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苗族舞蹈】导游考试中文导游词:多彩贵州苗族导游词
- 格式:doc
- 大小:25.04 KB
- 文档页数:4
苗族的导游词苗族的导游词苗族分布在我国西南数省区。
是一个特色的少数民族,以下是小编跟大家分享苗族导游词,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苗族导游词一苗族银饰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到苗家做客。
大家都知道,苗族是一个爱唱歌的民族、一个爱跳舞的民族,更是一个爱美的民族。
说到苗族,就不得不提他们身上华丽的银饰,特别是苗家姑娘的盛装,从头到脚,重达十多公斤、手工制作的、精美的银饰把姑娘打扮得绚烂夺目。
因而苗家除了热烈的鼓舞、独特的民族风情、精美的蜡染和挑花以外,苗族的银饰则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银饰就是苗族穿在身上的民族文化、穿在身上的史书,是苗族最喜爱的装饰品。
若论及饰银之盛,在中国广袤大地上,恐怕没有比苗族更甚者。
尤其在苗族三大方言区之一的湘西,那里的苗族简直就是一个被熠熠银光包裹着的民族。
但在这地处偏僻且远离白银产地,经济文化又相对落后的苗族,把价值不菲的银饰作为民族的群体选择,并成为中国各民族中的饰银首户,无疑是现实展示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
苗族的姑娘胸前大都佩戴着硕大的银锁,又叫“长命锁”、“银压领”等。
它是苗族银装中的主要饰物之一,制作得十分精美,银匠在压制出的浮雕式纹样上再錾出龙、双狮、鱼、蝴蝶、绣球、花草等细部纹样,在银锁下沿垂有银链、银片、银铃等。
她们从小就佩戴上,意在祈求平安吉祥,直到出嫁后方可取下。
苗族男青年亦有佩戴银饰的习俗,有的地方并将其作为未婚的标志。
苗族男子盛装时穿青色大襟衣、腰系花带,头缠包头帕,颈戴银项圈,胸佩银链饰或银牌。
男子佩戴3根银项圈表示未婚,佩戴两根银项圈的表示已婚。
他们常年腰刀不离身,腰带上系着火药葫芦和牛角筒及银钩、荷包等物……绚烂多彩的服饰文化充分显示了的聪明才智,至今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还有哪个民族像苗族那样喜欢银饰?这里的姑娘普遍喜欢佩戴银饰,而且以多为美,以重为贵。
装扮起来全身银光闪闪、熠熠生辉。
她们之所以如此偏爱银饰,是因为她们认为银是财富的标志,银饰美观、耐用,又易于制作。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导游词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导游,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是提升讲解水平的重要工具。
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导游词1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苗族之都—西江千户苗寨。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要名师来开路,导游来带路。
”我叫依依,大家可以叫我小依,非常荣幸能给大家做导游;在旅途中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还请大家及时提出,我将尽我所能为各位解答,在这里我预祝大家旅途愉快!澳大利亚人类学家格迪斯在他的著作《山地的移民》里写道,世界上有两种苦难的移民,一遍布世界没有自己家园的犹太人;二是几千年来不断迁徙的中国苗族。
而西江这个地方就是苗族第五次大迁徙的主要集结地。
西江苗族最早约在西汉汉文都时迁徙到这里的距今也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所以西江也可以叫千年古寨。
到目前为止,西江有1288户人家,接近6000人,因此又称千户苗寨。
这里是中国最大的苗族,也是世界最大的苗寨。
给大家大概说了西江的概况,想必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到的想要讲到它了吧!我们前面就是观景台了。
苗族是一个悲壮的民族,经历了五次大迁徙最后逃亡到这里定居,西江苗族来到这个四面环山的山谷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所以选择在这里定居也是考虑到一定的战略作用。
在苗族呢有这样一种说法,水湾越大的地方,就越能够狙击财富、狙击人才。
大家看西江是不是处在一个大水湾里呢!前环水、背靠山、左青龙、右白虎。
这里汇集了天地的灵气,真是一块风水宝地!人们都说“玩在西江,看在西江,更要醉在西江”在千户苗寨里穿行,犹如穿梭于这个古朴苗苗族文化的历史时空中!寨中层层叠叠的吊脚木楼,从河两岸依着山势迤逦向上展开,房前屋后,茂篁点缀;寨脚寨顶,枫叶掩映。
是如此的气势恢宏!每到黄昏时分,千家万户都亮起了各自家的灯,随着天色越来越暗,苗寨变成了灯的海洋,那场景就更璀璨、更醉人了!说到吊脚木楼,它可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依山而建不仅节约了用地;聚集在一起还可以抵御外敌。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苗族小导游解说词苗族是一个古老而奇特的民族,但很多人对它都不太了解,现在就让我带你们走进这个民族吧!下面是苗族小导游解说词,欢迎参考阅读!苗族小导游解说词一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到苗家做客。
