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指南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13
思政课教案及课件思政课教案及课件是思政课教学的关键教学资源,它们的设计和制作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以下是一份可能的思政课教案及课件的制作方法:一、确定教学目标在制作思政课教案及课件之前,需要先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能够衡量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目标可以是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等。
二、选择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和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事迹、政策法规等作为教学内容。
三、设计教学方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应该包括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制作课件根据教学方案,制作课件。
课件可以采用PPT、Flash、HTML等多种形式,内容应该简洁明了、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在制作课件时,需要注意色彩搭配、字体选择、动画效果等方面,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
五、编写教案根据教学方案和课件,编写教案。
教案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的内容。
在编写教案时,需要注意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严密,以方便教师进行教学。
以上是一份可能的思政课教案及课件的制作方法,具体制作过程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思政课教案及课件应该紧密结合时代背景和现实情况,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和社会发展。
2. 思政课教案及课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
3. 思政课教案及课件应该注重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引导,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国家意识。
说课课件•课程介绍与背景•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过程设计目录•教学评价与反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思政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介绍与背景01CATALOGUE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思政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强化实践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新性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样化教学方式突出时代性,紧密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热点和难点问题2024全新思政课程特色课程导入理论阐述实践探索课程总结说课内容与结构安排介绍课程背景、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系统阐述思政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核心观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基础回顾课程内容,总结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思政课程所倡导的价值观念教学目标与要求02CATALOGUE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历史发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拓展国际视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增强其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倡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关注民生福祉,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教学内容与方法03CATALOGUE深入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统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介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意义与实践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详细解读党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和平安宁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提高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观和价值观,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2. 相关国际新闻和案例资料3. 小组讨论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一段关于世界和平安宁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和平的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认为和平对个人、国家乃至世界有什么意义?二、讲授新课1. 讲解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和挑战,如大国博弈、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等。
2. 介绍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立场和举措,如全球安全倡议等。
3. 结合案例,分析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成功经验和不足。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1)如何理解“安全是发展的前提”?(2)我国在全球安全倡议中提出了哪些具体措施?(3)作为大学生,我们如何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2.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总结1.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和平安宁对世界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国际形势,积极参与维护世界和平的实际行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同学们还记得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哪些举措吗?2. 引导学生思考: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践行维护世界和平的理念?二、讲授新课1. 讲解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国际观和价值观,如尊重文化多样性、关注全球性问题等。
2. 介绍我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3. 分析大学生在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三、案例分析1. 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践行维护世界和平的理念。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面对类似情况时,应该如何行动?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大学生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责任和使命。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维护世界和平的理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附件1“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编制指南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挖掘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学院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格局,特制定本指南。
一、“课程思政”的含义“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
其基本涵义是: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
“课程思政”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上要把人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放在首位,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
“课程思政”不是要改变专业课程的本来属性,更不是要把专业课改造成思政课模式或者将所有课程都当作思政课程,而是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二、“课程思政”的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运用可以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题材与内容,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课程思政”的内容围绕“课程思政”目标,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引导学生正确做人和做事,各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应结合以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一)师德风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
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
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课程思政设计方案一、课程概述本课程主要介绍思想政治理论,以及如何运用思想政治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塑造正确的政治情操和道德品质,以发扬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精神,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生态环境。
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思想政治理论2. 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3. 思政教育的现状与需求4. 思政教育的实践方法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以及如何运用思想政治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 掌握思想政治理论及其应用2.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优秀的政治情操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 发扬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精神,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生态环境。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
在课堂讲授中,将重点讲解思想政治理论、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思政教育的现状与需求、思政教育的实践方法。
同时,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的具体应用。
实践活动将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课程评估针对本课程的评估将包括以下方面:1. 课堂测试:通过测试,检测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
2. 作业评估:通过评估学生的作业,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理论,并能够应用于实际情况。
3. 实践评估:学生所参与的实践活动将通过评估检测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末期论文:请学生完成一篇与思想政治理论相关的论文,以检测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