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寒假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五年级)一、填空题1.一条长3米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_________米,每段占全长的_________.2.是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是.3.根据算式补充条件或问题.(1)有两根绳子,一根长米,_________,第二根长多少米?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1﹣)_________;④×(1+)_________.(2)一本书100页,_________,已经看了多少页?100×_________;100×(1﹣)_________.(3)一条路长400米,已经修了,_________?400×_________;400×(1﹣)_________.(4)光明小学计划植树1200棵,结果第一次植了,第二次植了._________①1200×_________;②1200×(﹣)_________;③1200×(+﹣1)_________.4.比40千克多20%的是_________千克,20吨比_________吨少.15.(3分)一堆煤重45吨,一辆卡车要10小时才能运完,那么,4小时完成任务的要_________小时.6.从A地到B地,甲车要10小时,乙车要15小时.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_________,按照这样的速度,从B地到C地,甲乙两车所用时间比是_________.7.一根绳子长5米,平均分成8份,每份长米,每份占全长的.8.把一个比的前项扩大2倍,后项缩小2倍,比值就_________.9.一台碾米机小时碾米吨,1小时可碾米_________吨,碾1吨米要_________小时.10.大小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3:2;大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是_________;大小正方体的体积比是_________.11.1吨菜籽可以榨油吨,140吨菜籽可以榨油_________吨;要榨140吨油需大豆_________吨.12.一桶水可装满10碗或12杯,倒入5杯水和3碗水在空桶内,水面高度占桶高度的_________.13.=20÷_________=8:_________=0.8=_________%=_________.14.120增加15%后是_________;_________比60少10%.15.45米是90米的_________%5吨是500千克的_________%,_________是20米的80%_________比8多10%4小时比_________少20%.16.一种油菜籽的出油率为35%,40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出_________千克油,要榨1400千克油需_________千克油菜籽.17._________:20==24÷_________=_________%=二成=_________折._________.218.往30千克盐中加入_________千克水,可得到含盐率为30%的盐水.19.某件商品按原价六折卖出是18元,亏2元.如果按原价卖出可以赚_________%.20.一种商品提价10%后,再降价10%,现价是原价的_________%.21.大圆的半径2厘米,小圆半径1厘米,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_________倍.22.(2012•长寿区)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周长就扩大_________倍,面积就扩大_________倍.23.小圆半径是大圆半径的,小圆与大圆的周长比是_________,面积比是_________.24.甲乙两圆的周长比是2:3,其中一个圆的面积是18,另一个圆的面积可能是_________,也可能是_________.25.正三角形有_________条对称轴,正方形有_________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_________条对称轴,由此推算,正n边形估计有_________条对称轴.26.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π._________.27.用一个长10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剪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面积是_________,周长是_________.28.原价90元的领带降价20%后是_________元,原价_________元的衬衫降价20%后是120元.29.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2.5,甲数与乙数的比值是_________.30.一种大豆的出油率是42%,2.1吨这样的大豆可榨油_________千克,_________千克的大豆可榨油2.1吨.31.修一条20千米的路,若每天修千米,_________天修完.32.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3:2,这两个锐角分别是_________度、_________度.33.“故事书本数的80%是科技书的本数”这句话把_________看作单位“1”,如果科技书有600本,则故事书有_________本.334.24千米比_________多20%;15吨比20吨少_________%.35.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3天加工这批零件的,那么,每天加工这批零件的_________,加工完这批零件需要_________天.36.一块长方形地的周长是120米,其中宽比长短,这块地的面积是_________平方米.37.大圆的半径相当于小圆的直径,这两个圆的面积和是100平方厘米,大圆的面积是_________平方厘米.38.A的与B的相等(A不等于0),则A:B=2:3._________.39.因为甲×=乙×,所以甲:乙=_________.40.一根绳子用去一半,再用去余下的一半,还剩下全长的_________.41.如果A是B的倍数,那么B是A的_________.4一、填空题1.一条长3米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求每段长的米数,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3米,求的是具体的数量;求每段长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的是分率;都用除法计算.解答:解:每段长的米数:3÷5=(米),每段占全长的分率:1÷5=.答;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得是具体的数量还是分率,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2.是的的是;的是.考点:分数除法;分数乘法.分析:第一、三两个问题属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第二个问题属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由此依据列式解决问题.解答:解:①÷=;②×=;③=;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利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和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以此为依据进行列式解答即可.3.根据算式补充条件或问题.(1)有两根绳子,一根长米,?,第二根长多少米?①×第二根是第一根的;②+第二根比第一根长米;5③×(1﹣)第二根比第一根少;④×(1+)第二根比第一根多.(2)一本书100页,?,已经看了多少页?100×看了;100×(1﹣)剩下没看.(3)一条路长400米,已经修了,??400×修了多少米;400×(1﹣)还剩下多少米.(4)光明小学计划植树1200棵,结果第一次植了,第二次植了.?①1200×第二次植树多少棵;②1200×(﹣)第一次比第二次多植树多少棵;③1200×(+﹣1)还剩下多少棵没有植.考点:分数乘法应用题.