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轴承温度监测报警装置频繁报警的分析与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163.88 KB
- 文档页数:2
高速动车组轴承预警控制参数的调查与分析
随着近年来高速动车组运行时间的增长和运行里程的增加,轴承故障的问题越来越受
到关注。
高速动车组轴承预警控制参数的调查与分析成为了很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与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轴承预警的控制参数有哪些。
高速动车组轴承预警控制参数主要
包括振动加速度、振动速度和温度等。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监测和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掌
握轴承的实时工作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稳定。
其次,我们需要对高速动车组轴承预警控制参数进行调查。
目前,国内外轴承监测技
术逐渐成为轨道交通领域重要的技术手段。
通过对高速动车组轴承预警控制参数的调查,
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轨道交通领域轴承监测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推动我国高速
动车组轴承监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最后,我们需要对高速动车组轴承预警控制参数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轴承预警控制参
数的趋势和变化规律,可以更加深入地掌握轨道交通领域轴承的工作状态,从而制定更加
科学、合理和有效的措施对轴承进行保护和维护,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提高列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高速动车组轴承预警控制参数的调查与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对轴承
预警控制参数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保障列车的运行安全和稳定,同时也可以促进轨道
交通领域轴承监测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对此方
面的研究,积极推动该领域的发展,为我国高速动车组的安全、稳定运营保驾护航。
高速动车组轴承预警控制参数的调查与分析一、引言随着交通运输的日益发展,高速动车组已成为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的主要交通工具。
而在高速动车组的运行过程中,轴承是至关重要的部件之一,轴承出现问题往往会导致列车故障,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轴承的预警控制参数的调查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速动车组轴承预警控制参数的重要性1. 行车安全性:轴承是高速动车组运行中的关键部件,一旦轴承出现故障,会导致列车失去正常的运行平衡,严重时可能造成事故,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
2. 维护成本:轴承的故障不仅对列车本身造成影响,也会增加维修、更换成本。
对轴承进行预警控制可以有效降低维护成本。
3. 保障客运效率:高速动车组是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一旦列车出现故障则会对客运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采用合适的预警控制参数可以有效保障客运效率。
三、高速动车组轴承预警控制参数的调查1. 调查对象:选择多个高速动车组的轴承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数据。
2.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轴承的温度、振动、噪音等数据。
这些数据能够反映轴承的正常运行状态,一旦出现异常则需要及时预警并进行控制。
3. 调查方法:可以采用传感器、监测设备等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检测和记录。
同时可以结合人工巡检,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四、高速动车组轴承预警控制参数的分析1. 数据分析:收集到的轴承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正常运行数据和异常数据。
对正常数据进行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分析,对异常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2. 预警参数设定: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确定预警控制参数,包括温度、振动、噪音等。
预警参数的设定需要兼顾灵敏度和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能及时预警并进行有效控制。
