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级设施农业项目申报指引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设施农业手续办理流程
1.开始筹备设施农业项目之前,必须要向当地的农业部门提交申请,
进行备案登记。
同时,还需提交相关的项目规划、遵守当地的环保规定等
文件。
2.在完成农业部门的备案后,需要向负责环保与规划的部门申请审批。
提交有关的建设方案、环保评估报告等文件,如果审批通过,则可以获得
建设许可证。
3.接下来需要进行土地的审批申请,由于设施农业和传统农业的耕种
方式不同,土地的用途和开发方式也有所不同,所以需要提供有关的开发
计划、农业技术设施等信息,并通过相关的部门审批。
4.完成土地审批后,需要开始设施农业的施工,包括选择建设场所、
土地平整、设施建造等。
施工完成后需要验收,确保设施农业设备和规划
符合当地规定和标准。
5.设施农业项目的验收合格后,需要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指导,让负责
运营的农户或者公司了解相关的管理和运营规范。
通过这些步骤,设施农
业的项目流程才算得以完成。
设施农业项目申报流程图省级设施农业流程图流程一:项目申报流程图1、接申报指南、网上发布指南2、查询项目储备库,征求分管领导、财政局、乡镇、事业站意见确定项目预报单位和数量3、召开项目预报会,确定项目负责人,联系人、联系方法,加入项目交流群,预报单位明确一家技术依托单位和一名挂钩指导员(本行业中级职称以上),4、各预报单位召集社员大会,确定是否申报5、先行申报汇总表,确定项目名称,资金规模和申请资金额度6、在技术依托单位,挂钩指导员、农技站协助编写项目申报书7、农委财政召开项目评审会(资料一式十份),邀请项目管理、业务、工程、财务、专家组织评审,进行综合评分排名,出具专家评审意见。
项目管理专家审查项目主体资格、申报方向;财务专家审核项目配套比率;工程专家审核单位造价;业务专家审核实施内容,绩效估算。
8、将评审结果交农委领导集体讨论、会商财政局,并汇报市分管领导,确定最终申报名额9、在农林网、财政网上进行公示10、项目单位经技术依托单位、挂钩指导员修改项目书后定稿,电子稿发送现代农业发展科备案11、开展网上申报,项目单位申请用户名密码报农委科教科备案12、项目单位填写项目资料,上传附件,提交县级审核13、市农委科教科进行审核,审核不合格附修改意见退回。
14、项目单位修改补充材料后再提交15、农委现代农业发展科审核完成后,请科长复核,提交上级部门。
16、各单位网上打印申报文本17、申报材料装订成册,除按照省、市规定份数外,同级农委、财政、技术依托单位各留一份。
18、申报材料收齐后,农委编制申报文件,经农委、财政分管领导签字后取得文号行文,同时项目加盖两部门章。
29、文本及文本按有关要求及时邮寄,同时申报电子文本。
20、申报单位于申报截止后一周取回备案盖章文本。
流程二:实施方案编制流程1、接上级项目批复文件、农委组织项目实施单位,邀请业务站、乡镇农技站参加项目布置会,下达项目编号2、项目单位进行项目实施方案编写3、请农技站进行四至定位4、邀请专业人员绘制项目示意图5、召开社员大会确定项目成员资产量化方案6、根据项目实际实施情况进行文本修改7、邀请业务、工程、项目、财务专家进行项目集中修改8、定稿电子版汇总农委现代农业发展,统一报送省市有关部门9、待省市修改后将修改意见返还项目单位10、经修改后再次汇总上报,电子版交财政农业科备案11、实施方案纸质批复下达后,复印各单位开始项目实施流程三:项目实施监管流程1、项目单位建立独立账页,项目资金预拨款专款专用2、基建项目、大额物资实行市级或镇级招投标3、确定中标单位后,项目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书,物资采购签订采购协议4、项目施工后,填写由项目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或当地农技站)盖章认可的工程确认书5、项目单位参加由农委、财政组织的项目管理培训、财务管理培训6、农委、财政进行项目中期检查,出具检查意见,发现问题进行整改7、项目单位召开股东大会,提出资产量化决议,资产量化方案进行公示重大变更8、项目实施完毕后一年后,填写绩效考评表(考评报告),绩效评估由技术依托单位,挂钩指导员审核,发现代农业发展科汇总上报流程四:验收流程图1、项目资料整理,收集工程资料2、市评审中心进行工程审计,出具审计意见3、进行财务审计4、填写项目验收申请书(附审计报告)送农委现代农业发展科5、发展科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查验,出具查验报告意见6、通过查定,提交苏州市向省统一申请验收7、接受省或市专家验收,出具验收意见8、装订项目汇编材料,报省农委园艺处,送市农委、财政局备案9、取得省农委项目验收意见10、进行项目资金报账流程流程五:资金报账流程一、项目预拨款流程1、项目单位提出申请2、农委、财政人员到现场查看实施进度是否过半3、项目单位填写项目预拨资金申请单(法人签字盖章、附预拨资金票据、账号和合同复印件)4、交农委科教科科,经分管领导签字、农委盖章5、交财政局农业科,经分管领导认可,下达资金二、项目验收后报账流程1、携带账册和原始票据至财政局农业科审核,报账原始票据审核、盖章、复印2、项目单位填写项目资金申请单(法人签字盖章、附预拨资金票据、账号和合同复印件)3、交农委科教科科,经分管领导签字、农委盖章4、交财政局农业科,经分管领导认可,下达资金。
设施农业立项申请设施农业是一种现代化、高效率的农业经营模式,它采用温室、大棚、网室等设施,以及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使农作物和养殖动物能够在更为优越的环境下生长和繁殖,从而大幅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为了鼓励和支持设施农业的发展,许多政府和农业部门都设立了立项申请程序,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助推设施农业发展。
一、设施农业立项申请的意义设施农业立项申请对于农业产业的多个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
它首先可以帮助农民和农场主获得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提高他们的设施农业经营能力,增加农产品的品质和数量。
同时,设施农业立项申请也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就业和农村财富的增长,融入到现代化产业链中去。
二、设施农业立项申请的主要内容设施农业立项申请的内容通常包括农场的基本信息、设施类型和规模、生产计划和技术措施、投资预算、市场营销策略以及环保措施等方面。
在填写申请表格时,农场主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设施农业经验,确保信息完整准确,阐述自己的设施农业项目的优势和前景,以期能够获得政府和农业部门的支持。
三、设施农业立项申请的流程通常,设施农业立项申请的流程包括:预申请、申请、审批和评估阶段。
在预申请阶段,农场主应该了解申请前的基本条件,包括是否有资质、具体的申请流程、可获得的政策支持等。
在申请阶段,农场主需要准备好各项申请材料,包括设施农业项目计划、资金预算和环保措施等。
在审批阶段,设施农业的立项申请会经过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审批和评估,确保项目方案和经济效益具备可行性。
如果立项申请获得批准,农场主即可获得政府和农业部门提供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开始设施农业的建设和生产。
