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阅读》2
- 格式:ppt
- 大小:2.09 MB
- 文档页数:12
一.比例尺的比较
我们先来看看图幅大小相同的两幅地图:
(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两幅地图在比例尺、表示范围及表示内容上都不相同)
二.进入情境:
1.放暑假啦,(家住广州)小明爸爸想带他去北京游玩,北京在哪里呢?
应选择比例尺较小的中国地图
2.准备买票了,从广州去北京的交通线路又有哪些呢?
应选择比例尺较小的中国主要交通干线图
3.终于到达北京,到哪里住下来呢?
应选择比例尺较大的北京城市地图
4.他们想了解北京更多的情况?
应选择比例尺较大的北京中心城区略图
5.到了北京动物园,他们想去“犀牛河马馆”?
应选择比例尺更大的北京动物园景点导游图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2)
——选择适用的地图一.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二.选择适用的地图
三.卫星影像图和电子地图的应用。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2、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3.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教材分析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习地理所必需的重要工具,所以应使学习地图的过程变为一个使用地图的过程,边学边用,边用边学。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比例尺知识的学习,运用,以及地图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别,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以前所学知识进行教学。
教学设想教学的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生能学——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学——讲——练相结合。
先设计一些自学题,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并结合生活实际学,教师利用高德电子地图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问点拨,讲解,通过学生合作交流完成教学目标。
目的是学习地图是为了学会阅读地图,会运用地图。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了一种学习地理的工具——地球仪,对学地理又了初浅的认识,在教学中尽量多提一些比较熟悉的东西;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大胆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活动当中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形成。
教学目标1.会在地图上根据经纬线、指向标或者通常使用习惯(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时)确定方向。
2.学会用比例尺量算两点距离,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3.根据需要选择内容适宜、详略得当的地图,并对照图例和注记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4.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的区别并列举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教学重点1、指向标地图和经纬网地图上判定方向。
2、能用比例尺量算距离,比较不同比例尺的大小。
3.根据需要选择内容适宜、详略得当的地图,并对照图例和注记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教学难点1、利用经纬网在地图上判定方向。
人教2022课标版初中地理七上第一单元第3课《地图的阅读》教案(2课时)读明白地图的语言教学目标:1、把握地图的三要素,运用地图辨别方向,学会比例尺的运算公式,量算距离,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比例尺及其转换。
2、依照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适应重点:运用地图辨别方向,比例尺的运算公式及不同表达方式间的转换,依照需要选择常用地图。
难点:比例尺大小的判定及不同表达方式间的转换。
教学预备:直尺、圆规,课件及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图教法学法:讲授法、谈话法、自学指导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猜谜语: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
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
(地图)板书:地图地图是将地表事物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然后用不同的符号在图中表示出来,再加上必要的文字和数字说明。
请看这是我们孟州的地图。
地图用途专门广,外出旅行,地图是我们专门好的向导;读书看报,地图会帮我们找到事件的发生地;修路选址、航海航空等等都离不开地图。
我到一个生疏的都市,真有点儿没有地图寸步难行的感受。
地图既然这么重要,就让我们赶快来学学如何读明白它吧。
人有人语,鸟有鸟言,地图呀也有它自己专门的语言,能读明白它们的语言,所有地图都可为我所用,它们的语言有哪些呢?看哪位同学能快速的在课文中找到。
板书课题:读明白地图的“语言”指名答,小结:地图的“语言”确实是指地图的方向、比例尺以及图例和注记。
板书课题:读明白地图的“语言”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请大伙儿阅读课文第四段及下边的三幅图,回答下列问题: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有哪几种?具体依据什么判定的?指名答、小结地图上的方向判别有哪三种方法1.一样方法2.指向标法3.经纬网法一样方法具体指什么?一共能够确定几个方向?小结:一样方法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东右西”,进一步能够确定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加起来共8个方向。
练一练1、2、出示孟州地图,让学生说吉利区、会昌办事处、谷旦镇在西虢镇的什么方位。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地图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2、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技能目标: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提问: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各需要什么样的地图?(学生阅读课本或讨论得出结论)生:人们外出旅游,需要交通图;要了解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地形及河流,需要查找该国地形图。
二、教学新课:板书:二、选择适用的地图1.根据目的,选择地图,获取信息师提问:请你们当参谋,选择合适的地图(学案第9页第5题):(1)七年(3)班要搞一次郊外的山地越野活动,事先需要设计行动方案。
