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粒DNA的小量提取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279.01 KB
- 文档页数:10
质粒小量抽提1、UNIQ-10柱式质粒小量抽提试剂盒(上海生工)(1)将过夜培养的菌液12000rpm离心15s,彻底去除上清;加500μl 1×STE(或1×PBS)重悬菌体,12000rpm离心15s,彻底去除上清;(2)加入100μl Solution I,用枪头或振荡器充分悬浮细菌;注1:如果不能够充分悬浮,呈现团块状,会使得细菌裂解不完全,降低产量;注2:此时可先将ddH2O放入60℃水浴进行预热。
(3)加入200μl Solution II,立即温和混匀(倾斜45°角,顺一个方向,慢慢旋转离心管),使细菌裂解,室温放置2min;注1:不能剧烈混合,否则会出现基因组DNA污染。
加入溶液Solution II进行裂解的时间,不要超过5min,以溶液由浑浊变清,同时变粘为裂解完全的标志;注2:天气冷时,Solution II中的SDS会析出,故需要将其预热至清澈无沉淀。
(4)加入350μl Solution III,立即上下颠倒5~10次,使之充分中和,室温放置5min;注:如果混有RNA,说明RNaseA处理不彻底,请减少菌体用量或加入Solution III 后室温延长放臵时间5-10min。
(5)12000rpm,离心10min;注:离心后溶液应为澄清的,如果还混有微小蛋白悬浮物可再次离心,并延长离心时间,待完全沉淀蛋白后再取上清到吸附柱中。
实际试验中,可以在室温以最高速(16000rpm)离心10-15min。
(6)将步骤(5)中上清转移到套放于2.0-ml收集管内的UNIQ-10柱中,室温放置2min,8000rpm室温离心30s;注:不要吸取到沉淀,否则会出现基因组DNA和蛋白质污染。
(7)弃收集管中的废液,将UNIQ-10柱放入同一收集管中,吸取500μl Wash Solution到UNIQ-10柱,10000rpm室温离心1min;(8)重复步骤(7);(9)弃收集管中的废液,将UNIQ-10柱放入同一收集管中,12000rpm室温离心2min,以彻底去除Wash Solution;注:将离心后的UNIQ-10柱放入恒温箱中50℃干燥5min,或自然晾干10min,有助于酒精的挥发,提高DNA的洗脱效率。
质粒DNA的小量制备
方法
1.接种一个质粒菌落到5ml LB(含相关抗生素)培养液中,37℃摇床生长至饱和状态(过夜)。
2.取1.5m1菌液高速离心20秒 (或6000转/分)。
3.垂悬沉淀在1O0ul GTE溶液中,室温5分钟。
4.加2O0ul NaOH/SDS溶液,混匀置冰浴5分钟。
5.加3M KAC或3M NaAc l5Oul,旋涡混匀,置冰上5分钟。
6.高速离心3分钟,转移0.4m1上清到另一微型离心管中,加0.8m195%乙醇或无水乙醇或0.6倍体积异丙醇,置室温15~20分钟。
7.高速离心3分钟,弃上清,沉淀用70%乙醇洗一次高速离心弃上清,沉淀置37℃孵箱使乙醇挥发。
8.每管加30ul TE或SDW溶解沉淀后,封口,或加RNaseA消化RNA后再纯化,置-20℃备用。
9.用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提取液,于凝胶成像系统观察结果。
质粒DNA的小量提取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报告#特选资料DNA(Deoxyribonucleic Acid),中文名叫脱氧核糖核酸,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
它是各种生物体的特征物质,在细胞的核内存在,也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病毒DNA也用于各种研究和检测,尤其是在病毒的鉴定及转基因技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定性病毒DNA提取及少量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都成为实验室检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实验内容。
本实验采用DNA提取试剂盒(TOYOBO)进行DNA的提取,特点是无色素、无皂、无蛋白、简便快捷,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脱氧核糖核酸产物并提高检测效率。