四、设施农业立项申请的建议在设施农业立项申请的过程中,农场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建议:1、在申请前充分了解立项申请的政策和流程;2、认真准备申请材料并确保内容完整准确;3、注重描述设施农业项目的优势和预期效益;4、注重生产计划和市场营销策略的设计;5、注重环保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农业生产设施改善项目申报书一、项目背景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然而,由于我国农业生产设施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难以提升,给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困难。
因此,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我单位拟申请农业生产设施改善项目。
二、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农业生产设施改善项目2.项目内容:主要包括农业设施更新、设备升级、技术培训等。
3.项目目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4.项目地点:我单位所在的农业生产区域。
5.项目预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算安排。
三、项目必要性分析1.农业生产设施落后:我国农业生产设施多为传统农具和设备,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2.农产品质量不稳定:由于农业生产设施的限制,农产品的质量波动较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农产品价格不稳定。
3.农民收入不高:农业生产设施的落后导致农民生产效益低下,增收空间有限,影响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积极性。
4.农业可持续发展受限:农业生产设施的落后也限制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无法满足环保和资源节约的要求。
四、项目实施方案1.农业设施更新:对农业生产设施进行更新,包括温室大棚、水利设施、灌溉设备等,提高农业生产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2.设备升级:对农业生产设备进行升级,包括农机具、种植机械、收割机械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3.技术培训: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其农业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4.项目管理: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加强项目监管和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五、项目预期效益1.农业生产效率提升:通过设施改善和设备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
2.农产品质量提高:现代化设施和设备的使用可以改善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的提升将带动农民收入的增加,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2013年度农业领域科技计划入库项目申报指1第一篇:2013年度农业领域科技计划入库项目申报指12013年度农业领域科技计划入库项目申报指南来源:广东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发布日期: 2012-12-222012年度农业领域科技计划入库项目包括重点专项、重点项目、引导项目和专项计划项目4个类别,其中专项计划入库项目包括广东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和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关键技术应用示范2个专项。
一、重点专项专题一:农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重点专项(专题编号:0201)1.专项背景在2011年本专项实施的基础上,根据农业高科技前沿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继续围绕我省农业产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组建农业科技研究团队,以推进我省现代农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升产业科技与市场竞争力为目标,重点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为广东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技术储备,推进产业整体技术的跨越与升级。
2.专项内容根据广东农业科技现状和现代农业产业做强做大对科技进步的迫切需求,选择制约我省农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主要攻关的技术为农产品与食品加工、食品安全、有害生物防控、安全投入品生产、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农村信息化、农业装备等产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
3.专项目标每个新立项项目至少达到的目标如下:(1)技术成果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内先进以上水平,并基本能实现产业化;(2)形成2套以上技术体系或备案标准、技术规范、装置,形成1项以上通过实质性审查的发明专利;(3)项目实施获得的科技成果在行业内或一定区域范围内推广应用;(4)结转项目按原有目标继续实施。
4.申报要求(1)申报方式为组织申报,其中2011年立项项目可按科技计划申报程序申请结转;(2)申报单位为广东农业科技研究团队的牵头组建单位,参加单位须为团队成员单位;(3)每个新申报项目申请经费不超过200万元,结转项目申请经费不超过100万元;(4)其余要求按广东农业科技研究团队管理办法执行。
从化市2013年度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资金项目申报指南根据广东省农业厅(粤农计【2014】32号)文件通知,从化市被认定为广东省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013年度安排资金1500万元。
按照广东省农业厅、财政厅粤农【2014】230号《关于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013年实施方案的批复》要求,就2013年度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资金项目申报工作,制定如下申报指南。
一、项目资金的支持方向2013年度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计划及资金安排主要用于核心区和功能区基础设施,特别是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农业良种引进繁育和示范推广,农业高新、生物技术的引进和转化应用;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农民科技培训,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休闲光农业等。