3. 控制策略:根据预警参数设定,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包括警报、自动停车等。
对于轴承异常情况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保障列车和乘客的安全。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对高速动车组轴承预警控制参数的调查与分析,可以有效提升列车运行安全性、降低维护成本、保障客运效率。
内燃机车牵引电机轴承报警的原因分析及措施摘要:本文从内燃机车牵引电机厂外轴承报警故障入手,分析电机轴承报警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提升电机修理质量。
关键词:牵引电机;轴承报警;故障统计;原因分析;整改措施1 前言牵引电机作为内燃机车走行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运行直接影响到机车的安全。
本文针对全年厂内外牵引电机轴承所发生的故障,结合自身在岗位上实际操作过程,对故障现象、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措施,从而不断的提升电机修理质量。
经统计,公司全年发生牵引电机轴承报警故障30起。
轴承报警故障呈迅速上升趋势。
按轴承报警类型统计:振动报警故障占67%,温升报警33%。
按故障电机运行时间统计:6个月以内43%,12个月以上的43%。
按轴承故障部位统计:93%以上轴承报警为后端(轴伸)轴承。
按轴承所属厂家统计:大连三轴占67%。
2 关于牵引电机轴承报警故障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2.1 原因分析2.1.1 轴承振动报警较多,振动报警机车目前监测装置有两种,一种是唐智科技的、一种铁科院的顶轮检测,而我们现在使用的是铁科院轴承检测仪,类似顶轮检测,它的检测结果能否与唐智科技检测结果互认存在不确定性。
建议增加一套唐智轴承检测装置。
唐智轴承检测装置能检测出轴承组件(外圈、内圈、保持架、滚柱)以及主从齿轮啮合振动造成的报警,而厂外故障仅只反馈轴承一级、二级报警,造成轴承报警原因分析困难。
建议轴承振动报警下载数据并交由运用地面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公司电机车间修理宁柳DF8B机车点装了进口轴承20台车后,至今未发生一起轴承报警故障。
目前车间轴承报警故障呈上升趋势,个别机务段已开始抱怨。
各机务段安装轴承报警装置型号和数量均存在差异。
建议统计公司修理机车轴报型号、收集各机务段轴承报警故障信息,必要时组织去机务段调研(不少于3个机务段)。
2.1.2 牵引电机轴承装配的要求:(1)、轴承组装时清洁度(含轴承、端盖、轴承盖、油脂、轴承防护工艺盖板、轴承压装工装及组装时环境)。
一、前言轴温报警系统是铁路、矿山、机械等行业的必备安全设备,能够实时监测设备轴温,一旦超过安全值,系统会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为保障生产安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轴温报警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轴温报警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成员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生产部门负责人、安全部门负责人、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等。
2.应急小组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实施轴温报警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成员包括:安全员、设备维修人员、应急物资管理人员等。
3.各相关部门职责(1)生产部门:负责组织生产,确保生产秩序稳定。
(2)安全部门:负责轴温报警事件的现场勘查、调查取证、提出处理意见。
(3)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轴温报警设备的维护、检修和更新。
(4)应急物资管理人员: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使用。
三、应急处置程序1.报警响应(1)接到轴温报警信号后,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应急小组成员。
(2)应急小组成员迅速赶赴现场,核实报警情况。
2.现场处置(1)确认报警原因,如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
(2)对设备进行初步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
(3)如设备故障,立即启动备用设备,保证生产正常运行。
(4)如设备无法修复,及时上报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措施。
3.应急措施(1)如设备故障,应急小组成员应立即进行维修,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2)如设备无法修复,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停产或采取其他应急措施。
4.善后处理(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对受影响的员工进行安抚,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3)对应急物资进行清点,补充不足,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充足。