分析:通过算式发现这些题属于分数乘法应用题(1)①用乘法求第二根的米数,单位“1”是米,应填:第二根是第一根的;②用加法求第二根的米数,应填:第二根比第一根长米;③用乘法求第二根的米数,单位“1”是米,应填:第二根比第一根少;④用乘法求第二根的米数,单位“1”是米,应填:第二根比第一根多;(2)①用乘法求已经看的页数,单位“1”是100页,应该填:已经看了;②用乘法求已经看的页数,单位“1”是100页,应该填:剩下没有看;(3)①的单位“1”是400米,用单位“1”乘,应该填:修了多少米;②的单位“1”是400米,根据算式,应该填:剩下多少米没修;6(4)①的单位“1”是1200棵,根据算式,应该填:第二次植了多少棵;②两个分数的单位“1”都是1200棵,根据算式,应该填:第一次比第二次多植树多少棵;③根据算式,应该填:剩下多少棵没植.解答:解:(1)①由算式×,可以填第二根是第一根的,②由算式+,可以填第二根比第一根长米,③由算式×(1﹣),应填第二根比第一根少,④由算式×(1+),应填第二根比第一根多,(2)①由算式100×;应该填已经看了,②100×(1﹣),应该填剩下没有看,(3)①由算式400×,应该填修了多少米,②由算式400×(1﹣),应该填剩下多少米没修,(4)①由算式1200×,应该填第二次植了多少棵,②由算式1200×(﹣),应该填第一次比第二次多植树多少棵,③根据算式,1200×(+﹣1),应该填剩下多少棵没植.故答案依次为:第二根是第一根的,第二根比第一根长米,第二根比第一根少,第二根比第一根多,已经看了,剩下没有看,修了多少米,剩下多少米没修,第二次植了多少棵,第一次比第二次多植树多少棵,剩下多少棵没植.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乘法应用题的一般形式,即告诉单位“1”,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4.比40千克多20%的是48千克,20吨比25吨少.考点:分数乘法应用题;分数除法应用题.分析:(1)把“40千克”看作单位“1”,已知,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把要求的数量看作单位“1”,未知,求单位“1”,可列方程或用除法计算.解答:解:(1)40×(1+20%)=40×1.27=48(千克);或:40+40×20%=40+8=48(千克);(2)设这个数是x ,(1﹣)x=20x=20x=25;或:20÷(1﹣)=20÷=25(吨);故答案为48;25.点评:此题是分数的乘除法应用题,关键是找准单位“1”,看是已知还是未知来决定是乘法还是除法.5.(3分)一堆煤重45吨,一辆卡车要10小时才能运完,那么,4小时完成任务的要6小时.考点:简单的工程问题.分析:把一堆煤的总重量看作单位“1”,再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即可作答.解答:解:(1)1÷10×4,=×4,=,(2)÷(1÷10),=÷,=×10,=6(小时),答:4小时完成任务的,完成任务的要6小时,故答案为:,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搞清每一个所求8的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关系,选择正确的数量关系解答.6.从A地到B地,甲车要10小时,乙车要15小时.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3:2,按照这样的速度,从B地到C 地,甲乙两车所用时间比是2:3.考点:比的意义.分析:(1)把从A地到B地总路程看做单位“1”,先根据甲乙两车的时间分别求出两车的速度,再写比并化简比;(2)把从B地到C地总路程看做单位“1”,先根据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求出两车的时间,再写比并化简比.解答:解:(1)甲车的速度:1÷10=,乙车的速度:1÷15=,甲乙两车的速度比::=3:2;(2)甲车所用时间:1=10(小时),乙车所用时间:1=15(小时),甲乙两车所用时间比:10:15=2:3.答: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3:2,甲乙两车所用时间比是2:3.故答案为:3:2,2:3.点评:此题考查根据题意写比并化简比,关键是先求出相比较的两个数,再进一步写比并化简比即可.7.一根绳子长5米,平均分成8份,每份长米,每份占全长的.考点:整数的除法及应用;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8份,每份占这根绳子长度的,由此解答.解答:解:1÷8=;5×=(米);答:每份长米,每份占全长的.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8.把一个比的前项扩大2倍,后项缩小2倍,比值就扩大4倍.9考点:比的性质.分析:两数相除又叫做两数的比,所以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根据商的变化规律可得: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缩小2倍,那么商就会扩大2×2=4倍,由此即可解决.解答:解: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根据商的变化规律可得: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缩小2倍,那么商就会扩大2×2=4倍,所以比值扩大了4倍.答:比值扩大4倍.故答案为:扩大4倍.点评:此题考查了比与除法的关系及商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9.一台碾米机小时碾米吨,1小时可碾米吨,碾1吨米要小时.考点:分数除法.分析:用碾米的吨数除以时间就是1小时可碾米的吨数;时间除以吨数就是碾一吨米需要的时间.解答:解:(1)=(吨);(2)=(小时);故答案为:,.点评:这种求单一量的问题,谁是单一的量谁就做除数.10.大小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3:2;大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是9:4;大小正方体的体积比是27:8.考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分析: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再依据“大小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3:2”,即可分别求出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之比.解答:解:因为大小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3:2;大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是9:4;大小正方体的体积比是27:8.故答案为:9:4、27: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11.1吨菜籽可以榨油吨,140吨菜籽可以榨油49吨;要榨140吨油需大豆400吨.考点:分数乘法应用题;分数除法应用题.10分析:根据:“1吨菜籽可以榨油吨,”知道1吨菜籽可以榨油多少吨,或求出榨一吨油需要多少吨菜籽,根据乘法的意义,即可列式求出答案.解答:解:(1)140×=49(吨)(2)1÷×140=400(吨)答:140吨菜籽可以榨油49吨;要榨140吨油需大豆400吨.故答案是:49,400.点评:此题的赶关键是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根据问题一步一步列式解答.12.一桶水可装满10碗或12杯,倒入5杯水和3碗水在空桶内,水面高度占桶高度的.考点: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分析:把一桶的体积看成单位“1”,那么1碗水的体积就是这桶水的,一杯水就是这桶水的,求出5杯水和3碗水的体积是这桶水的几分之几,它们的体积占几分之几,水倒入桶之后的高度就占桶高度的几分之几.解答:解:×3+×5,=+,=;答:水面高度占桶高度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先把这桶水的体积看成单位“1”,一碗水和一杯水的体积都可以用分数表示出来,求出倒入的水的体积占桶的几分之几即可.13.=20÷25=8:10=0.8=80%=.考点: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及其转化;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分析:最后运算的值是0.8,可以根据小数与分数,以及百分数的关系换成分数和百分数;再根据分数与除法和比的关系求解.解答:解:0.8===20÷25=8:10=80%=.故答案为:16,25,10,80,.11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小数、除法及比之间的关系,要会用根据其中的一个值写出其它的形式.14.120增加15%后是138;54比60少10%.