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过度活动症保守治疗的心理行为护理干预
- 格式:pdf
- 大小:174.79 KB
- 文档页数:2
膀胱活动症应该注意什么膀胱活动症,也被称为过度活跃膀胱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膀胱功能障碍性疾病。
该病会引起膀胱在排尿过程中的异常并导致尿频、尿急和尿失禁等症状。
患者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来管理和缓解症状。
1. 就医和确诊如果你怀疑自己患有膀胱活动症,首先要及时就医并寻找专业医生的帮助。
医生会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来确诊。
确诊后,你可以更好地了解病情并采取相应措施。
2. 了解触发因素了解膀胱活动症的触发因素和个人的诱因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人可能会发现喝咖啡、饮用大量水、进食辛辣食物、过度紧张或焦虑会加重症状。
通过观察和记录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症状,你可以尝试避免或减少这些可能的诱因。
3. 饮食调整饮食对膀胱活动症的症状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饮食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
避免食用咖啡因、酒精和辛辣食物等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膀胱而加重症状。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食用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品。
适当控制饮水量和进食时间,避免喝太多水或在就寝前饮水。
4. 尿急训练尿急训练是一种锻炼膀胱的方法,有助于控制尿急情况。
当你感到尿急时,尝试使用深呼吸、分散注意力或放松身体来延缓排尿的时间。
逐渐延长每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以增强膀胱对尿液的容纳能力。
5. 膀胱康复体操膀胱康复体操是一种通过特定的运动训练来增强膀胱肌肉力量和控制力的方法。
这些体操包括腹肌锻炼、骨盆底肌肉锻炼等。
这些锻炼可以通过定期进行来改善腹部和骨盆底肌肉力量,从而减轻膀胱不适和症状。
6. 使用药物治疗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给予药物治疗帮助你管理和缓解症状。
这些药物可能包括抗胆碱药物、镇静剂和抗抑郁药物等。
然而,使用药物治疗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
7. 心理调适膀胱活动症可能会导致病人心理压力增加、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
因此,进行心理调适和减压也是非常重要的。
你可以尝试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艺术疗法或心理咨询等来帮助自己调整情绪和应对压力。
男性肥胖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行为疗法干预效果张莉;孙亚岚;孙青【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therapy in male obese patients with overactive bladder (OAB). Methods A total of 32 male obese patients with OAB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given routine drug treatment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Another 34 male obese patients with OAB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given behavioral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urination, changes of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wo groups after 3 months of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3 months of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Bladder Hyperactivity Symptom Scale (OABSS) and urination behavio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 05). After3 months of intervention, the body mass index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 05). Conclusion Behavior 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urination of obese men with OAB, alleviate clinical symptom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目的探讨行为干预疗法在男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32例男性肥胖OAB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干预.选取另外34例男性肥胖OAB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行为疗法.比较2组干预3个月后的排尿情况、症状变化、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状量表(OABSS)评分、排尿行为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体质量指数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困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行为疗法能够显著改善男性肥胖OAB者的排尿情况,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9(023)007【总页数】4页(P20-23)【关键词】男性;肥胖;膀胱过度活动症;行为疗法;干预效果【作者】张莉;孙亚岚;孙青【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4B病区, 上海,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4B病区, 上海,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护理部, 上海, 201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3.14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以尿急为特征的症候群,患者伴有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发病率高,对患者的健康及正常生活造成的影响较大[1-2]。
护理行为干预在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行为干预在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选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患者114例,采取随机平均分组的方式,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行为干预。
结果:研究组患者4周内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在6周内的排尿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单次排尿量高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护理行为干预在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该种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护理行为干预;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治疗在临床上,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的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患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尿频及夜尿的情况,严重的患者出现尿失禁,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而在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还应该对其进行行为干预,通过科学的护理行为干预,能够确保患者快速的恢复健康,减少该疾病对患者的影响。
