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常见动物种类
- 格式:ppt
- 大小:11.26 MB
- 文档页数:38
南方模式生物的动物微生物等级(一)普通动物普通动物是指饲养在开放环境中,微生物控制水平低,不携带主要的人畜共患和烈性传染性动物疾病病原体的动物。
普通动物是实验中微生物控制上要求最低的动物,其饲养环境为开放系统,空气未经净化,饲料要求采用符合动物营养要求的全价颗粒饲料,饮水符合城市饮用水标准,并保持在18 -20℃ 、相对湿度在50% -60% 、照度在80 -100lx、噪声低于70 分贝、氨浓度低于20ppm 等环境因素标准。
普通动物生产成本低,可大批量生产,其广泛用于教学实验、一般科研预实验及某些生物制品的生产中。
(二)清洁动物清洁动物是指在普通动物的基础上,不带有人畜共患病原体,也不带有常见的动物传染病原体的实验动物。
清洁级动物也称二级动物,其微生物控制水平介于普通动物与SPF 之间。
二级动物是我国目前发展状况所特有的,在国外,一般的科学实验均采用SPF 动物或无菌动物。
清洁动物必须饲养在屏障设施内,空气经过一定的净化,饲养室内维持正压,进人饲养室的饲养、垫料、饮水、笼具等物品必须经严格的灭菌处理。
饲养人员必须穿戴经过消毒的工作服、工作鞋、手套、口罩等。
(三)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 SPF) 动物指在清洁动物的基础上,要求不携带可能干扰实验的某些病原体和寄生虫,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SPF 动物饲养环境为屏障系统,微生物、寄生虫及病毒的控制十分严格。
因此该级动物质量很高,在科研实验中可以安全可靠地排除病原体及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SPF 动物广泛应用于肿瘤学、药物学、毒理学、免疫学,以及生物学鉴定等方面。
(四)无菌动物与悉生动物1. 无菌动物是指在无葱的环境下,用无菌饲料、饮水饲养的动物,或经剖腹取胎后,转移到无菌条件下饲养,体表及肠管中均不能检出任何活的微生物和寄生虫,这种动物称为无菌动物。
无菌动物一般饲养在无菌隔离器内,而进入隔离器的一切物品(包括饲料、饮水、垫料、笼具等)均经高压灭菌柜消毒二次,为防止空气被细菌、病毒污染,进入隔离器的空气必须经高效过滤,其过滤程度为0. 3μm,微粒的滤除率达99.97% 。
广东常见的几种淡水鱼100字
龙舌鱼也叫牛舌鱼、踏板鱼、鳎目鱼、龙半滑舌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龙舌鱼只有中间的脊骨,刺又少、肉又多,几乎没有任何鱼腥味,香煎来吃味道真是棒极了。
泥猛鱼又名褐篮子鱼,俗名:象鱼、雉鱼、羊婴、篮子鱼、泥猛、臭肚、娘呙(闽南叫法)
是辐鳍鱼纲鲈形目蓝子鱼科篮子属的一个种。
产地及产期:泥猛是广盐、广温、植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生息在印度洋、太平洋的礁石和珊瑚中。
喜食海藻、海中浮游生物和附着物,故肉质有独特风味。
黄立鱼又名黄脚立、赤翅、胶辣鱼,学名名黄鳍鲷。
适应力强,生长快,为中国南方网箱养殖的重要对象,属鲷科棘鲷属的一种海鱼。
体长椭圆形,侧扁,背面狭窄,腹面钝圆。
体高,头部尖。
背鳍鳍棘部与鳍条相连。
尾叉形。
体色青灰带黄,体侧有若干条灰色纵走线,沿鳞片而行。
背鳍、臀鳍的一小部分及尾鳍边缘灰黑色,腹鳍、臀鳍的大部及尾鳍下叶为黄色。
该鱼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红海及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沿海。
在河口半咸水域亦有分布。
水尖鱼也叫颔针鱼
有两种,尾斑圆颌针鱼和黑背圆颌针鱼。
针鱼体呈长圆柱形,稍侧扁。
侧线在尾柄部不形成隆起崎。
侧线鳞142~157个。
背鳍鳍条
12~15,臀鳍鳍条15~18;尾鳍后缘圆形,基部有一黑斑。
暖水性中上层鱼类。
体长一般200~450毫米。
喜栖息在近海内湾或河口附近,为颌针鱼中个体较小的一种。
动物分类及图片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动物的分类爬行类动物、飞禽类动物、哺乳类动物、昆虫类动物、家禽类动物、鱼类动物、食肉类动物。
爬行类动物:蛇蜥蜴蛇蜥蜴壁虎、龟、鳖、鳄鱼等属于脊椎动物亚门。
它们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能比两栖类更能适应陆地生活环境。
身体已明显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部。
颈部较发达,可以灵活转动,增加了捕食能力,能更充分发挥头部眼等感觉器官的功能。
骨骼发达,对于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和增强运动能力都提供了条件。
用肺呼吸,心脏由两心耳和分隔不完全的两心室构成,逐步向把动脉血和静脉血分隔开的方向进化。
大脑结构比两栖类有了进一步发展,感觉器官也增加了复杂程度,功能增强。