(2)2011年3月12日宣布,日本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
X玲想知道福岛的位置。
(需要日本政区图)(3)到某某想参观南越王墓。
(需要某某市交通旅游图)学生讨论回答:生:到郊外的山地进行越野活动需要当地的大比例尺地形图。
生:想知道福岛的位置,需要日本政区图。
生:到某某想参观南越王墓,需要某某交通旅游图。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22——23页,回答下列问题。
小明暑假去某某旅游。
在他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有不同的地图与他相伴。
(1)出行前,小明找到一X中国交通图。
这X图能为小明的出行提供哪些帮助?生:查阅中国交通图,可以知道去往某某的交通线路。
(2)到了某某某某,小明想要住宿,他需要哪种地图?生:需要某某城市图。
(3)小明除了要在某某游览,还想去某某其他著名景区游览,他需要哪些地图?生:需要某某省旅游图。
(4)小明到了某著名景区后,要确定景点的旅游线路,他需要哪种地图?生:需要景点导游图。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1课时)学案设计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工业园实验学校王计美学习目标: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1.掌握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2.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直线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算距离,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3.通过实例,了解地图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自主探究:独立自主,快乐收获学习活动:学会阅读地图1.地图的基本要素甲乙两图中,图是台湾岛卫星影像图,图是台湾岛地图,比较可知,阅读地图离不开、、基本要素,它们是地图的“语言”。
2.比例尺(1)比例尺表示比缩小的程度。
公式= 。
比例尺表示方式主要有式、式、式三种。
(2)乙图中,台湾岛地图的比例尺的表达方式为式,转化为数字式为,用文字式表达为。
(3)在台湾地图上,量得高雄到台北图上直线距离约是7厘米,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约千米。
(4)比例尺的大小:数字比例尺的分母愈小,比例尺愈;分母愈大,比例尺愈。
3.地图上的方向图1-3-3 某地平面图(1)一般定向: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通常用“”来定方向。
(2)指向标定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是指向方。
某日,小明和同学正在玩耍,一位司机路过,问到临沂怎么走,他手边正好有一幅地图,读图1-3-3,回答:从此处去临沂,应该先向方,在前方甲处再转向方向。
(3)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
4.图例,读图1-3-4,回答问题。
①在图中的B点,注出它们的东(E)、南(S)、西(W)、北(N)方向。
图1-3-4②辨别下列各点间的方向B 在A的方向,B在C的方向,C在A的方向。
写出下列图例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知识梳理:思维导图,网络构建达标测评:认真规范,体验成功。
1.下列表示铁路的图例是( )据图1-3-5,回答2~3题。
2.图中A点位于 ( )A.北纬10°、西经170°B.南纬10°、东经170°C.南纬10°、西经170°D.北纬10°、东经170°3.图中B点位于C点的 (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4.读图1-3-6,回答问题。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地图的阅读》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学会使用地图,理解地图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地图的构成、地图的投影、地图的阅读方法和地图的应用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对地图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但大部分学生对地图的阅读和使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提高他们对地图的认知和使用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了解地图的构成。
2.让学生学会使用地图,提高地图阅读能力。
3.让学生理解地图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图的基本要素。
2.地图的投影方法。
3.地图的阅读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图的基本要素和投影方法。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地图的阅读方法和应用。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地图样本,包括世界地图、中国地图、省市区地图等。
2.准备地图投影的示意图,以便进行讲解和展示。
3.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分析地图的阅读方法和应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地图样本,引导学生关注地图,激发他们对地图的兴趣。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地图?地图对我们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介绍地图的基本要素,如经纬线、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
通过示意图和实物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些要素的作用和位置。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地图,尝试找出地图的基本要素,并相互交流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讲解地图的投影方法,如墨卡托投影、圆柱投影等。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让学生理解不同投影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地图的应用。
《地图的阅读》教学方案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2.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3.懂得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教学难点】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二、教学策略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习地理所必需的重要工具。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较强,地图又是比较有意思的学习内容,所以学生会有较强的兴趣来学习。
