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基础知识普及
- 格式:docx
- 大小:56.49 KB
- 文档页数:2
动⼒电池的基础知识动⼒电池的基础知识新能源汽车三⼤(电池、电机、电控)核⼼技术,对主机⼚⼯程师⽽⾔,动⼒电池知识是必须要知道的。
但是⽬前许多⼯程师对动⼒电池知识了解甚少,主要原因是,动⼒电池是电化学领域的,⽽汽车学院的没有这个课程。
下⾯做⼀些简要介绍,供⼤家参考。
⼀、电池是什么?其功能是什么?先说⽔池吧。
⽔杯、⽔桶、⽔缸、⽔池、这⾥的杯、桶、池、塘,有⼀个共同的特点,其基本功能是装⽔的,不同是容积⼤⼩不⼀样。
⽔是液体,有⼀个基本属性,⽔是能⾼处流向低地处的。
基本常识是,⼈们可能没有思考,⽔池原来是空的,⽔池的⽔是⼈倒进去的,在⽔⽔池的低处钻⼀个孔,⼀池⼦⽔最后会放⼲的。
这个过程⾥有什么科学道理?a)空⽔池,空的容积才能盛⽔;b)⽔⾃⼰进不了⽔池⾥,是⼈倒进去的;c)有⽔压的存在,⽔才会从⾼处往地处流动的。
同理,电池是盛“电”的容积,电池⾥⾯原来也是“空”的,是没有电的,电是⼈充进去的,电池能放电,是因为电池⾥⾯有电压差。
⽔池是物理学原理,是装的液体,⽔是分⼦结构的;电池是电化学学原理,是装的带“电”的,是⽐分⼦更⼩的离⼦。
⼆、⼲电池的基本常识⼤家常见在体收⾳机、收录机、照相机、电⼦钟、玩具等电池,归类为⼲电池。
在⼲电池⾥⾯的电解质是⼀种不能流动的糊状物,才叫做⼲电池(见图1),这是相对于具有可流动电解质的电池说的。
图1 ⼲电池外形及内部结构其外壳是⽤锌做成的圆筒型容器,锌筒中央⽴着⼀根碳棒,碳棒顶端固定着⼀个铜帽。
碳棒和锌筒叫做⼲电池的电极。
聚集正电荷的碳棒叫正极,(符号+,表⽰电池的正极),聚集负电荷的锌筒叫负极(符号-,表⽰电池的负极)。
放电的基本原理:碳极周围填满了⼆氧化镁,锌电极组成了⼲电池的外壳,碳电极则放在中⼼。
电⼦是有电⼦化了的锌⾦属(氧化作⽤)所给出,流进外部的电路到达炭电极。
靠近碳电极的⼆氧化镁得到电⼦(还原作⽤)⽣成氢氧离⼦,并形成了新的化合物叫做氧化镁。
氧化反应把电池负极的电⼦推出去,⽽还原反应则在正极吸收它们。
动力电池及能源管理技术1. 动力电池的基础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动力电池就像是一位默默无闻的英雄。
它们为各种电动车、智能手机以及家用电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这些电池通常由锂、镍、钴等材料构成,外形也各有不同。
有的像大块巧克力,有的则小巧玲珑。
说到锂电池,大家都知道它们的能量密度高、重量轻,简直是现代科技的宠儿。
电池的工作原理其实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化学反应释放电能。
哎,别看它们小小的,里面的学问可不少。
每当你把手机放在充电器上,或者看到电动车飞快地驶过,你就知道,这小东西正在默默发挥它的作用。
想想吧,哪怕是你在路上遇到的那辆电动车,没了电池,能跑得了几步?可见,动力电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1 动力电池的种类动力电池主要有锂电池、镍氢电池和铅酸电池等。
其中,锂电池是当之无愧的明星。
它不仅在能量密度上胜出,还在充电速度和使用寿命上表现优异。
你知道吗?锂电池的充电速度有时候能让你惊掉下巴!而镍氢电池则更常见于一些混合动力车,尽管它们的能量密度不如锂电池,但在成本上却更具优势。
铅酸电池虽然有些“老派”,但在某些领域依然占有一席之地,比如汽车的启动电池。
这种电池价格便宜,但重量大、寿命短,总之是适合特定需求的“老将”。
每种电池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这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各有各的特点,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1.2 动力电池的未来未来的动力电池科技可谓是风云变幻,尤其是固态电池的兴起,让人眼前一亮。
这种电池不仅能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还能大幅提高安全性。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电动车续航能轻松超过500公里,那日常出行岂不是更方便?而且,固态电池还可以减少充电时间,这简直是给忙碌的都市人送上了一剂“强心针”。
另外,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动力电池的储能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从家庭储能到电网调节,电池的角色正在不断扩大。
今后,我们的能源管理将更加高效,生活也会更加绿色。
2. 能源管理技术的重要性在电池技术日新月异的同时,能源管理技术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动力电池原理
动力电池原理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动力电池一般由正负极、电解质和隔膜等组成。
化学反应发生在电池的正负极之间,而电解质和隔膜则起到分离和传导离子的作用。
动力电池的正极通常是由氧化物材料构成,如锂铁磷酸盐(LiFePO4)、锂钴氧化物(LiCoO2)等。
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压和储能能力。
而动力电池的负极一般是由碳材料构成,如石墨。
负极材料能够吸收和嵌入锂离子,实现锂离子的储存和释放。
在充电过程中,正极材料会释放出锂离子,锂离子会通过电解质和隔膜传导到负极,同时电池内部会产生电流。
当电池放电时,负极会释放锂离子,锂离子会经过电解质和隔膜传导到正极,同时电池内部仍然会产生电流。
动力电池的电解质通常是由溶液或是凝胶状的电解质组成,可以传导离子并防止正负极直接接触。
隔膜则起到分离正负极,避免短路的作用。
同时,隔膜还能允许离子的传导,让电池正常工作。