2013年度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资金主要支持方向是:(一)支持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
按从化市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申报材料规定,从化市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位于城郊街万亩花卉产业示范区,核心区覆盖西和村、红旗村、光辉村、光联村等地,主要支持10000亩盆花生产区钢架连栋大棚;农家乐乡村游景观区的乡村景观道路等建设。
(二)支持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功能区建设。
主要支持优质粮菜产业功能区建设。
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基地农田标准化建设;良种引进与繁育基地的硬底化机耕路、简易遮光大棚建设;名优果花产业功能区的水果标准化种植基地,生态果园生产设施基础设施建设;观光休闲农业示范点的机耕路硬底化基础设施建设。
(三)支持配套体系建设。
主要支持农业产业化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以奖代补”和专项建设,农业科技建设以及名优水果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名优品种引进、示范、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以及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设备设施、各镇街及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安全检测点建设,市动监所设备设施、市动监所运作经费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中心等农村改革示范建设。
二、申报程序和资金补助方式(一)申报程序1、申报对象要求:示范区项目建设申报主体在从化地区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涉农行政事业单位、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机构,且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和合格的管理人员。
2013年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联系人:蒋先生联系电话:QQ:联系地址: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长沙市城南中路232号。
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更好地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在更大范围内择优选项,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根据《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的有关规定和我省实际,特制定《湖南省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现颁布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国家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以培养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着力加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扶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化经营项目,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水平,促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二、扶持范围和重点(一)扶持范围和重点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的范围包括:粮、棉、油、畜禽、水产、蔬菜、经济林(果)、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其中我省的扶持重点为:优质水稻、油茶、茶叶、蔬菜、畜禽、水产、柑橘等七大优势产业。
项目范围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畜禽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农产品储藏保鲜等流通设施项目。
产业化经营项目安排原则上限于农业综合开发县。
(二)不予扶持的项目1.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和淘汰的相关项目(参见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2.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和有关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公约附录的动植物加工流通项目。
3.酒类生产、湖泊与水库内的投饵网箱养殖、中成药深加工、木材深加工、纺织品深加工、景观花卉苗木生产、休闲农业等项目。
农业项目申报流程一、项目立项准备阶段。
在申报农业项目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项目立项准备工作。
这一阶段包括确定项目的目标和意义、进行市场调研、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项目的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等工作。
同时,还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了解项目申报的具体要求和流程,为后续的申报工作做好准备。
二、项目申报材料准备阶段。
在项目立项准备工作完成后,接下来就是准备项目申报所需的各种材料。
这些材料包括项目申报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表、项目实施计划、财务预算等。
在准备这些材料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以确保项目申报的顺利进行。
三、项目申报材料递交阶段。
一旦项目申报材料准备工作完成,就需要将这些材料递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和审批。
在递交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填写各种表格和申请表,并确保递交的材料齐全、规范。
同时,还需要密切关注相关部门对申报材料的审核进度,及时跟进和配合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项目申报材料审核阶段。
