成本。
1、三次采油技术发展情况概述1、1三次采油技术分析三次采油技术,顾名思义,是进行第三次的采油所应用的关键性技术,石油开采中经过一次开采,二次开采后,通过一类技术手段进行的三次开采,即称之为三次采油。
分三次采油技术有几种技术形式:化学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
具体分析在实际发展中,关于三次采油技术的应用,也是通过相应的手段,利用理工类知识改善深层油藏物质在各相之间的性能,最终达到提升三次开采效率的目的。
利用好三次采油技术,可以提升了油田的出油率,节约圣餐成本。
与此同时,三次采油技术还能够提升了石油企业的的实际收益,此外对于能源的供应质量提升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2三次采油技术的分类三次采油技术的分类主要是通过不同油层开采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具体分类的,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三次采油技术主要有四种:化学法采油、热力法采油、微生物法采油以及气驱采油;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注二氧化碳方法的使用也在不断扩大。
三次采油技术的主要技术是以注蒸汽为主体的热采方法。
石油开采三次采油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探析随着油藏资源的不断开采,石油开采技术也在不断地升级发展。
三次采油技术作为目前采油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具有开采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等优势。
本文将从三次采油技术的概念和分类、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展前景及展望等方面进行探析。
一、三次采油技术的概念与分类常规的石油开采方式只能开采出油井周围的原油,而难以开采到岩石缝隙中的原油,这就需要三次采油技术的应用,使原本难以开采的岩石缝隙中原油被采集。
三次采油技术三个阶段,即水驱、气驱和聚合物驱的联合协同作用,采用化学物质或者物理手段促进岩石中残余原油的流动,从而实现石油的再生产。
三次采油技术根据驱油介质的不同分为水驱三次采油、气驱三次采油和聚合物驱三次采油。
其中,水驱三次采油是指锁藏在岩石中间的原油被水冲刷而被驱出来,通过井口采集。
气驱三次采油是指通过注入天然气或二氧化碳等气体来驱动岩石中的残余原油,使其流入油井,达到采油目的。
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是利用聚合物在岩石中墙面结合的特性,使残余原油形成微粒,流动性增强,更易于提取,从而实现采油。
二、三次采油技术的应用现状三次采油技术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应用于我国石油产业,至今已在大量油田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据统计,目前我国开采原油的三次采油技术以上的采油比例已经达到90%以上,水驱占48%,气驱占25%,聚合物驱占17%。
水驱三次采油技术是三次采油技术的主要方式之一,自1979年在长庆油田成功应用后,连续取得一系列的成功应用。
例如,水驱三次采油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福山油田、大同油田、庆东油田等油田中。
在应用过程中,水驱三次采油技术主要包括水泵驱动、注水管具、自动控制装置等工具的协同使用,从而实现原油的提取。
气驱三次采油技术也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应用场合多样。
例如,氦气、亚气等非常效气体采用于致密油、油页岩等难以采集的地层中,提高了采油效率。
二氧化碳气体采用于黄骅油田、海拉尔油田等油田,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油田管理浅析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赵俊辉(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第二油矿,黑龙江大庆163511)摘要:随着我国近年来科技及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类能源的进口量日益倍增,尤其石油方面的需求量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甚至成为世界石油净进口量名列前茅的大国。
石油产业的兴衰直接与国家的经济挂钩,采油技术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为了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就必须在石油原油开采方面进行全方面的研究与探索,文章简单概述了石油的重要性以三次采油技术的研究内容,且在其研究方向上提出了关于发展趋势的意见。
关键词:发展趋势;研究方向;现状由于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石油开采的难度愈来愈大,致使石油开采的成本也日益增高。
为此研究出了三次采油技术,通过化学注入、气体注入、微生物注入、超声波刺激等方法来实现的采油技术,三次采油技术的出现为石油采油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提高了油田原油采收率,而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采油成本。
1三次采油技术的分类1.1三次采油技术的分类与原理一次采油指以油层本身能量来开采石油,向油层注入气体或水等给油层补充能量从而开采称为二次采油,利用化学物质改善油、水气体及岩石之间的性能,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开采,称为三次采油[1]。
