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原文、节奏划分及理解填空.doc
- 格式:doc
- 大小:470.51 KB
- 文档页数:14
《岳阳楼记》原文翻译知识点及文言文断句技巧预习知识点课前预习一、作品梗概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免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的职务。
昔日好友滕子京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一口答应。
庆历六年(1046),他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记》。
二、作者简介及背诵提示范仲淹(989一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他所作的文章富有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
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
本文需熟读背诵。
知识重点一、全文展示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哮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二、主题概述本文通过对岳阳楼景色的描写以及“迁客骚人”观景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政治抱负,同时也借以劝勉好友滕子京。
岳阳楼记的朗读节奏划分“哎呀,这岳阳楼记可太难读啦!”我皱着眉头对着同桌抱怨。
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朗读《岳阳楼记》,我一下子就犯了难。
这不,放学后我就拉着同桌一起来到小公园,准备好好研究一下这篇文章的朗读节奏。
我们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我拿着课本,看着上面的文字,嘴里嘟囔着:“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哎呀呀,这该怎么停顿呀!”同桌凑过来,说:“别着急嘛,我们一句一句来。
”“那先这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我指着课本说。
同桌想了想,说:“我觉得应该是庆历四年春,停顿一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哦,好像有点道理。
”我点点头,“那下一句,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这里是不是越明年,停顿,政通人和,停顿,百废具兴。
”同桌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课本上比划着。
我试着按照他说的读了一遍:“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嗯,是感觉顺了点。
哎呀,这文章可真长呀,什么时候才能分好朗读节奏呀!”我有点泄气地说。
同桌拍拍我的肩膀:“别灰心呀,我们慢慢来。
你看这后面还有这么多精彩的句子呢。
就像那什么,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多美呀!我们要是能读好,那得多棒呀!”“也是哦,那我们继续!”我又振作起来。
我们就这样一句一句地讨论着,公园里的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也在为我们加油。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我们身上,暖暖的。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把整篇《岳阳楼记》的朗读节奏都分好了。
我高兴地跳起来:“太棒啦!这下朗读就没问题啦!”同桌笑着说:“是呀,我们可真厉害!”通过这次和同桌一起研究《岳阳楼记》的朗读节奏,我明白了做事情不能着急,要一步一步来。
就像分朗读节奏,只要我们认真去做,就一定能做好。
而且,和朋友一起努力的过程也是那么的快乐和有趣。
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一定能把《岳阳楼记》朗读得非常精彩!。
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翻译及赏析《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
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
下面是整理的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岳阳楼记范仲淹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赋刻在它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妙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岳阳楼记》原文、节奏划分及理解填空:原文:庆历/四年春,滕(téng)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yǐ)。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qián)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qīng)。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及滕子京政绩的背景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具体描写“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亦矣;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亦矣。
第一段注释:1、记:一种文体。
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
但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政治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念)。
2、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职任岳州太守。
滕子京,名宗谅,子京是他的字,范仲淹的朋友。
谪守,把被革职的官吏或犯了罪的人充发到边远的地方。
这里指被贬官,降职。
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做郡的长官。
3、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越,及、到。
4、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政,政事。
通,通顺。
和,和乐。
这是赞美滕子京的话。
5、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百,不是确指,形容其多。
废,这里指荒废的事业。
具,通“俱”,全,皆。
兴,复兴。
6、乃:于是。
7、增:增加,扩大。
8、制:规模。
9、唐贤今人:唐代和当代名人。
10、属(zhǔ):通“嘱”,嘱托、嘱咐。
11、予:我。