经过递交材料后,相关部门会对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审核。
在这一阶段,需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补充和调整,确保材料的符合要求。
同时,还需要及时响应相关部门的审核意见,积极配合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以确保项目申报的顺利通过。
五、项目申报结果公示阶段。
经过审核后,相关部门会对项目申报结果进行公示。
在这一阶段,需要密切关注相关部门对项目申报结果的公示情况,并及时了解项目申报结果。
同时,还需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项目申报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确保项目申报结果的公正和合理。
六、项目申报结果审批阶段。
最后,经过公示后,相关部门会对项目申报结果进行审批。
在这一阶段,需要及时了解项目申报结果的审批情况,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项目申报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
同时,还需要密切关注项目申报结果的最终审批情况,确保项目申报的顺利通过。
以上就是农业项目申报流程的具体步骤和要点。
在申报农业项目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准备各种申报材料,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审核和审批工作,确保项目申报的顺利进行。
附件: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更好地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和在更大范围内择优选项,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依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60号),现发布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一、指导思想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扶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化经营项目,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二、扶持范围(一)项目范围。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扶持的项目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畜禽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产业化经营项目一般安排在农业综合开发县。
(二)产业范围。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扶持的产业包括:粮、棉、油、糖、畜禽、水产、蔬菜、经济林(果)、茶叶、花卉、蚕桑等。
各地应当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扶持重点和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状况,确定优势农业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扶持、集中扶持。
对中成药深加工、木材深加工、纺织品深加工项目不予扶持。
三、扶持对象符合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四、扶持方式和相关政策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产业化经营采取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两种方式。
(一)贷款贴息项目。
1.优先扶持固定资产贷款贴息项目;优先扶持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合作选定的贷款贴息项目;优先扶持粮油加工及“菜篮子”产品贷款贴息项目。
2.流动资金贷款贴息主要扶持农产品加工所需原料收购的流动资金贷款贴息项目。
设施农业项目申报流程图摘要农业设施农业项目的申报流程是一个嵌套的过程,其中包含了基本信息的申报、农业项目项目申报、农业项目审核、审批和批准等步骤。
通过了解及规范地实施农业设施农业的申报流程,可以有效地提高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的增长。
关键字:农业设施农业;申报流程;审批IntroductionProcess of Agricultural Facilities Agriculture Project ApplicationApplication for Basic InformationThe first step of the project application process is to submit basic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s to the local government, including project information, applicant information, budget and so on. After it is reviewed and approved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the application will be sent to the higher authorities forfurther review and approval.Application for Agricultural ProjectsAfter the project information is approved by the higher authority, the applicant should apply for the agricultural projects. The application should include the detailedintroduction of the project and the related technical documents.After being approved by the higher authority, the application will be sent to the local government for further review and approval.AuditAfter the application is approved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the audit team will go to the applicant’s field to make physical inspection on the project and the related documents. Based on the inspection result, the audit team will make the report and send it to the higher authority for final review.ApprovalAfter the audit report is approved by the higher authority, the application will be sent back to the local government for the decision of approval. After the approval is granted, the applicant can star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Final ConfirmationConclusion。