大家都知道,苗族是一个爱唱歌的民族、一个爱跳舞的民族,更是一个爱美的民族。
说到苗族,就不得不提他们身上华丽的银饰,特别是苗家姑娘的盛装,从头到脚,重达十多公斤、手工制作的、精美的银饰把姑娘打扮得绚烂夺目。
因而苗家除了热烈的鼓舞、独特的民族风情、精美的蜡染和挑花以外,苗族的银饰则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银饰就是苗族穿在身上的民族文化、穿在身上的史书,是苗族最喜爱的装饰品。
若论及饰银之盛,在中国广袤大地上,恐怕没有比苗族更甚者。
尤其在苗族三大方言区之一的湘西,那里的苗族简直就是一个被熠熠银光包裹着的民族。
但在这地处偏僻且远离白银产地,经济文化又相对落后的苗族,把价值不菲的银饰作为民族的群体选择,并成为中国各民族中的饰银首户,无疑是现实展示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
苗族的姑娘胸前大都佩戴着硕大的银锁,又叫“长命锁”、“银压领”等。
它是苗族银装中的主要饰物之一,制作得十分精美,银匠在压制出的浮雕式纹样上再錾出龙、双狮、鱼、蝴蝶、绣球、花草等细部纹样,在银锁下沿垂有银链、银片、银铃等。
她们从小就佩戴上,意在祈求平安吉祥,直到出嫁后方可取下。
苗族男青年亦有佩戴银饰的习俗,有的地方并将其作为未婚的标志。
苗族男子盛装时穿青色大襟衣、腰系花带,头缠包头帕,颈戴银项圈,胸佩银链饰或银牌。
男子佩戴3根银项圈表示未婚,佩戴两根银项圈的表示已婚。
他们常年腰刀不离身,腰带上系着火药葫芦和牛角筒及银钩、荷包等物……绚烂多彩的服饰文化充分显示了的聪明才智,至今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贵州千户苗寨导游词(集锦3篇)1.贵州千户苗寨导游词第1篇“多彩贵州,风情黔东南、好客之州、歌舞之州!”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来到西江千户苗寨,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在接下来前往景区的途中请允许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凯里的东南部,距离州府凯里39千米,是全国最大的苗寨。
苗寨有1250多户人家,5600多人,苗族占据全寨总人口99%,所以自古就有“千户苗寨”“西江大寨”的美誉。
全寨有溪水四条,分别汇人西江。
河水自南向北环绕寨脚而过,把寨子一分为二,北面有3个苗寨,南面有4个苗寨。
那么西江是什么意思呢?西江是苗语“鸡讲”的音译,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
西江千户苗寨就好像是一座露天博物馆,一篇展现着苗族发展的史诗,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十分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苗族漫长历史和发展的首选之地。
淳朴的民风,传承千年的节日以及精致美丽的服饰都是这座博物馆的展品、这首篇章的美丽诗句。
西江苗寨的人们向来十分好客,无论在节日还是平时,有客人来到苗家,主人就会双手捧来一碗碗的米酒,敬给客人,表达自己对于客人的欢迎。
要是遇到节日,这礼节就会更加隆重了,每到苗节的时候,每家每户就会做上甜酒、煮冻鱼来款待客人。
都说“花衣银装赛天仙”,西江千户苗寨苗族的服饰也是鲜彩夺目。
这里的女青年到节日时就会盛装打扮一番,她们头戴银花、银梳,包上银围布片,戴银耳环,项上挂着三到四只花纽式银圈,手上戴上三四只银手镯,全身打扮得银光闪闪,十分的漂亮。
苗族的服饰通常是大花便衣,在衣服的衣角、衣袖、背带上面绣着花、草、鸟、鱼等图案。
因为过去的西江苗族都是穿黑色的长袍、戴黑色的头巾,所以这里服饰又被称为黑苗。
外国人都说中国人十分喜欢过节,西江更是如此,其中以祭鼓节和苗族年最为出名。
祭鼓节是黔东南苗族的传统节日,最隆重的大多是十三年一次。
他们常常会在八月份选择一个平稳的日子“醒鼓”,就是把上一次祭鼓节使用的一对祖鼓唤醒。
贵州苗族导游词游人小伙伴们,无论您来源于哪一个大城市,每一个大城市都是会有一些同样的地区,比如说上班的高峰时段、烟窗的烟雾、江河的环境污染、食品卫生安全的忧虑、夜里不断的噪音、公司办公室中央空调的控温;大家城镇居民每日如同作战设备一样,压力着城市发展的工作压力与无可奈何。
大家不经意间中逐渐失去与自然界交往的觉得。
因此许多盆友都期待能到一个纯粹的地区,找寻一些古代人质朴的生活情趣。
因此古鎮、小镇、村落变成大家疲倦心身临时的游乐园。
许多盆友挑选去西藏旅游,由于那边有纯洁的大雪山和神密的风韵。
可是路程的漫长、高原地区的反映、颇丰的花费,很有可能使大家的方案临时延后。
但是这个时候,大家赶到了贵州省,我讲:它是您一个明智的选择!最先,您不必担心空气稀薄和气侯严寒,由于大家都觉得到这儿柔和潮湿的气侯,纯粹的气体使吸气变为一种享有;尽管沒有一望无际的大雪山,则是满眼葱郁的山林;假如您想感受少数名族的浓厚风韵,在大家的大山顶、江河边、餐饮店里、车外到处能够得到。
提及贵州省的17个集居少数名族,我觉得问一问大伙儿了解都有哪些民族呢?(听游人回应后填补:苗、侗、布依、水、彝、仡佬、壮、瑶、土家、满、白、回、畲、蒙古族、毛南、羌、仫佬)大伙儿很有可能沒有想起在大家贵州省大西北的毕节、大气一带也有蒙古、回族那样的匈奴人可以在这儿集居出来。
实际上大家贵州省最具象征性的广大苗族地区也是在XX很多年很迟赶到这儿的。