12、作文:写文章。
13、以:连词,用来。
14、记:记述。
第二段注释:1、夫:那。
2、胜状:胜景,好景色。
3、衔:包含。
4、吞:吞吐。
5、浩浩汤汤(shāng):水波浩荡的样子。
汤汤,水流大而急。
6、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横,广远。
际涯,边。
7、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
朝,在早晨,名词做状语。
晖,日光。
气象,景象。
万千,千变万化。
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此,这。
则,就。
大观,雄伟景象。
9、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
备,详尽,完备。
10、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11、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
南,向南。
极,尽,最远到达。
12、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骚人:诗人。
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13、多:大多。
会:聚集。
1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到自然景物而引发的情感,怎能不有所不同呢?览,观看,欣赏。
得无……乎,大概……吧。
第三段注释:1、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
下文的“至若”,同此。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应至交好友岳州知州滕宗谅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共分为五段,具体如下:
第一段,记述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其作记的原因。
第二段,描写岳阳楼远眺洞庭湖的壮丽景色。
第三段,写阴雨时“淫雨霏霏”之状,而明朗时则“春和景明”。
第四段,承上而来,表达了悲喜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
第五段,也是最后一段,作者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勉,对朋友滕子京的慰藉和鞭策。
全篇文章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迁客骚人”登楼睹景而生的情思的抒发;既写出了岳阳楼高耸的雄姿,又吐露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情怀。
其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为千古名句。
文章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语言精炼,感情真挚,意境深远。
【语文知识点】岳阳楼记划分节奏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楼记》原文、节奏划分及理解填空:原文:庆历/四年春,滕(téng)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yǐ)。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qián)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qīng)。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滕子京重修楼及滕子京政绩的背景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具体描写“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亦矣;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亦矣。
岳阳楼记》原文、节奏划分及理解填空
庆历四年春,XXX被谪守巴陵郡。
隔年,政通人和,百
废具兴。
于是,XXX重修岳阳楼,增加了一些新的规制,并
在楼上刻下了唐代贤人和当代诗人的诗赋。
我观赏巴陵胜景,只见洞庭湖水连成一片,环绕着远山,吞噬着长江,无边无际,气象万千,既有朝阳又有夕阳。
这就是岳阳楼的大观。
前人已经详细描述过了。
但是,XXX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常
在此汇聚,观赏这些美景,是否会有不同的感受呢?
当遇上连绵不断的暴雨,数月不见晴天,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没,山岳隐没,商旅无法行进,船只倾翻,这时登上岳阳楼,会让人怀念故乡,担忧谗言和讥笑,眼前景象凄凉,感到极度悲伤。
但是,当春和XXX,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片碧蓝,
沙鸥翱翔,XXX游泳,岸边花草郁郁葱葱,长烟在空中飘荡,皓月高挂千里,浮光跃金,影子静静地沉在湖底,渔歌声不绝于耳,这时登上岳阳楼,会让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感到无比欢喜。
我曾经探寻过古代仁人的心灵,或许他们与普通人不同,不会因为物质而感到喜悦,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悲伤而沮丧。
他们在高层官场时,会忧虑百姓的疾苦,在江湖远行时,会担心国家的命运。
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他们都会感到忧虑。
那么,什么时候他们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先为天下人的
忧虑而忧虑,后为天下人的乐而快乐。
”啊!我这个微不足道
的人,将来归宿何处呢?这是在六年九月十五日时的感慨。
岳阳楼记朗读节奏划分庆历四年春,滕(téng)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yǐ).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qián)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qīng).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jiē)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岳阳楼记朗读节奏划分和重音
岳阳楼记是一篇古代散文,文中没有明确的诗歌韵律,因此其朗读节奏和重音的划分主要依靠语言的节奏和语法结构来确定。
在朗读岳阳楼记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划分节奏和重音:
1. 标点符号:注意文中的标点符号,特别是句号、逗号和顿号。
在这些标点符号处,可以稍作停顿并重读一下。
2. 文章结构:观察到岳阳楼记分为六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一个主要的观点或描写。
在每个段落之间可以适当停顿,突出段落间的转折和重要性。
3. 主要意义和词语:注意强调句中的重要意义和关键词语。
重读这些词语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突出。