在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中,卵的结构和胚胎发育也出现一些变化,卵外包着坚硬的石灰质外壳,能防止卵内水分的蒸发,同时是体内受精,摆脱了生殖发育中受精时对水的依赖;胚胎发育中出现羊膜和羊水,胚胎可以在羊水中发育,既可防止干燥,又能避免机械损伤。
爬行动物在中生代很繁盛,几乎遍布全球,恐龙就是当时的代表。
以后由于气候和地壳的变动,绝大多数种类灭绝。
现存种类约5000多种,常见的有蜥蜴、蛇、龟、鳖、鳄鱼等。
爬行纲是体被角质鳞或硬甲、在陆地繁殖的变温羊膜动物(Amniota)。
是一支从古两栖类在古生代石炭纪末期分化出来产的类群,它们不但继承了两栖动物初步登陆的特性,而且在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以及适应陆地生活和繁殖等方面,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爬行类是真正的陆栖脊椎动物,同时古爬行类还是鸟、兽等更高等的恒温羊膜动物的演化原祖,因此,本纲动物在脊椎动物进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爬行纲在地质史的中生代曾盛极一时,种类和数量极其繁多,在中生代的末期出现衰退。
现存种类只包括鳄、龟、蜥蜴和蛇等动物。
其中个体最大的是产于亚洲东南部的网蟒(Python reticulatus),全长可达9.9m,而最小的蜥蜴为斑点圆趾虎(Sphaero dactylus argus),全长却只有36mm。
广东蛇类大全图片及名称广东蛇类大全图片及名称包括:1. 藤壳蛇(Elaphe flavirufa):这种蛇长度可达1.5米,有一条明显的黑色纹理,身上覆盖着分布均匀的黄色斑斑点,头部两旁有一条黑色的纹理,眼睛黑亮,有一圈白色的轮廓。
2. 黄尾蛇(Orientalis spp.):这种蛇只有30厘米长,有褐色的颜色,背部中央有棕褐色的一条线,腹部有一圈黑白的斑点,眼睛大而明亮。
3. 青环蛇(Psammophis spp.):这种蛇有一条大而明亮的绿色环状斑纹和一条明显的黑色纹理,身体肥胖,长度可达1.5米。
4. 磷蜥蜴(Diplometopon spp.):这种蛇有明显的褐色,绿色和黑色色斑,身上有很多小黑白斑点,头部有一处睫毛状的纹理,眼睛黑亮。
5. 常山(Ptyas spp):这种蛇有褐色的颜色,身上还有很多黑色的斑斑点,头部圆形,有一条明显的黑色的纹理,眼睛黑亮,有一圈白色的轮廓。
6. 琉璃蛇(Trimeresurus spp.):这种蛇有一条明显的黑色纹理,身上覆盖着分布均匀的琉璃色斑点,头部大而明亮,眼睛有一圈白色的轮廓。
7. 马蛇(Oxyuranus scutellatus):这种蛇有一条明显的黑色纹理,身上有分布均匀的金黄色斑点,头部大而长,眼睛大而明亮,有一圈白色的轮廓。
8. 海狸蛇(Natrix natrix):这种蛇只有80-90厘米长,有一条细小的黑色纹理,身上有明显的蓝色或淡蓝色斑点,头部圆形,有一条明显的黑色纹理,眼睛黑亮,有一圈白色的轮廓。
9. 豹蛇(Python molurus):这种蛇有一条明显的黑色纹理,身上覆盖着分布均匀的棕色斑斑点,头部大而长,眼睛大而明亮,有一圈白色的轮廓。
10. 豱蛇(Eumeces spp.): 这种蛇有一条明显的灰褐色纹理,身上覆盖着分布均匀的灰色斑斑点,头部大而宽,有一条明显的黑色纹理,眼睛黑亮,有一圈白色的轮廓。
广东的蛇类非常多,主要包括藤壳蛇、黄尾蛇、青环蛇、磷蜥蜴、常山、琉璃蛇、马蛇、海狸蛇、豹蛇和豱蛇等10种蛇类,这些蛇的外观和行为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可以作为研究蛇类多样性的重要材料。
南方的野兽南方地区的丰富生态环境孕育了各种令人惊叹的野生动物。
这些南方的野兽是这一地区独特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一些生活在南方地区的壮丽野兽,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态意义。
1. 云南金丝猴云南金丝猴生活在中国云南地区的高山森林中。
它们是一种稀有且受保护的猿猴,以其美丽的金色毛发而闻名。
云南金丝猴是非常社交的动物,它们组成了庞大的群体,由一个雄性领导并保护。
金丝猴主要以果实、嫩叶和嫩芽为食,它们的食性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维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短吻鳄短吻鳄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爬行动物之一,它们生活在南方地区的湿地和河流中。
短吻鳄以鱼类、鸟类和其他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它们以潜伏的方式靠近猎物,然后迅速扑向猎物进行捕食。
尽管短吻鳄是顶级掠食者,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也非常重要,它们帮助控制了猎物种群的数量,并维持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3. 巴西犰狳巴西犰狳是南美洲热带雨林中的典型代表。
它们是一种夜行性动物,喜欢生活在树上。