前边和大伙说过,大家贵州省是一个由各代**构成的省区,广大苗族地区同胞们能够说成大家贵州省最开始的**了。
广大苗族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始于五千多年前,轩辕皇帝阶段的“九黎”部族。
那时候“九黎”定居在大河中上游,在与轩辕皇帝部族产生的战事中,轩辕皇帝与炎帝黄帝协同,九黎头领旱魃被轩辕皇帝擒杀,剩余的多部退到长江中下游,产生了“三苗”部族,创建了三苗国。
在四千年前,以尧、舜,禹为代表的北方地区中华部族与“三苗”又持续的产生战事;最终,三苗国被夏禹所灭。
贵州西江苗寨讲解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贵州西江苗寨!西江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境内,是中国苗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寨子依山而建,环境优美,风景如画。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西江苗族的历史和文化。
西江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苗族人民勤劳勇敢,善于歌舞和手工艺制作。
在西江苗寨,你可以欣赏到苗族传统的歌舞表演,感受到他们的独特魅力。
西江苗寨是一个典型的生态民族村寨,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
寨子周围环绕着青山绿水,空气清新,四季如春。
一进入寨子,就能感受到浓厚的苗族特色,到处都可以看到苗族人民的传统民居和特色民俗。
寨子里的建筑大多采用木质结构,形式简朴而又充满了艺术感。
寨子内部的布局和道路规划也都是按照古老的苗族传统进行规划的。
在西江苗寨,你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苗族美食。
苗族人民以善于制作酒类和米饭而闻名,他们的米饭软糯香甜,酒味道独特,非常值得一试。
此外,苗族人民还以手工艺制作闻名,特别是银饰品和织布技艺。
你可以在寨子里的手工艺品店购买到纯手工制作的苗族礼品,带回家做为纪念。
除此之外,西江苗寨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和活动。
比如,你可以参观苗族的传统节日,感受到他们的独特风情。
在节日期间,苗族人民会举办盛大的歌舞表演、农耕活动、传统体育竞技等,非常热闹有趣。
此外,寨子周围还有许多自然景点,比如西江源头、舞阳河瀑布等,景色秀丽,非常适合进行户外探险和观光。
在游览西江苗寨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信仰。
苗族人民有着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习俗和信仰,不得侵犯他们的隐私和尊严。
其次,尽量避免在寨子里使用闪光灯拍照。
寨子里的许多建筑物是由木质结构建造而成的,闪光灯会对建筑物造成损害。
最后,游客在寨子里不要随意乱扔垃圾,要爱护环境,保持良好的游客形象。
总之,贵州西江苗寨是一处充满了苗族文化和自然美景的地方,游客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苗族人民的独特魅力。
希望大家在游览过程中能够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爱护环境,共同维护好这片美丽的寨子。
贵州西江苗寨导游词西江千户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
是一个具有苗族特色文化的村落,也是我国的重点保护村落。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贵州西江苗寨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贵州西江苗寨导游词篇一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的贵州黔东南,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张琴,“张扬个性,如鼓似琴”,大家可以直接叫我张导,现在我们开始走进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西江苗寨。
苗家招待客人以酒为重,苗族同胞们将以他们最高的接待礼仪――十二道迎宾拦路酒来迎接我们。
喝酒方法何其多,唯有此处最特别,只要你的手碰到了牛角酒杯就必须得喝完,所以我们酒量略差的朋友,只要用嘴对着苗族姑娘们手上的牛角酒杯轻轻尝一口即可。
西江苗寨位于雷山县东北面,距县城37公里,距州府凯里39公里。
寨内有1288户人家,居民近6000人,为全国最大最典型的苗寨,因此被称为“千户苗寨”,西江是苗语“鸡讲”汉译而来,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
这里保留着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
西江千户苗寨坐落在河谷,源于雷公坪的白水河,穿寨而过。
这是苗家的风雨桥,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多数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
这里的建筑以木质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层层吊脚楼依山势而建。
