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讲义-混合运算——乘法与加法的运算
- 格式:doc
- 大小:93.00 KB
- 文档页数:7
混合运算(思维导图+考点梳理+典例分析+高频考题+答案解析)【表内乘加、乘减——知识点归纳】1、意义: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
相同的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
2、名称:乘数×乘数=积3、方法总结:(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可以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但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先看成几个几。
如:5+5+5+5 看成4个5,可以表示:5×4或4×5。
(3)、加法改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快速算乘法,背熟乘法口诀是关键。
(5)、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6)、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乘法:因数×因数=积加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表内乘除混合——知识点归纳】1、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规则:(1)、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两级运算时,先乘除后加减。
(3)、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乘法规则:(1)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2)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乘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3、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无论是连乘、连除还是乘除混合运算都属于同级运算,都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表内除加、除减——知识点归纳】1、表内除法的知识点:(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会根据表内乘法,计算简单的除法。
(2)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3)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4)被除数÷除数=商;(5)被除数÷商=除数;(6)除数×商=被除数2、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表外乘除混合——知识点归纳】1、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知识点一: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例1:27+13—35 例2:32÷4×5=40—35 =8×5=5 =40练习题:23+35—8 52—6+3756÷7×6 6×6÷4知识点二.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例1:27÷3+35 例2:80-6×8=9+35 =80—48=44 =32练习:6×3-13 18÷2+92×4+15 71-16÷4知识点三: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例1:49÷(4+3)例2:6×(5+2)=49÷7 =6×7=7 =42练习题:81÷(4+5)(36—28)×7(47—15)÷8 (6+2)× 5综合拓展与应用:一、填空题。
1.18+4×6先算( ),再算( )。
2.72÷9—5先算( ),再算( )。
3.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 ),再算( )。
4.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 )。
5.8的4倍减去15,结果是( )。
6.4×9—16=( )。
二、列式计算。
1.被减数是90,减数是8与9的积,差是多少?2.7的8倍比36多多少?3.47与38的差乘7,结果是多少?4.54与6的商,比36少多少?三.解决问题。
1.商店运来7箱粉笔,每箱8盒,其中白粉笔30盒,其余是彩色粉笔,彩色粉笔有多少盒?2.电影院放映《喜洋洋和灰太狼》,一张成人票25元,3张儿童票27元。
一张成人票比一张儿童票贵多少元?3.王老师用24元买了6瓶红墨水,小兰买一瓶蓝墨水用了5元。
章节复习讲义(北师大版)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章节复习精讲精练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知识互联网知识导航知识点一:小熊购物-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1.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中,既有加法又有乘法,则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则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知识点二:买文具-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和运用乘加、乘减、除加、除减解决实际问题在一个算式中,既有除法又有加、减法,应该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知识点三:过河-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应用1.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如果要先算加、减法,再算乘、除法,就要用小括号来帮忙。
2.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中,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夯实基础一、精挑细选(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本题2分)(2021·辽宁三年级课时练习)不能先算除法的算式是()。
A.48÷6+42 B.45+30÷5C.27÷(51-48)2.(本题2分)(2021·辽宁)一群兔子到森林公园玩,其中灰兔19只,白兔17只,如果它们都住大房子,需要几间?()A.2 B.4 C.5 D.63.(本题2分)(2021·辽宁)每千克梨比每千克苹果便宜()元?A.2 B .4 C.6 D.84.(本题2分)(2021·辽宁)水果店有30筐苹果,每筐5千克,第一天卖出45千克,第二天卖出苹果10筐。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出几筐苹果?正确的列式是()。
A.10-45÷5B.10×5-4 C.30-10÷55.(本题2分)(2020·辽宁)某机械厂制造一种机器,平均每台用1.69吨钢材。