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供销总社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供销经联字〔201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供销合作社、财政厅(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供销合作社、财务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为做好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供销总社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申报工作,明确相关政策和要求,鼓励符合条件的项目单位积极申报项目,实现公开、公正、公平、科学选项,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国农办[2011]169号)等文件要求,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联合制定了《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供销总社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申报指南》,现予公布,请据此做好项目申报准备工作。
附件: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供销总社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申报指南二〇一二年六月五日附件: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供销总社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申报指南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部署,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总体目标和要求,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促进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推动农产品产销对接方面的行业优势,进一步突出新型合作示范项目引导带动作用,促进农产品现代生产流通方式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扶持范围、重点、对象和立项条件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供销总社新型合作示范项目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下简称龙头企业)实施的项目,以及部分省份实施的农产品产销对接试点项目(具体试点范围在下达分省分类项目中央财政资金指导性指标和申报方案时明确)。
(一)合作社、龙头企业项目1.扶持范围:围绕棉花、果蔬、茶叶、食用菌、畜产品、蜂产品等供销合作社传统特色产业实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包括合作社实施的种植养殖基地、加工及流通类项目,龙头企业实施的规模化、工厂化种植养殖及加工、流通类项目。
2013年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申报指南一、研究内容(一)与良种配套的增产增效技术和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技术。
重点加强技术集成和配套,着重突破制约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的关键技术难题,形成标准化技术规程和良好操作规范。
(二)设施农业高效节本管理技术。
重点加强土肥水气的综合运筹和环境调控研究,着重突破超高产高效管理技术难题,提高设施农业集约化水平。
(三)农业生态及资源节约型技术。
重点加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节约使用和生态治理技术研发,着重突破节肥、节药、节水、节油,环保型新型肥料、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难题,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四)农产品加工、储藏与物流技术。
重点加强农产品加工、商品化处理、质量安全全程质量控制和鲜活农产品贮运保鲜、冷链物流技术研发,着重突破农产品加工、储藏与物流方面的关键技术难题,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能力。
(五)农业生产和管理亟需的农业机械、农业信息化和应用性农业生物技术。
(六)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研究。
(七)其他具有研究基础、开发前景和应用价值的技术。
二、申报要求有关单位要组织相关科技人员认真学习《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鲁财农〔2011〕40号),并结合本单位研究领域和研究优势,严格按照资金管理办法规定进行课题申报,重点注意以下几点:1、创新课题实施年限原则上为1-2年。
各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确定申报金额。
2013年,省财政将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从各单位申报的课题中,择优遴选一批基础条件好、研发能力强、成果前景好、能够有效解决制约我省农业发展关键瓶颈问题的重大课题予以扶持。
2、合理组建课题组。
该课题以课题组为基本单位组织开展研发活动,以合同协议规范课题组组成人员和相关单位的责权利关系。
鼓励跨单位、跨学科组成课题组,鼓励高层次人才参与技术创新,鼓励吸收主产区、有关市县科技人员加入课题组,实现优势集成,强强联合;鼓励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不断提高课题组的研发与管理效率。
农业生产设施改善项目申报书一、项目背景农业生产设施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部分农业生产设施老化严重,存在着薄弱环节和短板问题。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本项目旨在改善农业生产设施,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