动力电池的原理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控制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化学反应,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存储或释放。
这种原理使得动力电池在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未来替代传统燃油车的一种重要技术。
电池基础知识培训目录◆电池的基础概念◆锂电池的简介◆锂电池常用的基本术语◆锂电池Pack组成及串并联方式◆动力电池系统构成与专业领域简介◆动力电池模组与Pack设计关键技术◆动力电池行业常用国标简介什么叫电池?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1.按工作性质分2.按电解液分3. 按电池所用正、负极材料划分4.按用途分5.及其它总体分类1.按工作性质分:一次电池(原电池) 二次电池(可充电池)区别简介:1、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的最大不同是充电,一次电池用完也就是说放电后不能再以充电的方式反复使用;而二次电池则可以反复的充电、放电,所谓的循环。
2、另一明显的区别就是它们能量和负载能力,以及自放电率,二次电池能量远比一次电池高,然而他们的负载能力相对要小。
3、从电化学角度来说,电化学反应若是可逆的,则属于二次电池,不可逆的,属于一次电池。
锌锰电池是一次电池,如平常说的干电池,2号、5号、7号;铅酸蓄电池、锂电属于二次电池。
4、应用一般来说,一次电池适合于微小电流的器具,如遥控器、胡须刀等;而二次电池基本上没有受到限制。
2.按电解液分:碱性电池:电解质主要以氢氧化钾火熔液为主的电池;如(锌锰电池、镉镍电池,镍氢电池等)酸性电池:主要以硫酸水溶液为介质的电池;如(锌锰干电池、也称酸性电池,海水电池等)有机电解液电池:主要以有机溶液为介质的电池;如(锂电池、锂离子电池等)3.按电池正负负极材料划分:锌系:锌锰电池、锌银电池等;镍系: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镍锌电池等; 锂系:锂锰、锂铁、锂镍钴锰电池等;其它体系5.及其他总体分类:电池原电池锌锰电池碱锰银锌…蓄电池铅酸镍镉镍氢锂离子…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碱性固体氧化物熔融碳酸盐…物理电池超级电容器飞轮电池核电池太阳能电池…1981年发表了第一个锂离子电池方面专利。
八十年代末,SONY公司利用此发现制成LIB。
实验室制成的第一只18650型锂离子电池容量仅为600mAh。
超详细的锂电池知识介绍目录一、锂电池基础知识 (3)1.1 电池的基本概念 (4)1.2 锂电池的历史与发展 (5)二、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7)2.1 锂电池的化学原理 (8)2.2 锂电池的工作过程 (10)三、锂电池的结构与材料 (11)3.1 锂电池的基本结构 (12)3.2 锂电池的关键材料 (13)四、锂电池的性能特点 (15)4.1 锂电池的能量密度 (17)4.2 锂电池的功率密度 (18)4.3 锂电池的循环寿命 (19)五、锂电池的应用领域 (21)5.1 锂电池在手机领域的应用 (22)5.2 锂电池在笔记本电脑领域的应用 (23)5.3 锂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 (25)5.4 锂电池在储能系统领域的应用 (27)六、锂电池的制造工艺 (29)6.1 锂电池的制造流程 (31)6.2 锂电池的生产设备 (32)6.3 锂电池的质量控制 (33)七、锂电池的回收与再生 (35)7.1 锂电池的回收方法 (36)7.2 锂电池的再生技术 (37)7.3 锂电池回收再利用的意义 (39)八、锂电池的未来发展趋势 (40)8.2 锂电池的市场前景 (43)8.3 锂电池的环境挑战 (44)九、锂电池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45)9.1 锂电池的安全隐患 (46)9.2 锂电池的安全防护措施 (48)9.3 锂电池的安全标准与规范 (49)十、锂电池的标准化与政策法规 (51)10.1 锂电池的标准化组织 (52)10.2 锂电池的政策法规 (53)10.3 锂电池产业的政策支持与监管 (54)一、锂电池基础知识电池种类:锂电池是一种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进行储能和释放能量的电化学设备。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锂电池可以分为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锂铁磷电池、锂铁锰电池等。
工作原理: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
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脱出,经过电解质传输至负极,然后嵌入负极材料;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负极中脱出,经过电解质传输至正极,然后嵌入正极材料。
动力电池的主要性能参数1、电压:开路电压=电动势+电极过电位,工作电压=开路电压+电流在电池内部阻抗上产生的电压降。
电动势由电极和电解质材料特性决定,电极的过电位与材料活性、荷电状态和工况有关。
2、内阻:电池在短时间内的稳态模型可以看作为一个电压源,其内部阻抗等效为电压源内阻,内阻大小决定了电池的使用效率。
电池内阻包括欧姆电阻和极化电阻两部分,欧姆电阻不随激励信号频率变化,又称交流电阻,在同一充放电周期内,欧姆电阻除温升影响外变化很小。
极化电阻由电池电化学特性对外部充放电表现出的抵抗反应产生,与电池荷电、充放强度、材料活性都有关。
同批电池,内阻过大或过小者都不正常,内阻过小可能意味材料枝晶生长和微短路,内阻太大又可能是极板老化、活性物质丧失、容量衰减,内阻变化可以作为电池裂化的充分性参考依据之一。