本节课设计使用视频导入,旨在使学生了解人类的农业、工业、交通、旅游、商业、政治、军事、城市建设等活动都离不开地图。
同时把整体内容设计成活动课。
通过读图、交流、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地图,把握阅读地图的基本技能,正确地选用和阅读地图,获取准确有用的信息,为自己服务,把学习地图的过程变为一个使用地图的过程。
三、教学流程1. 以下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方法,错误的是()A.去实验中学,想知道怎么走,选择城市交通图B.想知道动物园的布局情况,选择小比例尺地图C.想知道美国在什么地方,选择世界政区图D.从徐州去北京游览,想知道北京的位置,选择小比例尺地图2. 能让我们直观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工具是()A.地球仪B.世界政区图C.世界地形图D.世界交通图3. 2021年6月,第11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在上海举办,来自美国的汤姆想了解24个参展国的位置,他选用了“世界政区地图”;北京真大啊!玲玲想知道故宫在什么位置,她选用了“北京城市图”;小军去烟台市探访同学,他选用了“烟台市地形图”;兰兰去“莱州大基山风景区旅游,她选用了“大基山风景区导游图”。
哪位同学选用的地图不适用()A.汤姆B.玲玲C.小军D.兰兰4.下列人类活动,电子地图不能提供帮助的是()A.导航前往目的地时,可提供多条路线以备选择B.自驾游时,检索周边有哪些旅游景点C.调整比例尺,以了解不同尺度的区域信息D.在水利建设时,需了解河流水量、汛期、流速等相关信息5.重庆市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下图为重庆市网红景点轻轨穿楼。
人教七上1.3《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2课时)《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第1课时)【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地图的使用与选择几个方面。
在地理学习中,地图是最基本的工具。
本节内容对学生学习地理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对学生现实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实际价值。
【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升上来,很多仍以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理性对待初中课程。
从地理学科看,他们读图分析和总结能力非常有限。
本节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不是抽象的陈述,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初一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可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和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地理乐趣又收获知识。
教师应该适当的加以引导,增强学生读图分析、总结的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良好意识。
学生呢,则在小组探究合作中一定要主动参与、积极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课标要求】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学会在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和无特殊方向标志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并能够在地图上辨别两点之间的相互方位。
2.对比不同比例尺地图,理解比例尺的大小和表示范围内容之间的关系。
3.能够在各种比例尺的地图上进行距离的计算。
4.在地图上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教学重点】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教学难点】比例尺大小的辨别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实验法、读图分析法、多边互动法【教学过程】么方向?D在A的什么方向?E在B的什么方向?(简单的经纬网地图,直观判断两点间的方位。
)重复练习,加深学生对经纬网定向的理解。
(这张经纬网地图稍复杂,没有那么直观,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大部分的经纬网地图定向方法。
)(此处可使用答题卡的抢答和选人回答功能哦!)一般地图教师提示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定向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简单练习,加深学生对一般地图定向的理解。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2课时)教学目标1.会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2.会通过查找资料并进行相互交流来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选择适用的地图。
教学难点了解各类地图并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
教学准备准备多幅不同类型的地图。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出示北京天安门、天坛、长城、国家体育场(鸟巢)等照片,提问:“十一”国庆节小长假,小明和家人计划去北京参观旅游,大家想一想他们应该携带哪一种地图呢?简单重复学生回答中正确的地图,不作点评,导入新课。
(学习新内容之后,让学生再次回答这个问题。
)新知探究选择适用的地图1.地图的发展和种类【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1页的阅读材料“地图家族一览”,出示陶片地图、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丝织地图、纸质版地图、电子地图等,让学生简单了解地图的发展历史。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21页的阅读材料“地图家族一览”,结合教师出示的地图,了解地图的发展历史。
【教师活动】地图的类型有很多,补充一些有关地图类型的知识,让学生对地图的类型有个大致的了解。
根据地图的内容,通常可以划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类。
普通地图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图上包括水文、地貌、土壤、植被、居民点、交通线和国界线等多种内容。
专题图则是根据专门用途,着重反映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包括工程技术上应用的地图。
按比例尺的大小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
按制图区域分为世界地图、分洲地图、全国地图、分省地图等。
按使用方法分为桌面用图、挂图。
按色数分为单色地图、多色地图。
按维数分为平面地图、立体地图。
按地图显示方法和介质特点还有一类特种地图,如数字地图、屏幕地图、多媒体电子地图、互联网地图、触觉地图、发光地图、丝绸地图、工艺品地图、地球仪等。
地图种类很多,我们一般把地图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