二、项目目标1. 提升农业生产设施的品质和科技含量,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2. 提高农业生产设施的利用率和效益,增加农产品产量和质量;3. 改善农村劳动条件和生产环境,提高农民工作舒适度和生活品质;4.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项目内容本项目拟改善农业生产设施的以下方面:1. 农田水利设施:修建、改造和维护农田灌溉设施,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供水能力和节水效益;2. 农业机械设备:更新、购置和修缮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机化水平和作业效率;3. 农业基础设施:修建、改造和完善农村道路、桥梁、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的交通便利性和电力供应稳定性;4. 农产品加工设施:建设、改善和扩大农产品加工设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5. 农村环境设施:建设、改造和提升农村环境设施,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
四、项目预算本项目总投资额为X万元,其中:1. 农田水利设施改善投资X万元;2. 农业机械设备更新投资X万元;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X万元;4. 农产品加工设施改善投资X万元;5. 农村环境设施建设投资X万元。
五、项目实施计划本项目实施分为以下阶段:1. 前期准备阶段:对项目进行调研、论证和策划,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计划;2. 中期实施阶段:按照实施方案,逐步开展农业生产设施改善工作,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3. 后期验收阶段:对项目进行验收和评估,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六、项目成效评估本项目实施后,预计将产生以下成效:1. 农业生产效益提升:农田水利设施改善将提高灌溉效率和节水效益,农业机械设备更新将提高作业效率,农产品加工设施改善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2. 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的提升将带动农民增收,农村环境设施的改善将提高农民生活品质;3. 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民致富。
XX市XX区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XX县优质粮食种植主管单位:XX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项目单位:XX县XXX专业合作社二0一三年六月三十日目录项目概要 (3)1 合作社基本情况 (4)1.1合作社概况 (4)1.2运营情况 (7)1.2.1主业发展情况 (7)1.2.2项目申报前一年度合作社财务及分配情况 (4)1.3以前年度各类财政资金对合作社的扶持情况 (7)2 项目立项背景 (8)2.1项目必要性分析 (8)2.2优势分析 (11)2.2.1技术优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资源优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市场分析 (13)2.3.1市场前景预测 (13)2.3.2风险分析 (14)2.4合作社成员对申请项目的支持情况 (14)3 项目目标 (16)4 项目建设方案 (16)4.1主要建设内容 (17)4.1.1建设地点 (17)4.1.2农艺措施 (17)4.1.5经营管理模式 (19)4.3项目组织与管理 (20)4.3.1项目建设期机构设置及职责 (20)4.3.2运营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20)4.3.3进度安排 (20)4.3.4管理措施 (21)5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23)5.1投资估算依据 (23)5.2总投资估算 (23)5.3资金来源 (24)5.4财政资金及自筹资金使用和管理 (24)5.4.1财政资金及自筹资金使用 (24)5.4.2财政资金管理 (24)5.4.3自筹资金管理 (25)6 效益分析 (26)6.1经济效益分析 (26)6.2社会及生态效益 (27)6.2.1社会效益分析 (27)6.2.2生态效益 (27)7 综合评价 (27)项目概要·项目名称:XX市XX区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主管单位:XX市XX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建设单位:XX县XXX专业合作社、XX县XXX专业合作社、XX 县XX种植专业合作社、XX县XX种植专业合作社、XX县XX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等5家合作社。
附件12013年设施农业大棚补贴项目申报指南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层次,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闽委发[2013]9号)要求和《省级设施农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指南。
一、申报原则本指南的设施农业大棚包含设施蔬菜、设施水果、设施食用菌等三类园艺作物的大棚建设。
设施农业大棚补贴项目实行“农民受益、园区优先、先建后补”的原则。
省级补贴重点用于科技含量高、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项目,引导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层次。
1.农民受益。
与农民结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企业申报项目的必备条件。
鼓励农民合作连片建设大棚种植;鼓励农民合作连片建设大棚返租给企业种植;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或企业共同建设大棚种植;鼓励企业出资建设大棚由农民承包种植等让农民受益多种形式。
2.先建后补。
省级设施农业大棚补贴项目资金采取先建后补的形式,经验收合格公示无异议后,财政部门据实直接拨付给实施经营主体。
3.园区优先。
为促进项目集聚,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将优先安排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福建农民创业园及示范基地的建设项目。
二、申报对象和类型1.申报对象。
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
2.申报类型。
省级财政补贴设施农业大棚有五种类型:设施蔬菜智能温控大棚、设施蔬菜温室大棚(一)、设施蔬菜温室大棚(二)、设施水果温室大棚、设施食用菌温控菇棚(房)。
三、补贴标准和起补面积设施农业大棚省级财政补贴标准和起补面积分别如下:1.设施蔬菜智能温控大棚。
符合省定建设标准(见附件,下同),每亩造价约20万元,连片新建50亩以上,或用于设施蔬菜温室大棚同片配套育苗的新建1000平方米以上,省级财政补贴每亩5万元。