吊脚楼一般为三层,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圈养牲畜和家禽;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
大家是不是看到堂屋外侧建有一个很特别的靠椅呢?那叫“美人靠”,主要用于观景、乘凉,有这样的说法,“美人靠上靠美人,不是美人俏三分”;第三层用来存放粮食和杂物。
西江苗寨最不缺的就是节日,其中“过苗年”,“牯脏节”尤为隆重。
“长桌宴”是苗族过苗年的喜庆方式,也是苗家最隆重的待客礼仪,家家户户都会搬出桌子板凳,像接龙似的一长条,排上数百米,桌上摆着腊肉、酸菜、酸汤鱼等苗家特色菜肴,一会大家就能亲身体验了。
“牯脏节”是苗族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着盛装,跳芦笙舞等,并邀亲朋好友共聚一堂,以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导游词范文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是国内少有的保存完好的苗族古村落,也是中国优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它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东部,坐落在西江上游岸边,多年来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今天,我将带您走进这个用苔石垒成的山寨,领略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历史背景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村落,其根源可以追溯到明朝。
在古代,苗族同种族的人分布较为分散,所以形成了许多小村庄和乡镇。
这也造成了苗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全国较少人民也对苗族社会有充分认识的现象。
从明朝开始,苗族逐渐向西南方向迁徙,形成了今天的苗族分布图。
而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就是苗族长期居住的一个重要村庄。
二、寨子特点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寨子整个建筑群规模庞大,古老典雅,是苗族文化的重要代表。
寨子依山而建,广场、街巷、房屋、阁楼、铺街等构成了典型的苗族建筑风貌。
寨子周围有万亩茶园和一个碧波荡漾的大水库。
寨子内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贵州十大特色建筑”之一的苗式土楼、两公里长的百家街和一百多个苗族家庭的家庭工艺品展示区,这些景点都延续了苗族民俗文化的精髓,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抛开这些景点,寨子的最大特色还是其原始的民风民俗,它代表了苗族人民坚持自己文化的精神,也是赢得游客喜爱的重要原因。
三、旅游区位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境内,距毕节市区约6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旅游区内有寨子内部的交通工具,游客可以体验寨子的文化和习俗,感受典型苗族村落的风味和精髓。
同时,您也可以开汽车在寨子周围转悠,体验非常典雅古香的苗族生活。
总之,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价值不光体现在风景如画的建筑、流传千年的民俗文化上,更在于它代表了苗族人民对于自己文化的坚持和传承。
在您走进这个充满魅力的苗族村落时,您会感受到苗族文化的神奇魅力。
苗族苗族历史渊远流长,大家都知道苗族是蚩尤神的后裔,被称为“三苗九黎之后”。
苗族是贵州省内人口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占全国苗族总人口数的49.8%,多达3百多万。
苗族人民喜欢银饰、穿百褶群,刺绣为主,每当盛大节日的时候,苗家姑娘们便会盛装打扮--头上戴着银牛角,脖子戴这银项圈,腰上围着银腰带,腿上打着银绑腿…男子有蓄发的习惯,包头巾,喜欢穿无袖无领的衣服,冬天打裹腿。
腊染是苗族人民的专用土布。
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历史的民族,而他们的服饰就是穿在身上的一部史书。
苗族素来聚族而居,多数是每寨一姓,很少杂居。
苗族的村寨多依山傍水而建,住房以木结构为主,多数为两层,少数为三层,在半山腰上的多为吊角楼。
住房的一楼用于堆房农具,二楼住人,三楼用于堆放谷物。
苗族人民逐水草而居,房屋建筑相对简陋,这与其苦难的迁徙史有关。
话说涿鹿之战,苗族的祖先蚩尤战败,苗族人民就开始了他们的迁移史。
苗族人民喜食酸辣,素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转转”之说,可谓是家家有酸,餐餐有酸。
苗族人民喜欢饮酒,素有“无酒不成席”之说,所以苗族人民家家户户都会酿酒,苗家人都会酿造的一种酒叫做Biang Dang酒,这是一种米酒,酒的后劲很大,饮用时很香甜,喝完后走在田间,摇摇晃晃,风一吹Biang Dang 一声就倒在田间了,所以当地人都称之为Biang Dang酒。
苗族的节日有很多,主要的有:三月三、四月八、苗年、吃新节、芦笙节、姊妹饭节、龙船节。