通过技术革新,每台节约0.26吨钢材,原来制造50台机器用的钢材,现在可以制造多少台?(保留整数)正确列式是( ) A .1.69×50÷(1.69-0.26) B .1.69×50÷0.26 C .1.69×50÷1.69-0.26D .0.26×50÷(1.69-0.26)二、仔细想,认真填(共11题;共18分)6.(本题1分)(2021·辽宁三年级课时练习)平安停车场停了3排小汽车,每排有6辆;大汽车停了9辆。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知识精讲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认识像4×2+5,5+3×2这样只含有乘法和加法的运算叫作乘加运算;像5×6-8,30-3×9这样只含有乘法和减法的运算叫作乘减运算。
2.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在一个算式中,有加减法,又有乘法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如计算3+5×5时,要先算5×5,再用算出来的得数加上3。
3.乘加和乘减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脱式计算时,等号要对齐,一步一步往下算,不参加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如2×3+8 12-5×2=6+8=12-10=14 =2名师点睛结合问题情境,有助于理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1.解决乘加问题。
买2双手套和1顶帽子,一共要付多少钱?解法一:分步列式计算。
(1)先算买2双手套多少元。
4×2=8(元)(2)再算买2双手套和1顶帽子一共要付多少钱。
8+12=20(元)解法二:列综合算式。
4×2+12 或12+4×2=8+12=12+8=20(元)=20(元)答:一共要付20元。
式合成一个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
两个算式中的4×2都表示买2双手套多少元,只是左边的算式是用买2双手套的钱加上买1顶帽子的钱,右边的算式是用买1顶帽子的钱加上买2双手套的钱。
但都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计算结果也一样。
2.解决乘减问题。
明明有20元钱,他买了5双袜子,还剩多少钱?解法一:分步列式计算。
(1)先算买5双袜子花多少钱。
3×5=15(元)(2)再算还剩多少钱。
20-15=5(元)解法二:列综合算式。
20-3×5=20-15=5(元)答:还剩5元。
合成一个有乘法又有减法的算式。
算式中的3×5表示买5双袜子的钱数,再从20元里减去买5双袜子的钱数就是剩下的钱数。
即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易错易误点1.在计算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时,没有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如:5+2×3=7×3=21这道题运算顺序错了,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教师指导讲义学员编号:012 年级:四年级课时次数(日期):第 1 次学员姓名:指导科目:三年级数学学科教师:课题混淆运算——乘法与加、减法的运算讲课时间:2:00~4:00 备课时间:1、掌握乘法与加减法运算原则——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教课目的2、能够正确计算乘加或减的两部步算式。
3、能够灵巧地解决实质应用问题。
教课内容(包含知识点、典型例题、课后作业)混淆运算——乘法与加、减法运算学生掌握状况一、乘法与加法的运算次序(1)已知商铺里销售蛋糕每个 6 元,面包每个 3 元。
小熊要买 1 个蛋糕盒 4 个面包。
请问小熊要付多少元【概括总结】在一个混淆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2)计算:23 6 28 5 66 0 23 6 57(3)计算“ 45÷5+36×6”时,能够先算()法和()法。
(4)在计算32 12 5时,先算()法,再算()法。
(5)少儿园买了 1 个足球和 5 个小皮球,此中,足球 30 元一个,皮球 8 元一个,一共需要花销多少钱(6)在○里填上“>”、“<”或“=”。
60×2+30 ○ 60×(2+3)30-40÷5 O 60- 40÷519 6 7O7 6 1950 8 7O50 78(7)“六一”小孩节到了,妈妈为小熊选礼品。
此中,小汽车 5 元一辆;小飞机 9 元一辆;玩具枪 6 元一辆。
①、买 3 把玩具枪和 1 辆小汽车,一共需要多少元②、买 5 把玩具枪, 3 辆小汽车和 1 辆小飞机,一共需要多少元二、乘法与减法的运算次序(8)、小熊有 20 元,每包饼干 4 元,买 3 包饼干应当找回多少元【概括总结】一个混淆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减法两种运算,要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9) 、计算:8 6 19 2362985 25 3384 12 3(10)、“六一”小孩节又到了,妈妈为小熊选礼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江南学校李友峰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1、认识混合运算: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称为四则运算;加、减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运算属于二级运算。
2、递等式的写法
3、混合运算的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素材积累】
海明威和他的“硬汉形象”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
他曾尝试吃过蚯蚓、蜥蜴,摘墨西哥斗牛场亮过相,闯荡过非洲的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上了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岁的他见一意大利士兵负伤,便冒着奥军的炮火上去抢救,结果自己也被炸伤了腿,但他仍背着伤员顽强前进。
突然间,炮击停止,探照灯大亮,海明威终于回到阵地。
原来是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奥军将领,下令放他过去。
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012 年 级: 四年级 课时次数(日期): 2014.10.25 第1次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三年级数学 学科教师:
课 题 混合运算——乘法与加、减法的运算 授课时间:
2:00~4:00 备课时间:10.24
教学目标
1、掌握乘法与加减法运算原则——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2、能够正确计算乘加或减的两部步算式。
3、能够灵活地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教学内容(包括知识点、典型例题、课后作业)
混合运算——乘法与加、减法运算
一、乘法与加法的运算顺序
(1)已知商店里出售蛋糕每个6元,面包每个3元。
小熊要买1个蛋
糕盒4个面包。
请问小熊要付多少元?
