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笔下的色彩__七年级
- 格式:ppt
- 大小:5.67 MB
- 文档页数:32
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色彩时间总第6-7课时课题3、画家笔下的色彩教学内容色彩基础知识教学领域造型·表现课时2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良好的审美情感。
知识与技能1、学生欣赏《向日葵》作品,了解色彩和笔触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
3、灵活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色彩与情感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笔触与情感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水粉颜料等工具。
教学过程合作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分配一、欣赏无色彩图片,导入新课。
学生畅所欲言。
1、让学生欣赏无色彩图片。
教师提问:要是我们的世界变成这样,会有怎样的感受?2、将无色彩图片转换成色彩图片,对比观察。
教师小结:正是色彩使我们的世界变得绚丽多姿。
1、独立思考问题。
2、讨论、回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二、初步了解色彩传递情感的关系。
合作、交流。
通过图片联想,初步了解色彩能够传递情感的功能。
观察大胆表达。
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
5三、初步练习。
练习、提高。
1、根据要求画练习卡通画。
2、教师分类点评。
学生创作。
小试牛刀、学以致用。
10四、知识提升(色彩的冷暖)合作、训练。
1、展示凡·高的自画像。
教师:你认识他吗?是哪个国家的?2、展示《向日葵》。
教师:你能够看出其中运用了那些颜色吗?根据其中的色彩,你猜一猜他在画这张画时的心情怎样?教师:为什么有这种感觉?(进行暖色分析)3、情景改变。
教师:凡·高在失落、郁闷的心情下你觉得他会用什么样的色彩来画向日葵?(学生谈感受:……)4、展示经过ps处理过的《向日葵》(进行冷色分析)5、教师小结1、交流合作。
2、展示、点评、补充提高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
10五、知识提升(色1、展示民俗作品《门神》教师:主要运用了哪些颜色?(红绿黄交流、回答。
提高学生的色彩感4彩对比)紫)感觉怎么样?教师:门神的作用是避邪,运用红绿黄紫,表现出威严的效果。
3《画家笔下的色彩》学案设计课题:画家笔下的色彩(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湘版七年级上册)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着眼于色彩、笔触的表现方法,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本质特征,色彩的象征意义和色彩使人产生的不同情感反映,并能够运用色彩进行大胆表现。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美术的色彩表现方面已有肤浅的的理论认识,在色彩、笔触表达情感方面尝试较少。
本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色彩的魅力,结合色彩基本知识学会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鉴于学生在对待美术课认识与态度与小学阶段相比有很大不同,因此,课堂注重把模仿练习改为较容易自主表现创作,使学生认识美术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的多样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学习目标:1、了解运用色彩知识分析绘画作品所表现的情感,体验不同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2、能够参考艺术家的生活背景对其他作品的艺术风格作出简单的评述。
3、尝试运用色彩作画,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
学习重点:体验不同色彩色调及笔触给人的感受,认识色彩,理解色彩,了解色彩与自我表现的关系。
学习难点:运用色彩知识技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大胆运用色彩的情感特性进行表现。
导学策略: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等各种策略,利用大量的图片资源,通过欣赏、观察、创作等环节完成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色环。
2、把同学分成六组,每组一个创作单位。
3、水粉材料油画棒材料纸张(《向日葵》构图)调色板等。
学习过程:一、短片欣赏,激趣导入1.播放短片,图片结合背景音乐引出画家利用色彩表现情感。
2.结合色环,回顾色彩知识三原色:三间色:邻近色:对比色:二、引导探索,合作练习活动一:结合教材交流1、梵高喜欢用什么色调作画?画家当时的心情怎样?2、梵高《向日葵》用色、用笔有什么特点?他为什么要这样用?活动二:如果你是画家,怎样用颜色,笔触表达情感?利用梵高《向日葵》构图绘制一幅变体画,尝试改变原作的色彩和笔触表达情感。
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颜色的基本概念与色彩分类;2.了解著名画家对色彩运用的方法;3.提升色彩搭配与运用的能力;4.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具:彩色笔、画笔、颜料、画纸等;2.教师准备与色彩相关的艺术品图片;3.教师准备活动指南、学生练习册等教材。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来导入本节课的主题:画家笔下的色彩。
在介绍画家的作品和颜色运用方法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好奇心。
2.学习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教师通过幻灯片和绘画展示,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并引导学生用颜色笔在活动指南上进行练习。
3.了解画家对色彩运用的方法教师介绍了一些著名画家如梵高、毕加索、彼得·保罗·鲁本斯等人对色彩的各种运用方法。
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臆想,来思考画家的创作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
4.提升色彩搭配与运用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色彩搭配和运用能力,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活动。
活动要求学生在一张白纸上涂上三种颜色的颜料,根据自己的想法,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5.培养欣赏与分析艺术作品的能力教师让学生提取画家的著名作品图片,展示在幻灯片上,并让学生对图片进行欣赏和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从画面构图、颜色、线条、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让学生进一步领会画家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思想。
6.总结教师让学生在学生练习册上进行总结性的操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本堂课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也总结了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效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教学反思该节课主要针对七年级学生,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接着介绍著名画家的色彩运用方法,使学生能够提高色彩搭配和运用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思考和创作。