除此之外还有微生物注入以及热回收等方法来更大程度上实现石油采收率的提升,由于石油价格近年来不断升高,气体注入开采石油的方法也在很大程度的使用。
1.2化学趋采油(1)碱趋采油(2)聚合物采油(3)表面活性剂趋采油(4)表面活性剂-碱-聚合物驱采油1.3热力采油法热力采油是指将原油油体通过加热注入或燃烧使其形成移动热流。
主要是靠降低原油粘度,提升温度增加原油流动力的原理,从而有效保证油田采油量以及开采效率。
1.4微生物趋油技术微生物趋油技术是指通过地面向油层注入分离培养的微生物菌液和营养液,或者向油层注入微生物和营养液,利用微生物繁衍能力强的特点使其在油层内生长。
利用这些微生物个体微小不占用空间,繁衍能力适应能力极强,且无毒无公害的特点,产生有利于增油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提升采油率,优化油田的作用[2]。
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由于采用三次采油方法能大大提高采收率,增加的可采储量相当于全国目前剩余储量56%,若把这种潜力挖掘出来,相当于我国的可采储量增加一倍以上。
为此,发展三次采油是我国石油开采的必经之路。
一、三次采油方法分类三次采油方法很多,根据不同油层开采的特点,前世界广泛使用的主要有四类,即化学法、气驱、热力和微生物采油。
1.化学法使用化学方法进行三次采油亦可分为很多类,主要为以下几种:1.1碱驱碱驱油的原理是使用碱与原油中的石油酸发生反应生成表面活性剂,改变油水界面张力,从而达到驱油的目的。
碱驱油技术是三次采油中应用较早的方法,但在碱驱油后期含油量很低,油相不连续,油珠被滞留成为碱驱残余油,不易开采,并且使用碱的同时对地层破坏很大。
由于其采油缺陷,因此不能形成规模。
1.2聚合物驱聚合物驱油技术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其主要驱油剂是聚合物,它通过提高水的波及系数来提高采油采收率。
但聚合物溶液通常为假塑性流体,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而变化,且有可能堵塞地层孔道,因此在很多油田聚合物驱油技术并不适用。
1.3复合驱油法多种驱油方法的组合是由于各种驱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很难完全满足不同环境下油层的驱油。
因此近年来,提出了各种驱油法组合的新型采油技术,有二元复合驱和三元复合驱。
其中三元复合驱技术由于引入了廉价的碱替代以往昂贵的表面活性剂,既减少了活性剂的用量,又降低了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的吸附滞留损耗,大幅度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
2.混相法混相法是将一种流体注入油层,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通过复杂的相变关系与油藏中的石油形成一个混相区段,混相驱在提高采收率的方法中,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可以使排驱剂所到之处的油百分之百的采出。
当这种技术与提高波及系数的技术结合起来时,实际油层的采收率就有可能达到90% 以上。
3.热力采油法一般是通过提供热量、升高油藏温度、降低原油粘度来减小油藏流动阻力。
油田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摘要: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人们在日常生产及生活过程中对于各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各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随之不断增大,而石油作为当今社会发展和进步中发挥极为重要作用的资源来讲,更是如此。
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应用对整体社会经济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石油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石油资源日益紧缺的环境下,三次采油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同时也受到了社会各界对于该技术的关注和重视。
由此,论文主要围绕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展开了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以其更好地开发、推广和运用三次采油技术,不断提升油田资源的开采效率。
关键词:三次采油技术;现状;发展趋势;技术研究一、三次采油的概述在开发油田时一般将利用油藏天然能量开采的采油方式为一次采油;完成一次采油后,利用非混相注气或注水来将油层压力增加,同时将油层内的原油驱替的方法则为二次采油。
三次采油则主要指的是运用天然能量来开采油田以及使用人工增补能量的方法后,运用化学、物理以及生物等技术来开发尾矿采油的方法。
该类驱油方式通常是利用注蒸汽、注化学物质、微生物或注气等来将原油物理性质、油水界面性质以及驱替相性质改变。
就现阶段看来,国际上的三次采油形成了四大技术系列,也就是气驱、化学驱、热力驱以及微生物采油。
二、探析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1、现状就目前来看,我国三次采油技术的类型比较多,但相关技术却没能实现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归根究底这主要是由于一些地区石油资源相对比较缺乏,通常在经过一、二次开采以后的石油资源就难以实现被有效利用。