苗族的姊妹饭节又被称为“东方的情人节”。
姊妹饭节在每年的农历二月二中旬,历时一个星期左右,节日期间,每家每户都会做上美味可口的五彩姊妹饭团,并在饭团里藏着“小秘密”:吸引外来的小伙子前来讨要五彩的饭团吃。
如果小伙吃到的饭团里藏的是筷子或是花瓣,那可得祝福了,因为筷子或是花瓣表示女孩愿意与小伙结成连理;是花瓣,也不要气馁,因为女孩是愿意与小伙交朋友的;但是如果是姜蒜的话,那小伙就应该知趣的离开了,因为这表示女孩不愿与小伙在交往下去。
贵州西江苗寨讲解导游词贵州西江苗寨位于中国贵州省西南部,是苗族的聚居地之一,也是中国未受商业化影响最少的苗族寨子之一。
西江苗寨地处崇山峻岭之间,奇峰耸立,山水美丽,苗族文化传统浓厚。
以下是对贵州西江苗寨的详细讲解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贵州西江苗寨,我是今天的讲解员。
现在我们正站在西江苗寨的入口处,让我们一起开始我们的奇妙之旅吧!1. 西江苗寨简介西江苗寨是中国苗族最大的山寨,也是中国最为传统的苗族聚居地之一。
这里有独特的苗族风情,保留着原汁原味的苗族文化,是一个纯朴、原始、美丽的地方。
2. 苗族文化传统苗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他们善于歌舞,擅长手工艺,尤其以编织技艺闻名。
在西江苗寨,你可以看到苗族人民身穿传统的苗族服装,展示着苗族的独特风貌。
3. 独特的建筑风格苗族的房屋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被誉为是“人间勾勒的碧蓝山水,是中国小桥流水的传世之美”。
这里的房屋全部由木质搭建,屋顶呈钟楼状,屋角有做工精细的雕花,装饰着五彩斑斓的彩画,给人一种十分美丽的感觉。
4. 手工艺品苗族人民是手工艺的高手,他们制作的手工艺品非常有特色,包括苗绣、苗银、苗鼓、苗坐凳等。
这里的手工艺品都是纯手工制作的,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艺术触感。
如果你喜欢,可以在寨子里购买一些作为纪念品或送给亲友。
5. 苗族美食在苗寨中,你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苗族美食,包括酸汤鱼、竹筒饭、酸汤鸭等。
苗族人民喜欢吃酸辣食物,这也成为他们独特的饮食文化。
请大家务必尝试一下,相信会让你胃口大开!6. 自然风光除了苗族文化,西江苗寨还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
这里有高耸入云的群山,清澈见底的溪流,茂密的森林等。
尤其是在秋天,山上的树木变得五彩斑斓,景色美不胜收。
7. 民俗表演每天下午,苗寨会举行民俗表演。
苗族姑娘们身穿传统的苗族服装,在广场上翩翩起舞,展示着苗族的舞蹈魅力。
他们手舞足蹈,动感十足,你也可以加入他们,一起跳上一支苗族舞蹈。
贵州,又称“黔”,位于中国西南地区。
贵州省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省份,拥有独特而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
在贵州旅游过程中,导游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导游的讲解不仅可以使游客更好地了解贵州,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便利和保障。
以下是三篇贵州导游词范文:一、黔东南少数民族风情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黔东南,这里是中国的文化宝库之一,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
它有着31个少数民族,是我国最文化多元的地区之一。
首先,我们参观一下中国著名的民间表演和艺术——香雪篝火宴。
这场宴会是根据苗族传统的宗教、音乐和舞蹈演变而来的,当地人们在大篝火旁歌唱跳舞,美食盛宴环绕身边。
这也是少数民族核心文化之一。
在宴会结束后,再到长顺苗族腰鼓队,了解苗族的民俗文化。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这里旅游朋友们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我们要穿上传统的服装,所拍的照片一定要得到当地人的同意。
二、贵州黔南石林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石林。
石林以石塔石柱为主,经过数亿年的地质演变和风化,形成了绝美的石林奇景。
当地居民极力保持这里的原生态,使其更具有欣赏价值。
这里的最大特色就是石头,石头的形态各异,古怪奇特,也有很多神话传说。
如“摸睝睝”,传说捏住它的赘肉,有好运,又如“长生桥”,传说触摸桥柱会延年益寿,还有“北寨门”,是当地出现任何灾难时,居民人手必须保持这口门全年通畅,以保顺居无灾。
三、贵州黔西南山地气候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黔西南地区。
这里是世界最美的地方之一,人们对她的称赞无法言语地表达。
我们正在向崇阳大山进发,山区气候变化无常,应多加注意。
崇阳大山有着秀美的自然风景,它是黔西南面积最大、山峰最高的山脉之一。
山峰上有着云海、云彩、天空宝石等自然风景,它也是五道江南岸的屏障,富有地方特色的村庄和瀑布、溪流穿插其中,它的生态环境使人耳目一新。
在这里,欣赏一下山间的风景,享受纯净的空气,是我们旅游的最大收获。