四、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演练内容包括:报警响应、现场处置、应急措施等。
3.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查找不足,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五、附则1.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预案的解释权归企业应急指挥部所有。
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故障处理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是一种用于监测机械设备轴承温度的重要设备。
它通过红外线技术实时监测轴承的温度变化,及时发现轴承过热等异常情况,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就像任何其他设备一样,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也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1.系统无法正常启动首先要检查系统供电是否正常,包括电源开关、插头插座等是否工作正常。
如果供电正常,再检查系统连接线路是否松动或损坏,及时修复。
如果以上两项都正常,那么可能是系统内部故障,需要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修。
2.监测数据不准确如果监测数据显示不准确,可能是传感器出现故障,需要检查传感器是否被污染,清洁传感器表面;或传感器老化,需要更换新的传感器。
也可能是系统校准出现问题,需要重新进行系统校准,并确保校准过程在标准环境条件下进行。
3.系统报警频繁如果系统频繁报警,可能是系统设置的报警阈值过低,需要重新调整报警阈值,使其符合实际工作条件。
也可能是监测数据发生异常,需要及时检查设备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系统无法正常连接网络如果系统无法正常连接网络,首先要检查网络连接线路是否正常,包括网络线材是否插好,接口是否干净等。
如果连接线路没有问题,可能是网络设置出现问题,需要检查网络设置,确保网络设置正确。
也可能是网络设备故障,需要请网络技术人员进行检修。
5.系统显示屏或报警器损坏如果系统显示屏或报警器损坏,需要及时更换新的显示屏或报警器,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同时也需要检查系统其他部件是否完好,确保系统各部件都处于正常状态。
以上就是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也要定期对系统进行校准,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
发电厂汽轮发电机组发生轴承温度异常的分析及对策发电厂汽轮发电机组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备之一,承担着发电任务。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轴承温度异常是常见的故障之一,可能引起设备损坏甚至停机,给电力系统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对于轴承温度异常的分析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对于轴承温度异常的分析,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负荷问题:汽轮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负荷可能会波动,负荷增加会导致轴承温度上升。
因此,需要对负荷波动情况进行分析,确保负荷处于合理范围。
2.润滑油问题:润滑油在汽轮发电机组中起到润滑、冷却和密封的作用。
润滑油油位不足、油温异常、油质污染等情况,都可能导致轴承温度异常上升。
因此,需要对润滑油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润滑油的正常运行。
3.轴承磨损问题:轴承磨损会导致摩擦增大、散热减弱,从而增加轴承温度。
因此,需要对轴承及其相关部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运行正常。
4.冷却系统问题:冷却系统在汽轮发电机组中起到散热的作用,散热能力不足会导致轴承温度异常升高。
因此,需要对冷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1.严格控制负荷范围,确保负荷处于合理范围,避免过大负荷导致轴承温度异常上升。
2.定期检查和更换润滑油,确保润滑油的正常运行;对润滑油进行过滤和测试,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定期检查和维护轴承及其相关部件,及时发现和修复磨损问题,避免轴承温度异常上升。
4.定期检查和维护冷却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考虑增加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以降低轴承温度。
此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轴承的工作环境:1.改善工作温度:可以通过改善轴承的散热条件,如增加散热片、增加风扇等方式,提高轴承的工作温度。