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分析:(1)把120看成单位“1”,要求的数是单位“1”的1+15%,用乘法可以求出数;(2)把60看成单位“1”要求的数单位“1”的1﹣10%,用乘法可以求出这个数.解答:解:(1)120×(1+15%)=120×115%=138;(2)60×(1﹣10%)=60×90%=54;故答案为:138,54.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单位“1”,进一步发现比单位“1”多或少百分之几,由此解决问题.15.45米是90米的50%5吨是500千克的1000%,16米是20米的80%8.8比8多10%4小时比5小时少20%.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分析:(1)与(2)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即可;(3)与(4)是告诉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得出答案;(5)是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计算即可.解答:解:(1)45÷90==50%,(2)5吨=5000千克,5000÷500=10=1000%,(3)20×80%=20×0.8=16(米),(4)8+8×10%,=8+0.8,=8.8,(5)4÷(1﹣20%),=4÷80%,=5(小时),故答案为:50,1000,16米,8.8,5小时.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各个题目的特点,找准单位“1”,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即可.1216.一种油菜籽的出油率为35%,40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出140千克油,要榨1400千克油需4000千克油菜籽.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分析:(1)理解出油率,出油率是指油的重量占油菜籽重量的百分之几,把油菜籽重量看作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即可;(2)把油菜籽重量看作单位“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400×35%=140(千克);(2)1400÷35%=4000(千克);故答案为:140,4000.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单位“1”,进而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进行解答或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进行解答.17.4:20==24÷120=20%=二成=2折.60.考点: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及其转化;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分析:这是一道关于比、分数、除法、百分数、成数以及折数综合运算的题目,在做题时,先找出切入点,在本题中,从已知条件“二成”入手.二成=20%=0.2=2折,那么第一个空为20×0.2=4;第二个空应填12÷0.2=60;第三个空应填24÷0.2=120;解答:解:所以(4):20==24÷(120)=(20)%=二成=(2)折.故答案为:4,60,120,20,2.点评:此题综合性较强,考查了比、分数、除法、百分数、成数以及折数之间的互化方法.做此类题时,要找出切入点.18.往30千克盐中加入70千克水,可得到含盐率为30%的盐水.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分析:含盐率是指盐占盐水的百分率,根据含盐率和盐的千克数,用盐的千克数除以含盐率,可以求出盐水的千克数,进而求出水的千克数.解答:解:30÷30%﹣30,=100﹣30,=70(千克),故答案为:70.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含盐率的意义,求出盐水的千克数,由此解决问题.19.某件商品按原价六折卖出是18元,亏2元.如果按原价卖出可以赚50%.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分析:把原价看作单位“1”,先根据对应数÷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计算出商品的原价,进13而求出购进价,然后根据“(原价﹣购进价)÷购进价”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8÷60%﹣(18+2)]÷(18+2),=10÷20,=50%;答:如果按原价卖出可以赚50%.故答案为:50.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计算出原价,进而求出购进价.20.一种商品提价10%后,再降价10%,现价是原价的99%.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分析:第一个10%的单位“1”是原价,提价后的价格就是1+10%;第二个10%的单位“1”是提价后的价格,现价就是提价后的1﹣10%,由此解决问题.解答:解:(1+10%)×(1﹣10%)÷1=110%×90%÷1,=99%;故答案为:99.点评:本题关键是分清楚两个不同的单位“1”,进一步发现比单位“1”多或少百分之几,由此解决问题.21.大圆的半径2厘米,小圆半径1厘米,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4倍.考点:圆、圆环的面积.分析:此题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可以先分别求出大圆和小圆的面积,即可计算出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倍数.解答:解:大圆面积:3.14×22=12.56(cm2)小圆面积:3.14×12=3.14(cm2)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12.56÷3.14=4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的面积公式及计算.22.(2012•长寿区)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周长就扩大3倍,面积就扩大9倍.考点:圆、圆环的周长;圆、圆环的面积.分析:一个圆的半径扩大n倍,周长就扩大n倍,面积就扩大n2倍.解答:解: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周长就扩大3倍,面积就扩大32=9倍.故答案为:3,9.点评:考查了圆的周长公式和圆的面积公式:圆的周长C=2πr,圆的面积S=πr2.23.小圆半径是大圆半径的,小圆与大圆的周长比是1:3,面积比是1:9.考点:圆、圆环的周长;求比值和化简比;圆、圆环的面积.14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关系进行求解.解答:解:设大圆的半径是r,那么小圆的半径就是r ,小圆的周长是2πr,大圆的周长是:2πr,它们的比是:2πr:2πr=:1=1:3;面积比是:2π:2πr2=:1=1:9;故答案为1:3,1:9.点评:本题是利用面积和周长公式进行作比,进而求解.24.甲乙两圆的周长比是2:3,其中一个圆的面积是18,另一个圆的面积可能是8,也可能是40.5.考点:圆、圆环的面积;比的应用;圆、圆环的周长.分析:由题意可知:甲乙两圆的周长比是2:3,不妨设这两个圆的半径分别为R和r,由题意得:C甲:C乙=2πR:2πr=R:r=2:3,半径比为2:3,面积比为(πR2;πr2=R2;r2=4:9;根据题意可得两种情况:当另一个圆的面积比18小,则4:9=():18,求出一个值;当另一个圆的面积比18大,则4:9=18:();求出一个值;解答:解:由分析可知:甲乙两圆的周长比是2:3,半径比是2:3,面积比是4:9;当另一个圆的面积比18小,设另一圆的面积为x,则:4:9=x:18,x=8;当另一个圆的面积比18大,设另一个面的面积为y,则:4:9=18:y,y=40.5;故答案为:8,40.5.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半径比即周长比,面积的比即半径的平方的比;然后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25.