2.设施蔬菜温室大棚(一)。
符合省定建设标准,每亩造价约4万元,连片新建100亩以上,省级财政补贴每亩1万元。
3.设施蔬菜温室大棚(二)。
符合省定建设标准,每亩造价约3万元,连片新建50亩以上,省级财政补贴每亩0.75万元。
设施农业使用申请书范本尊敬的农业部门领导:您好!我是一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近年来,我深感传统农业生产的局限性和挑战,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我决定引进设施农业技术。
为此,我特向贵部门申请支持,希望获得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
一、项目背景设施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建设温室、大棚等设施,创造出适宜的生态环境,实现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设施农业面积国家。
然而,由于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许多农民尚不具备发展设施农业的条件。
我希望通过贵部门的支持,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我的农业生产效益。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农产品产量:通过设施农业技术,实现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2. 提高农产品质量:设施农业可以有效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生产出绿色、有机的农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3. 降低农业生产风险:设施农业可以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如寒潮、干旱等,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安全。
4.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设施农业可以实现反季节种植,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三、项目实施计划1. 建设温室大棚:计划建设一座占地面积5亩的温室大棚,采用先进的覆盖材料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确保大棚内环境稳定。
2. 引进优质农作物:选择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进行种植,如蔬菜、水果、花卉等。
3. 技术培训:组织农民参加设施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4. 营销策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
四、申请支持内容1. 政策支持:希望贵部门能够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如税收优惠、用地政策等。
2. 资金支持:申请财政资金扶持,用于温室大棚建设、农作物引进、技术培训等方面。
3. 技术支持:希望能够得到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提高项目成功率。
五、项目效益分析1. 经济效益:通过设施农业技术,预计每年可增加农产品产量30%以上,提高农民收入。
乡设施农业建设项目申请关于乡设施农业建设项目申请一、申请理由位于十堰东南西部,有3个行政村,9个村民小组,65户农户,人口206人,全乡耕地面积3952亩,人均占有耕地200亩,人多地少,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为切实改变这一状况,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充分利用紧邻城和320国道,交通便利,水土条件适宜种植瓜果蔬菜这一优势条件,在十堰大力推广温室大棚,就目前已建成大棚来看,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但是由于建设大棚的投入较大,单靠本乡的财政和农民集资建设有一定困难。
因此,为有效拉动城乡经济发展,切实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我县特申请财政扶贫资金在十堰社区建立设施农业项目。
二、项目概要2007年—2008年在实验建立设施农业项目主要申请国家财政扶贫资金进行建设,重点在十堰的'喀拉巴格林(3村)、阿克库克村(5村)、阿热买里村(8村),恰克月库村(9村)、古勒巴格村(2村)、尤喀克霍加村(7村)、喀拉巴什粮台村(11村)、喀拉巴升村(15村)共八个村新建温室大棚60个,资金总投入60万元,项目工期2007年1月-2007年11月。
三、项目提出依据第一,地理环境好十堰地理位置紧邻车城,交通便利,因此,很早就开展了设施农业,目前全乡有大棚总数36个,而且农户也都有一定的温棚栽植技术和经验。
第二,生产环境好十堰土壤、水肥条件较好,农民平均文化素质较高,乐于接受,使用新技术、新生产方法。
四、项目内容及规模①2007年开始动工新建实验喀拉巴格村(3村)、阿克库什村(5村)、阿热买里村(8村)、恰克日库依村(9村)的设施农业项目。
其中喀拉巴格村新建大棚7座,阿克库村(5村)新建大棚10座,阿热买里村(8村)新建大棚8座,恰克日库依村(9村)新建大棚7座,每棚标准建筑面积为70×10m(长×宽),每棚预算为10000元,建筑工期为2007年4月-2007年10月。
②2006年动工新建十堰古勒巴格村(2村)、尤喀克霍加村(7村)、喀拉巴什粮台村(11村)、喀拉巴什村(15村)设施农业项目。
农业技术示范项目申请与实施农业技术示范项目的引进和实施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农业技术示范项目的申请与实施过程,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步骤,以帮助农业从业者顺利进行农业技术示范项目。
一、项目申请1. 确定项目目标:在申请农业技术示范项目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所追求的目标。
这可以包括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等。
2. 收集资料:在准备申请材料时,应收集有关该技术示范项目的相关数据和研究成果,以便能够更有说服力地向有关部门展示项目的可行性和前景。
3. 提供项目计划:申请时需提交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项目目标、实施方法、所需经费和时间安排等。
项目计划应明确并且合理,以便有关部门理解和支持。
4. 多方沟通和申报:在申请过程中,和农业部门、相关专家及农民代表等多方进行充分沟通,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同时,通过途径合适的渠道提交申报材料,确保申请顺利进行。
二、项目实施1. 项目准备阶段:在项目实施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对项目所需资源进行整合,包括人力、物力、经费等方面的准备。