2.改进润滑方式:可以采用油雾润滑、油气润滑等方式,减少润滑油的摩擦热量,降低轴承温度。
3.提高轴承精度:增加轴承的精度,减小摩擦损失,降低轴承温度。
1 绪论1.1 课题意义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车轴与轴承之间相互摩擦,容易使轴温升高,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燃轴,轻则轴体变形、热轴、固死,造成机破,影响机车的正常运转,重则造成热切轴,车毁人亡,严重影响铁路运输安全,对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机车轴承的温度控制不但可以防止火灾,而且对于延长仪器的工作寿命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此铁道部于2000年颁发了关于机车轴承温度监测报警装置技术条件(暂行)的通知,对机车轴承温度监测报警装置的研制生产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严格的技术要求,以便能及时、可靠、准确的对机车轴温进行监测报警,确保机车车辆的安全运行。
以前铁路工人采用手摸的方式对车轴进行温度检查。
在每趟列车进站停稳后,几十名列检工人钻入车下用手触摸轴箱判断温度,工人要在5-10分钟内检查完毕,劳动强度,安全保障率低。
后来使用红外线探测轴温装置,当列车通过安装在咽喉道岔处的探测装置时,红外线探头就会将车轴温度情况显示出来,值班列检人员根据显示,就能准确判断这趟列车是否有热轴发生.红外线探测只须一个人坐在室内,仅用一分钟就能把整趟列车的情况探测清楚。
减轻了列检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查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工作效率,更提高了经济效益。
车轴温度随火车运输速度不断变化,长途列车的轴温又是怎样控制呢?所以又有了轴温报警装置。
当轴温超限时,显示器的报警装置便发出声响或红色信号,有关人员即可根据此采取防护措施。
不管列车跑多远,轴温报警装置都能随时发出信号,有效防止热轴、裂轴等重大事故发生,极大地保证了行车安全。
1。
2 解决方案那么如何设计一台机车轴承温度监测报警装置呢?DS18B20芯片可以把温度信号直接转换为数字量,而无须A/D转换器与数据调理电路,而且它采用单总线原理,易于电路扩展,只需在相应单总线上继续挂接器件即可。
我们可以利用DS18B20的这些优点,把4个DS18B20连接到轴承的上下左右,组成一个数据采集电路,对轴承的温度进行监测。
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殘殘殘殘机车运用与检修文章编号:1008-7842(2020)S0-0038-03犎犡犇1型机车牵引客车电机轴承超温报警原因分析及措施陈祖宇(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 机务部,武汉430071)摘 要 通过HXD1型机车在牵引客运列车运行中发生牵引电机轴承超温报警故障原因分析,指出了HXD1型机车辅助逆变器变频变压输出逻辑模式,针对牵引电机高速运行时冷却能力不足的问题,并提出了开展牵引电机及轴承发热情况与机车运行速度关系研究、优化辅助逆变器变频变压输出逻辑模式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牵引电机轴承;超温报警;辅助逆变器;变频变压中图分类号:U260.331+.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8-7842.2020.S0.09 HXD1型机车设计为双节8轴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轴重25t,最高运行速度120km/h,用途为货运[1]。
由于春运期间,增加大量临客列车,正常客运机车无法满足牵引任务,因客运列车的增加而货运列车的牵引任务有所减少,于是,每年春运期间安排部分货运机车担当临客列车的牵引任务。
以前安排SS6B型等直流传动货运机车担当临客任务,最高速度为100km/h;随着最高运行速度120km/h的HXD1型等交流传动货运机车的使用,为提高临客列车的运行速度,现在一般安排交流传动货运机车担当临客列车的牵引任务。
HXD1型货运机车牵引货运列车时,运行速度不超过80km/h,牵引临客列车运行速度可达115km/h;HXD1型货运机车牵引临客列车,属“大马拉小车”,多次发生牵引电机轴承超温报警故障。
1 问题的提出HXD1型机车牵引货物列车运行正常,在春运期间牵引临客列车运行时,多次发生牵引电机轴承温度报警故障。
典型故障:2020年1月20日,HXD1型1022机车牵引K4541次临客列车(17辆、919t、换长40.5)。
临客列车运行至襄渝线白浪站至十堰站区间,机车6A系统报警提示,查看报警信息为“A节2/5位温度84℃”,后部 望无异常,十堰站正常停车后(正常客运业务停车)外观检查第2牵引电机正常,维持运行至安康站换车。
科技创新TECHNICAL INNOVATION59H X D2型交流传动八轴9600 k W 货运电力机车是由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为适应中国铁路使用要求设计的铁路干线货运电力机车。
机车总功率达到9600 k W,单轴功率为1200 k W,轴重为25吨,轴式为B o -B o;最高运用速度120 k m /h。
2018年夏季,配属安康机务段的HXD2型机车发生牵引电机非传动端轴承(1轴5位)6A 温度报警。
针对该问题,进行了反复分析研究,通过对机车运行线路、电机通风性能、轴承温度上升趋势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并结合标准技术文件中对温度检测的要求,提出牵引电机非传动端轴承温度报警问题的优化方案。