同时,我们也应注意野外的安全防范,以免发生意外情况,保护我们的健康与安全。
苗族导游词篇一:多彩贵州苗族导游词多彩贵州苗族导游词游客朋友们,不管您来自哪一个城市,每一个城市都会有一些相同的地方,比方说上下班的高峰期、大烟囱的浓烟、河流的污染、食品安全的担忧、夜晚不停的噪声、办公室空调的恒温;我们城市居民每天就像战斗机器一样,负担着城市生活的压力与无奈。
我们不知不觉中渐渐失去了与大自然相处的感觉。
于是很多朋友都希望能到一个纯净的地方,寻找一些古人朴素的生活乐趣。
于是古镇、小城、村寨成了我们疲惫身心暂时的乐园。
很多朋友选择去西藏,因为那里有圣洁的雪山和神秘的风情。
但是路途的遥远、高原的反应、不菲的费用,可能使我们的计划暂时推后。
不过这个时候,你们来到了贵州,我说:这是您一个明智的选择!首先,您不用担心空气稀薄和气候寒冷,因为大家都感觉到了这里温和湿润的气候,纯净的空气使呼吸变成一种享受;虽然没有一望无际的雪山,却是满目葱茏的森林;如果您想体验少数民族的浓郁风情,在我们的大山上、河流边、餐馆里、车窗外随处可以获得。
提到贵州的17个世居少数民族,我想问问大家知道都有哪些民族呢?(听游客回答后补充:苗、侗、布依、水、彝、仡佬、壮、瑶、土家、满、白、回、畲、蒙古、毛南、羌、仫佬)大家可能没有想到在我们贵州西北的毕节、大方一带还有蒙古族、满族这样的游牧民族能够在这里世居下来。
其实我们贵州最具代表性的苗族也是在2017多年前才来到这里的。
前面和大家说过,我们贵州是一个由历代少数民族居民组成的省份,苗族同胞可以说是我们贵州最早的居民了。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起源于五千多年前,黄帝时期的“九黎”部落。
当时“九黎”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在与黄帝部落发生的战争中,黄帝与炎帝联合,九黎首领蚩尤被黄帝擒杀,剩下的余部退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了“三苗”部落,建立了三苗国。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被誉为世界自然和人文遗产的美丽寨子。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是中国最大、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苗族聚居村寨群之一,也是享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特殊地理位置。
苗寨原始生态环境得以完整地保留和诠释了苗族民俗、苗族宗教、苗族习俗以及苗族建筑文化。
首先,让我们共同欣赏一下西江千户苗寨的整体风貌。
苗寨位于秀美的西江河谷之中,周围群山环绕,若隐若现。
苗寨的建筑倚山而筑,各寨均是以竹木、石器搭建而成。
蜿蜒的小路穿梭其中,苗寨的居民们在这里生活、劳作,我们将在苗寨中亲身感受到原始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民俗文化。
其次,让我们了解一下苗族的文化特色。
苗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苗族是以农业为主要方式谋生的民族,他们热爱生活,勤劳好客。
苗族人民以多彩的节日和独特的歌舞文化而闻名于世。
在苗族寨子里,我们可以欣赏到苗族传统的歌舞表演,品味苗族的风味美食并体验苗族的传统手工艺。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西江千户苗寨的特色景点。
首先是苗族的神像和祭祀文化。
苗族有着丰富的宗教信仰生活,他们仰慕大自然,崇拜神灵,寨子内的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个神龛,他们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祈求神灵的保佑和丰收。
其次是苗族的建筑风格。
苗族的房屋建筑主要以木头结构为主,建筑风格是以挑檐、飞檐、雕花为主要特点,另外,苗寨内的鼓楼、锅庄、更房等建筑也是苗族独具特色的代表作品。
我们还可以品味到苗酒、苗饭等苗族特色美食,并参观苗族织锦、木雕等传统手工艺品。
最后,我还要特别提醒各位游客朋友们,在游览苗寨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和保护我们的历史遗产。
不乱丢垃圾,不随意破坏苗寨的建筑和景观,做到文明出游。
谢谢大家!希望大家在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度过愉快的时光!。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____,大家可以叫我小____。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西江苗寨位于贵州凯里的东南,从雷山路口折向东北,位于雷公山东北面,距州府凯里____公里。
是全国最大的苗寨,有____多人,____多户。
所以称为“千户苗寨”。
[url]西江[/url],是苗语“鸡讲”的音译,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
世居者均为苗族,自称“嘎闹”。
西江苗寨位于雷山东北36千米处。
这里居住的是苗族西氏支系。
千户苗寨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
西江苗寨,全寨苗族占____%。
黎平肇兴侗寨有____多户人家、____余人,故有“侗乡第一寨”之称。