该试剂中的抗腐蚀劑、抑制核糖核酸的酶和其他特殊的保护剂,能够有效防止DNA降解,为提取保护DNA。
本实验做法如下:用离心机将试管内管壁完全湿润,然后在试管中加入灭菌液中离心5min,在电烙铁上将试管放置至400℃时将管口朝内容物烤,使病毒落入管内,加入溶解液将病毒完全溶解,加入避免pH影响的预测液,再加入 DNA提取试剂盒内的DNA提取液,再加入离心液,速度2000rpm/min,离心15min,将DNA分离,收集上清液,即可完成DNA 的提取。
下一步,将提取的DNA溶液经过超滤处理,清洗去盐、去酵氨酸和其他病毒物质,然后将收集的DNA溶液加入加热消化液(20ul加强热金属离子消化液),任务反应器中加入DNA溶液,改变反应器温度逐渐提高,以到达95℃时,保留10min,完成加热消化,之后将消化液在室温空气中反应30min,待反应液体质清澈后,收取液体。
最后,加入检测凝胶(1.2%琼脂糖凝胶)及TBE解剖液,调节溶液酸碱度至7.4,凝胶细胞中加入示性荧光物质即蛋白质标记剂,加入磁控脱水,进行凝胶电泳实验,常用50V ——200V,应用1.0mh氯化钠池,当特征带迁移至仪器中央时,实验完毕。
经上述实验,本实验成功提取了少量 DNA,并通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证实,获得了琼脂糖凝胶电泳图像,数据获取良好印证实验结果满足实验要求。
小量质粒DNA提取操作过程(Omega.Eazy nucleic Acid I solation E.Z.N.A. plasmid miniprep Kit I)1.5ml-5ml的菌液↓离心13000g, 1min轻轻倒掉或吸掉培养基,加250ulSolutionⅠ/Rnase A。
涡旋或反复吸吹以充分悬浮细胞. ↓加250ulSolutionⅡ,温柔颠倒旋转EP管使溶菌产物澄清,室温孵育2-4 min.↓(Ⅱ不用时拧紧)加350ulSolutionⅢ并立即颠倒充分混匀直到见白色绒毛状的沉淀.↓离心13000g, 10min可见紧质白色沉淀,立即小心的将上清加入吸附柱上.不要扰动沉淀,不要吸到细胞残片. ↓离心13000g, 1min弃滤液,加500ul Buffer Hb 于吸附柱上, 去除残留蛋白.↓离心13000g, 1min弃滤液,加700ul加乙醇的Wash Buffer 洗柱1min .若乙醇被冰冻则要事先拿到室温. ↓离心13000g, 1min重复上步骤一次(可选)↓弃滤液,必须空离.↓13000g, 1min将柱子放入1.5mlEP管加入40ul超纯水,室温1-2min.↓离心13000g, 1min-20℃保存为了质粒而准备的细胞培养应该从新鲜的平板中的单克隆生长来,从从甘油或液态培养基中直接进行subculturing(分部培养)很可能造成质粒产量的不稳定,或丢失.用新鲜的转化产物或新鲜streaked平板上的分离的单克隆用合适的培养体积合适的培养基及抗生素37℃摇菌16H,这样能得到较好的结果.为了较高的质粒产量,开始的体积要基于细胞的密度,,建议OD600在2.0-3.0.太高的菌液密度会超过纯化试剂的承载能力.需要自己准备的:●离心机至少13000rcf●灭菌离心管1.5ml或2ml●无水乙醇●灭菌的15-50ml的离心管(D6945)重要提示:●把额外提供的RNase A 加入Solution Ⅰ ,在4℃保存●将Solution Ⅱ, Solution Ⅲ中盐沉淀加热到37℃保证沉淀完全溶解.●用无水乙醇稀释DNA Wash Buffer 浓缩液, “00”加如6ml;“01”加入60ml;“02”加入60ml. 保存于室温.●所有步骤在室温下进行.安全信息:●Solution Ⅱ :氢氧化钠, 刺激.●Solution Ⅲ: 乙酸, 刺激.●Buffer: 异丙醇, 易燃.●RNase A: 核酸酶, 敏化剂.The E.Z.N.A.® Plasmid Mini Kit I D6942/6943/694430ug of high-quality plasmid DNA from 1-5ml bacterial culturesThe E.Z.N.A.® Plasmid Mini Kit II D694560ug of high-quality plasmid DNA from 10-15ml bacterial cultures。
质粒DNA的小量提取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一、前言质粒质粒是附加到细胞中的非细胞的染色体或核区DNA原有的能够自主复制的较小的DNA分子(即细胞附殖粒、又胞附殖粒)。
大部分的质粒虽然都是环状构型,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多为原核生物)中,乃至于植物的线粒体等胞器中。