1 机车牵引电机安装结构及6A复合传感器安装位置H X D2型机车牵引电机在转向架上的安装方式采用滚动抱轴式半悬挂结构,牵引电机、齿轮箱、抱轴箱组成刚性结构,一端通过两个安装于抱轴箱内的圆锥滚子轴承支撑在车轴上,另一端通过电机吊杆及橡胶套弹性地悬挂于转向架构架上[1]。
从齿轮箱所在端开始,每轴的六个6A 复合传感器测试点依次为:l1—齿端轴箱轴承座;l2—齿端电机轴承座;l3—齿端抱轴轴承座;l4—非齿端抱轴轴承座;l5—非齿端电机轴承座;l6—非齿端轴箱轴承座。
具体位置如图1所示。
其中,l5—非齿端电机轴承座安装着用来监测电机非传动端轴承的复合传感器,其温度报警门限值为:温度报警90℃,温升报警55 K [2]。
图1 6A 复合传感器安装位置2 故障基本情况2.1 机车运行线路机车牵引电机非传动端轴承温度报警均发生在西康线下行青岔至营镇区段。
青岔公里标K81+287 m,营镇公里标K102+758 m。
该区间存在14.75k m 坡度为11‰的长大上坡道。
通过查看坡道表可知在青岔之前,从有上坡道开始(K40+350 m)到青岔(K81+287 m)共计40.937 k m 全部为上坡,其中存在10‰以上的坡道29.865 k m。
高速动车组轴承预警控制参数的调查与分析
高速动车组轴承是保证列车正常运行和行车安全的重要部件,其预警控制参数对于轴承寿命的预测和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高速动车组轴承预警控制参数的相关资料,对其进行研究和总结。
调查显示,高速动车组轴承预警控制参数主要包括振动、温度、声音和电流等方面的参数。
振动参数是评价轴承工作状态的重要指标,通常使用加速度或速度来表示。
振动参数的变化可以反映轴承的健康状况,当振动参数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就会触发预警信号。
温度参数是衡量轴承热量和摩擦情况的指标,轴承在工作时会因摩擦而产生热量,过高的温度会造成轴承损坏或故障。
声音参数是轴承故障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当轴承产生异常声音时,就需要进行故障检修。
电流参数是通过监测轴承的电流变化来判断其工作状况,轴承故障往往会导致电流异常。
分析高速动车组轴承预警控制参数的调查结果,发现以下几点问题:不同列车型号和不同制造商使用的预警控制参数可能存在差异,这使得对比研究和数据分析变得困难。
对于同一列车型号,预警控制参数的设定值也存在差异,这使得轴承故障的预测和诊断变得不可靠。
个别列车型号的轴承预警控制参数存在问题,如设定值过高或过低,或者没有对应的预警控制参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实际运营中对高速动车组轴承预警控制参数进行进一步研究和优化。
需要对不同列车型号和制造商使用的预警控制参数进行比对和校准,建立统一的标准。
应该进行大量的实验和数据采集,提取有效的特征参数来预测轴承的寿命和故障。
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在轴承预警控制参数的设定和优化方面进行研究,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机车走行部轴承的故障诊断分析及处理措施分析摘要:在机车的行车过程中,走行部对其安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机车走行部轴承的运行情况会对机车运行的安全性产生直接影响。
由于我国在铁路交通建设中不断朝着重载、高速方向发展,对机车走行部轴承的运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走行部轴承出现严重故障引起损坏,就会出现行车安全事故,因此,需要重视对走行部轴承故障的诊断分析,并制定出完善的处理措施,确保机车运行的安全可靠。
关键词:故障诊断;机车走行部轴承;处理由于机车长时间都处于运行状态,走行部轴承的工作面会容易出现锈蚀、电蚀、裂纹等缺陷,受到频繁的机械振动和冲击,轴承故障会逐渐加深,严重的话会引起机车行车安全事故。
因此,对走行部轴承的故障诊断分析工作需要重视,采取合理的措施及时处理故障,确保机车行车安全。
1.故障种类根据对机车走行部轴承的动态化和静态化检测的情况来看,轴承故障表现主要有:滚道外部电蚀、毛刺、剥离;保持架松动、锈蚀;挡边破裂、滚柱拉伤和剥离等。
轴箱轴承的电蚀问题较为常见,尤其是在电力机车中,由于电蚀问题而引起轴箱轴承出现较严重的落轮情况。
从原因来讲,主要是由于机车电路问题以及磨合台中出现静电,进而发生电蚀。
另外,走行部轴承故障中出现的机破情况,大都是因为存在挡边破裂问题。
再者,尺寸上的缺陷,如果是新轴承,可能是由于滚柱的直径存在较大的偏差,如果是旧轴承,基本上是因为存在机械磨损和电蚀。
还有,机车保持架故障问题也较为突出,通常表现为松动、磕伤等。
如果存在磕伤,保持架会出现内陷,发生变形。
如果从故障部位来讲,一般是分为保持架故障、滚动体故障和轴承内套故障。
2.故障原因2.1机车清洗对轴承造成的影响将出现故障的轴承进行解体后进行分析观察,发现大部分的故障都表现为滚道外部存在剥离、保持架锈蚀、滚柱拉伤和剥离等。
而出现这些故障的主要原因为对机车清洗不合理。
在清洗机车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高压水对轴头进行直接冲洗,这样会使轴承中渗入水分,引起锈蚀,而其中的锈屑会对润滑油产生污染,也可能会对轴承的部件产生损伤等。
高速动车组轴承预警控制参数的调查与分析
随着高速动车组的不断推广和使用,其性能和安全性要求也不断提高。
其中,轴承是
高速动车组运行的关键部件之一,轴承故障的发生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安全隐患。
因此,通
过对轴承预警控制参数的调查和分析,可以有效地防范和遏制轴承故障的发生,提高高速
动车组的运行安全性。