正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五条对称轴,由此推算,正n边形估计有n条对称轴.考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及位置.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能完全重合,则这条直线即为图形的对称轴,从而可以解答题目.解答:解:正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五条对称轴,由此推算,正n边形有n条对称轴.故答案为:三、四、五、n.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及对称轴的条数.1526.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π.√.考点:求比值和化简比.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πd,得出C:d=π.解答:解:因为圆的周长C=πd,所以C:d=π.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求比值和化简比.27.用一个长10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剪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面积是25.12平方厘米,周长是20.56厘米.考点:圆、圆环的面积;圆、圆环的周长.分析:根据题意知道,所剪的半圆的半径是4厘米,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半圆的面积,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直径,由此即可解答.解答:解:(1)3.14×42×,=3.14×16×,=3.14×8,=25.12(平方厘米);3.14×4+8,=12.56+8,=20.56(厘米),故答案为:25.12平方厘米;20.56厘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如何剪一个最大的半圆,然后根据相应的公式,列式解答即可28.原价90元的领带降价20%后是72元,原价150元的衬衫降价20%后是120元.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分析:(1)把原价看作单位“1”,降价20%,即按原价的(1﹣20%)出售,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解答即可;(2)把原价看作单位“1”,即原价的(1﹣20%)是120元;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即可.解答:解:(1)90×(1﹣20%),=90×0.8,=72(元);(2)120÷(1﹣20%),=120÷0.8,=150(元);故答案为:72,150.16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判断出单位“1”,,进而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或根据“对应数÷对应分率=单位”1”量”进行解答即可.29.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2.5,甲数与乙数的比值是 2.5.考点:求比值和化简比.分析:本题利用除法和比的关系直接求解.解答:解:甲数÷乙数=甲数:乙数=2.5;故答案为:2.5.点评:本题是考查的除法和比的关系,被除数是比的前项,除数是比的后项,商就是比值.30.一种大豆的出油率是42%,2.1吨这样的大豆可榨油882千克,5000千克的大豆可榨油2.1吨.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分析:出油率是指出油的重量占大豆重量的百分之几,计算方法是×100%;根据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解答:解:2.1×42%=0.882(吨);0.882吨=882千克;2.1÷42%=5(吨);5吨=5000千克.故答案为:882,5000.点评: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计算的结果最大值为100%,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以全部数量乘百分之百,解题的时候根据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31.修一条20千米的路,若每天修千米,200天修完.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分析:根据题意,用工作量除以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即用20÷即可.解答:解:20÷=20×10=200(天),答:200天修完;故答案为:200.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列式解答即可.32.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3:2,这两个锐角分别是54度、36度.考点:比的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分析:要求两个锐角分别是多少度,知道两个内角度数的比,先要求出这两个内角度数的和是多少,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和是180度,用180度﹣90度算出两个内角度数的和,17然后根据按比例分配知识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80°﹣90°=90°,90°×=54°,90°×=36°,答:这两个锐角分别是54度、36度.故答案为:54,36.点评:此题应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和是180度,然后根据按比例分配知识进行解答即可.33.“故事书本数的80%是科技书的本数”这句话把故事书的本数看作单位“1”,如果科技书有600本,则故事书有750本.考点:单位“1”的认识及确定;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分析:“故事书本数的80%是科技书的本数”这句话把故事书的本数看作单位“1”,已知科技书有600本,也就是已知故事书的80%是600本,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解答:解:“故事书本数的80%是科技书的本数”这句话把故事书的本数看作单位“1”.600÷80%,=600÷0.8,=750(本);答:故事书有750本.故答案为:故事书的本数,75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单位“1”的确定,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即可.34.24千米比20千米多20%;15吨比20吨少25%.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分析:(1)把要求的数看成单位“1”,24千米是单位“1”的1+20%,求单位“1”用除法;(2)先求出15吨比20吨少几吨,再用少的吨数除以20吨即可.解答:解:(1)24÷(1+20%)=24÷120%,=20(千米);(2)(20﹣15)÷20=5÷20,=25%.故答案为:20千米,25.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再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求解;注意第一问别忘了带单位.35.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3天加工这批零件的,那么,每天加工这批零件的,加工完这批零件需要15天.18考点:简单的工程问题.分析:把这批零件的总数看成单位“1”,用3天的工作量除以3天就是他的工作效率,再用总工作量除以工作效率就是全部的工作时间.解答:解:÷3=,1=15.答:那么,每天加工这批零件的,加工完这批零件需要15天.故答案为:,1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解答时往往把工作总量看做1,再利用它们的数量关系解答.36.一块长方形地的周长是120米,其中宽比长短,这块地的面积是864平方米.考点:长方形的周长.分析:设长方形的长是x米,宽是x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是120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设长方形的长是x米,宽是x米.根据题意,得x+x=120÷2,x=60,x=36.36×=24(米);则长方形的面积是36×24=864平方米.答:这块地的面积是864平方米.故答案为:864.点评: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此题中注意设长是x,计算的时候比较简便.注意:长方形的长、宽的和等于周长的一半.37.大圆的半径相当于小圆的直径,这两个圆的面积和是100平方厘米,大圆的面积是80平方厘米.考点:圆、圆环的面积.分析:由题目可知:大圆与小圆的半径比为2:1,则它们的面积比为4:1,再由它们的面积和是100,即可求得大圆的面积.19。