4. 抑扬顿挫:对于一些抒情或具有强烈情感的词句,可以运用抑扬顿挫的朗读技巧,通过声音的起伏和变化来表达出文章的情感。
总体来说,朗读岳阳楼记的节奏应该以平稳自然为主,注意停顿和重读的处理,使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岳阳楼记》原文、翻译及赏析《岳阳楼记》范仲淹〔宋代〕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通:俱)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一作:隐耀;淫雨通:霪雨)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
他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叼咬着小山,吞下了长河,水流浩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岳阳楼记》知识点及文言文断句技巧《岳阳楼记》原文翻译知识点及文言文断句技巧预习知识点课前预习一、作品梗概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免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的职务。
昔日好友滕子京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一口答应。
庆历六年(1046),他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记》。
二、作者简介及背诵提示范仲淹(989一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他所作的文章富有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
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
本文需熟读背诵。
知识重点一、全文展示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哮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二、主题概述本文通过对岳阳楼景色的描写以及“迁客骚人”观景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政治抱负,同时也借以劝勉好友滕子京。
岳阳楼记原文、全文注释及赏析【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及注释】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岳阳楼记分段划分岳阳楼记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写的一篇名篇,记载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以及范仲淹对家国情怀的思考。
本文将对岳阳楼记进行分段划分,以便更清晰地展示其主要内容和结构。
第一段:开篇引言岳阳楼记以“黄鹤楼记”的方式开篇,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和共鸣。
范仲淹提到了岳阳楼的雄伟壮丽,将其与黄鹤楼相提并论,以凸显岳阳楼的独特魅力和地位。
第二段:岳阳楼的历史背景本段主要介绍了岳阳楼的历史背景。
范仲淹提及了岳阳楼的兴建年代、原因以及其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性。
通过详细叙述岳阳楼的历史意义,范仲淹为接下来的描写打下了基础。
第三段:高临湘江本段描述了岳阳楼的位置和地理环境。
范仲淹称赞了岳阳楼的高度和雄伟,以及其居于湘江之滨的独特之处。
他以优美的词句描绘了楼顶的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在岳阳楼之上,领略江山如画的美景。
第四段:登楼望远本段主要讲述了登上岳阳楼后的所见所闻。
范仲淹通过写实的笔触描绘了楼上浩渺的景象,包括远处的山峦、江面上的船只以及近岸的渔家。
他展示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感悟,使读者对岳阳楼的美景有了更为具体的体验。
第五段:思考家国本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范仲淹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家国情怀的思考。
他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与自己对时局的忧虑相结合,呼吁统治者应该对国家大事负责任。
范仲淹以家国情怀为主线,发出了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忧虑,以及对国家复兴的热切期望。
第六段:回望历史本段范仲淹回顾了岳阳楼的历史,提到了以往英勇的抗击侵略的历史,表达了对先辈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考。
他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更加坚定了自己对国家复兴的信念。
第七段:明志愿行本段是文章的结尾,范仲淹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展望和自己的决心。
他号召每个人都要明志愿行,为国家贡献力量。
他以个人行动的决心激励了读者,同时也为岳阳楼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和遗志。
通过以上的分段划分,岳阳楼记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示其主要内容和结构。
每个段落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观点,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过渡,使得整篇文章具备了层次感和逻辑性。
岳阳楼记断句划分1. 哎呀呀,岳阳楼记的断句划分可重要啦!就像走路要知道先迈哪只脚一样,你想想,要是断句错了,那意思不就全变啦?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要是断成“先天下之/忧而忧”,那味道可就不对喽!2. 嘿,岳阳楼记断句划分可不简单哟!这就好比给一幅画上色,得恰到好处才行呀。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断对了才能体会到那种豁达的心境呀!3. 哇塞,岳阳楼记断句划分真的很神奇呢!就如同解开一个复杂的谜题,“然则何时而乐耶”,断好了才能找到答案呢,不是吗?4. 哟呵,岳阳楼记断句划分可是门大学问呢!好比一场精彩的球赛,每个节点都要把握好。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断对了才更能理解那份情怀呀!5. 嘿呀,岳阳楼记断句划分很关键的呀!就像烹饪一道美味佳肴,调料放对了才好吃。
“微斯人吾谁与归”,断好了才有那种寻觅知音的感觉呢!6. 哇哦,岳阳楼记断句划分真的太有意思啦!如同在走一条蜿蜒的小路,得走对方向。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断得恰当才能领略开头的韵味呀!7. 哎呀,岳阳楼记断句划分可不能马虎呀!好比搭建一座城堡,每一块都要放对位置。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断对了才能欣赏到那美景呢!8. 嘿,岳阳楼记断句划分可不是闹着玩的呢!就像弹一首美妙的曲子,节奏要对。