全寨有____个家族,每个家族有一座鼓楼,共____座鼓楼、____座花桥、____座侗戏楼,这些极富侗族建筑特点的建筑物至今保存完好。
在西江苗寨可以享用苗家风味特色晚餐,席间接受苗家少女飞歌敬酒,在苗家吊角楼美人靠(凉台栏杆,苗家称为"美人靠")上观千户苗寨万家灯火。
还可以观赏铜鼓芦笙表演,晚上可宿苗家吊脚楼。
西江苗寨,全寨有溪沟四条,分别汇入西江。
河水自南向北环绕寨脚而过,将寨分为二:河北面是平寨、东引、羊排;南面是水寨、乌嘎、也好、南贵。
河水灌溉沿溪的农田,流至挂丁河注入清水江。
河上有一座水泥桥,沟通南北;还有一座公路桥。
为栏杆型水泥桥,是寨内老少憩息、聚会和留客的地方。
桥边竹林青翠,桥下流水潺潺。
西江苗寨四周被枫香树、杉树和青松围绕。
西江苗寨人民向来好客。
节日或平时,客人来到苗家,全家老少都热情接待。
主人双手捧来一碗碗香喷喷的米酒,敬给客人喝,以示对客人的欢迎。
若遇节日请酒迎客,礼节更十分隆重。
日常饮食,以酸、辣、甜等食品为主。
按季节备有酸菜、糟辣子、腌鱼、腌肉、腌笋子、腌蕨菜。
鲜鱼煮酸汤,味美可口。
每逢苗年,家家都做甜酒,煮冻鱼款待客人;还喜欢上山采摘野菜,龙爪菜(蕨菜)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一种野菜。
贵州导游词模版下船就到梯子岩。
梯子岩民族风情园是南江峡谷公园的第一站。
民族风情园内树木茂密,奇树怪藤,田园农舍相互交映,是一个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相结合的旅游佳境。
在风情园中可领略到苗家特色的吊脚楼、风雨桥。
依在吊脚楼"美人靠"上,凭栏远望,峡谷风光尽在眼前。
金钟瀑布再走就来到了"金钟瀑布"。
它真是一口名副其实的"大钟",敲之有金石之声。
金钟瀑布一座钙华瀑布,有____多米高,据说竖内最大的钙华瀑布。
这个钙华瀑布的形成,是因为这里的水中言有大量的钙质,在水流中钙质渐渐沉淀下来,就形成了钙华,而水流从上面留下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石头的瀑布。
最有意思的是,这个钙华瀑布的中间是空心的,您可以从底下钻进去,然后从瀑布上面的洞口伸出头来。
在这里一定要留个影,然后拿回去考考朋友,让他们猜猜自己从哪里进去的。
南江大峡谷的瀑布大大小小加起来足有____个。
有形神兼备的"象鼻瀑布",刚柔相济的"鸳鸯瀑布",落差高达____米的"奢香瀑布"以及许许多多无名的飞瀑流泉,时而白鹭飞翔于碧波之上,嘴里还衔了条小鱼。
到处美不胜收,难以言表。
锣鼓冲梯子岩景区下游就是锣鼓冲景区。
锣鼓冲河段长5.2千米,两岸山势雄奇,悬崖上钟乳石密布,石上森林十分典型。
从龙门桥到喇叭口,水流舒缓;从喇叭口到锣鼓村则激流险滩多,颇具刺激性,水也更清澈。
到了锣鼓冲,又有竹筏、独木舟和摩托艇供你选择作水上游。
在这里乘小游艇往下游去,就是情人谷,那里怪石嵯峨,有许多洞穴和瀑布,也许因为特别幽深宁静,水平如镜,蛮有情人幽会的意境,所以叫做情人谷吧。
正是由于南江峡谷地形地貌的独特,这里成为户外运动最佳的竞技场:峡谷地段落差起伏、河水跌宕,适于漂流、划艇比赛;梯子岩的岩壁呈90度角,____米高,竖际标准的攀岩胜地;还有原始的喀斯特森林、古风纯朴的布依山寨及复杂多变的地形等等。
贵州西江苗寨的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贵州黔西南州的西江苗寨,我将作为导游为大家介绍这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西江苗寨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古代苗族聚居区,也是中国苗族文化的宝库,被誉为“东方夏威夷”。
苗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西江苗寨就是苗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西江苗寨的历史。
西江苗寨可追溯到600多年前的元朝时期,当时苗族先民因遭受战乱逃离家乡,逐渐迁徙到这片美丽的山山水水之间定居下来,形成了西江苗寨。
在这里,苗族人民开辟了水田、建造了房屋、修建了银匠坊、木匠坊等一系列的建筑物,形成了寨子的独特风貌。
其次,我们来参观一下西江苗寨的主要景点。
首先是百户苗寨,这个苗寨有400多户居民,是规模最大的苗族寨子。
走进苗寨,你会被它那独特的建筑风格所吸引,参观苗族人民的住宅,欣赏苗族的手工艺品,了解苗族的生活习俗。
接下来是苗族博物馆,馆内有大量的苗族文物和民族服饰,让你更加了解苗族的历史和文化。
还有苗族表演,苗族舞蹈绚丽多彩,苗族歌曲悠扬动听,这些表演会给你带来非常愉快的体验。
最后,我给大家推荐一下西江苗寨的美食。
苗寨的酸汤鱼是非常有名的,鲜美可口,而且富有特色。
此外,苗寨还有特色的糍粑、酸粑粑、苞米糕等传统小吃,味道独特,绝对让你流连忘返。
在结束导游词之前,我想再次感谢大家选择来到西江苗寨旅游,希望你们在这里度过愉快、难忘的时光。
西江苗寨是一个世外桃源,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相信它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时,希望你们也能尊重苗族人民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共同维护好这片宝贵的人文景观。
谢谢大家!。
贵州西江苗寨的导游词寨中层层叠叠的吊脚木楼,从河两岸依着山势迤逦向上展开,房前屋后,茂篁点缀;寨脚寨顶,枫叶掩映。