3、温升:电池温升定义为电池内部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
多数锂电池充电时属吸热反应,放电时为放热反应,两者都包含内阻热耗。
充电初期,极化电阻最小,吸热反应处于主导地位,电池温升可能出现负值,充电后期,阻抗增大,释热多于吸热,温升增加,过充时,随不可逆反应的出现,逸出气体,内压升高、温度升高,直到变形、爆裂。
4、内压:电池内部压力,由于电池内部反应逸出气体导致气压增大,气压过大将撑破壳体和发生爆裂,基于安全考虑,一方面锂电池都设计了单向的防爆阀门,一方面用塑壳制造。
析气反应常伴随着不可逆反应,也就意味着活性物质的损失、电池容量的下降,无析气、小温升充放电是最理想的工况。
5、电量:电学里,电量用Wh(瓦时)表示,是能量单位,一度电等于1kWh;电池常用Ah(安时)计算电量,对于动力电池侧重于功率和能量大小,用Wh更直接一些,因为电池的电压是变化的,其全程变化量可达到极大值的一半左右,用Ah计算电量不能正确描述电池的动力驱动能力,但Ah作为电池的电量单位自有其历史和道理,在不引起歧义的地方两种电量单位都可以使用。
汽车动力电池基础知识一、概述汽车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性能指标。
因此,了解汽车动力电池的基本知识对于购买和使用电动汽车至关重要。
二、汽车动力电池的种类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汽车动力电池: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1. 铅酸电池:铅酸电池是最早的汽车动力电池,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的优点。
但是,它的能量密度较低,充电速度较慢,且在使用寿命结束后不易回收。
2. 镍氢电池:镍氢电池是一种环保型的汽车动力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和循环寿命。
但是,它的成本较高,自放电率也较高。
3. 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常用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低自放电率等优点。
但是,它的成本较高,且对充电条件的要求也较为严格。
三、汽车动力电池的性能指标1. 电压:汽车动力电池的电压通常为12V或24V,根据车型不同而有所差异。
2. 容量:汽车动力电池的容量通常以Ah(安时)为单位,表示电池能够存储的电量。
容量越大,电池的续航里程就越高。
3. 内阻:汽车动力电池的内阻越小,电流的传输效率就越高,电池的效能也就越好。
4. 循环寿命:汽车动力电池的循环寿命指的是电池在充满电和放完电之间的循环次数。
循环寿命越长,表示电池的使用寿命越长。
5. 自放电率:汽车动力电池的自放电率表示电池在不使用情况下的电量损失率。
自放电率越低,表示电池的储存性能越好。
四、汽车动力电池的使用与维护1. 正确使用:在使用汽车动力电池时,要遵循车辆制造商的使用说明,避免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
同时,要保持电池组的完整性,避免任何可能导致短路的情况。
2. 定期维护:建议定期对汽车动力电池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清洁电池表面、检查连接是否牢固、检查电解液的状态等。
此外,还要保持电池组的良好通风和适当的温度,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3. 充电:在充电时,要使用合适的充电设备和合适的充电方式(如慢充或快充)。
一、概述宁德时代作为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其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备受瞩目。
本文将介绍磷酸铁锂电池的基础知识和材料,对其工作原理、特性以及在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二、磷酸铁锂电池的工作原理1. 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采用磷酸铁锂LiFePO4,其具有高电化学稳定性和安全性,是目前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和储能系统的理想材料之一。
2. 负极材料:负极材料一般采用石墨或石墨化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循环稳定性。
3. 电解质:磷酸铁锂电池的电解质一般采用无水溶液型锂盐溶液,如LiPF6,用于传递锂离子的导电介质。
4. 分离膜:分离膜一般采用聚合物材料,用于防止正负极短路,并且具有良好的离子传输性能。
三、磷酸铁锂电池的特性1. 高安全性:磷酸铁锂电池由于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易发生热失控和爆炸等安全问题。
2. 长循环寿命:由于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磷酸铁锂电池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能够满足电动车和储能系统对于高循环寿命的需求。
3. 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能够在相对较小的体积内实现更高的电池容量,为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提供了保障。
四、磷酸铁锂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1. 电动汽车市场目前对于动力电池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磷酸铁锂电池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和安全性,成为众多车企选择的动力电池之一。