巴西犰狳有着特殊的身体结构,背部覆盖着坚硬的盾甲,可以保护它们免受捕食者的攻击。
它们以水果、树叶和昆虫为食,而它们在食用水果时,也帮助传播了许多有利于植物繁殖的种子。
4. 马来熊马来熊是一种生活在南亚地区的大型哺乳动物。
这种独特的动物有着长而粗糙的黑色毛皮和大而强壮的爪子,以帮助它们攀爬树木寻找蜜蜂窝和树皮下的昆虫。
马来熊主要以植物为食,吃水果、坚果和树叶。
它们在森林中的食性选择和森林更新周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它们散布的种子促进了森林的再生。
5. 孔雀孔雀是一种华丽而雄伟的鸟类,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中。
它们以昆虫、小爬行动物和植物为食,但是雄性孔雀以其壮观的羽毛展示而闻名于世。
雄性孔雀的羽毛拥有明亮的蓝、绿和金色斑纹,并用于吸引雌性和显示其领域的所有者。
孔雀的存在不仅使森林变得更加美丽,而且也起到了种群控制和植物繁殖的重要作用。
二级保护龟的种类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保护野生动物。
其中,保护龟类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
在我国,龟类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其保护工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二级保护龟,以便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它们。
一、黄喉拟水龟黄喉拟水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龟类,分布于长江及其支流、湖泊和水库等水域。
它的头部和颈部呈灰色,背部和四肢呈黑色,腹部呈黄色。
黄喉拟水龟喜欢生活在清澈的水中,主要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如昆虫、蠕虫、小型甲壳类等。
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黄喉拟水龟的数量已经大幅减少,目前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
二、黄缘盒龟黄缘盒龟是一种小型陆龟,其分布于我国南方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它的背甲呈棕色或黑色,上面有黄色或橙色的边缘。
黄缘盒龟主要以植物为食,如草、叶子、花等。
它们在自然界中的数量已经大幅减少,主要原因是人类非法捕捞和栖息地的破坏。
因此,黄缘盒龟也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
三、巨头龟巨头龟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陆龟,分布于我国南方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它的背甲呈棕色或黑色,上面有颗粒状的突起。
巨头龟主要以植物为食,如草、叶子、花等。
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和栖息地的破坏,巨头龟的数量也已经大幅减少,目前也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
四、黄斑象龟黄斑象龟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陆龟,分布于我国南方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它的背甲呈黑色或棕色,上面有黄色的斑点。
黄斑象龟主要以植物为食,如草、叶子、花等。
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和栖息地的破坏,黄斑象龟的数量也已经大幅减少,目前也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
总之,二级保护龟是我们国家珍贵的生物资源,它们不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还有着重要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价值。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龟类保护中来,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减少人类对它们的伤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守护这些美丽的生物,让它们得以在我们的世界中继续生存和繁衍。
珠江四大名鱼——鲈、嘉、鳜、魽一、珠江流域和渔业资源基本概述珠江是我国四大江河之一,同时是我国南方最大的河流,它奔流不息,孕育着两亿中华儿女。