是如此的气势恢宏!每到黄昏时分,千家万户都亮起了各自家的灯,随着天色越来越暗,苗寨变成了灯的海洋,那场景就更璀璨、更醉人了!说到吊脚木楼,它可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依山而建不仅节约了用地;聚集在一起还可以抵御外敌。
吊脚楼一般为三层,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养家畜或用作厕所。
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
第三层用来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资料。
吊脚楼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二楼宽敞明亮的走廊上,有一种典型栏杆,它叫“美人靠,”苗语叫“豆安息;”是姑娘们刺绣、打扮、唱歌的地方。
朋友们注意啦,现在在我们眼前的这座桥就是风雨桥了,“风雨桥”意为遮风挡雨的桥,它既可以行人也能够给想乘凉休息的人提供一个很舒适的地方。
这里一到晚上,还有着很多当地的青年男女在这“游方”大家可能会奇怪,“游方”是什么呀,就由我来告诉大家把。
“游方”就是苗族青年男女谈恋爱的意思,参加游方的青年男女都会盛装打扮自己来吸引爱慕者。
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如果各位对苗族恋爱的地方感兴趣的话,那今晚不妨邀请您的心上人来这里感受着温馨而浪漫的夜晚吧。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桥头的树,这树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呢?这就是西江的保寨树—枫香树。
树老,任其死亡,枯烂倒地。
谁都不能砍伐或伤害。
这种对枫香树的崇拜,同时也寓意苗族人的心酸历史,逐鹿之战,黄帝使计擒获蚩尤,用枫木做成桎梏,因而杀之。
苗族先民为避战乱而迁徙,每到一处都要看是否有枫香树,有则有祖先神灵存在。
贵州西江苗寨的导游词(2)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贵州黔西南州的西江苗寨,我将作为导游为大家介绍这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西江苗寨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古代苗族聚居区,也是中国苗族文化的宝库,被誉为“东方夏威夷”。
苗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西江苗寨就是苗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多彩贵州苗族舞蹈】导游考试中文导游词:多彩贵
州苗族导游词
导游考试中文导游词:多彩贵州苗族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不管您)停的噪声、办公室空调的恒温;我们城市居民每天就像战斗机器一样,负担着城市生活的压力与无奈。
我们不知不觉中渐渐失去了与大自然相处的感觉。
于是很多朋友都希望能到一个纯净的地方,寻找一些古人朴素的生活乐趣。
于是古镇、小城、村寨成了我们疲惫身心暂时的乐园。
很多朋友选择去西藏,因为那里有圣洁的雪山和神秘的风情。
但是路途的遥远、高原的反应、不菲的费用,可能使我们的计划暂时推后。
不过这个时候,你们来到了贵州,我说:这是您一个明智的选择!首先,您不用担心空气稀薄和气候寒冷,因为大家都感觉到了这里温和湿润的气候,纯净的空气使呼吸变成一种享受;虽然没有一望无际的雪山,却是满目葱茏的森林;如果您想体验少数民族的浓郁风情,在我们的大山上、河流边、餐馆里、车窗外随处可以获得。
提到贵州的17个世居少数民族,我想问问大家知道都有哪些民族呢?(听游客回答后补充:苗、侗、布依、水、彝、仡佬、壮、瑶、
土家、满、白、回、畲、蒙古、毛南、羌、仫佬)大家可能没有想到在我们贵州西北的毕节、大方一带还有蒙古族、满族这样的游牧民族能够在这里世居下来。
其实我们贵州最具代表性的苗族也是在2000多年前才来到这里的。
前面和大家说过,我们贵州是一个由历代**组成的省份,苗族同胞可以说是我们贵州最早的**了。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起源于五千多年前,黄帝时期的“九黎”部落。
当时“九黎”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在与黄帝部落发生的战争中,黄帝与炎帝联合,九黎首领蚩尤被黄帝擒杀,剩下的余部退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了“三苗”部落,建立了三苗国。
在四千年前,以尧、舜,禹为首的北方华夏部落与“三苗”又不断的发生战争;最后,三苗国被夏禹所灭。
留下的苗人们节节败退,一部分被驱逐到川南、滇东北、黔西北等地,形成后来西部方言的苗族;一部分与华夏融合;另一部分形成商周时期所称的“南蛮”;因居住在汉水中游而被称为“荆楚蛮夷”。
后来,荆楚蛮夷中先进的部分逐渐发展为楚族,建立楚国;而后进的部分继续迁入湖南、贵州、广西、湖北等地的山区,大多数停留在了我们的黔东南地区,发展成为今天生活在我们贵州省苗岭深处的苗族同胞了。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苗族总人口890万人,有70%以上聚居在我们贵州。
多少年来,我们的汉族同胞不断融合交汇,发展到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