自测日期:年月日自我测评:假期生活——五年级语文寒假练习自测(七)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轻松起航一、选择题1.想象下列诗句描写的景象,与其他三项描写方法不同的一项是()A.西塞山前白鹭飞B.清泉石上流C.江枫渔火对愁眠D.莲动下渔舟【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A.“西塞山前白鹭飞”出自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
意思是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
句子是动态描写。
B.“清泉石上流”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
意思: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句子是动态描写。
C.“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
意思: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句子是静态描写。
D.“莲动下渔舟”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
意思: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句子是动态描写。
2.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倏.忽(sū)瓷.器(cì)划.船(huà)留.念(liú)B.不禁.(jìn)缝.隙(féng)窠.巢(kē)光晕.(yūn)C.凛冽..(lǐn liè)着.实(zhóu)暖和.(hé)鞠.着(jū)D.嫉.妒(jí)踪.迹(zōng)树干.(gàn)和谐.(xié)【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本题中字音完全正确的是D项。
A项:倏忽sū——shū瓷器cì——cí划船huà——huáB项:不禁jìn——jīn 缝隙féng——fèng 光晕yūn——yùnC项:着实zhóu——zhuó暖和hé——huo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鸟的天堂》的作者是巴金,作者描写了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第一次着重写了榕树的动态美,第二次着重写了鸟的动态美。
五年级数学寒假作业1答案一、竖式计算一、竖式计算9÷3.75═2.4 22.36÷4.3=5.217÷23≈0.7 3.6÷2.8≈1.29(得数凑整到十分位)(得数凑整到十分位) (得数凑整到百分位)(得数凑整到百分位)二、用递等式计算,能用简便算法的用简便算法0.55×0.55×30.430.4+0.48×52.5═41.92 (2.1+2.1+2.1+2.1)×12.5═1052.8×2.8×7.57.5+7.5×7.2═75 0.175÷0.25×4═2.84.6×202═929.2 54÷(3.94+6.86)×0.8═4三、解方程:三、解方程:3(X -4)+5=14 2.6X -X -0.1X =0.75×0.2 X═7 X═0.111-2.5(X -3)=10.5 X ÷2-X ÷5=60X═3.2 X═2004(18-X)=24 5X -1.8+1.2=6.4X═12 X═1.4四、文字题四、文字题1、26.6除以3.5所得的商,再乘以1.2,积是多少?,积是多少?26.6÷3.5×1.2═9.122、4.48除以6.4与4.8的差,商是多少?的差,商是多少?4.48÷(6.4-4.8)═2.8五、应用题五、应用题1、一匹布长22.7米,裁剪成每段裤料长1.2米,最多可以裁剪多少段?还剩下几米?几米?22.7÷1.2═18(段)…… 1.1(米)(米)2、一瓶果汁饮料1.8升,正好倒满15杯,平均每杯多少升?杯,平均每杯多少升?1.8÷15═0.12(升)(升)3、小巧用60元去买几只圆珠笔,每只圆珠笔1.4元,可以买多少只圆珠笔,还余多少元?余多少元?60÷1.4═42(元)…… 1.2(元)(元)4、北京故宫的面积约是72万平方米,比上海人民广场的5倍还多2万平方米,上海人民广场的面积约是多少万平方米?万平方米。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专题训练:解方程应用题1.柏树和松树一共有1500棵。
柏树的棵数是松树的3倍。
两种树各有多少棵?(列方程解答)2.两根铁丝,第一根的长度是第二根的3倍,两根各用去6m后,第一根剩下的长度是第二根剩下的长度的5倍。
第二根原来有多少米?3.重阳节,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到敬老院看望老人。
他们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了苹果和香蕉各x 箱,苹果每箱45 元,香蕉每箱30 元。
(1)购买苹果和香蕉一共花了多少元?(2)当x = 6 时,他们一共花了多少元?4.小亮的弹珠是小丽的2倍,如果小亮给小丽3颗,那么两人就一样多了,他们俩分别有多少颗弹珠?(用方程解决问题。
)5.小云和小林家相距4500米。
早上9时,两人分别从自己家出发,沿同一条路相向而行。
小云每分钟骑行270米,小林每分钟骑行180米。
他们在这条路上相遇时是几时几分?(用方程解)6.实验小学图书室新买来绘本和文学书共1000本,买来的文学书比绘本数量的2倍少50本。
两种书各买了多少本?7.商店运来24筐梨和40筐苹果,一共重3000千克,每筐梨重50千克,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8.妈妈买回一筐苹果,按计划天数,每天吃3个,则多出12个;每天吃5个,则少8个。
妈妈买回多少个苹果?计划吃多少天?9.一座大桥长2200米,一列全长200米的火车以每分钟行驶800米的速度通过大桥。
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桥,一共需要多少分钟?(列方程解答)10.小红买了7支笔和5本书,共用去30.5元。
已知每支笔1.5元,每本书多少元?(用方程解)11.一个电脑专卖店去年的销售额是386万元,比今年的销售额的2倍少12万元。
这个专卖店今年的销售额是多少万元?(用方程解)12.学校图书室有文学类图书和科技类图书435本,文学类图书的数量是科技类图书数量的4倍还多35本,文学类图书和科技类图书各有多少本?(用方程解)13.“七色花”艺术团组织了一场义演,共卖出门票300张,筹得捐款4000元。
寒假练习(一)第一天:(3.6×0.05-36÷300)÷1.2 (2.7+x)÷4=101、小胖和小亚站在百米跑道的两头,同时相向起跑,8秒后小胖与小亚相遇了,已知小亚平均每秒跑6米,小胖平均每秒跑多少米?(方程解)2、上海到宁波的高速公路全长296千米,一辆轿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上海和宁波两地相向而行。
轿车先行92千米后,客车再出发,轿车平均每小时行108千米,客车平均每小时行92千米,客车经过几小时与轿车在途中相遇?3、一盒饼干平均分给一群小朋友。
如果每人分得7块,还剩16块;如果每人分9块,那么正好分完。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一盒饼干有多少块?第二天:18(x-2)=270 0.273÷x=0.35 7(x+3)÷2=281、1.5的8倍比2个0.4的和大多少?2 小胖把174张邮票放在大小两本邮集册中,大邮集册中的邮票张数比小集邮册多58张,这两本集邮册中分别有多少张邮票?第三天:(x-3)÷2=7.5 4.2 x+2.5x=1341、2.3与一个数的和的5倍是45.5,求这个数。
2、小丁丁到商店买了精装、平装集邮册各一本,共花了33.6元,平装集邮册比精装集邮册便宜9.6元,这两本集邮册的售价分别是多少元?3、食堂运来大米和面粉共420千克,大米的千克数是面粉的2.5倍,大米、面粉各有多少千克?第四天:4x÷2=16 5(x+3)÷2=101 6.8比一个数的3倍多1.4,求这个数。