2. 编制详细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明确项目的各个阶段和任务,合理安排资源和工作时间,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3. 团队合作:项目实施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来共同协作。
团队成员应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密切合作,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4. 监测和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项目进展符合预期,并及时调整项目策略,以保证项目成功。
5. 成果分享与推广:一旦项目完成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应及时与有关部门和其他农业从业者进行分享,推广项目的成功经验,以便更多的农民受益。
总结:农业技术示范项目的申请和实施需要仔细的计划和准备,以及各方的支持和合作。
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合作,合理规划项目,农业技术示范项目将为农业发展带来重要的推动和改善。
希望本文提供的建议和步骤能够帮助农业从业者更好地申请和实施农业技术示范项目,推动农业的全面发展。
附件3
2019年省以上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畜牧
建设类项目申报指南
推动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是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畜产品供给安全、动物防疫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畜牧绿色发展,以畜牧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畜牧生态健康养殖和适度规模养殖,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极大提高了畜牧业自动化和绿色畜牧业发展水平,推进了全区畜牧业提档升级。
2019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也是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区推进重要之年。
围绕畜牧业提档升级、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区推进安排今年畜牧养殖建设类扶持项目,具体项目任务包括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生态保护与资源化利用。
现根据相关农业项目管理规定编制发布2019年溧水区省以上农业专项资金畜牧养殖建设类项目申报指南。
一、扶持原则
(一)提高全区畜牧产业科技含量和装备能力,发挥新型畜牧科技和先进装备对产业发展的引领、支撑和保障作用的智慧畜牧企业。
(二)注重项目技术集成,突出先进性原则,对全区畜牧
业健康绿色发展起到规划引领、示范作用的绿色畜牧业。
(三)突出非规模养殖场户治理,发展和人居环境协调、环境友好的美丽畜牧业。
(四)注重项目扶持的公开性和公正性,扶持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畜牧从业人员。
二、申报主体
全区范围内畜禽规模养殖场(户)、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畜禽养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企业。
三、申报条件
1.畜牧养殖场户场址不在禁养区域,符合我区农业发展规划和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正常开展养殖经营,实行集中饲养、封闭管理。
2.养殖场选址布局科学,基础条件完备,养殖设施配套,饲养工艺先进,动物防疫安全,粪污治理有效,建设相应的畜禽粪便、污水和雨水分流设施,畜禽粪便、污水的贮存设施,粪污厌氧消化和堆沤,符合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达标要求。
优先扶持开展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和列入2019年养殖污染治理计划和资源化利用清单的主体。
3.项目建成后,畜禽养殖场(小区)规模标准设计存栏能力应达到省农委、省环保厅2017年第2号公告规定,具体为生猪存栏达到200头以上,家禽存栏达到1万羽以上,肉羊存栏达到500只以上。
畜禽粪污资源化(肥料化)利用率达到100%。
4.申报主体三年内未发生违规违禁使用投入品情况,未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未发生重大动物疫病。
5.五年内享受过区级以上财政农业资金扶持的同一项目,建设内容相同部分不予支持。
四、补助环节和建设要求
(一)补助环节
1.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重点支持方向:水禽生物发酵床养殖模式。
2.现代农业发展项目重点支持方向:适度规模自动化养殖设施;畜禽钢架大棚和砖瓦结构圈舍等养殖设施更新,提档升级。
3.农业生态保护与资源化利用项目重点支持方向:畜禽养殖废弃物集中收集与处理能力建设;规模养殖场养殖废弃物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
项目单位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其中一项建设内容进行项目申报。
(二)建设要求
1.水禽生物床养殖钢架结构大棚及生物床设施建设:大棚主体须采用热镀锌HN350mm*175mm*7mm*11mm,H型钢,顶棚采用标准夹芯保暖材料,配置无动力风扇,两侧安装有湿帘和风机,上网下床,网床采用硬塑PVC制作,做到自动喂料、饮水,床柱底座要硬化,发酵床厚度不低于50公分,粪污原位发酵。
项目建成后新技术模式应达到省内领先的技术水平和实用性,
对周边同类养殖场户起到有效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2.畜禽钢架大棚和砖瓦结构圈舍建设应符合国家建设标准或相关行业规范。
项目建成后应达到自动喂料、自动饮水,圈舍温度、湿度、通风自动控制,粪污实行干清粪收集。
3.畜禽养殖废弃物集中收集与处理能力建设:适度增加粪污原料储存规模,对生产工艺和加工设备进行全面更新,配置符合规范的密封运粪车辆。
项目建成后,有覆盖全区养殖场户废弃物收集储存和加工处理能力。
本指南中建设要求未进行具体规定的,由区项目主管部门提供建设细化方案和实施指导,并参考相关国家建设标准和行业设计规范。
五、建设期限
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和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建设期限为一年。
农业生态保护与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期限为一年。
建设工程接受区及上级农业、财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六、补助标准
省级以上项目补助不超过总投资的50%,其中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生态保护与资源化利用单个项目财政补助不超过100万元。
所有项目要求设立专帐管理,一律采取“先建后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