2.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各大主流车企的电动汽车中,为电动汽车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动力支持。
五、磷酸铁锂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1.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技术成为了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和间歇性的重要手段。
磷酸铁锂电池由于其长循环寿命和高安全性,成为储能系统的首选电池类型。
2. 宁德时代在储能领域也积极布局,利用其领先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为电网调峰填谷、微电网和分布式储能系统等提供了可靠的储能解决方案。
六、总结磷酸铁锂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电池类型,具有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和高能量密度等优点,在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拥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动力电池基础知识普及
动力电池是纯电动汽车的唯一能量来源,同时也是整车成本较高的一个关键动力总成部件。
自电动汽车诞生以来,铅酸电池、镍氢电池以及锂电池等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1)最早应用于电动汽车上的是铅酸电池,并且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电动汽车的主要能源方案,其主要特点是原材料易得、安全耐用、价格低廉,并且技术较为成熟。
尤其是20 世纪70 年代以后,密封免维护铅酸电池的出新极大提升了性能水平和使用方便程度,在市场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
但是比能量和比功率低是铅酸电池的最大缺点,能量密度大概在35Wh/kg 左右,一般400 次左右的循环寿命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铅酸电池的应用。
目前虽然在电动汽车市场上仍有应用,但一般都是局限在对整车性能水平要求不高且注重成本的车型上,如电动自行车以及一些场地用车等。
2)镍氢电池的比能量和比功率均在一定程度上优于铅酸电池,但其价格是同容量铅酸电池的5~8 倍,特性与镍镉电池相似,但不存在镍镉电池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快速充电和深度放电的性能较好,效率较高,且无需维护,目前主要是在混合动力汽车中应用较多。
不过镍氢电池自放电率较高,且对环境温度较为敏感,尤其是单体电压较低约为 1.2V 左右,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往往需串联大量的电池才能满足其高压系统需求,所以在纯电动汽车上的应用相对较少。
3)锂离子电池与其他电池相比,在单体电压、容量、比功率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且可进行大电流充放电、循环充放电性能好、较为安全,目前在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车上均有应用。
随着锂电池材料技术以及加工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首选方案。
三类主要电池的性能对比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基础知识
锂离子电池本质上也是一种“摇椅式电池”,其体系较为复杂,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以及电池外壳等构成。
根据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不同,主要包括磷酸铁锂、锰酸锂、钴酸锂以及三元材料(镍钴锰)等几类,各种类型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比较见下表示。
各类锂电池的市场情况介绍: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应用体现了多种材料体系共同发展的一种局面,日韩两国侧重以改性锰酸锂和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为正极材料,如丰田和松下合资成立的Panasonic EV 能源公司、日立、索尼、NEC、三星以及LG 等。
美国主要开发以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如A123、Valence 公司等,但美国的主要汽车厂家在其PHEV 与EV 中也有选择锰基正极材料体系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
而德国等欧洲国家则主要采取和其它国家电池公司合作的方式发展电动汽车,如戴姆勒奔驰和法国Saft 联盟、德国大众与日本三洋协议合作等。
目前德国的大众汽车和法国的雷诺汽车在本国政府的支持下也正在研发和生产动力型锂离子电池。
中国国内的锂电池市场情况:从原材料资源及成本方面,磷酸铁锂具有较大的优势,同时,磷酸铁锂电池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及安全性因而成为我国电池产业化的一个重要选择和方向,包括北大先行、天津力神、比克国际、万向、比亚迪等均具备了较强的生产和研发能力。