【归纳总结】在一个混合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2)计算: 2623⨯+ 658⨯+
2306+⨯ 756+⨯
学生掌握情况
(3)计算“45÷5+36×6”时,可以先算()法和()法。
(4)在计算5
+时,先算()法,再算()法。
32⨯
12
(5)幼儿园买了1个足球和5个小皮球,其中,足球30元一个,皮球8元一个,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
(6)在○里填上“>”、“<”或“=”。
60×2+30 ○60×(2+3) 30-40÷5 O60-40÷5
-O8
50⨯
8
7
+
50⨯
+O19
⨯7
7
19⨯
6
7+
6
(7)“六一”儿童节到了,妈妈为小熊选礼物。
其中,小汽车5元一辆;小飞机9元一辆;玩具枪6元一辆。
①、买3把玩具枪和1辆小汽车,一共需要多少元?
②、买5把玩具枪,3辆小汽车和1辆小飞机,一共需要多少元?
二、乘法与减法的运算顺序
(8)、小熊有20元,每包饼干4元,买3包饼干应该找回多少元?
【归纳总结】一个混合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减法两种运算,要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9)、计算:19
23⨯
6
-
⨯2
6
8-
12
-
384⨯
-3
3
25
985⨯
(10)、“六一”儿童节又到了,妈妈为小熊选礼物。
其中,小汽车5元一辆;小飞机9元一辆;玩具枪6元一辆。
①、妈妈用了50元买了4架小飞机,应找回多少元?
②你还能提出用乘加或乘减解决的问题,并且解答出来吗?
(11)、当好小判官,对的画“√”,错的画“×”。
1、12-6×2和6×2-12计算结果相同。
()
2、900+60×4读作“900加上60乘4的积。
”()
3、计算192÷4×2这道题的运算顺序,芳芳说:“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所以这道题应先4×2的积,再算194÷积的商”。
()
(12)、列式计算。
①60加上6乘以6的积,和是多少?
②100乘245与500的差得多少?
(13)、小熊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350m。
走5分钟后, 离学校还有160m。
小熊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14)、小熊今年8岁,妈妈的年龄是小熊的4倍,妈妈多少岁?妈妈比小熊大多少岁?
(15)、选择。
(下面各题最后求的是什么?把序号填在括号中)(1)28×2-35÷5 []
①求积;②求差;③求商。
(2)(80-43)÷4+2 []
①求差;②求商;③求和。
(3)20×3+15÷5 []
①求积;②求和;③求商
(4)84×3-(98+2)[]
①求和;②求差;③求积
(16)、判断。
(正确的在[]中画“√”,错的画“×”并在右边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1) 480÷6一42+7 (3) 32÷8-32÷8
=80-42 =4-4
=38+7 =0 []
=45 []
(2) 4+16÷4+16
=20÷20
=1 []
(17)、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①27÷3十48÷6
②12×4-8×3
③52×6-24÷8
(18)、我有40元钱,买一个书包用了32元,剩下的钱又买了2本书,每本书用了多少元?
(19)、三年级口算试题
25×3= 268+125= 280+40= 66-22= 46×20=
400×5= 50-31= 425×0= 528-0= 450+80=
57+140= 800×2= 3000-400= 420÷7= 6×80+20= 680×0= 40×25= 6×6+6= 43-24= 11×9=
530-70= 850×2= 263-80= 850÷2= 98+26×0=
(20)、苹果每斤4元,香蕉每斤3元。
买5斤苹果和3斤香蕉一共需要多少元?
(21)、三年级二班有男生32人,女生24人,组织大家去春游,每辆面包车只能坐7人,需要多少辆面包车?
(22)故事书2本10元,字典1本12元。
2本故事书比4本字典一共多少元?
(23)、橡皮每块3元,钢笔每支8元。
妈妈总共有20元。
买1支钢笔和3块橡皮还剩多少钱?
(24)、一本书80页,小熊每天看10页,8天后还剩下多少页?
(25)、算一算,连一连。
24÷8+7 64 (25+15)÷5 5
35+3×8 67 (100-55)÷9 7
8×(25-17) 10 98-(20+65) 8
75-64÷8 59 (58-30)÷4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