首先,调查轴承的预警控制参数,需要了解高速动车组轴承故障的主要表现和原因。
轴承故障主要表现为噪音、振动和温度升高等情况。
轴承故障的原因则包括使用寿命结束、磨损、过载、油膜断裂等。
针对这些原因,轴承的预警控制参数包括轴承温度、轴承振动、轴承噪音、油液温度、油压等参数。
最后,要根据对轴承预警控制参数的分析,制定适当的预警和控制措施。
一旦发现轴
承预警参数出现异常情况,需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确定轴承是否需要更换或者维修。
在
高速动车组运行中,应该采用现代化的自动预警和控制技术,通过传感器和监测系统实时
检测轴承预警参数的变化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监控系统应该及时发出警示信号,让
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处理。
另外,还需要建立轴承预警和控制系统的信息档案,对每个轴承
的保养情况、故障事件等信息进行记录和整理,以便后续了解轴承的整体工作情况。
总之,调查和分析高速动车组轴承预警控制参数,可以提高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制定预警和控制措施时,需要根据轴承的实际情况和预警参数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控制
方案,为高速动车组的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动车组轴承温度报警系统温度跳变问题的研究摘要:轴承温度报警系统(简称“BMS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对齿轮箱和电机的轴承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当温度出现异常时及时提醒司机采取措施,是动车组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
自2018年开始装车运用以来,本文所述BMS系统多次发生温度跳变故障,干扰了车组的正常运行。
为此,作者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温度跳变;故障;解决方案;1.温度跳变原因分析1.1系统构成该动车组轴承温度报警系统(简称“BMS系统”)由温度传感器、BMS监控主机和BMS监控屏组成。
每辆动车安装一套,每套包括1台BMS监控显示屏、1台BMS监控主机及20个温度传感器,其中每台牵引电机安装有2个温度传感器,每台齿轮箱安装有3个温度传感器。
BMS主机负责采集齿轮箱和牵引电机轴承温度并判断温度是否正常,通过485通讯将实时轴温、超温和故障信息显示在BMS监控屏上,同时超温和故障信息也会通过数字输入输出模块传输给列车控制系统TCMS提醒司机采取措施。
1.2故障统计该动车组BMS系统自2018年8月开始启用以来,截至目前共发生110余起温度跳变故障,其中10起停车故障,停车后机械师需要下车进行点温确认,严重影响了运营秩序。
1.3地面调查分析1.3.1故障时间分布该动车组BMS系统2018年至2022年底共发生温度跳变次数温度跳变共113次,其中5-10月份发生温度跳变共102次,占比90.3%;其他月份温度跳变11次,占比9.7%。
从故障发生时间来看,故障呈季节性分布明显,多发生气温高的月份。
1.3.2原因分析BMS系统温度采集部分组成见如下示意图,对可能导致温度跳变的部件分析如下。
图3BMS系统温度采集部分组成示意图(1)传感器部分检测对在列车上报故障的传感器进行分析,分析流程如下:现场检查及复测→例行试验检测(外观、性能、绝缘、耐压)→ 高低温静态性能检测→功能性随机振动性能检测→定频定振动量值功能检测→拆解分析。
CRH380BL动车组轴承温度传感器及报警处置流程一、轴温报警系统组成CRH380BL型动车组轴温报警系统包括轴温传感器、Compact Pt100模块以及CCU判断。
其中轴温传感器采用双通道传感器,实现温度检测的冗余功能。
轴温传感器检测原理:每一个轴温传感器检测轴端温度分A、B两路,A路反馈给轴温检测装置24-T16(PT100)、B路反馈给轴温检测装置24-T17(PT100),两个轴温检测装置相互冗余。
每隔一段时间向网络发送监测到的温度值。
中央控制单元(CCU)和人机界面HMI通过车辆总线MVB接收两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
二、轴箱温度的监测实现逻辑。
轴承温度监视分 5 个检查步骤进行,分别为最大值监视,DT/dt 值监视、平均值监视、同轴同侧的温度是否存在差异和有无 PT100漂移的监视。
1、最大值检查:列车处于静止状态时轮对轴箱轴承温度应低于80℃,非静止状态时应低于260℃。
满足其一则视为最大值检测正常。
2、DT/dt 值监视:在最大值检查正常的情况下,轮对轴箱轴承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应在允许的波动范围内(-20~+20℃)变化。
并且在10min内不能超过5次数。
需要三个条件都满足。
3、平均值检查:在最大值检查正常且DT/dt 值监视正常的情况下,用每个温度与该侧轮对轴箱轴承温度的平均值进行比较。
列车静止时,该温度与该侧轴温平均值温度差超过15℃以上,或列车非静止时,该温度与该侧轴温平均值温度差超过20℃上,平均值监视不正常。
4、同轴同侧的温度差异监视情况:同轴同侧温度数据1的平均值监视合理、同轴同侧温度数据2的平均值监视合理、两数据相差5度,且此状态持续时间12s。
三个条件都满足则为同轴同侧的温度存在差异。
5、PT100 的漂移监视情况:各轴各侧温度数据1求平均值,至少有4个参与、各轴各侧温度数据2求平均值,至少有4个参与、两数据相差3度,且此状态持续时间为12s。
三个条件都满足则存在PT100的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