护理行为干预包括很多方面,例如,运动行为干预、心理行为干预、膀胱训练、盆底肌训练、饮食行为干预、生活习惯干预等等。
进而通过对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行为干预,以提高对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质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组57例女性患者年龄在55岁到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2岁,病程在2个月到5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3.4个月。
对照组57例女性患者年龄在56岁到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1岁。
病程在1个月到6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2.8个月。
1.2 方法对对照组患者主要根据医生的要求对患者进行药物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行为干预,具体的干预措施如下。
1.2.1 心理行为干预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对老年女性患者的心理造成的影响较大,很多患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患者平时不敢多饮水,怕与人交流,存在着较大的自卑感,精神紧张,情绪暴躁等等,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健康,长此以往会诱发患者心理疾病,不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1]。
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心理干预朱八梅;章颖虹【摘要】@@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常见的排尿功能障碍.OAB患者频繁排尿行为,给自身工作、生活造成诸多不便,不仅影响患者睡眠,增加心理负担,还影响患者外出活动的时间和范围,继而影响患者社交活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笔者对25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除对症施以药物治疗外,还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1(021)005【总页数】2页(P352-353)【关键词】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心理干预【作者】朱八梅;章颖虹【作者单位】杭州市中医院,杭州,310006;杭州市中医院,杭州,310006【正文语种】中文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常见的排尿功能障碍。
OAB患者频繁排尿行为,给自身工作、生活造成诸多不便,不仅影响患者睡眠,增加心理负担,还影响患者外出活动的时间和范围,继而影响患者社交活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笔者对25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除对症施以药物治疗外,还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25例,均为女性,年龄36~67岁,平均51岁,病程10个月~8年。
2 方法2.1 药物治疗 25例患者均给予托特罗定片,1次1片,1天2次,口服。
并结合心理干预治疗。
2.2 心理测评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SAS 结果评分:<50 分为正常,50~59分轻度焦虑,60~69分中度焦虑,>69分为重度焦虑。
本组25例患者入院第一次SAS测评分值为51~67分,其中达到中度焦虑14例,表现出焦虑症的心理症状:紧张、过分机警、担心。
2.3 心理干预首先对患者进行认真评估,了解其生活及饮食习惯、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及对疾病的认识和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等,并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然后与其共同制订心理干预计划。
膀胱过度活动症保守治疗的心理行为护理干预目的探讨膀胱过度活动症保守治疗的心理行为护理干预方法。
方法将75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的保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心理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
结果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有17例(48.6%)患者患有抑郁症状,并且有12例(34.3%)有抑郁可能,有6例(17.1%)正常;在接受心理行为干预下,患者中有29例(72.5%)正常,8例(20.0%)可能抑郁,而患有抑郁患者仅有3例(7.5%)。
两组患者在抑郁测评结果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行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给予托特罗定片,口服,1片/次,2次/d;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排尿时间,指导患者早起之后、晚睡之前,以及排尿间隔点排空膀胱;引导患者逐渐增加排尿的时间间隔,确定患者较为舒适的排尿间隔,使其每次排尿量均能达到300 mL。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针对性的心理行为护理干预。
具体方法包括:(1)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其生活习惯、家庭情况以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心理状况等,与患者建立稳定的护患关系,然后制定心理行为护理干预计划。
制定的短期治疗目标有利于患者面对疾病,配合治疗;长期的治疗目标有利于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我,消除内心的矛盾冲突,同时恢复自信。
(2)针对患者的负面情绪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如患者产生焦虑,医务人员要纠正其认知错误,并应用认知行为疗法使患者达到自我放松。
腹式深呼吸法:能够帮助患者舒解压力和消除焦虑,放松下颚,并进行左右摆动,使肌肉松弛。
芳香疗法:用熏衣草和佛手柑等精油,使患者吸入或涂1滴在患者的太阳穴处,结合腹式呼吸静坐。
如患者产生抑郁,则需要利用理性情绪疗法,医务人员通过帮助患者认识到其自身的认知存在自我贬低的思维,并努力帮助患者改变这种思维,教给患者弹橡皮筋法,及时有效地阻断患者的负向思维。
泌尿外科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行为干预护理孙亚岚;张莉【摘要】目的探讨认知及行为干预护理对泌尿外科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泌尿外科进行OAB诊断治疗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治疗过程中除药物治疗外,还加入认知及行为干预,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2组临床疗效、排尿频率、尿急间隔频率和排尿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尿频率和尿急间隔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排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及行为干预护理方式对于OAB患者,护理效果良好.【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9(023)009【总页数】3页(P99-101)【关键词】泌尿外科;膀胱过度活动症;认知;行为干预【作者】孙亚岚;张莉【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4B病区,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4B病区,上海,201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4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不尽,严重者还会出现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状[1], 以女性患者居多[2]。