2 一个书架分上下两层,上层的书的本数是下层的4倍,比下层多54本,这个书架上层和下层各有多少本书?3.养殖场里有鸡和鸭的只数相差184只,鸡的只数比鸭的3倍还多20只,养殖场里鸡和鸭各有多少只?第五天:7x+44.45=100-4x 44.28+17.37+45.72+32.631 12除以6的商减去0.4乘0.3的积,差是多少?2. 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91,这两个自然数分别是多少?3. 已知三个数的和是420,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2倍,第三个数是第一个数的3倍,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第六天:36x+44×3=240 48+3x=9x 5x-4=811. 一个长方形花坛的周长是48米,花坛的长是宽的3倍,这个花坛的长和宽各是多少?2.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为405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这两个城市出发,相向而行,客户平均每小时行44千米,4.5小时后两车相遇,货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第七天:6(x+10)÷3=48 86.4÷3.2-6.4×3.21. 0.5比一个数的4.6倍少1.8,求这个数。
五年级寒假计算打卡第1 天一、口算4.2×0.4×0.2=31×0.6×0.07= 4.6×0.5+1.8= 2.3×1.6-3.5= 3.6-2.8×0.2= 3.08×6=0.15×0.08= 1.6×5-5.7=7.5×1.4+13= 3.65×0.48≈保留一位小数二、解方程(15+x-8)÷6=7.5(31.7+x-24.9)×0.2=21.4(2.7+3-3x)÷2=0.6三、递等式计算16.12×99+16.12 7.2×0.125×1.18.25×101-8.25 0.8×3.37×12.5四、列式计算20 减去18 乘以0.75 的积,所得的差除以0.13,结果是多少?一个数的6 倍减去3.2 的差,与这个数的4 倍相等,求这个数。
0.26×0.5×0.3= 3.3×2.5×0.8= 5.58+2.6×3.2=7.3-2.5×0.8=7.5×1.2+4.8=46×0.05=3.4×0.26=7.85×0.2×1.6=4.8-2.4×0.9=52.5÷0.38≈保留一位小数二、解方程3(6.3+x-5.8)=21 1.6(x+4.5)=4.8×2 (60+x-32)÷4=12.5三、递等式计算12.5×0.4×2.5×8 0.25×50×6.420×2.9×0.15 67×3.9+6.7×11四、列式计算一个数的3.5 倍比这个数的1.2 倍多4.6,这个数是多少?五年级寒假计算打卡 第 3 天 一、口算乙数比甲数的 2 倍少 3.8,已知乙数是 132.6,求甲数。
1、学生独立做一做12.5 3 0.98扩大10倍扩大100倍缩小10倍缩小100倍2、如果a的最大因数是19,b的最小倍数是1,则a+b的和的1所有因数有()个;a—b的差的所有因数有()个。
3、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后是8.4 ,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4.两个相邻的自然数,都是质数的有( )和(),都是合数的有()和()。
5、一个数是既是48的因数,又是6的倍数,这些数有()。
6、一根48米长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段长是()米。
7、口算1.8—0.6= 7 ×0.4 ÷7 ×0.4 = 4.5 ×1.6=8、计算29.4 ÷7+3.6 (7.5—2.3×0.4)÷0.019÷[0.3×(8-6.5)]1、7是35和42的()。
A. 因数B. 倍数C. 质数D.合数2.甲数÷乙数(甲、乙都不能为0),那么()A.甲大于乙B.乙大于甲C. 甲等于乙46、8.19元人民币可以兑换1欧元,100欧元可以兑换( )人民币。
A. 8.19B. 81.9C. 819D. 0.1897、脱式计算。
6.8 ×0.75 ÷0.5 0.94÷1.25÷0.80.5×4÷0.5×48、计算判断题:1、把一个小数精确到百分位,也就是保留两位小数。
()2、5和7都是质数,所有它们没有公因数。
()3、()填空题:1.计算53.21÷0.31时,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要向()移动()位。
2.两个乘数的积是46.23,其中一个乘数是23,另一个乘数是()。
3.()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圆形有()条对称轴。
4.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现象,妈妈用拖布拖地是()现象,自行车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运动。
寒假练习(一)一、填空1、在—5、0、+4、-3、+15、9、-4这些数中,正数有(),负数有(),()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水结冰的温度是()℃,水沸腾的温度是()℃。
3、一潜水艇所在的高度是-50米,一条鲨鱼在潜水艇的上方10米处,则鲨鱼所在的高度是()。
4、欧洲人以地面一层记为0,那么1楼、2楼、3楼……就表示为0、1、2……那么地下第二层表示为()。
5、如果每分钟跳绳100个或以上的为达标,超过100个的部分用正数表示,不足100个的部分用负数表示,李明的记录是-14个,李明实际跳了()个。
6、二月份,妈妈在银行存入5000元,存折上应记作()元。
三月一日妈妈又取出1000元,存折上应记作()元。
7、在数轴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点,A点表示的数是();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点,B 点表示的数是()。
8、数轴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边,所有正数都在0的()边。
9、一块平行四边形地,底长30米,高20米,这块土地的面积是()平方米。
10、中国最高的城市那曲平均高度高于海平面4500米,记作海拔();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低于海平面11034米,记作海拔()。
二、填表右表记录的是上半年为民商店的营业情况。
(1)平均每月营业额是()万元。
(2)如果把平均每月的营业额作为标准,超过平均营业额的用正数表示,低于平均营业额的用负数表示,请把右表填写完整。
二、用正数或负数表示。
(1)中国最高的城市——那曲高于海平面4500米,记作()。
(2)印度洋上的岛国——马尔代夫平均高度仅比海平面高1米,记作()。
(3)印度洋最深的海沟——爪哇海沟,最深处低于水平面7450米,记作()。
(4)汽油沸腾的温度是四十摄氏度,记作()。
(5)汽油凝固的温度是零下十八摄氏度,记作()。
(6)金星表面最高温度可达四百六十五摄氏度,记作()。
(7)火星表面的最低温度可达零下一百二十三摄氏度,记作()。
巩固练习卷一、词汇选择选出每组单词中不同类的选项。
().A.fresh B.hot C.watch()2.A.clever B.sometimes C.strict()3.A.Tuesday B.Chinese C.Sunday()4.A.strong B.teacher C.young()5.A.do homework B.on the weekend C.clean my room 二、选择题()6.—________ there any rivers in the village?—Yes, there ________ one.A.Is; isn’t B.Are; are C.Are; is()7.— Is this your bedroom?—A.Yes, it does.B.Yes, it isn't.C.No, it isn't. ()8.—______ is Jean’s favourite class?—PE.A.Where B.What C.Who()9._________ your father like?A.What B.Who C.What's()10.—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I like ______.A.sandwich B.sandwiches C.hamburgers 三、填空题四、句型转换五、连词成句21.want,friend,a,you,do,new(?)22.very, father, well, can, My, draw (.)23.pictures, see, We’ll, very. nice, of, lots (.)24.any, trees, there, Are, in, village, the (?)25.us,nature,go,let,the,to,park(.)六、补全对话选择合适的句子,补全对话,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每空一句。