然而,1984年,在Streptomyces coelicoler(天蓝色链霉菌)等放线菌以及在Borrelia hermsii(赫氏蜱疏螺旋体)等原核生物中,又相继发现线形质粒。
天然质粒的DNA长度从数千碱基对至数十万碱基对都有。
质粒天然存在于这些生物里面,有时候一个细胞里面可以同时有一种乃至于数种的质粒同时存在。
质粒的套数在细胞里从单一到数千都有可能。
有时有些质粒含有某种抗药基因(如大肠杆菌中就有含有抗四环素基因的质粒)。
有一些质粒携带的基因则可以赋予细胞额外的生理代谢能力,乃至于在一些细菌中提高它的致病力。
一般来说,质粒的存在与否对宿主细胞生存没有决定性的作用。
它是基因工程最常见的运载体。
质粒在细胞内的复制一般有两种类型:紧密控制型和松弛控制型。
前者只在细胞周期的一定阶段进行复制,当染色体不复制时,它也不能复制,通常每个细胞内只含有一个或几个质粒分子,如F因子。
后者的质粒在整个细胞周期中随时可以复制,在每个细胞中有许多拷贝,一般在20个以上,如Col E1质粒。
在使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氯霉素时,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染色体DNA复制和细胞分裂均受到抑制,紧密型质粒复制停止,而松弛型质粒继续复制,质粒拷贝数可由原来20多个扩增至1000-3000个,此时质粒DNA占总DNA的含量可由原来的2%增加至40-50%。
把一个有用的目的DNA片段通过重组DNA技术,送进受体细胞中去进行繁殖和表达的工具叫载体。
细菌质粒是重组DNA 技术中常用的载体。
质粒分子本身是含有复制功能的遗传结构。
质粒还带有某些遗传信息,所以会赋予宿主细胞一些遗传性状。
实验四质粒DNA的小量提取一、实验原理要把一个有用的外源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手段,送进细胞中去进行繁殖和表达,需要运载工具,携带外源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这种工具就叫载体(vector)。
载体的设计和应用是DNA体外重组的重要条件。
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是一个复制子,载体有复制点才能使与它结合的外源基因复制繁殖;(2)载体在受体细胞中能大量增殖,只有高复制率才能使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大量扩增;(3)载体DNA 链上有1到几个限制性内切酶的单一识别与切割位点,便于外源基因的插入;(4)载体具有选择性的遗传标记,如有抗四环素基因(Tcr),抗新霉素基因(Ner)等,以此知道它是否已进入受体细胞,也可根据这个标记将受体细胞从其他细胞中分离筛选出来。
细菌质粒具备上述条件,它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之一。
质粒(plasmid)是一种染色体外的稳定遗传因子,大小在1~120kb之间,具有双链闭合环状结构的DNA分子,主要发现于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细胞中。
质粒具有自主复制和转录能力,能使子代细胞保持它们恒定的拷贝数,可表达它携带的遗传信息。
它可独立游离在细胞质内,也可以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中,它离开宿主的细胞就不能存活,而它控制的许多生物学功能也是对宿主细胞的补偿。
质粒在细胞内的复制,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严密控制型(stringent control)和松弛控制型(relaxed control)。
前者只在细胞周期的一定阶段进行复制,染色体不复制时,它也不复制。
每个细胞内只含有1个或几个质粒分子。
后者的质粒在整个细胞周期中随时复制,在细胞里,它有许多拷贝,一般在20个以上。
通常大的质粒如F因子等,拷贝数较少,复制受到严格控制。
小的质粒,如ColE Ⅰ质粒(含有产生大肠杆菌素E1基因),拷贝数较多,复制不受严格控制。
在使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氯霉素时,染色体DNA复制受阻,而松弛型ColEⅠ质粒继续复制12-16h,由原来20多个拷贝可扩增至1000-3000个拷贝,此时质粒DNA占总DNA的含量由原来的2%增加到40%-50%。