现今,有一些地区使用化学驱的方法来实现三次采油作业。
在利用这种方法进行开采作业时,通常需要使用化学方法来处理原油。
如表面活性剂驱、复合驱、单纯碱水驱及聚合物驱的方式。
另外还有几种采油技术,但应用时间比较短,且应用范围不大。
2、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一般来讲,不管是什么样的技术在研发应用之后,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问题。
55一、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分析当下全球各个国家有关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总体发展比较成熟,包含很多应用技术,而最为普遍的应用技术包括聚合物驱油法、碱驱油法、化学驱油技术、CO 2驱油技术、热力驱油技术以及注蒸汽技术等等,这些驱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由于游船内部环境是不同的,还有地质差异性等各方面原因。
其在运用过程中会获得不同的效果,下面主要介绍了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
1.化学驱油法。
化学驱油法,主要是指通过将水中添加对应的化学剂注进到油层中,加强水的波及性能和驱油性能,以确保原材开采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
最近几年,我国着重研究分析化学驱油方法,在化学驱油的某些领域已经接近或者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比如:就化学驱油技术来讲,其聚合物驱油技术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配套技术。
并且也普遍应用在复合驱油领域中,还在先导试验中获得理想的成绩。
2.聚合物驱油法。
此采油方式是以聚合物为核心的驱油剂,通过加大水的波和参数来提高原油采收效率的采油方式。
尽管聚合物驱油法作为一种经常使用的采油方式,然而因为这种采油方式中包含的聚合物溶液是一种假塑性流体,所以采油方式的应用范围不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3.碱驱油法。
碱驱油法利用原油和碱中的酸引起化学反应而形成的表面活性剂,使水和油之间存在分界面,以显著提升采油效率。
此采油方式在三次采油技术中是最初开始用的,然而因为此采油方式在使用后期采油的油量成分不高,原油开采也不连贯,很多地区的碱驱残余油都无法获得高效处理,而且碱也容易影响底层,所以目前碱驱油技术仅仅应用在很少的地区,尚未实现广泛普及。
4.CO 2驱油技术。
向油层注进CO 2,进而提升采油率的技术,就是CO 2采油技术。
因为CO 2是在水与油中都高溶解度的气体,特别是在石油中溶解度明显比水高,若其很多在原油中溶解,能够扩大原油的体积,降低粘度,以发挥便于开采的重要作用。
相对于其他技术而言,CO 2采油技术具有诸多优点,比如:适用范围相当大以及驱油成本不高等等,利用CO 2本身的特性来驱油,除了可以提升采油率,满足油田开采需求,还可以有效缓解CO 2污染,对大气环境进行科学的保护。
2018年07月试析石油开采三次采油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展望温锐(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北京100160)摘要:采油技术的更新与提升是石油开采行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三次采油技术在我国石油资源生产中的应用可以为采收率的提升、石油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条件,本文首先探究了三次采油技术的具体概念,而后就在石油开采工作应用的三次采油技术进行现状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科学展望。
关键词:石油开采;三次采油技术;应用现状;发展展望石油矿藏开采是为我国能源行业提供原油的重要工作,而在石油开采工作中,由于过去开采技术与手段都相对落后,对石油资源的开采利用率都很低,而当前石油开采技术的更新也带动了石油开采利用率的升高,三次采油技术在石油开采工作实践当中的应用就为石油采收率的大幅提升创造了条件,因此三次采油技术在业内也被称为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技术。
1三次采油技术的具体概念三次采油其实就是以一次采油以及二次采油技术为基础提出的概念,我们首先来看看一次采油,它是我们人类最早利用的石油开采技术,这一技术所需借助的只有石油矿藏本身的蕴含的能量,在一次采油操作中,石油产量仅占石油总体蕴藏量的五分之一以下;而所谓二次采油则是在一次采用、用掉了地层能量之后,运用注水或者注气的技术措施为油层填补开采所需能量,使地层压力能够持续为开采作业供能,二次采油的采收率在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之间。
三次采油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则有所不同,它将化学物质与油气等资源,以及岩石等结构之间发生作用的能量利用起来,使油气与岩石等的性能发生变化,从而使石油采收率得到提升,由于这一技术方法能够大幅提升石油采收率,很多行业内部人员也将其称为提高采收率法。
2在石油开采行业应用较为普遍的三次采油技术2.1化学驱采油技术研究所谓化学驱采油是最为易懂的三次采油技术,其主要操作过程就是对需开采油层注入预设的化学试剂,这样就能利用化学物质的性能对流体以及岩石之间的物理化学特征进行改变,进而提升石油采收率,主要包括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碱驱以及它们的复配驱。