珠江水系由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河段等组成,全长约3200公里,其中西江主流长2197公里,北江干流长468公里,东江干流长523公里;流域面积453690平方公里,其中我国境内流域面积44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412亿立方米,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
珠江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流域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独特的生境使其具有流域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水域中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我国南方的重要水生生物资源的基因库。
据珠江水产研究所80年代初的调查,流域有鱼类384种及多种名贵、珍惜水生野生动物,种类之多居全国首位。
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其中淡水鱼类14种,珠江水系占了5种。
珠江水系鱼类的种类占我国淡水鱼类的一半以上,且特有种属多,河口性鱼类多,钯亚科种类多等成为珠江水系独特的鱼类特点。
主要经济鱼类有淡水四大鱼类、广东鲂、鳊鱼、鲥鱼、中华海鲶、青鱼、鲚鱼、梅童鱼等;特有品种有鲮鱼、斑鳢、广东鲂、须鲫、唇鱼、桂花鲮、黄鲫、南方白甲鱼等;此外,由于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加剧,一些珍稀名贵水生生物面临灭绝之灾,国家对这些濒危的生物加以保护,水系中的中华鲟、中华白海豚、鼋3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鲵、唐鱼、大头鲤、花鳗鲡、金线钯、鲥鱼、金钱龟、地龟、山瑞鳖等12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二、珠江四大名鱼除了以上珍稀名贵水生生物外,花鲈、卷口鱼、桂花鱼和斑鱯被美誉为珠江四大名鱼。
1.花鲈花鲈隶属于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鲈形目,脂科,花鲈属,分布于中国、朝鲜半岛、日本。
珠江的西江、北江、东江和三角洲均有分布,学名为Lateolabrax japonicus ,英文名为Japanese sea bass。
花鲈体延长,侧扁,吻尖。
口大,斜裂。
下颌梢突出。
野生动物的分类野生动物是指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没有受到人类驯养或干扰的动物。
它们栖息在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包括森林、草原、河流、湖泊和海洋等。
野生动物的分类非常广泛,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一、按照栖息地分类1.陆地动物:这类野生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包括森林中的老虎、大象、狼等,草原上的狮子、斑马、羚羊等,以及山区的猴子、熊等。
2.水生动物:这类野生动物生活在水中,包括江河湖泊中的鱼类、蛙类、鳄鱼等,以及海洋中的鲨鱼、海豚、海龟等。
二、按照食性分类1.食草动物:这类野生动物以植物为食,包括大象、斑马、鹿等。
它们具有特殊的消化系统,能够有效地消化纤维素。
2.食肉动物:这类野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包括狮子、老虎、豹子等。
它们通常有锋利的牙齿和强壮的肌肉,用来捕捉和杀死猎物。
3.杂食动物:这类野生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包括熊、猴子、狗等。
它们的食性非常灵活,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季节。
三、按照体型分类1.大型动物:这类野生动物体型庞大,通常超过人类的体型,包括大象、长颈鹿、鲸鱼等。
它们需要大量的食物和生存空间。
2.中型动物:这类野生动物体型适中,通常比人类小一些,包括豹子、狐狸、猴子等。
它们灵活机敏,适应性强。
3.小型动物:这类野生动物体型较小,通常比人类小很多,包括松鼠、兔子、蜜蜂等。
它们通常生活在地下、树上或者水中,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四、按照保护级别分类1.濒危动物:这类野生动物面临灭绝的威胁,数量非常稀少,包括大熊猫、白头海雕、非洲黑犀牛等。
它们受到了严格的保护,需要人类的关注和保护。
2.易危动物:这类野生动物的数量正在减少,面临濒危的风险,包括虎、犀牛、鳄鱼等。
它们需要更多的保护措施,以避免灭绝。
3.稀有动物:这类野生动物数量较少,分布范围有限,包括金丝猴、黑熊、狮子鱼等。