质粒DNA的小量提取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一、前言质粒质粒是附加到细胞中的非细胞的染色体或核区DNA原有的能够自主复制的较小的DNA分子(即细胞附殖粒、又胞附殖粒)。
大部分的质粒虽然都是环状构型,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多为原核生物)中,乃至于植物的线粒体等胞器中。
然而,1984年,在Streptomyces coelicoler(天蓝色链霉菌)等放线菌以及在Borrelia hermsii(赫氏蜱疏螺旋体)等原核生物中,又相继发现线形质粒。
天然质粒的DNA长度从数千碱基对至数十万碱基对都有。
质粒天然存在于这些生物里面,有时候一个细胞里面可以同时有一种乃至于数种的质粒同时存在。
质粒的套数在细胞里从单一到数千都有可能。
有时有些质粒含有某种抗药基因(如大肠杆菌中就有含有抗四环素基因的质粒)。
有一些质粒携带的基因则可以赋予细胞额外的生理代谢能力,乃至于在一些细菌中提高它的致病力。
一般来说,质粒的存在与否对宿主细胞生存没有决定性的作用。
它是基因工程最常见的运载体。
质粒在细胞内的复制一般有两种类型:紧密控制型和松弛控制型。
前者只在细胞周期的一定阶段进行复制,当染色体不复制时,它也不能复制,通常每个细胞内只含有一个或几个质粒分子,如F因子。
后者的质粒在整个细胞周期中随时可以复制,在每个细胞中有许多拷贝,一般在20个以上,如Col E1质粒。
在使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氯霉素时,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染色体DNA复制和细胞分裂均受到抑制,紧密型质粒复制停止,而松弛型质粒继续复制,质粒拷贝数可由原来20多个扩增至1000-3000个,此时质粒DNA占总DNA的含量可由原来的2%增加至40-50%。
把一个有用的目的DNA片段通过重组DNA技术,送进受体细胞中去进行繁殖和表达的工具叫载体。
细菌质粒是重组DNA 技术中常用的载体。
质粒分子本身是含有复制功能的遗传结构。
质粒还带有某些遗传信息,所以会赋予宿主细胞一些遗传性状。
质粒的小量提取(碱裂解法)材料与设备E.coli 菌株;冷冻离心机,高压灭菌锅,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试剂:试剂与配制1)质粒DNA碱裂解法试剂:溶液I:葡萄糖50 mmol/LEDTANa2 10 mmol/LTris-HCl (pH8.0)25 mmol/L溶液II:(临用时新配制)(是为了保证NaOH没有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减弱了碱性。
)NaOH 0.4 mol/LSDS(w/v)2%0.4mol/L NaOH 和2% SDS(w/v)对半混匀即可。
溶液III: 5 mol/L 醋酸钾60 mL冰醋酸11.5 mLDDW 28.5 mL溶液I、III都须高压灭菌。
2) 氯仿:异戊醇=24:13) 无水乙醇;70%乙醇;异丙醇4) TE(pH8.0):10 mmol/L Tris-HCl, 1 mmol/L EDTA操作步骤:(1)取菌液1.5mL, 4000 rpm离心5min,弃上清。
(2)加入预冷的100μl 溶液I。
震荡混匀。
室温放置5min。
(3)加入200μl溶液II,盖紧管口,轻轻快速颠倒离心管3-5次(不要剧烈震荡), 冰浴放置5min。
(4)加入预冷的150μl 溶液III。
温和震荡混匀,冰浴5min。
(5)12000rpm离心5min。
(6)取400ul上清至另一干净的EP离心管中,加入400μl 氯仿:异戊醇,混匀。
12000rpm 离心5min。
(7)轻轻取350ul上清至另一干净的EP离心管中,加入700μl无水乙醇充分混匀后,室温静置沉淀5~10min。
(8)12000rpm离心5min,弃上清。
(9)用500μl 70%的乙醇漂洗沉淀1次,5000rpm离心5min。
(10)沉淀物自然干燥后加入30μl 含RNAase的TE(pH8.0),以溶解质粒DNA。
(11)电泳检测实验结果。
第二课_碱裂解法小量提取质粒DNA
01 实验材料
•含适量抗生素的LB培养基
•含质粒的细菌克隆
•葡萄糖/Tris/EDTA (GTE)溶液
•NaOH/SDS溶液
•乙酸钾溶液,pH 4.8
•95%和70%乙醇
•TE缓冲液
02 实验步骤
1) 接种一个单菌落于5 ml无菌LB培养液中,在37℃
培养至饱和状态(过夜)。
2) 取1.5 ml培养液以最大转速离心20 s。
弃上清。
3)沉淀用100 μl GTE溶液彻底重悬并于室温静置5 min。