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在油田二次采油达到经济极限后,向地层中注入化学流体或能量,通过引起地层物理化学变化来提高采收率的方法通常被称为“三次采油”,包括化学驱、气相溶剂驱和热驱等。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都处于水驱(二次采油)开发后期,水驱后仍有大约65%的矿藏原油留在地下。
面对我国能源短缺和世界石油价格不断高涨的不利局面,对我国现有油田进行三次采油(enhanced oil recovery, EOR)技术的开发应用己势在必行。
关键词:三次采油技术现状发展我国最早的EOR技术研究是新疆克拉玛依油田,1958年开始研究火烧油层。
大庆油田在投入开发时就开展了EOR技术的研究,是我国EOR项目研究最多的油田。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外研究出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
其实质是利用化学碱与原油中的有机酸反应生成具有表面活性的石油酸皂,石油酸皂与外加的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可大幅度降低油/水IFT[解释清楚],从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我国的大庆油田进行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lkaline/surfactant币olymer,ASP)三元复合驱先导性矿场试验结果表明,ASP三元复合驱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0%;胜利油田先导性矿场试验比水驱提高采收率15%以上;美国在West Kiehl和Cambridge等油田也进行了先导性试验,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5%左右。
因此,ASP三元复合驱被认为是继聚合物驱之后的一种更有潜力的三次采油新方法,而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一、我国三次采油现状1我国三次采油概况我国非常重视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
1979年,我国将三次采油列为油田开发十大科学技术之一,揭开了我国三次采油发展的序幕。
随后的“七五”、“八五”和“九五”期间,国家对三次采油技术不仅重视室内研究,还安排许多现场试验,使得我国部分三次采油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由于缺乏足够的气源和我国油藏具体特征,我国主要发展了化学驱和热力采油,气驱和微生物驱基本处于室内研究和先导试验阶段。
石油开采三次采油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探析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的开采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石油开采效率和延长油田的产能,人们逐渐采用了三次采油技术。
本文将探讨石油开采三次采油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三次采油技术是指在初次采油(即常规采油)和二次采油(即水驱、气驱等采油方式)之后,对油藏施加外部能量来提高原油产量并改善采油环境的一种采油方法。
三次采油技术主要包括热采、化学驱和微生物驱。
热采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三次采油技术之一、这种方法通过注入高温物质,如热水或蒸汽,来提高原油的流动性。
热采技术可以分为蒸汽吞吐、蒸汽驱和热润滑减阻等形式。
蒸汽吞吐是通过注入蒸汽热解油砂中的油来提高原油产量。
蒸汽驱是将蒸汽注入油藏中,使油液蒸发并流动到井口。
热润滑减阻则通过注入蒸汽或热水来降低原油的粘度,以提高生产效率。
热采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原油产量,但也存在能源消耗大、操作复杂等问题。
化学驱技术是通过注入化学剂改善原油流动性和驱替效果的一种采油方法。
化学驱主要包括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和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驱等形式。
聚合物驱主要是通过在注入水中加入聚合物,使水增稠,并提高化学剂的驱替效果。
表面活性剂驱则是通过注入表面活性剂改善油水分离性质,以提高原油产量。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驱则是将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驱替效果。
化学驱技术具有驱替效果好、能源消耗低等优点,但也存在化学剂回收困难、环境污染等问题。
微生物驱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来改善原油流动性和降低粘度的一种采油方法。
微生物驱主要是通过注入含有活性微生物的水溶液,使微生物在油藏中生长繁殖,并降解原油中的高分子物质,从而提高原油产量。
微生物驱技术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微生物生长难控制、抗药性微生物的产生等问题。
目前,石油开采三次采油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约有60%的油田采用了三次采油技术。
在国际上,热采技术和化学驱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加拿大的油砂开发中,热采技术占据了主导地位。