第3课画家笔下的色彩-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画家利用色彩表现情感和意境的例子。
•掌握常用的颜色搭配方法。
•掌握色相、明度、纯度等色彩属性,及其在色彩表现中的运用。
技能目标•能够根据情感和意境的需要,正确地选用颜色表现画面。
•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掌握色彩的运用技巧。
情感目标•增强对色彩表现情感和意境的理解和欣赏。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颜色的表现力与运用方法。
•教学难点:摄影、设计中常见的颜色搭配方法和色彩表现技法。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画家的作品或者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艺术家如何利用色彩表现情感和意境,启发学生对颜色表达的思考。
讲授(20分钟)色彩属性简介•色相:颜色的种类或名称,如红、黄、蓝等。
•明度:颜色的明暗程度。
•纯度:颜色的纯粹程度。
常用的颜色搭配方法•同色调:采用同一色系中的颜色,如红、红橙、橙。
•对比色:采用两种互补的颜色,如红与绿,蓝与橙等。
•类似色:选择相邻色系中的颜色,如红、橙、黄。
•三色搭配:采用三种色系中的颜色,如红、黄、蓝等。
色彩表现技法•色彩对比:利用色相、明度、纯度上的差异,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色彩渐变:通过色调的变换,产生渐变效果。
•色彩叠加:通过多种颜色叠加,表现出更为细腻的色彩变化。
操练(30分钟)1.学生自行选择一张图片,通过颜色搭配的方法,进行创作。
2.学生选择一种颜色,绘制几个不同明度和纯度的色块,了解色彩属性的不同效果。
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验,并与同桌分享。
作业•将课堂操练内容拍照上传至学习平台,并发表感想。
•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学情分析本节课以实践为主,通过学生创作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色彩的运用方法。
同时,本节课还涉及到一些基础的色彩属性知识,对于初学者而言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掌握。
因此,本节课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通过实践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颜色表达能力。
《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通过本节内容,使学生感受色彩的魅力,了解色彩基本知识。
②学会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欣赏大量的图片感知色彩,感受画家笔下的线条与色彩所传达的不同的感觉。
②自主探索用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感受艺术家对艺术的真挚感情,养成积极观察、传达情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
②提高色彩的感知能力,培养善于想象、大胆表现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1、在对色彩的感知、识别中感受色彩的美,了解色彩的相关概念。
2、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运用色彩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能力。
教学难点1、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同时融入色彩的基本知识。
2、运用不同线条、色彩的组合与搭配进行有主题的表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原色,十二色环等。
教学过程一、由看图片选颜色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小游戏:看图选词:你手中有七个颜色的卡纸,选择其中的一个来代表你看到图片时的感受。
相继出示三张不同的图片:1、婴儿2、年轻的舞者3、一对老夫妇学生根据每幅图片的内容,选择符合自己心理感受的颜色,并说出原因。
小结以后提出问题:色彩有没有情绪?能不能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引出课题:画家笔下的色彩——情绪、情感的色彩表现二、欣赏蒙克的《呐喊》初步引发学生对色彩表达情绪的感受1、出示蒙克的作品《呐喊》让学生根据自己看到图片的感觉,给作品起名字。
2、出示作品的名称、作者3、提问(1)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样的感觉?(2)你认为作者在表达一种怎样的情绪?(3)你会选择七个色卡纸其中的哪一个,代表你看到图片时的感受呢?4、介绍蒙克悲惨的身世,进而引出蒙克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由来三、欣赏凡高的《向日葵》,初步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1、快速展示凡高的多幅向日葵作品2、出示凡高的自画像,简单介绍凡高的生平3、出示凡高最经典的向日葵作品之一(1)你从作品中感受到了什么?(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从笔触、色彩上与蒙克的《呐喊》进行比较分析)(3)色调知识的讲解。
初中美术高效课堂资料3.《画家笔下的色彩》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画家笔下的色彩》属于湘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
我设定本年级的教学目标为:感受色彩、学习色彩知识、尝试色彩表现。
2.教材分析《画家笔下的色彩》属于湘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
但第一课时又包含“欣赏•评述”领域,主要引导学生认识色彩、笔触及其在色彩绘画中对情感的表现作用。
新课标对本节内容作了如下要求:1、了解色彩和笔触给人的感受。
2、认识色彩和笔触。
3、运用色彩和笔触表达情感。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地位和作用:教材对色彩知识的讲授,就是从本课时开始的。
本节内容围绕“感受色彩、学习色彩知识,尝试色彩表现”的学习活动的设置,旨在努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运用色彩知识技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3.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从心里层面来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阶段过渡到初中阶段,还保留着少年的天真活泼,但又开始变得拘谨,不太敢大胆表现自己。
从技能层面来分析,七年级学生从小学美术课和生活经验中或多或少的对色彩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小学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对水粉、水彩颜料的调和、运用过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实践,这些都为这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情科学地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学习色彩知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色彩表现。
【教学目标】1、了解色相、纯度、明度和色调知识,尝试用改变色彩与笔触的方法,大胆表现《向日葵》,表达自己的情感。
2、在欣赏感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践操作的学习过程中掌握色彩表现的方法。
3、通过欣赏和分析画家作品,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生活情趣,并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重点:色相、纯度、明度与色调知识,笔触的学习与体验。
难点:统一色调中色彩层次的丰富调和,大胆自主表现向日葵,表达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