4)加入200 μl NaOH/SDS溶液,用指头敲击管壁混匀,于冰上放置5 min。
5)加入150 μl 乙酸钾溶液,在涡旋混合器上振荡2s
混匀,于冰上放置5 min。
6)离心3 min,然后吸取上清液移入干净的微量离心管中,加0.8 ml 95%乙醇,于室温静置2 min。
7)室温离心1 min,弃上清,用1 ml 70%的乙醇清洗沉淀,然后真空干燥。
8)沉淀用30 μl TE缓冲液重溶,于4℃短期保存,于-20℃或-70℃长期保存,取2.5~5 μl进行酶切分析。
如有必要,在酶切反应液中加入 1 μl 10 mg/ml RNA酶溶液(不含DNA酶)以去除污染的RNA。
小量提取质粒DNA的简易方法——酶切验证连接结果适用
1.摇好的菌液6000g离心30s
2.弃上清,将离心管倒置于吸水纸上吸干多余水分。
3.加入250微升STET(STET:Lysozyme=10:1 V/V),震荡重悬。
4.置于100°中煮沸1~1.5 min(视菌体量而定),17000g离心5 min。
5.将上清转移至一个新的离心管中。
6.加入250微升异丙醇,颠倒混匀后,17000g离心5 min。
7.去上清,倒置于吸水纸上10 min左右(无明显异丙醇气味即可)。
8.加入TE(TE:RNase=1000:1 V/V)20~50微升(视沉淀量而定)。
9.直接取1微升进行酶切。
电泳等后续步骤略。
试剂配制
1.STET:
10 mM Tris-Hcl (pH8.0) 5 ml
1 mM EDTA (pH8.0) 1 ml
Nacl 2.93g
5% Triton X-100 25 ml
加超纯水定容至500 ml。
配置好后,4°保存,用前加溶菌酶。
2.溶菌酶(10 mg/ml)
1 M Tris-HCl (pH8.0) 100 微升
溶菌酶 0.1g
加超纯水至10 ml,混匀,分装后保存于-20°。
3.RNaseA (10mg/ml)
RNase A 0.1g
3M NaAC (pH5.2) 33微升
加超纯水至9ml,100° 15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1M Tris-HCl (pH7.4)1 ml,分装-20°保存。
质粒DNA的小量提取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一、前言质粒质粒是附加到细胞中的非细胞的或核区原有的能够自主复制的较小的DNA分子(即细胞附殖粒、又胞附殖粒)。
大部分的质粒虽然都是环状构型,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多为)中,乃至于植物的等胞器中。
然而,1984年,在Streptomyces coelicoler()等以及在Borrelia hermsii(赫氏蜱疏螺旋体)等原核生物中,又相继发现线形质粒。
天然质粒的DNA长度从数千碱基对至数十万碱基对都有。
质粒天然存在于这些生物里面,有时候一个细胞里面可以同时有一种乃至于数种的质粒同时存在。
质粒的套数在细胞里从单一到数千都有可能。
有时有些质粒含有某种抗药基因(如大肠杆菌中就有含有抗基因的质粒)。
有一些质粒携带的基因则可以赋予细胞额外的生理代谢能力,乃至于在一些细菌中提高它的致病力。
一般来说,质粒的存在与否对宿主细胞生存没有决定性的作用。
它是基因工程最常见的运载体。
质粒在细胞内的复制一般有两种类型:紧密控制型和松弛控制型。
前者只在细胞周期的一定阶段进行复制,当染色体不复制时,它也不能复制,通常每个细胞内只含有一个或几个质粒分子,如F因子。
后者的质粒在整个细胞周期中随时可以复制,在每个细胞中有许多拷贝,一般在20个以上,如Col E1质粒。
在使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氯霉素时,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染色体DNA复制和细胞分裂均受到抑制,紧密型质粒复制停止,而继续复制,可由原来20多个扩增至1000-3000个,此时质粒DNA占总DNA的含量可由原来的2%增加至40-50%。
把一个有用的目的DNA片段通过重组DNA技术,送进受体细胞中去进行繁殖和表达的工具叫载体。
细菌质粒是重组DNA 技术中常用的载体。
质粒分子本身是含有复制功能的遗传结构。
质粒还带有某些遗传信息,所以会赋予宿主细胞一些遗传性状。
其自我复制能力及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在重组DNA操作,如扩增、筛选过程中都是极为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