“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断好才能感受那份情绪变化呀!9. 哇塞,岳阳楼记断句划分真的好重要哇!如同在大海中航行要有正确的航线。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断对了才有那种深深的感触呢!10. 哟呵,岳阳楼记断句划分绝对不能小瞧呢!好比一场精彩的表演,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断好了才能看到那美好的景象呀!我的观点结论:岳阳楼记断句划分真的太重要啦,它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和情感,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呀!。
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译文|鉴赏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此时他身体很不好。
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
他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
下面一起欣赏这篇古文吧!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通:俱)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一作:隐耀;霪雨通:淫雨)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及注释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岳阳楼记》原文、节奏划分及理解填空:原文:庆历 / 四年春,滕 (t éng) 子京/ 谪(zh é) 守巴陵郡。
越 / 明年,政通 / 人和,百废 / 具兴。
乃 / 重修岳阳楼,增 / 其旧制,刻 / 唐贤今人诗赋 / 于其上。
属 (zh ǔ) 予( yú)作文/以记之。
予/ 观夫( f ú)巴陵胜状,在 / 洞庭一湖。
衔 / 远山,吞 / 长江,浩浩 / 汤汤( shāng),横 / 无际涯 ; 朝晖 / 夕阴,气象 / 万千。
此则 / 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 / 备矣 (y ǐ) 。
然则/ 北通巫峡,南极 / 潇湘,迁客 / 骚人,多会 / 于此,览物 / 之情,得 / 无异乎若夫 / 霪(y ín) 雨霏霏 (f ēi) ,连月/不开,阴风 / 怒号 (h áo) ,浊浪/ 排空;日星 / 隐曜 (y ào) ,山岳 / 潜(qi án) 形;商旅 / 不行,樯(qi áng) 倾/ 楫(j í)摧;薄暮 / 冥冥,虎啸 / 猿啼。
登/ 斯楼也,则有 / 去国怀乡,忧谗 / 畏讥,满目 / 萧然,感极 / 而悲者矣。
至若 / 春和景明,波澜 / 不惊,上下 / 天光,一碧 / 万顷( qǐng),沙鸥 / 翔集,锦鳞 / 游泳;岸芷 / (zhǐ)汀( t īng)兰,郁郁/青青 (q īng) 。
而或/ 长烟一空,皓月 / 千里,浮光 / 跃金,静影/ 沉璧,渔歌 / 互答,此乐 / 何极!登 / 斯楼也,则有 / 心旷神怡,宠辱 / 偕忘,把酒 / 临风,其 / 喜洋洋者矣。
嗟( ji ē)夫!予尝求/ 古仁人之心,或异 / 二者之为,何哉不 / 以物喜,不 / 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是 / 进亦忧,退 / 亦忧。
然则 / 何时而乐耶( yé)其/ 必曰“先天下之忧 / 而忧,后天下之乐 / 而乐”乎。
噫!微/ 斯人,吾 / 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及滕子京政绩的背景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具体描写“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亦矣;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亦矣。
4.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碧。
5.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6.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这副对联,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塞下曲》一诗如何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答 ] 后两句不正面描写轻骑远追及其辉煌战果,却用“大雪满弓刀”烘托跃跃欲追的场景,引人联想。
(2)诗中写将军雪夜率军追敌的壮举,突出了将军杀敌卫国的精神。
诗一开始用月黑之夜大雁被惊高飞,来衬托敌军溃败夜逃的情景;三四句写将军率领轻骑冒雪追敌,“大雪满弓刀”这一细节,既写出了环境的极度恶劣,更突出了将军的英勇刚毅。
(3)填空:这首诗从题材分,应属于 __________,一二句所描写的环境和事件是_________。
(要求概括准确、描写生动)(4)研读三四句,分析“逐”和“满”两个词的妙处。
答案(1)边塞诗。
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单于的军队准备乘夜色逃跑,惊起了栖息的大雁飞向高空。
(意对即可)(2)逐:追逐,指边防守军准备追击逃跑的单于部队。
满:大雪突降,刹那间落满了弓刀。
两个动词,前一个写边防将士的警惕与果敢,后一个写环境的恶劣,两相映衬,表现守边将士爱国热情和大无畏的精神。
(意对即可)译文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卢纶( 748- 800)字允言,籍贯蒲州(今山西永济西)。
唐代诗人。
大历十才子之一。
天宝(742 年- 756 年)末曾应进士举,安史乱起,避难移居江西鄱阳。
代宗大历(766 年- 779 年)初,又数度至长安应举,都未及第。
后因宰相元载、王缙推荐,任阌乡尉、集贤学士、秘书省正字、监察御史等职。
776 年(大历十一年)元载被杀,王缙被贬,卢纶也受牵连,至 780 年(德宗建中元年)才被任为长安附近的昭应县令。
赏析: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
诗的大意: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
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
“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
“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
“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
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诗由写景开始,“月黑雁飞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
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