通常情况下, OAB患者能明显感觉到膀胱发生的病原性改变[3]。
传统的OAB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收效甚微[4] 。
认知及行为干预疗法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干预,训练患者的日常行为,配合药物治疗,以提高OAB的治愈率[5]。
本研究探讨认知及行为干预护理对泌尿外科OAB患者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到本院泌尿外科行OAB诊治的患者66例,经过尿道动力学检查发现,患者由膀胱内部逼尿肌造成的膀胱过度活动的有58例,其中逼尿肌压力增加导致的膀胱过度活动患者21例,逼尿肌不稳定导致的膀胱过度活动患者37例,无法确定具体原因的患者8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
膀胱过度活动症保守治疗的护理目的:探讨有关膀胱过度活动症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
方法:对68例患者给予行为干预护理、心理护理,指导进行正确的膀胱功能训练、盆底肌训练、掌握尿急控制技术。
结果:68例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疗效。
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膀胱过度活动症保守治疗的效果。
标签:膀胱过度活动;行为干预;护理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综合征,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或其他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客观检查无明确感染和其他明显的病理学改变。
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逼尿肌不稳定、膀胱感觉过敏、尿道及盆底肌功能异常、精神行为异常、激素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
OAB 的治疗有手术和保守治疗两种方法,目前以联合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的保守治疗为主。
在OAB的保守治疗中,护理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院2003~2008年收治OAB患者68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8例,未婚12例,已婚56例,年龄19~72岁。
主要症状为均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每次尿量多则50 ml,少则几毫升。
病程0.5~26.0年。
伴有急迫性尿失禁者12例,性交疼痛或性交后症状加重5例,多数患者伴有疲劳,着凉后症状加重。
1.2护理1.2.1心理护理情绪状态可以直接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积极的情绪可以增强IgA的分泌并提高免疫力,而消极的情绪状态则减弱IgA的分泌并降低免疫力[1]。
精神紧张、恐惧、忧郁等负性情绪可加重OAB患者的症状,由于病变在膀胱、尿道敏感这一部位,加上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缺乏而产生羞涩心理。
通过耐心地与患者沟通、交流,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理解患者的痛苦,得到患者的信任。
鼓励她们说出疾病的过程,做好心理疏导,解释精神因素和不良心理可引起膀胱活动亢进,而加重尿频、尿急症状,消除其心理障碍,改变患者的精神状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行为干预治疗及护理向爱华;洪含霞【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过程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共包括107例女性OAB患者,分为干预组56例,对照组51例.干预组给予药物治疗及综合性护理干预(行为干预及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及普通护理,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OAB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干预组为91.07%,对照组为70.58%;24h排尿次数干预组为(10.14±5.13)次,对照组为(17.96±5.38)次;尿急次数干预组为(6.23±2.83)次,对照组为(11.41±4.50)次,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不仅可改善OAB患者的尿频尿急等下尿路症状,同时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帮助患者建立良性循环,从而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6(020)010【总页数】4页(P118-120,127)【关键词】膀胱过度活动症;行为干预;盆底肌锻炼;护理【作者】向爱华;洪含霞【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1膀胱过度活动症(OAB)主要表现为尿急,伴有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常伴有尿频(日间排尿>8次,每次尿量<200 mL)、夜尿增多(>2次/夜)[1]。
尿流动力学检查可见逼尿肌过度活跃或其他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尿常规等检查无显著尿路感染表现[2]。
OAB常见于女性,实验室检查常无显著异常,加之患者的隐私心理,因而OAB的发病率既往报道较低[3-4]。
随着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普及以及患者对高生活质量的追求,OAB的检出率较以往明显提高[5]。
OAB患者无明确的病原及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膀胱的功能性变化,因而治疗上以对症治疗为主[6-7]。
综合护理干预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病人中的应用魏霞;叶晓【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病人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成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及行为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强化行为疗法,出院后定期进行系统的电话随访,干预2周、4周、8周后观察记录两组病人排尿症状、排尿间隔时间和储尿期的单次尿量.[结果]干预4周、8周后观察组病人尿频、尿急、夜尿和尿失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排尿间隔时间和储尿期的单次尿量比对照组延长或增加(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治疗成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能有效改善排尿症状.【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3(011)026【总页数】3页(P2405-2407)【关键词】膀胱过度活动症;女性病人;护理干预【作者】魏霞;叶晓【作者单位】519000,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519000,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有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不包括由急性尿路感染或其他形式的膀胱、尿道局部病变所致的症状[1]。
行为治疗及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基础,但大部分病人对行为治疗缺乏系统专业的指导及监督而导致效果欠佳。
我院通过对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病人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市常住成年女性居民80例,均符合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标准。
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对照组病人年龄40.25 岁±12.17 岁;体重指数22.78kg/m2±2.82kg/m2;工种:体力劳动12例,脑力劳动28例。
观察组病人年龄39.5 岁±10.99 岁;体重指数22.38 kg/m2±2.65kg/m2;工种:体力劳动14 例,脑力劳动26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