论三次采油技术应用现状及趋势研究发布时间:2021-07-26T15:35:35.207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4月8期作者:王晨名于海广马季[导读]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在国家迅速发展的同时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也为石油产业的开采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王晨名于海广马季桩西采油厂摘要:石油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在国家迅速发展的同时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也为石油产业的开采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随着石油开采难度的不断增加,三次采油技术也应运而生。
三次采油技术是一种用来提高油田原油采收率的技术,应用基于生物、物理和化学技术的完美融合, 通过气体注入、化学注入、超声波刺激、微生物注入或热回收等方法来实现。
基于此,本文对三次采油技术的应用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三次采油技术;应用现状;趋势前言石油资源属于非常宝贵的关键性战略资源,对国家经济发展与人们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和作用。
三次采油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石油开采的效率,有关人员应对此技术深入了解和研究。
1 三次采油概述20 世纪中期之前,由于油田早期开发技术水平较低,油田开发以油层原始能量为主进行自喷开采,即一次采油。
但该种方法原油采收率低,相比国家原油需求量仍远远不足。
随着渗流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达西定律也被应用到流体在多空介质中的渗透,证实油井产量同压力梯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由此二次采油方法随之出现,即通过向油层注入水、气,给油层补充能量进行开采。
然而二次采油依然存在60%-70%的探明石油出量没有得到有效开采。
据此三次采油技术应运而生。
通常情况下,对于以化学物质对岩石、水、气和油间相互性能加以改善,进而开采更多石油的技术,被称作“三次采油技术”。
2 三次采油技术的应用现状2.1 化学驱油技术化学驱油技术属于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它是利用化学物质的混合,注入油田之中,达到驱油提高三彩采油质量的效果。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化学驱油技术的实际作业形式为:向油田中注入混合了一类化学物质的混合物(表面活性剂加上聚合物)进行驱油,从而使三次采油技术的整体质量得以充分提升。
三次采油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2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甘肃庆阳 745100摘要:基于社会快速发展背景,我国在能源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对采油技术进行有效优化,提升石油开采量,应该按照特定方式合理筛选特定去油剂配方,应该积极开展新技术探索,以充分提升油田采油量。
应用二次采油模式时,主要将清水注入油层中,确保油层中能量充足,保证石油开采作业顺利进行。
对于三次采油,一般结合现阶段化学手段进行采油作业,可以有效分离油层中水、气、油,进而充分提升采油量。
基于创新现有采油技术,对三次采油进行研究新技术,以保证能源开采效果。
关键词:三次采油;创新;结合技术1前言油田在经过一次和二次采油以后,占据地质储量超过半数的原油还会分布在地层当中。
近些年来,发现大储量油田的概率不断降低,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石油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
现阶段,工业生产在石油资源方面的需求量持续增加,油田对于我国工业体系发展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在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背景下,促使油田开采工作进入高含水阶段,所以需要三次采油,为采油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油田三元复合驱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室内研究、先导性试验、工业性试验,目前已进入工业化推广阶段。
油田三元复合驱工业化推广区块正式投产,标志着三元复合驱实现矿场性试验向工业化应用的跨越,使工业化进程得到稳步推进。
油田也是世界上首个实现三元复合驱工业化推广的油田。
三次采油在油田的开发中已发挥重要接替稳产作用。
2三次采油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2.1立体井网层重构技术各个地区油田开采工作基本上进入中后期阶段,水驱控制、注采关系不足等对油田稳定、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一类油层开发工作达到规模化,然而二类油层以及三类油层,由于其渗透率低、低品位、规模小等原因,并不具备良好开采潜力,在高厚度、高丰度部位加密井网,均存在不规则、利用率低以及其他特点。
因此,需要有效应用井网层重构技术,对剩余油、单砂体展开精细化描述,对平面井网、以及纵向层系展开优化重组处理,深入优化注采关系以及水驱控制,进而有效提高开采铝。