它们的保护状况需要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野生动物的分类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
不同类别的野生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相互依存,形成了复杂的生态平衡。
南山上是否有特殊种类的鸟类或哺乳动物?一、南山地理环境及其生态特点南山,位于中国的南部,是一个地貌复杂的山脉系统。
在这片壮丽的山区中,气候温暖,植被繁茂,是许多野生动物的家园。
南山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湖泊和草原,为各类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二、南山上常见的鸟类1. 蓝腹锦鸡南山的蓝腹锦鸡是一种珍贵的鸟类,它具有美丽的羽毛与悦耳的鸣叫声。
这种鸟类主要栖息于南山的森林中,以果实、昆虫和小型爬行动物为食物。
2. 红嘴山鹑红嘴山鹑是南山独有的一种鸟类,它体型较小,外观上具有鲜明的红嘴和灰褐色的羽毛。
这种鸟类爱吃昆虫、种子和植物的根茎,常栖息于南山的草原和高山地带。
3. 翠鹃翠鹃是南山最著名的鸟类之一,它以其婀娜多姿的外观和悦耳动听的鸣叫声而闻名。
南山的翠鹃迁徙季节时会聚集成大群,给南山增添了独特的景观。
三、南山上常见的哺乳动物1. 宜昌猕猴南山的宜昌猕猴是一种具有高度智商和社会性的哺乳动物。
它们栖息于南山的森林中,以果实、叶子和昆虫为食。
这种猴子以其机智灵活的动作和与人类的亲近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2. 岩兔岩兔是南山独有的一种小型哺乳动物,它栖息于南山的岩石缝隙中。
这种兔子被誉为“珍稀动物”,具有温顺的性格和纯洁的白色外貌。
南山的岩兔是南山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3. 南山豹猫南山豹猫是南山地区特有的一种猫科动物,外形类似于家猫,但体型更加精瘦。
它栖息于南山的森林和灌木丛中,以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为食。
南山豹猫在南山的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控制小型哺乳动物种群数量的作用。
四、南山的特殊动物群落在南山的广袤山区,这些独特的鸟类和哺乳动物与其他生物形成了精彩的生态圈。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衡,形成了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态系统。
这个生态系统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需要我们共同保护。
总结:南山作为中国南部的一片壮丽山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这里栖息着许多特殊种类的鸟类和哺乳动物,如蓝腹锦鸡、红嘴山鹑、翠鹃、宜昌猕猴、岩兔和南山豹猫等。
小学自然一年级百种常见动物识记自然界中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习性。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了解这些动物对他们的成长和知识的积累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份小学自然一年级的百种常见动物识记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和认识这些动物。
在家长或老师的引导下,可以通过阅读并下载这份识记表,以便进行识记和复习。
----------------------------------------小学自然一年级百种常见动物识记表学科:自然年级:一年级内容:百种常见动物----------------------------------------动物名称:猫科目:哺乳动物特点:有爪,有胡须,能捕鼠动物名称:狗科目:哺乳动物特点:忠诚,会看家动物名称:鸟科目:鸟类特点:有羽毛,会飞动物名称:鱼科目:鱼类特点:有鳞片,生活在水里动物名称:蛇科目:爬行动物特点:没有腿,可爬行动物名称:兔子科目:哺乳动物特点:长耳朵,喜好吃胡萝卜...(此处列举了一些动物,请根据需要添加更多的动物)----------------------------------------通过学习这份百种常见动物识记表,小学一年级的孩子除了能够认识和了解这些动物之外,还可以通过下载并打印该表格,进行更多的练习和复习。
家长和老师可以利用这份资料来制定课堂教学计划和家庭学习计划,帮助孩子们巩固和拓展他们的动物知识。
同时,这份资料也可以作为一种学习资源,供其他需要的人下载和使用。
例如,小学老师可以下载并打印该识记表,作为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辅助资料,或者将其分享给家长,让他们在家中配合孩子进行学习和训练。
总结起来,这份小学自然一年级百种常见动物识记表,在满足阅读需求的同时,还能够实现下载和打印的功能,方便了人们的学习和教学。