五年级第一学期寒假计算练习(一)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能简算的要简算628-28×4 7.79÷3.8+2.86+0.95 101×11.2 (800+80+8)×125 8+5x=18.6五年级第一学期寒假计算练习(二)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能简算的要简算3.21-1.05-1.7 24.6+31.79+25.4 0.5×2.5×44.63÷〔(9.6+2.2)-7.17〕6x+1.6x=22.8五年级第一学期寒假计算练习(三)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能简算的要简算76-2.4÷0.08 4÷〔1-(0.8+0.12)〕(0.5+0.25)×41.25×3.2+12.5×0.68 9÷x=1.5五年级第一学期寒假计算练习(四)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能简算的要简算6.45+1.36-6.45+7.64 2.7×(100+2)8.4÷2.4+15.37.8÷0.8×2.5 7x-4.2=6.3五年级第一学期寒假计算练习(五)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能简算的要简算2.46×9+9×7.54 (2.1+5.6)÷0.7 38.5÷0.5+22.7532.7×0.35+0.65×32.7 12x-7x=82五年级第一学期寒假计算练习(六)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能简算的要简算9.1÷0.13÷2.5 40.5÷0.5+10.75 0.25×4.78×4 32×1.25+1.25×68 64+x=100五年级第一学期寒假计算练习(七)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能简算的要简算10.4-9.6×0.5 3.12+3.12×99 3.56×9.9-3.56×0.9 2592÷〔1080÷(27+18)〕4x-6=52五年级第一学期寒假计算练习(八)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能简算的要简算28.49÷0.07-19.8 125×25×64 125×480.4×〔(0.75+0.65)÷0.56〕0.5x+0.6x=8.8五年级第一学期寒假计算练习(九)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能简算的要简算39÷0.78+25 7.9×(3.64÷2.6)19.57-2.37-3.63.4.36+8.3+3.6412x-7x=82五年级第一学期寒假计算练习(十)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能简算的要简算25.79+3.64-9.36 4.5-1.65+2.09 45+45×9915.24+8.95+4.76+1.05x-27=53五年级第一学期寒假计算练习(十一)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能简算的要简算5.28+0.63-3.27 8.23-4.8-3.2 700×53+120×47 28×46+43×28+28 6x-x=125五年级第一学期寒假计算练习(十二)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能简算的要简算8-7.24+5.87 125×[273-(173+52)] 101×99801×30+6834÷67 3x+20=50五年级第一学期寒假计算练习(十三)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能简算的要简算7-3.76+4.79 480-126×5÷21 36×28+72×36 108+387+392+113 x+2.5=10五年级第一学期寒假计算练习(十四)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能简算的要简算(36×17-12)÷15 25×125×32 7.5÷3-3÷7.5 (65.28-54.78)+(7.05+2.97) 2x+7=91五年级第一学期寒假计算练习(十五)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能简算的要简算46×18-840÷3 〔1526-(142+96)〕÷23 x+4x=180 321-(850+4210)÷80 2205÷〔525÷(521-496)〕五年级第一学期寒假计算练习(十六)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能简算的要简算3.74+6.25÷2.5 99×57+57 (4.2+3.3)×2.4 (132+388)×(669-584)2x-6=40五年级第一学期寒假计算练习(十七)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能简算的要简算(2305-305)÷125÷8 1578-23-53-24 x÷7=12 3-0.3÷0.15+1.4×0.5 54÷12+18÷12五年级第一学期寒假计算练习(十八)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能简算的要简算21.73-2.81-7.91 9.41-5.27-1.73 x+3x=180 7.9+3.75÷0.5-3.4 10.2×2.4+4.8五年级第一学期寒假计算练习(十九)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能简算的要简算2.5×12.5×4×8 32×125×25 25×8×4×1252.3+7.5÷3+11.2÷0.8 6x-x=125五年级第一学期寒假计算练习(二十)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能简算的要简算1435-18×26 4.8×0.5÷24 32.7+1.2÷0.25 25×102 x÷8=20五年级第一学期寒假计算练习(二十一)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能简算的要简算1150-1150÷23×20 28×99 25×2.1+25×1.96÷1.5-1.5×0.6 2x+5=45五年级第一学期寒假计算练习(二十二)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能简算的要简算120÷1.6×0.24 7.2×3-14.4÷8 31×1017.2×0.8+0.08×28 3x+4=34。
人教版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专项过关练脱式计算技巧专训(基础篇)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1.计算。
(1)7.3+4.2÷(20-17.6)(2)7.2÷[0.8×(7.4-6.5)]2.用简便方法计算。
(1)30-7.7-12.3 (2)0.8×69.8×1.25(3)48×10.1 (4)7.17×0.28+2.83×0.28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101×0.75 (2)0.68×4.7+5.3×0.68 (3)3.2×2.5×1.25 4.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8.6×0.26+0.74×8.6 (2)9.4×10.1 (3)36.7÷1.25÷8 5.有简便方法的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25×32×2.53.8×11-3.388 3.7×8.3+0.83×636.用你喜欢的方式计算。
0.175÷0.25×0.4 (3.2+0.12)÷0.8 36÷12.5÷0.87.脱式计算,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6.5÷2.5+63.5÷2.5 26.4×9.5+0.264×5070.6-10.6÷2.65 2.54×100.18.用简便方法计算。
12.5×0.4×8×2.5 2.56÷25÷0.4 16.12×99+16.129.脱式计算。