试析石油开采三次采油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展望摘要:众所周知,石油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物质,在运输、化工生产等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和稀缺性。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快,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石油供应却逐年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大部分原油属于重质原油,难以回收,导致采收率条件低,浪费石油资源。
因此,研发技术增加石油产量不仅关系到石油工业本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经过多年的研发,采油技术已从初级采油向三次采油演进,油资源采收率和利用率有了较大提高。
关键词:石油开采;三次采油技术;应用现状;发展展望引言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采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
从最初运行阶段的一次采油技术到今天的三级采油技术,其成就是众所周知的。
从对采油技术发展的分析可以看出,主要采油技术是中国第一采油方法。
由于技术限制,一次采油工艺的回收率只能达到5%-10%。
一次采油技术主要利用地层石油压力将原油推离地表。
但是,由于炼油水平低,石油资源浪费严重,技术需要更新。
1三次采油技术阐述1.1揭示了第三系采收率和驱油概念。
在中国油田开发中,这主要是采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
原采油技术是在工作时间内操作石油,因此采收率很低,导致大量石油留在地下,被废弃的石油资源[1-3]随着采油技术的发展,人们发明了二次采油技术,利用了油田的采收率与压力梯度的关系,大大提高了油田的采收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完善了二次采油技术,发明了第三次采油技术,使油田更加高效。
除其他外,一次采油是利用石油层中油田天然气能量的一种方式,而二次采油是在一次采油后,通过注气或注水无差错地提高石油层的压力,同时将原油驱入石油层以提高采收率。
第三种应用是利用各种生物技术、物理技术和化学方法增加原油产量的方法。
第三系采油技术主要分为微生物采油、热驱、气驱和化学驱。
第二次采油由通过注入水或气体人工补充能量组成,而第三次采油是通过注入各种微生物、化学物质、混合相或蒸汽,并将剩余的石油发射到地下,从而改善原油的采油速度,从而改变原油的物理性质或油-水界面。
三次采油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于各类资源的需求量也快速增加。
其中石油则为主要的需求能源之一,石油资源的稳定开采与供应,确保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也提升了石油企业的实际收益。
在此过程关于三次采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也引起了行业研究人员的重视。
关键词:发展趋势;研究方向;现状由于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石油开采的难度愈来愈大,致使石油开采的成本也日益增高。
为此研究出了三次采油技术,通过化学注入、气体注入、微生物注入、超声波刺激等方法来实现的采油技术,三次采油技术的出现为石油采油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提高了油田原油采收率,而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采油成本。
1三次采油技术的概要石油与我国经济、人民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也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石油资源上使石油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是重要问题。
石油的开采一般有三个步骤:一次采油,是指在达到油层原始的能量之后使油田自喷;二次采油,油田自喷之后,采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式,例如注气、注水等,加强维持油层的原始能量;三次采油,在二次采油之后,石油中水分居多,通过微生物、物理化学等方法降低石油的含水量。
2三次采油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分析当前世界范围内关于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整体的发展较为成熟,其中涉及的应用技术也较多。
其中常见的应用技术为:化学驱油技术、热力驱油技术、注气驱油技术、微生物驱油技术。
各类驱油技术在应用中,因油藏内部环境的差异性,以及地质差异性等原因,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三次采油技术发展中的技术应用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2.1化学驱油技术化学驱油技术为常见的一类应用技术,该类应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混合一类化学物质并注入油田,以实现驱油提升三次采油质量的目的。
具体分析当前在实际应用中,关于化学驱油技术的应用,主要的应用特点为降低原油黏度,提升原油的流动性,最终达到提升三次采油效率的目的。
三次采油技术在我油田应用现状分析
摘要:三次采油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一种提高采收率技术。
它包括微生物采油技术,化学驱技术,气驱技术,蒸汽驱技术等等。