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时间为冬季,又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单于夜遁逃”,敌人夜间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借月色的掩护仓皇逃遁。
诗句语气肯定,判断明确,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我军的必胜信念,令读者为之振奋。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
“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不仅仅因为轻骑快捷,同时也显示出了一种高度的自信。
当勇士们列队准备出发时,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起来,虽然站立不过片刻,刹那间弓刀上却落满了雪花。
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
他们就像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满怀着必胜的信心。
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虽区区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单于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率军溃逃,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情况下准备率军出击。
一逃一追把紧张的气氛全部渲染了出来。
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阅读练习及答案(1) 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单调、清冷的特点。
(1 分 )(2) “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2 分)答:①“抱”字是拥抱,怀抱的意思②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③表现了将士们心寄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也能表现将士们生活的艰苦。
④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3) 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3 分 )答:① a 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b 边塞生活的艰苦 c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②化用典故,虚实结合,衬托,举一反三。
4、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赞扬和战士杀敌报国的决心。
5、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答:手法是反衬和用典。
用典,就是指用“折柳”一典。
所谓反衬,在本诗中有两处:①用环境的荒凉来反衬战士的杀敌报国的英勇精神。
②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战士的戍边为国的情操6.本诗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生活戍边战士具有怎样的精神面貌?答:本诗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了戍边战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现了他们积极奋发、昂扬向上的爱国激情。
7、写出这首诗中工整对仗的两句话并揭示其含义:“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这两句极写了军旅生活的紧张。
8、“折柳”在诗中有哪两重含义?答:一是反映出乐曲的名称,二是联想到折柳送别的习俗,让人不由得产生思亲思乡之情。
9、诗的开头写五月“寒”,结尾则写“斩楼兰”,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答:开头写“寒”点明了边塞的苍凉与苦寒,而结尾写“斩楼兰”,与开头形成鲜明对照,更突出了边塞将士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
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阅读练习及答案(1) 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单调、清冷的特点。
(1 分 )(2) “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2 分)答:①“抱”字是拥抱,怀抱的意思②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③表现了将士们心寄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也能表现将士们生活的艰苦。
④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3) 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3 分 )答:① a 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b 边塞生活的艰苦 c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②化用典故,虚实结合,衬托,举一反三。
4、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赞扬和战士杀敌报国的决心。
5、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答:手法是反衬和用典。
用典,就是指用“折柳”一典。
所谓反衬,在本诗中有两处:①用环境的荒凉来反衬战士的杀敌报国的英勇精神。
②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战士的戍边为国的情操6.本诗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生活戍边战士具有怎样的精神面貌?答:本诗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了戍边战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现了他们积极奋发、昂扬向上的爱国激情。
7、写出这首诗中工整对仗的两句话并揭示其含义:“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这两句极写了军旅生活的紧张。
8、“折柳”在诗中有哪两重含义?答:一是反映出乐曲的名称,二是联想到折柳送别的习俗,让人不由得产生思亲思乡之情。
9、诗的开头写五月“寒”,结尾则写“斩楼兰”,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答:开头写“寒”点明了边塞的苍凉与苦寒,而结尾写“斩楼兰”,与开头形成鲜明对照,更突出了边塞将士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
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