(能简算的要简算)(12.3-5.8)×2.4-8.8 3.72×2.9+3.72×7.15-0.75÷1.5×6.4 102×0.8510.计算下面各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一)一、口算:0.32×5= 1.8÷0.3= 3.2-0.1= 0.27÷0.03= 18×0.01=1.8×20= 0.01÷0.1= 6.5×10= 80×0.3=2.5-2.5÷5=二、列竖式计算:0.37×2.4= 1.55÷3.8≈(保留一位小数)三、脱式计算,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运算:7.65÷0.85+1.1 5.5×8.2+1.8×5.5四、列式计算:1、一个数的25倍是37.75,这个数是多少?2、比47.88与3.8的商大42.5的数是多少?五、解方程:79.4+x=95.5 2x+55=129六、应用题:1、粮店运来两车面粉,每车装80袋,每袋25千克。
这个粮店运来多少千克面粉?(用两种方法解答)2、三年级同学到菜园收白菜,分成4组,每组11人,平均每人收45千克。
一共收白菜多少千克?五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二)一、口算:0÷4.61= 0.03×2.3= 0.4×5= 4.2÷0.2= 4.2-1.6=21.7÷0.07= 1.6×7= 25.25÷5= 1.25×8= 60×0.9=二、列竖式计算:56.5×0.24= 93.6÷0.052=三、脱式计算,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运算:8.8×1.25 23.4÷5.2×3.2四、列式计算:1、1.25乘4.2减5,差是多少?2、比4.7的1.5倍多3.05的数是多少?五、解方程:x-3.3=8.9 x÷78=10.5六、应用题:1、化肥厂计划生产7200吨化肥,已经生产了4个月,平均每月生产化肥1200吨,余下的每月生产800吨,还要生产多少个月才能完成?2、水泥厂计划生产水泥3600吨,用20天完成。
班级姓名学号1.口算1.5×0.4= 0.96÷0.03= 1.6+3.04=2.5-2.5÷5=1-0.81= 9.9÷0.11= 0.8×2.5= 1.8×8+1.8=2.用竖式计算0.075×4.8= 6÷0.24= 0.38÷7.2≈(保留两位小数)3.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怎样算。
12.5×0.25×0.16 8.6-1.35-3.65+1.4 4.35×99×2+8.7 8.4×9.9+84×0.01 (20.4-7.9)÷2.5÷4 13.6×0.2+36.4÷5班级姓名学号一、直接写得数。
0.25×36= 2.25+3.85= 1.6×0.5= 11÷4=6-0.38= 5.6÷0.07= 0.95-0.5= 0.76+0.4=二、用竖式计算。
24.1-1.97= 8.06×0.25= 4.68÷7.5= 4.92÷2.3≈(精确到百分位)三、用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6.88÷0.4+7.6 7.75×[20÷(3.24-3.04)] 15.25-4.72+4.85-5.28 1.25×3.2×2.58.48-(3.48+4×0.22) 2.64÷0.25+7.36×4班级姓名学号一、直接写得数。
10-0.01= 0.4÷100= 5.4-3.41= 0.108÷0.01=6.13 +4.87= 5.08×0.5= 0.4×0.125= 1÷0.25=二、用竖式计算。
20-16.42= 3.25×1.6= 4.6×12.06 18÷25=(精确到十分位)三、用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自测日期:年月日自我测评:假期生活——五年级语文寒假练习自测(三)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轻松起航一、选择题1.《田螺姑娘》是一篇()A.童话故事B.民间故事C.神话故事D.寓言故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章体裁的辨析。
《田螺姑娘》讲的是一个侯官县的小伙子,他的名字叫谢端,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但是他非常善良,努力干活儿,有一天干活的时候捡到了一个田螺,其实里面是一个仙女,仙女每天都给他做饭。
后来被发现了,于是仙女就离开了人间。
谢端为了报答仙女,谢端给仙女建了一座庙。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常采用对自然物作拟人化描写的手法,情节曲折神奇、生动浅显,以适应儿童心理爱好和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寓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用简单的事实表现较深刻的道理的带有劝喻、讽刺意义的小故事。
它大多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和想象的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是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马克思说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它反映出的是远古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性的理解。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题材之一。
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统称,有的地方又叫“瞎话”、“古话”、“古经”等等。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也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练习题五年级寒假
一、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43×0.286.45×0.73 1.4×64
5.22÷293.06÷18 32
6.4÷32
18.72÷362.94÷35 0.72÷45 0.396÷1.2= 0.756÷0.36= 15.6×13= 0.18×15= 0.025×14= 3.06×36= 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8.9×1.1×4.7 2.7×5.4×3.9
3.6×9.85-5.46 8.05×3.4+7.6
6.58×4.5×0.9 2.8×0.5+1.58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5×(
3.8×0.04) 7.69×101 (8×5.27) ×1.25
0.25×39+0.25 0.125×72 46×0.33+54×0.33
1、填空。
(1)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或依次不断地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
(2)在3.82,5.6,0.35,0.002,2.75,3.2727……中,,是有限小数的是(),是循环小数的数()。
(3)8.375375……可以写作。
2、写出下面各循环小数的近似值(保留三位小数)
0.3333……≈13.67373……≈
8.534534……≈ 4.888……≈
3、判断(对的在括号内画“√”错的画“×”)
(1)1.4545……保留一位小数)≈1.4()
(2)2.453453…的循环节是435。
()
(3)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
()
(4)1.2323…的小数部分最后一位上的数是3。
()
4、选择题。
(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2.235235……的循环节是()
①2.235 ②2.35 ③235 ④235
(2)下面各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①3.81 ②3.81 ③3.81 ④3.8
(3)得数要求保留三位小数,计算时应算到小数点后面第()位
①二位②三位③四位④五位
列式计算。
(1)甲、乙两数的积是252,甲数是56,乙数是多少?
(2)把0.47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
(3)一家粮店5天买出618.5千克大米,平均每天卖出多少千克?
应用题
(1)把一根60.3米长的钢管,截成同样长的12段,平均每段
长多少米?(得数保留整数)
(2)有一批货,计划每小时运22.5吨,7小时可以远完。
实际只用5.5小时就完成任务,实际每小时能运多少吨?(得数保留两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