希望通过这份资料,孩子们能够对世界上的各种动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动物观察和学习能力。
----------------------------------------以上是一份小学自然一年级百种常见动物识记表,适合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学习和复习动物知识。
30种动物的特点1.狮子是大型猫科动物,以其勇猛和力量著称。
它们有浓密的鬃毛和锋利的牙齿,是顶级捕食者之一2.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具有强壮的身体和长长的象牙。
它们以其智慧和社会性而闻名,对于亲人表达深厚的情感。
3.老虎是一种强壮的大型猫科动物,以其敏捷性和迅猛的攻击而闻名。
它们有着美丽的斑纹毛皮,是顶级捕食者之一4.鲸鱼是水下最大的动物,具有巨大的体型和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它们以其优雅的游泳动作和庞大的体量而引人注目。
5.蛇是灵活的爬行动物,通常以靠近地面爬行而闻名。
它们通过毒液和窒息等方式捕捉猎物,属于广泛的种类和大小。
6.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以其圆身和黑白色毛皮而受人喜爱。
它们以竹子为主食,生活在云贵高原的竹林中。
7.狗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动物之一,以其忠诚和友好性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它们属于社会性动物,可以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
8.猎豹是世界上最快的陆地动物之一,以其惊人的速度和优雅的身姿而著称。
它们是非常成功的捕食者,可以在短距离内追赶猎物。
9.斑马是非洲的草食性动物,以其黑白相间的毛皮而闻名。
它们通常群居生活,通过夜间迁徙来寻找新的草场。
10.骆驼是适应炎热和干燥环境的草食性动物,以其驮运和耐力而闻名。
它们可以在沙漠中存储大量的水分,并长时间禁食。
11.袋鼠是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以其跳跃移动和育儿袋而闻名。
它们通过后肢的力量进行快速弹跳,可以在澳大利亚广袤的草原上自由移动。
12.猩猩是人类的近亲动物,具有类似人类的智慧和社会性。
它们可以使用工具、建立社会等复杂行为,是非常智能的动物。
13.海豚是聪明的水生动物,以其游泳和跃出水面的活泼表现而闻名。
它们具有高度发达的智力和社交能力,并可以与人类建立紧密的关系。
14.老鹰是优秀的飞行者,以其卓越的视力和敏捷的猎食能力而闻名。
它们可以在空中迅速捕捉猎物,属于强大的猛禽。
15.猫头鹰是夜行性的猛禽,以其特殊的面部构造和静默飞行而闻名。
它们可以在月光下狩猎猎物,在黑暗中保持敏锐的听觉。
广东两栖爬行动物蜥蜴目鬣蜥科:丽棘蜥:生态分布:分布于越南、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广东、福建、贵州、海南、广西、江西等地,主要生活于400-1200米山区林下以及活动于路旁、溪边、灌丛下及林下落叶处。
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400至1200米。
形态特征:全长200毫米,尾长约于头体长的一倍半。
躯干侧扁;背鳞大小不一,间有大鳞。
腹鳞大于背鳞,每一腹鳞具强棱;后肢较长,贴体前伸达吻眼之间。
眼后棘短,其长约为眼径的一半。
体背具黑褐色斑纹,四丽棘蜥肢亦具黑褐色横纹,尾背有黑色横斑。
常栖息于海拔740~1000米山区,活动在树上、灌丛下、落叶间或溪边,爬行迅速。
书本P30棕背树蜥生态分布:棕背树蜥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广东和广西;云南省内分布于滇西和滇南部分地区,国外于缅甸、印度阿萨姆、泰国普吉岛、越南与高棉等地。
形态特征:棕背树蜥头部两侧由吻端至耳后方各有一块大型深色斑块的鬣毛相较攀蜥属来的明显,背部并有数条深色鞍型花纹,繁殖期时雄性喉囊会转变为深色。
身体两侧有一条白色带状条纹延伸至后腿部,体长约35~40公分。
头长约为头宽的1.5-1.8倍,尾长约为头体长的2倍以上。
头顶鳞大小似一致,吻棱与眼睫相连成刀状;鼓膜裸露,小于眼颈;眶后有棘;颈背鬛发达,向后渐矮;背鳞大小一致;腹面浅棕色。
生活习性:保持在75%的高潮湿环境,温度约保持在25~30°C,箱子最佳大小为150X80X120cm,以小型昆虫为主食。
多在草丛、灌丛中活动。
书本P36细鳞树蜥生态分布:生活于山间草坡、灌丛或乱石间。
分布于云南、贵州(荔波)、广东、海南。
形态特征:头细长,头背平直,头高与宽几乎相等,鳞片大、起棱并散有锥鳞,吻长超过眼耳间距离。
生活时体背浅灰色,颈两侧棕褐色,背鳞有不规则的小斑点;腹部较背部色淡。
书本P40蜡皮蜥生态分布:栖息于沿海沙岸地带,在略有坡度的地方掘穴而居,常见土坟堆上,洞口扁圆形,穴道深1米左右,洞穴与地面成30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