三次采油技术是我国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采油技术,部分技术已经开始在我油田推广使用,有望成为未来油田开发后期稳油控水、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
关键词:三次采油;微生物采油;化学驱技术;蒸汽驱技术;采收率;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2-00-01
目前在我国,石油的开采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加深,开采难度越来越大,三次采油技术作为石油开采的一项新技术,经实践证明,可以有效地提高原油的采收率,稳定老油田的产量。
为此,我们油田将三次采油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较高的收益。
一、我油田三次采油技术现状
我油田断块复杂,原油粘度高,含蜡、含砂,含水高,采收率低。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通过大量现场实验,开始推广应用三次采油技术(三次采油就是通过注入其他流体,采用物理、化学、热量、生物等方法改变油藏岩石及流体性质,
提高水驱后油藏采收率)。
三次采油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一种提高采收率技术。
它包括微生物采油技术,化学驱技术,气驱技术,蒸汽驱技术等等。
我们将适用于我油田的化学驱技术和热力驱技术运用在油井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化学驱技术不断发展
化学驱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往油藏中注入化学剂,达到生产开发的目的。
以大庆油田为例,在大庆油田开发的各个环节基本上都要使用化学剂,只是目的不同,使用的化学剂种类不同,如钻井、修井、完井,压裂、堵水、调剖、固砂过程使用的化学剂,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缓蚀、防垢、除垢、杀菌剂等,油田注入水常用处理剂,油田开发后期化学法提高采收率技术使用的大量驱油剂。
对于我油田的稀油藏,采用的一般为化学驱。
化学驱包括了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碱驱和这三种任意复配的复合驱。
2005年我油田第三采油厂进行了聚合物驱先导试验,断块原油稳步增长,原油由2004年的35万吨上升到2005年的49万吨。
(二)热力驱技术不断突破
上个世纪80至90年代,我国的热力驱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蒸汽吞吐的试验、蒸汽吞吐的推广、蒸汽吞吐的先导性试验以及蒸汽驱的工业应用这几个阶段。
目前蒸汽驱已经成为了我国稠油油田的主要开采方法,“十五”以来,热力驱技
术得到不断突破,产量也持续增多,由2000年的165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364万吨。
近几年,我油田也在稠油油藏采用蒸汽吞吐技术,摸索出油井的吞吐周期,大大提高了油井产量,由2000年的50万吨,提高到75万吨。
(三)微生物驱技术研究
微生物驱是一项前瞻性的技术,其具有经济有效、操作简便、能源消耗很少,并且其使用与油价无关等优点。
我油田也紧随步伐,加紧研究微生物驱的相关理论,应用微观模型研究驱油过程,分析微生物产生的表面活性剂对残余油的增溶、乳化和互溶现象,提出孔隙胶束增溶、孔隙乳化、孔隙两相界面互溶和孔隙渗流等机理。
微生物直接驱油机理主要是:①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将水驱条件下不能流动的残余油乳化,增加原油流动性。
②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使油膜从岩石表面剥离,成为流动相。
③生物气溶于原油降低其粘度;原油在生物气泡表面向前滑动而降低渗流阻力。
此项技术正在矿场试验阶段,还未推广应用。
二、三次采油技术发展前景
(一)化学驱向复合驱方向发展
目前,我油田开采出现了聚合物驱的优质资源接替不足、化学驱技术接替难度大、注入水质不合格等情况。
因而需加强对稠油降粘度剂以及含有表面活性剂驱油剂的攻关
研究,提高油藏的适用程度,最终提高我油田稠油油藏的采收率。
(二)蒸汽驱技术的攻关
目前蒸汽吞吐已经成为了我油田稠油区块开采的主要方法之一。
但是经过了几个周期的蒸汽吞吐之后,增产量会一次比一次少。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研究改进蒸汽吞吐技术。
我们还要根据油藏的差异,选择出最适应的油井加以应用,提高技术应用效果。
(三)微生物驱的研究
微生物可解决油井生产中多种问题,如降粘、防蜡、解堵、调剖,微生物采油由于其成本低、效果好、无污染,愈来愈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
为此,要加快研究步伐,尽快应用到油井生产中。
(四)气驱采油技术
由于我油田气藏并不丰富,不适于气驱采油,此项技术在此略过。
三、结论
随着油田开采时间的延长,三次采油技术会遍地开花。
地下丰富的石油资源决定了未来以蒸汽驱、微生物驱为主流。
我们要加紧研究步伐,结合各种技术,研究出一套高效的复合技术,这将成为提高采收率的最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汪卫东,宋永亭,陈勇.微生物采油技术与油田化学剂EJ-I.油田化学,2002,19(3):293-296.
[2]郭万奎,程杰成,廖广志.大庆油田三次采油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03)
[3]牟建海,李干佐,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化工科技市场,2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